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手卫生管理规范

手卫生管理规范
标题:手卫生管理规范
引言概述:
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手部清洁和消毒来预防疾病传播的措施。
在医疗机构、食品格业、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手卫生管理规范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手卫生管理规范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正确洗手的步骤
1.1 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湿润双手
1.2 磨擦双手掌
1.3 磨擦双手背
二、消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2 确保消毒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
2.3 避免消毒剂残留
三、正确佩戴手套的方法
3.1 选择合适的手套材质
3.2 确保手套的尺寸合适
3.3 定期更换手套
四、避免手部皮肤损伤的措施
4.1 使用温和的肥皂和洗手液
4.2 避免频繁使用酒精类消毒剂
4.3 使用护手霜保护皮肤
五、培训和监督
5.1 定期进行手卫生培训
5.2 建立监督机制
5.3 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手卫生行为
结论:
手卫生管理规范对于预防疾病传播和保护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惟独通过正确的手卫生措施,才干有效减少病原体在人际传播中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希翼本文介绍的手卫生管理规范能够匡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医疗机构中的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医疗机构中的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1. 介绍医疗机构的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是确保医疗工作者和患者免受交叉感染威胁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机构中手卫生的标准操作规程,包括前提要求、手卫生程序和培训及监测。
2. 前提要求在医疗机构中,实施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需要以下前提要求:- 充足的洗手设施:医疗机构应提供足够数量的洗手池,并在易接触到的地方配备洗手液、洗手粉以及干净的纸巾。
- 清洁环境:保持医疗环境整洁,垃圾分类处理,避免病原体交叉感染的扩散。
- 供应卫生物品:医疗机构要确保供应卫生餐具、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物品,以便医疗工作者能够正确使用。
3. 手卫生程序医疗机构中的手卫生程序应包括以下步骤:- 正确洗手:医疗工作者应进行彻底的手部清洁。
使用洗手液,湿手并搓揉至少20秒钟,包括手背、手指间和指甲缝。
之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并用纸巾擦干。
- 使用洗手液:洗手液的选择要符合规范,含有消毒成分。
洗手液的量应与水的比例按要求配比。
- 手部消毒:当手部不明显脏的时候,可使用合适的手部消毒剂进行消毒。
将手部消毒剂倒在手心,搓揉手部至干燥,全程大约需要20秒钟。
- 手套使用:医疗工作者在接触患者和进行其他可能有交叉感染风险的操作时应佩戴一次性手套。
在更换手套之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毒。
4. 培训及监测为了确保医疗工作者正确执行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医疗机构应实施培训和监测措施:- 培训:医疗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培训,确保医疗工作者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流程以及相关卫生知识。
- 监测和评估:医疗机构应设立监测机制,定期评估医疗工作者的手卫生行为,包括洗手程序和使用消毒剂的正确性。
同时,还需要持续监测并改进洗手设施的合理性和可用性。
结论医疗机构中的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是保障医疗工作者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前提要求的满足,正确的手卫生程序的执行以及培训和监测的持续推进,可以有效减少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的风险。
只有全体医疗工作者齐心协力地遵循和执行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才能保障医疗环境的洁净和患者的安全。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一、手卫生管理制度1.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全院必须配备合格的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设置流动水洗手,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提倡用洗手液洗手,盛放皂液的容器为一次性使用,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设施,避免二次污染,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3.遵循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严格掌握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征。
4.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再进行卫生手消毒: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5.禁止佩戴手部饰物,指甲长度不超过指尖。
医务人员遵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s,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
6.手术室、产房配备合格的外科手消毒设施,洗手池应每天清洁与消毒,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及手卫生的揉搓用品,用后放在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一人一用一清洁、灭菌或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手消毒剂采用一次性包装、非手触式手消毒剂的出液器。
7.配备干手物品,干手巾应一人一用一灭菌,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每次清洗、灭菌。
配备计时装置。
8.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a先洗手,后消毒。
b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9.严格按照外科手消毒流程图进行外科手消毒,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流向肘部。
