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诗歌的欣赏与写作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范文3篇

诗歌鉴赏范文3篇

诗歌鉴赏范⽂3篇诗歌鉴赏之隔诗,是最精炼的语⾔⽂学。

诗歌鉴赏,是⼗分复杂的精神活动。

因此,即便是浅易凡近的诗,⼀般的学⽣仍然视鉴赏为畏途,深感⽆从措⼿。

何以故?约⽽⾔之,在⼀“隔”字:隔于语⾔、⽂字,隔于时代、思想。

诗在语⾔、⽂字上有何特点?须从诗的特殊性说起。

诗(中国古诗),主要是抒情性作品,叙事诗乃是少数。

既是抒情,则⾃求其所抒之情也能感染他⼈。

然则直接抒情吗?抒得好固然是好,如《⼈间词话》所举数阕,“⽢作⼀⽣拼,尽君今⽇欢”,“换我⼼为你⼼,始知相忆深”,所谓“专作情语⽽绝妙者”;但抒得不好的则不知所⾔。

盖主观的情感宣泄只有个⼈的意义,要能感染他⼈,最有效之⽅式还是托物起兴、借景抒情,借景物为中介以求他⼈亦能了解⾃⼰所抒之情。

由此,带来诗在语⾔、⽂字上第⼀个特点:极重含蓄。

重含蓄,则读诗之⼈需揣摩。

刘禹锡《乌⾐巷》“寥寥⼆⼗⼋字,写尽华屋⼭丘,沧海桑⽥之感”[1],所凭藉不过“野草花”、“⼣阳斜”等简单字⾯,遂以寄其深慨,令后⼈吟诵⾄今。

此其⼀。

其⼆,中国诗既以抒情写意为特⾊,篇幅亦⼤都随之较为短⼩,后来更⾛上格律化的道路,字数、句式、平仄、押韵都受严格限制,这就带来诗在语⾔、⽂字上的另外两个特点:重⾳乐性,语词⾼度凝练。

如何使语词⾼度凝练?既在结构上采取跳跃法:意象的组合只遵循情感、想象的逻辑,“春风桃李花开⽇,秋⾬梧桐叶落时”,超越了时间,并跨越了空间;在⽤词、造句上则是“改变词序、颠倒语序、省略句⼦成分”[2]等等,如习见的“春风⼜绿江南岸”(“绿”⽤作动词)、“枯藤⽼树昏鸦,⼩桥流⽔⼈家”(六种意象不⽤任何介词、连词连接)、“多情应笑我,早⽣华发”(上句为“应笑我多情”之倒装)等皆是。

再如李清照《⼀剪梅》中上⽚开头三句:“红藕⾹残⽟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

”何以“独上兰⾈”之前须“轻解罗裳”?不少读者感到费解,专家学者也众说纷纭,莫衷⼀是。

周啸天教授认为,应从诗词的特殊语序上着眼,“红藕⾹残”写户外荷塘,“⽟簟秋”写室内之物。

古诗词赏析与写作

古诗词赏析与写作

古诗词赏析与写作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通过欣赏和写作古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学价值、情感表达和人文精神。

本文将通过赏析几首经典的古诗词,探讨其艺术魅力,并分享写作古诗词的技巧与方法。

一、《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王之涣创作的《登鹳雀楼》,形式简洁,言简意赅。

通过运用大自然的景观来表达人生的追求,显示出古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词短小精悍却引人深思,启示我们在实现人生目标时要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攀登更高的高度。

在写作古诗词时,我们可以借鉴《登鹳雀楼》的形式和表达方式。

首先,要简明扼要地表达主题,避免冗长和啰嗦。

其次,可以运用自然景物、季节变化等元素来增强诗词的意境和美感。

最后,要注重节奏和韵律,通过押韵和平仄的运用,使诗词更加动听和协调。

二、《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静夜思》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诗词之一。

通过简短的字数,表达出作者夜晚思乡之情。

诗中的明月和乡愁成为了情感表达的象征,使读者沉浸其中,感同身受。

在写作古诗词时,我们可以借鉴《静夜思》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

首先,选取一个简洁而富有意境的题材,通过几个简洁而有力的词语表达出古人的内心感受。

其次,要注重意象的运用,通过与自然的联系,表达情感和思考。

最后,要注重节奏和押韵,使诗词更加流畅和动听。

三、《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春晓》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想象力的古诗词。

