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知识

合集下载

地理高考棉花知识点

地理高考棉花知识点

地理高考棉花知识点棉花是一种重要的农业作物,也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

在地理高考中,涉及到棉花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棉花的产地、适生环境、种植技术以及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下面将就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1. 棉花的产地棉花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全球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是中国、印度和美国。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棉花种植集中在长江流域、辽河流域和珠江流域等区域。

印度是一个重要的棉花出口国,棉花主要分布在孟买高原和德干高原。

美国的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克萨斯州、密西西比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地。

2. 棉花的适生环境棉花适宜的生长环境主要包括气候、土壤和水分等因素。

棉花对温暖的气候要求较高,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摄氏度至30摄氏度。

棉花对水分的需求较大,要求年降水量在600毫米至1000毫米之间。

土壤方面,棉花适合生长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中。

3. 棉花的种植技术棉花的种植技术包括选种、育苗、定植、管理和采摘等环节。

首先是选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良种。

接下来是育苗,通常采用播种或育秧方式进行。

定植是将育苗好的棉花苗移植到田地中进行生长。

在棉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常规的管理,包括灌溉、施肥、防虫和除草等工作。

最后是采摘,一般是在棉铃开裂、棉花籽成熟时进行。

4. 棉花的经济和环境影响棉花是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农民和国家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棉花的种植和加工产业链较长,涉及到棉花种植、纺织加工、服装制造等多个环节,形成了庞大的产业体系。

棉花产业对就业、贸易和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然而,棉花种植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环境问题,例如对土地的过度利用和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总结:棉花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通过对棉花的产地、适生环境、种植技术以及经济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棉花的相关知识。

在地理高考中,掌握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对棉花相关问题的正确理解和回答。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棉花种植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以实现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棉花知识

棉花知识

棉花知识(一) 常用小知识1、什么是棉花回潮率?如何测算?答:回潮率是指棉花中所含的水分与干纤维重量的百分比。

回潮率与含水率不同,含水率是指棉花中所含的水分与湿纤维重量的百分比。

国标规定,棉花公定回潮率为8.5%,回潮率最高限度为10.5%。

具体计算公式为:回潮率=(湿纤维重量-干纤维重量)/干纤维重量×100。

实际工作中回潮率是用电测器法测定的。

2、什么是含杂率?如何测定?答:含杂率指棉花中含有的如沙土、枝叶、铃壳、软籽表皮等非危害性杂物的比例。

国标规定锯齿棉标准含杂率为2.5%。

实际工作中一般用原棉杂质分析机测定原棉含杂率。

3、什么是危害性杂物?答:危害性杂物是指混入棉花中的对棉花加工、使用和棉花质量有严重影响的硬杂物和软杂物,如金属、砖石、化学纤维、丝、麻、毛发、塑料绳、布块等异性纤维或有色纤维等。

国标规定:棉花中严禁混入危害性杂物。

4、什么是异性纤维?有什么危害?答:异性纤维是指棉花中混杂的化学纤维、动物纤维和非棉性纤维等杂物的统称,如丙纶丝、塑料绳、毛发、麻丝、有色纤维等。

异性纤维混入棉花中,不但在纺纱加工过程中难以清除,而且会在除杂工序中被拉断或分梳成更短、更细的纤维,形成大量纤维状细小疵点。

纺纱时,这些疵点极易造成细纱断头,降低工作效率。

织布染色后,会在布面出现各种色点,严重影响布面外观质量,最终影响产品的内销及出口。

棉花使用中发现混有异性纤维的,可向专业纤维检验机构申请检验。

检验时,对未开包棉花随机抽取5%的棉包,逐包开包挑拣,未发现异性纤维的,在检验证书“异性纤维”栏中注明“未发现”;发现混有异性纤维或有色纤维的,根据数量作降级处理。

5、什么是棉花的衣分?影响衣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棉花的衣分表示籽棉加工成皮棉的比例。

