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甜玉米种植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2024年甜玉米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甜玉米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甜玉米市场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甜玉米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其对农业和食品行业的影响,为相关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以下方法:•文献研究: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甜玉米的品种、生产技术和消费市场等方面的信息。

•实地调研:走访甜玉米种植基地和相关企业,了解他们的生产、销售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联系专家:与农业和食品行业的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甜玉米市场的观点和建议。

3. 甜玉米市场概况3.1 产品特点甜玉米是一种特殊的玉米品种,其籽粒富含糖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口感甜美且爽脆。

在如今追求健康与美味的食品消费趋势下,甜玉米备受消费者喜爱。

3.2 市场规模根据我们的调研,甜玉米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以及甜玉米的独特口感和营养价值,推动了甜玉米市场的快速发展。

3.3 市场竞争目前国内甜玉米市场上有多个品牌竞争。

主要企业通过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价格和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竞争。

新进入者面临市场份额有限和品牌差距等挑战。

4. 甜玉米产业链分析甜玉米产业链包括种子繁育、田间管理、收获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4.1 种子繁育种子繁育是甜玉米产业链的起始环节,关系到甜玉米品质的优劣。

目前,国内有多家企业在甜玉米种子繁育领域有所突破,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4.2 田间管理甜玉米的田间管理包括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科学的管理能够提高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4.3 收获加工收获是决定甜玉米品质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收获时间和方法能够保证玉米籽粒的甜度和口感。

4.4 销售渠道甜玉米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农贸市场、超市和电商平台。

线下销售渠道仍然占主导地位,但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线上销售也逐渐增长。

5. 甜玉米市场发展趋势5.1 市场增长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甜玉米市场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5.2 种植规模扩大甜玉米的种植面积有望进一步扩大,以满足市场对甜玉米的需求。

甜玉米种植实验报告

甜玉米种植实验报告

甜玉米种植实验报告引言:甜玉米(Zea mays var. saccharata)是一种美味且受欢迎的蔬菜,富含营养,并且具有广泛的用途。

本实验旨在研究甜玉米种植的最佳条件,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通过控制生长环境和施肥方案,我们希望找到最适合甜玉米生长的方法。

材料和方法:1. 甜玉米种子:选用了同一品种的甜玉米种子进行实验,以排除品种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2. 种植土壤:选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并进行充分的施肥和土壤改良。

3. 生长环境:为了模拟自然生长环境,我们在温室中种植甜玉米,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4. 施肥方案:我们设置了不同的施肥方案,包括不同种类和剂量的肥料,以确定最佳的营养供应。

结果和讨论:1. 生长环境对甜玉米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2-28摄氏度,湿度保持在60-80%的范围内,光照强度为8000-10000勒克斯。

在这样的环境下,甜玉米的生长状况良好,茎秆粗壮,叶片翠绿,产量较高。

2. 施肥方案对甜玉米的影响:不同的肥料种类和剂量对甜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有显著影响。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两种类型的肥料,并分别设置了不同的施肥剂量。

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施肥剂量下,有机肥料对甜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然而,过量的化学肥料使用可能会导致土壤污染和植物生长不良。

结论:根据本实验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甜玉米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生长良好,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对其生长有重要影响。

2. 适宜的施肥方案可以显著提高甜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有机肥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3. 需要注意避免过量使用化学肥料,以防止土壤污染和植物生长不良。

展望:虽然本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一些方面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例如,可以探索更多的肥料种类和剂量组合,以确定更加精确的施肥方案。

此外,还可以研究甜玉米的抗病虫害性能,以寻找更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进一步提高甜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德宏州鲜食甜玉米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德宏州鲜食甜玉米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德宏州鲜食甜玉米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德宏州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地势复杂、气候多样的地区。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德宏州鲜食甜玉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该产业面临着一系列现状问题,如产量不稳定、质量参差不齐、市场需求不足等。

