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道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JS-00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

巫山县江东新城经二路给水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1.1 我院与甲方签订的《工程设计合同》1.2 设计规范、标准1.2.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2.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1.2.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1.2.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2.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2.6《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1.2.7《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1.2.8《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1.2.9《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68-2008)1.2.10《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1.2.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2.12《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1.3 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1、建设方提供的1:500地形图;2、道路专业提供的本次道路施工图;3、《巫山县江东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2014.07);4、《巫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局部修改2014.04);5、《巫山县早阳新城龙水路道路工程及边坡治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图》,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14.09);6、《巫山县早阳新城精彩路、温莹街、婆娑街道路工程及边坡治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图》,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18.01);7、我院设计人员现场踏勘收集的相关资料。
1.4 设计原则1.4.1依据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政策,符合国家及地方法规、规范及技术标准;1.4.2以小区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指导,结合现状管线资料,对给水进行系统的工程设计,为规划区用户提供安全的用水。
非常详细的给排水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文本

设备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给排水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总则1.1. 工程设计依据1.2. 工程概况1.3. 设计原则1.4. 设计范围1.5. 定义1.6. 设计协调1.7. 图纸标注单位说明第二章制图说明2.1. 建筑分区说明2.2. 图纸编号说明2.3. 图纸比例说明2.4. 设备编号说明2.5. 系统、立管、空调风口、电动风阀及自控阀等编号说明第三章初步设计说明3.1. 室外管线3.2. 给水排水3.2.1 给水3.2.1.1 生活给水3.2.1.2 消防给水3.2.1.3 生活饮用水系统3.2.1.4 其它给水3.2.2 中水3.2.3 排水3.3. 空调、采暖、通风3.3.1 设计参数及设计标准3.3.2 室内负荷计算总量3.3.3 空调采暖方案3.3.4 空调冷热源3.3.5 空调采暖冷热水系统3.3.6 室内气流组织3.3.7 通风系统3.4. 动力3.5. 自动监控要求3.6. 建筑能耗计量3.7. 消防设计专篇3.7.1 消防用水量3.7.2 消防储水池3.7.3 室外消火栓系统3.7.4 室内消火栓系统3.7.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7.5.1 湿式系统及预作用式系统3.7.5.2 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3.7.6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3.7.7 机械排烟系统3.7.8 空调通风系统防火措施3.7.9 其他防火系统3.8 环保设计专篇3.8.1 噪声控制3.8.2 室内环境3.8.3 污水处理3.8.4 废气排放3.9 卫生防疫专篇3.10 节水设计专篇3.11 节能设计专篇第四章施工说明4.1. 管材及做法4.2. 保温材料及做法4.3. 阀门配件及做法4.4. 系统工作压力、试验压力4.5. 防腐、冲洗4.6. 支吊架4.7. 其它第一章总则1.1 工程设计依据:本工程设计执行国家现行建筑设计规范、规程、标准、通用图集及建设部、郑州市有关规定,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设备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设备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工程设计依据-标准图、通用图集(一)设备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工程设计依据-标准图、通用图集(二)设备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1.2 工程概况―商业‖ 项目位于河南。
市政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市政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设计内容本次设计范围为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湖湖区整治及防洪排涝系统二期工程惠经一路的给水管道设计。
惠经一路宽30m ,长968m 。
2工可审查及批复意见执行情况本次设计已按工可审查及批复意见进行了相应调整。
3给水现状及规划给水现状现状用地范围内已建成给水管有东西主干道现状DN600给水管、杏秀路现状DN600给水管及通港路现状DN800给水管,其余路段暂无给水管道。
给水工程规划规划区内用水由东西主干道现状DN600管、杏秀路现状DN600管及通港路现状DN800管接入,与周边道路规划的给水管形成环状管网。
3层及3层以下楼层利用市政管网压力供水,3层以上楼层根据开发时序及开发单位,可考虑小区域集中加压供水。
