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模拟试卷含答案(1)

一、选择题1.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加速了农业的发展D.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的著作是A.《天工开物》B.《物种起源》C.《农政全书》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3.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
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A.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英雄交响曲》C.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革命的镜子——《高老头》D.达尔文——近代生物学的莫基者——《物种起源》4.在1750—1850年间欧洲的人口从1.4亿增加到2.65亿,到1900年猛增到4亿。
这主要是由于A.欧洲城市扩大与发展B.欧洲开放的移民政策C.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欧洲国家联合的结果5.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①蒸汽机的产生②汽车的发明③飞机的研制④核能的利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6.一位19世纪的法国伟大批判现实主文作家曾说过:“拿破仑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
”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材料中的“他”是A.巴尔扎克B.列夫托尔斯泰C.高尔基D.伏尔泰7.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流浪的地球”差一点被木星引力捕获而亡的故事。
与之相关的理论是( )A.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B.亚里土多德的逻辑学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的光学分析8.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事件是①制定《1787年宪法》②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③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④明治维新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③②④①9.在英国,人们称达尔文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是因为()A.他们都对近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B.他们都提出了进化学说C.他们都是英国的科学家D.他们都发现了万有引力10.《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指出,他用数学的理论来表述法拉第的想法,完美阐释了电磁场理论。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1.某同学以“科学家与成就”为主题设计了如下四个探究题目。
其中正确的是A.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B.莱特兄弟与火车C.达尔文与电的应用D.爱迪生与进化论2.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的著作是A.《天工开物》B.《物种起源》C.《农政全书》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3.它被后人誉为“社会百科全书”,它真实地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掠夺和一切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社会关系。
这部作品可用来研究社会转型期发展情况,这部作品是()A.《战争与和平》B.《人间喜剧》C.《英雄交响曲》D.《罗密欧与朱丽叶》4.1879年10月21日,美国纽约洛帕克街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
这盏电灯稳定地亮了整整两天,它发出的光芒驱散了夜晚的黑暗。
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
这说明()A.电力已经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B.新技术的发明冲击传统工业部门C.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D.煤气即将退出历史舞台5.如图为英,美等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据此推知A.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发展迅速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英国的实力C.英美两国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垄断组织6.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①蒸汽机的产生②汽车的发明③飞机的研制④核能的利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7.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如电力、化学、石油和汽车等工业,都要求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
从而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由此人类社会A.进入蒸汽时代B.产生现代工厂C.出现垄断组织D.迈进信息时代8.下列图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A.B.C.D.9.分析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A.英国依然是工业头号强国B.法国增长率在四国中始终最小C.美德工业增长速度超越英法D.德国增长速度始终超过美国10.下列世界文化名人与成就配搭正确的是A.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达尔文﹣﹣《人间喜剧》C.巴尔扎克﹣﹣《英雄交响曲》D.贝多芬﹣﹣《物种起源》11.某历史学家认为“19 世纪 80 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一次模拟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1.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教堂,也是英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墓地。
2018年3月去世的著名科学家霍金被安葬在这里,与长眠于此的英国名人为邻。
这些“邻居”中,包括:A.亚里士多德B.贝多芬C.巴尔扎克D.牛顿2.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下列发明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A.珍妮机B.蒸汽机车C.汽车D.电子计算机3.一位19世纪的法国伟大批判现实主文作家曾说过:“拿破仑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
”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材料中的“他”是A.巴尔扎克B.列夫托尔斯泰C.高尔基D.伏尔泰4.分析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A.英国依然是工业头号强国B.法国增长率在四国中始终最小C.美德工业增长速度超越英法D.德国增长速度始终超过美国5.1908年,采用流水装配线大规模作业的福特T型车面世,以其低廉的价格使汽车作为一种实用工具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美国亦自此成为了“车轮上的国度”。
福特T型车普及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技术的进步B.蒸汽机的发明C.电力时代的到来D.内燃机的应用6.它在当时的科学界和公众之中都引起了巨大反响,宗教领袖和维多利亚王朝都非常震惊,人类和动物的祖先居然是一样的。
它的理念对西方社会和思想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里的“它”是A.《物种起源》B.《战争与和平》C.《社会契约论》D.《英雄交响曲》7.下列世界文化名人与成就配搭正确的是A.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达尔文﹣﹣《人间喜剧》C.巴尔扎克﹣﹣《英雄交响曲》D.贝多芬﹣﹣《物种起源》8.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主张维新变革,所宣传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来源于()A.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B.牛顿的科学理论C.达尔文的进化论D.伏尔泰的启蒙思想9.某历史学家认为“19 世纪 80 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一次模拟试卷(带答案)(1)

一、选择题1.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表2反映出美、英、俄等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表1800—1900年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千人)A.殖民扩张B.工业革命C.资产阶级革命D.世界市场形成2.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
