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水分代谢 包括水分 的吸收、 运输、利 用和散失。
吸水的主要器官
根
思考根尖各个部分细胞的吸水方式?
渗透 作用
吸胀 作用
一、水分的吸收 (一)吸水的部位和方式
主要的器官是:根 最活跃的区域是: 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
无大液泡的细胞 吸胀作用 吸水方式
有大液泡的细胞 渗透作用
曹杨二中高三(14)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北京 大学中文系
高考成绩:语文121分数学146分
英语146分历史134分
综合28分总分
575分
(另有附加分10
分)
上海高考文科状元--常方舟
“我对竞赛题一样发怵”
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常方舟认为学习的高 效率是最重要因素,“高中三年,我每天晚 上都是10:30休息,这个生活习惯雷打不动。 早晨总是6:15起床,以保证八小时左右的睡 眠。平时功课再多再忙,我也不会‘开夜 车’。身体健康,体力充沛才能保证有效学 习。”高三阶段,有的同学每天学习到凌晨 两三点,这种习惯在常方舟看来反而会影响 次日的学习状态。每天课后,常方舟也不会 花太多时间做功课,常常是做完老师布置的 作业就算完。
D。 A液面高于B液面,B侧为无色
6。请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设计一个实验,来测定细 胞液的大体浓度。
(1)按照一定浓度梯度,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 (2)把相同的成熟植物细胞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溶液中,
用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的情况。 (3)在显微镜下可看到几乎无变化及发生不同程度质壁
分离的细胞,细胞液的浓度应是介于刚开始发 生质壁分离和刚好不发生质壁分离的两个外界溶液的浓度 之间 (4)如果实验中细胞均未发生质壁分离,或者均发生太 明显质壁分离,则应分别提高或降低溶液的浓度。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必修之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必修之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高中生物必修课是植物对水的吸收和利用。
希望同学们能牢牢把握,不断进步!名词:1、水分代谢:指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2、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3、选择透过性膜:由于膜上具有一些运载物质的载体,因为不同细胞膜上含有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含有的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不同,因而表现出细胞膜对物质透过的高度选择性。
当细胞死亡,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成为全透性。
4、吸胀吸水:是未形成大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
如: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5、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
6、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
7、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可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一个动物细胞可以看成是一团原生质。
8、原生质层: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9、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
10、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1、合理灌溉: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适量地灌溉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效益。
声明:1。
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绿色植物吸水的主要部分是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
2.渗透生产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A.具有半透膜。
b、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有浓度差。
3.植物吸水的方式:① 吸胀和吸水:A.细胞结构特征:细胞质中没有大液泡。
b、原理:指细胞在形成大液泡之前的主要吸水方式。
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亲水性物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可以从外部吸收大量水分。
c、例如:顶端分生组织中的细胞和干种子。
② 渗透吸水:A.细胞结构特征:细胞质中有一个大液泡,细胞壁-总通透性,原生质体层-选择性通透性,细胞液有一定浓度。
【优质】高考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必考知识点-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高考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必考知识点高考生物里面,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这一章知识点有着重要的描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必考知识点名词:1、水分代谢:指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2、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3、选择透过性膜:由于膜上具有一些运载物质的载体,因为不同细胞膜上含有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含有的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不同,因而表现出细胞膜对物质透过的高度选择性。
当细胞死亡,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成为全透性。
4、吸胀吸水:是未形成大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
如: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5、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
6、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
7、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可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一个动物细胞可以看成是一团原生质。
8、原生质层: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9、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
10、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1、合理灌溉: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适量地灌溉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效益。
语句:1、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2、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具有半透膜。
b、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植物吸水的方式:①吸胀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没有形成大的液泡。
高考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精选文档

高考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查字典生物网高考频道为了帮助考生复习整理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请考生掌握。
高考生物知识点名词:1、水分代谢:指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2、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3、选择透过性膜:由于膜上具有一些运载物质的载体,因为不同细胞膜上含有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含有的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不同,因而表现出细胞膜对物质透过的高度选择性。
当细胞死亡,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成为全透性。
4、吸胀吸水:是未形成大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
如: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5、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
6、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
7、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可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一个动物细胞可以看成是一团原生质。
8、原生质层: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9、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
10、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1、合理灌溉: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适量地灌溉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效益。
语句:1、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2、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具有半透膜。
b、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植物吸水的方式:①吸胀吸水: 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没有形成大的液泡。
b、原理:是指细胞在形成大液泡之前的主要吸水方式,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质中有大量的亲水性物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这些物质能够从外界大量地吸收水分。
c、举例: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②渗透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有一个大液泡,细胞壁--全透性,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必修之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必修之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高中生物必修之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名词:1、水分新陈代谢:指绿色植物对水分的稀释、运输、利用和散佚。
2、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借由,而另一些物质无法借由的多孔性薄膜。
3、挑选借由性膜:由于膜上具备一些载运物质的载体,因为相同细胞膜上所含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相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所含的载运相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相同,因而整体表现出来细胞膜对物质借由的高度选择性。
当细胞死亡,膜便丧失挑选借由性沦为全透性。
4、吸胀变硬:就是未构成小液泡的细胞变硬方式。
例如:食道分生区的细胞和潮湿的种子。
5、扩散促进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蔓延,叫作~。
6、扩散变硬:依靠扩散促进作用稀释水分的过程,叫作~。
7、原生质:就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可以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一个动物细胞可以看作就是一团原生质。
8、原生质层:明朗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作原生质层,可以看做一层挑选借由性膜。
9、质壁拆分:原生质层与细胞壁拆分的现象,叫作~。
10、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就是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1、合理灌溉:就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尽早、适度地灌溉以便并使植物体蓬勃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以获取最小效益。
语句:1、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2、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具有半透膜。
b、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植物吸水的方式:①吸胀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没有形成大的液泡。
b、原理:是指细胞在形成大液泡之前的主要吸水方式,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质中有大量的亲水性物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这些物质能够从外界大量地吸收水分。
c、举例: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②渗透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有一个大液泡,细胞壁--全透性,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

