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结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结
临床药学室对2019年01月份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专项点评。
按照要求,对我院25%的医生每人50张处方的标准进行随机抽查,利用临床药学管理系统进行随机抽取,涉及42位医生共计抽取的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105份,进行集中点评。
现将点评结果总结如下:
1105份抗菌药物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合理995份,不合理110份,合理使用率为90.04%,与2018年12月份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
不合理问题详细情况如下表: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主要问题集中在给药间隔不适宜,此类不合理处方共计96例,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87.2%,占全部抽查处方的8.69%,如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给药频次不适宜,克拉霉素缓释片超出常用给药频次,诺氟沙星胶囊用法用量不适宜,头孢克肟胶囊给药频次偏低,阿奇霉素肠溶片超出常用给药频次;门诊静滴甲磺酸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等。
给药剂量也是不合理问题集中的原因之一,共计21例,占不
合理处方总数的19.1%,占全部抽查处方的0.19%,如抗Hp联合治疗方案使用不规范以及用药与适应证不相符,如急性胃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给药剂量不适宜。
其次不合理处方的问题集中在临床诊断中无病原学诊断(诊断不够详细、明确,使用抗菌药物指征不明确等),共计17例,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15.45%,占全部抽查处方的1.54%,如诊断炎症未明确是急性还是慢性,上呼吸道感染未注明细菌感染,上呼吸道疾病、肠炎、胃炎、眼外伤、腹痛、咯血待查等无病原学诊断病。
此次点评结果已经按规定上报有关职能科室。
临床药学室
2019年02月12日。
门诊处方点评总结范文

一、前言为加强我院门诊处方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院药剂科于近期对门诊处方进行了全面点评。
现将点评结果总结如下:二、点评内容1. 处方书写规范情况本次点评共抽查门诊处方1000份,其中书写规范、字迹清晰、签名完整的处方占95%,存在书写不规范、字迹模糊、签名不清晰等问题的处方占5%。
针对书写不规范的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和提醒,要求规范书写处方。
2. 用药合理性评价(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抽查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部分处方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规范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强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2)中药处方评价:抽查处方中,中药处方占15%,其中合理用药的处方占90%,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占10%。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中药品种过多、配伍不合理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提高中药合理用药水平。
(3)处方用药金额:抽查处方中,平均每张处方用药金额为120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但在部分处方中,存在过度用药、滥用高价药品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提醒,强调合理用药、控制用药成本。
3. 用药依从性评价本次点评发现,部分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如自行停药、漏服、随意加减剂量等。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医师培训:针对本次点评中发现的问题,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提高医师处方书写规范、合理用药、中药合理用药等水平。
2. 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制定门诊处方点评制度,明确点评范围、标准、流程等,确保处方点评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3. 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定期与临床科室沟通,了解临床用药需求,共同探讨合理用药方案。
4. 提高患者用药教育: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确保用药安全。
四、总结通过本次门诊处方点评,发现我院门诊处方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但总体情况良好。
201X年度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2017年度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情况总结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精神,为进一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2017年度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专家小组对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了11次专项点评,共抽取抗菌药物门、急诊处方2067张,发现不合理处方共171张,不合格率约为8.3 %。
