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终稿)

合集下载

内蒙古光伏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内蒙古光伏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内蒙古光伏项目投资分析报告一、项目概况内蒙古位于中国北部,具备丰富的阳光资源和广阔的土地资源,是光伏发电项目的理想地区。

本项目计划在内蒙古投资光伏发电项目,利用太阳能发电,为当地提供绿色能源。

二、项目价值1.节能减排: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能够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2.资源丰富:内蒙古有大量的阳光资源和广阔的土地资源,非常适合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

3.经济效益:由于生产设备和材料成本的下降,光伏发电的成本逐渐降低,能够提供比化石燃料发电更廉价的电力。

三、项目投资估算1.建设费用:按照每兆瓦的建设费用1000万元计算,考虑到内蒙古的资源优势,选址和土地费用不算过高,预计总投资为100亿。

2.运营费用:包括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员工工资和日常管理等,预计年度费用为1000万元。

3.政府补贴:根据国家对光伏发电项目的政策和补贴标准,预计每年可获得3000万元的补贴。

四、收益分析1.发电收益:根据光伏发电的市场价格和预计的年发电量,每年可获得2000万元的收益。

2.售电收益:根据电力市场的价格和光伏发电的优势地位,每年可获得500万元的售电收益。

3.政府补贴:每年获得3000万元的政府补贴。

五、投资回报分析1.年均收益:发电收益、售电收益和政府补贴的总和为5500万元。

2.投资回收期:总投资为100亿元,每年获得5500万元的收益,投资回收期约为18年。

3.投资内部回报率:根据投资额和年均收益计算得出,投资内部回报率约为5.5%。

六、风险分析1.政策风险:国家政策对光伏发电项目的支持度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对项目的回报产生不利影响。

2.市场风险:依赖于电力市场的价格和需求,如果市场形势不好或竞争激烈,可能会影响项目的盈利能力。

3.自然风险: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会对光伏设备造成损害,导致项目运营受阻。

七、推荐意见根据项目的投资估算和收益分析,内蒙古光伏项目具备一定的投资潜力和回报能力。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呼和浩特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呼和浩特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J 【 年第 1 1 4期
。…

。 rh m。t R c
d i 0 3 6 / .sn 10 7 9 . 0 1 . 0 o :1 . 9 9 j i . 0 0— 6 5 2 1 . 4 0 6 s 1
基 于技术路 线图的呼和浩7 9 (0 1 1 0 2 0 0 0— 65 2 1 ) 4— 04— 5
Re e r h o o a o o o t i n u ty De e o m e tS r t g fHo h t Ci s d o c n c l a m a s a c n S l r Ph t v l c I d s r v l p n t a e y o h o t Ba e n Te h i a a y Ro d p
k t. I hs p p r a e n t e a ay i o V n u t h i e s n t i a e ,b s d o h n l s f s P i d s y c an,a d c mb n d w t a in ls lr P n u t e h oo y r n o i e i n t a oa V id sr tc n lg h o y r a ma o d p,t e p p r h sa su y o to h tP n u t st ain a d d v lp n i c in,a d t e c r s o d n oi y h a e a t d n t h o V id s ̄ i t n e eo me td r t u o e o n h or p n igp l e c

r c mme d t n eo n ai . o Ke r s y wo d :P n u t V i d s y;tc n lg o d p; p l y rc mme d t n r e h oo y r a ma oi eo c n ai s o

内蒙古光伏规划强调就近消纳

内蒙古光伏规划强调就近消纳

内蒙古光伏规划强调就近消纳今年内蒙古自治区下发了2013~2020年的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到2015年,内蒙古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600兆瓦;到2017年,内蒙古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4000兆瓦;到2020年,内蒙古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6000兆瓦,其中,蒙西地区太阳能发电装机占75%~80%。

作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内蒙古太阳能总辐射为1331~1722 千瓦时/(平方米•年),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二位。

此外,内蒙古地广人稀,存在大量的可利用土地。

但太阳能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主要是受经济条件、电力消纳、能源结构、产业发展、政策支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且在自身消纳不足的情况下,内蒙古自治区许多地区位于电网末端,电力结构较薄弱,也影响到太阳能光伏的发展,同时对一些偏远的牧区也是分布式光伏发展的市场。