4主要设计依据、规范与图集《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泉州台商投资区市政工程规划》;《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湖东片生活服务配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0XX年6月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湖东片区市政配套及防洪排涝系统二期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意见及专家咨询意见;业主提供的1:1000地形图、勘察及测量资料;《泉州台商投资区东经二路南延伸段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设部及交通部颁布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规程”;《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5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场区位于惠安县百崎镇、东园镇交界处,北侧临近东西主干线,南侧接通港路,西侧接东西主干道,东侧临近杏秀路。
道路沿线为过村庄、农田、鱼塘、厂区,局部穿越水渠、水沟,,地面标高-~,自然坡度小于5度。
属海岸地貌,以海积阶地为主,局部为残丘地貌或残坡积台地。
工程区主要道路设施为通港路及区间主干路,距沈海高速公路约15km ,交通条件便利。
给排水设计施工图说明及图例

给排水设计施工图说明及图例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新疆老年社会福利园区民政设施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10.29公顷,建筑总面积10.17万㎡,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为8.13万㎡,地下总建筑2.04万㎡,主要建设用于老年人生活与活动的老年康复中心(老年病医院)(02#),(07#)、门卫(08#)等业务用房,同时设有地下能源中心,地下车库,风雨连廊,室外活动场,绿地,地面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其中老年康复中心(老年病医院)(02#)包括门诊楼(02A#)和病房楼(02B#)各1栋,门诊楼地上4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10670㎡。
病房楼地上7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11750㎡。
老年活动中心及日间照料护理实训基地(03#)主楼地上8层,裙房地上2层,地下1层,为园区最高建筑,建筑高度32.290(至平屋面建筑面层的高度),地上总建筑面积13107㎡,园区生活服务中心(04#)地上3层,地下1层,地上总建筑面积5357㎡。
行政及接待中心(05#)地上4层,地下1层,地上总建筑面积2886㎡。
老年公寓(07#)地上6-9层,共8栋,总建筑面积37342㎡。
门卫(08#)地上1层,共3栋,总建筑面积154㎡。
老年康复中心(老年病医院)(02#)建筑高度32.29m,三栋老年公寓(9F)的建筑高度27.85m,属于二类高层建筑设计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部分为一级。
其他建筑属于多层或低层建筑,设计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部分为一级。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议场地为1级(轻微)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在建筑物基础埋深范围内,应挖除。
在建筑物基础埋深范围内按1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设防,本次仅老年公寓(07#)地上6-9层,共8栋,总建筑面积37342㎡的设计。
二、设计范围室内给排水及消防给水设计。
三、设计依据1、国家建设及当地现行的规范,规程a.《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c.《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d.《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版)e.《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f.《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g.《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版)h.《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i.《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j.《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2-2008k.《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版)l.《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78-2012m.《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n.《高层民用四、给水系统(一)、冷水系统1、整个基地给水系统从竖向按高度21米及以下地区为低区,21米及以上为高区,横向上按单体分区。
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版)

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概述1.设计依据本项目1:500地形图(电子版);《XXX新城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21—2030)》-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21.08;《XXX市江津区XXX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XXX新城核心区综合管线规划方案设计》(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2021.11)《XXX市江津区城乡总体规划》(XXX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1.01);《XXX市江津区XXX新城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2021.08);《江津区XXX新城双龙路道路工程(施设)》(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21.10)。
2.工程简介2.1工程名称:江津区XXX新城荷花路二期、中渡路一期、朝门路二期以及珑湾路道路工程-珑湾路2.2工程地点:本工程位于XXX市江津区。
