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有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1.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这句话描述的是南京条约的()A.背景B.内容C.地位D.影响2. “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了耻辱的印记。
”材料中的绅士指的是()A.英法B.美俄C.英日D.英美3. “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次则移跸到东乡……”材料反映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B.义和团起义C.鸦片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4.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派的活动不包括()A.幼童留学B.建立新式海军C.引进机器生产D.颁布《临时约法》5. “这场战争戳破了几十年“跛足现代化”假象,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场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6.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A.A B.B C.C D.D7. 漫画见证屈辱,下面为漫画“扯线木偶”,其中“木偶”代表的是清政府。
这种现象出现于下面哪个条约之后()A.《马关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8.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民国26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A.1935年B.1936年C.1937年D.1938年9. 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可作为素材的正确排序是()①成立中国同盟会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③武昌起义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⑤建立兴中会A.②①④③⑤B.⑤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⑤D.②①④⑤③10. 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
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名字来自英国的维多利亚(Victoria)女王。
她在位64年期间(1837—1901年)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下列属于她统治时期危害中国利益的有A.英国发动了两次对华的鸦片战争B.英国在巴黎和会上把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C.支持袁世凯称帝D.支持军阀割据混战2.2019年11月1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了圆明园流失马首铜像捐赠仪式。
这一文物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中“流失”的?()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有人把天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
“内乱毁梦”是因为A.曾国藩率军镇压B.发生了天京事变C.永安建制分封诸王D.清政府“借师助剿”4.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C.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企业D.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5.“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A.洋务派B.顽固派C.维新派D.革命派6.兴趣小组同学编排短剧《公车上书》时,需要交代的背景是()A.义和团运动兴起B.京师同文馆的创立C.《马关条约》的签订D.八国联军侵入北京7.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战争中,攻入北京城的是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④8.下面是初二某班为纪念某历史事件而举办的图片展中的3张图片,这一图片展是为了纪念()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9.如图是戊戌变法期间各地创办的重要报纸,其宣传的主流观点应当是A.有田同耕B.自强求富C.维新变法D.三民主义10.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下列历史人物中,既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又是著名的洋务派代表的是 ()2下列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B.都损害了中国的权益C.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D.都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3.“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
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
”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 )A.李鸿章“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C.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D.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4.民国十三年,在北京《晨报》中可能看到的消息是( )A.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实现B.北伐军进军迅速,连克汀泗桥、贺胜桥C.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D.汪精卫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5.“一百年前,一次革命点燃了他们的救国之梦。
一所学校,在腥风血雨中奇迹般诞生。
无数热血男儿历经千难万险,从四面八方奔向同一个地方——黄埔军校。
”下列关于黄埔军校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B.蒋介石曾任黄埔军校的第一任校长C.军校培养了国民革命军的骨干力量D.黄埔军校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的6.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
其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A.①B.②C.③D.④7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②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③国共两党都达成了停止内战的意向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8.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9.慈禧曾经两度狼狈逃亡,第一次偕同咸丰皇帝出奔热河,第二次偕同光绪帝出奔西安。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历史卷(含答案)

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
……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
”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解放思想文化B.发展近代工业C.推翻反动政府D.反侵略反封建2.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写道:“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十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推动了这次大爆发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这段论述中的“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A.虎门销烟B.金田起义C.鸦片战争D.五四运动3.1880年,左宗棠创办了兰州织呢局,这是我国机器毛纺织工业的雏端。
中国近代纺织业、发电厂、机器缫丝厂等,都是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建立起来的。
这表明洋务运动( )A.实现了富国强兵B.推动了近代工业发展C.抵制了列强侵略D.结束了半殖民地性质4.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有助于探寻历史的规律。
对比下列历史现象,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现象一:《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现象二:《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A.列强侵华步步加深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多国策划联合侵华D.中国被迫开始进行近代化的探索5.康有为认为,洋务派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虽都有图强意愿,然都是“小变”,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是为“大变”。
康有为这一言论意在强调( )A.日本明治维新的世界意义B.政治改革是救亡图存的关键C.要发动革命改变封建制度D.维新运动是洋务运动的发展6.列强炮制出《辛丑条约》的基本框架后,直接强加给清政府,且“不容改易一字”。
《辛丑条约》要求清政府单方面承担各种苛刻的“义务”,而列强作为一个整体,则享有种种权利。
这反映了( )A.列强实现瓜分中国目的B.晚清时社会矛盾尖锐C.中国主权开始遭到践踏D.帝国主义的强权本质7.辛亥年的最后一天,天安门对外开放,昔日天子脚下的臣民,第一次以公民的身份登上紫禁城,第一次借用皇帝的视角,眺望这座帝都。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辛亥革命的性质是()A.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B.新民主主义革命C.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反对清朝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2.2019年11月1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了圆明园流失马首铜像捐赠仪式。
这一文物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中“流失”的?()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北京和南京都是中国著名的古都,在1853年的中国有两个对峙的政权,除了以北京为都城的清王朝,还有一个以南京为都城的( )A.黄巢起义B.太平天国C.中华民国D.黄巾起义4.“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下列属于“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5.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北伐战争6.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消除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机C.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完全阻止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7.下列是《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其中位于今天西部大开发的,又是直辖市的是()A.重庆B.沙市C.苏州D.杭州8.日本企业家山本纯一郎在重庆开了一家纺织厂,你认为这件事情最早会出现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D.《天津条约》签订后9.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相比,内容都涉及A.割地B.赔款C.开埠通商D.投资办厂10.甲午战争以后,梁启超、严复等人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他们还利用报刊(如图)广泛宣传。
