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除杂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除杂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除杂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以及变化的科学。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除杂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除杂的过程是将混合物中不需要的物质分离出来,以获得纯净的物质。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化学中与除杂相关的几个知识点。
一、过滤除杂法过滤是一种常用的除杂方法,特别适用于将固体与液体分离。
过滤的原理是通过滤纸或其他细孔过滤器,使液体通过而固体颗粒被阻挡。
为了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可以使用漏斗、滤纸和玻璃棒等工具辅助操作。
过滤适用于除去粗大的固体颗粒或者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
二、沉淀法除杂沉淀法是一种将溶液中的杂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当两种溶液混合时,有一些物质会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溶液中的沉淀物。
通过离心或者过滤的方法,可以将沉淀物与溶液分离。
这种除杂方法常用于从溶液中除去杂质离子或过量反应物。
三、蒸发除杂法蒸发是将溶液中的溶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通过在适当的条件下加热溶液,使溶剂蒸发,从而留下溶质。
蒸发适用于从溶液中除去固体颗粒或者浓缩溶液中的溶质。
需要注意的是,蒸发只适用于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较高的情况。
四、结晶法除杂结晶法是一种通过溶解和结晶的过程将溶液中的溶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通过加热溶液使其饱和,然后冷却溶液,使溶质逐渐结晶出来。
通过过滤或离心,可以将结晶物质与溶剂分离。
这种方法适用于从溶液中分离出纯净的固体。
五、手摇除杂法手摇除杂是一种通过机械手段将固体颗粒从混合物中分离的方法。
通过使用手摇筛或者振动筛等工具,使颗粒的大小被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不同颗粒大小的固体混合物。
通过学习以上除杂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中除杂的原理和方法。
除杂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能,它不仅能让我们获取纯净的物质,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能让大家对九年级化学中的除杂知识点有更深入的了解。
九年级化学除杂专项复习

除杂专项除杂的原则是选择的试剂只跟杂质反应不跟被提纯物反应,且不生成新的杂质。
(1)若被提纯和杂质都为气体时,为了避免引入新的杂质,一般不选用气体做除杂的试剂。
(2)若提纯物和杂质都为固体,且一种可溶于水,一种难溶于水时,可选用水作为除杂试剂,加水后过滤即可。
(3)若提纯物和杂质都为固体,且都可溶于水,但溶解度变化情况不同,可选择被提纯物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的形式析了来达到除杂的目的。
若被提纯物溶解度随随的升高明显增大,则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若被提纯物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则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4)若提纯物和杂质都为固体,且都可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没有明显区别时,通常采用化学方法将杂质转化为气体、沉淀、水或被提纯物来完成除杂。
其中涉及被提纯物和杂质都是酸、碱、盐时,可以根据某些离子的性质快速地选择物质。
首选通过观察找出真正的杂质离子是哪种,然后找到能跟杂质离子结合生产气体、沉淀或水的离子,这个离子就是除杂的关键离子;然后将关键离子和被提纯物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组合成物质,这个物质就是除杂的试剂;最后检验下是否正确。
一、吸收法:若被提纯和杂质都为气体时,常用吸收法。
为了避免引入新的杂质,一般不选用气体做除杂的试剂。
O2(H2O) ______________ N2(HCl)______________N2(O2) ______________ CO(CO2) ______________二、转化法:若提纯物和杂质都为固体,且都可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没有明显区别时,,提纯物和杂质都相同的组成时,比如说NaCl中的Na2CO3的杂质,可以加入CaCl2与Na2CO3生成CaCO3沉淀和NaCl,过滤即可除去CaCO3,即可得到纯净的NaCl。
达到除杂的目的,通常采用化学方法将杂质转化为气体、沉淀、水或被提纯物来完成除杂。
CaCl2(CaCO3) ______________ KNO3[Ba(NO3)2] ______________K2SO4(K2SO4)______________ Cu(NO3)2[AgNO3] ______________NaOH[Ca(OH)2] ______________三、加热(高温)分解法CaO(CaCO3)______________Na2CO3(NaHCO3)______________四、其它方法NaCl(KNO3)______________练习:1.除去Na2SO4溶液中少量Na2CO3,不有选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KOH,不能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O2(CO)______________(2)NaCl(Na2CO3) ______________(3)O2(H2O) ______________ (4)银粉(铁粉) ____________(5)CO(CO2) ___________(6)Zn(NO3)2[Cu(NO3)2] ______________ (7)CaCl2(CaCO3) ______________(8)N2(O2) __________(9)NaOH[Ca(OH)2] ________________除杂专项除杂的原则是选择的试剂只跟杂质反应不跟被提纯物反应,且不生成新的杂质。