(图:内蒙古太阳能资源分布图)表: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本次发布的太阳能发展规划,将作为内蒙古“十二五”中后期和“十三五”的太阳能发电发展的重要依据。

规划一大特点是鼓励就近消纳,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项目,鼓励光伏与农业、工业园区、城市供电网络结合,以及风光互补等示范项目。

各盟市也根据自身特点,在发展方向上有所侧重。

主要有以下几大类:1、大规模并网光伏:主要集中于蒙东地区,如赤峰、通辽等,主要是由于靠近华北、东北的电力负荷中心,电网条件较好,易于消纳;2、风光同场、互补项目:主要集中于巴彦淖尔市、包头市、二连浩特市,结合该地区比较丰富的风资源,在已建风电项目周边建设光伏项目;3、农业光伏结合项目,主要集中于巴彦淖尔市、包头、呼和浩特市,这些地区农业设施较多,可在结合农业和农村发展光伏项目,如打造光伏示范村镇、光伏农业大棚等;4、城镇光伏项目,主要集中于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的首府,城市中各种公共设施、商业建筑等屋顶可建设光电建筑一体化系统;5、工业园区光伏项目,主要集中于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这些地区的工业相对较为发达,工业用电量比较大,可以结合工业供电的特点建立微网和工业直供等模式;6、光热项目:主要集中于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赤峰、通辽等地,主要由于这些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工业较为发达,电力需求较大,可以适度发展大型光热项目。

2022年行业分析内蒙古2022年光伏市场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2年行业分析内蒙古2022年光伏市场及未来发展趋势

内蒙古2022年光伏市场及未来发展趋势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太阳能年总辐射量在1342~1948kWh/㎡之间,年日照时数在2600~3400h之间,是全国高值地区之一。

全区太阳能资源分布呈自东向西递增特点。

2022年,不计光伏扶贫,内蒙古共获得210万千瓦光伏指标,其中一般光伏电站规模60万千瓦,包头和乌海光伏领跑者基地规模分别为100万千瓦、50万千瓦。

60万千瓦一般光伏电站建设指标安排表如下:(注:单位:万千瓦)包头和乌海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经过激烈竞标,最终确定了入围投资商,包头12家,最低电价0.52元/kwh;乌海7家,最低电价0.45元/kwh。

详细名单如下:包头光伏“领跑者”基地投资商名单乌海光伏“领跑者”基地投资商名单截至2022年上半年,蒙西电网累计光伏装机519.4万千瓦,并网光伏电站147座,装机规模排全国第四位。

产业逆境今年内蒙古引进两家组件制造企业,全部投产后,产能将达到8GW。

但硅材料企业由于投入较大,贷款难,技术、设备更新较慢,多数不能满负荷生产。

对于大型光伏电站来讲,补贴滞后,税费负担较大;分布式光伏项目则存在并网难以及资金短缺难题。

“十三五”机遇“十三”五期间,内蒙古确定了风光火打捆外送和就地消纳相结合的进展思路,初步规划新增太阳能并网规模1600万千瓦,其中光伏扶贫、光伏“领跑者”项目和光伏农业是进展重点。

到2022年,内蒙古规划光伏并网规模累计达到2100万千瓦,多晶硅产能达到10万吨,单晶硅产能达到4万吨,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超过10GW,全区光伏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政策红利目前,内蒙古虽暂无直接针对光伏项目的地方补贴,但仍有其他相关的政策红利:1、内蒙古财政厅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补助项目,每年有9000多万。

2、各盟市掌握大气污染、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城市方面的资金。

3、科技口上,每年对于可再生能源应用和技术创新都可以申报一些科技项目。

农业口上不多,目前只有离网发电系统可以纳入内蒙古农机补贴。

内蒙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方案

内蒙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方案

内蒙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方案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清洁能源发展成为了全球的共识。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内蒙古作为中国最大的牧业大省之一,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广阔的牧场资源,光伏发电与牧业的互补发展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内蒙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旨在利用内蒙古的太阳能资源和牧场资源,实现光伏发电与牧业的有机结合,以提供清洁能源、增加农牧民收入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一、光伏发电项目规划与布局内蒙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将在内蒙古的牧场上建设光伏发电系统。