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表达,诗人表露了对美和生命力量的赞美和思考。

这首诗词给我们以启示,让我们明白真实的生活中应该保持对美的敏感和对生命的热爱。

在写作古诗词时,我们可以借鉴《春晓》的情感表达和意象描绘。

首先,要通过细腻而富有艺术感的词句,表达出对美的感受和想象。

其次,注重细节的描绘和运用,通过细腻的表达方式,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真切的情感和思考。

现代诗歌的欣赏与创作

现代诗歌的欣赏与创作

迷蒙的的落花 是我的幽咽 迷乱的脚印他又 妩媚了秋的时节 破碎的不是秋的色彩 是我破碎的台阶
初夏游松江偶拾
连山入雾漫江边, 水照彩船柳映天。 慢步轻松微雨里, 风飞石片串圈圆。※
※慢步轻松微雨里:公园中,老人们在小雨 中轻松地散步。 风飞石片串圈圆:风中,孩子们捡起石片撇 向江水中,水面串起一串串圆圈。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闻一多诗歌创作的“三美”原则
音乐美。提倡诗歌的韵律、节奏。
绘画美。语言要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 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建筑美。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 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 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相等,但各行的相 差不能太大,以求齐整之。
如梦令•木兰三中小赞
莫道东风迟了, 地僻城偏又小。 桃李也飞花, 正是人勤春早。 真巧,真巧, 风景这边尚好。
现代诗的语言
1、诗歌语言的含蓄性。不能直白。 2、诗歌语言的跳跃性。靠联想或想象。 3、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大量使用意象和借喻。 4、关于押韵。
梦里的微笑
终于睡熟了 一层薄薄的雾 水滴凝结着 有晶亮的光晕在细语 小草悄悄挤出土皮 探着头轻轻地一声声呼吸 垂柳的纤细的手换上绿绒手 套 捻着少女温柔的情思
秋歌
——给暖暖
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 荻花在湖沼的蓝睛里消失 七月的砧声远了 暖暖
雁子们也不在辽夐的秋空 写他们美丽的十四行诗 暖暖 马蹄留下残踏的落花
痖弦
在南国小小的山径 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韵 在北方幽幽的寺院
秋天,秋天什么也没有留下 只留下一个暖暖 只留下一个暖暖 一切便都留下了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呵,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相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现代诗歌赏析(5篇范文)

现代诗歌赏析(5篇范文)

现代诗歌赏析(5篇范文)第一篇:现代诗歌赏析现代诗歌赏析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现代诗歌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现代诗歌赏析1《在图书馆阅读》书页随意打开有风来读心页拂动窗外绿影婆娑心事婆娑吹走半日酣睡不知今夕何夕醉了外面摇曳春色白云擦洗玻璃书香暗涌中有花声鸟语书页随意打开有风来读晴朗尘世半日《在阳光的树下读书》风吹发丝如飞凉滑额上流泻树叶凉气清心正当书中沉醉又有树叶拍头回头惊起独立树影胸前摇曳刚想昂首吟唱金币扔下几枚20080513于图书馆现代诗歌赏析2《一首没有意义的诗给玻璃》玻璃,我把最后一首没有意义的诗给你城东的墙塌下来灰尘洒了一地玻璃,我把最后一首没有意义的诗给你坐在摇掎里的人他又老了一岁玻璃,我把后最一首没有意义的诗给你让当下的镜子让透明度,让你们——这一群相当可爱的人一起说话现代诗歌赏析3春归来兮!节令交汇冬腊,淑气渐化和春。

欣瑞雪之嘉兆,喜谷黍之丰登。

祈桃符之吉祥,饮屠苏之芳醇。

春归来兮!腊祭伊始,扫房掸尘,城邑赶场,年货备馨。

杀猪宰羊,乡邻走亲。

篮中果枣,笼里家禽。

雪积庭院,糕打馍蒸。

人面“桃花坞”,年画“杨柳青”。

人声动犬鹅,开门迎财神。

春归来兮!酒楼除夕宴,万家灯火明。

舞榭弦歌,娱乐欢情。

饺子漫煮,鲈鱼尽烹。

阖家以守岁,举国而欢腾。

良宵既到,鞭炮齐鸣。

悬彻夜之华盏,待大岁之新辰。

春归来兮!日曈曈以初照,年熠熠而莅临。

拜年皆道恭喜,开阖万户千门。

祝事事之和合,贺连连之财运。

欣慰家国平安,祈祷风调雨顺。

礼物奉鹤发,祝寿翁媪;岁钱压顽童,载奔载欣。

春归来兮!月圆十五,瑞雪打灯。

有兔茕茕,嫦娥飞升。

阆苑深处,广袖缤纷。

披明霜于银树,摇红烛乎雕甍。

长街秧歌先闹,里巷高跷后行。

长龙百人共舞,小儿牵走兔灯。

元宵玉盏圆融,大月中天正明。

现代诗歌赏析范文精选3篇(全文)

