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2007年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治理——从货币数量理论角度进行探讨

合集下载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通货膨胀的原因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主要观点是以需求过度解释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价格水平持续上升。

这种通货膨胀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对价格水平产生拉上作用的过度需求有两个方面: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

实际因素包括过度的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等,其中主要是过度投资。

货币因素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度导致总需求过剩。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指对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成本提高的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二是一些垄断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经常大幅度地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三、结构型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 )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和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这种结构型通货膨胀可分为三种情况:1. 需求转移型2. 部门差异型3. 外部输入型1.需求转移型。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某个部门的一部分需求转移至其他部门,而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时需求增加的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就会上涨,而需求减少的部门的产品价格却未必相应下降,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

2.部门差异型。

英国经济学家萨尔沃用部门间的差异来解释结构型通货膨胀。

一般来说,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服务业部门,但两大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速度却大体相同,而且这种增长速度是由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决定的,结果造成服务业部门货币工资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这种部门间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和货币工资的一致增长,形成服务业部门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从而成为价格水平上涨的压力。

浅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建议

浅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建议

浅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建议作者:魏征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6年第08期摘要:通货膨胀问题是经济学中争议很多的一个话题。

本文从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出发分析通货膨胀,最后通过分析相关数据找出我国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货币超发,验证了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并对政府治理通货膨胀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主义学派验证建议一、货币主义学派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通货膨胀总是而且处处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现实中,货币数量理论认为,通货膨胀在本质上是由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实际需求数量而造成的,控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是减少货币供应量。

实证经济学一般采用货币供应量(M2层次)和GDP的比值来衡量货币供应量是否超过实际需求量,这一比值越大,表明该经济体中的货币超发越严重。

通货膨胀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物价的上涨,CPI指数是通货膨胀的直接表现。

二、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近年来在CPI构成中,食品价格涨幅一直高于非食品价格,并且超过CPI的涨幅。

自2006年以来,除个别年份外食品价格均呈现上涨趋势,就其CPI涨幅最高的2011年7月份来看,食品价格上涨14.8%,非食品价格上涨2.9%;消费品价格上涨7.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7%。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CPI的构成和比重为:食品31.79%,烟酒及用品3.49% ,居住17.22% ,交通通讯9.95%,医疗保健个人用品9.64%,衣着8.52%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5.6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3.75%,据此测算食品价格涨幅影响CPI上涨约4.38个百分点,占物价上涨的三分之二,由此可见食品价格涨幅对推高CPI贡献非常大。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本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M2数据和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数据,计算了2006~ 2015年M2和GDP(单位:万亿元人民币)的比值,详细数据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知,自2006年以来,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GDP的比值除个别年份外一直处于不断攀升的过程,2014年末的M2与GDP的比值达到1.91的历史新高。

2007-2008年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2007-2008年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2007-2008年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分析一、引言二、2007-2008年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成因1.国际油价影响2.工业品涨价3.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食品价格上涨5.外汇升值导致进口物价上涨三、2007-2008年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对策分析1.加大对外贸易投资的力度2.加强货币政策调节3.控制能源价格上涨4.加强农业生产,保障粮食供给5.增加进口的多样化,降低对某一种物品的依赖四、案例1: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成因2.影响3.对策五、案例2:食品价格上涨1.成因2.影响3.对策六、案例3:外汇升值导致进口物价上涨1.成因2.影响3.对策七、案例4:加大对外贸易投资的力度1.成因2.影响3.对策八、案例5:加强货币政策调节1.成因2.影响3.对策引言:2007-2008年,我国出现了输入型通货膨胀,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对于经济专家而言,分析其成因及对策,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二、2007-2008年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成因:1. 国际油价影响:2007年国际油价快速上涨,推动了我国能源价格上涨。

2. 工业品涨价:2007年,全国大规模的“洗钱”行动,导致上游的原材料、中游的制造业、下游的消费者价格齐齐走高。

3. 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受宏观经济形势、交通运输成本等因素影响,生产资料价格整体上涨。

4. 食品价格上涨:2007年,我国遭受了严重的雨雪灾害,导致农作物产量大幅下滑,食品价格大幅上涨。

5. 外汇升值导致进口物价上涨: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一直处于高位,而美元贬值,导致外汇升值,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三、2007-2008年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对策分析:1. 加大对外贸易投资的力度:尽量多地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出口量,缓解压力。