2019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查字典生物网高考频道为了帮助考生复习整理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请考生掌握。
高考生物知识点名词:1、水分代谢:指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2、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3、选择透过性膜:由于膜上具有一些运载物质的载体,因为不同细胞膜上含有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含有的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不同,因而表现出细胞膜对物质透过的高度选择性。
当细胞死亡,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成为全透性。
4、吸胀吸水:是未形成大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
如: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5、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
6、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
7、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可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一个动物细胞可以看成是一团原生质。
8、原生质层: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9、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
10、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1、合理灌溉: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适量地灌溉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效益。
语句:1、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2、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具有半透膜。
b、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植物吸水的方式:①吸胀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没有形成大的液泡。
b、原理:是指细胞在形成大液泡之前的主要吸水方式,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质中有大量的亲水性物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这些物质能够从外界大量地吸收水分。
c、举例: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②渗透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有一个大液泡,细胞壁--全透性,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大总结:新陈代谢〔三〕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大总结:新陈代谢〔三〕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三〕植物对水分的吸取和利用Ⅰ.吸取1.吸取部位:植物吸取水分的要紧器官是根,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
2.吸取方式:(1)吸胀作用吸水a.细胞结构的特点:未成熟的植物细胞,没有形成大的液泡。
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顶芽生长点、茎的形成层等;b.原理:细胞壁和细胞质中含有较多的亲水性物质,如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等。
说明:(1)细胞不管死活,都能进行吸胀吸水;(2)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亲水能力依次降低。
因为一样的小麦种子中含淀粉较多,而大豆种子中含有蛋白质较多,因此,小麦种子吸水能力较大豆种子为小。
(2)渗透作用吸水——植物吸水的要紧方式a.细胞结构特点:成熟的植物细胞,形成了中央大液泡;b.原理:渗透作用;c.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有的两个条件:具有一层半透膜;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d.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验证: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现象a. 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分离的现象;b. 质壁分离复原——是指原生质层和液泡逐步复原成原状的现象;c. 关于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
之因此选用紫色洋葱表皮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色的花青素,细胞失水后,液泡变小,颜色变深;细胞吸水后,液泡变大,颜色变浅,在显微镜下专门容易观看。
实验材料必须是活的且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
★备注:(1)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缘故:内因(即结构基础)——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植物细胞是活细胞(有中央大液泡,原生质层有选择透过性);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2)在有些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久,会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缘故是溶质通过主动运输(如K+、尿素等)或自由扩散(如甘油、乙二醇等)方式进入细胞液,增大了细胞液的浓度,当增大到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2019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查字典生物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9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生物网。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之名词:1、水分代谢:指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2、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3、选择透过性膜:由于膜上具有一些运载物质的载体,因为不同细胞膜上含有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含有的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不同,因而表现出细胞膜对物质透过的高度选择性。
当细胞死亡,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成为全透性。
4、吸胀作用:是未形成大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
如: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5、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
6、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
7、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可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一个动物细胞可以看成是一团原生质。
8、原生质层: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9、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
10、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1、合理灌溉: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适量地灌溉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效益。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之语句:1、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2、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具有半透膜。
b、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植物吸水的方式:①吸胀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没有形成大的液泡。
b、原理:是指细胞在形成大液泡之前的主要吸水方式,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质中有大量的亲水性物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这些物质能够从外界大量地吸收水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查字典生物网高考频道为了帮助考生复习整理了植物
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请考生掌握。
高考生物知识点名词:
1、水分代谢:指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2、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3、选择透过性膜:由于膜上具有一些运载物质的载体,因为不同细胞膜上含有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含有的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不同,因而表现出细胞膜对物质透过的高度选择性。
当细胞死亡,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成为全透性。
4、吸胀吸水:是未形成大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
如: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5、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
6、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
7、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可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一个动物细胞可以看成是一团原生质。
8、原生质层: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
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9、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
10、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1、合理灌溉: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适量地灌溉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效益。
语句:1、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2、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具有半透膜。
b、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植物吸水的方式:①吸胀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没有形成大的液泡。
b、原理:是指细胞在形成大液泡之前的主要吸水方式,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质中有大量的亲水性物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这些物质能够从外界大量地吸收水分。
c、举例: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②渗透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有一个大液泡,细胞壁--全透性,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
b、原理:内因: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小。
外因(两侧具浓度差):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c、验证: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d、举例:成熟区的表皮细胞等。
4、水分流动的趋势:水往高(溶液浓度高的地方)处走。
水密
度小,水势低(溶液浓度大);水密度大,水势高(溶液浓度低)。
5.水分进入根尖内部的途径:(1)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内部层层细胞导管(2)成熟区表皮细胞内部各层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
间隙导管
6、水分的利用和散失:a、利用:1%~5%的水分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
b、散失:95%~99%的水用于蒸腾作用。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意义是植物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7、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应该是一个渗透系统,是具有大型液泡的活的植物细胞(成熟植物细胞)在处于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才会有的现象。
(人体的细胞,它没有细胞壁,也就不会有质壁分离。
玉米根尖细胞没有形成大型液泡,玉米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伸长区的细胞,形成层细胞和干种子细胞都无大型液泡,主要靠吸胀作用吸水,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洋葱表皮细胞和根毛细胞两种成熟的植物细。
)
以上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同学们应该已经了解
了吧,也希望同学们可以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