项目将根据牧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光伏电站的位置。

光伏电站的布局应充分考虑牧场的生态保护和牧民的生活需求,避免对牧场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光伏电站的布局应充分利用牧场的地形地貌,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效益。

二、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建设内蒙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将采用先进的光伏发电技术,设计建设高效、可靠的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电站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内蒙古的气候条件和牧场的环境特点,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项目还将配备适当的储能设备,以解决光伏发电的间歇性问题,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

三、农牧民参与与收益分配内蒙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将积极引导农牧民参与光伏发电项目。

项目将通过合作社、合作经营等形式,吸纳农牧民参与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营。

同时,项目还将根据农牧民的参与程度和贡献,合理分配发电收益,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

四、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内蒙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将充分考虑牧场的生态保护和草原生态环境的建设。

在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项目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牧场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项目还将配套建设草原生态恢复设施,促进草原的恢复和保护,改善草原的生态环境。

五、政策支持与风险管控内蒙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将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争取政府的资金和补贴。

同时,项目还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机制,分析和评估项目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的防范和应对。

内蒙古自治区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终稿)

内蒙古自治区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终稿)

内蒙古自治区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终稿)项目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项目来源: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CRESP)项目承担单位:呼和浩特牧风新能源技术推广有限公司项目合作单位:北京太阳能电力研究院二O一一年三月目录第1章概述 (4)1.1规划研究的背景 (4)1.1.2光伏产业发展趋势 (8)1.1.3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状况 (10)1.1.4国内光伏产业的不足 (13)1.2规划范围及阶段 (14)1.2.1规划范围 (14)1.2.2规划阶段 (14)1.3总体目标及布局 (14)1.4项目开发及建设重点 (15)1.5主要结论 (15)第2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 (15)2.1编制依据 (15)2.2指导思想 (16)2.3规划原则 (16)第3章规划的意义与必要性 (17)3.1响应国家新兴能源战略的需要 (17)3.2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8)3.3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需要 (18)3.4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需要 (18)第4章内蒙古自治区概况 (19)4.1社会经济现状 (19)4.2能源资源概况 (20)4.2.1矿产资源 (20)4.2.2煤炭资源 (20)4.2.3太阳能资源和气候情况 (21)4.3电网概况 (23)第5章内蒙古自治区光伏产业发展优势与现状 (24)5.1优势 (24)5.1.1政策支持 (24)5.1.2产业聚集优势 (26)5.1.3产业环境条件优势 (27)5.1.4科技优势 (27)5.2现状 (28)5.3制约因素 (31)5.3.1缺少相对完善的政策扶持机制 (31)5.3.2自主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不足 (32)5.3.3融资能力薄弱,财政投入不足 (32)第6章产业规划目标及布局 (33)6.1产业规划目标 (33)6.1.1产业链目标 (33)6.1.2产能目标 (33)6.1.3市场目标 (33)6.1.4技术目标 (34)6.2产业规划布局 (34)6.2.1 突出上、下游竞争优势 (34)6.2.2 带动中间产业和配套产业发展 (35)6.2.3 建设创新平台 (36)第7章环境影响分析 (36)7.1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分析 (36)7.1.1 环境现状 (36)7.1.2 环境影响分析 (36)7.1.3 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39)7.1.4 结论 (39)7.2光伏产业环保问题分析 (40)7.2.1 多晶硅引发的环境问题分析 (40)7.2.2 光伏发电对环境影响分析 (45)第8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9)8.1投资估算 (49)8.1.1光伏产业发展投资估算 (49)8.1.2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50)8.2资金筹措 (51)第9章效益分析 (52)9.1能源效益 (52)9.2生态效益 (52)9.3经济效益 (53)9.4社会效益 (53)第10章激励措施和政策保障 (55)10.1保障措施 (55)10.1.1完善相关技术标准 (55)10.1.2经济保障措施 (56)10.2政策建议 (57)10.2.1加大政策扶持 (57)10.2.2拓宽融资渠道 (57)10.2.3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 (58)第1章 概述1.1规划研究的背景尽管光伏发电的成本尚远高于常规能源电力,但是其潜在的巨大市场前景已经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同,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希望的替代能源甚至可望成为本世纪末的主力能源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2013~2020年最终)2014.2.11