10.每季度对重点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监测。
11.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相应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数应≦5cfu/cm2。
二、手卫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基本要求:(1)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
(2)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
(3)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
手卫生管理规范

手卫生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手卫生是指保持双手清洁、无菌的一系列操作,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手卫生管理规范是指在医疗、食品加工、公共场所等领域中,对手卫生操作进行规范和管理,以确保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手卫生管理规范。
一、手卫生前的准备1.1 清洁工具准备:准备洗手液、肥皂、清洁毛巾等清洁工具,确保它们干净、无菌。
1.2 装备检查:检查洗手池、消毒器具等设备是否完好,确保正常使用。
1.3 个人卫生:保持指甲短、整洁,不带饰物,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手套。
二、手卫生操作规范2.1 湿润双手:将双手用温水湿润,确保水温适宜,避免烫伤。
2.2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搓揉双手,包括手背、手指缝等部位,持续搓揉20秒以上。
2.3 彻底冲洗双手:用流动的清水将肥皂或洗手液彻底冲洗干净,确保无残留。
三、手卫生后的操作3.1 用纸巾擦干双手:用干净的纸巾或洁净毛巾轻轻擦干双手,避免细菌再次滋生。
3.2 关闭水龙头:用纸巾或肘部关闭水龙头,避免手部再次接触污染物。
3.3 保持手部干燥:手部干燥后,避免触摸其他物品,保持双手干净。
四、手卫生时机的选择4.1 接触污染物后:如接触垃圾、污水、动物等,应立即进行手卫生。
4.2 接触食品前:在食品加工、餐饮等环节,接触食品前必须进行手卫生。
4.3 接触病人前后:在医疗机构、养老院等场所,接触病人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以防交叉感染。
五、手卫生管理的监督与培训5.1 监督检查:建立手卫生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2 培训教育:对从业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培训,提高其手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5.3 宣传推广:通过宣传手卫生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手卫生的认识,形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结论:手卫生管理规范是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准备工作、操作规范、后续处理、时机选择以及监督与培训等方面的管理,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
手卫生操作规程

手卫生操作规程
《手卫生操作规程》
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方法,保持双手的清洁和卫生,从而预防疾病的传播。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遵循正确的手卫生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卫生操作规程:
1.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洗手?
洗手是保持双手清洁卫生的最基本方法。
在以下情况下需要洗手:使用洗手间后、接触动物、接触污染物后、接触食品前、处理伤口或疾病时等。
2. 如何正确洗手?
正确洗手的步骤包括:用流水将双手打湿、涂抹适量肥皂、搓手指背、搓指缝、揉手心、搓指尖、冲洗干净、用纸巾擦干手。
3. 如何正确使用洗手液和洗手液消毒剂?
在没有肥皂和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或洗手液消毒剂。
在使用时,需要均匀涂抹双手,直至双手干燥。
4. 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定期洗手外,还需要注意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口腔,因为这些部位是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另外,定期修剪指甲也是保持双手卫生的重要措施。
遵循《手卫生操作规程》,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该重视手
卫生,做到洗手、洗手液、洗手液消毒剂的正确使用,并且注意其他相关的卫生习惯。
手卫生标准

手卫生标准
手卫生标准是指在特定环境下,规定人们应当遵循的手卫生操作规程。
以下是一般的手卫生标准:
1. 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充分搓揉双手,包括手掌、背部、指缝、指尖、指甲等部位,至少持续20秒,然后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
2. 手消毒:如果没有水和肥皂,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
将适量的手消毒剂倒在手心,搓揉双手至干燥。
3. 避免接触污染物:避免接触容易污染双手的物品,如垃圾、动物粪便、尿液、呕吐物等。
4. 避免揉眼、摸面部:手部易受到细菌病毒的污染,避免用双手揉眼睛、摸脸部,以防感染。
5. 定期修剪指甲:保持指甲的清洁和适当长度,避免累积污垢和细菌。
6. 使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避免使用共用的毛巾。
7.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的清洁,特别是双手和指甲,避免长时间的污染环境或接触可能污染的物品。
8.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熟不分、卫生状况不佳的食物,
尽量选择清洁卫生的餐具。
9. 定期保养双手:使用保湿乳液或护手霜,保持双手的皮肤滋润和柔软。
这些手卫生标准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传播和保持个人健康。
特别在疫情期间,正确的手卫生操作对于预防病毒传播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嘿,朋友们!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这事儿。
你说这手卫生重要不?那可太重要啦!就好比咱每天都要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又必需。
想象一下,医务人员的手那可是跟无数的病人、药品、器械打交道的呀,如果不把手卫生弄好,那岂不是像带着病菌到处跑的小怪兽啦!洗手可不只是简单地冲一下水哦!得认真搓洗,每个角落都不能放过。
就像我们打扫房间,边边角角都得清理干净,不能留一点儿灰尘。
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把手上的脏东西、细菌啊都给洗掉。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是对病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呀!在医院里,医务人员随时都可能接触到各种病菌,那手就像是第一道防线。
