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组化实用大全
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精编版

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常用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Ki-67为细胞增值的一种标记,在细胞周期G1、S、G2、M期均有表达,G0期缺如,其和许多肿瘤分化程度、浸润、转移、预后密切相关。
PCNA(增埴细胞核抗原)。
多数腺癌表达CEARb (retinoblastoma视网膜母细胞瘤) 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调节细胞周期。
P53在免疫组化中均为突变型,阳性率越高,预后约差。
野生型半衰期很短Nm23是转移抑制基因,其阳性表达和肿瘤转移呈负相关。
E-Ca,E钙粘附蛋白,介导细胞间粘连作用的跨膜糖蛋白,其功能丧失引起细胞之间连接的破坏,主要用于肿瘤侵袭和转移方面的研究。
PS2(雌激素调节蛋白),其表达和ER表达有关,可作为内分泌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CK18,低分子量角蛋白,主要标记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而复层鳞状上皮常阴性,主要用于腺癌诊断。
CK19,分布于单层上皮和间皮,常用于腺癌诊断,肝细胞不表达,而胆管为阳性反应Hep par 1,肝细胞抗原,正常肝细胞和高分化肝细胞癌阳性,低分化肝细胞癌多弱阳性或阴性。
CK20,用于胃肠道腺癌、卵巢黏液性肿瘤、皮肤Merkel细胞癌诊断。
鳞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和卵巢非黏液性肿瘤常阴性。
CK7 卵巢、肺和乳腺上皮常阳性,结肠、前列腺、胃肠道上皮阴性。
Villin 绒毛蛋白,正常组织中,villin通常只表达于有刷状缘的细胞上,如胃肠道上皮细胞、胰腺和胆管上皮细胞以及肾实质的上皮细胞中(特别是近曲小管)。
Villin在胃肠道癌、胰腺癌、胆囊癌和胆管癌组织中有很高的表达率,具有明显腺样结构的肿瘤上没有villin表达,则这个肿瘤为胃肠道、胰腺、胆囊或胆管来源的可能性极低。
乳腺癌也经常成为女性患者未知原发部位转移癌要鉴别排除的一种疾病。
因为在转移癌组织上观察到明显的villin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则这个肿瘤就极不可能为乳腺来源。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及意义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及意义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病理学领域的技术,用于检测组织样本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和定位信息。
这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使用特异性的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然后通过化学反应或荧光染色方法来显示出蛋白质的表达情况。
在临床实践中,免疫组化常用于诊断肿瘤包括癌细胞的分类、分级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的预测。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及其意义。
1. 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2.细胞膜蛋白(CD)细胞膜蛋白是细胞膜上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常用于诊断和分类各种肿瘤。
例如,CD20和CD3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的诊断标记物;CD34用于判断肿瘤的血管生成和预后。
3. 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平滑肌肌动蛋白是平滑肌组织中的一个标志性蛋白,常用于诊断和分类平滑肌源性肿瘤,如平滑肌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4. 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Progestrone Receptor,PR)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阳性表达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ER和PR的表达程度可以预测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5. 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TSG)蛋白常用的TSG蛋白包括p53、PTEN、BRCA1等。
这些蛋白的突变或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
免疫组化检测这些TSG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以帮助评估肿瘤的分子异常,对于预测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6.基因突变相关蛋白近年来,免疫组化也逐渐应用于检测肿瘤常见的基因突变或扩增,其中包括EGFR、HER-2、ALK、BRAF等。
这些突变和扩增与肿瘤的治疗反应和预后关系密切。
免疫组化检测这些基因突变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以为肿瘤靶向治疗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常用免疫组化

