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子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光电子学导论课程设计 (2)

光电子学导论课程设计 (2)

光电子学导论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光电子学是一个涉及光和电子相互作用的学科,它主要涉及到光的物理学、光电子学和半导体物理等领域。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光电子学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通信、医学、半导体制造、太阳能电池等等。

光电子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扩大,因此光电子学的学习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课程设计目的为了加深学生对光电子学的理解和应用,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设计一个光电子器件的过程来让学生深入了解光电子学的基本知识,并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3.1 设计任务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并制作一个光电二极管,制作过程要求用软件进行电路图设计和仿真,同时需要用实验进行验证。

3.2 设计流程3.2.1 光电二极管的基本原理光电二极管即光电管,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元件。

光电二极管由光敏元件和电极两部分组成,光敏元件多采用硒化锌、硫化银等光电导体,在其正常工作区内,光强的变化可以引起电流的变化。

3.2.2 电路图设计与仿真根据光电二极管的基本原理,可以设计一个适应不同场合的电路。

在设计电路时,应注意信号与干扰的抗拒能力,防止信号误差。

电路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仿真以确认电路是否满足实际要求。

3.2.3 制作实验平台为了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需要制作一个光电二极管实验平台,用于对电路进行实验验证。

3.2.4 实验验证在制作好实验平台后,需要对电路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验证可以通过检测电路的输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来检验电路设计的合理性,并且可以通过实验来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和优化。

四、课程设计要求4.1 时间要求本次课程设计耗时两周,第一周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第二周进行光电二极管实验平台的制作和实验验证。

4.2 团队组建要求每个团队应由 3-5 名学生组成,成员之间需要有相互合作的精神,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

4.3 设计文档要求每个团队需要撰写一份完整的设计文档,文档应包括电路设计与仿真、实验平台的制作步骤和实验结果,文档格式为Markdown文本格式,并详细讲述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设计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设计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设计概述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是新材料领域的热门方向,该领域涉及到了光电传感、光电通信、光电储存等多种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光电子材料及器件的研究,加深学生对光电子材料的认识,提高其对光电子器件设计和制备的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实验1:半导体光电器件的制备半导体光电器件是光电子器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如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激光器等。

本实验将以制备太阳能电池为例,介绍半导体光电器件的制备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电极材料2.制备p型半导体材料3.制备n型半导体材料4.制备太阳能电池实验2:光电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光电传感器是一类感应式传感器,具有响应快、抗干扰性强、测量范围广等优点。

本实验将介绍光电传感器的设计和制备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传感器的电路板2.选取合适的光电子材料3.制备光电子材料4.组装传感器实验3:光电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制备光电通信系统是一种高速率、远程传输、大容量的通信方式。

本实验将以制备光纤微波光子学器件为例,介绍光电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制备。

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光纤材料2.制备微波光子学器件3.组装光电通信系统实验要求1.整理、归纳实验资料2.完成实验报告3.讨论实验研究结果4.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实验成果展示学生将在实验中获得以下收获:1.了解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光电子器件的制备技术和优化方法3.对光电子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4.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结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是当前新材料领域的热门方向。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基本原理、制备技术和应用,掌握相关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光电子学 教学大纲

光电子学 教学大纲

光电子学教学大纲科目名称:光电子学课程类别:专业课主讲教师:XXX学分:3 学分学时:54 学时(27 周)前置课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光电子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在光电子学领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电效应1.1 光电效应的基本概念1.2 光电效应的量子理论1.3 光电效应的应用2. 光电子器件2.1 光电二极管的原理与特性2.2 光电导、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的应用2.3 光电子放大器的原理和应用3. 光波导理论3.1 光波导的基本原理3.2 单模和多模光纤的特性与应用3.3 光纤接口技术4. 光通信系统4.1 光通信的基本原理4.2 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和组成4.3 光通信系统中的调制和解调技术4.4 光纤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5. 光存储技术5.1 光存储的基本原理5.2 光盘和光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5.3 高密度光存储介质技术6. 光触媒材料与应用6.1 光触媒材料的基本原理6.2 光触媒的合成与表征6.3 光触媒在环境净化和能源领域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对光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进行系统性讲解。

