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公路改造为一级公路整体设计_殷丽君
二级公路改造方案设计与效果分析

二级公路改造方案设计与效果分析一、引言二级公路作为连接城市、乡镇和农村的重要交通干线,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便捷出行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二级公路的交通压力不断增大,路面状况日益恶化,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进行二级公路改造方案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二、改造方案设计1. 道路改扩建在设计改造方案时,应着重考虑道路的宽度和通行能力。
首先,根据交通流量和车辆种类,合理确定道路的宽度,以确保车辆能够安全通行并降低事故风险。
其次,可以考虑对现有道路进行扩建,增加车道数量,以提高通行能力,减少拥堵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通行效率。
2. 路面改善二级公路改造方案中,路面改善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首先,需要进行路面修复和补漏,填补路面裂缝,修复路面坑洼,以确保道路平整并提高行驶舒适度。
其次,应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如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等,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减少路面损坏的可能性。
此外,还应合理设置排水系统,以防止雨水积聚在路面上。
3. 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改善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置是提高二级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
对于改造方案,应根据道路的特点和交通需求,设置合适的交通标志和标线,使驾驶员能够清晰地了解道路状况和规则,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 公路照明公路照明在夜间行驶和恶劣天气条件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改造方案中,应合理设置路灯以提供足够的照明,并确保路灯的布局合理、亮度适宜,以提高夜间行驶的可见度和安全性。
三、效果分析1. 提高通行能力和行驶效率通过道路改扩建和路面改善,二级公路的通行能力将得到明显提高。
车辆通行畅顺,减少拥堵,提高通行效率,使得人员和货物能够快速、高效地到达目的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2. 降低交通事故风险合理布置交通标志和标线,加强公路照明,明确交通规则,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驾驶员通过明确的标志和标线信息,能够更好地掌握道路状况,减少交通违法行为,提高交通安全性。
二级公路改造为一级公路整体设计_殷丽君

5cm(AC-16)
下面层
基 层
粗粒式 沥 青混 凝 土 , 厚 7cm 粗粒式 沥 青 混凝 土 , 厚
(AC-25)
7cm(AC-25)
水泥碎石 , 厚 32cm
水泥碎石 , 厚 16cm
底基层
垫 层
备 注
二灰砂砾 , 厚 20cm(岩石路段 采用水泥碎石 厚 15cm)
砂砾垫层, 厚 15cm(潮湿路段 )
原有隧道路面破损较严重 , 衬砌基本完好 , 无 渗漏 水现 象 , 洞口基 本稳定 , 边仰坡 需加强防 护 , 洞门 采用 贴壁式 , 镶块石饰面 。 3 总体设计思路 3.1 技术指标
一级 公 路 在 设 计 车速 为 80km/h和 60km/h时 , 《公路 工 程技 术 标 准 》 JTGB01-2003 中 规定 一 般 值 是 24.5m和 23m, 最小 值是 21.5m和 20m。 全线 路基 宽 度采用最小值 21.5m和 20m。 3.2 路基高度及加宽