前列腺癌:CK、P63、34E12、PSA、P504S(9AMAC)、AR前列腺增生/腺瘤:CK、P63、34BE12、P504S肾癌:CK、EMA、Inhibin、Melan-A、CK7、Vimentin、PAX2、CD10肾母细胞瘤:WT-1、CK、P53、Ki-67膀胱尿路上皮癌:CK7、CK20、P53、Ki-67、P63精原细胞瘤:CK、PLAP、CD117、LCA、OCT3/4胸腺肿瘤:CK、CD3、CD5、CD20、TdT、EBV*霍奇金淋巴瘤:CD30、CD15、ALK-1、EMA、CD3、CD20、EBV*、PAX -5非霍奇金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α、TdT、CD43间变大细胞淋巴瘤:CD30、CD15、ALK-1、EMA、CD3、CD20、EBV*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α、CD43、CD30、Ki-67小B细胞淋巴瘤:CD3、CD5、CD10、CD20、CD23、CD79α、CyclinD1、TdTT细胞淋巴瘤:CD3、CD20、CD43、CD45RO、CD79α、TdT、TiA-1、Perforin套细胞淋巴瘤:CD3、CD5、CD20、CD79α、CyclinD1、TdT、Bcl-2、Ki-67T/NK细胞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α、CD56、TiA-1、Perforin、粒酶B淋巴上皮病变/癌:CK、EMA、S-100、Ki-67、P53、EBV*、P63、CD30、CD20Burkitt淋巴瘤:CD3、CD20、CD79α、CD10、Bcl-2、Bcl-6、Ki-67、EBV *、TdT滤泡性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α、CD10、Bcl-2、Bcl-6、Ki67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CD2、CD3、CD7、CD20、CD43、Perforin、TiA-1、EBV*浆细胞瘤:CD3、CD20、CD38、CD138、CD79α、EMA、κ*、λ*坏死性淋巴结炎:CD3、CD20、CD45RO、CD79α、CD43、CD68、Mac387、CD163粘膜相关淋巴瘤:CK、CD3、CD5、CD10、CD20、CD23、CD43、CD79a、CyclinD1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CD3、CD20、CD45RO、CD43、CD79α组织细胞肉瘤:S100、CD10、CD21、CD35、CD68、Lysozyme、MPO、CD33、CD34、CD11c、CD14、CD45RO朗格罕氏细胞增生症/肉瘤:S100、CD1α、CD68、CD35、HMB45、CK、EMA、Ki67、CD45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肿瘤:S100、CD1α、CD68、CD21、CD35、CD3、CD20、CD30、CK、EMA、Ki67、CD45滤泡树突细胞肉瘤/肿瘤:CD21、CD35、S100、CD1α、CD68、CD3、CD23、EMA、VIM、MPO、CD34、CD79α、CK、HMB45肥大细胞肿瘤:CD117、CD45、CD33、CD68、CD15、CD3、CD20胃癌:CK7、CK20、Villin、CEA、P53、Ki-67、CDX-2、GST-π、AB/PAS**肠癌:CK7、CK20、Villin、CEA、P53、Ki-67、CDX-2、GST-π、AB/PAS**肝细胞癌:AFP、CD34、CEA、CK8/18、CK19、Ki-67、P53、HbsAg、Hepatocyte肝胆管细胞癌:CK7、CK20、Villin、AFP、CD34、CEA、CK8/18、CK19、Ki-67、Hepatocyte、HbsAg食道癌:P53、Ki-67、CDX-2、GST-π、P63胰腺癌:CEA、P53、Ki-67、CDX-2、GST-π、Villin、CK7、CK20、胰岛细胞瘤:CD56、Syn、CgA、Ki-67、Insulin、CK8/18、CK19肝炎病毒:HbsAg、HbcAg、HCV涎腺粘液性囊腺癌:CK、P63、SMA、Vimentin、Myosin-heavy chain上皮肌上皮癌:CK、P63、SMA、Vimentin、S-100、Myosin-heavy chain 导管腺癌:CK、P63、SMA、AR、HER2、Myosin-heavy chain多形性腺瘤:CK、P63、SMA、S-100、GFAP、Myosin-heavy chain神经内分泌癌:CD56、CD57、Syn、CgA、CK、CK8/18肺神经内分泌癌:CD56、CD57、Syn、CgA、CK、CK8/18、CD99、TTF-1、P63、Sp-B甲状腺乳头状癌:Tg、TTF-1、CK19、HMBE-1、Gelactin-3、Ki-67、TPO 甲状腺髓样癌:Tg、CT、CD56、CD57、Syn、CgA、CEA肾上腺皮质癌:CK、CEA、Inhibin、Melan-A、CD10、CgA、Syn、S100肾上腺嗜铬细胞瘤:Syn、CgA、S-100、CK、EMA、Inhibin、Melan-A、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Syn、CgA、S-100、CK、EMA、Inhibin、Melan-A、GFAPMerkel细胞癌:CK7、CK20、Syn、CgA、CK、CD99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CK、EMA、CD99、S-100、Des、Syn、CgA、尤文/PNET/视/嗅/髓母细胞瘤:CD99、S-100、Syn、CgA、CD56、CD57、GFAP、Vimentin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MB45、S-100、Melan-A、CD34、CK、SMA、Vimentin上皮样血管瘤:CK、CD34、CD31、CD68、EMA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D34、Bcl-2、CD99、S-100、CK、Vimentin、SMA 