珑湾路起于双龙路,止于荷花路一期,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40km/h,标准路幅宽度24m。
2.3工程规模:设计给水管长度702m,管径DN200~DN300。
2.4工程主要建设内容:道路设计范围内市政给水系统设计。
3.上阶段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暂无。
4.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21年版);《XXX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21年版)》;《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202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202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21);《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 13295-202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2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检查井盖》(GB/T 23858-2021);《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7MS101);《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范》(CECS141:2002);《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21);《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21)5.对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本次设计不存在违反行业现行规范强制性条文。
北引道给水工程施工图说明(1)

重庆合川嘉陵江南屏大桥北引道工程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 设计合同我公司与业主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
1.2 相关规范、标准1.2。
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1。
2。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
2.3《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1.2。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2.5《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2.6《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范》(CECS141—2002)1。
2.7 国标图集05S502《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1.3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1。
3.1《重庆市合川区中心城区给排水专项规划-2007~2020》(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2008年6月)1。
3。
2 方案批复《渝规建审(2010)合市政字第0008号》(重庆市合川区规划局2010.5.13) 1。
3。
3《关于南屏嘉陵江大桥外饰及北引道道路设计方案意见征询会议纪要》(合重办纪〔2010〕25号)1.3。
4《关于南屏嘉陵江大桥北引道工程路灯及管网设计意见征询会议纪要》(合重办纪〔2010〕24号)1。
3.5《重庆市合川嘉陵江南屏大桥北引道工程》初步设计(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10年6月)1.3。
6 业主提供道路沿线1:500地形图2.工程概况2。
1工程概况嘉陵江南屏大桥北引道位于东渡片区西侧的嘉陵江岸边,起于已建的学士路,止于嘉陵江南屏大桥北桥头,是连接南屏大桥和东渡大桥的重要干道。
本次设计的嘉陵江南屏大桥北引道(接学士路段)全长约1220m,路幅宽度为32m,双向四车道,单侧人行道宽8m。
南屏桥桥后引道长约194m,南屏大桥北引道与南屏大桥主线采用平交方案.2.2项目前期工作情况2010年3月我公司完成了第一版方案设计(F01),同年5月区建委重点办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了方案协调会,会中对给水方案提出如下意见:南屏大桥北引道仅考虑在右侧人行道下布置DN400给水管道,DN1000的给水管道远期布置在道路左侧人行道外,不在本次设计范围。
S1-03 雨水管施工图说明

一 概述1.1工程概况1、本项目位于无锡南长滨河新城,道路呈东西向布置,设计标准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30Km/h 。
本次设计起点位于正在建设中的芦中路,桩号为K0+000.000,道路向东延伸,设计终点位于运河西路,桩号为K0+306.586,道路总长约300m 。
2、本册为雨水管线单项施工图,雨水管主管管径为d500~d600。
3、无锡市暴雨强度公式:845.0)469.18(lgT537.18551.28t i ++= 其中: i —— 暴雨强度(mm/min )P —— 重现期(a )t —— 集水时间(min )雨水管设计重现期2年。
集水时间本次设计取10min 。
4、雨水设计流量公式:F 167iQ ψ= 其中Q -设计流量(L/S );ψ-综合径流系数,取0.65;F -汇水面积(ha ) 5、本次设计名海路沿线汇水区域根据路网建设情况及河道位置来划分,名海路主要汇水区域在于道路南侧的建筑以及地面排水,面积约为2.0ha 。
全线雨水排入道路北侧规划芦村浜河道中。
故本次设计名海路沿线汇水区域见下图:管径计算结果如下:序号 雨水管长度L 汇水面积P 径流系数暴雨强度i 计算流量Q 计算选取管径 水力坡降 流速设计管径容许最大流量(m ) (ha) (mm/min) l/s D (m ) (m/s ) (L /S ) 15072.00.651.56338.680.600.00531.57444.89二 设计依据及规范2.1设计依据名海路(又称鸿运路)(芦中路~运河西路)施工图设计的主要设计依据是: 1. 无锡鼎鸿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与我公司签订的《无锡南长滨河新城6条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合同》;2. 无锡市规划局《名海路(芦中路-运河西路)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意见》(锡规道审(2015)第002号);3. 无锡市南长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名海路(芦中路-运河西路)工程核准批复》(锡南发改投许【2015】第3号);4. 无锡市规划局《名海路(芦中路-运河西路)工程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20201201500002);5. 