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方案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方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传统中医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对糖尿病的管理和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糖尿病患者,以下是一份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方案。
一、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的理念1.个体化服务:根据患者病情特点、体质辨析、病理分型、病程判断,制定个体化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2.以调理为主:通过调整饮食、生活习惯、锻炼等方式调理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糖尿病的发作。
3.预防为重:加强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范、疾病的恶化、合并症的出现等问题进行预防与干预,增强患者的健康保护意识。
二、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2.糖尿病健康教育: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指导、运动锻炼、药物使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3.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病情变化,开具中药方剂进行调理,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缓解相关症状。
4.饮食指导: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针对患者的营养需求和口味偏好,提供合理的餐饮搭配和食材选择,帮助控制餐后血糖。
5.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偏好,制定适合的运动方案,帮助患者控制体重、增强体质以及降低血糖水平。
7.检测监测:对患者的血糖、尿糖、尿酮等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提供个体化的检测结果解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8.并发症风险评估与预防:根据患者的个人病情和家族史,评估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眼部病变、肾脏损害等并发症的风险,提供相应预防措施和建议。
三、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服务形式1.门诊服务:提供传统中医药门诊服务,包括面诊、望闻问切等诊断手段,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3.家庭访视:定期或不定期到患者家中,进行病情跟踪观察,帮助患者调整生活方式,提供疾病管理和预防的指导。
4.线上健康平台:通过健康管理软件或线上平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和指导,包括健康知识库、记录病情变化、与医生交流等功能。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安溪西坪中心卫生院糖尿病健康管理及中医药保健方案一、目的意义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
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认识疾病、综合防治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特别是合理运用中成药、中草药,配合中医饮食调养、运动治疗、非药物防治技术等方面颇具特色。
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ZYYXH/T3.1. 2007)的要求,制定本指导方案。
二、2型糖尿病筛查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等生活方式指导。
三、随访评估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要提供每年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有意识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同时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史、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四、分类干预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及中医药方面的指导。
《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解读

《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7.29•【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解读一、《实施方案》的起草背景是什么?糖尿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四大类慢性病之一,也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并发症累及血管、眼、肾、足等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给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糖尿病防治工作,将糖尿病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重要政策文件,并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15个专项行动中设立“糖尿病防治行动”,明确提出工作目标,到2030年,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达到60%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0%及以上;糖尿病治疗率、控制率、并发症筛查率持续提高。
国家卫生健康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持续完善慢性病防治政策支持体系。
统筹各方资源,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配合,深入研究完善综合防治策略,持续推进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科普宣教、早期筛查和干预、健康管理等工作。
为进一步细化《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任务目标,明确工作路径,切实保障糖尿病防治行动落地生效,制定本方案。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含什么?《实施方案》明确了2024—2030年糖尿病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要坚持预防为主,创新医防融合机制,以基层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强化政府、部门、社会、个人责任,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形成有利于糖尿病防治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降低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导致的死亡和伤残,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水平。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为深入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慢性病中的优势切实降低医疗费用进一步提高同德街糖尿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同德街中医药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结合同德街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未病先防”为重点继承发扬中医”;治未病”理念探索中医治疗糖尿病有效途径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普及中医关于糖尿病保健知识;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和习惯;提高糖尿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及水平;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乐观的心态用中医药对糖尿病人进行保健指导减缓其疾病进展。
二、工作方向糖尿病中医保健工作要以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和习惯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根据不同年龄和环境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减少影响糖尿病人寿命的危险因素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
三、工作对象和内容(一)服务对象:辖区内 35 岁及以上具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和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二)服务内容:本中心要对辖区糖尿病患者按照《__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20__年版)》规定的服务内容、服务程序和服务方法进行健康管理。