急需制定相关对策,解决现状问题,推动德宏州鲜食甜玉米产业健康发展。

一、现状问题分析1. 产量不稳定德宏州地处边境地区,常年受到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农民在种植鲜食甜玉米时,遇到发生灾害的年份造成产量大幅下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 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足,导致德宏州鲜食甜玉米的质量参差不齐,一方面影响了产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3. 市场需求不足德宏州鲜食甜玉米的市场需求主要是集中在本地区和周边地区,但由于交通不便、营销方式落后等原因,导致产品销售面临困难。

二、对策建议1. 加强科技支持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为农民提供科技支持和培训,提高鲜食甜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2. 建立产销对接机制建立德宏州鲜食甜玉米的产销对接机制,整合农产品流通渠道,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解决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

3. 推动产业升级政府应引导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德宏州鲜食甜玉米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4. 提高产品品质加强对鲜食甜玉米生产过程的监管,规范种植行为,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5. 开展宣传推广政府应加大对鲜食甜玉米优质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市场份额,吸引更多消费者对该产品进行购买和消费。

6. 支持产业扶贫鉴于德宏州是一个贫困地区,政府应加大对鲜食甜玉米产业的扶持力度,扶持贫困户和结对帮扶企业,帮助他们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加收入。

三、结语通过以上对策的建议,相信德宏州鲜食甜玉米产业发展潜力将得到充分发挥,以应对现状问题。

云南甜玉米种植调查报告(共五则范文)

云南甜玉米种植调查报告(共五则范文)

云南甜玉米种植调查报告(共五则范文)第一篇:云南甜玉米种植调查报告云南甜玉米栽培种植调查报告云南甜玉米栽培种植调查报告胡愿甜玉米是特用玉米的一种,它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胡萝卜素、亚油酸等营养成分,集中了水果和谷物的优质特性。

甜玉米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良好的口感和加工性能,经济价值较高。

甜玉米以鲜食为主,可以经过速冻加工、罐头加工、脱水加工、等初级加工进入市场。

甜玉米的初级加工,为甜玉米的新产品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脱水甜玉米粒附加值高,主要用作调料包、汤料包中的原料;甜玉米汁的加工,将鲜甜玉米经过削粒刮浆及无菌处理,直接制成玉米爽饮品,亦可作为饮料、乳品、面点等产品的原料。

通过大力开发甜玉米的深加工产品,如甜玉米馅的水饺、八宝粥、冰淇淋、汤料等等,提高了甜玉米产品的附加值,也为甜玉米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甜玉米的种类甜质玉米(Zea mayes Lsaccharata Sturt)起源于美洲大陆。

根据遣传类型及胚乳特征,可将甜玉米分为以下三类:1.普通甜玉米含糖量一般为10%-15%,比普通玉米高1-2倍,可溶性多糖含量较高,籽粒胚乳在干化前是膨胀、凝聚的,成熟籽粒呈玻璃状或树胶状,皱缩且不规则胚乳半透明,具有黏性。

鲜食具有甜、嫩、黏的特性。

2.超甜玉米含糖量一般为20%-25%,且籽粒保持高糖量的时间比普通玉米长,收获后耐贮藏。

胚乳在干熟前就象充满流质的液泡、膨胀,且部分透明。

成熟籽粒皱缩,具有明显的凹陷粗糙表面。

鲜食口感甜脆、细嫩。

3.加强型甜玉米综合了普通甜玉米和超甜玉米的优点,既有普通甜玉米的口感,又有超玉米的含糖量。

鲜食软糯、细嫩、香甜。

二、甜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云南甜玉米栽培种植调查报告1.选用优良品种:在种植时,要因地制宜,选用适宜于本地气候特点的优良品种。

2.隔离种植:甜玉米的甜质胚乳受双隐性基因控制,如果与其它玉米串粉,将造成甜玉米不甜,丧失了甜玉米应有的品质。

2023年云南玉米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云南玉米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云南玉米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云南省是我国玉米生产的重要省份之一,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本次调研对云南省玉米行业的市场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玉米种植云南全省共有3500万亩以上的耕地,其中玉米种植面积占比约为20%左右,约700万亩。

