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的分型和治疗
骨盆骨折的分类与分型

骨盆骨折的分类与分型
骨盆骨折的分类与分型如下:
骨盆骨折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骨折,稳定型骨盆骨折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被动或主动活动时加重。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是指骨盆环的连续性遭到破坏,环的前后部分至少有两处完全性骨折伴移位,或骶髂关节分离、耻骨联合分离、髋白骨折脱位等。
此类骨折使骨盆严重变形,甚至伴有盆腔内器官损伤,如膀胱、尿道、子宫等破裂或盆腔内大血管破裂等损伤。
当出血较多时,还可引起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骨盆骨折需根据损伤的暴力机制(侧方暴力、前后方向暴力、垂直方向暴力以及混合暴力)、骨折的部位和稳定性进行分型。
按照损伤暴力:Young-Burgess分型,可分为前后挤压型(APC)、侧方挤压型(LC)、垂直剪力损伤(VS)、混合暴力损伤(CM)。
按骨盆环的稳定性:AO分类,可分为稳定型(A型)、旋转不稳定型(B型)、垂直不稳定型(C型),根据严重性程度再将每一型分成1、2、3三个亚型,每个亚型还可再分成3个更小的亚型,也用数字表示。
骶骨骨折Dennis分型:根据骶骨解剖将骶骨分为3个区,Ⅰ区:骶骨翼骨折;Ⅱ区:骶孔骨折;Ⅲ区:骶管骨折。
骨盆骨折的分型

B3型骨折
Bucket Handle Lateral Compression Injury Type B3. The diagram shows the typical appearance of a bucket handle injury, with the left hemi-pelvis internally and superiorly rotated by 40° . The radiograph shows internal rotation of the left hemi-pelvis with fracture of all four pubic rami. The CT scan confirms the internal rotation of the hemipelvis and the crush injury of the anterior sacrum. It shows avulsion of the posterior iliac apophysis (arrow).
LC Ⅲ型:Ⅱ型+对侧半骨盆外旋转±矢状位耻骨支骨折。 一侧Ⅰ或Ⅱ型损伤加对侧外旋损伤(对侧开书式损伤)。
APC 型(anterior-posterior compression)
APCⅠ型:耻骨分离<2.5 cm,于耻骨联合处或矢状位耻骨 支骨折。 一侧或两侧耻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 , 移位不超过 2.5 cm,和(或)骶髂关节轻度分离,前后韧带拉长但结构完整。
Young-Burgess 分型:在Pennal 和Tile分型基础上,以 损伤机制为重点,可作为判断骨盆损伤严重程度的预警性 标准。
Tile分型(1988)
A 型骨折
没有累及及骨盆环的撕脱骨折,属稳定型骨折。 该类骨折中骨盆后部和顶部的骨和韧带仍保持完整。
致命骨折——骨盆骨折的急救处理

致命骨折——骨盆骨折的急救处理骨盆骨折多见于交通事故、压砸伤及从高处跌落伤,多由高能损伤所致。
低能损伤引起的骨盆骨折多为稳定性骨折,临床处理较容易,患者一般均能顺利康复。
高能损伤所致骨折复杂而严重,半数以上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最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合并伤,临床处理困难,救治不当有很高的死亡率。
骨盆解剖特点骨盆环是一个骨性环,它是由髂、耻、坐骨组成的髋骨连同骶尾骨构成的坚固骨环,两侧髂骨与骶骨构成骶髂关节,并借腰骶关节与脊柱相连。
两侧髋臼与股骨头构成髋关节,与下肢相接。
因此,骨盆是脊柱与下肢间的桥梁,具有将躯干重量传达到下肢,将下肢的震荡传达到脊柱的承上启下作用。
骨盆两侧的耻骨在前方借纤维软骨连接构成耻骨联合,后方通过双侧骶髂关节与骶骨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骨性环状结构。
其前半部(耻、坐骨支)称为前环、后半部(骶、髂骨、髋臼和坐骨结节)称为后环,骨盆的负重支持作用在后环部,后环骨折较前环骨折更为严重。
但前环是骨盆结构最薄弱处,骨折较后环多见。