正常年份,棉花的衣分为36%-40%,也就是说,100公斤籽棉能够加工出36-40公斤皮棉。

衣分的高低与种子表面单位面积的纤维数,纤维长短,纤维粗细成正比,与种子重量成反比。

棉花种业知识点总结

棉花种业知识点总结

棉花种业知识点总结一、棉花种业基础知识1. 棉花种类棉花包括纯种和杂交种。

纯种棉花是指通过自然繁殖或人工选择育成的一系列遗传纯正的棉种。

杂交种是指通过人工控制杂交而获得的种子,具有较优良的特性。

2. 棉花生长环境棉花生长的环境要求较高,它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是温暖湿润,气温在22-28摄氏度时,可以促进棉花的生长,同时还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

土壤要求肥沃、疏松、排水性良好。

3. 棉花生长周期棉花的生长周期大约为160-180天,分为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和成熟期。

生长期为40-50天,开花期为35-45天,结果期为30-40天,成熟期为15-20天。

4. 棉花育种方法棉花的育种方法主要有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两种。

选择育种是通过不断选择和配种的方法改进棉花的性状,使其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用途。

杂交育种是通过不同种质的组合进行杂交育种,以期产生具有显著优势的后代种子。

二、棉花种子的选殖与预处理1. 棉花种子选殖选择适宜的种子是种植棉花的基础,要选择具有高产量、耐病虫害、适应性强、品质好的种子作为种植材料。

此外,还要注意种子的存储期限,新鲜度和纯度。

2. 棉花种子预处理棉花种子经过预处理后,能够提高发芽率和保证播种质量,预处理包括除翅、筛选、除杂、种衣和防霉处理等步骤。

通过预处理,能够提高棉花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三、棉花种植技术1. 棉花的播种期播种期是棉花生长的开始,要选择气温适宜、光照充足的时期进行播种。

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

2. 棉花的密植原则在种植棉花时,要根据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以及不同棉花品种的特性,合理确定密植原则。

一般来说,早熟品种可适当密植,晚熟品种可适当疏植。

3. 棉花的施肥技术施肥对棉花生长至关重要,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棉花生长的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磷肥、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适时补充。

4. 棉花的病虫害防治棉花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病虫害威胁,要及时防治。

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

棉花基础知识

棉花基础知识

棉花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一、棉花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一)生育期棉花从出苗到吐絮所需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生育期长短,因品种、气候及栽培条件的不同而异,一般中熟陆地棉品种约130-140天。

在优越的生产条件下,可促使棉花生长加快,发育提前。

因此,创造适宜条件,满足棉花生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就能促进棉花早发,延长有效结铃期,从而达到早熟、优质、高产的目的。

(二)生育时期在棉花整个生育过程中,共经历五个生育时期,1.播种出苗期:播种-出苗,约需10-15天;2.苗期:出苗-现蕾,约需40—45天;3.蕾期:现蕾-开花,约需25—30天;4.花铃期:开花-吐絮,约需50—60天;5.吐絮期:吐絮-收花结束,30—70天不等。

二、棉花的生长发育(一)种子的发芽和出苗1.棉子发芽出苗过程棉花种子内部贮藏丰富的营养物质。

因此,棉子发芽一般需要经历三个过程:一是吸水膨胀过程;二是贮藏物质分解分化过程;三是胚细胞生长、分化过程。

种子吸水膨胀后,酶的活性逐渐加强,使子叶内的贮藏物质分解转化为可溶性的、较简单的物质,供胚吸收利用。

胚吸收养分后,即开始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形成幼苗的不同器官。

当胚根突破珠孔向外伸长达种子长度一半时,叫做发芽。

发芽后,条件适宜,胚轴伸长为幼茎。

幼茎起初弯曲呈弓背状,待顶破士后便很快伸直,并将子叶带出土面,当子叶平展时,叫做出苗。

2.棉子发芽出苗需要的条件温度棉花是喜温作物,棉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0.5-12℃,适宜温度为28-30℃,最高温度为40-45℃。

在临界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芽越快。

在昼夜平均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变温比恒温更有利于发芽。

棉子出苗时对温度的要求比发芽高。

试验表明,一般陆地棉品种出苗需要l60C以上,在16-32℃之间,随温度的升高出苗速度加快。

水分棉子种皮厚而坚硬,种子内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棉子发芽需要吸收较多的水分,陆地棉为种子风干重的61.6%。