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2013~2020年最终)2014.2.11

内蒙古自治区2013~2020年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前言为充分发挥我区资源优势,促进太阳能发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我局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可再生能源配额管理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电力工业发展规划》等有关成果,特制定《内蒙古自治区2013~2020年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阐述了我区太阳能发电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了太阳能发电的发展目标、开发利用布局和建设重点,是我区“十二五”后期及“十三五”太阳能发电发展的基本依据。

目录一、规划基础和背景 (1)(一)发展基础 (1)(二)困难和问题 (7)二、电力需求预测 (9)(一)全社会用电量增长预测 (9)(二)电力负荷增长预测 (12)(三)电力负荷特性预测 (15)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19)(一)指导思想 (19)(二)基本原则 (20)(三)规划目标 (21)四、重点发展领域 (21)(一)有序推进光伏电站建设 (21)(二)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 (21)(三)鼓励太阳能发电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相结合 (22)(四)拓展智能微网的建设开发 (22)五、太阳能发电规划发展布局 (22)(一)蒙西地区重点发展区域 (23)(二)蒙东地区重点发展区域 (26)六、促进太阳能发电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28)(一)国家支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28)(二)电价和补贴政策 (28)(三)太阳能发电补贴资金拨付管理政策 (29)(四)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管理政策 (29)(五)太阳能发电土地使用管理政策 (30)(六)我区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政策 (30)七、环境及节能效益分析 (30)(一)环境效益分析 (30)(二)节能效益分析 (31)一、规划基础和背景(一)发展基础1、太阳能发电发展背景随着全球性传统能源短缺、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各国政府加大了对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各种新能源政策扶持力度。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9•【字号】内政发〔2016〕108号•【施行日期】2016.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内政发〔2016〕108号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各有关企业、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办公室国家能源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发改能源〔2016〕621号)有关要求,结合自治区实际,现就做好我区光伏发电扶贫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光伏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光伏发电具有一次性投入、后期维护运行成本低、收益长期稳定的特性,利用光伏发电对我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进行扶贫,有利于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有利于增加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是资产收益扶贫的重要方式。

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实施光伏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推进全区光伏扶贫工作,为我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增添新的力量。

二、工作目标和原则(一)工作目标。

到2020年以前,我区国贫和区贫旗县(市、区)建设约140万千瓦光伏扶贫工程,保障5.6万户建档立卡的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包括残疾人)每年每户可通过光伏扶贫工程稳定收入3000元以上,持续扶贫20年。