现代诗歌赏析范文精选3篇(全文)

现代诗歌赏析范文精选3篇在对立中唱响春之歌――穆旦《春》赏析春穆旦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抵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穆旦是40年代“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也是现代诗人中非常成功的一位,他的创作被誉为“最能表现现代知识分子那种近乎冷酷的自觉性”(袁可嘉语)。

他对英美现代诗人特别是叶芝、艾略特、奥登的熟悉,对他们的诗歌理论与批判理论的汲取,以及他年轻的活力,都使他的诗歌具有突出的现代特质。

在《春》这首小诗中,这一切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诗歌内在的张力和戏剧性,往往将一系列充满对抗、冲突的词语和意象组织在一起,以形成错综复杂而又强烈的抒情形式。

在穆旦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三组不同色调的词语。

其一是强烈而动感的:火焰、摇曳、渴求、拥抱、抵抗、伸、推、点燃;其二是静态的:绿色、土地、看、归依;这是草与花朵的对立,春天内在的对立;也是“醒”与“蛊惑”的对立,是人生青春期躁动的欲望与诗人沉思形象的对立。

“窗子”是一种媒介,它分隔又联系了“欲望”与“看”,从而带来第三组体现着张力共存的词语:紧闭、卷曲、组合。

这三组词汇相互交错,组构了诗歌的基本框架,也奠定了诗歌沉挚、坚实、富有现代感的抒情基调,紧凑而充满张力的语言,以及饱满的节奏和集中的意象。

那么,春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是醒来,是第一次的诞生和再生,但也是欲望与沉迷的诱惑;是飞扬的歌声与敞开的欢乐,也是沉滞的泥土与紧闭的肉体;是燃烧、分散、抵抗,也是散乱之后新的组合。

它是自然的春天也是人生的青春,是诗人春心的萌动和诗心的勃发。

拂晓、早春、二十岁的青春三位一体,恰如光、影、声、色的赤裸与感官的和思想的敞荡,它们共同等待新的组合的出现。

现代诗歌赏析范文大全

现代诗歌赏析范文大全

现代诗歌赏析范文大全现代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

现代诗歌的赏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还可以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篇现代诗歌赏析范文,来深入探讨现代诗歌的魅力所在。

第一篇,《夜色》。

夜色如墨,寂静无声。

星光点点,繁星闪烁。

月儿弯弯,挂在天边。

夜色如诗,静谧而美。

这首诗通过对夜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夜晚的独特感受。

诗中的“夜色如墨”和“寂静无声”给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感觉,而“星光点点”和“繁星闪烁”则为夜色增添了一丝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夜色的独特理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篇,《城市之夜》。

城市之夜,车水马龙。

霓虹闪烁,繁华似锦。

孤独的灵魂,在喧嚣中徘徊。

城市之夜,是忙碌的舞台。

这首诗以城市之夜为背景,通过对城市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现代都市生活的繁华和孤独。

诗中的“车水马龙”和“霓虹闪烁”勾勒出了一个繁忙而热闹的城市画面,而“孤独的灵魂”则在这个繁华的舞台上显得格外突出。

诗人通过对城市之夜的描绘,表达了对现代都市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引起了人们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第三篇,《梦想》。

梦想是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

梦想是一叶舟,驶向远方的海。

梦想是一首歌,唱响心灵的旋律。

梦想是生命的力量,让我们永不放弃。

这首诗以梦想为主题,通过对梦想的比喻和赞美,表达了对梦想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的“一束光”、“一叶舟”、“一首歌”等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梦想的力量和美好。

诗人通过对梦想的赞美,鼓舞人们勇敢追求梦想,坚定不移地走向成功的道路。

通过以上几篇现代诗歌赏析范文,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现代诗歌的美丽和魅力,还可以深入了解诗人对生活、对情感、对人生的思考和表达。

