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作物栽培学》棉花教案

《作物栽培学》棉花教案

《作物栽培学》棉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棉花的生物学特性,掌握棉花的生长发育过程。

2. 使学生了解棉花栽培技术,包括播种、施肥、灌溉、整枝等。

3. 培养学生对棉花病虫害的防治能力。

4. 使学生了解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棉花的生物学特性棉花的种类与分布棉花的生长发育过程棉花的生物学特性2. 棉花栽培技术播种技术施肥技术灌溉技术整枝技术3. 棉花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常用农药的使用方法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4. 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提高产量的措施提高品质的措施棉花栽培新技术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棉花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产量品质提高方法。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到棉花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观察、操作和学习。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棉花栽培实例,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棉花栽培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棉花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产量品质提高方法的理解程度。

2.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棉花种植基地的实际操作表现。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棉花栽培学的问题,测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课时:1. 棉花的生物学特性:2课时2. 棉花栽培技术:3课时3. 棉花病虫害防治:2课时4. 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提高:2课时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3课时六、教学资源:1. 教材:《作物栽培学》棉花部分的相关教材。

2. 课件:教师自制的棉花栽培学课件。

3. 视频资料:棉花生长发育过程、病虫害防治等视频资料。

4. 实地考察:棉花种植基地的实地考察。

5. 网络资源:相关的棉花栽培学网站和论坛。

七、教学步骤:1. 棉花的生物学特性:介绍棉花的种类与分布,讲解棉花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生物学特性。

2. 棉花栽培技术:讲解播种技术、施肥技术、灌溉技术和整枝技术。

3. 棉花病虫害防治:介绍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讲解常用农药的使用方法和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

《作物栽培学》棉花教案

《作物栽培学》棉花教案

《作物栽培学》棉花教案第一章:棉花栽培基础知识1.1 棉花的起源与传播1.2 棉花的基本生物学特性1.3 棉花的生长周期与生育时期1.4 棉花的主要品种及其特性第二章:棉花的播种与育苗2.1 棉花的播种技术2.2 棉花的育苗技术2.3 棉花苗期管理技术2.4 棉花壮苗指标及培育方法第三章:棉花土壤管理与施肥3.1 棉花的土壤要求3.2 棉花的土壤耕作技术3.3 棉花施肥的原则与方法3.4 棉花营养诊断与调控技术第四章:棉花灌溉与排水4.1 棉花需水特性与灌溉时期4.2 棉花的灌溉技术4.3 棉花排水技术与方法4.4 棉花抗旱保水技术措施第五章:棉花病虫害防治5.1 棉花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5.2 棉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5.3 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5.4 棉花病虫害防治的农药使用技术第六章:棉花的整枝与打顶6.1 棉花整枝技术6.2 棉花的打顶技术6.3 棉花打顶与整枝的作用及意义6.4 不同品种棉花整枝打顶的差异与应用第七章:棉花的收获与加工7.1 棉花的成熟度判定7.2 棉花的收获技术7.3 棉花的加工与储藏7.4 棉花收获机械的选择与使用第八章:棉花栽培的生态与环境保护8.1 棉花栽培的生态问题8.2 棉花栽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8.3 棉花栽培的生态环境保护技术8.4 棉花栽培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第九章:棉花栽培技术的集成与应用9.1 棉花栽培技术体系构建9.2 棉花栽培技术的集成创新9.3 棉花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9.4 棉花栽培技术服务体系的建立第十章:棉花栽培实践案例分析10.1 棉花栽培成功案例介绍10.2 棉花栽培失败案例分析10.3 棉花栽培关键技术环节的优化策略10.4 棉花栽培发展趋势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棉花的基本生物学特性难点解析:棉花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较为复杂,涉及基因表达、激素调控等多方面知识;棉花对环境因素的适应性研究,需要结合生理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