(二)基本原则。

——积极稳妥、逐步推开。

既要积极稳妥开展光伏扶贫工程建设,也要因地制宜、合理有序逐步推开,保障光伏扶贫工作顺利实施,避免造成光伏扶贫工程上网消纳困难。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按照光伏扶贫人口分布,统筹规划布局,按照电力消纳能力、电网接入条件和土地使用情况,统筹安排光伏扶贫工程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终稿)项目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项目来源: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CRESP)项目承担单位:呼和浩特牧风新能源技术推广有限公司项目合作单位:北京太阳能电力研究院二O一一年三月目录第1章概述 (4)1.1规划研究的背景 (4)1.1.2光伏产业发展趋势 (8)1.1.3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状况 (10)1.1.4国内光伏产业的不足 (13)1.2规划范围及阶段 (14)1.2.1规划范围 (14)1.2.2规划阶段 (14)1.3总体目标及布局 (14)1.4项目开发及建设重点 (15)1.5主要结论 (15)第2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 (15)2.1编制依据 (15)2.2指导思想 (16)2.3规划原则 (16)第3章规划的意义与必要性 (17)3.1响应国家新兴能源战略的需要 (17)3.2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8)3.3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需要 (18)3.4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需要 (18)第4章内蒙古自治区概况 (19)4.1社会经济现状 (19)4.2能源资源概况 (20)4.2.1矿产资源 (20)4.2.2煤炭资源 (20)4.2.3太阳能资源和气候情况 (21)4.3电网概况 (23)第5章内蒙古自治区光伏产业发展优势与现状 (24)5.1优势 (24)5.1.1政策支持 (24)5.1.2产业聚集优势 (26)5.1.3产业环境条件优势 (27)5.1.4科技优势 (27)5.2现状 (28)5.3制约因素 (31)5.3.1缺少相对完善的政策扶持机制 (31)5.3.2自主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不足 (32)5.3.3融资能力薄弱,财政投入不足 (32)第6章产业规划目标及布局 (33)6.1产业规划目标 (33)6.1.1产业链目标 (33)6.1.2产能目标 (33)6.1.3市场目标 (33)6.1.4技术目标 (34)6.2产业规划布局 (34)6.2.1 突出上、下游竞争优势 (34)6.2.2 带动中间产业和配套产业发展 (35)6.2.3 建设创新平台 (36)第7章环境影响分析 (36)7.1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分析 (36)7.1.1 环境现状 (36)7.1.2 环境影响分析 (36)7.1.3 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39)7.1.4 结论 (39)7.2光伏产业环保问题分析 (40)7.2.1 多晶硅引发的环境问题分析 (40)7.2.2 光伏发电对环境影响分析 (45)第8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9)8.1投资估算 (49)8.1.1光伏产业发展投资估算 (49)8.1.2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50)8.2资金筹措 (51)第9章效益分析 (52)9.1能源效益 (52)9.2生态效益 (52)9.3经济效益 (53)9.4社会效益 (53)第10章激励措施和政策保障 (55)10.1保障措施 (55)10.1.1完善相关技术标准 (55)10.1.2经济保障措施 (56)10.2政策建议 (57)10.2.1加大政策扶持 (57)10.2.2拓宽融资渠道 (57)10.2.3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 (58)第1章 概述1.1规划研究的背景尽管光伏发电的成本尚远高于常规能源电力,但是其潜在的巨大市场前景已经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同,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希望的替代能源甚至可望成为本世纪末的主力能源之一。

因此,许多国家相继出台法律法规和政策,激励光伏产业发展,全球性的光伏市场迅速形成。

目前,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生产制造技术和应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成为当前的主流技术产品。

从事生产相关的材料、器件及其系统集成应用企业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硅片加工制造、太阳电池制造、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以及太阳能光伏应用等各主要环节(如图1)。

图1 以晶体硅为主的光伏产业链围绕这条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产品制造,相关生产和检测装备研发生产以及各种辅助材料的制造也是光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条产业链的下游,直接提供终端产品——电力的系统集成应用是政策扶持的重点,在这个环节上,还包括系统集成所需的各种平衡部件、系统安装设备和材料。

除了晶体硅太阳电池外,各种薄膜太阳电池也正在实现产业化生产,相关产业链也有所不同,但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晶体硅太阳电池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在政策驱动下的光伏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受应用市场的拉动,以晶体硅材料、硅片、太阳电池和光伏组件,以及薄膜电池等为基础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呈现加速发展之势,技术进步的步伐加快,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光伏产品的成本逐年降低,差额补贴的幅度也逐年减少,光伏电力的市场竞争力逐年上升,最终实现“平价上网”的预期时间已经不太遥远。

前不久召开的G20国峰会已经达成共识,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摆脱金融危机影响,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突破口和切入点,光伏发电已经提到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

纵观近现代历史,每次经济萧条后的复苏,都会出现一些新技术、新产业和新观念,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继续发展。

在本世纪,太阳能应用技术,特别是光伏技术基于其技术先进性、资源无限性和绿色环保性等特征,无疑是下轮产业技术革命的核心。

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和发展,对能源的开发和需求必然呈现加速之势,未来化石能源快速枯竭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谁掌握了能源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未来的发展必然是能源战略的安全和应用之争,因此新能源开发利用必将引领未来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大势所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目前,国家《新兴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正在制定和完善之中,有望近期出台,其内容将以核电及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到2020年投资超过5万亿。

内蒙古自治区在区位、土地、太阳能资源、基础工作等许多方面都具有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条件。

如何把握机遇,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快人半拍,赢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事关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内蒙古自治区产业转型。