起点至灵石县刘 家庄 (约 20.5km)为原 二级平 微 区标准 , 在义棠镇田村以北路基宽度 为 15m, 其余 均为 12m, 圆曲 线最小 半径 300m 1处 , 最大 纵坡 3%, 最 短 坡长 280m。最 小 竖曲 线 半径 凸 形 3 000 m, 凹形 4 000 m。
灵石县刘 家 庄至 霍州 市许 村 (长 36km))为原 二 级山 岭区 标准 , 路 基宽 度为 12m, 路面 宽 9m。圆曲 线
最小半径 70m1 处 , 位于夏门镇收费站南 , 圆曲线最大 半径 10 000m 1 处 , 位于 富 家滩 镇 与南 关 镇分 界 往南 1kg处 ;最 大纵坡 6.59%, 最 短坡长 150m, 最小竖曲线 半径凸形 1 000m, 凹形 1 000m。
浅谈山区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新老路基的衔接设计

浅谈山区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新老路基的衔接设计浅谈山区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新老路基的衔接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如今交通量也不断地增加,我国过去八九十年代修建的公路现已无法适应如今交通运输的需要了。
然而新建公路不仅要面临大量投资,还要面临占用农田的问题。
改建旧的公路工程造价低且占地少、工期缩短及环保等优势,因此二级公路利用老路进行改建,是我国目前交通运输面貌改变的主要方式。
但是进行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勘察设计过程中,如何考虑尽量利用旧路,确定合理的实施方案,应综合各种因素合理决策。
本文就山区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新老路基的衔接设计做研究探索,以我国云南省S302猫谢线镇雄到威信段公路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二级公路;新老路基;衔接设计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西南地区,近年来修建的二级公路项目比较多,对于二级公路的建设,为了更好地控制工程规模和节省工程投资,总的建设思路基本上是在满足二级公路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充分地利用既有路进行勘察和设计。
那么,利用和改造好既有路、新老路基的差异性沉降,将是二级公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
笔者结合参与云南省S302猫谢线镇雄到威信段公路工程勘察设计以及担任设计代表的工作体会和经验,浅谈一下改建项目利用既有路及新老路基结合部处理的情况,望对其它山区二级公路改建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此类问题有所借鉴作用。
1、工程概况云南省S302猫谢线镇雄到威信段公路工程是连接镇雄与威信的唯一通道,是镇雄北上四川宜宾、筠连、兴文,威信南下贵州威宁、赫章、毕节必经之路,是云南省公路网、昭通市公路网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路线起于云南省镇雄县与贵州省赫章县交界处的煤灰包,途经中屯乡、镇雄县城、洗白、芒部、三滴水、雨河,再经龙井、乐利到达大海子(镇雄与威信边界,既有道路桩号K241+000),然后过边界前行约2.5km到达本项目终点柏香。
公路改建城市道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

