六年级三国演义知识点(精心整理,全)复习进程
《三国演义》重点知识总结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成书于明。
主要描写三国时期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
(全书的立场是“拥刘反曹”)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有三绝:“奸绝”曹操,“智绝” 诸葛亮,“义绝”关羽。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
”这描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三国演义》;关羽2.“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出自《三_ 国演义》。
这个英雄人物是关羽,他斩了曹操手下的六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了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
关于他的事迹还有大意失荆州、温酒斩华雄。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物?他们各自的性格是什么?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疾恶如仇。
4•《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活动是什么?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心有大志、能够成就大业。
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饰内心的惶恐。
5.“七擒孟获”是哪部小说中的情节?是谁七擒孟获?又是为什么要七擒孟获?《三国演义》;诸葛亮七擒孟获;因为诸葛亮采取马谡____ 的建议,从心理上征服孟获,谋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6.“群英会蒋干中计”是哪部小说中的情节?是谁中谁的计?双方的性格是什么?《三国演义》;蒋干中周瑜的计;蒋干:自作聪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周瑜:擅使谋略、聪明机智。
7.“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小说中的情节?主要人物是谁?为何要施计?《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8•《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书中的“借”的原因是什么?实际内容是什么?诸葛亮向曹操借箭;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设计趁大雾天扎草人,佯装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三国演义考点总结

三国演义考点总结1、刘关张桃园结义(第1回)①为镇压黄巾起义,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募义兵。
②刘备、张飞、关羽不期而遇,三人均有为国出力之心。
③于是在张飞庄后的桃园里结为异姓兄弟。
④他们焚香拜誓: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⑤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2、张翼德怒鞭督邮(第2回)①刘备任县尉时,督邮来县巡察。
②他态度傲慢,呵斥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诬陷刘备害民。
③扬言要免其官职,借此敲诈勒索。
④张飞酒后闻之,大怒,将其缚在县前马桩上鞭打,打折柳条十数枝。
⑤张飞还劝刘备杀了督邮,弃官另图大计,刘备便挂印离去。
3、吕奉先投奔董卓(第3回)①吕布原为丁原义子。
②董卓欲除丁原而惧怕吕布,便派李肃带赤兔马和黄金、珠宝前去劝降。
③吕布见利忘义,在夜里提刀径入丁原帐中,杀之,砍下首级。
④吕布投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
⑤董卓赐之金甲锦袍,封他为都亭侯。
4、谋董贼孟德献刀(第4回)①曹操佩着从司徒王允处借得的七星宝刀径入相府,见吕布在旁,无法下手。
②董卓叫吕布去挑马赐给曹操,董卓因胖不耐久坐,倒身而卧,转面向内。
③曹操便要行刺,却董卓在衣镜中看见,急转身质问。
④这时吕布已牵马回来,曹操忙跪下说献刀给董卓。
⑤并借口试马,上马加鞭而去,等董卓醒悟过来,曹操已出了洛阳。
5、“宁教我负天下人”(第4回)①曹操谋刺董卓未成而逃亡,路经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
②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官与他同逃。
③在成皋,曹操夜宿于父亲的义兄吕伯奢家中,因多疑错杀了吕伯奢家人。
④接着又为绝后患而杀吕伯奢,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⑤陈宫认为曹操大不义,但念及为国家跟他到此,不忍杀曹,便弃曹而他往。
点击查看: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有哪些6、关羽温酒斩华雄(第5回)①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大将华雄连斩数将,各路诸侯大惊失色。
②关羽高声请缨,发誓胜不了华雄愿意受斩。
③曹操倒了杯热酒给关羽。
④关羽说:“酒且斟下,我去便来!”⑤他提刀上马,没一会儿便砍下了华雄的脑袋,回到军营,那杯酒还温着。
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

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一直,那么在学习考试中有什么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呢?下面是有店铺为你整理的《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一)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周瑜、曹操。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
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10、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三国演义》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三国演义》知识点《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体小说的鼻祖。
(一)刘备“仁”的代表--刘备刘备,字玄德,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
刘备于公元221年称帝,国号为汉,建都成都。
公元223年,刘备病死在蜀国。
形象: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是“圣君”的代表。
后期刚愎自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
重要情节:桃园豪杰三结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三英战吕布(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青梅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刘玄德携民渡江(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白帝城托孤(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二)曹操一代奸雄--曹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六年级必读书目《三国演义》知识点

