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的分型

合集下载

骨盆骨折的分类与分型

骨盆骨折的分类与分型

骨盆骨折的分类与分型
骨盆骨折的分类与分型如下:
骨盆骨折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骨折,稳定型骨盆骨折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被动或主动活动时加重。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是指骨盆环的连续性遭到破坏,环的前后部分至少有两处完全性骨折伴移位,或骶髂关节分离、耻骨联合分离、髋白骨折脱位等。

此类骨折使骨盆严重变形,甚至伴有盆腔内器官损伤,如膀胱、尿道、子宫等破裂或盆腔内大血管破裂等损伤。

当出血较多时,还可引起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骨盆骨折需根据损伤的暴力机制(侧方暴力、前后方向暴力、垂直方向暴力以及混合暴力)、骨折的部位和稳定性进行分型。

按照损伤暴力:Young-Burgess分型,可分为前后挤压型(APC)、侧方挤压型(LC)、垂直剪力损伤(VS)、混合暴力损伤(CM)。

按骨盆环的稳定性:AO分类,可分为稳定型(A型)、旋转不稳定型(B型)、垂直不稳定型(C型),根据严重性程度再将每一型分成1、2、3三个亚型,每个亚型还可再分成3个更小的亚型,也用数字表示。

骶骨骨折Dennis分型:根据骶骨解剖将骶骨分为3个区,Ⅰ区:骶骨翼骨折;Ⅱ区:骶孔骨折;Ⅲ区:骶管骨折。

骨盆骨折的分型

骨盆骨折的分型

骨盆骨折的分型Tile分类方法与AO分类方法相似,主要依据是骨盆稳定性和致伤暴力的作用方向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

骨盆骨折分为三型,A、B和C型,按严重性顺序逐渐增加。

每型再分为A1、A2、A3三个亚型,而每个亚型又都被扩展了。

这种分类方法现已被多数医生所接受。

这种分类分法可以当作一个指南来应用。

对每一个具体患者的处理,还需要仔细的个性化评估,而不是依赖死板的分类。

许多类型的骨折、脱位并不符合已有的精确的分类,譬如一些机动车所致的创伤导致骨盆环变得极不规则。

因这些暴力都是高能量暴力,所以骨盆通常是不稳定的。

但仔细分析,所有的病例应该符合已有的分类标准。

(一)A型(稳定型)A型骨盆稳定骨折有两种类型。

第一,不影响骨盆环的骨折,譬如骨盆边缘的撕脱骨折,髂骨骨折,骶骨、尾骨的横向骨折。

第二,累及骨盆环但骨折轻微而且软组织较完整。

这些A型骨折可进一步如下分类:1.A1型:撕脱骨折:最常见于髂前上棘。

A1-1型:髂前上棘撕脱骨折A1-2型:髂前下棘撕脱骨折A1-3型:耻骨结节(棘)撕脱骨折A1-4型:髂结节撕脱骨折A1-5型:坐骨结节撕脱骨折A1型损伤大都可以通过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方法来处理。

如果骨折移位明显,则可以通过外科手术使撕脱的骨折复位固定。

2.A2型:稳定的髂骨翼骨折或移位较小的骨盆环骨折。

A2-1型:孤立的髂骨翼骨折A2-2型:稳定的无移位或仅少许移位的骨盆环骨折A2-3型:孤立前环骨折。

这型种损伤也被称为骑跨骨折或蝶状骨折,因为它累及全部4个耻骨支而没有后部损伤。

3.A3型:骶/尾骨的横向骨折A3-1型:尾骨骨折或骶尾关节脱位,此型损伤较常见,一般不会有神经损伤,但在某些患者会长期疼痛。

A3-2型:无移位的骶骨横向骨折,通常由摔伤所致,特别是老年人常见,预后相对较好而不需要手术治疗。

A3-3型:有移位的骶骨的横向骨折,,此型损伤可发生于单纯的摔伤。

(二)B型(部分稳定型)这类骨折都是旋转不稳定,但垂直方向和后方却是稳定的。

骨盆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指征

骨盆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指征

骨盆骨折的分型和手术指征1988年Tile根据骨折稳定性提出分类:(一):A型:稳定骨折(移位轻微)A1型: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如骨盆边缘撕脱骨折、髂前上棘骨折、髂前下棘骨折、坐骨结节撕脱性骨折。

A2型:移位较小的稳定骨折(或无移位的单侧、双侧耻坐骨支骨折),如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骶骨纵形骨折、单纯髂骨翼骨折(Duverney)。

