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心脏电复律是在短时间内向心脏通以高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
最早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故亦称为心脏电除颤。
心脏电复律和非同步电复律。
(一)、非同步电复律仅适用于心室颤动和扑动,此时病人神志多已丧失,立即打开除颤器电源开关,并将选择按钮置于“非同步”位置。
两电极板上均匀涂满导电糊或包以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2~3肋间和心尖部,用力按紧,与皮肤紧密接触,按充电钮充电到功率达300J左右,两电极板同时放电,此时病人身体和四肢抽动一下,通过心电示波器观察病人的心律是否转为窦性。
除颤完毕,关闭电源,擦净电极板,收存备用。
(二)、同步电复律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①心房颤动和扑动伴血流动力学障碍者;②药物及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或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律失常者。
2、禁忌症①病史多年,心脏(尤其是左心房)明显增大及心房内有新鲜血栓形成或近3个月栓塞史;②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颤动或扑动;③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④有洋地黄中毒,低血钾时,暂不宜电复律。
操作前准备1、向病人介绍电复律的意义及必要性,解除思想顾虑。
2、遵医嘱做术前检查(血电解质等)。
3、遵医嘱停用洋地黄类药物1~3天,给予改善心功能、纠正低血钾和酸中毒的药物。
4、复律前2~4周服用胺碘酮,预防转复后复发,服用前做心电图,观察QRS波时限及QT间期变化。
复律成功后继续服维持量,较服奎尼丁好。
5、复律术前当日晨禁食,排空膀胱。
6、准备电复律器、心电图机、示波器几心肺复术所需的抢救设备和药品。
操作中护理利用病人心电图上的R波来触发放电。
病人仰卧于硬板床上,松开衣领,有义齿者取下义齿,开放静脉通路。
先连接好心电图机及示波器,术前做全导心电图,选R波较大的导联测试电复律仪的同步性能。
用地西泮0.3~0.5mg/kg缓慢推注,至病人入睡睫毛反射消失,严密观察呼吸,有呼吸抑制时,面罩给氧。
心脏电复律技术

注意事项
1 非同步电复律一定要快、早。 2 同步电复律在放电前应再次核实仪器 处于同步状态。 3 作好同步电复律术前准备可减少并发 症。 4 严格掌握适应症。 5 术后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 症。
操作步骤
二、同步电复律
1.将病人置于硬板床,勿与周围金属物接触,非操作人员远离床边 . 2.建立有效静脉通道,以备抢救使用. 3.记录12导联心电图以便与复律后对比. 4.打开除颤仪电源开关,测试同步功能.选择R波高大的导联,按下 “同步”按钮,放电同步信号应在R波降支上1/3处,按压放电按 钮,放电后同步信号消失.检测同步功能正常后,再次将除颤仪调 至“同步”状态. 5.缓慢注射安定15~30mg,嘱患者出声数“1,2,3……”直至患者 入睡,睫毛反射消失. 6.确定复律功能及再次确认同步状态.按下“充电”按钮充电. 其余操作步骤同非同步电复律.
观察示波器确定复律是否成功,并记录心电图.
常见并发症 房颤:成功后可用胺碘酮维持3月~1年.
2 同步电复律在放电前应再次核实仪器处于同步状态。 成功率98%~100%。 4 心房颤动:最常见适应症。 1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 按下“充电”按钮充电. 同时按压2个除颤电极板上放电按钮,放电后松开按钮及除颤电极板.