棉花的幼儿园教案

棉花的幼儿园教案

棉花的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棉花的生长过程和生产过程。

2.了解棉花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幼儿对棉花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棉花实物或图片等教具。

2.教师准备自制的棉花手工制作材料,如棉花人、棉花小鸟等。

3.单独预订教室,安排好上课时间和环境。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教师展示棉花实物或图片,向幼儿们介绍“棉花是什么”,引导幼儿们谈谈自己对棉花的认知,并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学习环节(30分钟)a)棉花生长过程的讲解教师邀请幼儿们一起观察棉花的外观特点,如棉花的大小、颜色、质地等,然后向幼儿们讲解棉花的生长过程,包括插秧、生长、开花、结果、收割等。

b)棉花生产过程的介绍教师以引领问题的方式提出“棉花都有哪些用途”?引导幼儿们思考棉花的生产过程,了解棉花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如棉纺织品、卫生产品等,并从中引出对棉花保护的重要性。

3.实践环节(30分钟)a)制作棉花手工教师准备自制的棉花手工制作材料,如棉花人、棉花小鸟等,让幼儿们亲身制作,了解棉花手工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b)互动游戏教师设计趣味互动游戏,引导幼儿们“拯救棉花”,让幼儿们在互动交流中感受棉花的重要性和对棉花的保护意识。

4.总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们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引导幼儿们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护棉花,以及如何关心和尊重生命。

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通过对棉花生长和生产过程的讲解,以及制作棉花手工和互动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们了解棉花的生命和价值,培养幼儿对棉花的保护意识,协助幼儿们认识和尊重生命,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和发掘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幼儿积极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棉花教案[新]

棉花教案[新]

棉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棉花的生长习性和生产过程2.掌握棉花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二、教学内容1.棉花的生长习性和生产过程2.棉花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3.棉花的收获和加工三、教学重点1.棉花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2.棉花的收获和加工四、教学难点1.棉花的生长习性和生产过程2.棉花的收获和加工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棉花的生长习性和生产过程,让学生了解棉花的基本知识。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棉花的种植和管理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棉花的收获和加工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过程1. 棉花的生长习性和生产过程1.1 讲解棉花的生长习性和生产过程,包括棉花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生长特点等。

1.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棉花的生长习性和生产过程,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2. 棉花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2.1 讲解棉花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包括选地、施肥、浇水、除草、防虫等。

2.2 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模拟棉花的种植和管理过程,掌握棉花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3. 棉花的收获和加工3.1 讲解棉花的收获和加工过程,包括采摘、晾晒、打包、运输、加工等。

3.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棉花的收获和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七、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了解棉花的生长习性和生产过程,掌握棉花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2.学生能够进行棉花的种植和管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学生能够分析棉花的收获和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棉花的生长习性和生产过程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讲解和讨论。

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实验教学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主题教案:棉花

大班主题教案:棉花

大班主题教案:棉花一、教学目标1.掌握棉花的基本知识,包括生长环境、生长周期、用途等。

2.了解棉花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

3.提高幼儿的观察、探究能力,培养幼儿的爱心与耐心。

二、教学重点1.认识棉花的外形特征。

2.了解棉花的用途。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1)棉花简介让幼儿自己动手摸一下棉花,了解棉花的柔软轻盈,感受棉花的触感。

说明棉花是一种纤维作物,原产中国,棉花是纺织原料。

(2)棉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在黑板上画出棉花的生长过程图,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幼儿了解棉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

提示幼儿:棉花的播种时间是每年春、夏两季,棉花从种子到开花结棵需要大约100天。

(3)棉花的用途通过图片和现成的棉花呈现,让幼儿看看棉花可以制成的产品。

引导幼儿发现棉花可以制成棉衣、棉鞋、棉帽、棉被、毛巾等许多生活用品,还能制成硬纸板和重型纸张等工业用品。

2.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幼儿坐成一个小圈子,配合自然环境,让幼儿亲身感受棉花的触感,感觉棉花的柔软、轻盈。