四、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程序(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等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体质辨识针对患者不同的体质给予患者有关中医药保健方面的相关建议;(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四季养生、穴位按摩、足浴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三)对不同证型的糖尿病患者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四)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
五、中医辨证1.上消(肺热津伤)证侯:口渴多饮为主并伴有口干舌燥随饮随渴尿频量多舌红少津苔薄黄而干脉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代表方药:消渴方基本处方:花粉 20g、生地 20g、百合 15g、麦冬 15g、党参 15g、菟丝子 15g、五味子 10g、苍术 15g、山药 30g、酸枣仁 15g、远志 10g。
2.中消(胃热炽盛)证侯:以多食易饥为主且伴有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
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
在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中,注重从整体角度调节糖尿病患者的体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功能,达到防止病情进展的目的。
下面是一个针对2型糖尿病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总结如下:1.饮食调理:(1)合理安排饮食结构:控制总热量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选择低糖、低脂、高蛋白的食物。
(2)饮食稳定:定时定量进食,防止过度饥饿和饮食过量引起血糖波动。
(3)食物搭配合理:避免食物过于单一,应食物多样化,搭配有合理的粗细搭配、质量搭配和颜色搭配。
2.中药调理:(1)清热解毒:应用中药配伍,清热解毒,以降低血糖,如黄连、苦瓜等。
(2)滋阴降火:中医认为糖尿病多属阳热内扰范畴,故可选用滋阴且能降火的中药如知母、玄参等。
3.中医经络疗法:(1)针灸疗法:经针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2)拔罐疗法:通过拔罐刺激,促进气血循环,调理体内环境,降低血糖。
(3)推拿按摩:通过揉捏、按压等手法刺激相关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胰岛功能。
4.运动调理:(1)适度锻炼: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
(2)运动时间规律:尽量选择固定的锻炼时间,以建立规律的锻炼习惯。
(3)注意安全:锻炼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避免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风险。
5.心理调适:(1)积极乐观: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疾病,避免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2)适当放松:学习一些放松身心的方法,如冥想、音乐疗法等,缓解压力和紧张感。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糖尿病,这个听起来有些严肃的病症,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对于糖尿病的调理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份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
一、了解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减弱,导致血糖浓度持续升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主要因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原因导致。
二、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原则1.调整饮食: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中医主张“药食同源”,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2.药物治疗:中医利用草药、针灸等方法,调节内分泌,改善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
三、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1.饮食方面(1)控制总热量摄入:每天摄入的热量要适中,不要过高或过低。
(2)合理搭配营养:主食应以全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3)控制餐后血糖:餐后血糖升高是糖尿病的重要特点,因此,饮食应以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为主。
2.药物治疗(1)草药治疗:根据糖尿病的证型,选用相应的草药进行治疗。
(2)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内分泌,改善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
3.生活方式调整(2)适当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4.心理调护(2)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加强与家人、朋友的交流,增加生活乐趣。
四、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的实施1.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遵医嘱用药: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4.家庭支持:家人要给予关心和支持,共同为糖尿病的治疗努力。
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积极面对,遵循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相信病情一定能得到有效控制。
让我们一起努力,战胜糖尿病,过上健康的生活!注意事项:1.饮食要定时定量别看这简单,其实做到挺难。
有时候忙起来,就忘了按时吃饭,或者随便应付一下。
解决办法就是设定闹钟提醒,或者提前准备好健康的餐食,确保每顿饭都能按时吃,分量适中。
中医参与糖尿病健康管理方法

一、引言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糖尿病的防治和健康管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中医参与糖尿病健康管理的具体方法,以期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二、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与脾胃虚弱、肾阴亏虚、肝郁气滞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糖尿病强调辨证论治,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目的。
三、中医参与糖尿病健康管理的方法1. 生活方式调整(1)饮食调理:中医主张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一般原则为:低糖、低脂、低盐、高纤维、适量蛋白质。
具体措施包括:① 限制主食摄入,增加粗粮比例,如糙米、燕麦等;② 减少油脂摄入,选用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等;③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制品等;④ 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膳食纤维摄入;⑤ 适量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2)运动调理:中医认为,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对于糖尿病患者,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运动方式包括:① 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② 力量训练:如举重、做俯卧撑、深蹲等;③ 拉伸运动:如瑜伽、普拉提等。
(3)情绪调理:中医认为,情志内伤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情绪调理:① 学会放松,如深呼吸、冥想等;②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③ 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避免过度劳累。
2. 中医治疗(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辨证论治,选用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见的中药方剂有:① 知柏地黄丸:适用于肾阴亏虚型糖尿病;② 补中益气汤:适用于脾胃虚弱型糖尿病;③ 丹参川芎茶: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糖尿病。
(2)针灸治疗: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降低血糖。
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范文