2. 实验教学:通过光电子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3. 讨论与案例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4. 学术报告:鼓励学生进行光电子学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并组织学术报告会,提升学生学术交流能力。

四、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讨论和实验表现。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光电子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进行测试。

3. 课堂作业:通过书面作业,检验学生对光电子学的掌握程度。

4. 期末考试:对学生在理论和实验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五、参考教材1. 《光电子学基础》(第四版),作者:XXX,出版社:XXX2. 《光电子学导论》(第三版),作者:XXX,出版社:XXX六、教学进度安排Week 1-2: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实验观察- 光电效应的量子理论解释Week 3-4: 光电子器件- 光电二极管的原理与特性- 光电导、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的应用Week 5-6: 光波导理论- 光波导的基本原理和传输特性- 单模和多模光纤的特点和应用Week 7-8: 光通信系统- 光通信的基本原理与系统组成- 光纤通信中的调制和解调技术Week 9-10: 光存储技术- 光存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光盘和光碟的结构与应用Week 11-12: 光触媒材料与应用- 光触媒材料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方法- 光触媒在环境净化和能源领域的应用Week 13-14: 复习与总结以上为《光电子学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光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光电子学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光电子学与光子学原理与实践英文版第二版课程设计

光电子学与光子学原理与实践英文版第二版课程设计

Optoelectronics and Photonic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English Edition Second Edition Course Design IntroductionThe field of optoelectronics and photonics has gn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both the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communities due to its potential for creating high-speed, high-bandwidth, and low-power devices. The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optoelectronics and photonics, as wellas prepare them for advanc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Course ObjectivesUpon completion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and propertie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Describe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ight propagation and interactions with matter•Analyze the properties of optical components such as lenses, mirrors, and filters•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and operations of optical detectors and sources•Describe the basics of fiber optics and opticalcommunication systems•Analyze th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photonics in various fieldsCourse StructureThe course will consist of lectures, discussions, and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he course will cover the following topics:Part I: Fundamentals of Optics and Electromagnetic Waves1.Introduction to Optoelectronics and Photonics2.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Optics3.Geometrical Optics4.Wave And Ray Propagation in Anisotropic MediaPart II: Optical Components and Devices5.Optical Components6.Polarization of light7.Detectors and Sources of LightPart III: Introduction to Photonics8.Fundamentals of Photonicssers, fiber optics,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10.Biophotonics and ApplicationsLaboratory Experiments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ill allow students to apply the concepts learned in class and gn hands-on experience with various optical components and devices. The following experiments will be performed:1.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of Light using Lenses and Mirrors2.Polarization of Light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Activity3.Measurement of Band Gap in Semiconductor Materials4.Analysis of Optical Filters using Spectrophotometer5.Study of Optical Fiber Characteristics using Optical TimeDomn Reflectometer6.Desig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Laser Diode and OpticalCommunication SystemConclusionThis cours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optoelectronics and photonics. Through lectures, discussions, and laboratory experiments, students will gn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damentals of optics and electromagnetic waves, optical components and devices, and photonics applications. Upon completion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be equipped with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necessary for advanc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field.。

光电专业有哪些课程设计

光电专业有哪些课程设计

光电专业有哪些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电专业的基本课程设置,掌握各门课程的核心知识内容。

2. 使学生掌握光电专业的基本原理,如光学、电磁学、半导体物理等,并理解这些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帮助学生了解光电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培养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探索精神。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光电工程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课程设计项目,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在项目实践中的问题解决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光电专业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光电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光电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光电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动态。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数学基础,但对光电专业了解有限,需要系统地引导和培养。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预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光电专业概述:介绍光电专业的背景、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及应用领域。