现代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和感悟。

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诗歌的世界,感受其中的美好与深刻!。

语文初中二年级上册第五章诗歌的鉴赏与写作

语文初中二年级上册第五章诗歌的鉴赏与写作

语文初中二年级上册第五章诗歌的鉴赏与写作诗歌的鉴赏与写作诗歌是一种别具魅力的文学形式,它以独特的语言、形象和节奏传达情感,抒发思想,展示美感。

学习诗歌的鉴赏与写作,对于中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还有助于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本文将着重介绍诗歌的鉴赏与写作,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诗歌。

一、诗歌鉴赏诗歌是一种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和形象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鉴赏诗歌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基本要素和写作特点。

1.韵律与节奏诗歌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通过音节、字数、字音等方式构成。

有的诗歌有明显的押韵,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有的诗歌则采用无韵诗的形式,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通过音律的巧妙运用,诗歌表达更加生动。

2.意象与比喻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来传达思想和情感。

比如在《七步诗》中,曹操通过“让我七步足以悟红颜”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的思考和珍惜。

识别意象和比喻,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3.节奏与停顿诗歌的节奏和停顿是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有的诗歌以行云流水的速度读完,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有的诗歌则逐渐加快或放慢节奏,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二、诗歌的写作学习了诗歌的鉴赏,我们可以开始尝试写一些自己的诗歌作品。

写作诗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选题创作诗歌,首先要明确选题。

可以选取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或场景,也可以根据周围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来选题。

例如,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可以以此作为创作题材,写一首蝴蝶的诗;或者遇到了一个让你感动的瞬间,可以以此为灵感,创作一首表达感动的诗歌。

2.运用意象和比喻写作诗歌时,可以运用意象和比喻来增强表现力。

通过描绘生动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在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时,可以使用比喻手法,将自然与美丽的事物相联系,如“太阳像金盘,照耀着大地;花朵如彩虹,绽放在山野。

语文现代诗歌鉴赏与创作指导

语文现代诗歌鉴赏与创作指导

语文现代诗歌鉴赏与创作指导在语文学习的广袤天地中,现代诗歌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对于很多人来说,欣赏现代诗歌可能是一种美妙的心灵之旅,但创作现代诗歌却似乎有些神秘而遥不可及。

别担心,让我们一同走进现代诗歌的世界,探索其鉴赏与创作的门道。

一、现代诗歌的鉴赏要欣赏一首现代诗歌,首先得了解它的背景。

诗歌往往是诗人在特定的时代、环境和心境下的产物。

比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了解了这一背景,就能更好地理解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热爱。

诗歌的语言是其灵魂的载体。

现代诗歌的语言常常打破常规,充满了创新和变化。

有时,诗人会运用陌生化的手法,让我们对熟悉的事物产生新的感受。

比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黑色的眼睛”这一表述就别出心裁,令人印象深刻。

意象是现代诗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一个简单的意象,可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像“月亮”,在不同的诗歌中可能象征着团圆、思念或者孤独。

当我们读懂了诗中的意象,也就更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也是值得品味的方面。

虽然现代诗歌不像古诗那样有严格的格律要求,但它依然有着内在的节奏和韵律之美。

通过诗人对词句的排列和组合,我们能感受到一种语言的流动和跳跃。

情感是诗歌的核心。

无论诗歌的形式如何变化,最终都是为了表达诗人的情感。

有的诗歌情感热烈奔放,有的则含蓄深沉。

我们要用心去感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淌的喜怒哀乐。

二、现代诗歌的创作当我们对现代诗歌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或许就会萌生出创作的冲动。

那么,如何开始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现代诗歌呢?首先,要有一颗敏锐的心。

生活中的点滴都可能成为创作的灵感源泉。

一朵绽放的花、一次难忘的旅行、一段深厚的友谊,都可以成为诗歌的主题。

确定主题后,要精心选择意象。

意象要能够准确地传达你的情感和想法。

比如,如果你想表达孤独,可能会选择“荒野中的独树”这样的意象。

语言的运用至关重要。

不必追求华丽的辞藻,但要力求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版]诗歌的欣赏与写作诗歌的欣赏与写作一、诗歌使人高贵和高雅,也使人变得聪慧,:诗歌之于人生的意义我向来认为,写一写诗,或者吟读吟读诗,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或者说是人生的一种幸福。

