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品系介绍

合集下载

孔雀鱼品种—图鉴-5页精选文档

孔雀鱼品种—图鉴-5页精选文档

红草尾_草尾孔雀鱼草尾孔雀是由日本水族专家人工改良出来的品种。

草尾孔雀按尾鳍色泽不同,分成两种:一种是标准尾鳍的草尾,底色不拘;另一种则是玻璃尾,尾鳍较为透明,因而上面的斑点就象喷点状的分布,朦胧之美犹如“纱丽”。

草尾孔雀的特色:宽大的尾鳍上布满黑色圆形的细小斑点,花纹细致如草皮。

草尾孔雀的标准要求:尾鳍一定要宽大,背鳍也一样,更要有厚实的感觉,花纹也应该和尾鳍一致。

鱼身上呈现的色块呈自由均匀分布。

古老系孔雀鱼古老系孔雀鱼并不是指那些原始的古老孔雀品种,它是一个新的孔雀鱼品系。

古老系孔雀的特色:尾鳍上具有类似马赛克的斑纹,但纹路模糊不清,而鱼体表面有着类似蛇纹的纹路,却不似蛇纹那样具有凸突感相反具有凹陷感。

金蕾丝蛇王_蛇王孔雀鱼蛇王孔雀鱼身上布满复杂纹路构成的图案,看起来就如同蛇类的皮肤斑纹,总体纹路与马赛克孔雀很相近,只是更为细致。

蛇王孔雀的特色:鱼身体表的色泽呈现蓝、绿等具有金属质感的色泽,配以细密的花纹,极为夺目。

红尾礼服_礼服孔雀鱼礼服是指孔雀鱼的后半身为黑色、深蓝色或其他的纯色调,而尾鳍上应该没有任何杂色斑点或花纹,整体感觉素雅大方,如穿着晚礼服的美人雍荣华贵。

礼服孔雀的特色:尾鳍要比其他品系的孔雀鱼更为宽大且长。

礼服孔雀的标准要求:尾鳍部分的色泽要均匀,绝对不可掺杂任何斑点或花纹,整体的色泽需要单一化以及色彩的纯度。

红马赛克白子_马赛克孔雀鱼马赛克的原文是指“镶嵌细工做成的物品”。

在此却是形容孔雀鱼尾部的众多色彩和花样。

马赛克孔雀的花纹分成两种:一种是镶嵌状的花纹,另一种则是略呈环状排列的花纹。

马赛克孔雀的特色:尾鳍基部与身体交接处有一块“深蓝”色的色块,这点也可以用来与草尾孔雀作区别。

马赛克孔雀的标准要求:尾鳍纹路鲜明,背鳍越宽大越好,并且纹路最好和尾鳍一致。

金属蛇王_蛇王孔雀鱼蛇王孔雀鱼身上布满复杂纹路构成的图案,看起来就如同蛇类的皮肤斑纹,总体纹路与马赛克孔雀很相近,只是更为细致。

孔雀鱼常见品种

孔雀鱼常见品种

孔雀鱼常见品种常见孔雀鱼品种花色品系是按照孔雀鱼尾巴颜色、纹路以及身体纹路来区分的,主要分为:礼服、草尾、蛇纹、马赛克、单色、白金、金属、蓝、古老品系、圣塔玛利亚等。

一、马赛克孔雀鱼(mosaic)马赛克的原文是指“镶嵌细工做成的物品”。

在此却是形容孔雀鱼尾部的众多色彩和花样。

马赛克孔雀的花纹分成两种:一种是镶嵌状的花纹,另一种则是略呈环状排列的花纹。

马赛克孔雀的特色:尾鳍基部与身体交接处有一块“深蓝”色的色块,这点也可以用来与草尾孔雀作区别。

马赛克孔雀的标准要求:尾鳍纹路鲜明,背鳍越宽大越好,并且纹路最好和尾鳍一致。

(图1)二、草尾孔雀鱼(grass)草尾孔雀是由水族专家人工改良出来的品种。

草尾孔雀按尾鳍色泽不同,分成两种:一种是标准尾鳍的草尾,底色不拘;另一种则是玻璃尾,尾鳍较为透明,因而上面的斑点就象喷点状的分布,朦胧之美犹如“纱丽”。

草尾孔雀的特色:宽大的尾鳍上布满黑色圆形的细小斑点,花纹细致如草皮。

草尾孔雀的标准要求:尾鳍一定要宽大,背鳍也一样,更要有厚实的感觉,花纹也应该和尾鳍一致。

鱼身上呈现的色块呈自由均匀分布。

(图2)图1:马赛克孔雀鱼图2:草尾孔雀鱼三、礼服孔雀鱼(tuxedo)礼服是指孔雀鱼的后半身为黑色、深蓝色或其他的纯色调,而尾鳍上应该没有任何杂色斑点或花纹,整体感觉素雅大方,如穿着晚礼服的美人雍荣华贵。