禁忌证
一、绝对禁忌证
1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 2 室上性心律失常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3 病窦综合征伴有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4 复律后奎尼丁或胺碘酮不能维持或不能耐受者; 5 频繁发作的阵发性心动过速; 6 近期有动脉栓塞或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心房内血栓而 未经抗凝治疗者。
禁忌证
二、相对禁忌证 1 拟近期行心脏瓣膜手术者; 2 未经控制的甲亢伴房颤者; 3 风湿活动或急性心肌炎伴室上性快速 心动过速者; 4 心脏明显扩大伴室上性快速心动过速 者。
电复律

电复律/除颤的并发症及处理
➢栓塞:动脉栓塞发生后积极抗凝、溶栓或其他方
法进行治疗
➢急性肺水肿:常在电击后1~3小时内发生,发
生后按肺水肺外理原则进行处理
体内与体外电复律和电除颤
➢ 体内:用于心脏手术或急症开胸抢救者, 所 需 电 能 小 , 通 常 20—30J , 一 般 不 超 过70J
➢ 体外:用于非手术情况下,大多采用经胸 壁,所需电能较大
同步电复律和非同步电除颤
➢ 同步电复律:适用于有心动周期者,目的 是避开心室易损期
➢ 非同步电除颤:用于无心动周期者,应尽 快实施,可于任何时刻放电
测量病人最近的电解质水平、ECG、地戈辛血浆 浓度和凝血酶原时间。如果没有地戈辛过量或中 毒的证据,不必停药
操作方法
准备工作(二)
病人穿开胸上衣,仰卧于硬板床上 转复前行床边心电图,建立稳妥的静脉通
道,备皮、取下假牙,备复苏设施,如氧 气、麻醉机、吸引器、急救药品,心电监 护设备和临时起搏器等 吸氧:吸氧5 ~15min,增加安全性
电复律后观察要点
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血压; 心电监护 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电复律/除颤的并发症及处理
➢ 诱发各种心律失常
缓慢型心律失常:窦缓、窦房阻滞和房室阻滞 期前收缩:最常见,若有频发、RonT,多源性或成对室早且
难消失者,给予利多卡因,必要时用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 室速或室颤:可因除颤时同步不良,心肌本身病变、低血钾、
心脏电复律
Cardioversion
定义
心脏电复律

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心脏各处的异位兴奋灶和阻断折返激 动,然后使心脏自律性最高的起搏点(窦房结)主导心脏 节律。
电复律的类型
⒈ 根据电极安放位置可分为胸内与胸外复律。
• 在此我们仅来了解胸外复律。 • 胸外复律: 将电极板放置于胸壁心脏前后或左右,间接向心脏放电。 胸外复律时电阻大、电能消耗多,但可避免开胸。现除手 术外,均采用胸外进行电击除颤。
备齐用物 核对,解释;病人 取平卧位,暴露前 胸;开放气道;吸氧 病员准备 开机 部位:右锁骨中线 第二肋下和心尖部; 涂抹导电膏,选择除颤方法及能量 操作者及周围人避免 接触病人及床单位; 充电、放电 电极板与皮肤密切接 触,保证导电良好 观察除颤效果 除颤完毕整理用物 记录 连接心电监护仪 除颤方法:同步或非同 步功率:非同步单向电 除颤360焦耳,双相200 焦耳 如室颤持续存在,应按 30:2进行持续胸外按 压5个循环后,若仍为室 颤应再次除颤 携用物至床旁,接通电源
同步
50-100
50-100
100 360
100 150-200
室颤和室扑
360
150-200
电复律禁忌症
• ⑴洋地黄过量所致的心律失常:洋地黄可以使直流电所致 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域值下降,电击后可引起心室纤颤等严 重的心律失常。 • ⑵严重低钾血:可使室颤阈值降低。 • ⑶房颤、房扑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5)近期有栓塞史:电击后可能有栓子脱落形成血栓。 • (6)已用大量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者:电击后可影响正 常心律:室颤或心动过缓; • 急性肺水肿:电击后由于心房功能失调,心排血量减少, 故于复律后1~3h可发生急性肺水肿,按急性左心衰处理; • 栓塞:肺栓塞或其他部位栓塞,可用抗凝治疗; • 皮肤烧伤:由电极板与皮肤连接吸抑制、喉痉挛可能由镇 静剂对呼吸中枢抑制或电击本身引起; • 低血压:电击后的短时降低或心肌损伤有关 ; • 心肌损伤:可发不紧密所致。
心脏电复律名词解释

心脏电复律名词解释
心脏电复律是指对心脏进行电击复律的一种治疗手段。
它通常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心脏骤停或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旨在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和有效的心脏收缩。