根据调研得出的结果,云南省玉米主要集中在昆明市、楚雄市、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丽江市、普洱市等地。

二、市场需求玉米可以用于食品加工、饲料生产、淀粉工业等领域。

据调研,云南省玉米市场主要需求市场分为以下几类:1.食品加工云南省的玉米市场主要服务于大众的食品加工企业。

由于云南省属于民族区域,受地域和种族因素的影响,玉米面、玉米粉、玉米酸奶、油条等食品都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2.饲料生产云南省年养殖规模较大,需用大量食用中间用的饲料,因此玉米饲料需求相对较高。

特别是对于某些家禽和动物,如鸡、鸭、猪等养殖中玉米的用量颇大。

3.淀粉工业在云南地区,淀粉工业也是重要农业产业之一,而制造淀粉的主要原料就是玉米。

因此,淀粉工业对于玉米的市场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

三、市场价格云南省玉米市场价格因受到生产季节、市场需求和供应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以2018年为例,当年6月份玉米价格约在2.2元/斤左右,到了12月份则降至1.8元/斤左右。

在2019年上半年,由于生产管理加强、产量提高等因素,玉米的市场价格较为稳定。

四、市场前景在当前全球玉米市场总体低迷的情况下,国内玉米行业的市场表现仍相对比较良好。

而云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从调研数据来看,市场需求仍稳步增长,且在众多领域处于不同程度的垄断地位。

因此,我们相信在随着我国乃至全球对于玉米的需求逐渐增长,云南省玉米行业的市场前景仍值得长期关注和拓展。

五、发展建议1.在稳步推进玉米种植的同时,应该加强技术引进和培训,及时引进新的高科技农业种植技术,以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2.稳步扩大市场需求,推进粮食加工业技术的创新,提高加工品质;同时增加玉米饲料产业链,认真开展合法合规的饲料生产。

甜玉米种植实验报告

甜玉米种植实验报告

甜玉米种植实验报告引言甜玉米(Zea mays var. saccharata)是一种颇受欢迎的蔬菜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甜味。

为了探究甜玉米的种植技术和最佳栽培条件,我们进行了一项甜玉米种植实验。

本报告旨在详细介绍实验的设计、方法、结果和讨论,以及对甜玉米种植的进一步研究建议。

实验设计1.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主要目标是研究不同种植条件对甜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种植方法。

2. 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设置了三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 - 实验组1:使用有机肥料进行施肥 - 实验组2:使用化学肥料进行施肥 - 实验组3:不施肥,作为对照组3. 种子选择我们选择了优质的甜玉米种子,确保品种的纯度和适应性。

4. 实验地点和时间实验地点为本实验室的温室,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可控。

实验时间为从春季到夏季,共计三个月。

5. 实验参数我们记录了以下参数: - 生长周期 - 平均株高 - 平均叶片数 - 平均茎粗 - 平均籽粒数 - 单株产量方法1. 土壤准备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对土壤进行了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清除了杂草和其他杂质。

然后,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调整土壤的pH值和养分含量,以确保适宜的生长环境。

2. 种植和施肥我们按照实验设计将不同组别的甜玉米种子分别种植在不同的盆栽中。

在实验组1中,我们使用有机肥料进行施肥;在实验组2中,我们使用化学肥料进行施肥;对照组不施肥。

3. 管理和监测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常规的田间管理和监测工作。

包括定期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4. 数据收集和分析在甜玉米生长周期结束后,我们对每个组别的植株进行了测量和采样。

我们记录了上述参数,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经过三个月的实验,我们获得了以下结果:1. 生长周期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甜玉米生长周期相似,约为60天;对照组的生长周期略长,约为65天。

2. 平均株高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甜玉米平均株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80cm和175cm;对照组的平均株高为165cm。