在 我 国城 市 道路 的施 工 与使 用 中 , 许 多 质量 问题 与 道路 设 计 有 关。 为 了保 障公 路 改 建城 市 道路 设 计 的科 学 性及 数 据 、 技 术准 确 性 , 设 计 单 位 必须 强 化道 路 设 计 管理 工 作 。借 鉴 企 业 管 理理 论 、 结 合 道 路设计的实际情况 , 制定 完善 的道路设计管理体 系。该体系不仅要 包 括 道 路设 计 工 作 中各 岗位工 作 职 责 及 内 容 , 同 时还 应 对 道路 设 计 管理方法 、 奖 惩制 度 等进 行 确 定 。 根 据 道 路设 计 的需 求 , 管理体系中 还 应 明确设 计 复 核 、 评 测 等 系统 的 确定 及 执 行 。通 过 工 程 师设 计 过 程 中 流程 的优 化 、 完 善 管理 体 系 对 设 计 工 作 的 规范 、 良好 的 职 业 道 德 及 职 业 素养 , 提 高 公路 改建 城 市 道路 设 计 水平 及 设 计 质 量 。 以此 为基 础 , 指 导 并规 范 道路 的施 工技 术 管理 及 养 护管 理 工作 。 2 . 3以信息技术平 台实现联机协作 , 提高公路改建城市道路设 计 效 率 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行业 的渗透下 , 道路设计工作效率得到 了 极 大 的提 高 。 利 用 计 算机 辅 助设 计 软 件 、 相关 计 算 与复 核 软件 、 联 机 协 作 系统 等 ,使 各 工 程 师 能 够 在统 一 的平 台下 实 现 信 息 的实 时 交 流, 避免信息流通过程中误差等因素对道路设计质量的影响 。 因此 , 道路设计单位应加快相关平台的引入与应用 , 结合工作组的岗位设 计开通相应权限 , 实现信息化道路设计 目标 。 2 . 4 道 路 三 阶段设 计 流 程 的探 讨 根据公路改建及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 目前常用的道路设
旧路(二级)改扩建(一级)路线方案布设的探讨——以国道110线兴和——集宁段改扩建为例

旧路( ) 扩建( ) 方案布设的 二级 改 一级 路线 探讨
一
以国道 10线兴 和 —— 集 宁 段 改扩 建 为 例 1
刘 学成 , 建 斐 姚
001) 1 0 0
( 蒙 古交 通设 计 研 究 院 有 限责 任公 司 ,
要 : 章 以 分 离 式 路 基 设 计 为 主 , 合 国 道 1 0线 兴 和 — — 集 宁 段 二 级 公 路 改 扩 建 为 一 级 公 路 文 结 1 的 分 析 , 结 出在 进 行 类 似 改 扩 建 工 程 设 计 中路 线 方 案 布 设 应 该 注 意 的 一 些 问题 。 总 词 : 路 ; 线 ; 扩 建 ; 道 1 0; 蒙 古 公 路 改 国 1 内 分 类 号 : 4 8 8 2 6 U 1 ・ (2 )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O 7 62 (O O O 一 o 5 — O 1o— 912 1)7 OO 1 路 进 行 改 扩 建 时 , 一 级 公 路 常 采 用 分 离 式 路 基 设 对 计 , 建 一 幅 , 用 旧 路 为 一 幅 , 中 新 建 幅 指 标 的 新 利 其 把 握尤其 重要 。 在 进 行 国 道 l o线 兴 和 — — 集 宁 段 旧 路 改 扩 建 1 过 程 中 , 坝 子 段 为 重 点段 落 , 形 复 杂 , 高 、 甲 地 山 谷 深 、 陡 , 线 平 、 、 三 方 面 都 受 到 约 束 , 时 地 坡 路 纵 横 同 质 、 候 条 件 多 变 , 影 响 路 线 的 布 设 。 该 段 旧 路 指 气 都 标较 低 , 曲线最 小半径 为4 0 , 线 纵坡较 大 。 平 0m 路 在 甲坝 子 东 侧 , 京 方 向 2 m 的 连 续 下 坡 , 均 纵 坡 进 k 平 达 到 4 , 大 纵 坡 导 致 交 通 事 故 频 发 , 保 障 此 处 长 为 道 路 通 行 安 全 , 善 行 车 条 件 , 察 设 计 过 程 中对 该 改 勘 段 国道及 地形 作 了充 分 细致 的分 析和 调查 , 用分 采 离 式 路 基 设 计 的 形 式 , 幅 利 用 国道 , 一 幅 在 国道 一 另 南 侧 新 建 , 善 了进 京 方 向车 辆 的通 行 条 件 。 对 该 改 针 段 落 的 改 建 , 管 旧路 指 标 较 低 , 考 虑 到 原 来 长 大 尽 但 下 坡 行 驶 变 成 了 上 坡 行 驶 , 除 了原 来 长 大 下 坡 重 消 车 制 动 失 灵 带 来 的 交 通 隐 患 , 大 提 高 了 行 车 的 安 大 全 , 时 考 虑 到该 段 地 形 复 杂 , 顾 工 程 造 价 及 交 通 同 兼 安 全 的原 则 , 段 落 旧路 指 标 保 持 不 变 , 建 幅 按 满 该 新 足 设 计 速 度 8 k h的 要 求 设 计 。 该 段 落 对 旧路 指 0 m/ 标 的 把 握 非 常 好 , 有 片 面 的 去 追 求 高 指标 , 满 足 没 在 规 范 、 证 行 车 安 全 的 条 件 下 , 省 了 大 量 的 工 程 费 保 节