A3型:未波及骨盆环的骶骨和尾骨横断骨折。

(此类无需手术,卧床休息)(二):B型:旋转不稳定、垂直稳定骨折(累及前后环)B1型:分离型骨折,仅髂骨外旋不稳。

翻书样损伤,外旋损伤,open books(外旋暴力)。

联合分离小于2.5CM:是联合韧带损伤,而骶棘韧带与骶髂韧带无损伤;联合分离大于2.5CM:都有损伤,需手术治疗。

B2型:侧方挤压损伤,半侧骨盆内旋不稳(内旋暴力)。

表现为:前环:单侧或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重叠;后环:骶骨压缩骨折,其又分B2.1(同侧骨折),B2.2对侧骨折。

如果耻骨支移位不是巨大,一般不手术,可行外固定架。

B3型:双侧B型骨折。

(三):C型:旋转及垂直均不稳定骨折(稳直剪力),同时累及前后环,其特点:整个骨盆底的破裂(骶髂复合体的破裂)。

前方损伤:耻骨联合分离,单侧或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后方损伤:髂骨骨折,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或单纯脱位),骶骨骨折,此为C型和B型主要区别。

C1型:单侧损伤失稳。

C2型:双侧损伤失稳。

一侧为C型,对侧为B型损伤。

C3型:双侧C型骨折(合并髋臼骨折)。

临床上骨盆环破裂合并髋臼骨折也称为C3型损伤。

Tile内固定指征:1. 垂直不稳定为绝对指征2. 合并髋臼骨折3. 外固定后残存移位4. 韧带损伤导致骨盆不稳定,如单纯骶髂后韧带损伤5. 闭合复位失败6. 无会阴污染的开放性后部损伤补充1.Matta认为骨盆后环结构损伤移位超过1CM或耻骨移位合并骨盆后侧失稳,患肢短缩1.5CM 可考虑手术治疗2.Olson认为骨盆骨折后下肢出现内旋或外旋障碍≥30度,可考虑手术治疗。

骨盆骨折lcc

骨盆骨折lcc

C1-单侧
C2-双侧,一垂直不稳定一旋转不稳定
C3-双侧旋转垂直不稳定
临床表现

外伤史 休克

压痛 髂后上棘双侧高度不一致 骨盆挤压及分离试验阳性 患肢缩短 X线检查
并发症

腹膜后血肿,失血性休克 腹腔内脏器损伤


膀胱、后尿道损伤
直肠损伤 神经损伤
骨折分型-Tile分型

A型 稳定型
A1:后环完整,髋骨撕脱骨折 A2:后环完整,髋骨直接骨折 A3:后环完整,骶骨在S2以下横断骨折
骨折分型-Tile分型

B型 旋转不稳定,垂直稳定
B1-开书型损伤,单侧外旋不稳定
B2-侧方挤压型,单侧内旋不稳定
B3-双侧B型损伤
骨折分型-Tile分型

C型 旋转垂直不稳定
骨盆骨折
by 梁程程
解剖
解剖
骨折分型-Young和Burgess分型

前后挤压型APC
Ⅰ型:稳定型 单纯耻骨联合或耻骨支损伤
Ⅱ型:旋转不稳定 并骶结节、骶棘韧带、骶髂后韧带损伤
Ⅲ型:旋转垂直不稳定 并骶髂后韧带断裂
骨折分型-Young和Burgess分型