2. 加强货币政策调节:通过抑制通货膨胀,保持货币稳定。

3. 控制能源价格上涨:加大能源资金的投入力度,增加新能源使用的比例。

4. 加强农业生产,保障粮食供给: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粮食生产,并及时储备。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大全五篇)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大全五篇)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大全五篇)第一篇: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11、通货膨胀的成因、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治理对策?1)、通货膨胀的成因:1、需求拉上说:这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以至于“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多的商品”而引起的。

或者说,因为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了按现价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2、成本推进说: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供给方面生产成本上升所引起的。

3、供求混合推进说: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

4、“结构型”通货膨胀说:该理论认为即使整个经济生活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平衡状态,但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也会发生。

5、通货膨胀预期说: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如果人们普遍预期一年后的价格将高于现在价格,就会在出售和购买商品是把预期价格上涨的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引起现行价格水平提高,直至其达到预期价格以上。

2)、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1、强制储蓄效应2、收入分配效应3、资产结构效应4、产出效应3)、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1、需求管理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削减政府支出;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和公共福利支出和增加赋税。

紧缩性货币政策既控制货币供应量,缓减货币的增长速度,遏制总需求的急剧膨胀。

2、收入政策,具体政策包括指导性为主的限制;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强制性限制。

3、收入指数化政策,又称指数联动政策,是指在货币性契约中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债券收益以及货币收入按照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

第二篇:2011我国当前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分析浅谈我国当前通货膨胀成因及治理对策建议摘要:作者结合目前国际、国内主要工业品和农产品价格上涨趁势,对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形成原因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如何进行通货膨胀治理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今年召开的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现今,中国的通货膨胀已愈趋严重,政府的宏观调控相继出台,但是效果不甚明显。

2010年以来的新的一轮的通货膨胀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来就通货膨胀的定义,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如何抑制通货膨胀作了一些简要分析。

关键字:通货膨胀成因宏观调控对策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及由来通货膨胀是指所有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一般价格水平或平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

在通货膨胀时期, 单位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呈持续下降局面。

因此, 通货膨胀的发生必然伴随着通货紧缩的存在。

根据通货膨胀的程度不同,人们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以下三种:(1)温和的通货膨胀;(2)急剧的通货膨胀;(3)恶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21世纪初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形成以后的产物。

在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条件下, 货币本身没有价值, 可以无限发行, 从而为通货膨胀的产生打开了大门。

只要货币供应量超过了社会商品量, 通货膨胀就发生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教授认为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发生, 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1)、货币供给增加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央行在大量印制货币,是一种内生性通胀,央行滥发纸币的原因如下:1.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2.政府主导的投资体系3.联系汇率制度2)、我国农业的基础不牢固近年来我国粮价不断上涨,是由于粮食产量下降造成的,是攻击除了问题。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畜产品的商品率低;我国人口多,对农畜产品的需求旺盛,农畜产品的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价格必然成上升趋势;如遇到大的自然灾害这种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价格上涨也会加快。

3)、输入性通胀压力也就是中国进口的商品涨价了:原油、铁矿石、粮食、油料等大宗进口商品价格仍在高位波动,推高国内商品的价格,这种原因是存在的,自然带动下游产品成本增加,进而涨价。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这种输入性通胀并没有那么厉害,国外大额商品涨价往往最主要的理由就是中国的需求大增。

4)、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因长期外贸顺差多发的货币和2009年前后大量的贷款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消化,美国实行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的全球性流动过剩对我国的影响也还在发生作用。

2007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上)_欢乐百分百

2007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上)_欢乐百分百

年级:2005级专业:行政管理姓名:学号:2005308305012007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摘要:2007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通货膨胀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到了比较严峻的地步。

本文着重于对通货膨胀问题的成因分析。

在分析国内与国际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现象的影响后,本文提出了三大政策建议,即审慎调整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控制信贷,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

关键词: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经济形势2007年以来,在国内金融政策紧缩和美国次贷危机双重因素的重叠影响下,我国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最明显的现象是物价水平上涨,通货膨胀十分严重。

从通货膨胀类指标来看,居民消费指数(CPI)逐季、逐月向上攀升。

表1. 1996—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第 1 页共5 页本资料由欢乐百分百提供从表中可以看出,从1996年到1999年,居民消费指数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到了1999年,居民消费指数跌入低谷;2000年开始,CPI有所回升;可到了2002年,CPI又有所回落;从2002年到2004年,CPI逐步回升;2005年,CPI有所下降;直至2007年,CPI又返升至104.8。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CPI的升降呈现出经济的周期性特征。