使幼儿在情境中感知、思考、体验、行动,达到真正的体验式学习。

(2)讲解法通过大屏幕视频、图片等资料,让幼儿了解到棉花的基本知识、生长环境和使用方法。

老师在幼儿园中放置棉花等实物,直接观察棉花及制品来了解棉花的用途,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教学过程设计(1)活动一:摸摸棉花活动目的: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干净的棉花活动流程:•让幼儿坐成一个小圈子,把棉花放在幼儿身前。

•让幼儿摸一下棉花,感受柔软、轻盈的触感,了解棉花的特性。

•让幼儿比较一下棉花和其他纤维制品的质感。

(2)活动二:棉花发芽活动目的:通过观察棉花发芽来了解棉花的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棉花种子、过滤纸、塑料盘子活动流程:•把过滤纸放入塑料盘里,加水使过滤纸变得湿润。

•把棉花种子放到过滤纸上面。

•一旁观察、等待,使棉花种子在过滤纸里发芽。

(3)活动三:棉花制品介绍活动目的:通过实物来了解棉花的用途。

大班科学教案棉花 (2)

大班科学教案棉花 (2)

大班科学教案棉花大班科学教案:棉花导语: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工具,科学教案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本文将从大班科学教案的角度出发,探讨一节关于棉花的科学课程设计。

【课程概述】本节课程旨在通过对棉花的观察、实验和讨论,让幼儿了解棉花的来源、结构、特性以及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和观察、实验能力。

【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棉花的来源和结构。

2. 通过实验和讨论,了解棉花的特性和用途。

3. 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1. 棉花样本2. 放大镜3. 大型幻灯片或图片展示4. 实验材料(例如各种织物、棉花球等)5. 手持摄像机或手机等录制设备(可选)【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准备一束棉花并展示给幼儿看,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你们见过这个植物吗?在哪里见过?二、探究(20分钟)1. 展示大型幻灯片或图片,介绍棉花的外观特征、产地等基本知识点。

2. 分发放大镜,并让幼儿观察棉花的细节。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棉花的颜色、质地等特征。

3. 分发一些棉花样本,引导幼儿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并与前面介绍的图片进行对比,了解棉花的结构和特性。