当代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名叫叶秀山,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我羡慕、佩服、敬重、也有点忌妒那些会做诗、能吟诗、能体会诗的人”(《中国诗学?序》)。

他这番话,不是故作谦虚,而是很认真地说出来的,是一个具有很高的学问修养的人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诗歌之于人生有着很大的意义。

这意义是很多的,在这里,我想着重谈两点,其一,诗歌使人高贵和高雅。

孔子说,“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兴”指诗歌能引起欣赏者精神的感动与奋发。

“观”指诗歌可使人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

“群”指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引起思想交流~相互感染~从而保持社会群体的和谐。

“怨”指诗歌可以对不良政治的种种表现表示出否定性的情感态度。

,“不学诗,无以言。

”会做诗、会吟诗、会品诗,是人的一个重要的人文素养,它可以滋润、提高和升华人的精神气质,使人变得高雅脱俗,因而说的话就不庸俗、不卑劣、不低级趣味。

宋代诗人卢梅坡《雪梅》诗云: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此诗另有姐妹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确实,诗歌能使人消除俗气,给人带来高雅的趣味。

梁武帝萧衍曾说,“三日不读谢诗,便觉口臭。

”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说:士三日不读书,“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则言语无味。

”——离开了诗书,一个人的趣味定然会变得低下。

所以朱光潜先生指出,“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决不会觉到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

”诗歌可以化去生活的平淡,使生活变得富有高雅趣味,增添几分快乐。

一般而言,具有较高修养的人,往往喜欢追求一种诗性的生活。

所谓诗性的生活,离不开诗;而生活一旦与诗发生了关联,往往就有了灵性,有了浪漫,有了趣味。

此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也。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几千年的古代文学,以古典诗歌最为光辉灿烂,从诗经、楚辞,到汉魏六朝的古诗和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构成了光辉灿烂的诗国文明。

而绵延始终的则是士大夫的高贵的人文精神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我的朋友、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海鸥教授在一篇文章里指出,学习古典诗词,就是“要承传高贵的人文精神和高雅的艺术审美情趣。

其价值倾向,无疑应该是否定低级而弘扬高级,否定丑恶而颂扬美好,否定卑劣而礼赞高尚;否定庸俗而倡导高雅。

”(《传承高贵——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意义之一》,载《粤海风》1999年第10期)这一席话,值得我们深思和品味。

其二,诗歌使人巧慧。

这句话是英国十六、七世纪时著名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的。

大家知道,培根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他在一篇叫做《论学问》的文章中曾经这么说过:“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学问变化气质。

”巧慧,即灵巧聪慧。

诗歌可以使我们变得灵巧聪慧,培根这一说法,极有见地。

我认为,这里所谓“巧慧”,在很大程度上实际是指较高的“情感智商”。

情感智商简称“情商”(EQ),它是人格心理中的非智力因素。

它主要表现为自尊、自觉、自信的意识、宽广的胸怀、坚强的意志、乐观向上的精神、富有同情心,等等。

当代青少年大都为独生子女,他们虽然被称为“小太阳”,倍受长辈的娇宠、爱护,但他们缺失一份兄弟姐妹的友爱,孤独而封闭,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

加上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往往侧重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忽视了情感体验层面的教育,忽视了情感智商的开发,结果培养出来的大多是智商高而情商低的学生。

自私、封闭、狭隘,情绪容易低落,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往往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无所适从。

——这可以说是当代青少年的通病。

因此,如何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体系中提高学生的“情商”,这应该是教育界必须关注的问题。

中国传统的文化经典中蕴藏着丰富的情商内容,杨叔子先生曾经概括和论述了《论语》所蕴涵的情感智商,认为与美国学者丹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商》中文版前言中所述的五点有着惊人的一致。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最精粹的最突出的代表,古典诗词中就生动表现了古人的人生智慧。

由于古典诗词中的情感智商是通过诗人生动的艺术创造形象地表现出来的,因而特别具有感染力,特别耐人寻味。

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写寒山秋色,枫林晚景,不仅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也给我们以哲理的启迪:诗人歌颂了霜叶遇寒不凋、凌寒独艳、愈经霜寒生命力愈加旺盛的精神品格,而这种精神品格不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吸取的吗,杜秋娘《金缕衣》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诗告诉我们:少年、青春的光阴最值得珍惜。