34.“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所说,从、、等事例中可看出其残忍、奸诈的性格特点。
35.被刘备称为“虎威将军”的是,被孙权称为“虎威将军”的是。
27.《三国演义》中以“三”开头的故事有、、。
28.“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所指人物是。
29.在华容道上“三笑一哭”的是,从这一情节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是。
30.曹操死后,其子继位,逼禅位,改国号为。
31.最初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人物是,后来又再度向刘备推荐。
32.最能体现诸葛亮赏罚分明的情节是。
六年级必读书目《三国演义》知识点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朝的。
2.“三国”指、、三国,各国的领袖分别、、。
3.三国中“义绝”是;“奸绝”是;“智绝”是。
4.表现诸葛亮“智绝”的事例有:、、、。
5.表现关羽“义绝”的事例有、、、、。
6.表现曹操“奸绝”的事例有、。
7.三国中有很多人物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伏龙”是;“凤雏”是;“小霸王”是;“美髯公”是;
17.《三国演义》中以弱胜强的两次著名战役是和。
18.玄德曰:“曹操多谋,汝不合拆断桥梁,彼必追至矣”。这句话是对说的,来源于故事。反映的人物性格特点是。
19.《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三大战役是、、
20.《三国演义》中蜀国的五虎将是指、、、、。
21.请说出《三国演义》中和下列数字有关的故事情节。
单:三:
12.《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宝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英 Nhomakorabea人物是。
13.“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写给
:的信中的内容。
14.“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的是、、。
《三国演义》重要知识点

《三国演义》重要知识点1. 作者背景《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
罗贯中是明代文学家,他运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刻画了东汉末年的政治斗争、军事战争和人物形象。
2. 故事背景《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为背景,描绘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之间的争斗和统治。
故事中涉及众多将领、智勇双全的谋士和英雄人物。
3. 登场人物- 曹操:东汉末年的权臣,建立魏国,并采取多种手段争夺天下。
- 刘备:蜀汉的创立者,崇尚仁义,与曹操长期对抗。
- 孙权:吴国的创建者,善于利用外交手段和联合他人,与曹操和刘备抗衡。
4. 剧情概要故事以黄巾起义为起点,以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加入刘备,以及刘备与曹操、孙权的争斗为主线。
其中涉及到许多战役和政治斗争,描述了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略和谋略。
5. 人物形象塑造小说中人物形象丰满,性格各异。
如曹操被塑造成了一个雄才大略、权谋高超的政治家;刘备被描绘成仁义和人情味十足的君子;诸葛亮则是智慧超群、能屈能伸的谋士。
6. 文学价值《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历史小说,也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以丰富的人物形象、复杂的情节、辞藻华丽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和军事厮杀。
7. 影响与流传《三国演义》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不仅被广大读者所喜爱,也衍生出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如戏曲、电影、电视剧等。
该作品的故事和人物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是《三国演义》的重要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知识点