具体情况如下:一、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体情况二、不合理处方主要涉及如下问题:1、无明确指征即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或诊断不完整,如诊断为“非感染性肠炎”、“乳腺增生”、“肠系膜淋巴结炎”、“疱疹咽峡炎”、“发热查因”、“便血”、“混合痔”、“胆囊结石”、“慢性支气管炎”、“皮炎”等患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如普通“结膜炎”、“睑板腺炎”无全身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如诊断为“胃炎”的患儿、诊断为“消化不良”的患者给予抗HP感染治疗;如处方开具头孢呋辛、伪麻黄碱等用于治疗上感的药物,而无相关诊断。
2、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患者如“扁桃体炎”、“喉炎”、“咽炎”、“鼻窦炎”、“鼻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毛囊炎”、“蜂窝织炎”、“口腔溃疡”、“外伤软组织感染”等患者选用三代头孢治疗;如“混合痔”患者无静脉使用抗菌药物指征;如成人使用儿童剂型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3、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不建议选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4、无明确指征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物,如“皮肤溃疡”患者联用头孢硫脒+奥硝唑治疗,如“鼻窦炎”患者联用左氧氟沙星+奥硝唑+阿奇霉素,如“外痔”患者联用头孢唑肟粉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安妥沙星片,如“泌尿系感染”患者联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多西环素粉针,如“乳腺炎”患者联用头孢他啶+奥硝唑治疗;“支气管炎”患者联用注射用头孢唑肟/头孢美唑+克拉霉素缓释片、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孢硫脒+头孢克洛、头孢替安注射剂+克拉霉素缓释片;如“尿道炎”患者同时开具四种抗菌药物,头孢克肟分散片+多西环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硫脒。
处方点评总结【范本模板】

2013年处方点评总结2013年以来,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规范要求。
我院为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活动》要求, 对我院的处方点评、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做了重要调整和加强,首先医院班子领导非常重视处方点评、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从今年1月开始“医院处方点评小组”总共召开组织多达9次会议,2013年1-12月总计抽查处方1885张.其中不合格的处方为81张,全年的处方合格率为95.7%。
每月对我院门诊处方和病例进行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分析,对医师不合理用药处方和病例进行了处罚,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及时干预,纠正和杜绝临床上已发生或潜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下面就我院2013年1—12月份处方点评及临床不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一、不规范处方(31张)1、药品名称使用商品名,未使用规范的通用名。
如使用“安必仙”、“三乐喜”等商品名开具药品。
(4张)2、处方前记填写欠完整,存在缺项,例如无“年龄”、“临床诊断"等。
(3张)3、临床诊断不全。
例如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开具“罗红霉素"“莲花清瘟胶囊”、临床诊断为“脑供血不足"开具“苯溴马隆”“奥美拉唑胶囊”等等。
(17张)4、处方中存在药品剂型、规格、用法、用量错误。
例如“罗红霉素缓释胶囊一日三次,每次两粒”,“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无规格等等。
(7张)二、不适宜处方(48张)1、重复用药:如临床诊断为“上感”开具“利巴韦林注”“单磷酸阿糖腺苷”;临床诊断为“酒精中毒”开具“生脉注"“参附注"。
(5张)2、溶媒选用不适宜,溶媒与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例如“奥美拉唑注”使用“葡萄糖”作为溶媒,“多种微量元素”使用“盐水”作为溶媒等等。
(7张)3、中西药混用,例如“参麦注”加“氯化钾注”;“参附注”加“氯化钾注”等等。
2017年11月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结

2017 年 11 月份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检查情况药学部处方点评小组抽取门诊药房 11 月 17 日至 11 月 30 日共计 922 张抗菌药物处方进行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检查。
现将检查情况汇总如下:一、总体情况点评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药品说明书等,对处方的用药指征、联合用药、用药频次、给药剂量等项目进行合理性评价。
共计检查处方922 张,合格处方 700 张,不合格处方222 张,合格率 75.92%。
各科室处方合格情况见附表1。
二、不合格处方基本情况不合格处方中使用硫酸依替米星不合格的处方有 114 张,占不合格处方的 51.35%;头孢克洛缓释片 33 张,占不合格处方的 14.86%;克林霉素注射液 22 张,占不合格处方的 9.91%。
遴选抗菌药物不适宜59 张,所占处方比列为26.58%,列第一位;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52 张,所占处方比例为23.42%,列第二位;用法用量不适宜49 张,所占处方比例为22.07%,列第三位,其余为诊断不明确、急诊处方超 3 天量、无联合使用抗生素指征以及存在 2 处以上错误等,所占比例较小,具体情况见附表2。