人一定要在少年时代树立理想,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样才不会虚度一生。

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是对青少年进行人生教育的好教材。

杜甫《望岳》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两句,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攀登绝顶的愿望以及登临绝顶后的想象,有力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的壮志和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慨,这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的精神追求一样,表现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人文哲学底蕴。

确实,登高才能望远,树立高远目标,不断向上,奋发进取,这是一种最重要的人生智慧。

至于蕴藏着人生大智慧的苏轼词《定风波》,则是我们应该经常回味的佳作:“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形式优美、韵律和谐、感情真挚、含蓄蕴藉: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精粹的代表。

与现代新诗相比,与西方诗歌相比,古典诗歌有着独特的神韵:感情真挚,意象生动,含蓄蕴藉,韵律优美,朗朗上口,易记易诵。

在这里,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一点古典诗词的一些基本特质。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与文字关系十分密切。

中国诗歌使用的语言是汉字,汉字的文化特色带来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特色。

汉字可以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石,汉字是一个个的独体方块字,音(声音)、形(形体)、义(意义)三位一体,一字一音。

如“大”( )字,“目”( )字,“草”( )字,都是有形体、有意义、有声音的。

鲁迅说过: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汉文学史纲要》)。

中国诗歌,就是用这与西方不同的文字来写的,所以她不仅具有其他国家、其他民族诗歌的一般特点,而且在构词、造句、达意上,更是高度的凝练,具有独特的韵味。

其一,是整齐美。

汉语与西方语言不同,西语是多音节语言,各个音节之间常有音节和长短的区别。

汉语则是独体单音字,除了少数连绵词不能单独解释字义外,每个汉字都是形、音、义三者的统一,都是单音节词。

这就使汉语形成了整一性的突出特点:方方正正、大小相同的方块字,逐个排列成文,很自然就形成了整齐、均衡、对称的整一性特色。

从“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上古二言诗,到《诗经》的四言诗,再到汉魏以下的五言诗、七言诗,都体现出整齐美的特点。

而近体诗则最能体现这一特色,不论是五绝、七绝,还是五律、七律,整首诗都是一个齐齐整整的方阵。

如: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像这两首诗,排列得多么整齐~这种整齐美是西方诗歌所没有的。

至于长短句的词,则可以说是“不齐之齐”,同样具有整齐美的特征。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值得一说的是对偶(又称对仗、骈偶)。

它指的是上下两句之间词性相对、字数相等、结构相称的诗句组合形态。

这也是汉语独有的修辞现象。

西语有时也可以上下句在意义上进行排比,但因受到多音节文字的限制,终不能像单音节方块字那样排列整齐。

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等。

在对偶的基础上,我们古代形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样式:对联。

如著名的岳麓书院联:唯楚有材~于斯为盛。

又如本人为吴伟成老师乔迁至朝阳楼作的一幅对联:横批:居得其所窗含碧水~浴清风~沐朗月楼倚青山~观沧海~看朝阳其二,是音律美。

古典诗歌的声律构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节奏,二是平仄,三是押韵。

先说节奏。

汉字一字一音,每两个字构成一个音步,或称一顿。

“顿”表示一个节奏单位,拉长声腔一读,便有明显的节奏感。

四言诗两顿(二、二),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五言诗三顿(二、二、一或者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七言诗四顿(二、二、二、一或者二、二、一、二)。

如《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又如《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正是由于具有这种独特的节奏韵律,才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顿挫的律动”,所以中国古典诗歌都可以吟诵,而这,正是古典诗歌之所以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说平仄。

除节奏的顿挫外,古典诗歌的音律美还体现在声调的高低起伏上。

这高低起伏的声调,来自于平仄律。

汉字有平、上、去、入四声,归纳为平声(阴平与阳平)和仄声(上、去、入)两大声类。

[普通话分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前两声为平声,后两声为仄声]。

平声比较平缓,可以拖长,如“行”、“声”、“情”;仄声比较短促,不能拖长,如“绝”、“灭”、“雪”。

如果一句诗,全是平声或仄声,就会拗口别扭,如“溪西鸡齐啼”之类,既不顺口,也不好听。

于是古人就把平声和仄声间隔着来配合使用,从而形成了近体诗的平仄律——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两句之间,平仄相对。

按照这种格式写出来的诗,读起来,就自然有了高低起伏的声调之美了。

古典诗歌诵读起来,之所以好听(也就是说具有韵律美),还有另外一个因素,这就是押韵。

请看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