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A.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英雄交响曲》C.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革命的镜子——《高老头》D.达尔文——近代生物学的莫基者——《物种起源》3.“江河的水往低处流、爬山和上楼梯觉得很累”。
这些日常现象都和那种理论有关( )A.德漠克里特的原子论B.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D.达尔文的进化论4.《寂静的舂天》的章节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书中警示的是A.人口问题B.环境问题C.毒品问题D.战争问题5.在一次宴会上,一位贵妇人问达尔文:“您看我也是猴子变的吗?”达尔文微笑着说:“是的。
不过,您是一只漂亮的猴子变的!”他俩的对话与什么理论有关A.万有引力定律B.适者生存原理C.相对论D.生物进化论6.下列国家中,其科学家和发明家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的有()①英国②美国③德国④意大利⑤日本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7.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发明内燃机C.改良蒸汽机D.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8.它在当时的科学界和公众之中都引起了巨大反响,宗教领袖和维多利亚王朝都非常震惊,人类和动物的祖先居然是一样的。
它的理念对西方社会和思想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里的“它”是A.《物种起源》B.《战争与和平》C.《社会契约论》D.《英雄交响曲》9.日本是近代亚洲惟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他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实施了()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天皇专制D.幕府将军的统治10.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卷(附答案)(1)

一、选择题1.某同学以“科学家与成就”为主题设计了如下四个探究题目。
其中正确的是A.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B.莱特兄弟与火车C.达尔文与电的应用D.爱迪生与进化论2.在下列科技发明中,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①蒸汽轮船②早期汽车③电灯④火车机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在1750—1850年间欧洲的人口从1.4亿增加到2.65亿,到1900年猛增到4亿。
这主要是由于A.欧洲城市扩大与发展B.欧洲开放的移民政策C.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欧洲国家联合的结果4.它被后人誉为“社会百科全书”,它真实地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掠夺和一切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社会关系。
这部作品可用来研究社会转型期发展情况,这部作品是()A.《战争与和平》B.《人间喜剧》C.《英雄交响曲》D.《罗密欧与朱丽叶》5.下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域市人口和农村人()A.新航路的开辟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工业革命的发展D.海外殖民地的扩大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如电力、化学、石油和汽车等工业,都要求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
从而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由此人类社会A.进入蒸汽时代B.产生现代工厂C.出现垄断组织D.迈进信息时代7.一位19世纪的法国伟大批判现实主文作家曾说过:“拿破仑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
”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材料中的“他”是A.巴尔扎克B.列夫托尔斯泰C.高尔基D.伏尔泰8.分析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A.英国依然是工业头号强国B.法国增长率在四国中始终最小C.美德工业增长速度超越英法D.德国增长速度始终超过美国9.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流浪的地球”差一点被木星引力捕获而亡的故事。
与之相关的理论是( )A.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B.亚里土多德的逻辑学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的光学分析10.在英国,人们称达尔文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是因为()A.他们都对近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B.他们都提出了进化学说C.他们都是英国的科学家D.他们都发现了万有引力11.日本是近代亚洲惟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他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实施了()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天皇专制D.幕府将军的统治12.“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1.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其中“吸引了世界”是指()A.改良了蒸汽机B.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C.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2.某外国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述了19世纪四十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A.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B.街上电线杆耸立,整个城市霓虹灯不停闪烁C.工厂林立,且巨大在的烟囱冒着浓烟D.有钱的商人们坐着里轮船在泰晤士河上游览3.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下列发明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A.珍妮机B.蒸汽机车C.汽车D.电子计算机4.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①蒸汽机的产生②汽车的发明③飞机的研制④核能的利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右下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对该表格解读正确的是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年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1861~1873 3.3 5.0未统计 3.81874~1890 1.7 5.2 2.1 3.51891~1900 1.6 3.5 2.6 4.8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B.美、德后来居上,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C.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D.英、法两国基本没有参与第二次工业革命6.一位19世纪的法国伟大批判现实主文作家曾说过:“拿破仑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
”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材料中的“他”是A.巴尔扎克B.列夫托尔斯泰C.高尔基D.伏尔泰7.下列国家中,其科学家和发明家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的有()①英国②美国③德国④意大利⑤日本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8.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飞上天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
最早借助“非凡的翅膀”帮助人们实现这一梦想的动力机是A.蒸汽机B.电动机C.内燃机D.计算机2.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
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A.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英雄交响曲》C.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革命的镜子——《高老头》D.达尔文——近代生物学的莫基者——《物种起源》3.1879年10月21日,美国纽约洛帕克街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
这盏电灯稳定地亮了整整两天,它发出的光芒驱散了夜晚的黑暗。
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