无锡市建设局关于《名海路(芦中路-运河西路)道路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6. 《名海路(又称鸿运路)(芦中路-运河西路)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7. 《无锡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8. 由本公司测量部提供的《名海路(又称鸿运路)(芦中路-运河西路)全线测量资料》(2014年10月);9. 江苏中设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 《名海路(又称鸿运路)(芦中路-运河西路)工程地质勘察说明书》(2014年10月);2.2执行的规范标准本次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如下:2.2.1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道路检查井盖技术规范》(DB31/T324-200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2.2.2施工验收规范《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6MS201-2)2.2.3其他标准及图集《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64:200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20221-2006)《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给水排水图集》(苏S01-2012)《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三管道部分1、主管本次设计范围设置雨水管2根:位于道路两侧车行道下,距道路中心线5.5m处,管径为d500~d600。
市政路给排水设计施工图(含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管道施工图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业主的设计委托书和双方签署的设计合同;2、业主提供的地形图。
3、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设计院已完成的初步设计。
二、采用技术标准、规范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4、《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5、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法规。
三、工程设计概况八一路给水管管径为DN600,北接门背街已建DN600给水管,南接西环路,沿西侧人行道敷设。
西环路给水管管径为DN600,北接八一路DN600给水管,南接南环路DN200给水管,沿西环路东侧敷设。
民主路给水管管径为DN200和DN100,北接门背街已建DN600给水管,沿民主路路边敷设。
龙山路给水管管径为DN300,北接西环路DN600给水管,南接龙都路DN300给水管,沿东侧人行道敷设。
龙都路给水管管径为DN300,西接西环路DN600给水管,东接马家湾至龙门街DN400给水管,沿北侧人行道敷设。
建设南路给水管管径为DN200,北接马家湾至龙门街DN400给水管,南接龙都路DN300给水管,沿东侧人行道敷设。
铁石路给水管管径为DN200,北接龙都路DN300给水管,南接西环路DN600给水管,沿西侧人行道敷设。
丝绸路给水管管径为DN200,北接龙都路DN300给水管,南接中兴路DN200给水管,沿西侧人行道敷设。
中兴路给水管管径为DN200,东接西环路DN600给水管,西接中南路已建DN600给水管,其中节点J-1~J-22沿北侧人行道敷设,J-23~J-37沿南侧人行道敷设。
南环路给水管管径为DN200,东接西环路DN600给水管,西接龙门街DN400给水管和白龙大道DN250给水管,沿北侧人行道敷设。
四、管材、接口形式、管道基础及管道防腐1、管材本工程采用球墨铸铁管;过桥、过街、穿越地下障碍等采用钢管。
2、管道接口钢管采用焊接接口;球墨铸铁管采用T型橡胶圈柔性接口。
3、管道基础在管基土质情况较好,地下水位低于管底的地段钢管及铸铁管采用素土基础,管道铺设在未经扰动的原土上,铸铁管采用砂基础,砂垫层厚200mm。
管基在岩石地段采用砂基础,砂垫层厚200mm。
管基在回填土地段,超挖500mm,管基的密实度要求达到路基密实度后(95%),垫砂200mm厚。
当位于淤泥或地下水位多且地下水位高的地段时,应换填300mm碎石,再铺200mm厚砂敷管。
4、管道防腐球墨铸铁管内外部均需防腐,其内部防腐采用水泥砂浆防腐,并已在制造厂内完成。
埋地钢管及管件内防腐采用IPN8710-2B防腐底漆一道, IPN8710-2B防腐面漆二道,其干膜厚度应130um,钢管及管件外防腐采用IPN8710-1防腐底漆两道,脱脂玻璃布两层,IPN8710-3厚浆型面漆三道,漆干膜厚度500um, 防腐漆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应按厂家要求。
五、附属构件1、给水管道上的分支管道上设控制阀门,直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控制阀门。
管线最高点设排气阀,最低点设排泥阀,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图。
2、给水管道上的控制阀门、排气及排泥阀等均作检查井及井盖,控制蝶阀检查井作法详见标准图集07MS101-2/24,控制闸阀检查井作法详见标准图集07MS101-2/14。
3、给水管道上每隔100m左右设置室外消火栓,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图。
4、管道在转角处应设置支墩,其具体作法详见标准图集03SS505。
六、管道施工1、管道放线本工程给水管道放线均按转角点坐标放线,转角点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转折点。
2、现场复核本工程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复核管廊位置地形状况、接水点的位置、断面尺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必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
3、沟槽开挖:(1)沟槽槽底最小宽度应根据土质条件、沟槽断面形式及深度确定。
(2)当沟槽挖深较大时,应合理分层开挖。
人工开挖,槽深超过3米放坡开槽时,层间留台宽度不应小于0.8m,直槽时不应小于0.5m;机械挖槽时,按机械性能确定。
(3)人工挖槽时,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米,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0.8m。
(4)开挖沟槽时发现已建的地下各类设施或文物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5)沟槽开挖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b、沟槽开挖槽壁平整,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