二级公路升级改造一级公路几何设计探讨

二级公路升级改造一级公路几何设计探讨首先,二级公路升级为一级公路,道路宽度需要符合一级公路的标准。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规定,一级公路的最小标准宽度为30米。
因此,在进行几何设计时,需要对原有的二级公路进行拓宽。
拓宽的幅度视原有道路的情况而定,一般拓宽至双向四车道是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几何设计需要考虑道路的曲线半径。
一级公路的曲线半径一般大于600米,这是为了提高车辆的行驶速度和安全性。
在进行升级改造时,需要对原有的曲线进行改造或者新建较大曲线半径的拐弯处,以满足一级公路的要求。
此外,几何设计还需要考虑道路的纵坡和横坡。
一级公路的纵坡通常应小于4%,横坡应小于8%。
在进行升级改造时,需要对原有的纵坡和横坡进行调整,以满足一级公路的要求。
特别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纵横坡的设计和施工尤为重要,以确保车辆的稳定行驶和驾驶员的安全。
另外,几何设计还需要考虑道路的标志、标线和交通设施。
一级公路需要设置完善的交通标志和路面标线,以引导驾驶员行驶和提醒注意事项。
此外,还需要设置合适的交通设施,如路灯、隔离带等,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最后,几何设计应考虑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组织。
一级公路通常是连接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的干线道路,通行能力要求较高。
在进行几何设计时,需要考虑道路的交通组织,如互通式立交、匝道等,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总之,二级公路升级为一级公路的几何设计需要考虑道路宽度、曲线半径、纵横坡、标志标线和交通设施、通行能力和交通组织等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安全性和流畅性,以确保道路更好地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
浅谈低等级公路改建为一级公路的几点思考

. 的路基及路面利用不充分 , 造成工程规模 的增加 。同时 改造后 的 4 2 非等级相 交道路 相 交开 口 村村通 、 机耕路主要 交通量 为非机 动车及 行人 , 动车交 通 机 级公路功能严格 意义上来 说 , 于高速 路 网的联络道 路 , 属 其道
一
中分带开 口结 合等 路功 能主要是 以集散性为主 , 一般来说 过境交通量 比较小 。因此 量较小 。考虑路侧非机动车及行人 出行 方便 , 一般每 20m~ 5 0 2 0m设置一处 , 中分带 开 口宽 老路改建项 目应根据 老路 的实际情 况 , 合理确定 设计速 度 , 不能 级路 的渠化开 口,
第3 6卷 第 3 6期
・
26・ 7
20 1 年 12月 0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 TECTURE
V 13 o 3 0. 6 N . 6 De . 2 0 c 01
文章 编 号 :0 96 2 (0 0 3 .260 10 -8 5 2 1 )60 7 .2
设施。
. 乡道 、 机耕路较密 , 沿线行 人和 车辆上下 公路 比较分散 。道路设 4 1 等级公路 相 交开 口 般等级道路 , 通量较 大 , 交 口处 可 引入城 市道路 设计 交 平 计速度过高 , 必然要控 制道路 沿线 的出人 口, 造成 道路 中分带 开
一
口过 疏 , 距 过 大 。 间