间皮瘤:CK5/6、HMBE-1、Calretinin、TTF-1、D2-40、CK、WT1横纹肌(肉)瘤:MyoD1、Myogenin、Desmin、SMA、CK、S100、CD99滑膜肉瘤:EMA、CK、CD34、CD99、CD68、S-100、Bcl-2、Vimentin皮隆突/恶纤组:CD34、CD68、S-100、SMA、Vimentin血管球瘤:EMA、CK、CD34、SMA、S-100血管周肌细胞瘤:EMA、CK、CD34、SMA、S-100、Desmin梭形/多形性脂肪:CD34、SMA、S-100、HMB45、CK、CD31、CD68脊索/副脊索瘤:SMA、S-100、EMA、CK、GFAP、CD68腱鞘巨细胞瘤:SMA、MSA、Desmin、CK、Vimentin平滑肌(肉)瘤:SMA、MSA、Desmin、CK、S-100、CD34、Vimentin软骨母细胞瘤:CD99、S-100、CK、Vimentin结节性筋膜炎:CK、SMA、MSA、DES、CD68、S100、Vimentin缺血性筋膜炎:VIM、SMA、CD68、DES、S100、CD34、Vimentin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VIM、SMA、Actin、S100、EMA、CK、Vimentin硬化性纤维母细胞瘤:VIM、SMA、CK、DES、EMA、S100、CD34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DES、CD34、EMA钙化性腱膜纤维瘤:VIM、SMA、MSA、CD99、S100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DES、SMA、Actin、ER、PR、CD34、S100、CK、fast myosin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VIM、CD34、DES、Actin、SMA、MSA项型纤维瘤:VIM、CD34、CD99、DES、ActinGardner纤维瘤:VIM、CD34、SMA、MSA、DES、ER、PR钙化性纤维性肿瘤:Vim、VⅢ因子、XⅢa因子、Des、Actin、S100、CD31、CD34、CK巨细胞血管纤维瘤:CD34、CD99、Bcl-2韧带样型纤维瘤:Vim、SMA、Des、S100脂肪纤维瘤病:CD34、Bcl-2、S100、Actin、EMA、CK、Des、CD99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Vim、SMA、Des、CK、S100、ALK、CD117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Actin、Des、CD34、CD99、S100、CK黏液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Vim、CD34、CD68、SMA、CK、LCA、CD30、T and B七、转移性肿瘤鉴别转移性肺/肝癌:CK7、CK20、Villin、CEA、TTF-1、CK、AFP、CD34、Hepatocyte转移性肺/胃肠癌:CK7、CK20、Villin、CEA、TTF-1、Sp-B、CDX-2转移性肺/前列腺癌:CK7、CK20、Villin、TTF-1、CK、Sp-B、PSA、PSAP 转移性肺/甲状腺癌:CK7、CK20、Villin、TTF-1、CK、Sp-B、TG转移性腺/鳞癌:CKAE1、CKAE3、CK8/18、CK5/6、EMA、CD15、P63 转移性肺/鼻咽癌:CK7、CK20、Villin、TTF-1、CK、Sp-B、EMA、EBV食道低分化癌/神经内分泌癌:Syn、P63、CgA、CD56、CD99、CKAE3、CK5/6转移性卵巢粘液/浆液性癌:CK7、CK20、Villin、CEA、TTF-1、CA125、CDX-2垂体瘤:TSH、FSH、GH、LH、ACTH、PrL、P53胶质瘤:GFAP、MBP、Vim、EMA、S-100少突胶质细胞瘤:Pax-5、GFAP、MBP、Vim、EMA、S-100、CD57胶质肉瘤:GFAP、CD68、Vim、S-100、Ki-67节细胞胶质瘤:Syn、CgA、GFAP、S-100、CD68、Vim、Ki-67神经束膜瘤:S-100、EMA、GFAP、CK、Vim恶性外周神经鞘瘤:S-100、CK、HMB45、Desmin、SMA、MyoD1、CD57、MBP脑膜瘤:GFAP、EMA、Vim、S-100神经纤维/神经鞘瘤:GFAP、EMA、Vim、S-100、CK中枢神经细胞瘤:GFAP、S-100、Syn、CD57、MBP、EMA、CgA、Calretinin室管膜瘤:EMA、CK、S-100、GFAP、Syn、CD57、MBP、脉络丛乳头状瘤:GFAP、CK、S-100、Syn、EMA、Ki-67、CgA颅咽管瘤:CKAE1、EMA、GFAP、CKAE3、Ki-67颅内血管母细胞瘤:CD34、CD31、EGFR、CK、EMA、VEGF浸润性乳腺癌:P53、Bcl-2、ER、PR、HER2、E-Cadherin、Ki-67、CK7、GCDFP-15浸润性筛状癌/腺样囊性癌:ER、PR、HER2、P63、Laminin实性神经内分泌癌:ER、PR、HER2、GCDFP-15、CK7、CK20、CgA、Syn子宫内膜样肿瘤/宫颈腺癌:Vim、CK、ER、PR、Inhibin、P16、CEA子宫内膜间质肿瘤:Vim、CD10、SMA、Inhibin移行细胞癌:CA125、CK7、CK20、P63颗粒细胞瘤:CD99、Inhibin、Vim、S100、SMA、CK、CK7、EMA卵泡膜瘤-纤维瘤:Vim、Inhibin硬化性的间质瘤:Vim、Des、SMA、InhibinSertoli-间质细胞瘤:Vim、Inhibin、EMA、Ker、ER、PR无性细胞瘤:Vim、CD117、PLAP、CK、Des、CEA、S100卵黄囊瘤:AFP、CK、CD30、ER、PR胚胎性癌:AFP、CD30、CK非妊娠绒毛膜癌:CK、hPL、-HcgP53、Bcl-2、PCNA、Ki67、P-gp、TOPOⅡα、GSTπ十一、CIN病变分级检测指标P16、P53、Ki-67、CD68、Pro-EXC。
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

常用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Ki-67 为细胞增值的一种标记,在细胞周期G1、S、G2、M 期均有表达,G0 期缺如,其和许多肿瘤分化程度、浸润、转移、预后密切相关。
PCNA增埴细胞核抗原)。
多数腺癌表达CEARb (retinoblastoma 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调节细胞周期。
P53 在免疫组化中均为突变型,阳性率越高,预后约差。
野生型半衰期很短Nm23 是转移抑制基因,其阳性表达和肿瘤转移呈负相关。
E-Ca E钙粘附蛋白,介导细胞间粘连作用的跨膜糖蛋白,其功能丧失引起细胞之间连接的破坏,主要用于肿瘤侵袭和转移方面的研究。