这说明()A.电力已经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B.新技术的发明冲击传统工业部门C.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D.煤气即将退出历史舞台4.下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域市人口和农村人()A.新航路的开辟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工业革命的发展D.海外殖民地的扩大5.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A.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6.分析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A.英国依然是工业头号强国B.法国增长率在四国中始终最小C.美德工业增长速度超越英法D.德国增长速度始终超过美国7.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发明内燃机C.改良蒸汽机D.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8.在英国,人们称达尔文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是因为()A.他们都对近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B.他们都提出了进化学说C.他们都是英国的科学家D.他们都发现了万有引力9.《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指出,他用数学的理论来表述法拉第的想法,完美阐释了电磁场理论。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1.它在当时的科学界和公众之中都引起了巨大反响,宗教领袖和维多利亚王朝都非常震惊,人类和动物的祖先居然是一样的。
它的理念对西方社会和思想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里的“它”是A.《物种起源》B.《战争与和平》C.《社会契约论》D.《英雄交响曲》2.在下列科技发明中,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①蒸汽轮船②早期汽车③电灯④火车机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的著作是A.《天工开物》B.《物种起源》C.《农政全书》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4.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
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A.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英雄交响曲》C.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革命的镜子——《高老头》D.达尔文——近代生物学的莫基者——《物种起源》5.在1750—1850年间欧洲的人口从1.4亿增加到2.65亿,到1900年猛增到4亿。
这主要是由于A.欧洲城市扩大与发展B.欧洲开放的移民政策C.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欧洲国家联合的结果6.1879年10月21日,美国纽约洛帕克街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
这盏电灯稳定地亮了整整两天,它发出的光芒驱散了夜晚的黑暗。
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
这说明()A.电力已经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B.新技术的发明冲击传统工业部门C.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D.煤气即将退出历史舞台7.如图为英,美等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据此推知A.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发展迅速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英国的实力C.英美两国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垄断组织8.1900年以后,美国家庭广泛使用洗衣机等生活电器,这让妇女们有了更多自主的时间实现参与政治活动的夙愿,这表明电气时代的到来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B.丰篇了女性的娱乐生活C.加快了美国城市化进程D.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9.“江河的水往低处流、爬山和上楼梯觉得很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乔治从美国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发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亲爱的妈妈:今晚我将开汽车到机场,乘坐8点的飞机飞往伦敦,不能与您共度圣诞佳节。
请原谅!您的儿子:乔治”乔治发这封电报的时间最早可能在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2.在下列科技发明中,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①蒸汽轮船②早期汽车③电灯④火车机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的著作是A.《天工开物》B.《物种起源》C.《农政全书》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4.1879年10月21日,美国纽约洛帕克街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
这盏电灯稳定地亮了整整两天,它发出的光芒驱散了夜晚的黑暗。
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
这说明()A.电力已经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B.新技术的发明冲击传统工业部门C.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D.煤气即将退出历史舞台5.如图为英,美等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据此推知A.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发展迅速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英国的实力C.英美两国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垄断组织6.1900年以后,美国家庭广泛使用洗衣机等生活电器,这让妇女们有了更多自主的时间实现参与政治活动的夙愿,这表明电气时代的到来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B.丰篇了女性的娱乐生活C.加快了美国城市化进程D.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7.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①蒸汽机的产生②汽车的发明③飞机的研制④核能的利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下列图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A.B.C.D.9.分析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A.英国依然是工业头号强国B.法国增长率在四国中始终最小C.美德工业增长速度超越英法D.德国增长速度始终超过美国10.在一次宴会上,一位贵妇人问达尔文:“您看我也是猴子变的吗?”达尔文微笑着说:“是的。
不过,您是一只漂亮的猴子变的!”他俩的对话与什么理论有关A.万有引力定律B.适者生存原理C.相对论D.生物进化论11.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流浪的地球”差一点被木星引力捕获而亡的故事。
与之相关的理论是( )A.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B.亚里土多德的逻辑学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的光学分析12.历史课上,九(1)班同学举行“我最崇拜的发明家”评选活动。
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把手中的那一票投给四位候选人中的任意一位。
投票结果如下:发明家爱迪生史蒂芬孙卡尔·本茨瓦特得票数1814108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在本次评选中总得票数是多少?A.12票B.22票C.28票D.32票13.对于神学来说,这是一次致命的危机,他不仅仅否定了上帝造人造万物,而且彻底否定了神学的神圣性。
引发材料中“致命的危机”的理论来自于A.马克思B.牛顿C.达尔文D.巴尔扎克14.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根据下表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美、德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B.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工业跨越式的发展C.美、德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最早成为工业国家D.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开展工业革命较晚15.1870年以后,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工业革命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变化不包括A.人口增长B.大众教育推广C.贫富加剧D.环境质量提高16.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德国著名的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