三、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结果分析给药途径:静脉滴注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严格控制门诊患者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推荐大部分轻、中度感染予以口服治疗。
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雾化吸入超说明书给药。
给药频次:绝大多数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克林霉素为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其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超过对细菌MIC 时间长短有关,血液或组织低于MIC 时,细菌可重新迅速生长。
应该依照PK/PD原理制定给药方案,时间依赖型的β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且半衰期短的抗菌药物应多次给药使T>MIC 时间延长,达到最佳抗菌效果。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2 017年度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情况总结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精神,为进一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2017年度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专家小组对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了 1 1次专项点评,共抽取抗菌药物门、急诊处方20 6 7张, 发现不合理处方共171张,不合格率约为8、3 %。
具体情况如下:一、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体情况二、不合理处方主要涉及如下问题:1、无明确指征即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或诊断不完整,如诊断为“非感染性肠炎”、“乳腺增生”、“肠系膜淋巴结炎”、“疱疹咽峡炎”、“发热查因”、“便血”、“混合痔”、“胆囊结石”、“慢性支气管炎”、“皮炎”等患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如普通“结膜炎”、“睑板腺炎”无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得指征;如诊断为“胃炎”得患儿、诊断为“消化不良”得患者给予抗HP感染治疗;如处方开具头范咲辛、伪麻黄碱等用于治疗上感得药物,而无相关诊断。
2、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得患者如“扁桃体炎”、“喉炎”、“咽炎”、“鼻窦炎”、“鼻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毛囊炎”、“蜂窝织炎”、“口腔溃疡”、“外伤软组织感染“等患者选用三代头范治疗;如“混合痔”患者无静脉使用抗菌药物指征;如成人使用儿童剂型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3、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不建议选用氟卩奎诺酮类抗菌药物。
4、无明确指征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物,如“皮肤溃疡”患者联用头泡硫眯+奥硝卩坐治疗,如“鼻窦炎”患者联用左氧氟沙星+奥硝卩坐+阿奇霉素,如“外痔”患者联用头范哩月亏粉针+奥硝卩坐氯化钠注射液+安妥沙星片,如“泌尿系感染”患者联用头泡克月亏分散片+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多西环素粉针,如“乳腺炎” 患者联用头抱她唳+奥硝哩治疗;“支气管炎”患者联用注射用头范哇月引头范美哩+克拉霉素缓释片、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范硫月米+头泡克洛、头泡替安注射剂+克拉霉素缓释片;如“尿道炎”患者同时开具四种抗菌药物,头也克月亏分散片+多酋环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泡硫眯。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120__年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20__年,卫生部印发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根据上述规定,我院从20__年起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处方点评。
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1、处方点评的工作情况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务科和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
根据我院具体实际,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各科处方300张,住院病历50份,以《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及药品说明书为依据,组织临床、药学和行政管理的专家对门诊处方实行定期检查评价,填写处方评价表,并对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处方点评的内容包括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包括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
点评的指标包括每次就诊平均用药的品种数,就诊应用抗菌药物量,就诊应用注射剂量,应用通用名比例,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比例,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