甜玉米种植实验报告

甜玉米种植实验报告

甜玉米种植实验报告1.掌握甜玉米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方法,了解其生态环境的要求。

2. 通过实验观察,测量和分析,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甜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甜玉米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甜玉米种子、土壤、水、肥料、测量工具等。

方法:1. 土壤处理:选取肥沃、排水良好、土壤深厚的种植地,将土壤翻松,松散土壤,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磷酸二氢钾等营养物质,使土壤更适于甜玉米的生长。

2. 种植处理:选取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使其发芽,然后将种子种植在土壤中,每株之间的距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于分散光照和养分的吸收。

3. 灌溉处理:保持土壤湿润,不要让土壤过于干燥或过于湿润。

每周进行适量的浇水和施肥,以保证甜玉米的生长。

4. 环境因素观测:记录甜玉米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片数、叶面积、根系情况等,同时观测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分析它们对甜玉米生长的影响。

5. 产量测量:在甜玉米成熟后,采摘并计算产量。

三、实验结果1. 土壤处理对甜玉米生长的影响:经过土壤处理后,甜玉米的生长情况明显改善。

土壤肥沃度好,根系生长良好,叶片绿色且茂密。

2. 种植处理对甜玉米生长的影响:正确的种植方法对甜玉米生长至关重要。

种子浸泡发芽后,种植在土壤中,根系在土壤中生长迅速,高度增长快。

间距适当,利于养分和光照的吸收,对甜玉米的生长有利。

3. 灌溉处理对甜玉米生长的影响:适量的浇水和施肥有利于甜玉米的生长。

但是,过度的浇水和施肥会让土壤过于湿润或过于肥沃,对甜玉米的生长不利。

4. 环境因素对甜玉米生长的影响: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对甜玉米的生长都有影响。

高温、高湿度会使甜玉米叶片病害和凋萎,光照过强或过弱也会影响甜玉米的生长。

5. 产量测量:经过甜玉米的成熟后,产量明显增加,达到预期目标。

四、实验结论1. 甜玉米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需要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土壤深厚的种植地,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磷酸二氢钾等营养物质,同时保持土壤湿润。

德宏州鲜食甜玉米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德宏州鲜食甜玉米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德宏州鲜食甜玉米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德宏州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

在德宏州,鲜食甜玉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产品,其产业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鲜食甜玉米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现状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现状问题1. 产业规模小:德宏州鲜食甜玉米产业的规模相对较小,面临着产量不足、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产业的竞争力不强,难以与其他地区的鲜食甜玉米产业相抗衡。

2. 生产技术滞后:部分种植户对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了解不足,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影响了鲜食甜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3. 市场营销不畅:由于市场信息不畅和销售渠道不畅,鲜食甜玉米的销量和价格受到了很大影响,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

4. 品牌建设不足:德宏州鲜食甜玉米没有形成明显的品牌优势,产品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

二、对策建议1. 政府支持和投入:政府可以加大对鲜食甜玉米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农民种植鲜食甜玉米,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指导。

2.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政府可以鼓励农业科研单位和企业加大对鲜食甜玉米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

3. 建立统一的销售平台:政府可以引导农民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建立统一的销售平台,促进鲜食甜玉米的销售和流通。

4. 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政府可以组织鲜食甜玉米生产企业积极开展品牌宣传和营销推广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5. 建立行业标准和质量认证: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质量认证制度,引导鲜食甜玉米产业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德宏州鲜食甜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的努力,可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鲜食甜玉米产业的稳健发展。

希望政府、企业和农民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实现鲜食甜玉米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甜玉米栽培种植调查报告胡愿甜玉米是特用玉米的一种,它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胡萝卜素、亚油酸等营养成分,集中了水果和谷物的优质特性。