1.髂腰韧带;2.骶髂背侧韧带;3.骶结节韧带;4.骶髂腹侧韧带;5.骶棘韧带骨盆前后环▼韧带结构是骨盆稳定的重要因素▼外力及骨盆结构决定骨折移位方式▼血供丰富并有广泛侧枝循环▼可能合并内脏器官损伤▼可能合并周围神经损伤▼骨盆骨折的损伤机制骨盆骨折主要由高能量直接暴力所致,作用在骨盆上的暴力分为外旋暴力、内旋暴力和垂直剪切力三种。
外旋暴力常由于外力作用于髂后上棘或作用于单髋或双髋上的强力外旋力所造成,并引起“开书样”损伤,即耻骨联合分离。
如外力进一步延伸,则可引起骶髂前韧带和骶棘韧带损伤。
内旋暴力或侧方挤压力可由暴力直接作用在髂嵴上而产生半骨盆向内旋转或所谓“桶柄式”骨折,或外力间接通过股骨头作用于骨盆产生同侧损伤。
垂直剪切力为纵向暴力,可造成骨盆的纵向明显移位和广泛软组织破坏。
外旋力造成的开书型损伤在外旋位是不稳定的,而内旋力或侧方挤压伤所造成的“关节型损伤”在内旋位是不稳定的。
骨盆骨折的分型

骨盆骨折的分型Tile分类方法与AO分类方法相似,主要依据是骨盆稳定性和致伤暴力的作用方向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
骨盆骨折分为三型,A、B和C型,按严重性顺序逐渐增加。
每型再分为A1、A2、A3三个亚型,而每个亚型又都被扩展了。
这种分类方法现已被多数医生所接受。
这种分类分法可以当作一个指南来应用。
对每一个具体患者的处理,还需要仔细的个性化评估,而不是依赖死板的分类。
许多类型的骨折、脱位并不符合已有的精确的分类,譬如一些机动车所致的创伤导致骨盆环变得极不规则。
因这些暴力都是高能量暴力,所以骨盆通常是不稳定的。
但仔细分析,所有的病例应该符合已有的分类标准。
(一)A型(稳定型)A型骨盆稳定骨折有两种类型。
第一,不影响骨盆环的骨折,譬如骨盆边缘的撕脱骨折,髂骨骨折,骶骨、尾骨的横向骨折。
第二,累及骨盆环但骨折轻微而且软组织较完整。
这些A型骨折可进一步如下分类:1.A1型:撕脱骨折:最常见于髂前上棘。
A1-1型:髂前上棘撕脱骨折A1-2型:髂前下棘撕脱骨折A1-3型:耻骨结节(棘)撕脱骨折A1-4型:髂结节撕脱骨折A1-5型:坐骨结节撕脱骨折A1型损伤大都可以通过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方法来处理。
如果骨折移位明显,则可以通过外科手术使撕脱的骨折复位固定。
2.A2型:稳定的髂骨翼骨折或移位较小的骨盆环骨折。
A2-1型:孤立的髂骨翼骨折A2-2型:稳定的无移位或仅少许移位的骨盆环骨折A2-3型:孤立前环骨折。
这型种损伤也被称为骑跨骨折或蝶状骨折,因为它累及全部4个耻骨支而没有后部损伤。
3.A3型:骶/尾骨的横向骨折A3-1型:尾骨骨折或骶尾关节脱位,此型损伤较常见,一般不会有神经损伤,但在某些患者会长期疼痛。
A3-2型:无移位的骶骨横向骨折,通常由摔伤所致,特别是老年人常见,预后相对较好而不需要手术治疗。
A3-3型:有移位的骶骨的横向骨折,,此型损伤可发生于单纯的摔伤。
(二)B型(部分稳定型)这类骨折都是旋转不稳定,但垂直方向和后方却是稳定的。
骨盆骨折的分型和治疗ppt课件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骨盆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
术后感染 血栓栓塞 畸形愈合 骨不连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X线束向尾部投射,能很好的显示骨盆环的 形状,易判断骨盆是否加宽或变窄 可以很好的显示骶髂关节、坐骨棘、耻骨 支、耻骨联合等骨性结构 主要用于检测:骶骨的细微损伤、后环的 前后移位、骨盆旋转性脱位的方向和度数、 耻骨联合的分离情况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骨盆入口位X线的拍摄方法:
X线束与骶骨面平行 患者取前后位X线片的姿势,X线束向尾部倾斜25º 或者将X线束与中骨盆成60º 夹角是显示后部移位的 最佳位置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术即可用于稳定性骨盆骨折又可用于不 稳定性骨盆骨折 APC-II、III,LC- II、III 和VC 患者存在血流 动力学不稳定 血容量持续减少,且排除其它可能引起出血的损 伤 早期24小时输血>6u,18%要求行动脉造影血 管栓塞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HOW
TO DO?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骨盆的相关解剖学特性