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一、溶液的分离与纯化1. 蒸馏法:利用溶液中组成物质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和冷凝来使沸点较低的物质蒸发并冷凝回收,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2. 结晶法:利用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通过加热浓缩溶液,然后冷却结晶,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3. 过滤法:利用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颗粒大小不同,通过过滤器进行筛选,使颗粒较大的溶质被滤除,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4. 萃取法:利用溶质在两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溶剂的选择和分离,使溶质从溶液中转移到另一溶剂中,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二、气体的分离与纯化1. 气体的分离:利用气体的密度和溶解度不同,通过物理方法如液体吸附、分子筛吸附等,或化学方法如催化剂反应等,使混合气体中的组分分离出来。
2. 气体的纯化:利用物理方法如冷凝、吸附等,或化学方法如催化剂反应等,去除混合气体中的杂质,使气体纯化。
三、固体的分离与纯化1. 磁性分离:利用固体中含有磁性物质而其他物质不具备磁性的特点,通过外加磁场使磁性物质被吸附到磁铁等磁体上,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2. 晶体分离:利用固体中晶体的形状和大小不同,通过筛网或离心等方法,使晶体被分离出来,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3. 溶液结晶:利用固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通过加热浓缩溶液,然后冷却结晶,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四、液体的分离与纯化1. 蒸馏法:利用液体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和冷凝来使沸点较低的液体蒸发并冷凝回收,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2. 萃取法:利用液体在两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溶剂的选择和分离,使溶质从液体中转移到另一溶剂中,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3. 结晶法:利用液体中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通过加热浓缩溶液,然后冷却结晶,使溶质从液体中析出,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五、电解质的分离与纯化1. 电解法:利用电解质在电场中的离子运动和电极反应,通过电解质溶液在电解槽中的电解分解,使正负离子分别在阳极和阴极上析出,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理除杂方法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理除杂方法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句物理除杂方法化学物质除杂的方法一、利用物理性质的差异1. 溶解性差异法:如果提纯物质与杂质在溶解性上有明显差异时,可用溶解性差异法除杂。
2. 结晶法: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时,可采用结晶法除杂。
3. 萃取分液法: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然后利用分液漏斗将其分开。
4. 升华法:把能够升华的固体物质和不能挥发的固体物质分开。
5. 磁铁法:利用磁铁能把铁吸引,可以把铁从不能被铁吸引的杂质中分离出来或从不能被铁吸引的物质中把铁杂质除去。
6. 渗析法:把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里,并把袋放入溶剂中,从而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
渗析法主要用来提纯、精制液溶胶。
7. 蒸馏法:利用物质沸点不同,来分离互溶混合物。
二、利用化学性质的差异1 初中物理. 热分解法:对于稳定性差异较大的固体混合物,可采用热分解法。
2. 氧化还原法:利用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将杂质氧化或还原,使其转化为易于分离的物质。
3. 络合法:加入络合剂,将杂质转化为可溶性络合物,使之易与所需物质分离。
4. 沉淀法:用化学试剂将液体或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转变为沉淀除去。
5. 酸碱溶解法:利用固体杂质与酸或碱反应的性质,将杂质转变为可溶性的盐而除去。
6. 酸、碱洗涤法:利用杂质与酸或碱反应的性质,将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分别转入酸溶液或碱溶液中考化学温习典籍之计算不公开的巧妙办法化学计总算对化学概念、理论、事物的性质、实验等知识的量的了解,是初级中学化学的关紧组成局部。
近年中考固然对化学计算的要求有所减低,但对们综合应用有经验的要求却越来越高。
那末怎么样做好化学计算的温习呢?同学们无防参照一下子以下的办法。
明确范围,做到心里有数初级中学化学计算固然内部实质意义多、题型广,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大多。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质的除杂

物质的除杂物质的除杂是初中化学中考常见的题型,以下就除杂题进行归纳总结:除杂的原则是:1.除杂过程中不能引进新的杂质,2.除杂过程中被提纯的物质不得减少。