PS2 (雌激素调节蛋白),其表达和ER表达有关,可作为内分泌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CK18,低分子量角蛋白,主要标记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而复层鳞状上皮常阴性,主要用于腺癌诊断。
CK19,分布于单层上皮和间皮,常用于腺癌诊断,肝细胞不表达,而胆管为阳性反应Hep par 1,肝细胞抗原,正常肝细胞和高分化肝细胞癌阳性,低分化肝细胞癌多弱阳性或阴性。
CK20,用于胃肠道腺癌、卵巢黏液性肿瘤、皮肤Merkel细胞癌诊断。
鳞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和卵巢非黏液性肿瘤常阴性。
CK7卵巢、肺和乳腺上皮常阳性,结肠、前列腺、胃肠道上皮阴性。
Villin 绒毛蛋白,正常组织中,villin 通常只表达于有刷状缘的细胞上,如胃肠道上皮细胞、胰腺和胆管上皮细胞以及肾实质的上皮细胞中(特别是近曲小管)。
Villin 在胃肠道癌、胰腺癌、胆囊癌和胆管癌组织中有很高的表达率,具有明显腺样结构的肿瘤上没有villin 表达,则这个肿瘤为胃肠道、胰腺、胆囊或胆管来源的可能性极低。
乳腺癌也经常成为女性患者未知原发部位转移癌要鉴别排除的一种疾病。
因为在转移癌组织上观察到明显的villin 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则这个肿瘤就极不可能为乳腺来源。
其他villin 免疫组化染色通常为阴性表达的肿瘤还有:如卵巢浆液性癌、尿道移行细胞癌和前列腺癌。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一、常用标志物1.CD15(LeuM1)---(阳性部位:细胞膜)。
是一种由半乳糖、岩藻糖和N-乙酰葡萄糖组成的碳水化合物抗原,又称半抗原χ,是粒/单核细胞相关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成熟粒细胞、激活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R-S细胞、大多数腺癌等。
2.?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CD66e)---(阳性部位:细胞膜/浆)。
癌胚抗原是表达于胎儿上皮细胞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180kDa。
存于某些恶性肿瘤组织尤其是内胚层来源发肿瘤中,大多数胃肠道(包括胰腺)和肺腺癌均有表达,少量成人上皮细胞和良性肿瘤亦可表达。
CEA主要用于标记上皮性肿瘤,尤其是腺上皮来源的腺癌。
3.嗜铬素A(chromograninA,CgA)---(阳性部位:细胞浆)。
嗜铬素是位于神经分泌颗粒内的酸性糖蛋白家族,是一组可溶性酸性蛋白,分子量为76~120kDa,分布广泛。
含量最丰富的是嗜铬素A,另两个是嗜铬素B和嗜铬素C。
几乎所有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均可检测到嗜铬素。
嗜铬素A不仅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泌颗粒中,也广泛分布于所有含有颗粒的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来源的肿瘤细胞。
应,4.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pan绝大部分酸性细胞角蛋白(Ⅰ型/5.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5/6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而乳腺癌、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不,HMW)---(阳性部位:细胞浆)。
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抗体(34βE12)可以识别68kDa、58kDa、56.5kDa和50kDa的细胞角蛋白。
9.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membraneantigen,EMA)(MUC1)---(阳性部位:细胞浆)。
上皮膜抗原是一种高分子量(400kDa)跨膜糖蛋白,广泛分布于各种上皮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
癌细胞过表达MUC1与肿瘤侵袭有关,有意义的免疫反应性为膜阳性,如为纯粹的胞浆着色则为假阳性。
常考常用免疫组化报告单推荐软组织系统推荐上(八)

常考常用免疫组化报告单推荐软组织系统推荐上(八)推荐Part.1脂肪组织肿瘤1.脂肪瘤•阳性:S-100,leptin,vimentin2.肌脂肪瘤•阳性:S-100,α-SMA,desmin3.软骨样脂肪瘤•阳性:S-100,vimentin4.梭形细胞脂肪瘤、多形性脂肪瘤和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阳性:S-100,CD34,vimentin5.棕色脂肪瘤•阳性:S-100,CD346.非典型性脂肪瘤样肿瘤或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阳性:S-100,MDM2,CDK4•阴性:HMB45,PNL27.脂肪平滑肌肉瘤•阳性:S-100,α-SMA,MSA,desmin,h-caldesmon •阴性:HMB45,PNL28.去分化脂肪肉瘤•阳性:S-100,MDM2,CDK49.黏液性脂肪肉瘤和圆细胞性脂肪肉瘤•阳性:S-10010.多形性脂肪肉瘤•阳性:S-100,EMAPart.2平滑肌肿瘤1.平滑肌瘤•阳性:α-SMA,MSA,h-caldesmon,desmin,calponin•阴性:CD34,HMB45,S-1002.血管平滑肌瘤•阳性:α-SMA,MSA,h-caldesmon,desmin,calponin,S-100•阴性:CD34,HMB453.深部平滑肌瘤•阳性:α-SMA,MSA,h-caldesmon,desmin,calponin,ER,PR•阴性:CD34,HMB45,S-1004.平滑肌肉瘤•阳性:α-SMA,MSA,h-caldesmon,desmin,calponin•阴性:myogenin,MyoD1,CD117Part.3血管周细胞肿瘤1.