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不良引起的高血糖症。
目前,全球患有糖尿病的人数已超过3亿人,其中约90%以上是2型糖尿病。
传统中医药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结合健康管理,能够有效的控制疾病发展。
本文将介绍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健康饮食饮食调节是型糖尿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调整饮食,控制体重,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药认为,型糖尿病多因脾胃失调、气血不足、肝肾阴虚等因素引起,因此在饮食调理上,重点应该是调理脾胃,益气养血,滋肾养肝。
•宜吃1.高纤维食物:如豆类、蔬菜、水果、粗粮等,能延缓餐后血糖升高,有助于控制血糖。
2.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虾、贝类和蛋类等,帮助身体的各项代谢活动。
3.枸杞、山药、芡实、枣、黑米等滋阴补肾的食物。
•忌吃1.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高蛋白、高盐的食物。
2.糖分高的蛋糕、奶油等食品。
3.酒和烟的摄入。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型糖尿病的根本在于调理脏腑功能平衡,改变体内代谢紊乱状态,通过药物的共同作用均衡调控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达到降低血糖、改善糖代谢的目的。
•常用中药1.苦瓜:苦瓜所含的生物碱类物质具有降血糖作用,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生食或煮食均可。
2.黄芪:黄芪味甘性温,能益气生津,为2型糖尿病的佳品。
3.金银花:起到清热解毒、凉血解毒的效果,能对糖尿病的并发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中医整体调理中医整体调理的核心要素就是平衡身体的阴阳气血,运用中医学的药物、针灸、按摩、气功等,调理身体的自我修复功能,为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医整体调理方案1.针灸:针灸治疗是中医的特色之一,适当的针灸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
2.按摩:按摩主要是采用推拿、拨、按、揉、捏等手法,有效地促进脏腑器官的血液循环,维持其正常功能。
3.气功:气功是资治阴阳,平衡人体能量的良好练习,通过养生功法,可以缓解糖尿病病情,并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
案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一、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的定义: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伴有因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
该病在临床上的主要病征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0%,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
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
就中医而言,我国最早的医书《皇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了“消渴症”这一病名。
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之消渴篇对“三多”症状亦有记载。
唐朝初年,我国着名医家甄立言首先指出,消渴症患者的小便是甜的。
中医药参与糖尿病的管理和高危因素干预,可以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的目的。
二、糖尿病诊断新标准
以下任一项达到,可以诊断糖尿病。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
L(200mg/dl)。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L(126mg/dl)。
3、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h血糖值(PG)水平≥L(200mg/dl)。
三、糖尿病的危害
1.糖尿病引起病痛和治疗措施给患者带来不便。
2.糖尿病并发症造成残废或者早亡。
3.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费用可能给其本人、家庭、工作单位以及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4.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高渗性昏迷)
(3)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泌尿系、皮肤等感染
5.慢性并发症
(1)引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
(2)引起糖尿病肾病——导致肾功能衰竭。
(3)引起大血管病变——导致中风。
对于心血管,有70%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冠心病。
(4)损害神经系统——运动和感觉功能受损。
(5)糖尿病足——是截肢、致残主要原因。
四:随访评估: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血糖≥L或血糖≤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或行为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血糖高于正常值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要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五、分类干预
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下一次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不满意(空腹血糖值≥L)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
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时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
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
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评估进展。
告诉患者出现哪里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六、健康体检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体检可与随访相结合。
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空腹血糖、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判断。
具体内容参照《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
七、糖尿病中医药防治:
(一)方药
1、上消(肺热津伤)型
表现: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洪数。
方药:玉泉丸消渴丸单方验方:降酮汤人参白虎汤
2、中消(胃热炽盛)型
表现: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结,舌苔黄干,脉滑数。
方药:玉女煎消渴丸丹方验方:参黄降糖方萝卜汁消三多汤扶脾消渴汤
3、下消(肾虚精亏)
表现: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尿甜,口干,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腰腿酸痛。
舌质红少津,脉细数。
方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消渴丸单方验方:下消饮滋肾蓉精丸补肾滋阴汤
(二)重要验方
黄芪40克生地黄30克山药30克玄参35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川芎15克黄柏15克赤芍15克苍术15克栀子20克茯苓20克当归20克生牡蛎50克。
水煎2次,分2次服用,每日一剂。
(三)针灸疗法
主穴:胰俞肺俞脾俞肾俞三阴交太溪
配穴:上消者,加太渊、少府;中消者加内庭、地机;下消者加复溜、太冲。
操作主穴用毫针补法或是平补平泻法。
(四)耳针疗法
选胰胆、内分泌、肾、三焦、耳迷根、神门、心、肝、肺、屏尖、胃等穴,每次以3--4穴,毫针用轻刺激,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五)穴位注射法
选心俞、肺俞、脾俞、胃俞、肾俞、三焦俞或相应夹脊穴、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太溪。
每次选取2--4穴,以当归或黄芪注射液,或用小剂量的胰岛素进行穴位注射,每穴位注射液毫升。
(六)饮食疗法
控制每日摄入总热量,大道和维持理想的体制;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化,谷类是基础,限制脂肪的摄入量,高膳食纤维膳食,减少食盐的摄入,坚持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定餐,多饮水,限制饮酒。
(七)运动疗法
时间一般在餐后60-90分钟,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
运动要定时定量,而且要持之以恒。
方式可以选择步行、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极拳、爬楼梯、骑自行车等。
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