与骨盆环稳定性相关的结构: -髂腰韧带 -骶髂背侧韧带 -骶结节韧带 -骶髂腹侧韧带 -骶棘韧带 -骨盆后韧带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骨盆的相关解剖学特性
骨盆环的后方稳定结构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Young System分型法
前后挤压伤 APC I 耻骨联合分离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Young System分型法
APC II
耻骨联合分离或前部垂直骨折
骨盆骨折分类及治疗PPT 课件

C型: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环
伤
C1:单侧伤;
C1.1:耻骨联合分离骨折线通过髂翼; C1.2:骶髂关节脱位和骨折脱位; C1.3:耻骨联合分离和骶骨骨折;
C2:
骨盆双侧不稳定,多为
侧方挤压性损伤,受力侧髂骨后
部骨折及耻骨支骨折,骶髂关节
脱位,一侧旋转不稳,一侧旋转
和垂直不稳;
C3:
双侧伤,临床上骨盆
环破裂合并髋臼骨折也称为C3型 骨折。
C1:单侧 C2:双侧,一侧
B型,一侧 C型 C3:双侧C型
C1:骨盆的单侧损伤
C1.1:耻骨联合分 离,骨折线通过髂 翼;
C1.2:骶髂关节脱 位和骨折脱位;
C1.3:耻骨联合分 离和骶骨骨折;
C2:骨盆双侧不稳定,多为侧方挤压性损伤,受力
骨盆骨折分类及治疗
Fracture of the pelvis
骨盆骨折多为强大的外力所致。由于骨结构坚 固以及盆内含有脏器、血管与神经等重要结构, 因此骨盆骨折的发生率较低而病死率较高。人群 中的骨盆骨折发生率大约为20/10万~37/10万人, 约占所有骨折的0.3%~6%。未合并软组织或内脏 器官损伤的骨盆骨折的病死率为10.8%,复杂的骨 盆创伤病死率为31.1%。
分类
三、传统分类:
骨盆边缘孤立性骨折 骨盆环单处骨折 骨盆环双处骨折或骨折脱位 骶骨及尾骨骨折
临床表现和诊断
外伤Trauma 休克Shock 疼痛Pain 局部肿胀、皮下淤斑和压痛
Local swelling, Patches & tenderness 髂后上棘双侧不等高
骶髂关节增宽,前方韧带断裂,后方韧 带完整
半侧骨盆完全分离但无垂直移位,骶髂 关节完全断裂,前后方韧带完全断裂
骨盆骨折的三柱分型

骨盆骨折的三柱分型
摘要:
1.骨盆骨折概述
2.三柱分型的定义和分类
3.三柱分型的具体类型及特点
4.三柱分型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5.结论
正文:
一、骨盆骨折概述
骨盆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它由于外部暴力、交通事故、跌倒等造成骨盆骨骼的断裂。
骨盆骨折根据骨折线方向和骨折部位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三柱分型是骨盆骨折分型中较为常见和重要的一种。
二、三柱分型的定义和分类
三柱分型是指将骨盆分为前、中、后三个柱状结构,每个柱状结构又包括多个骨骼。
三柱分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前柱:由耻骨、耻骨联合和坐骨构成,主要负责支撑腹部和盆腔脏器。
2.中柱:由髂骨和骶骨构成,主要负责支撑身体重量和传递力量。
3.后柱:由尾骨和骶骨构成,主要负责支撑身体重量和保持身体平衡。
三、三柱分型的具体类型及特点
1.前柱骨折:主要表现为耻骨、耻骨联合和坐骨的骨折,可能导致腹部和盆腔脏器的损伤。
2.中柱骨折:主要表现为髂骨和骶骨的骨折,可能导致腰部和下肢的运动受限。
3.后柱骨折:主要表现为尾骨和骶骨的骨折,可能导致腰部和下肢的运动受限,以及尾骨疼痛等症状。
四、三柱分型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三柱分型在临床诊断和治疗骨盆骨折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骨折部位和骨折类型,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前柱骨折,主要采用保守治疗,如固定和休息等;对于中柱和后柱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内固定和外固定等。
五、结论
骨盆骨折的三柱分型是一种重要的骨折分类方法,它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骨折部位和骨折类型,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骨科医生必会的骨盆骨折8大分型,你真的都掌握了吗?