侧方挤压型LC:
Ⅰ型

Ⅱ型
Ⅲ型
垂直剪切型VS:韧带及骨盆稳定结构全部撕裂 混合型CM:LC并VS多见
诊断步骤

监测血压 开放静脉通路


尽早完成X线 CT检查
注意检查有无合并损伤 嘱病人排尿有无泌尿系损伤 诊断性腹腔穿刺

骨盆骨折分类及治疗PPT 课件

骨盆骨折分类及治疗PPT 课件

C型: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环

C1:单侧伤;
C1.1:耻骨联合分离骨折线通过髂翼; C1.2:骶髂关节脱位和骨折脱位; C1.3:耻骨联合分离和骶骨骨折;
C2:
骨盆双侧不稳定,多为
侧方挤压性损伤,受力侧髂骨后
部骨折及耻骨支骨折,骶髂关节
脱位,一侧旋转不稳,一侧旋转
和垂直不稳;
C3:
双侧伤,临床上骨盆
环破裂合并髋臼骨折也称为C3型 骨折。
C1:单侧 C2:双侧,一侧
B型,一侧 C型 C3:双侧C型
C1:骨盆的单侧损伤
C1.1:耻骨联合分 离,骨折线通过髂 翼;
C1.2:骶髂关节脱 位和骨折脱位;
C1.3:耻骨联合分 离和骶骨骨折;
C2:骨盆双侧不稳定,多为侧方挤压性损伤,受力
骨盆骨折分类及治疗
Fracture of the pelvis
骨盆骨折多为强大的外力所致。由于骨结构坚 固以及盆内含有脏器、血管与神经等重要结构, 因此骨盆骨折的发生率较低而病死率较高。人群 中的骨盆骨折发生率大约为20/10万~37/10万人, 约占所有骨折的0.3%~6%。未合并软组织或内脏 器官损伤的骨盆骨折的病死率为10.8%,复杂的骨 盆创伤病死率为31.1%。
分类
三、传统分类:
骨盆边缘孤立性骨折 骨盆环单处骨折 骨盆环双处骨折或骨折脱位 骶骨及尾骨骨折
临床表现和诊断
外伤Trauma 休克Shock 疼痛Pain 局部肿胀、皮下淤斑和压痛
Local swelling, Patches & tenderness 髂后上棘双侧不等高
骶髂关节增宽,前方韧带断裂,后方韧 带完整
半侧骨盆完全分离但无垂直移位,骶髂 关节完全断裂,前后方韧带完全断裂

骨盆骨折的手术配合

骨盆骨折的手术配合

骨盆骨折的手术配合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及相关知识一、适应症:⒈垂直不稳定性骨折为绝对的手术适应证⒉合并髋臼骨折⒊外固定后残存移位⒋韧带损伤导致骨盆不稳定,如单纯骶髂后韧带损伤⒌闭合复位失败⒍无会阴污染的开放性后部损伤二、骨盆骨折的分型1、Tile分型法 Tile将骨盆后韧带与骨盆骨性结构的关系比喻为一座吊桥,其骶骨悬吊与两侧髂骨之间。

垂直方向上为骶髂骨间韧带,是人体最强韧带,横向部分连接在髂嵴和髂后上棘到骶骨起悬吊作用。

骶髂后韧带如同吊桥的绳索稳定骶骨Type A :稳定型,骨折轻度移位A1 :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A2 :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但不影响骨盆环的稳定性A3 :骶骨和尾骨的横断骨折、不波及骨盆环Type B :旋转不稳定但垂直稳定B1 :骨盆翻书样损伤,外旋损伤B2 :骨盆侧方挤压损伤或髋骨旋损伤B3 :双侧B 型损伤Type C :不稳定性骨折,骨盆在旋转和垂直方向均不稳定C1 :单侧不稳C2 :双侧损伤,一侧B型,一侧C型C3 : 双侧C型2、Young-Burgess分类法3、LC-侧方挤压伤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受压侧骶骨压缩I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新月形骨折(髂骨)II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对侧翻书样(APC)损伤3、前后挤压伤三、麻醉方式:全麻或者腰硬联合麻醉视患者情况四、手术体位:漂浮侧卧位侧卧时因术中可能随时改变为半俯卧或半仰卧,故不必使用前后固定托;俯卧时要保持胸、腹部不受压。

五、手术物品准备:大布包,手术衣,大洞,中单包两个,下肢包,刮勺(大),骨腊,手术薄膜(至少四张),电刀、吸引器、1#、1/0#可吸收线,4号丝线,负压球1-2只,引流袋1-2只。

六、手术步骤及主要配合:1、消毒、铺巾:消毒范围为上至下腹部下肢小腿根部;铺巾:双层中单对折至于患者两侧面,一边一块,中单二块平铺于患肢下,小单4块铺于切开四周,双层中单包裹小腿及脚掌,用绷带固定,穿完手术衣后铺装大洞。

骨科医生必会的骨盆骨折8大分型,你真的都掌握了吗?

骨科医生必会的骨盆骨折8大分型,你真的都掌握了吗?