他制造出的汽车这一交通工具的核心技术是A.使用蒸汽机B.使用电动机C.使用内燃机D.使用发电机17.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其中“吸引了世界”是指()A.改良了蒸汽机B.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C.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18.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加速了农业的发展D.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9.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他”是A.但丁B.莎士比亚C.巴尔扎克D.列夫·托尔斯泰20.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先后结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他们结盟的目的是()A.维护世界和平B.维护欧洲和平C.维护本国和平D.维护自身利益21.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
交通信号灯进步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蒸汽时代的到来C.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D.电气时代的到来22.在下列科技发明中,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3.2019年春节期间,最受中国观众欢迎的电影当属《流浪地球》。
影片中,流浪的地球差一点就被木星引力捕获而毁。
编者编写此情节的理论依据是()。
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D.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24.“他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
”这里的“他”是()A.英国人牛顿B.英国人达尔文C.法国人居里D.德国人贝多芬25.《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指出,他用数学的理论来表述法拉第的想法,完美阐释了电磁场理论。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A.牛顿B.麦克斯韦C.达尔文D.爱因斯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详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885年(19世纪末期),德国人卡尔•本茨利用内燃机试制汽车成功。
1903年(20世纪初期)美国莱特兄弟利用内燃机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开始把人类的飞行梦想变成现实,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
故选择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2.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早期汽车使用内燃机做动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②符合题意;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③符合题意;蒸汽轮船、火车机车都是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①④不符合题意。
所以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择B。
3.B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物种起源》。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指出一切物种都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变化之中,是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发展的。
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4.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导致煤气行业的股票下跌,并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变化,这说明新技术的发明冲击传统工业部门,科学技术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B项符合题意;A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
5.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美国在这次工业革命中,注重科技发明和使用新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增大,成为新兴的工业强国,A项符合题意;一战的时间是1914-1918年,B项不符合题意;CD项内容从图片中不能看出来,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分析题干图片的内容,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图片的能力,通过对图片的解读,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
6.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美国家庭广泛使用洗衣机等生活电器,这让妇女们有了更多自主的时间实现参与政治活动的夙愿”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善了妇女的生活质量,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说法与题干的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
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图片时间“1900——200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迅速增加,这与内燃机、汽车、飞机的发明密切相关。
本茨以内燃机为动力,在19世纪80年代发明了汽车。
以内燃机为动力,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的大量开采。
②③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蒸汽机促进了煤炭的开采,故①不符合题意。
核能的利用与石油无关,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C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珍妮纺纱机、“火箭号”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飞行者1号”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9.C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美德工业增长速度超越英法,C符合题意;表格内容体现美德工业增长速度超越英法,没有体现英国依然是工业头号强国,A排除;法国增长率在1891-1900时期超过英国,B排除;德国增长速度在1861-1873,1874-1890年时期增长速度都比美国慢,D排除。
故选择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从表格中获取信息。
10.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在书中达尔文指出,一切物种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题干材料中的对话正是反映了生物进化论,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牛顿提出的,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1.C解析: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通过观察“苹果落地”这一自然现象,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是指一切物体吸引其他一切物体,这种引力与两个物体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其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与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流浪的地球”差一点被木星引力捕获而亡的故事相关的理论是万有引力定律,C符合题意;与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流浪的地球”差一点被木星引力捕获而亡的故事相关的理论是万有引力定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无关,A不符合题意;与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流浪的地球”差一点被木星引力捕获而亡的故事相关的理论是万有引力定律,与“亚里土多德的逻辑学”无关,B不符合题意;与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流浪的地球”差一点被木星引力捕获而亡的故事相关的理论是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的光学分析”无关,D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