血管球瘤•阳性:α-SMA,MSA,h-caldesmon,calponin,IV型胶原•阴性:CD34,desmin,AE1/AE3,S-1002.球周皮细胞瘤(鼻窦血管外皮瘤样肿瘤)•阳性:α-SMA,MSA,FXIIIa,laminin•阴性:CD34,CD99,desmin3.肌周皮细胞瘤•阳性:α-SMA,desmin,CD34•阴性:AE1/AE3,S-100Part.4横纹肌肿瘤1.横纹肌瘤•阳性:desmin,MSA,myoglobin,S-100•阴性:CD68,AE1/AE32.横纹肌肉瘤•阳性:desmin,MSA,myogenin,MyoD1•阴性:h-caldesmon,CD34,S-100Part.5胃肠道间质瘤•阳性:CD117,CD34,DOG1.1,PDGFRA,nestin,h-caldesmon,α-SMA•阴性:desminPart.6血管肿瘤1.上皮样血管瘤•阳性:CD31,F8,CD34,α-SMA,MSA2.梭形细胞血管瘤•阳性:vimentin3.上皮样血管内皮瘤•阳性:CD31,CD34,FLI1,F8,AE1/AE34.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阳性:CD34,CD31,VEGFR-3,D2-40,α-SMA•阴性:F8,HHV85.血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Dabska瘤)和网状血管内皮瘤•阳性:CD31,CD34,D2-40,VEGFR-36.卡波西肉瘤•阳性:CD31,CD34,D2-40,VEGFR-3,FLI1,LNA-1•阴性:F87.血管肉瘤•阳性:CD31,CD34,F8,UEA-1,CK•阴性:HHV-8Part.7血管周上皮样肿瘤•阳性:HMB45,PNL2,Melan-A(A103),α-SMA,MiTF,CD117,ER,PR•阴性:S-100,desminPart.8间皮瘤•阳性:CK5/6,Calretinin,WT-1,D2-40•阴性:CEA,BerEP4,MOC-31,B72.3,BG8,PAX8 Part.9周围神经肿瘤1.神经鞘瘤•阳性:S-100,Leu7,GFAP,NSE,PGP9.52.神经纤维瘤•阳性:S-100,vimentin,CD343.神经鞘黏液瘤•阳性:S-100,S-100a6,NKI-C34.神经束膜瘤•阳性:EMA,claudin-1•阴性:S-1005.颗粒细胞瘤•阳性:S-100,NSE,KP-1•阴性:CD1636.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阳性:S-100,Leu77.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阳性:S-100,HMB45,PNL2,NSE,Bcl-2•阴性:AE1/AE3,calponinPart.10神经外胚层瘤1.神经母细胞瘤•阳性:NSE,Leu7,PGP9.5•阴性:CD992.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和节细胞神经瘤•阳性:NSE,S-1003.骨外尤文肉瘤或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阳性:CD99,vimenPart.11副神经节瘤阳性:CgA,Syn,NSE,CD56,S-100阴性:AE1/AE3,TFE3,MyoD1Part.12软组织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1.肌内黏液瘤和关节旁黏液瘤•阳性:vimentin•阴性:S-1002.深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阳性:desmin,ER,PR,α-SMA,MSA•阴性:S-1003.软组织混合瘤、肌上皮瘤和副脊索瘤•阳性:AE1/AE3,vimentin,S-100,GFAP,actins,desmin,EMA4.软组织骨化性纤维黏液样肿瘤•阳性:S-100,NSE,vimentin, desmin,Leu 75.软组织多形性血管扩张性肿瘤•阳性:vimentin,CD34•阴性:S-100,desmin,actin,AE1/AE3,CD316.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阳性:AE1/AE3,CK5,CK6,CK10,CK13,CK7,CK8,CK18,CD10,CD34,α-SMA•阴性:CK20,CD5,TTF-1,desminPart.13软组织杂类恶性肿瘤1.滑膜肉瘤•阳性:AE1/AE3,CAM5.2,EMA,CK7,CK19,Bcl-2,Calponin,CD99,TLE1,vimentin•阴性:CD34,desmin2.腺泡状软组织肉瘤•阳性:TFE3,MyoD1,MSA,desmin•阴性:CgA,Syn,NSE,AE1/AE33.上皮样肉瘤•阳性:AE1/AE3,CAM5.2,EMA,vimentin,CD34,actins •阴性:CD314.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阳性:AE1/AE3,CAM5.2,vimentin•阴性:INI15.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阳性:desmin,vimentin,AE1/AE3,NSE,Leu 7•阴性:myogenin。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指标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指标免疫组化是一种通过使用抗体来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特定蛋白质的方法。
在临床上,免疫组化常被用来帮助诊断和鉴别不同类型的肿瘤,以及评估患者的预后和指导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些临床常用的免疫组化指标。
1. 细胞增殖标志物:包括Ki-67、PCNA(核抗原PCNA,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等。
这些标志物能够反映细胞增殖的活性,利用免疫组化可以定量检测细胞核中与细胞增殖有关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评估肿瘤的生长速率和预后。
2. 细胞凋亡标志物:包括Caspase-3、Bcl-2、Bax等。
