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通风记录(表样)
班 级 消 毒 通 风 记 录 表

门把手、玩具、图书架、水杯架、毛巾架(1:200的84消毒液擦洗表开窗通风,紫外线消毒,地面、桌椅,碗、勺、图书晾晒等消毒,“O”代表门把手、玩具等消毒。
班级消毒通风记录表
第周
日期
消毒物体
开窗通风
(10—20分钟)
紫外线照射消毒(30分钟)
地面、桌椅、窗台(1:100的84消毒液擦洗)
碗、勺、筷子、水杯(消毒柜消毒)
门把手、玩具、图书架、水杯架、毛巾架(1:200的84消毒液擦洗)
图书晾晒(两周一次)
消毒人签字
第周
日期
消毒物体
开窗通风
(10—20分钟)
紫外线照射消毒(30分钟)
地面、桌椅、窗台(1:100的84消毒液擦洗)
碗、勺、筷子、水杯(消毒柜消毒)
门把手、玩具、图书架、水杯架、毛巾架(1:200的84消毒液擦洗)
图书晾晒(两周一次)
消毒人签字
第周
日期
消毒物体
开窗通风
(10—20分钟)
紫外线照射消毒(30分钟)
地面、桌椅、窗台(1:100的84消毒液擦洗)
学校2020年疫情防控通风消毒管理制度(附记录表)

学校2020年疫情防控通风消毒管理制度
(附记录表)
为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通风消毒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校园通风、消毒工作,以清洁为主,预防性为辅的工作原则,同时避免过度消毒,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保障校园环境卫生安全和师生身心健康,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通风、消毒负责部门
校长为主要负责人,学校后勤处以及相关人员具体实施通风、消毒方案。
二通风类
1.各教室、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等场馆(所)每天安排值日进行清扫。
保持室内干净、整洁,不要随地吐痰。
每天教室、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等场馆(所)要通风三次(早、中晚各通风一次,早上7:00—7:30、中午12:00—12:30、晚上17:00—17:30),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通风要有专人负责,并做好通风记录。
2.学校要严格教室、宿舍通风制度,设有专人负责,并填写通风记录,通风记录内容要详细,包括日期、通风时间、执行人。
3.各班要勤打扫卫生,保持室内整洁、清净。
不要随地
1。
消毒通风记录表

班级消毒通风记录表校园:班级:班主任:学生姓名:传染病名称:发病时间:月日周需隔离时间:日间时间通风频率消毒频率和消毒器备注注:(1)每天放学后,全部关闭教室的门窗,并用84种消毒剂和水消毒。
(2)加强对学生的晨检,以防止传染病的进一步发生。
加强教室的通风。
(3)传染病学生可以凭防疫部门的市医院防疫部门的恢复证明回学校。
普通传染病的隔离期,接触管理期,隔离期,观察期,甲型肝炎自发病之日起隔离3周。
隔离接触者隔离45天,每周检查一次ALT,以便在退烧后2天早期检测流感。
退烧后2天(如退烧后2天)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3个月流感样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麻疹发作至麻疹暴发后5天,肺部并发症延长至爆发后14天,密切接触的儿童应隔离21天,如果已接受被动免疫,则应从麻疹发作后隔离28天风疹到喷发后5天密切接触的儿童应隔离21天。
那些接受被动免疫的人应被隔离28天。
水痘应隔离直至结sc清除,但应在腮腺炎发作后不少于2周。
21天从腮腺炎发作到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大约3周),成人通常不被隔离。
但是,与幼儿园,托儿所和部队的密切接触应隔离3周。
伤寒和副伤寒的患者仅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正常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后2周才能从隔离中释放,并且停药后1周粪便两次阴性(间隔2-3天)。
高热医学观察持续23天,副伤寒持续15天。
在观察期内,餐饮业从业人员应进行一次粪便文化传播,只有负面的人才能工作。
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症状消失后,粪便培养1周或2次呈阴性。
分离医学观察7天。
在观察期内,餐饮业人员应一次进行粪便文化传播,负面人员可以工作。
手足口病症状消失后一周,进行为期10天的医疗观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作后一周,进行7天的医疗观察:1.中心城区幼儿园和学校的传染病学生可以返回带着市立医院预防和保护部门的恢复证明上学;2.乡镇幼儿园和学校的学生只有获得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和保护部门的康复证明,才能重返校园。
通风消毒记录表