甜玉米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良好的口感和加工性能,经济价值较高。

甜玉米以鲜食为主,可以经过速冻加工、罐头加工、脱水加工、等初级加工进入市场。

甜玉米的初级加工,为甜玉米的新产品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脱水甜玉米粒附加值高,主要用作调料包、汤料包中的原料;甜玉米汁的加工,将鲜甜玉米经过削粒刮浆及无菌处理,直接制成玉米爽饮品,亦可作为饮料、乳品、面点等产品的原料。

通过大力开发甜玉米的深加工产品,如甜玉米馅的水饺、八宝粥、冰淇淋、汤料等等,提高了甜玉米产品的附加值,也为甜玉米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甜玉米的种类甜质玉米(Zea mayes Lsaccharata Sturt)起源于美洲大陆。

根据遣传类型及胚乳特征,可将甜玉米分为以下三类:1. 普通甜玉米含糖量一般为10%-15%,比普通玉米高1-2倍,可溶性多糖含量较高,籽粒胚乳在干化前是膨胀、凝聚的,成熟籽粒呈玻璃状或树胶状,皱缩且不规则胚乳半透明,具有黏性。

鲜食具有甜、嫩、黏的特性。

2. 超甜玉米含糖量一般为20%-25%,且籽粒保持高糖量的时间比普通玉米长,收获后耐贮藏。

胚乳在干熟前就象充满流质的液泡、膨胀,且部分透明。

成熟籽粒皱缩,具有明显的凹陷粗糙表面。

鲜食口感甜脆、细嫩。

3. 加强型甜玉米综合了普通甜玉米和超甜玉米的优点,既有普通甜玉米的口感,又有超玉米的含糖量。

鲜食软糯、细嫩、香甜。

二、甜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选用优良品种:在种植时,要因地制宜,选用适宜于本地气候特点的优良品种。

2.隔离种植:甜玉米的甜质胚乳受双隐性基因控制,如果与其它玉米串粉,将造成甜玉米不甜,丧失了甜玉米应有的品质。

一般平原地区隔离300——400米以上,如有树林、山岗、村庄、房屋等自然屏障,距离可适当缩短。

如果与开花期不同的玉米相邻种植,开花时间要错开15天以上。

3.精细播种:甜玉米发芽和拱土能力较弱,要选择肥力好,酸碱度适中,灌排方便,底墒足的地块种植。

要精细整地,浅播细播,深度一般以4厘米为宜。

4.分期播种:甜玉米采收后不能久放,因此,种植甜玉米要根据市场的需要量和工厂加工能力,进行分期播种,并且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以提高经济效益。

5.合理密植:甜玉米的种植密度,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播期早晚,种植方式及市场的需求而定。

在一般中等肥力土壤,以4000株为宜,早熟品种可密些,晚熟品种可稀些。

6.及时去蘖:甜玉米一般分蘖力较强,分蘖与主茎争夺养分、水分,影响主茎的生长与果穗的发度,应及早掰除分蘖。

7.加强管理:一般亩施农家肥3000~4000公斤,纯磷7公斤,纯氮5公斤作底肥,六叶一心时及时浇水,并追纯氮5公斤。

视甜玉米长势可在大喇叭口期再适量追施一次氮肥。

水浇地甜玉米田,灌水不应少于3~4次,分别在拔节前,抽穗扬花期与灌浆期进行。

甜玉米含糖量高,易受玉米螟危害,可在前期用辛硫磷或甲胺磷1000倍液喷心叶,或在大喇叭口期用3%呋喃丹与细沙土按1:5比例混匀,每株2~3克灌入心叶内。

8.适时采收:采收期主要根据子粒外观形态,计算授粉后天数,测定含水量、含糖量,用口尝等来确定。

一般甜玉米在吐丝后18——25天含糖量最高,皮最薄,最适宜采收。

三、云南甜玉米种植概况根据种子市场销售情况云南种植甜玉米的面积大概为:300万亩,种植比较分散,全省各地均有种植。

一般农户及菜农种植,种植散,规模小,但四季均有种植,以春玉米为主,其次是夏玉米,南部地区还有秋玉米,冬玉米。

主要集中在滇中地区及城镇周边以鲜食和蔬菜开发种植。

据调查我调查规模较大集中的有元谋以出口种植规模约30万亩;其次,新平县漠沙镇2007年10月份与玉溪味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美国超甜玉米试种,获得成功,亩产鲜苞谷1032kg,亩产值达1375元;再次,曲靖以“公司+农户”模式集中规模种植鲜食、蔬菜型400多亩。