心脏电复律的过程中,医生会使用一种叫做电复律器的设备。
电复律器会产生一定强度的电流,并通过电极传递到患者的胸部,从而影响心脏的电活动。
这个过程需要医生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并且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
在电复律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电击能量和时间。
电击能量通常用术语“焦耳”来衡量,而电击时间则通常是毫秒级别的。
这些参数的选择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心脏情况以及心律失常的类型来确定。
心脏电复律的目的是通过电击恢复心脏的窦性节律或其他正常的心律。
在电复律之后,医生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脏情况,以确保电复律的效果能够持续。
虽然心脏电复律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限制。
电复律可能会引起心脏骤停之后的心脏损伤,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此外,电复律对于某些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可能并不总是有
效。
总之,心脏电复律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治疗措施,用于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和功能。
它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并且需要严密的监测和后续治疗。
心脏电复律

操作规程—操作步骤
• 6)选择同步 或非同步。 • 7)按下按钮 进行电击。
操作规程—操作步骤
• 8)立即听诊心脏并记录心电图,如未能转 复可再次进行电击。 • 9)如果转复为窦性心律,应立即测血压、 听心率、记录心电图与术前对照,观察有 无ST段抬高及T波变化。连续监护8h,观 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心率、心律情况,直至 病情稳定。
电复律分类
• 非同步电复律(nonsynchronized cardioversion)在心室颤动时,心电图R 波消失,缺乏触发标志,此时心室肌所 处激动位相极不一致,部分心肌尚处于 不应期,而另一部分心肌已经复极,故 在任何时候都可通过高能脉冲电流使所 有心肌纤维同时除极。
电复律分类
• 紧急电复律:为威胁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 如心室颤动应立即电击除颤。 • 择性电复律:慢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则应在作 好术前准备的基础上择期进行电复律。
禁忌症
• 1、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 • 2 、 室上性心律失常合并高度或完全性 房室传导阻滞。 • 3 、 复律后在药物的维持下又复发房颤 或不能耐受药物维持治疗者。 • 4、 病态窦房结合征伴有快-慢综合征者。 • 5、 阵发性心动过速反复频繁发作者。 • 6、近期有动脉栓塞或经超声心动检查心 房内存在血栓而未接受抗凝治疗
室
速
• 室速不伴血流动力学障碍时用药物治疗,如果药物 不能很快中止室速或血流动力学受到严重影响时, 采用同步电复律。 • 伴意识障碍、严重低血压、急性肺水肿、心肌梗塞 等,应首选电复律治疗,不可因选用药物处理而延 误抢救。 • 室速频率很快,QRS波宽大畸形,甚至T波与QRS 波难以区分,呈现心室扑动型室速时,放电难以同 步,可采用低能量(100J)非同步电除颤。 • 电能:100-200J • 成功率:98%~100%
心脏电复律讲解材料

03
电极片选择
根据设备要求选择合适的 电极片,确保导电性能良 好。
贴放位置
将电极片分别贴放于患者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和心尖 部,确保与皮肤紧密贴合。
注意事项
避免电极片贴放于皮肤破 损、炎症或瘢痕处,以免 影响导电效果。
设备设置与能量选择依据
设备检查
确保电复律设备完好,电 源连接稳定,各参数设置 正确。
实施中观察
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生命体征及有 无并发症发生,及时调整能量和模式。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分析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心律失常
电复律过程中可能对心 脏电生理产生影响,导 致心律失常,如室性心 动过速、心室颤动等。 原因可能与电复律能量 选择不当、电极板放置 位置不准确等有关。