要把握这一特征,笔者认为,可以从原材料的价格上着手。

从2003年以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住宅和房地产价格已经先后开始上涨,进入2007年以后,这种价格波动开始延伸到其他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

从这一过程来看,可以推算,2008年可能是我国进入通货膨胀周期性压力最大的年份。

由此可知,我国目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而以通货膨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经济问题很可能引发其他的问题。

国际经验证明,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将导致基尼系数的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是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抑制通货膨胀不仅是经济稳定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定的需要。

就中国目前发生的通货膨胀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

中国近年来通货膨胀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中国近年来通货膨胀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中国近年来通货膨胀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通货膨胀,顾名思义,就是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不符,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多次发生,一般都是战争时期或是政治腐败,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社会不稳定。

又由于国家监管不严,民众多私铸币,货币泛滥。

“此后,民多私铸,钱更薄小,钱价更低。

时所用钱,人多私铸,销就薄小,乃至风飘水浮,米斗几值一千。

”私铸钱轻薄如榆叶,入水不沉,其流通的后果是物价上涨,货币流通阻滞,犯罪者增多,加剧了社会矛盾。

如此后果,导致人们对于通货膨胀谈虎色变,然而通货膨胀真的百害而无一利吗?当然不是,通货膨胀确实有害处,但也有有益的地方,适当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生产,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效应。

由于经济处于有效需求不足、实际经济增长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的状态,可以通过通货膨胀,增加投资,提高货币供给刺激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所以各国在制定经济计划时都保持了一定的通货膨胀。

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按照官方公布的CPI计算,大约3%。

如果按照GDP折算指数,要高一些。

当然官方的数据总是半真半假,有民间学者表示膨胀率在13%到14%之间,当然这个数据也有些耸人听闻。

我们可以通过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化来综合考虑。

比如北京市13年、14年、15年的工资水准分别为1400/1560/1720元,那通胀率的计算就是本年减去去年的,然后再除以去年的。

即:(今年最低工资标准-去年工资标准)/去年工资标准*100%。

得出的结果分别是11.1%,11.4%,10.25%。

由此看出大约至少在11%以上。

从居民生活的角度看,最直观感受就是物价上涨,钱不值钱了,同样的一百元钱没有几年前经花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的通货膨胀了呢?先从国内看,国家的政策是首要影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经济刺激政策,货币发行量过多,导致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

比如在新闻中听到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因为金融危机导致的流动性不足,影响经济发展,所以国家刺激经济加大政府购买,提高银行发放贷款力度,支持中小企业进行生产型投资,增加货币供给。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对策探讨_贸易经济论文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对策探讨_贸易经济论文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对策探讨_贸易经济论文摘要:2010年年我国开始我国进入了一轮新的通货膨胀周期,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9月份我国通货膨胀率依然处于6.1%的高位,这意味着我国从2011年3月开始已经连续7个月维持在5%以上的高位。

在通胀不断高企的背景下,如何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阻止通货膨胀率的继续攀升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阐述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原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降低通货膨胀率,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做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通货膨胀;原因;对策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通货膨胀率逐月攀升,到2011年7月达到了6.5%高位,创37个月以来新高,8月份以及9月份通货膨胀率仍处于6%以上的高位,处于一个严重通胀的阶段。

通货膨胀率的居高不下已经影响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并开始冲击实体经济,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通货膨胀率攀升原因分析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率高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货币层面的因素,也有经济政策方面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1.流动性过剩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货币现象,即货币的过度发行导致物价上涨,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尽管目前学界对流动性过剩的标准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但是对流动非流动性过剩的定义却比较统一,即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经济运行所需。

流动性过剩的状况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

我国流通中的货币量依然偏松,根据央行的统计2011年6月新增贷款高达6339亿元,上半年新增贷款累积4.2万亿元。

6月广义货币M2增速达15.9%远高于名义GDP增速,总量升至78万亿元,我国货币超发高达40多万亿。

事实上自2008年11月开始至今的三年多时间,中国货币环境的整体特征为“非正常化”状态,即货币政策仍然处于一个非常态的量化宽松状态,导致今天流动性过剩引发的通货膨胀能高企。