因此,棉子在播种前需要浸种,吸足水分,利于发芽出苗。

棉花基础知识

棉花基础知识

棉花基本知识介绍目录一、棉花基本知识1.1 棉花品种特性1.2 棉纤维品质构成1.3 棉花的分类、加工与检验1.4 棉花的分级1.5 棉花储存及保管二、我国棉花生产2.1 棉花产区分布及区划2.2 棉花生长阶段及影响因素2.3 我国棉花产量2.4 转基因棉花介绍三、我国棉花流通与消费3.1 棉花的用途3.2 棉花历史价格回顾3.3 我国棉花进出口四、我国棉花进出口五、世界棉花生产、消费和贸易5.1 世界棉花生产、消费和贸易概况5.2 国际权威棉花价格及其走势5.3 国际棉花期货市场六.附件 Index(China Cotton Index )2.英国利物蒲棉花价格指数介绍(Cotlook Index)3.郑州交易所标准仓单一、棉花基本知识棉花是离瓣双子叶植物,属锦葵目锦葵科木槿亚科棉属。

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

1.1 棉花品种特性棉花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多年生、短日照作物。

经长期人工选择和培育,逐渐北移到温带,演变为一年生作物。

春季(或初夏)播种,当年现蕾、开花、结实,完成生育周期,到冬季严寒来临时,生命终止。

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只要有充足的温度、光照、水肥条件等,就像多年生植物一样,可不断地长枝、长叶、现蕾、开花、结铃,持续生长发育,具有无限生长性和较强的再生能力。

在棉花的一生中,温度对它的生长发育、产量及产品质量的形成影响很大。

除温度外,棉花对光照非常敏感,比较耐干旱,怕水涝。

棉花生长历经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到立冬16个节气(从四月中下旬至十一月中旬左右),一生可以划分为播种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5个阶段。

相对于其他农产品来讲,棉花生长期较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1.2 棉纤维品质构成棉纤维是由受精胚珠的表皮细胞经伸长、加厚而成的种子纤维,不同于一般的韧皮纤维。

棉纤维以纤维素为主,占干重的93%-95%,其余为纤维的伴生物。

由于棉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经济性状,使之成为最主要的纺织工业原料。

有哪些关于棉花的冷知识

有哪些关于棉花的冷知识

有哪些关于棉花的冷知识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常见于棉花地、棉花园等地方。

除了我们熟知的一些常见知识外,还有一些关于棉花的冷知识,或许你并不知道。

1. 棉花的起源棉花起源于亚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人们发现的棉花遗迹在墨西哥,这表明棉花可能是由美洲土著传播到其他地区的。

而世界上最早的纺织品化石则出现在巴基斯坦,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

2. 棉花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棉花的种植和纺织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古以来,棉花纤维的柔软性和吸湿性使其成为理想的纺织原料,被广泛用于制造衣物、床上用品等。

棉花的种植和纺织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贸易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的兴起。

3. 棉花的品种丰富多样全球共有约50种不同的棉花品种,其中最主要的品种包括美国棉、印度棉、中国棉等。

不同品种的棉花在纤维长度、纤维强度、纤维细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纺织品制造。

4. 棉花纤维的特性棉花纤维的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纺织原料。

棉花纤维柔软、吸湿性好、透气性好,并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

此外,棉花纤维能够耐高温,不易燃烧,这也使得棉花成为一种相对安全的纺织原料。

5. 棉花的采摘方式棉花一般在秋季采摘,采摘时通常采用机械化的方式。

机械化采摘可以大大提高采摘效率,减少人工劳动。

采摘后的棉花会经过处理,去除种子和杂质,然后进行纺织加工。

6. 棉花的用途广泛棉花的用途非常广泛,除了制造衣物、床上用品等纺织品外,还可以用于制造纸张、钱币、烟草、药物等。

此外,棉花籽中的棉籽油也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油和工业原料。

7. 棉花的保护由于棉花种植面积广泛,棉花病虫害也较为严重。

为了保护棉花的生长和提高产量,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合理施肥、科学病虫害防治、优化种植结构等。

8. 棉花的国际贸易棉花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国际贸易量巨大。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是中国、印度和美国,这三个国家的棉花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