既减少 了工 交通基础设施得到 明显改善 。但 国省道 等干线公 路 网作为公 路 效 的避免地 方非机动 车对正常行驶车辆通行 的干扰 , 程规模 , 又提高了主线的行车安全性 。 运输 网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 , 是区域 经济活 动的重要 脉络 , 是联 系 高速公路主骨架和众多农村县 乡公路 和村 村通公路 的纽 带 , 地 4 合理确 定 平交 口的设置 间距 在
鸡公山至柳城二级公路扩建为一级公路项目建议书

鸡公山至柳城二级公路扩建为一级公路项目建议书一、编制依据及历史背景1、编制依据鸡公山至柳城二级公路扩建为一级公路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如下:(1)交通部1988年颁发的《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2)交通部2004年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01—2003)。
(3)交通部交公发[1996]11号颁发的《公路基本建设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4)国家及交通部现行的有关公路规范、标准、办法、规定等。
(5)《柳城县总体规划》(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2006.09)2、历史背景柳城县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大城市柳州市辖县,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近几年,随着南柳、宜柳高速公路的开通,以及经济结构调整、柳州市部分产业的转移,柳城县的区域地位日益提高,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柳州市污染治理和工业结构的调整,现有的工业、仓储业需要逐步迁移,柳城凭借南依柳州中心城区的地缘优势及工业基础,将成为柳州市工业北拓腹地。
宜柳高速公路、209国道、沙埔—大埔—马山二级公路共同构成了柳城交通的主动脉,鸡公山至柳城二级公路是沙埔—大埔—马山二级公路的沙埔—大埔段,是209国道连接柳城县城交通的重要通道,是柳城县与柳州市沟通的便捷要道。
现有路状为:技术等级为二级公路,路段地形为平原微丘区,路基宽度为12.0米,路面宽度为9.0米,沥青路面。
鸡公山至柳城二级公路已2004进行由三级公路提升为二级,随着柳州市的“大柳州”规划的实施,鸡公山至柳州段已按城市主干道进行改建,鸡公山至柳城二级公路的重要性更加日益显现,柳州市正实施“再造一个工业柳州”战略,其战略的实施就包涵了柳城融入大工业柳州的内容,柳城县的经济和城镇化建设将飞速发展,与柳州市的沟通将更加密切,鸡公山至柳城二级公路的重要性更加日益显现。
现柳州市已将209国道鸡公山至柳州段纳入柳州近期城市路网建设项目,随着柳州市和柳城县经济的发展,该公路通行已非常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因此,鸡公山至柳城二级公路进行扩建,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对促进柳城县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对进一步加强柳城县与柳州市的沟通,促进柳州市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候 、水文 、地质等自然地理条件及本地区筑路材料分布
情况 , 拟定沥青混凝土 路面 和水泥 混凝土 路面 两种路
面类型进行比选论证 。
本工程特点是原 有二级 路改 建 , 主要 以加宽 改建
为主 , 且地质条件 较复杂 。 沥青混 凝土路 面具 有路基
变形适应 性强的 特点 , 并具 有路面 平整 、行车 舒适 、噪
介休义棠镇田村 至终点 霍州 市什林 镇退沙 , 路基 宽度为 12m, 填方边坡高度最高 处 30m, 在靠 近汾河河 岸处都设有护岸 ;挖方边坡最大处 35m, 部 分段落设有 护面墙防护 ;边沟大部分为 40m×40m的梯 形 , 底部有 淤泥 , 边沟加固基本完好 。
通过调查 , 路面损 坏类型 可分 为裂 缝 、变形 、表面