2. 基础理论知识:- 光学原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基本现象和定律。

- 电磁学理论:电磁场理论、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波传播等。

- 半导体物理: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PN结、光生伏特效应等。

3. 光电技术与应用:- 光电器件:如光源、光探测器、光开关等。

- 光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无线光通信、光网络等。

- 光电显示技术:液晶显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等。

光电子课课程设计

光电子课课程设计

光电子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光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光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光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光电子器件的分类和工作原理;3.了解光电子学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分析光电子器件的结构和性能;2.能够运用光电子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进行光电子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光电子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了解前沿科技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光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光电子器件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具体安排如下:1.光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光的传播、光电效应、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2.光电子器件的分类和工作原理:光电探测器、光开关、光调制器、激光器等;3.光电子学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光纤通信、光电子显示、光电子计算机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实施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光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器件工作原理;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光电子学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案例分析法:分析光电子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4.实验法:安排光电子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光电子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拓展知识面;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动画等,形象直观地展示光电子学原理和应用;4.实验设备:准备光电子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高中光电效应课程设计

高中光电效应课程设计

高中光电效应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光电效应的定义,掌握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2. 掌握光电效应方程,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计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3. 了解不同金属的逸出功,理解光电效应与金属逸出功的关系;4. 掌握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了解光电效应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光电效应实验数据,解决实际问题;2. 能够运用光电效应方程进行相关计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科学探究和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激发学习兴趣;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光电效应的学科特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效果,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光电效应基本原理:讲解光电效应的定义,介绍光电子的产生过程,分析光电效应的条件,理解逸出功与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关系。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5节“光电效应”2. 光电效应方程:推导光电效应方程,讲解方程中各物理量的含义,通过实例计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6节“光电效应方程”3. 金属逸出功:介绍金属逸出功的概念,列举不同金属的逸出功数据,分析逸出功与金属特性的关系。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7节“金属的逸出功”4. 光电效应实验:讲解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光电效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8节“光电效应实验”5. 光电效应的应用:介绍光电效应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如太阳能电池、光电传感器等,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电子调光的课程设计

电子调光的课程设计

电子调光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调光的基本原理,掌握光亮度与电子电路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能够解释电子调光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列举并描述不同类型的电子调光元件及其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电子调光电路,并正确进行电路连接。

2.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调光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调光问题。

3. 学生通过实验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调光技术的好奇心,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分享、交流和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3. 学生认识到电子调光技术在节能减排、环保等方面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领域的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电子调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动手欲望高的年级,具备一定的电子知识基础,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实践,提高电子调光技术的应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之成为具有责任感、环保意识的现代人。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调光基本原理- 介绍光亮度与电流的关系- 分析调光电路的工作原理- 探讨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在调光中的应用2. 电子调光元件及其功能- 识别不同类型的调光元件,如电位器、光敏电阻、晶体管等- 了解各元件在调光电路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3. 电子调光电路设计- 学习并设计简单的调光电路- 掌握电路连接方法和调试技巧- 分析实际应用中的电子调光电路案例4. 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 进行电子调光电路搭建和调试- 学习使用测试仪器和工具,如万用表、示波器等- 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5. 电子调光技术应用- 了解电子调光在照明、家电等领域的应用- 探讨电子调光技术的节能减排效果- 分析电子调光技术的发展前景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关于电子技术、调光原理、电路设计等章节相关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题目: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仿真初始条件:具有光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实践能力;计算机;beamprop软件或Fullwave软件。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学习beamprop或Fullwave软件;2.掌握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3.设计并用beamprop或Fullwave软件对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进行仿真;4.查阅篇参考文献,按要求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正文10-15页,用A4纸打印。