本规划研究系受国家发改委/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的委托,在广泛调研、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做出较为深入的研究,为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正式编制光伏产业区域专项规划做出准备。

1.1.1国际光伏产业发展状况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普遍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1997年6月美国政府提出百万屋顶计划,但由于特殊的原因而未能实施,德国于1998年提出十万天棚计划,即在十万户的每户屋顶安装3-5千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政府以0.99马克(相当于0.53欧元)/度电收购光伏系统发的电,而用户使用价格为0.33马克的常规电,这个巨大的剪刀差极大的促进了这个计划,当时德国的光伏产品被抢购一空。

2003年底欧洲生态学家对十万天棚项目进行了总结,虽然政府给以了2.69亿欧元的补贴,但系统运行形成的节能减排价值达到2.79亿欧元。

德国政府为此制订了著名的光伏法案,取消了安装户数的限制,项目实施20年,第一年给以0.53欧元/度的补贴,每年递减5%。

2004年德国实施光伏法案以来,太阳能光伏应用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40%以上,近年来更是达到56%以上,拉动了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迅猛增长。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各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光伏产业被业界看好,太阳能光伏应用爆发性增长。

德国及欧洲的大规模太阳能光伏应用拉动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迅猛增长,从下图可以看出,世界太阳电池的产量以指数形式增长,我国的太阳电池产量则以翻番的速度增长。

美、日、欧洲等国正在更加积极地发展太阳能光伏应用,各自制定了千万屋顶计划。

到2020年,美国将安装350GW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欧洲将达到400GW,日本则由于土地面积的原因,只能满足于千万屋顶项目的实施。

图2 世界太阳电池产量表1:98年来世界太阳电池年增长率和累计用量(GWp)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2009 2010产量 0.16 0.20 0.28 0.37 0.540.75 1.21 1.79 2.56 4.00 6.85 10.5 17 增长率(%) 23 25 43 29 45 39 61 48 42.056 71 53 62 累计用量 0.96 1.16 1.45 1.82 2.36 3.11 4.32 6.118.6612.318.3 26.2 421.1.2光伏产业发展趋势1、商业化电池效率不断提高目前商业化晶硅电池的效率达到15%-20%(单晶硅电池16%-20%,多晶硅15%-18%);商业化非晶硅薄膜电池效率也不断提高,其中单结非晶硅电池5%~7%,双结非晶硅电池效率在6%-8%之间,非晶硅/微晶硅迭层电池效率在8%-10%之间,而且稳定性不断提高。

光伏产业技术和光伏系统集成技术与时俱进,共同促使着光伏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和光伏市场及产业的持续发展。

2、商业化电池硅片厚度持续降低降低硅片厚度是减少硅材料消耗、降低晶硅太阳电池成本的有效技术措施,是光伏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

30 多年来,太阳电池硅片厚度从70 年的450~500μm 降低到目前的160~180μm,降低60%以上,硅材料用量的大幅度降低对太阳电池成本降低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技术进步促进成本降低的重要范例之一。

硅片厚度的降低如表2。

表2:晶体硅太阳电池硅片厚度降低情况年份 硅片厚度,μm 硅用量,吨/MWp电池20 世纪70 年代 450~500 >2020 世纪80 年代 400~450 16-2020 世纪90 年代 350~400 13-162006 200-220 10-112007 180-200 9-102008 160-180 8-93、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太阳电池单厂生产规模已经从上世纪80 年代的1-5 MWp/年发展到90 年代的5-30 MWp/年,2006 年25-500 MWp/年,2007 年25-100MWp/年,2008年世界最大的几家光伏公司单厂生产规模已经达到500MWp/ 年。

4、太阳电池组件成本大幅度降低光伏组件成本30 年来降低了2 个多数量级。

2003 年世界重要厂商的成本为2~2.3 美元/Wp,售价2.5~3 美元/Wp,2004 年以后因材料紧缺价格有所回升。

2008年底,国际市场光伏组件的市场价格已经下降到2.2~2.5美元。

5、薄膜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加快近年来硅材料的短缺促进了薄膜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非晶硅太阳电池的单条生产线规模已经达到20-40MWp(kaneka 20MWp,Uni-solar 25MWp,AM 40MWp),产品稳定效率达到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