rebuiltasgradeI.Designonroadbasement, pavement, bridgeandculvertandtunnel, andsomepracticemeasuresareput forwardonthisrebuiltproject.
Keywords:road;presentsituation;rebuilt;wholedesign
对于改造隧道 的路 段 , 由于 路面和 边仰 坡破坏 严 重 , 其他完好 , 所以对路面进行铣刨 , 重新找平 , 铺 筑新 路面 ;对边仰坡须加强防护来满足一级公路设计要求 。 3.6 平面交叉
旧路共两处大 桥 , 梁 墩台无 破损 、无裂缝 , 结构 稳 定 , T梁结构完整 , 但桥面铺装 局部破 损 , 钢筋外 露 ;防 护栏破损严重 , 已不能满足安全要求 。
中 、小桥桥墩 、台无裂缝 , 结构稳定 , 经结构验 算能 够满足改建项目的技术要求 。
石拱涵 、暗板涵基本完好 ;明板涵原设计荷载 不满 足现在的一级公路汽车荷载 公路 -Ⅰ级的 技术标 准 , 且 现有的明板涵普遍存在涵台 、盖板有裂缝现象 , 甚 至有 的明板涵盖板已断板 。 2.4 隧道
将原有路 土路 肩路 面结 构挖 将原有路作为下基层 , 在
除后 , 与加宽部分的路面结构 原有路行 车道 上直 接 加
一起铺筑
铺
3.4 桥涵构造物改造方案 对改造路段的桥 梁 , 其处 理方 案为铣 刨原沥 青混
凝土路面 , 重新找平 , 铺筑新路面 。经实地勘察 , 桥墩 、 桥台无裂缝 , 结构稳定 , 经结构验算能够满足改建项目 的技术要求 。在更换桥面铺装和防护栏后做为半幅桥 予以利用 , 在原桥一侧 新建 相同跨 径的半 幅桥 以满足
2009年 6月
施 工 技 术
第 38卷 增刊
CONSTRUCTIONTECHNOLOGY
2 67
二级公路改造为一级公路整体设计
殷丽君 , 王立志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 院 , 山西 太原 030012)
[ 摘要 ] 通过对大运二级公路介休至霍州段现状调查 , 对本段二级公路改造为一级公路的路线 、路基 、路面 、桥 涵 、隧 道等改建设计进行阐述 , 提出了一些改扩建项目的具体措施 。 [ 关键词 ] 公路 ;现状 ;改扩建 ;整体设计 [ 中图分类号 ] U418.8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2-8498(2009)S0-0267-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比较 , 全线路面结构层 分新 建路段 和利用 原有 路路段
进行设计 , 具体设计如表 1所示 。
表 1 新建路与原有路路面对比
位置
方案可比性
新建路段 、加宽及 原有路土路肩部分
原有路行车道范围
上面层 中粒 式 沥 青 混 凝土 , 厚 5cm 中 粒 式沥 青 混 凝 土 , 厚
(AC-16)
WholeDesignofGradeIIRoadRebuiltasGradeIRoad
YinLijun, WangLizhi
(ShanxiProvinceTrafficPlanningSurveyingDesignInstitute, Taiyuan, Shanxi 030012, China)
Abstract:ByinvestigationonpresentsituationofJiexiutoHuozhoupartinDatong-YunchengGradeIIRoad, thepartis
条路将会分流一部分车流 , 因此 , 为减轻本项目与其他
公路在功能上的重复 , 为尽可能少的挤占汾河河道 、减
少工程量和投 资 , 首 先考 虑在 左侧 (靠 近汾 河 )加宽 ;
对于河道狭窄 (宽不足 100m)处 , 考虑 在路线右 侧 (近
山一侧 )加宽 。
3.3 路面方案选择
项目区位于公路 自然区 划 Ⅲ 区 , 属黄 土高原 干湿
2009 增刊
殷丽君等 :二级公路改造为一级公路整体设计
2 69
本项目的路基宽度 。部分路段由于纵断线型标准 的要 求 , 采用加厚桥面铺装的方法提高桥面的设计标高 。
石拱涵 、暗板涵 都满 足现行 荷载 要求 , 保 留利 用 , 只在拓宽部分接长即可 ;在外业勘察中发现 :现有 的明 板涵普遍存在涵台 、盖板有裂缝现象 , 甚至有的明 板涵 盖板已断板 , 因 此对 现有的 明板涵 拆除 重新修 建 。同 时对原来的综合排水系统进行完善 , 通过采用 拦水带 、 边沟 、截水沟 、急流槽等 方式将 路面水排 出路基 以外 , 保证路基稳定性 。 3.5 隧道改造方案