流动性过剩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美国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由于目前我国人民币对美元处于一个持续上升的通道,导致大量的美元涌入国内,截止2011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高达3万多亿美元,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热钱”,由此导致大量的外汇占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2006年底开始,中国老百姓就已经能明显感觉出物价上涨的压 力了,而到了2007年,反映物价指标的消费价格指数(CPI)迅速攀 升,在11月份更是创下了1996年12月份以来的新高。
另一方面.描述通货膨胀程度的通货膨胀唪是一个时期到另一时 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因此CPI增加或降低的亡『分比就成r衡域 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货膨胀水平的霞要指标。国际上普遍认为,如果一 个国家CPI的涨幅达到_r3%,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进入了通货膨胀的 状态了;如果达到了5%以上,那这个国家就已经进入了相当严重的 通货膨胀的状态了。据统计.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1月一11月份累 计同比上涨4.6%,如果按照上述原则,中国现在即已面临着通货膨胀 了,甚至还比较严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j政治研究所所长余 永定当时就旗帜鲜明地表示,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已经明显超过T2007 年年初的控制目标,且有进一步上升的危险。


关键词:货币数量论货币供应费雪方程信贷规模外汇储备

、…………………………………………………………….………………………………….…………………………………………………….…...?
经济背景 从1999年底到2007年这段时期,中国的广义货币从12多万亿增长
到37.7多万亿,增长了3倍多,其中各项贷款即信贷规模从9万多亿增 长到25万多亿。增长近3倍;外汇储备从1546多亿增长到14336多亿美 元,增长近9倍。这螳数据都表明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在急 速扩张。简言之,中国市场上货币过多、流动性过剩。而货币过多、 流动过剩引致国内总需求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与2006年相 比增幅达25.9%),而另一方面中国又存在巨额的外贸顺差,导致国 内供给不足,国内供需一减一增即引发物价水平和CPI指数上涨。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1911年在其《货币的购买力)中提出了 “交易方程”(即费雪方程):
MV=Py
式中M为货币供给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实 际收入水平。由此式可以得到如下关系式:
霄---in—Y+V
(1)
式中,宙为通货膨胀率,m为货币增长率,V为流通速度变化
率。Y为产出增长率。根据此方程式可知,通货膨胀可由三个方面引
关于中同2007年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治理
——从货币数量理论角度进行探讨
孙林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00872
..……………………………………………………………………………………‘~



摘要:2007年中国以食品为代表的各种物品价格全面大幅上涨,消费价格指教(CPI)也持续走高,经济出现了通胀。而2008年受美国 ;
~5l一
采取更多更有力更能从根本解决通胀问题的措施。这个根本措施所涉
及的就是人民币汇率问题。
前文已经分析过,中国货币供给过多主要是由外汇储备过多引
起的,所以政府目前采取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无法有效扭转流动性过剩
的局面。外汇储备是由对外贸易带来的,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
就会产生大量的外汇储备。2007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着“双
关联行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水平。价格上涨,则收入增加,从而使这
些行业又增加投资或消费.再对这些行业需要的产品价格产生影响,
最终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就上升了。通胀压力便随之而来。因此,通
货膨胀表象是物价普遍上涨,但从根本上仍然是一种货币现象。
虽然中国的该次通货膨胀也可以解释为是国内需求t升使价格
水平持续显著卜涨『『ii引发的,但是中国的国内总需求超过国内总供给
随着货币增长率m正方向的变化。显然,通货膨胀的产生的基本原因
就是货币供应量增加。
中国2007年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状况就是货币供给过多、市场
流动性过剩。根据国际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量取
决于一定时期内国内信贷货币的增量和外汇储备的增量,用公式表示
为:AM=AD+AR,式中AM表示信用货币供应量的增量,△D为
信贷规模过大是货币供给量过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控制信
贷规模是治理通胀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具体措施包括加息、提高商业
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进行限额以及上调个人住
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半年以来,中央已连续采取多项措施来回笼货
币应对通胀压力。从2007年3月份到9月份,中国人民银行连续5次宣
万方数据
一50一
●_●I_l●_-l-●-●I--l__l●I●-■_●_
_
IN m