棉花知识介绍

棉花知识介绍

棉花知识介绍棉花品种介绍一、棉花大体知识一、棉花的生长特性和生长期。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植物纤维,它原产于热带干燥的草原地域,最初为连年生木本植物,后来慢慢引种到亚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地域,进展成今天的一年生作物。

目前,由于育种和栽培技术的进步,棉花的种植范围已有较大扩展,在北纬45度到南纬35度的范围内都有种植。

棉花生长应具有必然的热量、水分、日照、土壤等条件。

如要求全年日照时数不小于1300个小时;需要深厚的活土层;棉田一样以中性及微碱性土壤为宜;要求地下水位最好在米以下。

棉花的生长分为萌芽出苗、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成熟期5个时期。

棉花生长历经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到立冬16个骨气。

相关于其他农产品来讲,棉花生长期较长,受自然因素的阻碍较大。

二、棉花的分类。

棉花为锦葵目棉属,棉属有四个栽培棉种组成,即亚洲棉、非洲棉、陆地棉(又叫细绒棉)、海岛棉(有叫长绒棉),我国不是棉花原产地,棉种是由国外引进的。

我国植棉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

但到20世纪50年代末,陆地棉成为我国的要紧品种。

第二是长绒棉,长绒棉纤维较长,在我国新疆地域有必然产量。

3、棉花的加工与查验。

棉农从棉棵上摘下的棉花叫籽棉,籽棉通过加工后去掉棉籽的棉花叫皮棉,适应上所说的棉花产量,一样都是指的皮棉产量。

锯齿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叫锯齿棉,皮辊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叫皮辊棉,皮辊棉轧工质量不行,生产效率低;齿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轧工质量好,但对棉花纤维有必然的损伤,目前陆地棉的加工大体上都用锯齿轧花机,长绒棉的加工利用皮辊轧花机。

籽棉加工成皮棉的比例是10:3,即每10吨籽棉可加工成3吨皮棉。

轧花机加工成的皮棉经打包机打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棉包。

国家标准皮棉包装有三种包型:85千克/包(±5千克);200千克/包(±10千克);227千克/包(±10千克)。

棉花查验是严格依照国家标准GB进行的。

依照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特点、轧工质量这三个条件把棉花划分为1至7级及等外棉;又依照棉纤维的长度25—31mm划分有长度级,棉花长度级以1mm为级距。

《棉花基础知识》课件

《棉花基础知识》课件

棉花的分级与检验
分级
根据棉花的品质、色泽、长度等因素 ,棉花被分为不同的等级,如一级、 二级、三级等。
检验
检验主要包括对棉花的质量、长度、 色泽、杂质等方面的检测,以确保棉 花的质量。
棉花的用途与产品
用途
棉花主要用于纺织业,生产棉布、棉纱、棉毛织品等。此外 ,棉花还可用于制作床单、毛巾、手套等生活用品。
棉花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基因工程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棉花的性状和品质,提高抗虫、抗病、抗逆等能力。
细胞工程
通过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技术,实现快速繁殖和品种改良。
未来棉花科学研究展望
智能化育种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棉 花育种的智能化和精准化。
生态化种植
研究棉花的生态适应性,发展生态友 好型的种植模式,降低环境污染。
整地与施肥
深耕细耙,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50 公斤。
播种方式
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播种,播种深度一般为2-3厘米,播种后及时镇 压。
田间管理
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灌溉排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
棉花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综合防治
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害,采取不同的防 治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 管理等。
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多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治理棉花病 虫害。
虫害防治
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 等多种方法,控制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
04
棉花加工与产品
棉花的采摘与加工
采摘
棉花的采摘通常在棉铃裂开后进 行,手工采摘或者机械采摘是常 见的两种方式。
加工
棉花加工主要包括去籽、除杂、 松散纤维等步骤,最终形成原棉 或者棉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花新标准实用手册1.怎样理解棉花的反射率(Rd)和黄色深度(+b)?答:任一物体的颜色,都可以用色度学的三个基本参数来描述它的特性,即明度、色调和饱和度。