4. 引导幼儿思考问题:棉花是怎样生长的?棉花是怎样用来制成织物的?三、实验(30分钟)1. 分组组织幼儿进行实验。

2. 实验一:探究棉花的吸水性。

准备不同种类的织物和一些棉花球,让幼儿分别用不同的织物和棉花球擦拭水珠,并观察吸水性的不同。

让幼儿讨论为什么棉花能够吸水?3. 实验二:棉花的隔热性。

准备两杯热水,分别放入一个杯子中,然后用棉花围绕一个杯子,不用棉花围绕另一个杯子。

观察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杯水的温度有何不同。

4. 实验三:棉花的浮力。

准备一个水槽或水桶,放入棉花,观察棉花的浮力和下沉能力。

四、讨论(15分钟)1. 结合实验结果,引导幼儿讨论棉花的吸水性、隔热性和浮力。

《棉花基础知识介绍》课件

《棉花基础知识介绍》课件

棉花的幼苗期
2
介绍棉花在幼苗期的生长特点和需要的
管理。
3
棉花的开花结果期
4
解释棉花如何开花和结结果实。
棉花的种子发芽
解释棉花种子如何发芽和成长。
棉花的生长期
探讨棉花在生长期的需求和如何促进健 康生长。
棉花的栽培管理
1 地块准备
介绍种植棉花前需要进行的土地准备工作。
2 播种与育苗
解释棉花的播种和育苗方法,以及如何提高 育苗成功率。
3 浇水与施肥
探讨棉花的水肥管理措施,确保其良好的生 长。
4 病虫害防治
介绍常见的棉花病虫害,以及如何进行有效 的防治。
棉花的采摘与储存
1 采摘时机选择
解释棉花采摘的最佳时机和影响因素。
2 采摘方式及注意事项
介绍棉花采摘的方法和采摘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3 棉花的储存要求
探讨棉花储存的条件和技巧,以保持其质量。
《棉花基础知识介绍》 PPT课件
棉花基础知识介绍
探索棉花的奇妙世界,从棉花的分类、生长发展到加工利用,了解这一重要 农作物的全貌。
棉花的概述
什么是棉花?
介绍棉花的定义和特点。
棉花的分类
介绍不同种类的棉花和它们的特点。
棉花的用途
探索棉花在纺织、造纸、医药和食品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棉花产业的现状和挑战。
3 棉花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探讨棉花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
棉花的加工与利用
棉纤维的加工
介绍棉花纤维的加工过程和用 途。
棉籽的加工
解释棉花籽的加工方法和如何 利用其价值。
棉花在纺织、造纸、 医药和食品等方面的 应用
探索棉花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 用和贡献。

《作物栽培学》棉花教案

《作物栽培学》棉花教案

《作物栽培学》棉花教案第一章:棉花栽培基础知识1.1 棉花的起源和分布1.2 棉花的基本形态特征1.3 棉花的生长周期1.4 棉花的生长发育习性第二章:棉花种子处理与播种2.1 棉花种子的选择与处理2.2 棉花的播种技术2.3 棉花播种后的管理2.4 棉花壮苗培育技术第三章:棉花施肥技术3.1 棉花对养分的需求3.2 棉花的施肥原则3.3 棉花施肥技术3.4 棉花施肥注意事项第四章:棉花灌溉与排水4.1 棉花的水分需求4.2 灌溉技术4.3 棉花排水技术4.4 棉花水分管理注意事项第五章:棉花病虫害防治5.1 棉花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5.2 棉花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5.3 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5.4 棉花病虫害防治的注意事项第六章:棉花的整枝与打顶6.1 棉花整枝的意义与方法6.2 棉花的打顶技术6.3 棉花打顶后的管理6.4 棉花整枝与打顶的注意事项第七章:棉花的收获与加工7.1 棉花的成熟期判定7.2 棉花的收获技术7.3 棉花的加工与储存7.4 棉花收获与加工的注意事项第八章:棉花栽培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8.1 棉花栽培的生态环境问题8.2 棉花栽培的可持续发展策略8.3 棉花栽培的环境友好型技术8.4 棉花栽培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措施第九章:棉花栽培新技术与发展趋势9.1 棉花栽培的新技术应用9.2 棉花栽培的生物技术发展9.3 棉花栽培的智能化管理9.4 棉花栽培的发展趋势分析第十章:实践操作与技能训练10.1 棉花栽培的基本操作技术10.2 棉花栽培的实践案例分析10.3 棉花栽培技能训练项目10.4 棉花栽培操作技能的评价与提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棉花的基本形态特征补充说明:棉花的根系主要由主根和侧根组成,具有深入土壤的能力,有利于吸收养分和水分。

棉花茎叶茂盛,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棉花的花果繁多,需要合理调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二、棉花的生长周期补充说明:棉花生长周期包括播种至出苗、出苗至现蕾、现蕾至开花、开花至吐絮等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花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一、棉花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一)生育期棉花从出苗到吐絮所需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生育期长短,因品种、气候及栽培条件的不同而异,一般中熟陆地棉品种约130一140天。

在优越的生产条件下,可促使棉花生长加快,发育提前。

因此,创造适宜条件,满足棉花生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就能促进棉花早发,延长有效结铃期,从而达到早熟、优质、高产的目的。

(二)生育时期在棉花整个生育过程中,共经历五个生育时期,1.播种出苗期:播种一出苗,约需10一15天;2.苗期:出苗一现蕾,约需40—45天;3.蕾期:现蕾一开花,约需25—30天;4.花铃期:开花一吐絮,约需50—60天;5.吐絮期:吐絮一收花结束,30—70天不等。