这些“新思想”宣扬A.建立近代政治制度B.创办近代工矿企业C.推翻清朝君主专制制度D.消灭私有制,建立天国11.比较法是历史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考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天津条约》B. 《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2.下列近代化运动中,最早提出“自强”“求富”口号的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 建立民国、平均地权D. 民族、民生4.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什么()A. 反对复古运动B. 无产阶级文化运动C. 思想解放运动D. 民主运动5.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A. 南昌起义B. 武昌起义C. 广州起义D. 秋收起义6.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揭开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C. 三大战役D. 渡江战役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耻辱】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警笛,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2003年12月13日,由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高3米、重6.6吨,主题为“铭记历史教训,祈祷世界和平”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
浑厚、凝重、悠扬的钟声久久回荡在冬日南京城的上空,向世界传达着热爱和平的心声。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2)材料二中“和平大钟”的撞响,是在向人们警示哪一历史事件?【同仇敌忾】在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有力地遏制了侵华日军的步伐。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3)请列举1938年在正面战场和1940年在敌后战场各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
【高奏凯歌】(4)写出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及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8.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形成以下学习成果。请根据该小组的学习成果,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同学们所说下列一场场救治行动各指什么运动。
①自我疗伤: ②温药慢治:
③猛药重治: ④思想疗法:
(2)图片中的各位“名医”,你最敬佩的是哪一位?(写出他的姓名)并说出他最主要的贡献。
A. 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的民族危机
B.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战败源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 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0.陈天华一生救亡图存、忧国忧民、宣传革命,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宣传家。他所著的哪部著作促进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
A. 《猛回头》B.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材料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材料三: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材料四: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材料五:1947年3月,毛泽东对前来送行的西北野战兵团的领导千部们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1)结合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建立的?
(2)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这条道路的核心人物是谁?他在这条道路上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初二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二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A. 环境决定论B. 唯物论和辩证法C. 主观唯心主义D. 客观唯心主义答案:B2. 下列发生在明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包拯平反冤狱B. 朱元璋建立明朝C. 郑和远航七下西洋D. 李自成开始起义答案:B3.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作者是()A. 屈原B. 庄子C. 陶渊明D. 韩愈答案:D4.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A. 民主与科学B.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C. 民族独立、民主、科学D. 陆地、人民、武装答案:B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期是()A. 1945年10月1日B. 1949年10月1日C. 1954年10月1日D. 1962年10月1日答案:B第二部分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一)简答题1. 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答案:社会主义经济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以国家对生产资料实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的国民经济体系。
2. 什么是“五四”运动?答案: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发起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爱国运动,这就是“五四”运动。
(二)名词解释1. 辛亥革命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指的是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爆发,标志着清王朝的灭亡,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推翻了外国资本和列强在中国的特权。
2. 南京长江大桥答案: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现代化大型桥梁,也是世界上第四长的公路、铁路复合式公铁两用悬索桥(总长度4万余米,大桥全长约1.3万米,其中大跨径为1600米,是先进的设计、施工标志之一,被誉为“神州第一桥”)。
第三部分作文(共40分)“少年说史”是读史的一种形式,通过用年少的视角和语言,呈现古代人文景观与风貌。
假如你要以“少年说史”的形式,讲述古代丝绸之路对于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影响,请谈谈你的感受和见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请将本选择题答案填至单选题答题卡处)
1.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
1839年,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维护了民族尊严的历史人物是: A.道光帝 B.林则徐 C.邓世昌 D.左宗棠
2.1840年的枪炮声惊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从此,中国近代史拉开了帷幕。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收复新疆 B.虎门销烟 C.鸦片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3.落后就要挨打,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将有“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毁于一旦的侵略者是: A.英法联军 B.美俄连接 C.八国联军 D.德法联军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5.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清政府决定设立新疆行省。
其设立的时间是: A.1871
年 B.1875年 C.1876年 D.1884年
6.近代史上,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到来,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7.有人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侵占的屈辱进入20世纪的。
能印证这一说法的、爆发于1900年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其口号是:
A.自强
B.求富
C.民主
D.科学
9.下列选项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汉阳铁
厂 D.福州船政局
10.1895年,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戊戌政变
C.百日维新
D.强学会的成立
11.“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为维新变法流血牺牲的历史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
12.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
于:
A.檀香山
B.广州
C.南京
D.东京
14.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展开,其主要阵地是:
A.《民报》
B.《新青年》
C.《万国公报》
D.《中外纪闻》
15.标语或口号,往往浓缩着一个时代的特征。
下列口号或标语,不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A.取消“二十一条”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
16.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她诞生于:
A.1919年
B.1921年
C.1926年
D.1931年
17.成立于北伐战争前夕,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基础的学校是:
A.福州船政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
黄埔军校
18.1926年,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开始,其主要对象是:
①吴佩孚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张作霖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八月一日是中国的建军节,与这一节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秋收起义
D.长征
20.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湘赣边革命
根据地 D.大别山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