三国演义知识点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本书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智者罗贯中所撰写的一部历史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三国时期乱世的政治、军事、谋略为背景,描写了魏、蜀、吴三方之间的斗争和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三国演义的知识点。
首先,三国演义的背景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即公元184年至280年间的三国时期。
这个时期是东汉王朝灭亡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分裂的局面。
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和政治斗争,最终形成了魏国、蜀国和吴国三个势力。
其次,三国演义是一部关于英雄人物的故事。
书中涵盖了许多有名的英雄人物,如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等。
这些英雄人物以自己独特的背景和个性,通过政治、军事、谋略等手段,在乱世中展现了自己的智慧和勇气。
第三,三国演义中的战争场景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
书中描写了许多著名的战役,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夷陵之战等等。
这些战役中既有大规模的军事对抗,又有智谋的较量。
通过这些战争,书中展现了那个时期英雄豪杰的机智和智略。
第四,三国演义也描绘了社会风貌和民俗习惯。
书中除了描写英雄人物和战争,还通过一些故事情节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等等。
最后,三国演义也是一部寓教于乐的作品。
作者罗贯中通过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传达了许多道德和智慧的教育意义。
例如,书中通过刘备的仁德、曹操的权谋、诸葛亮的智慧等,给人们以启迪和正能量。
总之,三国演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还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英雄人物的智慧和勇气。
同时,这部作品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教育意义,启迪了人们的智慧和情感。
因此,三国演义无论从文学、历史还是文化的角度来看,都是一部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作品。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考点知识点梳理归纳(主要人物简介、常识知识点及练习)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考点知识点梳理归纳主要人物简介及结局蜀国:1: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刘备的优点主要于是善于用人,善于团结各方人士。
而缺点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感情用事;二是不能区分主次矛盾。
2: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3: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关羽留守荆州。
东吴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
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4: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
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
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
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吴国:1: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三国演义》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1、三国中有“三绝”,“义绝”是关羽;“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
2、三国中有很多人物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伏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小霸王”是孙策;“美髯公”是关羽;“常胜将军”是赵云。
3、三国中的人物被塑造得栩栩如生,其中有些人物已成为不朽的典型,好像还活在人群中,所以人们常把有智慧的人赞为诸葛亮;把奸诈的人骂做曹操;把量窄的人谓为周瑜;把性烈的人叫作张飞;把忠厚的人称为鲁肃;把昏庸的人说是刘禅。
4、与赤壁之战有关的事件有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借东风、苦肉计、连环计等。
5、《三国演义》中,为救阿斗在长坂坡杀了魏军七进七出的将军是赵云,长坂坡头退曹军百万兵的将军是张飞,使曹操割须弃袍的将军是马超。
6、《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宝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英雄人物是关羽。
7、“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的是刘备、关羽、张飞。
8、“三国”指哪三国,各国的领袖分别魏、蜀吴;曹操;刘备、孙权。
9、从《三国演义》的描写来看,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火的战役分别是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这就衍生了一个俗语新官上任三把火。
10、《三国演义》中以弱胜强的两次著名战役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11、《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三大战役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猇亭之战
12、《三国演义》中蜀国的五虎将是指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
13、请说出《三国演义》中和下列数字有关的故事情节。
单:千里走单骑三:三顾茅庐五:过五关斩六将六:六出祁山七:七擒孟获八:诸葛亮排八阵图
14、《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话:“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持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直大雨将至,雨声大作。
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这段话描述的故事是青梅煮酒论英雄。
你对曹操的评价是奸雄。
你对刘备的评价是随机应变是英雄。
15、“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所指人物是关羽。
16、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赤壁之战。
涉及两个人物是周瑜和曹操 .
17、“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关羽,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重义气,知恩图报,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居功自傲,刚愎自用。
18、“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诸葛亮。
19、“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指赵云。
20、“追欢作乐笑颜开,不念危亡半点哀”指的是三国中蜀国的君主刘禅,有句成语可以概括这句诗乐不思蜀。
21、《三国演义》中以“三”开头的故事有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英战吕布。
22、在华容道上“三笑一哭”的是曹操,从这一情节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是诡计多端。
23、王允利用貂婵除掉董卓的过程中用了如下计策:离间计、美人计、连环计。
24、表现诸葛亮“智绝”的事例有:草船借箭、空城计、三气周瑜、借东风。
25、表现关羽“义绝”的事例有挂印封金、过关斩将、华容道释曹操、千里走单骑。
26、表现曹操“奸绝”的事例有杀吕伯奢、梦中杀人。
27、最能体现诸葛亮赏罚分明的情节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失街亭)
29、表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前后出师表、忠辅刘禅。
30、“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曹操所说。
1.《三国演义》作者明代罗贯中,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的罗贯中,其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他忠、义、勇、谋、傲故事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转城斩车胄、舌战群儒等。
3.桃园三结义三兄弟分别是使双股剑的刘备,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和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6、《三国演义》与《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合称“四大名著”。
7、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火烧赤壁(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8、《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9.《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英雄人物是关羽.
10.官渡之战中双方的主要指挥者是(曹操)和(袁绍)。
11.长坂一战中,被魏将军程昱称为“万人敌”的是张飞。
12.三国中的两匹千里马是赤兔马和的卢马。
13.三国后期,魏国人被称作“智囊”的人是桓范,官居大司农,为司马懿所斩。
14.司马炎统一了三国。
15.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
指的是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