(一)、云南主要作物种植制度云南地区地形复杂,农作物种类较多,以水稻、玉米、小麦和薯类为主。

间作套种是本区玉米种植的重要特点,种植方式复杂多样。

种植制度从一年一熟到一年多熟兼而有之。

基本方式有三种:①高寒山区一年一熟春玉米,或春玉米同马铃薯带状间作;②丘陵山区间套复种玉米,主要是早春作物如马铃薯、蚕豆、豌豆、油菜或春小麦套种玉米或复种玉米;③平原地区以玉米为中心的三熟制,例如小麦-玉米-甘薯,小麦-玉米-水稻,绿肥-玉米-水稻等三熟制,有间作套种,也有复种,其中以小麦-玉米-甘薯构成的旱三熟制推广面积最多,增产作用最大。

(二)、云南甜玉米病虫害主要病害有:病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纹枯病、矮花叶病、赤斑、锈病等;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蛴螬、玉米螟、金龟子、小菜蛾、菜青虫、蚜虫、粘虫等。

(三)、甜玉米品种概况1.华甜1号(HZ5008)华中农业大学于20世纪90年代初育成的超甜玉米新品种。

原名HZ5008。

199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播种至采收天数,春播约为90天,夏播60天左右,秋播约需85天。

全株总叶数15~16片。

株高200厘米左右,穗位高约72厘米。

果穗长约18厘米,每穗14行,每行37粒。

籽粒黄白色,白粒约占1/4,果皮薄,籽粒含糖量为24.39%。

种植中,要选地隔离种植;湖北春播育苗移栽在2月份,直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

秋播期为7月15日~8月15日;精细整地,确保全苗;亩植3000~3500株;春播中于授粉后20天左右采收,秋播中于授粉后20~25天采收。

适于湖北、湖南、广东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2.加甜16号该品种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李庆福等于1995年育成。

属加强甜早熟类型单交种。

春播出苗至采收约75天,秋播时需65天。

植株生长整齐,长势健壮。

叶鞘红色,叶色深绿。

全株16片叶。

雄穗发达,花粉量大。

果穗圆筒型,长约20厘米,粗4.5厘米,穗行数16行。

籽粒淡黄色。

带苞叶单穗鲜重0.3~0.35千克。

据采收期测定,籽粒含糖量12%,粗蛋白10%,粗脂肪5%。

鲜食甜里带糯,风味独特,口感好。

抗病性好。

一般亩产青鲜果穗700千克。

因由隐性基因控制,如与同异品种杂交呈当代显性,籽粒变硬,所以在大田生产上要采用隔离种植方法,一般空间隔离300米以上;施足底肥,早追苗肥,重攻穗肥。

亩施有机肥4000千克以上,配施磷钾肥作基肥。

在5叶期、10叶期、抽雄期开沟追肥,亩施碳铵总量50千克;播种时可采用育苗移栽或大田直播方式。

3月下旬育苗,2叶1心移栽,或4月上旬大田直播,亩留苗3500~4000株;田间管理上,要及时灌水、排水,抽雄扬花期浇好水。

注意防治地下害虫、螟虫危害;春播时,吐丝后19~23天内采收,以鲜穗上市或加工青鲜食品。

宜在华东、华南地区种植。

3.密玉8号江苏省淮阴地区农科所张志高、谢庆春、礼向群等于1997年以自选自交系组配而成的早熟加强甜玉米杂交种。

1998~1999年参加国家区域试验。

在淮阴地区春播,出苗至采收约为85天,夏播需70天左右。

植株总叶数18~19片。

株型好,生长健壮。

株高约200厘米,穗位高60厘米。

果穗筒型,长约22厘米,结籽到顶。

籽粒黄白色,含糖量为16%,果皮薄嫩,风味独特,香甜可口。

抗性好。

一般亩产鲜穗1000千克以上。

种植中,一般每亩种植3500株左右。

常规种植行距65厘米,株距30厘米。

若大小行种植,大行距9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每亩用复合肥50千克,缺锌地区加施1千克锌肥。