明度是指非自发光物体表面相对明暗的特性,相当于自发光物体的亮度因素。

色调表示色彩彼此区分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特性,相当于光的主波长。

饱和度表示颜色的丰满程度,即浓淡程度。

若以这三个参数为坐标,可以形成一个三维的颜色空间,任一颜色对应于空间中的一个点。

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孟塞尔(Munsell)颜色空间来表示颜色特性。

孟塞尔色空间的中心轴代表无彩色黑白系列的明度等级,与中心轴垂直的平面的各个方向代表不同的孟塞尔色调,离开中心轴的距离表示饱和度。

对于非彩色棉,棉花的基本色调很接近孟塞尔色卡的10YR,可以认为,不同的棉花色调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棉花的色调在孟塞尔色空间的10YR平面上。

因此,在10YR色平面上,只要用明度和饱和度两个坐标来刻划棉花的颜色特性。

棉花测色仪采用亨特(Hunter)坐标,其中Rd(%)表示反射率;+a表示反射光红色成分,-a表示绿色成分;+b表示黄色成分,-b表示蓝色成分。

亨特系统Rdab与国际照明委员会的CIE1931色度系统存在下列关系:Rd=Ya=175fy(1.02X-Y)b=70 fy (Y-0.847Z)fy =0.51[(21+20Y)/(1+20Y)]因此,应用CIE1931系统测量出物体颜色的X、Y、Z三刺激值,就可以计算出Rd、a、b 参数。

对于棉花来说,a近似一常数,无须测量,即三刺激值中的x无须测量。

所以,棉花测色仪只要测量棉花的Y、Z两刺激值便行了。

根据棉花测色仪测得的Y、Z两刺激值,利用下列公式得出亨特系统颜色空间的结果:Rd=Y+b=70 fy (Y-0.847Z)fy =0.51[(21+20Y)/(1+20Y)]其中,Rd是反射率,属明度指标;+b是黄色深度,属饱和度指标。

2.如何划分棉花颜色类型?答:棉花颜色的变化,在色度学上是三维渐变的,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的分割。

只是人们为了区别颜色的需要,将其分类。

棉花颜色类型的划分也是这样。

试验研究人员在对我国几大棉区,大量棉花实物样品的基础上,将棉花按颜色划分为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四个类型。

棉花颜色类型的划分,主要依赖于棉花样品中黄色程度而定。

正常棉花的底色为白或乳白色,这样的棉花为白棉类型。

在未成熟期就因霜或干旱、虫害而死的棉纤维呈现的是深黄色,因此棉花中含有的这种纤维越多,颜色就越黄越深。

另一个造成棉花颜色发黄的原因是皮棉的存储。

发黄纤维程度的多少取决于存储时的温度、湿度和存储时间的长短。

3.如何理解各类型棉花?答:白棉:中国主产区主要品种在正常天气下正常生长、成熟或过成熟的棉纤维(包括日照过度和灰尘污染),都描述为白棉类型。

这里所述正常天气是是指当地代表性气候,籽棉未受特殊的雨水污染。

正常生长是指未因病虫害、干旱、洪涝等自然因素影响棉株生长发育。

包括正常的早期棉、所有的中期棉、未受霜冻的晚期棉,或者中期棉中含有少量晚期棉和个别早、中期僵瓣棉。

此类型棉主要突出“正常”,在一切涉及影响棉花色泽因素均基本正常时的棉花划为白棉,给人的色感为洁白、灰白、乳白色,不应该有偏黄、阴黄的感觉。

淡点污棉:白棉中混有部分在未成熟期就因霜或干旱、虫害而死的发黄的纤维,或因受轻度污染和长期储存变黄的纤维,即白棉中混有部分僵瓣棉,或是白棉因受轻度污染或水分过大引起纤维整体色泽变黄。

此类型棉花突出白棉中混有少量的淡黄色纤维的概念,黄色纤维来源有很多种,并不限于是哪种。

从字面理解就是白棉中有淡黄色纤维斑点,既是淡点污染,用含量来描述是少量。

其它达到同种黄度的棉还有几种,一是因储存时间较长,原来白棉中未成熟棉颜色变异较快,形成淡黄染斑点。

二是新棉因多种原因整体变黄,此种淡点污棉外观形态不同于典型的淡点污棉外观,容易引起争议,长江流域棉区比较常见。

淡黄染棉:各种僵瓣棉和部分晚期次棉、污染棉、烂桃棉,或是淡点污棉变异而来。

此类型棉正常情况很少出现,多为加工白棉时分离出来的棉花和污染棉组成。

黄染棉:新棉中几乎找不到这种棉花,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出现,为多年储存变异,或回潮率大的籽棉,没有即时晾晒变黄。