适应症范围扩大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心脏电复律的适应症范围将进 一步扩大,更多类型的心律失常患者将受益于此项技术。
远程医疗与智能化诊疗
借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未来有望实现远程心脏电复律治疗以 及智能化诊疗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分析心律
等待除颤器自动分析心律,判 断是否需要电击。
持续心肺复苏
电击后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心律或专业 救援人员到达。
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答
注意事项 操作前确保患者干燥、无金属物品接触。
贴放电极片时避开伤口、瘢痕、起搏器等部位。
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答
除颤器分析心律时保持患者静止,避免干扰分析结果。 电击时确保无人接触患者,避免触电。
03 心脏电复律操作步骤演示
心脏电复律

电极板大小
皮肤与电极板界面状况 电击次数 连续电击间隔时间 通气时相 对电极板的压力
电极的大小
实际上是电极板与皮肤接触界面的大小, 也是影响经胸阻抗的一个重要因素。
电击除颤时若使用8cm的电极板经胸阻抗平 均为67-75Ω,如果电极板面增大到13cm经 胸阻抗可下降20%。但过大反而无法适应胸 壁形态而不能与皮肤紧密接触,使电流分 散。
电复律的发展史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复律技术日趋完善, 主要在如何以最低有效能量除颤成功、探 索新的除颤波形以及尽可能缩短室颤发生 与首次电击时间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及埋藏式自动复律 /除颤(ICD)的临床应用,使复苏的成功 率及存活率大大提高,在心肺复苏的历史 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自动除颤以外,还能自动进行心电的监护、 心律失常的判断、除颤方式的选择.其体积 越来越小,功能却日益强大,同时具备抗 心动过缓起搏、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电 转复以及高能电除颤多种功能。
适 应 证
电复律和电除颤的适应证主要包括两大类:
各种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
常;各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低血压 血压下降多见于高能量电击后, 若仅为低血压倾向,大多可在数小时内自 行恢复,若导致周围循环衰竭者,应及时 使用升压药。
栓塞 血栓脱落引起栓塞。
心肌损伤 高能量电击可引起心肌损伤, 可出现ST-T波改变,心肌梗死等。
心律失常,称为同步电复律。
非同步电除颤
原理 由于心室肌各部位所处的激动位相不一 致,一部分心肌处于不应期,而另一部分心肌区 已经复极,对整个心肌而言已经没有时相上的实 质性区别,在心电活动的任何时相施放高能电脉 冲,不用担心落在不复存在的心室易损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术是在断时间内向心脏通以高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使之转为窦性心律的方法。
最早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故亦称心脏电除颤。
心脏复律术分体外经胸式和植入式,前者已广泛用于临床,后者在国外安置例数也逐年增加。
适应症
1,房颤(房颤行电复律治疗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或症状严重,但药物治疗未能有效时需尽快电复律;第二,无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不需紧急电复律,但电复律后可望维持窦律,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
)
2,心跳骤停,室颤的抢救。
3,药物治疗无效的房扑患者。
4,室上性心动过速。
5,室性心动过速。
特别:(1)患者年龄较轻。
(2)房颤病史较短(一般不超过1年)。
(3)心脏扩大不明显(心胸比值一般不超过55%)者。
(4)房颤伴快速心室率,且药物难以控制者。
(5)发生房颤后心力衰竭或心绞痛恶化,且难以用药物控制者。
(6)原发病得到控制的房颤,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手术后等。
(7)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左心房扩大不明显(一般左心房内径<45mm),且心功能代偿者。
(8)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在瓣膜分离或置换术后仍有房颤者,一般主张在手术后3个月以后再作电复律。