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6叶期,用量为40%,第二次在喇叭口期追施,用量为60%。

每亩追施尿素总量为30~50千克;田间管理中要及时间苗、定苗,要留匀苗。

还要加强防治虫害,特别要防治玉米螟,以保证果穗品质。

也要注意防旱防渍;授粉后20~25天是青果穗的最佳采收期,应及时采收上市或加工鲜食产品。

该品种适应多类生态环境。

宜在江淮两岸及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4.H521江苏省淮阴农科所于1998年以自选自交系组配而成的早熟超甜玉米杂交种。

在江苏省淮阴地区春播,播种至采收约85天左右,夏播约70天。

植株总叶数18片。

株型好,生长健壮。

株高约200厘米,穗位约60厘米。

果穗筒型,长约21厘米。

籽粒黄色,结籽到顶。

果皮薄嫩,适口性好。

籽粒含糖量15%。

抗性好。

一般亩产鲜果穗1000千克以上。

种植中,一般亩留苗3000株左右。

常规种植行距65厘米,株距30厘米。

若大小行种植,大行距9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每亩施复合肥50千克,缺锌地区应加施锌肥1千克。

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6叶期施用,占用量的40%,第二次在喇叭口期追施,用量占60%,一般亩追肥总量为30~50千克;田间管理中要精细播种,及时间苗、定苗、留匀苗、留壮苗。

还要防治虫害,特别要防治玉米螟以保证商品质量。

再要注意防旱防渍;授粉后20~25天是最佳采收期,及时上市或加工鲜食产品。

该品种适应多种类型生态环境。

宜在江淮地区及同类地区种植。

5.申甜1号组合为 H01×H05。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玉米研究室李庆富研究员于2000年育成。

早熟种。

出苗至采收75天左右。

株高约180厘米,穗位高70厘米。

果穗筒型,穗上有长旗叶,穗长19.6厘米,粗4.9厘米,无秃尖。

籽粒黄白色,含糖量16%左右,适于青鲜加工。

一般亩产青鲜穗700千克。

要隔离种植,空间隔离500米以上,以免串粉影响品质;选择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

精细整地,亩施有机肥300千克以上,并配施适量氮磷钾复合肥作基肥;3月下旬育苗,2叶1心时移栽。

大田直播应在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时进行覆膜播种。

一般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25~30厘米,亩留苗3500~4000株;田间管理中应适时间苗,打叉防荒。

5叶期、10叶期、抽雄前分三次追肥,亩施硫铵总量50千克。

还要用无残毒农药防治地下害虫、玉米螟、粘虫等危害。

采收前30天禁用农药;吐丝后17天左右采收青鲜果穗。

该品种宜在江淮地区种植。

6.超甜玉米20号是广西农学院于1984年杂交育成的超甜玉米顶交种。

在南宁地区出苗~采收天数,春播为95~100天,夏、秋播为70~75天。

生长势旺。

株高200~220厘米。

果穗长20~25厘米,每穗14行左右。

籽粒黄色,含糖量17%,果皮柔嫩,食味甜香,适合鲜食、烹炒及加工制罐头。

单果穗鲜重250克左右。

种植中要选地隔离种植,避免与其他玉米串粉;精细整地,确保苗全、苗壮;亩植2800~3000株为宜;施足底肥,重施穗肥。

氮、磷、钾配合施用;吐丝后20天左右即可采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