4.应该怎样理解棉花颜色分级图类型线?答:由视觉特性可知,相同黄色深度的颜色,反射率越低,给人感觉颜色越重,主观认为就是越黄。

所以反射率低的棉花,黄色深度小一些,才能和反射率高、黄色深度大一些的棉花视觉黄度相当。

因此类型线需要从右上向左下倾斜。

从棉花自然生长特性看。

一般情况反射率高的棉花,籽棉吐絮好,成熟度高,黄色深度略大一些,不影响对籽棉质量的判断。

所以高级别棉,黄色深度略大一些,仍可判定为白棉。

反射率低的棉花,如黄色深度稍大,籽棉表现为吐絮不好,成熟度低,籽棉质量差,所以反射率越低,对黄色深度要求越高。

所以类型线从右上向左下倾斜符合籽棉自然生长特性。

类型线应处在棉花由白变黄过程中,视觉感觉黄色深度变化较大的位置,处在籽棉性质发生较大变化的位置。

5.如何把握棉花颜色级别?依据黄色深度确定的同一类型的棉花,其反射率也各不相同,我国棉花的反射率一般在40%~85%。

按反射率高低,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级别。

如果对照实物标准确定棉花级别,这里所指的反射率,可以理解为收到光线照射的棉花,在人的视觉“反射率”。

由视觉特性可知,相同反射率时越黄的棉花感觉越亮。

等级线向右下倾斜,使同一等级棉花给人的综合感觉亮度相同。

从棉花自然生长特性看。

籽棉颜色存在地域差,相同程度的籽棉,不同地域呈现不同反射率,黄色深度低的,反射率相应高;黄色深度高的,反射率相应低。

所以级别线从左上向右下倾斜,也符合籽棉的地域特性。

6.棉花颜色级文字描述有何作用?文字描述体现出了棉花颜色分级符合棉花自然特性的特点。

文字描述的作用在于:一是帮助检验人员掌握各级棉花颜色的基本特征。

二是了解各颜色级棉花的籽棉来源。

3、有助于检验员准确判定棉花颜色级。

7.白棉一、二级的文字描述是什么?白棉一级:洁白或乳白、晶亮或油亮。

早、中期优质白棉,棉瓣肥大,有少量的一般白棉。

白棉二级:洁白或乳白、明亮。

早中期好白棉,棉瓣大,有少量雨锈棉和部分的一般白棉。

白棉一、二级有如下特点:(1)都是我们传统印象中的好棉花。

(2)一级要求条件较高,是日照充分,吐絮好、棉瓣肥大的早中期优质白棉,有时可有有少量的一般白棉;二级是以吐絮好、棉瓣肥大的早中期优质白棉为主,有少量雨锈棉和部分的一般白棉。