时间安排:1.2014年12月15日布置课程设计任务,完成选题;2.2014年12月16日至2014年12月19日学习beamprop软件,完成资料查阅,复习与选题内容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3.2014年12月20日至2014年12月25日对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进行设计仿真工作,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撰写;4. 2014年12月26日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进行课程设计验收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I)Abract (Ⅱ)1绪论 (1)2 RSOFT软件 (2)3.1光纤Bragg光栅的发现与发展 (4)3.2 光纤Bragg光栅的特点 (4)3.3 光纤Bragg光栅的工作原理 (4)3.4 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图 (5)4 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仿真 (6)4.1 定义波导和光栅 (6)4.2光纤Bragg光栅的折射率分布 (7)4.3 光纤Bragg光栅的光谱仿真 (9)4.4 光栅光谱的分析 (10)5 心得体会 (16)参考文献 (16)摘要光纤光栅是一种通过一定方法使光纤纤芯的折射率发生轴向周期性调制而形成的衍射光栅从而形成永久性空间的相位光栅,其作用实质上是在纤芯内形成一个窄带的滤波器或反射镜。

当一束宽光谱光经过光纤光栅时,满足光纤光栅布拉格条件的波长将产生反射,其余的波长透过光纤光栅继续传输。

本文根据光栅光纤的工作理论,画出了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仿真图,还讨论了当调制度不同时,光谱仿真图的区别和半高度带宽的大小,为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Bragg光栅光纤、光谱仿真分析、Beamprop软件AbstractFiber Bragg grating is a kind of through a certain method makes light axial periodic modulation of refractive index of fiber core and formation of phase grating diffraction grating to form a permanent space, its effect is essentially in the fiber core forming a narrow-band filter or reflector.When a bunch of wide spectrum light through the optical fiber grating, the wavelength of the fiber Bragg grating condition will produce reflection and the wavelength of the rest continue to transmit through the optical fiber grating.Based on the theory of optical fiber grating work, draw of the fiber Bragg grating spectrum simulation diagram, also discusses the modulation is not at the same tim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pectrum simulation diagram and half the size of the high bandwidth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fiber Bragg grating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Keywords: optical fiber Bragg grating, the spectral simulation analysis, the Beamprop software1绪论光纤光栅是利用光纤材料的光敏性,通过紫外光曝光的方法将入射光相干场图样写入纤芯,在纤芯内产生沿纤芯轴向的折射率周期性变化,从而形成永久性空间的相位光栅,其作用实质上是在纤芯内形成一个窄带的(透射或反射)滤波器或反射镜。

光纤光栅具有体积小、波长选择性好、不受非线性效应影响、极化不敏感、易于与光纤系统连接、便于使用和维护、带宽范围大、附加损耗小、器件微型化、耦合性好、可与其他光纤器件融成一体等特性,而且光纤光栅制作工艺比较成熟,易于形成规模生产,成本低,这使得光纤光栅以及基于光纤光栅的器件成为全光网中理想的关键器件。

全光通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技术难点需要克服。

虽然光纤光栅不能解决全光通信中所有的技术难点,但是对光纤光栅技术和器件的研究可以解决全光通信系统中许多关键技术。

因此对光纤光栅的研究可以促进全光通信网的早日实现。

光纤光栅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光纤通信系统中最具实用价值的无源光器件之一,利用它可组成多种新型光电子器件,由于这些器件的优良性能使人们更加充分地利用光纤通信系统的带宽资源。

对光纤光栅的研究和开发正逐步深入到光纤通信系统的每一个细节,从光纤激光器、波分复用系统的合波/分波、光纤放大器的增益平坦、色散补偿,到全光网络上下路、波长路由、光交换等,光纤光栅的应用将推动高速光通信的发展,将在未来的高速全光通信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 RSOFT软件美国RSOFT设计集团公司是一家世界著名的光通信模拟设计和仿真软件开发商,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提供一系列涵盖器件、系统到网络层模拟设计软件服务的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光器件、光通信系统、宽带网中的城域网、长距离传输设备以及接入设备的设计与开发上。

如图1是RSOFT软件的界面:图1 RSOFT软件的界面BeamPROP光束传播法是目前光波导器件研究与设计领域最流行的方法之一,其基本思想是在给定初始场的前提下,一步一步地计算出各个传播截面上的场。