骨科医生必会的骨盆骨折8大分型,你真的都掌握了吗?当前的骨盆骨折分型众多,在促进医生间交流、定义损伤类型等方面有很大帮助,并能指导制订治疗方案。

由于组间和组内存在敏感误差,因此其正确预测合并伤、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方面的能力没有可靠证实。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Tile分型和Young-Brugess分型,AO分型由于比较全面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一)骨盆骨折的AO分型(Tile-Müller)骨盆骨折的AO分型(Tile-AO-Müller),是改良的Tile分型,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这一分型综合了损伤机制及骨盆稳定程度,其分类依据是骨盆旋转、垂直稳定性、后方脱位情况及损伤机制,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分类。

在AO分型系统中,骨盆骨折以数字61表示(图1)。

(图片点开看更清楚哦!)图1 骨盆骨折的AO分型(Tile-AO-Müller)A.稳定骨折,即后环完整的骨盆前环、骨盆边缘或骶、尾骨骨折A1:后环完整,未累及骨盆环的骨折(撕脱)。

A1. 1:髂前上棘;A1. 2:髂嵴;A1. 3:坐骨结节。

A2:累及骨盆环但轻微影响骨盆稳定性的骨折(直接暴力)。

A2. 1:髂骨翼骨折;A2. 2:前环单侧骨折;A2. 3:前环双焦点骨折。

A3:后环完整,骶尾部到S2的横行骨折。

A3. 1:骶尾脱位;A3. 2:骶骨无移位;A3. 3:骶骨移位。

B.后环不完全破裂,部分稳定,旋转B1:外侧旋转不稳,“翻书样”损伤,单侧。

B1. 1:骶髂关节前侧破裂;B1. 2:骶骨骨折。

B2:后环不完全破裂,单侧,内旋转(外侧压力)。

B2. 1:前侧压缩骨折,骶骨;B2. 2:骶髂关节部分骨折,半脱位;B2. 3:不完全髂骨后侧骨折。

B3:后环不完全破裂,双侧。

B3. 1:双侧“翻书样”;B3. 2:“翻书样”,侧方压缩;B3.3:双侧侧方压缩。

C.后环完全破裂,不稳定C1:后环完全破裂,单侧。

C1. 1:通过髂骨的骨折;C1. 2:骶髂关节脱位和(或)骨折脱位;C1. 3:骶骨骨折。

骨盆骨折伤情评定标准

骨盆骨折伤情评定标准

骨盆骨折伤情评定标准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通常需要经过全面的伤情评定。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用于评定骨盆骨折伤情的一些标准:
1. 骨折类型:骨盆骨折通常分为稳定和不稳定型。

稳定型骨折指骨盆结构基本保持完整,不稳定型骨折则指骨盆结构断裂或移位。

2. 骨折位置和数量:骨盆骨折可以发生在骶骨、耻骨、坐骨等位置。

同时,伤者可能有多个骨折部位。

3. 骨折移位程度:骨折是否发生移位以及移位的程度会影响骨折的严重程度。

严重移位可能引起骨盆腔内的血管、神经及内脏的损伤。

4. 伴随损伤:骨盆骨折通常伴随其他组织结构的损伤,如内脏、血管、神经及软组织等。

这些伴随损伤的严重程度会对伤者的康复和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5. 伤者年龄和健康状况:伤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也是评定骨盆骨折伤情的重要指标。

年轻、身体健康的个体往往更容易恢复。

以上是一般用于评定骨盆骨折伤情的标准,然而请注意,具体评定骨盆骨折伤情还需要依据医生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详细情况。

因此,如果您或他人出现骨盆骨折,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3型骨折
Bucket Handle Lateral Compression Injury Type B3. The diagram shows the typical appearance of a bucket handle injury, with the left hemi-pelvis internally and superiorly rotated by 40° . The radiograph shows internal rotation of the left hemi-pelvis with fracture of all four pubic rami. The CT scan confirms the internal rotation of the hemipelvis and the crush injury of the anterior sacrum. It shows avulsion of the posterior iliac apophysis (arrow).

LC Ⅲ型:Ⅱ型+对侧半骨盆外旋转±矢状位耻骨支骨折。 一侧Ⅰ或Ⅱ型损伤加对侧外旋损伤(对侧开书式损伤)。
APC 型(anterior-posterior compression)

APCⅠ型:耻骨分离<2.5 cm,于耻骨联合处或矢状位耻骨 支骨折。 一侧或两侧耻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 , 移位不超过 2.5 cm,和(或)骶髂关节轻度分离,前后韧带拉长但结构完整。

Young-Burgess 分型:在Pennal 和Tile分型基础上,以 损伤机制为重点,可作为判断骨盆损伤严重程度的预警性 标准。
Tile分型(1988)
A 型骨折
没有累及及骨盆环的撕脱骨折,属稳定型骨折。 该类骨折中骨盆后部和顶部的骨和韧带仍保持完整。