时 分
至 时 分
□空气
□地面、墙壁及物体表面
□1包(20克)消毒粉+4.8升水
□1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泡腾片+1升水
□24h开门窗
□500mg/L氯消毒剂擦拭30min
□紫外线灯照射30min
注:每周一上午各场室具体负责人将上一周记录表交叶志新主任存档,不得遗漏。
周开泉中学通风、日常预防性消毒记录
场室(位置): 消毒人员:
日期
消毒起止时间
对象
消毒配制比例
通风、消毒方法
备注
时 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至 时 分
□空气
□地面、墙壁及物体表面
□1包(20克)消毒粉+4.8升水
□1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泡腾片+1升水
□24h开门窗
□500mg/L氯消毒剂擦拭30min
□紫外线灯照射30min
时 分
至 时 分
□空气
□地面、墙壁及物体表面
□1包(20克)消毒粉+4.8升水
□1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泡腾片+1升水
□24h开门窗
□500mg/L氯消毒剂擦拭30min
□紫外线灯照射30min
时 分
至 时 分
□空气
□地面、墙壁及物体表面
□1包(20克)消毒粉+4.8升水
□1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泡腾片+1升水
□24h开门窗
□500mg/L氯消毒剂擦拭30min
□紫外线灯照射30min
时 分
至 时 分
□空气
□地面、墙壁及物体表面
□1包(20克)消毒粉+4.8升水
学校通风制度及记录

一、制度目的为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通风制度。
二、通风原则1. 定时通风:每天至少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 全面通风:保证教室、办公室、宿舍等场所空气流通。
3. 注意时机:避开高温、高湿、大风等恶劣天气,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通风。
4. 重视空气质量:关注空气质量指数,如空气质量较差,可适当延长通风时间。
三、通风制度1. 教室通风(1)每天早晨第一节课前,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进行通风。
(2)每节课间休息时,教师应提醒学生开窗通风。
(3)放学后,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关闭门窗,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2. 办公室通风(1)工作人员应自觉保持办公室通风,每日至少通风2次。
(2)会议结束后,及时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3. 宿舍通风(1)宿舍管理员应每日早晨、中午、晚上各通风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学生应自觉遵守宿舍通风制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四、通风记录1. 教室、办公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情况应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通风时间、通风时长、通风负责人等。
2. 学校应设立通风记录表,由各班班主任、宿舍管理员等负责填写。
3. 学校每月对通风记录进行汇总,对通风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监督检查1. 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通风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通风制度落实到位。
2. 学校将通风工作纳入日常安全检查范围,对通风工作不力的班级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3.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生进行通风知识培训,提高大家对通风工作的认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通风制度及记录,旨在为学校师生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校园通风消毒记录表

三、消毒通风附6: 校园通风消毒记录卡Array
备注:1、消毒地点要填写具体哪个班教室、宿舍、食堂、实验室等(教室消毒,用量200-300ml/m2)
2、消毒对象实际根据情况选①教室地面、墙面②课桌椅③文体用具④食饮具⑤宿舍地面、墙面⑥食堂地面、墙面⑦实验室地面、墙面⑧生活饮用水
3、消毒方法:百消净(规格有:1克/片、2克/片)每克兑2斤水配制消毒液进行喷洒或擦拭。
配制用量:①对地面、墙壁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用量200-300ml/m2;②食饮具每天煮沸消毒30min,也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③饮用水用4-8mg/L含氯消毒
剂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