原有隧道路面破损较严重 , 衬砌基本完好 , 无 渗漏 水现 象 , 洞口基 本稳定 , 边仰坡 需加强防 护 , 洞门 采用 贴壁式 , 镶块石饰面 。 3 总体设计思路 3.1 技术指标
一级 公 路 在 设 计 车速 为 80km/h和 60km/h时 , 《公路 工 程技 术 标 准 》 JTGB01-2003 中 规定 一 般 值 是 24.5m和 23m, 最小 值是 21.5m和 20m。 全线 路基 宽 度采用最小值 21.5m和 20m。 3.2 路基高度及加宽
5cm(AC-16)
下面层
基 层
粗粒式 沥 青混 凝 土 , 厚 7cm 粗粒式 沥 青 混凝 土 , 厚
(AC-25)
7cm(AC-25)
水泥碎石 , 厚 32cm
水泥碎石 , 厚 16cm
底基层
垫 层
备 注
二灰砂砾 , 厚 20cm(岩石路段 采用水泥碎石 厚 15cm)
砂砾垫层, 厚 15cm(潮湿路段 )
路线位于汾河 峡谷 西侧 , 路 基高度 主要 受地形 条 件 、汾河水位及 路基 稳定性 等因素 控制 。全 线除局 部 段偏离现有公路外 , 其余 大部分 路段 均为对 现有公 路 的加宽改造 , 因此路基高度在基本上维持原路标高 。
加宽方式主要 有两 种 :两侧 加宽方 式可 以更有 效 地利用原 路基 的横 坡和 已 规定 的红 线范 围 等 有利 因 素 , 还 能减少拆 迁和占 地 , 降低 施工难度 ;单侧加 宽方 式优点在 于可 以解 决新 旧 路基 之间 的不 均 匀 沉降 问 题 , 将新老路基接缝设置在中央分隔带处 , 以避免 不均 匀地基沉降对行车道路面的直接破坏 。除在灵石 县城 和富家滩镇路线偏 离原 大运二 级路 , 其余均 在原路 基 础上进行加宽 。本项目路基加宽方式的选择考虑 以下 原则 :①考 虑构 造物 施工 便 利 , 原 则 上对 路 基 一侧 加 宽 ;②沿线两侧 建筑物 较密集时 , 可向两 侧加宽 ;③由 于原有二级公路全线依山傍河 , 地形条件极为 受限 , 若 在汾河一侧加宽 , 必然会压占河道 , 不利于对汾河 的保 护 ;若 靠山一侧 加宽 , 路 段内山 高且陡 , 势 必会增 加大 量的土石方数量 , 而全线的地质条件又极为复 杂 , 有多 处滑坡和崩塌 , 处治难度很大 ;其次从项目区内路 网的 分布情况看 , 有已 建成的 大运高 速公 路祁县 至临汾 段 和东观至夏门二级公路 (即将改 造为一级 公路 ), 这两
例来探讨旧路改扩建的整体设计问题 。 1 工程背景
大同至运城二级公路修建于 1990 年 , 因该段 前后 相连的公 路都 为适 应公 路 网的 发展 已改 造 为 一级 公 路 , 导致该段成为整个路段交通瓶颈 , 为此 , 晋 中市委 、 市政府要求尽快改善交通状况 。根据晋中市交通 发展 总体规划及实施计 划 , 将 大运公 路介 休至霍 州段二 级 公路改造为一 级公 路 。该段北 起介 休市义 棠镇 , 与 祁 介一级公路相接 , 南至霍州 , 与霍侯一级公路相接 。 2 原有二级公路现状调查 2.1 技术标准
[收稿日期 ] 2008-12-10 [作者简介 ] 殷丽君 , 山西省交通 规划勘察 设计院助 理工程师 , 太原市并州南路 69号 030012, 电 话 :(0351)5669945, E-mail: 384167275@
26 8
施工技术
2009 增刊
损坏和修补等 四大 类 。其中通 过进 一步的 细分 , 主 要 损坏 类型又可 划分为 横向裂缝 、纵向裂 缝 、龟裂 、块状 裂缝 、搓板 、沉陷 、隆起 、泛油 、磨光和修补等 。 2.3 桥梁涵洞
起点至灵石县刘 家庄 (约 20.5km)为原 二级平 微 区标准 , 在义棠镇田村以北路基宽度 为 15m, 其余 均为 12m, 圆曲 线最小 半径 300m 1处 , 最大 纵坡 3%, 最 短 坡长 280m。最 小 竖曲 线 半径 凸 形 3 000 m, 凹形 4 000 m。
灵石县刘 家 庄至 霍州 市许 村 (长 36km))为原 二 级山 岭区 标准 , 路 基宽 度为 12m, 路面 宽 9m。圆曲 线
过渡区 , 运煤车辆较多 。根据观测资料 , 充 分考虑超载
情况 , 经分析计算 , 本路段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