除杂方法:∙物理方法:1.过滤:用于除去液体中的难溶性杂质2.结晶: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化学方法:1.气化法:如氯化钾中的碳酸钾可加稀盐酸除去2.沉淀法:如氢氧化钠中的氢氧化钙可加碳酸钠除去3.溶解法:如铜中铁粉可加稀盐酸溶解除去4.转化法:如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可通过炽热的碳层除去例题:1.粗盐中混有mg2+、cu2+、so42—和泥沙,为了除去杂质在实验室中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⑴过滤;⑵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⑶加入适量的盐酸;⑷加过量na2co3溶液;⑸加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⑸⑷⑵⑴⑶b ⑴⑵⑶⑷⑸c ⑸⑷⑶⑵⑴d⑴⑸⑷⑵⑶2.用na2co3、bacl2(ba2+有毒)、盐酸三种药品除去食盐中含有的na2co3、na2so4,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则加入药品的合理顺序是。
3.现有一包nacl固体其中混有少量硫酸钠和氯化镁,可通过以下实验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nacl请将正确合理的操作顺序填入括号中,并简要回答⑴~⑶题()在溶液里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然后过滤()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然后过滤。
()将混有杂质的nacl完全溶解于水。
()在滤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的p h值等于7 ()蒸发结晶()在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然后过滤⑴为什么要加入稍过量的na2co3⑵为什么要加入稀盐酸至溶液的p h值等于7 。
⑶写出上述两步骤的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某粗盐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na2so4和泥沙,进行以下操作可将杂质除去,⑴过滤;⑵加适量盐酸;⑶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⑷加过量碳酸钠溶液;⑸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正确操作顺序是()a⑸⑷⑶⑴⑵ b ⑴⑵⑶⑷⑸c⑴⑸⑷⑵⑵ d ⑸⑷⑶⑵⑴5.要除掉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镁等杂质。
9年级化学除杂知识点

9年级化学除杂知识点9年级化学除杂学问点:除杂方法1、气态烷(气态烯、炔)除杂试剂:溴水、浓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操作:洗气留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行。
原理:气态烯、炔中不饱和的双键、叁键可与上述除杂试剂发生反响,生成不挥发的溴代烷2、汽油、煤油、柴油的分别(说白了就是石油的分馏)除杂试剂:物理方法操作:分馏原理:各石油产品沸点范围的不同。
3、乙烯(CO2、SO2、H2O、微量乙醇蒸气)除杂试剂:NaOH溶液-浓硫酸操作:洗气原理:CO2、SO2可与NaOH反响生成盐而被除去,乙醇蒸气NaOH 溶液中的水后溶被除去,剩余水蒸气可被浓硫酸汲取。
4、乙炔(H2S、PH3、H2O)除杂试剂:CuSO4溶液-浓硫酸操作:洗气原理:H2S、PH3可与CuSO4溶液反响生不溶物而被除去,剩余水蒸气可被浓硫酸汲取。
5、甲烷、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的分别除杂试剂:物理方法操作:分馏原理:沸点不同。
6、溴苯(Br2)除杂试剂:NaOH溶液操作:分液原理:Br2可与NaOH溶液反响生成盐,系强极性离子化合物,不溶于苯而溶于水(相像相容原理)。
7、硝基苯(HNO3、水)除杂试剂:水、操作:分液原理:等于是用水萃取硝基苯中的硝酸,详细原理见萃取。
TNT、苦味酸除杂可运用一样操作。
8、气态卤代烃(卤化氢) 除杂试剂:水操作:洗气(需运用防倒吸装置)原理:卤化氢易溶于水,可被水汲取,气态卤代烃不溶于水。
9、乙醇(水或水溶液) 除杂试剂:CaO、碱石灰操作:蒸馏原理:CaO与水反响生成不挥发的Ca(OH)2,故只会蒸馏出无水的乙醇。
10、苯(苯酚)除杂试剂:NaOH溶液操作:分液原理:苯酚可与NaOH溶液反响生成苯酚钠,系强极性离子化合物,不溶于苯而溶于水(相像相容原理)。
11、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水)除杂试剂: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操作:蒸馏+分液原理:乙酸与乙醇发生可逆的酯化反响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四者共同存在于反响容器当中。
九年级下册化学除杂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化学除杂知识点一、化学除杂的概念和重要性化学除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化学方法和技术,将混杂在原有物质中的杂质分离出去,以提高纯度和质量的过程。
在化学实验、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除杂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它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产品品质,减少污染物的产生,确保人们的生活安全。
二、化学除杂的常用方法1. 溶解法溶解法是化学除杂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根据溶解度差异,将目标物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再通过过滤、浓缩等操作使杂质分离出去。
常用的溶解剂有水、有机溶剂等。
2. 气体净化法气体净化法主要用于处理气态混合物中的杂质。
通过调节温度、压力等条件,利用杂质与目标物质的不同性质,使其分离。
例如,利用活性炭吸附废气中的有害气体。
3. 还原法还原法适用于化学反应中的除杂。
通过还原剂与目标物质的反应,将其转变为易于分离的形态。
例如,利用亚硫酸钠还原铁离子为铁粉。
4. 沉淀法沉淀法是通过加入适当的试剂,生成难溶于溶剂的沉淀物而使杂质分离。
例如,在水中加入盐酸后,可产生氯化银沉淀,将银离子分离出去。
5. 离心法离心法是利用离心机的离心力将液体中的颗粒物快速沉降,以分离出杂质。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血液等液体的制备中。
三、化学除杂的应用领域1. 医药领域在药物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和中间体进行化学除杂可以提高药物的纯度和效力,降低毒性和副作用,并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2. 化工领域化学工业中,化学除杂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例如,在制造电子元件和半导体材料的过程中,除杂能提高材料的纯度和电性能。