A1: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撕脱伤;


APC Ⅱ型:耻骨分离 >2.5 cm,骶髂关节前部分离;呈典 型的“开书样”骨折。 一侧或两侧耻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移位超过2.5 cm, 和(或)骶髂关节分离,其前部韧带断裂、后部韧带完整。


APCⅢ型:耻骨分离或耻骨支纵形骨折 >2.5cm,骶髂关节 前后部均分离。 半侧骨盆完全性分离,但无纵向移位,前后方韧带同时断裂 骶髂关节完全性分离。

B1型骨折
In Stage 1 the disruption of the symphysis pubis is less than 2.5 cm and there is no posterior lesion. In Stages 2 and 3 the separation at the symphysis pubis is greater than 2.5 cm. This implies disruption of the sacrospinous ligament and the anterior sacroiliac ligament .This may occur on one side only (Stage 2) or be bilateral (Stage 3).
LC型(lateral compression)

LC Ⅰ型:同侧骶骨扭转,冠状位耻骨支骨折;作用力偏 后 , 表现为骶骨骨折、一侧坐骨和耻骨支水平骨折和伤侧 骶骨压缩骨折。

LC Ⅱ型:Ⅰ型+同侧髂骨翼骨折或后部骶髂关节分离;作 用力偏前 ,表现为一侧耻骨支水平骨折、骶骨前缘压缩骨 折、髂骨翼新月形骨折.


C3:骨盆环破裂合并髋臼骨折。
C型骨折
Unstable Vertical Shear Injury - Type C. The drawing shows an unstable vertical shear fracture. The shearing forces cause massive disruption of the pelvic ring, its soft tissues and surrounding structures.The radiograph shows the fracture line through the sacrum and avulsion of the tip of the transverse process of L5 .Displacement appears to be minimal, but the unstable nature of this injury is best shown on the CT scan by the wide displacement of the sacral fragments.

A2: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

A3:不累及骨盆环,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
B 型骨折
旋转不稳、垂直稳定的骨盆环损伤,损伤的骨盆后侧 张力带和骨盆底仍保持完整无损伤,髋骨可发生旋转 不稳定。

B1:外旋损伤,翻书样损伤。

B2:骨盆单侧的侧方挤压损伤或髋骨内旋损伤 ,内 旋不稳定。 B3: 对侧B型损伤。“桶柄状”损伤
C型骨折

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环损伤。盆底结构、后侧骶髂部稳定结构完全 损伤,骶棘和骶结节韧带完全撕裂。前侧产生耻骨联合分离,或一侧、双 侧耻骨上下支骨折,骨盆产生旋转和垂直方向不稳定,一侧骨盆可向上移 位。

C1:单侧伤; C2:骨盆双侧不稳定,多为侧方挤压性损伤,受力侧髂骨后部骨折及耻骨支 骨折,骶髂关节脱位,一侧旋转不稳,一侧旋转和垂直不稳。
Classification of pelvic disruption
创伤骨科
骨盆骨折的分型
孙煜杰
骨折分类的目的

指导临床治疗 评价伤情特征 了解损伤机制



判断病程转归
推测预后等

常用分型

Tile 分型: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及其移位方向所提出的 分类标准。得到了学术界(AO/ASIF、OTA、SICOT)较广 泛的认可,具有明显的优点。

VS型(vertical shear)

轴向暴力作用于骨盆产生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支纵形骨折, 骨盆环韧带和骨复合物破裂。骶髂关节分离并纵向移位, 偶有骨折线通过髂骨翼和(或)骶骨。
CM型(complex mechanism)

前和(或)后部纵和(或)横形骨折,可见各类骨折的组 合形式(LC-VS型和LC-APC型等)
Young-Burgess分型的临床意义

注重暴力的传递途径及骨折发生的先后顺序,旨
在减少对后环损伤的遗漏;

注意骨折局部及其伴发损伤的存在,并预见性地 采取相应的复苏手段;

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结合骨折的具体表பைடு நூலகம்选择恰
当的治疗方法
骨盆骨折各种分型间的联系

谢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Young-Burgess分型

Young和Burgess根据损伤机制将骨盆骨折分为4种类型,包 括侧方挤压型 (LC型)、前后挤压型 (APC型)、纵向剪切型 (VS型)及复合应力型(CM型)。

每种损伤方式的致伤原因有明显区别,APC型常发生于步行 者和摩托车相撞的事故中。LC型常发生于摩托车、汽车相 撞。高处坠落则常导致VS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