二、棉花的生长发育(一)种子的发芽和出苗1.棉子发芽出苗过程棉花种子内部贮藏丰富的营养物质。

因此,棉子发芽一般需要经历三个过程:一是吸水膨胀过程;二是贮藏物质分解分化过程;三是胚细胞生长、分化过程。

种子吸水膨胀后,酶的活性逐渐加强,使子叶内的贮藏物质分解转化为可溶性的、较简单的物质,供胚吸收利用。

胚吸收养分后,即开始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形成幼苗的不同器官。

当胚根突破珠孔向外伸长达种子长度一半时,叫做发芽。

发芽后,条件适宜,胚轴伸长为幼茎。

幼茎起初弯曲呈弓背状,待顶破士后便很快伸直,并将子叶带出土面,当子叶平展时,叫做出苗。

2.棉子发芽出苗需要的条件温度棉花是喜温作物,棉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0.5一12℃,适宜温度为28—30℃,最高温度为40—45℃。

在临界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芽越快。

在昼夜平均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变温比恒温更有利于发芽。

棉子出苗时对温度的要求比发芽高。

试验表明,一般陆地棉品种出苗需要l60C 以上,在16—32℃之间,随温度的升高出苗速度加快。

水分棉子种皮厚而坚硬,种子内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棉子发芽需要吸收较多的水分,陆地棉为种子风干重的 61.6%。

因此,棉子在播种前需要浸种,吸足水分,利于发芽出苗。

棉子发芽出苗与土壤水分状况关系密切。

一般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时,发芽率高,出苗快;若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45%时,则发芽率低,出苗慢。

盐碱地棉田,在含盐量不超过0.25%一0.3%的范围内,土壤含盐量越高,棉子发芽出苗所需的土壤水分也越高。

主要是降低盐分溶液浓度,有利于棉子吸水,发芽出苗。

氧气棉子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要有充足的氧气,才能增强呼吸作用和酶的活动,将不可溶性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物质,供发芽出苗需要。

因此,要做好整地保墒工作,掌握适宜的播种深度,播后松土,以满足棉子发芽出苗对氧气的需要。

(二)根及其生长棉花的根系为直根系,由主根、侧根、支根和根毛组成。

棉花是深根作物,主根人土深,侧根分布广。

主根入士深度可达2米以上。

侧根主要分布在地表以下10—30厘米土层内,上层侧根扩展较长,一般可达60一100厘米,往下渐短,形成一个倒圆锥形的强大根系网。

棉花主根生长速度是前期快,后期慢。

现蕾前主根比茎生长快,主根长度约为茎高的4—5倍。

现蕾后,棉株地上部分生长加快,侧根迅速增加,主根生长速度相对减慢。

开花后,由于棉株地上部分生长旺盛,进入大量开花结铃期,主根生长速度缓慢。

适宜棉花根系生长的条件是:土壤温度18—25℃,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一70%,土壤酸碱度(pH值)6.5—8.5,土层深厚,土壤质地疏松,土壤养分含量丰富。