重点对点评中发现的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提出来进行分析,并将点评结果在全院通报。
2、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我院进行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具体内容包括:①召开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专题工作会议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专项整治活动全员动员大会。
医院领导与科室主任签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责任状”。
②利用药讯和医院显示屏进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和合理用药的宣传。
③针对我院在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质子泵抑制剂和维生素药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聘请上级医院临床和药学的相关专家教授来院授课,解决用药中的疑难问题。
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XXX在2017年7月份进行了处方点评,对全院临床科室使用七类药品的70张处方进行了专项点评。
具体点评结果如下:
一、7月份抽取的70张处方,具体参数如下:
1.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8种。
2.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95%。
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5.57%。
4.注射剂使用率42%。
5.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为96%。
6.合理处方占95.6%,不合理处方占4.4%。
二、分析:
1.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8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但有2张处方超出5种药品,下一步应尽量减少多种药物联用,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95%,应大力宣传和使用基本药物。
3.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5.57%,符合XXX要求的20%以下的标准。
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以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4.注射剂使用率为42%,超过WHO制定的标准。
下一步应严格控制静脉给药的形式,以降低注射剂使用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度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情况总结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精神,为进一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2017年度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专家小组对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了11次专项点评,共抽取抗菌药物门、急诊处方2067张,发现不合理处方共171张,不合格率约为8、3 %。
具体情况如下:
一、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体情况
二、不合理处方主要涉及如下问题:
1、无明确指征即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或诊断不完整,如诊断为“非感染性肠炎”、“乳腺增生”、“肠系膜淋巴结炎”、“疱疹咽峡炎”、“发热查因”、“便血”、“混合痔”、“胆囊结石”、“慢性支气管炎”、“皮炎”等患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如普通“结膜炎”、“睑板腺炎”无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得指征;如诊断为“胃炎”得患儿、诊断为“消化不良”得患者给予抗HP感染治疗;如处方开具头孢呋辛、
伪麻黄碱等用于治疗上感得药物,而无相关诊断。
2、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得患者如“扁桃体炎”、“喉炎”、“咽炎"、“鼻窦炎”、“鼻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毛囊炎”、“蜂窝织炎”、“口腔溃疡”、“外伤软组织感染"等患者选用三代头孢治疗;如“混合痔"患者无静脉使用抗菌药物指征;如成人使用儿童剂型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3、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不建议选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4、无明确指征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物,如“皮肤溃疡”患者联用头孢硫脒+奥硝唑治疗,如“鼻窦炎”患者联用左氧氟沙星+奥硝唑+阿奇霉素,如“外痔”患者联用头孢唑肟粉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安妥沙星片,如“泌尿系感染”患者联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多西环素粉针,如“乳腺炎”患者联用头孢她啶+奥硝唑治疗;“支气管炎”患者联用注射用头孢唑肟/头孢美唑+克拉霉素缓释片、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孢硫脒+头孢克洛、头孢替安注射剂+克拉霉素缓释片;如“尿道炎”患者同时开具四种抗菌药物,头孢克肟分散片+多西环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硫脒。