财经研究 __
在贸易顺差的中国国内商品更加短缺,即“过多的货币追求有限的商 品”。在此种情况下,物价就必然会上升。
其图形如下: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 现在已经知道了中国的这次通胀是由货币供给过多引起的,那么
想要进行有效的治理首先就必须找出并控制引起货币过多的源头。
据此可以认为,要抑制通胀压力、平抑物价上涨,加快人民币汇 率改革会比目前的利率和信贷控制政策的效果更为直接、更为有效。 中金公司的有关研究发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每升值10%,其他条 件不变,中国CPI涨幅短期内将下降0.8个百分点,长期将下降3.2个百 分点;余永定也认为,通过汇率升值以减少贸易顺差的政策目标,同 紧缩货币以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目标正好并行不悖;升值的加快不仅 有助于实现贸易平衡,而且可以为货币紧缩留出更大空间。当然.人 民币升值也需要“遵循渐进性、主动性与叮控性原则”,不能短期大 幅升值;否则将有可能导致经济失控并丧失货币调控的主动权。
起。即货币增长、产量降低和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在费雪方程中,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其流通速度V在短期内
不会迅速变化;同时Y决定于资源、技术条件,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
也不町能发生大的变化。因而V和Y被视为常量。这样价格P就与货币
数量M成正比例关系:M增加时,价格P就会上涨。当达到一定程度
后,通货膨胀就发生了。这反映在(1)式中就是V和Y为常量。通胀率订
顺差”的格局。其中,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78%,较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42个百分点;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
亿美元,增长132%。因此要减轻通胀压力就需要改善我国的国际收
支状况,确切地说就是要减少贸易顺差。
那么如何在国际贸易中减少顺差呢?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利用
BP曲线找出答案。BP曲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倍;二是外汇储备的过度增加。比较『f|i言,这是更主要的原因。中
国在2006年即成为世界上外if:储备最多的国家,到2007年9月份增至
14336多亿美元。当市场上货币泛滥时,它就必然要寻找出路.而在
中国尤其是一些大城市资本最好的出路便是房地产市场等强势部门和
行业,大量的资金流向这些部门行业进行投资和消费推动J,本行业及
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多种理论和说法,例如需求拉动型、成本
推动型以及结构性通货膨胀,在不同的情况下这些的确都町以解释通 胀发生的原因,但是根据货币数量论, “每一次通货膨胀背后都有 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即通货膨胀发生的长期根本的原因是由货币 供给增加引起的,包括中国的该次通胀也是一种货币现象。北京大学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国青就测算,国内CPI涨幅超过2%的部分有 600/0-700,6货币因素推动。
i 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遭受了很大的冲击,为了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家出台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以拉动 ;
; 内需。时至今日,该政策效果开始显现.但同时经济又出现了通胀的苗头。因此对2007年通货膨胀原因及治理的分析对于防范经济再次出 i
: 现通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将以货币教量论为基础来探究中国该次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措施,为当前经济提供前车之鉴。
究其根本也还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迅速增长。前面已经说过,首先,货
币增加即意味着名义收入增加、市场利率较低,根据鲍莫尔、托宾提
出的货币需求的存货理论和托宾提出的货币需求的投机理论,货币的
交易需求量会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投机需求会随着利率的下降而增
加。所以货币增加会刺激交易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上升,造成本来就存
布加息,存贷款利率共上涨1.35个百分点(每次加息幅度为0.27个百
分点,活期存款利率保持不变);历经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央
行又于12月8日宣布从1282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达到
二十年来的最高位14.5%;此外,央行还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
率0.18个百分点。这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央行最近三
规定各商业银行必须用外汇交纳存款准备金,这项措施即可以减少商
业银行的外汇控制量;此外,我国还应该鼓励对外投资,拓宽外秆:资
金流出,允许保险机构进行境外投资。据统计,至9B末我国共批转
境外证券投资额度就达422亿美元。
.虽然上述货币政策措施对回笼货币.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有一定
的作用,但仅此并不能解决整个『口J题。所以.我们还需要多管齐下,
信用贷款增量,AR为外汇储备增量。因此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基本
上是由两个因素引起的:一是货币发行量和信贷规模的扩张.根据央
行公布的数据,lO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9.42万亿元,
同比增长18.47%,增幅比上年末高1.5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02个
百分点。同时,前lO个月人民币新增贷款已达到去年新增贷款的1.1
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收紧流动性600多亿元,减少外汇储备约800亿
美元。
市场上货币过多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外汇储备过多。国务院
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经过测算后认为,中国目前的最优外汇
储备量为7000亿美元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现在还存在3000多亿美元的
超额外汇储备。外汇过多,那么经兑换后就会被动增加货币供应。尽
参考文献 【l】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易宪容,《中国通货膨胀之原因与特征》.金融界网.2007年. 【3】余永定,《通货膨胀严重威胁稳定》.海外经济评论,2007年. 【4】佟家栋,《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通货膨胀原因的探讨》.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