这些标志物可以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的活性和程度,有助于评估治疗的疗效和预后。
3.免疫细胞标志物:包括CD4、CD8、CD20等。
这些标志物可以用来鉴定和分类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和对肿瘤的抗击能力。
4.转录因子:包括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等。
这些标志物用来评估激素受体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指导激素治疗的选择和预后评估。
5.肿瘤抑制基因标志物:包括p53、PTEN(磷酸酯酶-蛋白激酶液体增殖自然抑制物)等。
这些标志物用来评估肿瘤细胞中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和功能异常情况,对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6.肿瘤相关抗原标志物:包括CEA(癌胚抗原)、AFP(α-胎蛋白)等。
这些标志物可以作为肿瘤的检测和监测指标,在临床上用于诊断和评估肿瘤的预后。
7.血管生长因子:包括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
这些标志物可以评估肿瘤血管生成和进展,对指导抗血管生成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8.炎症标志物:包括NF-κB、COX-2等。
这些标志物反映了肿瘤组织中的炎症反应程度,与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密切相关。
9. 细胞骨架和黏附分子:包括CK(细胞角蛋白)、E-cadherin等。
这些标志物用于评估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能力,对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诊断中常用101种免疫组化抗体及其表达(下)

病理诊断中常用101种免疫组化抗体及其表达(下)51、E-cadherin阳性部位:细胞浆,膜对照:乳腺导管癌E-cadherin属于上皮细胞钙离子依赖的黏附分子家族,其功能的降低,丧失可导致细胞连接的破坏,与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相关。
在癌中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成反比。
其表达的缺失与许多癌的进展相关。
52、EMA阳性部位:细胞浆/膜对照:阑尾EMA广泛分布于各种上皮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
此抗体可以标记大部分正常上皮及上皮源性的肿瘤;在间皮瘤中常为胞浆着色;浆细胞、各种已受T细胞活化的外周血B细胞及一些间充质(脊素和神经周围纤维母细胞)也为阳性;淋巴瘤中T细胞丰富的B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其变异型、95%的大细胞间变型、单核样的B 细胞淋巴瘤以及18%的T细胞淋巴瘤阳性表达;还可在一些骨髓瘤、60%的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霍奇金淋巴瘤、滑膜肉瘤、上皮样肉瘤等肿瘤中阳性表达。
EMA常用于间皮反应和间皮瘤的鉴别(间皮瘤中的膜染色更强);间皮瘤和腺癌的鉴别(前者细胞膜着色);基底细胞、鳞状细胞与皮肤基底细胞癌的鉴别;淋巴结ALK阳性的大细胞间变型淋巴瘤向其他淋巴瘤类型的鉴别。
53、ESA阳性部位:细胞膜对照:阑尾ESA表达于单层上皮和多种肿瘤细胞的基底层细胞表面。
主要用于鉴别肿瘤是否为上皮源性,特别是有助于转移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目前也有报道认为ESA可以作为鉴别腺癌和间皮瘤的一个指标。
54、F VIII阳性部位:细胞浆对照:阑尾用于鉴别血管肿瘤,但是敏感性不高。
高级别的血管肉瘤只有10%~15%的病倒阳性。
更常用于良性血管瘤和血管内皮瘤的鉴别。
55、Galectin-3阳性部位:细胞浆对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Galectin-3主要同类细胞间的黏附有关,同时Galectin-3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表达,而各种类型的霍奇金淋巴瘤及R-S细胞均不表达。
可用于肿瘤细胞黏附和转移方面的研究及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标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组化定义: 免疫组化,就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与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临床病理工作中,我们常用到“肿瘤细胞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记”,但就是许多单位只写阳性结果,不写临床意义,其结果对临床帮助不大,因为许多医生不懂得这些结果的意义,因此建议大家在出此类报告时,把“肿瘤细胞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记”的意义打印在报告中,以增加病理报告的使用价值。
1、恶性肿瘤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记,全套4项:P-gP,GSTπ,TOPOⅡ,Ki-67。
2、乳癌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记,全套7项:P-gp,GSTπ,TOPO Ⅱ,Ki-67,ER,PR,C-erbB-2。
3、意义:标记物--作用--阳性部位--临床意义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Gp)--药泵作用--胞膜/胞浆--阳性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耐药性越强:阿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米托蒽醌、长春花碱、长春新碱、紫彬醇、泰素帝。