5、用法用量错误,部分需每日多次给药得头孢类抗菌药物每日只给药一次,如头孢美唑、头孢唑肟、头孢替安、头孢硫脒、五水头孢唑啉注射剂,头孢呋辛酯片等,如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每日2次,如甲硝唑片、阿莫西林每日2次给药、奥硝唑注射剂每日一次给药频次不足;给药频次过多,又如克拉霉素缓释片每日只需给药一次,如诺氟沙星胶囊每日4次给药频次过多,如阿奇霉素肠溶胶囊每日3次给药频次过多,如头孢克洛缓释胶囊每日给药3次,给药频次过多;给药剂量偏大,如五水头孢唑林用于手术预防感染给药剂量达4g高于常规得1-2g,如头孢呋辛酯片0。
75g,3/日给药剂量偏大,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
5g静滴2/日、或1g静滴1/日给,药剂量偏大,如多西环素分散片每次给药0.2g,单次给药剂量偏大;给药剂量不足,如奥司她韦颗粒单次给药15mg给药剂量不足,如安妥沙星单次给药0、1g给药剂量不足,又如安妥沙星片0、1g口服2/日用量不当;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胶囊156mg,2/日,给药剂量与频次不足,建议应为312.5mg,3/
日;如“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头孢呋辛酯片0、5g,2/日给药剂量偏大,建议每次给药0、25g。
6、抗菌药物给药途径不合理,将主要供全身应用得抗菌药物作局部用药,如庆大霉素注射液不宜雾化吸入。
7、抗菌药物疗程偏短,只给予一次剂量且无后续治疗;抗菌药物给药疗程过长,如阿奇霉素肠溶胶囊使用疗程达8天。
8、抗菌药物序贯疗法针剂与口服药物选用不合理,如依替米星注射剂属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序贯得口服抗菌药物安妥沙属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属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不应序贯口服头孢克肟;如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序贯头孢唑肟粉针。
9、普通门诊处方抗菌药物或其她药物超过7日常用量,如开具布洛芬缓释胶囊达10天量,该药不建议长期使用、
10、越级开具抗菌药物,门诊初级职称医师开具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且超过1天用量。
11、激素类药物使用无明确指征,如“扁桃体炎”、“咽喉炎”、“咽峡炎”、“急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牙龈炎”、“龋齿”、“粉瘤并感染”等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且存在激素与抗菌药物同瓶输注得现象。
12、辅助药物使用无明确指征,如“急性胃肠炎”、“泌尿系感染"患者给予甲硫氨酸维B1注射剂,“阑尾炎"患者给予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如“手外伤”患者给予果糖、雷尼替丁注射剂治疗,如“咽炎”患者使用孟鲁司特钠片无明确指征,如为“头晕”患者开具促智药奥拉西坦胶囊,如“车祸外伤、软组织挫擦伤"患者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脂溶性/水溶性维生素粉针为无适应症用药,如“急性支气管炎”患者无理由使用奥美拉唑注射剂。
13、未按规定开具辅助用药,“医院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管理规定"要求:门诊患者每张处方开具辅助用药不得超过二种。
14、其她药物选用不当,如洛哌丁胺胶囊不可用于感染性腹泻得对症治疗;如“痔疮术后”、“肛瘘”患者使用活血止痛胶囊不适宜;如“便血”患者给予氨
溴索注射液无明确指证,如“扁桃体炎”患者无指征使用奥司她韦颗粒,如“鼻窦炎”患者给予氯雷她定分散片无明确指征,如“外耳道疖肿"患者使用枸地氯雷她定无明确指征,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给予接骨七厘胶囊无明确指证,如“急性鼻窦炎”患者无指征口服抗过敏药枸地氯雷她定胶囊、局部使用激素类药物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如“急性气管炎"患者使用裸花紫珠颗粒为扩大适应症、15、存在重复给药得情况,为患者开具两种药理作用或组成成分近似得药物,如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每粒含氯苯那敏4mg,同时与氯苯那敏片联用不合理;如维C银翘片与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用,两药都含有氯苯那敏;如银黄滴丸与复方鱼腥草颗粒、疏风解毒胶囊与复方鱼腥草颗粒、抗病毒口服液与复方鱼腥草颗粒、清开灵片与复方鱼腥草颗粒、莲花清瘟颗粒与复方鱼腥草颗粒、银黄滴丸与连花清瘟颗粒含有部分相同成分,且药理作用相近;如黄芩茎叶解毒胶囊与千里光胶囊、六神丸与复方鱼腥草颗粒、宣肺止嗽合剂与润肺膏、热淋清片与舒泌通胶囊、疏风解毒胶囊与金莲花颗粒、黄芩茎叶解毒胶囊与复方鱼腥草颗粒、如氨麻美敏片+维C银翘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得功能主治或药理作用相近;如复方制剂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糖浆中得成分愈创甘油醚与桉柠蒎肠溶胶囊同为祛痰剂,且药理作用基本相同;又如维C银翘片、氨咖黄敏胶囊、抗病毒口服液联用,三药含有部分重复成分且药理作用相似。
如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开具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复方鱼腥草颗粒+莲花清瘟颗粒,上述4种药物药理作用近似,且含有多种重复成分:其中4种药物均含有“板蓝根”成分,3种药物含有“连翘”成分,其她重复成分还有鱼腥草、金银花、广藿香、石膏。
16、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如化痰药物选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
17、部分科室未执行专科专治,如痔疮门诊不应接诊“牙龈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如消化内科门诊不应接诊“尿道炎”患者,如门诊部不应接诊“泌尿系感染"患者、
18、同科不同医师为同一患者开具相同药物。
19、医师签名过于潦草,辨认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