(三)茎、枝及其生长棉花的主茎由节和节间组成,着生叶片的地方叫做节,节与节之间叫节间。

节间的长短是衡量棉株生长是否稳健的一个重要指标,生长稳健的棉株,节间较短,徒长的棉株节间较长。

茎的颜色生长前期呈绿色,以后随着茎秆逐渐生长、成熟,由下向上逐渐变为红色。

主茎颜色经常作为田间诊断的指标。

另外,主茎上着生茸毛,具有保护作用。

还有油腺,油腺内有棉酚,有抵抗害虫作用。

棉花主茎的生长速度,一般苗期生长缓慢,现蕾后逐渐加快,初花期生长最快,盛花期后又逐渐减慢。

主茎生长快慢,受温度、水分、养分、光照等条件的影响。

棉花的茎上有分枝。

分校有果校和叶枝两种。

果核能直接长出花蕾,开花结铃。

时枝间接长出花蕾,开花结铃。

棉花的茎枝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温度低于19℃时,果枝发育受抑制。

温度高,水肥不当时,茎枝徒长。

一般现蕾后,温度在25℃左右时,主茎每长一节或出现一个果枝约需3天左右。

果校每长一节约需6天左右。

土壤水分以田间待水量的60%一70%为宜。

另外,还要有充足的光照和适宜养分。

(四)叶及其生长棉花的叶分为子叶、先出叶和真叶。

子叶两片,一般呈茧形,对生在子叶节上。

子叶是棉花出现真叶前,制造有机养分的主要器官。

因此,三叶期以前,要注意保护好子叶。

先出叶位于枝条基部的左侧或右侧。

为不完全叶,叶形多为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易脱落。

真叶有主茎叶和果枝叶,为完全叶。

叶片为掌状,通常有 3—5裂或更多。

真叶出生的速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出苗到第 l片真叶出现,气温在14℃时,需要20多天;16一18℃时,需10一12天;25℃时只需5—7天。

自第 l片真叶出现以后,随气温升高,真叶出生速度逐渐加快,平均每隔3—4天可长出 l片真叶。

叶片的叶龄可达70—90天,其中以出生21—28 天的光合效率最高,超过60天以上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降低。

据研究,丰产棉田的叶面积动态应该是:初蕾期叶面积系数0.2—0.3;初花期1.5—2;盛花期3—3.5,最大叶面积系数不宜超过4;始絮期2—2.5,以后缓慢降低。

(五)现蕾当棉株第一果校上出现荞麦粒大小(长、宽约3毫米)的三角形花蕾时叫做现蕾。

棉花的花蕾是由果枝的顶芽分化发育而成的。

一般陆地棉品种长出6—8片真叶时,开始出现第一果枝,长出第一个花蕾,大约现蕾后20—25天就可发育成完全的花。

棉花现蕾的顺序是由下向上,从内向外,以第一果枝第一果节为中心,呈螺旋曲线由内圈向外围发展现蕾。

相邻两果校的同一节位现蕾间隔的天数称为纵间期,一般为2—4天。

同一果枝相邻两果节现蕾间隔的天数叫横间期,一般为5—7天。

棉花现蕾的最低临界温度为19—20℃,在肥水条件适宜,温度不超过30℃时,温度越高,现蕾速度越快,现蕾越多。

天津地区7月上、中旬,日平均气温多在25℃以上,所以棉株生长旺盛,现蕾数最多。

蕾期土壤湿度以保持田间待水量的 60%一70%为宜,如果低于55%时和高于80%以上,都会不利于棉株正常生育,影响增蕾保蕾。

(六)开花、授粉与受精棉花现蕾后约经25天左右开花。

开花顺序和现蕾顺序相同。

开花前一天的下午,花冠急剧伸长露出苞叶,于次日早晨花冠开放,呈乳白色,到下午三、四点后逐渐萎缩,变成微红色,第二天变成紫红色并凋萎,一般到第三、四天花冠脱落。

但在开花时遇雨,花冠残留在于房上,易引起幼铃感病脱落。

棉花开花后,花粉粒落到柱头上,称为授粉。

棉花以自花授粉为主,因花大色艳,又有蜜腺,能引诱昆虫传粉,所以也有一部分是异花授粉的。

一般异花授粉率达2%一12%,故称棉花为常异花授粉作物。

授粉后,花粉粒便在枝头上萌发,约在 l小时内即可伸出花粉管,开始受精过程。

从授粉到受精结束,一般约需24—30小时。

没有受精的胚珠,就很快死亡成为不孕子。

棉花授粉、受精,一般以天气晴朗微风,空气湿度60%一 70%和温度25—30℃时最为适宜。

开花时遇雨,花粉粒吸水膨胀破裂,丧失生活力。

温度低于15℃或高于35℃,也会使花粉粒的生活力降低,阻碍受精。

没有受精的子房就会脱落。

(七)棉铃、种子和纤维的生长发育棉铃是由受精的子房发育而成。

棉铃有3—5室,每室有子棉 l瓣。

棉铃的生育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体积增大阶段受精后约25—30天,棉铃体积可能长到应有的大小。