谷光甘肽S转移酶(GST π)--解毒作用--胞浆--阳性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耐药性越强:阿霉素、顺铂、氮芥、环磷酰胺、瘤可宁。
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靶点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越有效:蒽环类抗生素与鬼臼毒素类,如VP16、替尼泊苷、玫瑰树碱、新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阿霉素、VM26。
阳性率高者对VP16尤其有效。
雌激素受体(ER)--性激素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对内分泌治疗越有效,预后越好。
孕激素受体(PR) --性激素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对内分泌治疗越有效,预后越好。
C-erbB-2--癌基因产物--胞浆--阳性率越高,肿瘤恶性程度越高。
ER、PR阳性而C-erbB-2也阳性者,用三苯氧胺治疗效果不好。
Ki-67--细胞增殖标志--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增殖越快,恶性程度越高。
Ki-67为细胞增值的一种标记,在细胞周期G1、S、G2、M期均有表达,G0期缺如,其与许多肿瘤分化程度、浸润、转移、预后密切相关。
PCNA(增埴细胞核抗原)。
CEA 多数腺癌表达CEARb (retinoblastoma视网膜母细胞瘤) 基因就是肿瘤抑制基因,调节细胞周期。
P53在免疫组化中均为突变型,阳性率越高,预后约差。
野生型半衰期很短Nm23就是转移抑制基因,其阳性表达与肿瘤转移呈负相关。
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喉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检测。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nm23蛋白高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低,存活期相对较长。
E-Ca,E钙粘附蛋白,介导细胞间粘连作用的跨膜糖蛋白,其功能丧失引起细胞之间连接的破坏,主要用于肿瘤侵袭与转移方面的研究。
PS2(雌激素调节蛋白),其表达与ER表达有关,可作为内分泌治疗与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CK18,低分子量角蛋白,主要标记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而复层鳞状上皮常阴性,主要用于腺癌诊断。
CK19,分布于单层上皮与间皮,常用于腺癌诊断,肝细胞不表达,而胆管为阳性反应Hep par 1,肝细胞抗原,正常肝细胞与高分化肝细胞癌阳性,低分化肝细胞癌多弱阳性或阴性。
CK20,用于胃肠道腺癌、卵巢黏液性肿瘤、皮肤Merkel细胞癌诊断。
鳞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与卵巢非黏液性肿瘤常阴性。
CK7 卵巢、肺与乳腺上皮常阳性,结肠、前列腺、胃肠道上皮阴性。
Villin 绒毛蛋白,正常组织中,villin通常只表达于有刷状缘的细胞上,如胃肠道上皮细胞、胰腺与胆管上皮细胞以及肾实质的上皮细胞中(特别就是近曲小管)。
Villin 在胃肠道癌、胰腺癌、胆囊癌与胆管癌组织中有很高的表达率,具有明显腺样结构的肿瘤上没有villin表达,则这个肿瘤为胃肠道、胰腺、胆囊或胆管来源的可能性极低。
乳腺癌也经常成为女性患者未知原发部位转移癌要鉴别排除的一种疾病。
因为在转移癌组织上观察到明显的villin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则这个肿瘤就极不可能为乳腺来源。
其她villin免疫组化染色通常为阴性表达的肿瘤还有:如卵巢浆液性癌、尿道移行细胞癌与前列腺癌。
间皮瘤也经常为villin阴性表达,因此在一些情况下Villin还可以作为鉴别间皮瘤与腺癌使用抗体的一种。
但就是也有一些非胃肠道来源的肿瘤可表达villin,如子宫内膜样腺癌、卵巢粘液性癌、肾细胞癌与小部分肺癌。
也有一些专家报道Villin在部分宫颈内膜腺癌病例中表达。
肝癌的诊断Villin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显示出毛细胆管结构,因此它也可能在表达部分肝癌的管状结构上很有用。
多克隆CEA就是用于此目的的第一种试剂,而且CD10 (CALLA)在表达肝癌的该结构上也非常有用。
多克隆CEA、villin与CD10 (CALLA)在肝癌病例上的表达,相互之间并没有任何的冲突,因此如果怀疑肝癌的可能性,建议将这三种抗体共同使用以协助疑难病例的诊断。
Villin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上的应用Villin在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上也很有帮助。
众所周知,类癌与胰腺的胰岛细胞肿瘤具有相相似的形态学特征,仅在形态学上区分这两种肿瘤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Villin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有用,因为据文献报道在85%的胃肠道类癌病例中有villin的表达,但在胰岛细胞肿瘤上未见阳性表达报道。
Villin在类癌上的表达通常为胞膜阳性。
另外,有一些证据表明villin在胃与下消化道的小细胞癌上的表达率比在其她部位的小细胞癌上要高。
如:肺、食道、膀胱或前列腺等。
据文献报道,大约有40%的肺类癌病例villin阳性,在其她一些神经内分泌肿瘤上,如甲状腺髓样癌与少数的美克尔细胞瘤上也有villin的表达。
MRP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影响化疗敏感性,与预后相关。
MDR 多药耐药基因TS胸苷合成酶,就是5-FU重要作用靶点,如果其高表达,阳性反映++以上,提示肿瘤细胞对5FU耐药。
Syn 突触素神经组织标志S-100 神经组织标志,存在于神经组织,垂体、颈动脉体,肾上腺髓质、唾液腺、少数间叶组织,常用于神经鞘瘤、恶黑、脂肪肉瘤、软骨肿瘤诊断。