因为手术创伤的恢复程度、扩大的左心房缩小的程度都可影响电复律疗效。
(9)预激综合征伴房颤,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可电击复律。
禁忌证
1.因洋地黄类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
2.心脏明显扩大,持续性房颤超过五年的患者
3.近三个月内有栓塞史或心房内血栓治疗无效的患者
4.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5.不能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恢复窦性心率的患者
6.房扑时心率缓慢或伴有高度或三度AVB及SSS的患者
7.复律后难以维持窦律者不宜选用电复律
8.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颤动。
注意:(1)房颤病史长者。
(2)心脏明显扩大,或有巨大左心房者。
(3)严重心功能不全者。
(4)老年病人的心室率能用药物控制者。
(5)洋地黄中毒。
(6)房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7)心动过速一心动过缓综合征。
(8)不能耐受复律后为维持正常心律而必须服用的药物,如奎尼丁等。
(9)以往曾实施电复律,但很快又复发者。
(10)严重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平衡失调而尚未纠正者。
(11)风湿病活动期。
(12)近期有血栓栓塞性疾病
电复律前注意事项
抗凝药物的应用
房颤电复律转复为窦律后易引起栓塞。
栓塞常发生于复律后的头10天内。
一般认为房颤持续24小时后即有血栓形成。
对房颤病程不清楚或超过24小时者,转复前充分口服华法林3周,复律后继续4周。
病程短于24小时无血栓迹象者可直接复律,复律前给一次静脉肝素。
有血流动力学障碍需立即复律者,之前也需给肝素一次,复律后继续抗凝4周。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电复律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提高复律成功率。
无论是电复律前用药还是房颤药物复律还是复律后窦律的维持,胺碘酮疗效已得到充分肯定,所以首选药物应是胺碘酮[1],必要时也可以应用利多卡因和奎尼丁。
同步与非同步电复律
一、同步电复律:病人为意识清醒状态,即同步触发装置能利用病人心电图中R波来
触发放电,使电流仅在心动周期的绝对不应期中发放,避免诱发心室颤动,可用于转复心室颤动以外的各类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称为同步电复律。
术前复查心电图并利用心电图示波器检测电复律器的同步性。
缓慢静注安定0.3一0.5mg/kg或氯胺酮o.5—1mg/kg麻醉,直至病人睫毛反射开始消失,痛觉消失后开始电复律。
二、非同步电复律:非同步触发装置则可在任何时间放电,用于转复心室颤动,称为非
同步电复律。
可分为胸外电复律和胸内电复律,此时病人情况危急,神志丧失,抢救应争分夺秒。
胸外除颤
若除颤仪不在床旁,立即行心肺复苏(非同步电复律时)。
除颤仪到位后,开机,选择导联,在电极板上均匀涂抹导电糊(可用生理盐水纱布代替),充电,将心间电极板放在右侧锁骨下缘,心底电极板放于左侧乳头外侧,两个电极板间距10厘米,(装有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病人,除颤时应避免电极板靠近起搏器,否则将使其失灵,除颤后应检查起搏器的起搏阈值。
)让他人不要接触病人,放电,此时病人身躯和四肢抽动一下,除颤后,先不要移动除颤电极,以便再次除颤。
通过除颤仪示波器或心电监护仪观察病人的心律是否转为窦性。
非同步除颤时单次除颤无效,应先进行CPR,而后再进行除颤。
同步除颤时,单次除
颤无效可重复进行。
胸外除颤能量的选择
AHA/ACC指南推荐能量为:房颤为单向波100-200J;房扑和阵发性室上速较低为单向波50-100J ;单形性室速为单向波100J,多形性室速为单向波150-200J;室扑单向波200J,室颤,心跳停止单向波200-360J,双向波150-200J。
胸内除颤
胸内除颤适应症
1,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开胸手术中,各种原因引起心跳停止(胸内心脏按压术无效时)以及心律失常。
2,必要时行胸内除颤。
方法为,开胸后将两个电极放在心脏左右两侧。
充电(成人首次10J,之后可递增至20J,最大30J,儿童充电首次5J,之后递增至10J,最大20J)让他人不要接触患者,放电。
胸内除颤
心脏聚停如何电除颤
电除颤的能量:除颤有赖于选择恰当的能量以产生一足够的经心肌的电流,能量及电流太低,电击不能终止心律失常;能量及电流太高,又可引起心肌损伤和心律失常。
成人除颤时能量和体重之间并无明确的关联,婴幼儿除颤的能量则要比成人小。
如连续3次除颤失败,应再次继续CPR,并给予溴苄胺,加大肾上腺素剂量后再行电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