内部充实阶段:棉铃体积达到应有大小后,便进入内部充实阶段,约经历25—35天。

开裂吐絮阶段:棉铃完成前两个阶段后,在适宜的条件下,铃壳脱水失去膨压而收缩,沿裂缝线开裂,露出子棉,称为吐絮。

从开裂到吐絮大约需要5—7天。

三个阶段虽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但并不能截然分开。

棉铃的大小,常以平均单铃重或每千克子棉所需的铃数来表示。

陆地棉品种的单铃重一般为4—6克,即180—240个铃可收 l千克子棉。

棉铃按结铃时间,可划分为伏前桃、伏桃和秋桃,总称为三桃。

7月15日以前所结的成铃(棉铃直径达2厘米)为伏前桃;7月16日一8月15日所结的成铃为伏桃;8月16日以后所结的成铃为秋桃。

根据棉铃吐絮时间早晚,可分为霜前花和霜后花。

在生产上常把严霜后5天以前所收的棉花,称为霜前花;把严霜后5天以后所收的棉花,称为霜后花。

霜前花纤维品质和铃重等均好于霜后花。

棉子是子房内受精的胚珠发育而成的。

在棉铃发育的同时,棉子也迅速发育。

一般在受精后20—30天,棉子体积可达到应有大小。

棉子的大小用“籽指”来表示,即100粒干棉子的重量。

一般为9一12克。

棉纤维的发育过程可分为伸长期、加厚期和扭曲期三个时期。

伸长期:棉花开花后第2天纤维初生细胞开始伸长,受精后5一15天伸长最快,25—30天纤维达最后长度。

一般开花后3天内开始伸长的可发育成长纤维,3天后开始伸长的只能形成覆盖种子表面的短绒。

影响纤维伸长的速度和长度,除品种等因素外,水分是主要因素。

据研究表明,当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5%时,则纤维缩短2—3毫米。

此外,温度低于16℃及光照不足,也会使棉纤维变短。

加厚期:棉纤维加厚一般从开花后20—25天开始,每天淀积一层,直到裂铃时停止,约需25—30天。

加厚的速度和厚度,因品种和环境条件而异。

在环境条件中,温度是影响纤维加厚的主要因素。

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加厚越快,而低于20℃纤维停止加厚。

因此,后期棉铃不成熟的棉纤维较多,品质差。

扭曲期:此期一般在棉铃开裂后3—5天完成。

棉子上纤维的多少,常用“衣指”或“衣分”来表示。

衣指即 100粒子棉的纤维重(克);衣分是指皮棉重占子棉重的百分数。

三、棉花的生长发育特性(一)无限生长习性棉花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主茎能向上持续生长,不断地生长果枝,果枝又可不断地横向增生果节,蕾铃能不断增加。

这一特性,对夺取棉花高产是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生产上应用的适期早播、促壮苗早发、防止早衰和地膜覆盖等措施,都是根据这一特性,尽量延长生长期,增加有效结铃期,来充分发91挥棉花的增产潜力。

棉花的无限生长习性,也有不利的一面。

例如易徒长,易贪青晚熟,后期还容易出现二次生长等。

(二)喜温、好光棉花是喜温作物,一生都需要较高的温度。

据研究,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

棉花各生育时期所需最低温度是:种子发芽10.5—12℃,出苗16一17℃,开始现蕾19—20℃。

在棉铃发育过程中,温度低于15℃纤维不能伸长,低于20℃纤维停止加厚。

棉花是好光作物,光照时间的长短和光照强度都会影响棉花的生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