骨科医生必会的骨盆骨折8大分型,你真的都掌握了吗?当前的骨盆骨折分型众多,在促进医生间交流、定义损伤类型等方面有很大帮助,并能指导制订治疗方案。
由于组间和组内存在敏感误差,因此其正确预测合并伤、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方面的能力没有可靠证实。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Tile分型和Young-Brugess分型,AO分型由于比较全面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一)骨盆骨折的AO分型(Tile-Müller)骨盆骨折的AO分型(Tile-AO-Müller),是改良的Tile分型,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这一分型综合了损伤机制及骨盆稳定程度,其分类依据是骨盆旋转、垂直稳定性、后方脱位情况及损伤机制,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分类。
在AO分型系统中,骨盆骨折以数字61表示(图1)。
(图片点开看更清楚哦!)图1 骨盆骨折的AO分型(Tile-AO-Müller)A.稳定骨折,即后环完整的骨盆前环、骨盆边缘或骶、尾骨骨折A1:后环完整,未累及骨盆环的骨折(撕脱)。
A1. 1:髂前上棘;A1. 2:髂嵴;A1. 3:坐骨结节。
A2:累及骨盆环但轻微影响骨盆稳定性的骨折(直接暴力)。
A2. 1:髂骨翼骨折;A2. 2:前环单侧骨折;A2. 3:前环双焦点骨折。
A3:后环完整,骶尾部到S2的横行骨折。
A3. 1:骶尾脱位;A3. 2:骶骨无移位;A3. 3:骶骨移位。
B.后环不完全破裂,部分稳定,旋转B1:外侧旋转不稳,“翻书样”损伤,单侧。
B1. 1:骶髂关节前侧破裂;B1. 2:骶骨骨折。
B2:后环不完全破裂,单侧,内旋转(外侧压力)。
B2. 1:前侧压缩骨折,骶骨;B2. 2:骶髂关节部分骨折,半脱位;B2. 3:不完全髂骨后侧骨折。
B3:后环不完全破裂,双侧。
B3. 1:双侧“翻书样”;B3. 2:“翻书样”,侧方压缩;B3.3:双侧侧方压缩。
C.后环完全破裂,不稳定C1:后环完全破裂,单侧。
C1. 1:通过髂骨的骨折;C1. 2:骶髂关节脱位和(或)骨折脱位;C1. 3:骶骨骨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影像学评估(出口位
X线束向头端投射,又切线位 能够很好显示闭孔、骶孔、腰5横突以及后环的重
叠等 主要用于检测:半侧骨盆的头端或垂直移位、骨
盆环损伤的细微征象
实用文档
骨盆出口位X线的拍摄方法: X线与骶骨面垂直 病人取前后位X线片的姿势,但X线束向头 端投射35º
实用文档
出口位图像
APC-II、III,LC- II、III 和VC 患者存在血流动力 学不稳定
血容量持续减少,且排除其它可能引起出血的损 伤
早期24小时输血>6u,18%要求行动脉造影血管 栓塞
者伤后早期在不影响后继治疗的前提下使用骨盆 外固定器或骨盆钳进行临时 固定已得到公认 若骨盆外固定后仍不能控制出血,则应行血管造 影及栓塞治疗 Pohlemann则建议对骨盆外固定后仍有出血的病 人行腹膜后探查并压迫止血
实用文档
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术即可用于稳定性骨盆骨折又可用于不 稳定性骨盆骨折
实用文档
Young System分型法
LC-侧方挤压伤
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 受压侧骶骨压缩 I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 新月形骨折(髂骨) II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 对侧翻书样(APC)损伤
实用文档
Young System分型法
前后挤压伤 APC I 耻骨联合分离
实用文档
Young System分型法
静脉的损伤是骨盆骨折血管损伤的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 主要因素
实用文档
骨盆骨折和相关损伤
骨盆环本身并不具有稳定性,其稳定性主要依 赖于其支持韧带
骨折和韧带的损伤是骨盆创伤的主要形式 骨盆创伤主要见于行人、机动车驾驶员、摩托
车驾驶员 骨盆骨折通常常合并有腹膜内和腹膜后的内脏
和血管损伤。
实用文档
APC II 耻骨联合分离或前部垂直骨折
实用文档
Young System分型法
APC III 耻骨联合分离或前部垂直骨折
实用文档
Young System分型法
VS-垂直剪切伤伴移位
实用文档
Young System分型法
CMC型-复合损伤
实用文档
骨盆骨折的治疗
实用文档
骨盆骨折早期处理
实用文档
骨盆的相关解剖学特性
实用文档
骨盆的相关解剖学特性
实用文档
影像学评估
❖ 正确的X线摄影
前后位 出口与入口位 拖拉位片 骶髂位 侧位片
❖ 动脉造影 ❖ CT ❖ 三维CT重建
实用文档
影像学评估(前后位)
可以较好的显示:
髂骨 骶骨 耻骨 坐骨 股骨头和股骨颈以及大转子和小转子
实用文档
影像学评估(入口位)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HOW TO DO?