(3)外观形态:一级是表面平滑,纤维层次清晰,二级仅是表面平滑,和白棉一级比较,纤维层次还不够清晰。

(4)一级白棉:皮棉表面平滑,纤维层次清晰,整个表面布满好似奶油一样的均匀亮点,对反射率的感觉是油亮、晶亮。

(5)二级白棉:皮棉表面平滑,明亮。

感觉晶亮点并没有布满表面;或亮点均匀布满表面但亮度不够刺眼;总体给人明亮轻快的感觉。

8.白棉三级的文字描述是什么?白或乳白、稍亮。

早中期一般白棉和晚期好白棉,棉瓣大小都有,有少量雨锈棉。

白棉三级有如下特点:(1)三级白棉:皮棉表面平整,稍有丝光,不亮也不暗,似乎就是棉纤维的本色。

(2)三级白棉的上部区域有些亮但达不到明亮的感觉,+b值为7左右的棉花,虽然Rd 值较高,但给人感觉是白而不亮,有点呆白的感觉。

下部区域没有亮的感觉,或是局部明亮局部灰暗。

(3)总体特征表现为不好也不坏,不亮也不暗,属比较正常的棉花。

9.白棉四级、五级描述是什么?白棉四级:色白略有浅灰、不亮。

早中期失去光泽的白棉。

白棉五级:色灰白或灰暗。

受到较重污染的一般白棉。

白棉四级、五级有如下特点:(1)四级白棉:皮棉表面有不平整的感觉,无丝光,色白带浅灰。

无论Rd值大小均略有灰色感觉,也就是表面有浅灰色感觉时就可以定为41级。

(2)五级白棉:表面色灰白带深灰,有灰暗的感觉。

(3)四级白棉多为机采棉、种子棉。

(4)通常会体现出过成熟。

(5)四、五级白棉成因多为受到灰尘污染。

(6)五级为受污染较重的棉花,如烟熏棉等。

(7)要从概念上区别于灰僵瓣棉。

灰僵瓣棉虽然体现出灰色感觉,但黄色深度较大,基本是淡点污棉。

10.淡点污一级描述是什么?乳白带浅黄、稍亮。

白棉中混有雨锈棉、少量僵瓣棉,或白棉变黄。

淡点污一级的特点:(1)使用价值仍较高,仅是黄了一些。

(2)通常描述是黄亮。

(3)新棉中,12级不多。

(4)和11、21在色感上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11.淡点污二级描述是什么?乳白带阴黄,显淡黄点。

白棉中混有部分早、中期僵瓣棉或少量轻霜棉,或白棉变黄。

淡点污二级有如下特点:(1)淡点污二级相对较复杂,大多淡点污棉都落在这个级别内。

这个级,各种籽棉都可能有。

(2)各产区,22级外观特征不同。

其中有长江流域棉区,因雨水多引起的整体偏黄的,也有黄河流域棉区的白棉和僵瓣棉混合形成的,二者外观形态不一致。

(3)和三级白棉在色感上有对应关系。

12.淡点污三级描述是什么?答:灰白带阴黄,有淡黄点。

白棉中混有部分中晚期僵瓣棉或轻霜棉,或白棉变黄、霉变。

淡点污三级有如下特点:(1)灰僵瓣棉较多。

(2)灰中透黄为主要特征,显有糟绒。

13.淡黄染、黄染棉描述是什么?答:(1)以晚期棉、各种僵瓣棉为主,含有的白棉较少。

(2)水渍污染或长期储存变异形成。

(3)和白棉、淡点污棉相比明显有偏黄的感觉。

14.能否对白棉各级描述作简要概述?答:可这样总结为:1油2亮3正常4灰5暗6发黑。

淡点污棉1、2、3是对应的2、3、4级白棉中混有部分淡黄色纤维的色感特征。

15.如何把握实物标准?答:根据颜色分级图和文字描述制作实物标准,实物标准是感官检验颜色级的依据,是保证感官和仪器检验相符的技术基础。

制作白棉4个级、淡点污棉2个级、淡黄染棉2个级、黄染棉1个级的实物标准;每个类型的最低级不制作实物标准。

颜色级实物标准全国统一制作,统一发行。

每个级4块棉样,它们没有高低之分,均为底线标准,分别代表不同黄色深度区域内的底线颜色特征,每一块棉样覆盖黄度区域+b值间隔0.8左右,见图所示区域。

正确使用棉花颜色级实物标准。

每块标样没有产区概念,不代表那个产区的棉花,仅和黄度有关。

属于那一块标样覆盖区域,检验时就对照那块标样。

每个颜色级可按样块再细分为-1、-2、-3、-4四个小类型,例如21-1,31-4等。

属于-1类型的,只能和-1标样对比,不能和-3或-4对比,否则会产生差异。

16.棉花颜色变异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影响棉花颜色变异的因素主要有:储存时间、温度、湿度、品种、微生物。

因为色泽是可测量的原棉质量评价等级参数之一,因此要研究对于不同储存条件下颜色变化的情况。

评定为白棉的试样储存后可能变为淡点污棉,或者作为淡点污棉储存的棉花会成为淡黄染棉。

试验证明,温湿度对棉花变异影响较大,高温高湿变异大,低温低湿变异小;10摄氏度,50%相对湿度时,棉花色泽变异能够符合标准使用要求,维持条件又比较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