NSE 主要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Chr,嗜铬素,肾上腺髓质含量很高,鉴别肾上腺髓质与皮质,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
CKH 高分子角蛋白,主要标记鳞状细胞肿瘤CKL 低分之角蛋白,主要标记单层上皮、腺上皮EMA 上皮膜抗原,糖蛋白,广泛分布各种上皮及其肿瘤Vim 波形蛋白,间叶组织标志P504 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检测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100%。
AMACR的优点在于它就是癌症特异性,只存在于癌症组织。
Rubin称,AMACR亦可用作其她癌症的诊断标志物。
对各种癌症细胞进行检查后发现,结肠直肠癌、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淋巴瘤与黑素瘤都过度表达AMACR,以结肠直肠癌与前列腺癌表达最高。
CD117 胃肠间质瘤CD10 作为共同急性淋巴母细胞型白血病抗原,主要表达于未成熟淋巴细胞,在Burkitt淋巴癌,慢性髓性白血病等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应用价值。
近几年来发现该抗原在造血系统外的某些肿瘤中有表达,如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
抗体在对肾细胞癌进行诊断与鉴别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CD15就是一种细胞粘附分子,因其对霍奇金淋巴瘤(HD)中的R-S细胞具有良好的标记作用,被认为就是HD的重要标志物。
除HD的鉴别诊断外,对胃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肿瘤CD15的表达研究发现,CD15表达随癌细胞分化程度下降、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增高而明显增高。
认为CDl5的表达就是判断肿瘤的发展、预测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良好指标。
免疫电镜观察显示,CD15抗原主要分布于大肠癌细胞浆的界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及近细胞核膜处,CD15可能就是通过对所结合的铺基构型改变影响与参与肿瘤的形成与转移过程。
SMA 平滑肌肌动蛋白,标记平滑肌CD56 为神经细胞黏附分子,主要分布于大多数神经外胚层来源细胞,常用于星型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也就是NK细胞瘤的重要标志,也标记小细胞肺癌Des,结蛋白,广泛分布于平滑肌、心肌、骨骼肌细胞与肌上皮细胞,高分化高表达、低分化低表达。
MSA 肌特异性肌动蛋白,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肌型细胞中CD68 存在于骨髓与各神经组织的巨噬细胞用于粒细胞白血病、各种单核细胞来源肿瘤、包括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诊断(首选)。
CD34 表达于早期淋巴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内皮细胞、胚胎纤维母细胞与某些神经组织细胞,多用于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断,GIST 80-90%、CD31也标记血管内皮。
CD44 就是一种分布广泛的跨膜糖蛋白分子,分CD44s与CD44v两大类。
CD44s主要作为透明质酸受体,结合透明质酸后影响肿瘤的生长与转移。
而CD44v则主要表达于转移的肿瘤细胞。
李道明等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了42例食管鳞癌CD44v4/5的表达,结果发现,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6.19%(16/21),而非转移组的阳性率为42.86%(9/1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癌巢周边的癌细胞、肌间浸润的癌细胞、有核分裂的癌细胞与癌栓中的癌细胞及浸润脉管壁的癌细胞均呈强阳性表达。
张成武等检测了20例正常胃粘膜上皮、43例异型增生与85例胃癌组织CD44v6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粘膜无表达,而异型增生与胃癌组织阳性率分别为30.2%与74.1%,其表达强度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生长方式、静脉与淋巴管侵袭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
以上结果均表明,CD44v的高表达构成了肿瘤细胞的侵袭性与易转移性。
NESTIN,神经干细胞中极为丰富Ost 成骨素,为骨化细胞分泌。
AAT 抗胰蛋白酶纤维组织细胞来源肿瘤ACT抗糜蛋白酶GFAP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组织标志,多用于星形胶质瘤诊断Tg 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癌TG阳性。
CT 降钙素甲状腺髓样癌阳性。
PH 甲状旁腺素甲状旁腺肿瘤阳性N-myc表达增强的小细胞肺癌与神经母细胞瘤对化疗缺乏反应并进展快速;bcl-2:耐药机理为抗凋亡作用,高表达者对多数抗癌药物/放射治疗耐受。
肿瘤相关抗原72 (TGA72) 多种恶性上皮性肿瘤表达TGA72,尤其就是乳腺癌、卵巢癌与结肠癌。
正常上皮细胞、肉瘤、淋巴造血系统肿瘤通常TGA72阴性。
TGA72抗体用于乳腺癌的研究较多,其高表达通常与肿瘤体积大、淋巴结转移瘤细胞分化差及高增殖活性有关。
肿瘤相关抗原(GA733) 编码上皮糖蛋白40,就是一种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对上皮细胞的生长与分化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