3. 环境保护领域化学除杂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废水处理中,通过化学方法除去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食品工业在食品工业中,化学除杂可以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性。
例如,通过化学方法去除食品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
五、化学除杂的挑战与前景化学除杂虽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一、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反应物在方程式左侧,生成物在右侧。
在化学方程式中,需要保持原子数和电荷数的平衡。
二、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发生的以离子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反应。
离子反应中,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发生交换,形成新的化合物。
三、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反应是常见的化学反应。
金属元素通常会与非金属元素发生电子转移,形成离子化合物。
例如,钠和氯反应生成氯化钠。
四、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反应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五、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酸是指能够释放出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释放出OH-离子的物质。
酸和碱反应时会产生盐和水。
六、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常用的表示浓度的单位有摩尔浓度、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
七、离子反应的电离度离子反应中,物质的电离度是指溶液中电离的物质分子或离子的百分比。
电离度越高,反应越强。
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的量。
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九、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
平衡常数是描述平衡位置的指标。
十、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有密切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化学方法进行观察和测量。
十一、化学元素与周期表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周期表是对化学元素进行分类和排列的工具。
周期表按原子序数、电子结构等特性进行排列。
十二、化学键与化合物化学键是原子之间形成的强力作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以上是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的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化学是一门有趣而重要的科学,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指导: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一、气体除杂:(括号中为杂质)
1.CO2(含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2.CO2(含H2或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3.O2或CO2或H2(含H2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4.O2或H2或CO(含CO2或SO2):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二、固体除杂:
1.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将活泼金属用酸溶解)
2.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3.Cu(含CuO)、Fe(含Fe2O3):高温下与H2或CO反应。
(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
4.CuO(含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5.CaO(含CaCO3):高温煅烧(CaCO3分解成CaO和CO2)
6.CaCO3(含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O与水反应溶于水)
7.CaCO3(含CaCl2):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Cl2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
8.CaCl2(含CaCO3):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
9.Ca(OH)2(含CaO):加足量水。
(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三、溶液除杂:
1.FeSO4溶液(含H2SO4或CuSO4)、FeCl2溶液(含盐酸或CuCl2):
加过量铁粉,过滤,取滤液。
有关反应:Fe+H2SO4=FeSO4+H2↑;Fe+CuSO4=Cu+ FeSO4
Fe+2HCl=FeCl2+H2↑;Fe+CuCl2=Cu+ FeCl2
2.NaCl溶液(含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
3.Na2SO4溶液(含CuSO4):加适量..NaOH溶液。
CuSO4+2NaOH=Cu(OH)2↓+Na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