光束传播法最早是由M.D.Feit等人于1978年研究光场及大气激光束传播时提出的。

最早的BPM是以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 Transform,称FFT)为数学手段实现的,称为FFT-BPM。

D.Yevick等人于1989年提出了一种新方法—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FD-BPM,用差分的方法将横截面上的场离散化。

FD-BPM还被广泛用于分析光在各种无源波导器件、具有二阶非线性效应的波导以及有源器件的传输。

是一个高度集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拟仿真的专业软件,专用于设计集成光学波导元件和光路。

本设计中用到的模块是:BeamPROP:基于光束传播法的光波导设计软件和GratingMOD:光栅分析设计软件。

3光纤光栅定义和发展3.1光纤Bragg光栅的发现与发展光纤布拉格光栅(简称FBG)是在单模光纤的纤芯内通过某种方式对其折射率产生周期性的调制而形成的一种全光纤器件,它的结构如图2所示:图2 Bragge光栅的结构3.2 光纤Bragg光栅的特点光纤Bragg光栅具有体积小、波长选择性好、不受非线性效应影响、极化不敏感、易于与光纤系统连接、便于使用和维护、带宽范围大、附加损耗小、器件微型化、耦合性好、可与其他光纤器件融成一体等特性,而且光纤光栅制作工艺比较成熟,易于形成规模生产,成本低,因此它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其优越性是其他许多器件无法替代的。

FBG是在光纤纤芯内形成的空间相位光栅,通过光栅前向传输的纤芯模式与后向传输的纤芯模式之间发生耦合,而使前向传输的纤芯模式的能量传递给后向传输的纤芯模式,形成对入射波的反射。

其反射波长即布拉格波长为λ=2nΛ,其中,Λ为光栅周期,n为纤芯等效折射率。

3.3 光纤Bragg光栅的工作原理光纤Bragg光栅轴向折射率周期性变化将引起不同光波模式之间的耦合,可以将特定波长的正向传输模的功率部分或者全部转移到反向传输模,从而改变入射光的光谱。

如图3所示,其基本光学特性表现为一个反射式的光学滤波器,只有Bragg波长附近的光能够被反射。

从而利用FBG的波长选择性可用作光纤激光器的腔镜,实现模式选择和窄带反馈的单频激光器。

图3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工作原理3.4 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图布拉格光纤光栅对光纤中传输的光具有反射作用,它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将某一频段内的光反射回去。

当一束宽光谱光经过光纤光栅时,满足光纤光栅布拉格条件的波长将产生反射,其余的波长透过光纤光栅继续传输。

如图4所示,是光栅的光谱图。

图4 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图4 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仿真4.1 定义波导和光栅Rsoft CAD Layout软件提供了专门的光纤光栅的画图工具,如图5所示,在实用程序(utility)中,提供了光栅布局(Grating Layout)选项,选定该选项即可完成新建Bragg光纤光栅的工作,定义波导和光栅。

图5 光栅布局此时默认光纤的包层折射率为1.45,纤芯折射率为1.46,折射率之差(Index Difference)设为0.01,此时恰好满足纤芯折射率(Core Index)=包层折射率(Cladding Index)+折射率之差(Index Differenc),如图6所示:图6 光纤参数设置然后点击OK,就可以得到自动排布生成的光纤Bragg光栅,如图7所示:图7 光纤Bragg光栅4.2光纤Bragg光栅的折射率分布查看光纤Bragg光栅的折射率分时,在软件界面的左侧框中点击Display Index Profile快捷键,然后合适选择X、Y、Z的定义区间,本设计取X(-8,8),取Y(-8,8),取Z(0,1000)如图8所示:图 8 坐标定义域的选取然后在Display Mode中选择ConturMap(XY),输入Output File Prefix,点击ok,就可以光纤横截面的折射率分布图。

如图9所示:右侧色带中不同颜色对应不同的折射率,在第一步新建光纤光栅中已设置了背景折射率是1.4629, 折射率之差为0.01,该光纤光栅中的折射率应在1.4629-1.4729范围内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