如果这道防线不牢固,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就好像打仗的时候,城门没守好,敌人不就长驱直入啦!所以啊,洗手要洗得仔仔细细,不能马虎。
咱再说说这洗手的时机。
接触病人前要洗吧,不然把自己手上的病菌带给病人咋办?接触病人后更得洗啦,病人身上的病菌可别跟着咱的手到处跑呀。
还有做各种操作前后,都得把手洗干净。
这就跟我们出门要带钥匙一样,是个必须要养成的习惯。
有些医务人员可能会觉得麻烦,哎呀,不就洗个手嘛,有那么重要吗?嘿,你可别小瞧了这洗手。
这小小的举动,说不定就能挽救一个生命呢!就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看着不起眼,但是在机器里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呀,洗手还得有方法。
不是随便搓两下就行的,要按照标准的步骤来。
先把手淋湿,打上肥皂,搓搓手心手背,手指头缝也得搓到,还有手腕也不能忘。
这就像做一道精细的菜,每个步骤都不能马虎,不然味道可就不对啦!咱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这手卫生就是那小小的蚁穴,如果不重视,可能就会引发大问题。
所以呀,医务人员们可得把这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牢记在心,认真执行。
总之,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那绝对是重中之重!咱可不能轻视它,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手卫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让他们能更快地恢复健康。
医院门诊手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提高医院门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门诊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等。
三、手卫生原则1. 严格执行手卫生操作规程,做到“洗、搓、擦、晾、戴”五个步骤。
2. 手卫生前应先评估手部污染情况,根据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手卫生方法。
3. 手卫生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污染。
4. 手卫生后应保持手部清洁,不得触摸面部、眼睛、口腔等部位。
四、手卫生操作规程1. 洗手(1)使用流动水,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
(2)揉搓双手,包括手腕、指缝、指甲等部位,时间不少于30秒。
(3)冲洗双手,确保泡沫被冲净。
2. 搓手(1)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涂抹于双手。
(2)揉搓双手,包括手腕、指缝、指甲等部位,时间不少于15秒。
(3)冲洗双手,确保泡沫被冲净。
3. 擦手(1)使用一次性纸巾或擦手布擦干双手。
(2)确保双手完全干燥。
4. 晾手(1)将双手自然晾干。
(2)如需戴手套,应在晾干双手后进行。
5. 戴手套(1)取适量手套,撕去包装。
(2)将手套套在双手上,确保手套完全贴合。
五、手卫生监测与培训1.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手卫生意识。
2.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技能考核,确保操作规范。
3. 定期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对不合格者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重新培训。
六、奖惩措施1. 对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手卫生监测合格者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手卫生制度、手卫生监测不合格者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改正。
3. 对严重违反手卫生制度、造成医院感染事故者,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相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手卫生是指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洗手是指用普通或者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是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无需冲洗或干手设备。
外科手消毒是指术前医务人员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应具备持久抗菌活性。
本规程制订的“手卫生”指洗手和卫生手消毒,不包括外科手消毒。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
很多医院感染的暴发,尤其是ICU获得性感染,与不良的手卫生有关,故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手卫生指征
(一)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二) 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三) 进行侵袭性操作前,不论是否戴手套;
(四) 接触体液或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之后;
(五) 护理患者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六) 接触患者周围的物品(包括医疗设备)之后;
特别注明:如果手部皮肤无可见污染,建议使用速干手
消毒剂做为手卫生方法。
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
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时,洗手时建议使用抗菌皂液。
二、手卫生方法
(一) 洗手:
1. 湿手:用水打湿双手;
2. 涂液:取适量洗手液涂抹所有手部皮肤;
3. 揉搓:认真揉搓双手,步骤包括: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4. 冲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双手;
5. 干手:用纸巾或烘手机干燥双手;
6. 关水龙头:如为接触式,则干手方式应为纸巾或一次性毛巾,用纸巾或小毛巾关闭水龙头。
(二) 手消毒
1、取液:取足量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涂抹:涂抹双手,确保完全覆盖所有皮肤。
3、揉搓:用“七步洗手法”搓揉双手直至干燥。
(三)对于部分酒精不能杀灭的病原体如诺如病毒等,应采用流动水洗手做为手卫生的方法;
(四)为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尽量选用含有护肤成分的速干手消毒液;
(五)不可用消毒盆浸泡做为医务人员的卫生手消毒方法;
(六)应加强对护工和保洁工人的手卫生培训、教育和监督;应对陪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进入病室探视患者前和结束探视离开患者时,应洗手或用速干手液消毒进行手卫生。
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