骨盆的相关解剖学特性
与骨盆环稳定性相关的结构: -髂腰韧带 -骶髂背侧韧带 -骶结节韧带 -骶髂腹侧韧带 -骶棘韧带 -骨盆后韧带
实用文档
骨盆的相关解剖学特性
实用文档
骨盆环的后方稳定结构
骨盆的相关解剖学特性
Tile将骨盆后韧带与骨盆骨性结构的关系比喻为一座吊桥,其骶骨 悬吊与两侧髂骨之间。垂直方向上为骶髂骨间韧带,是人体最强韧 带,横向部分连接在髂嵴和髂后上棘到骶骨起悬吊作用。 骶髂后韧带如同吊桥的绳索稳定骶骨
实用文档
骨盆的CT影像
实用文档
骨盆的CT影像
❖ CT扫描是评价任何骨盆创伤的必要检测手段,尤 其是当普通检测仪器难以确诊后环损伤时
❖ 在CT的广泛应用前,许多骨盆骨折被认为仅有前 环骨折,虽然单独的前环损伤的发病率是很低的
❖ CT同样能够显示进入髋臼的微小移位的骨折片, 而这些骨折片常常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
骨盆骨折的治疗分为复苏期的治疗和重建期的治疗 如果确定存大因骨盆不稳定所致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
尽快实施紧急固定 收缩压(SBP)小于90mmhg的患者,其死记率较之SBP
正常的患者高出10倍 确定是否合并有颅脑及胸腹腔脏器损伤 据统计,约65%的死亡与失血有关 髂内动脉及其分支以及其骶髂关节前方的髂内动脉的伴随
骨盆骨折的分型和治疗
刘国华
实用文档
损伤机制
低能量损伤:通常引起骨盆边缘骨折或单 处骨折,骨盆稳定性一般不受影响 -骑跨伤:多见于老年患者 -撕脱性骨折:青少年及年幼患者多见
实用文档
损伤机制
高能量损伤-通常导致骨盆环的破裂 -车祸、高处坠落、挤压伤 -受力方向有前后挤压(AP force)、侧方 挤压( lateral impacts )、垂直剪切 ( vertical shear ) -贯通伤:通常引起盆腔脏器及神经血管 损伤
❖ 当普通X线怀疑骨盆潜在失稳可能,但临床体征却 表现为稳定时,CT扫描往往能起到确诊的作用
实用文档
骨盆骨折的分型
Tile分型法 Young-Burgess分类法
实用文档
Tile分型
Type A :稳定型,骨折轻度移位 • A1 :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 • A2 :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但不影响骨盆环的稳定性
• A3 :骶骨和尾骨的横断骨折、不波及骨盆环 Type B :旋转不稳定但垂直稳定
• B1 :骨盆翻书样损伤,外旋损伤 • B2 :骨盆侧方挤压损伤或髋骨旋损伤 • B3 :双侧B 型损伤 Type C :不稳定性骨折,骨盆在旋转和垂直方向均不稳定 • C1 :单侧不稳 • C2 :双侧损伤,一侧B型,一侧C型 • C3 : 双侧C型
骨盆骨折和相关损伤
骨盆骨折可能导致旋转不稳定或垂直不稳定 骨盆骨折的大部份出血来自静脉丛和骨折断端的
出血 与此相关的血夺过低可能来自骨盆骨折本身,但
也可能与骨盆骨折无关 应该积极探寻骨折本折早期急救处理
早期使用抗休克裤(MAST)和抗休克衣(PSAG) 对于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
X线束向尾部投射,能很好的显示骨盆环的 形状,易判断骨盆是否加宽或变窄
可以很好的显示骶髂关节、坐骨棘、耻骨 支、耻骨联合等骨性结构
主要用于检测:骶骨的细微损伤、后环的 前后移位、骨盆旋转性脱位的方向和度数、 耻骨联合的分离情况
实用文档
骨盆入口位X线的拍摄方法:
X线束与骶骨面平行 患者取前后位X线片的姿势,X线束向尾部倾斜25º 或者将X线束与中骨盆成60º夹角是显示后部移位的 最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