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1.5控制(放坡系数按《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相关内容执行),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
c、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应小于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6)对于填方地段,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1.0m之上后方可开挖管道沟槽,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
4、沟槽回填:(1)管道施工完毕经检验合格后,沟槽应及时回填。
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
回填材料及压实度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相关规定。
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
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
(2)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外,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高度不应小于0.5米;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其余部分;(3)沟槽底至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含有有机物、冻土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严禁石块等硬物直接接触管道。
(4)回填土的每层虚铺厚度、压实遍数,应按采用的压实工具、含水量和要求的压实度,经现场试验确定;(5)当采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或较重车辆在回填土上行驶时,管顶以上应有一定厚度的压实回填土,其最小厚度应按压实机械的规格和管道的设计承载力,经计算确定。
(6)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其它部位回填应均匀运入槽内,不得集中推入。
(7)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应符合以下规定:a、回填压实应逐层进行,且不得损伤管道;b、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应采用轻夯压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30cm;c、压实时,管道与基础间三角区应填实。
压实时,管道两侧应对称进行,不得使管道位移或损伤。
d、分段回填压实时,相邻段的接茬应呈接梯形,且不得漏夯。
e、采用木夯、蛙式夯时应夯夯相连;采用压路机时,其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km/h,碾压重叠宽度不得小于20cm。
f、管道沟槽位于路基范围内时,管顶以上25cm范围内回填土表层压实度不应小于87%;对铸铁圆形管道,其它部位压实度不应小于90%,对钢制管道其它部位压实度不应小于95%。
g、管道覆土较浅时,管道的承载力较低,压实工具的荷载较大,或回填达不到要求的压实度时,应与设计单位协商,采取加固管道的措施。
5、试压消毒施工完毕后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对管道进行水压试验及冲洗消毒。
严禁用阀门作试压件。
管道试压前应充分浸泡,有水泥砂浆衬里不少于48小时,无水泥砂浆衬里不少于24小时。
水压试验长度不宜大于1000米,水压试验压力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表10.2.10之规定。
管道分段试压合格后应对整条管道进行冲洗消毒。
冲洗水应清洁,冲洗流速应大于1m/s,直至冲洗排放水与进水浊度一致。
管道冲洗后应进行含氯水浸泡消毒,用有效氯浓度不低于20mg/l的清洁水浸泡24小时后,水质化验合格为止。
6、验收工程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工程管理相关法规、规定程序进行。
需要设计单位参加验收的分部工程,应在该分部工程按设计要求完成后,下道工序未进行之前及时通知设计单位。
验收前施工单位应事先准备好必须的相关图表等技术资料,并有业主代表、监理、质监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进行。
七、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单位应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城市市区内的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围挡,防止或减少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振动和施工照明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
2、施工单位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确保其不受损伤且不影响其正常使用,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进一步落实保护和处理措施。
3、施工单位在进行土石方工程时,应注意按规范要求进行合理支护、分层开挖。
对于需设支撑的工程,应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以免槽壁失稳出现塌方,影响施工,甚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4、管道水压试验管段内不得采用阀门做堵板,不得有消火栓等附件;水压试验过程中,后背顶撑、管道两端严禁站人;管道升压时,管段内气体应排除,升高过程中发现弹簧压力表摆动不稳且升压较慢时,应重新排气后再升压。
5、管道冲洗时应保证排水管路畅通安全。
6、管道施工如遇地下水时应作好排水措施,当管道未具备抗渗条件时,严禁停止排水。
7、钢管上严禁开方孔,焊缝及零件处严禁开孔。
8、本工程为管网改造工程,管网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周边现状管网,必要时需对现状管网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不能对现状管网造成破坏。
八、其它1、本图中除管径以毫米计外,其它均以米计。
2、本说明及设计图说未特别予以说明的内容,均应遵照相关施工规范及各种专业、行业技术规范、标准进行。
3、施工中发现问题,或设计资料之间、设计与现场情况之间有不符之处,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质监等部门共同研究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单位不得擅自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