礼服孔雀的特色:尾鳍要比其他品系的孔雀鱼更为宽大且长。

礼服孔雀的标准要求:尾鳍部分的色泽要均匀,绝对不可掺杂任何斑点或花纹,整体的色泽需要单一化以及色彩的纯度。

四、蛇王孔雀鱼(king cobra)蛇王孔雀鱼身上布满复杂纹路构成的图案,看起来就如同蛇类的皮肤斑纹,总体纹路与马赛克孔雀很相近,只是更为细致。

蛇王孔雀的特色:鱼身体表的色泽呈现蓝、绿等具有金属质感的色泽,配以细密的花纹,极为夺目。

图3:礼服孔雀鱼图4:蛇王孔雀鱼五、金属孔雀鱼(metal)金属孔雀鱼是由俄国水族专家人工改良出来的迷人品种。

浅谈孔雀鱼饲养与品种分类—参赛论文

浅谈孔雀鱼饲养与品种分类—参赛论文

浅谈孔雀鱼饲养与品种分类论文关键词:孔雀鱼水质要求饵料投喂繁殖品种论文摘要:孔雀鱼是热带鱼中最普通、最为人们喜爱饲养的一种观赏鱼。

其以个体小巧 ,色彩斑斓,品种多样赢得了众多饲养者的热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孔雀鱼的饲养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

为众多饲养者可以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优良品种。

本文对如何饲养孔雀鱼与优良品种的培育作出了初步的总结,为今后人们饲养孔雀鱼提供科学依据。

1 孔雀鱼学名产地形态特征习性水质要求1.1 孔雀鱼学名与产地孔雀鱼的学名是Poecilia reticulata,英名为Bellyfish,Guppy,Millions,在分类学上是属於花将科(Poecillidae),是属於卵胎生(Livebears)的一种鱼类。

原产地是在中南美州(巴西、委内瑞拉及亚马逊河一带),俗名为古比鱼(GUPPY)。

1.2孔雀鱼的形态特征该鱼体形修长,后部恻扁,有着非常漂亮的尾巴,该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

雄鱼身体瘦小,体长4~5厘米。

背鳍较长,卜靖尖状,尾鳍宽而长约占全长的二分之一以上,尾柄长,大于尾柄高。

根据其尾鳍的形状,何分为上旬尾、下剑尾、双剑尾、琴尾、针尾、圆尾、旗尾、扇尾、三角尾,剪尾、尖尾)大尾等品种。

其身体及背鳍、尾鳍的颜色五彩缤纷,主要有红色、蓝色、黑色、黄色、绿色、虎皮色及杂色等。

有些雄鱼撇尾旬上有蓝黑色小圆斑,像孔雀的尾翎,故名。

雌鱼身体较粗壮:体长可达7厘米左右,体色暗淡,呈肉色,稍透明,背鳍和尾鳍的颜色较雄鱼逊色得多孔雀鱼是热带鱼中最普通、最为人们喜爱饲养的一种鱼。

它体小玲珑,活泼好动,雄鱼体长3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鳍占身长的2/3左右;雌鱼体长可达6厘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2以上。

雄鱼体色斑斓多彩,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基调色为淡红、淡绿、淡黄、红、紫和孔雀蓝等。

尾鳍和体腹上有蓝红色圆斑,其周围有淡色环纹,似孔雀尾翎花色,故以得名。

背鳍短而高,尾鳍宽而长,并有琴尾、圆尾、上剑尾、下剑尾、叉尾、方形尾、火炬尾、齿尾、大尾等各种形状。

孔雀鱼种类大全(值得收藏哦)

孔雀鱼种类大全(值得收藏哦)

孔雀鱼种类大全(值得收藏哦)孔雀鱼:花鳉属的一种热带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雄鱼身体瘦小,体长3-4厘米,体色绚烂多彩、体型优美;雌鱼体长能达6厘米,较雄鱼体色逊色得多,多为单一色,尾鳍上虽有一些花纹,均没有雄鱼的鲜艳。

孔雀鱼作为观赏用鱼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随寿命较短,但繁殖快。

分类一、纹理1.草尾孔雀鱼(Guppy Grasstail)尾巴上有彼此不相连的黑色细点,越密越细者,尾背越大者,背鳍与身体连接面越大者为上品。

而在国际赛事中,只允许身体上带有“菱形斑”(只表现在公鱼身上)的孔雀鱼参加“草尾组”的比赛,而那块黑色的从尾根连至眼后的菱形斑一直是历来草尾改良的难题,因为即使亲代公鱼菱形斑非常好,子代出的菱形斑也不是全都那么理想。

此品系代表鱼种有蓝草尾、红草尾、黄草尾、蕾丝草尾等。

2.马赛克孔雀鱼(GuppyMosaic)是诸多孔雀鱼品种中最为蓍名的一种,特点是尾鳍上的花纹纹路鲜明,非常象镶嵌细腻的马赛克。

马赛克的斑纹一般是由红、黑、蓝、黄所镶嵌而成的色彩表现,在纹路上有斑点纹、环形纹与闪电纹等,关于纹路连贯与否并不是绝对的,尾鳍纹路鲜明才是重点,另外背鳍是马赛克鱼种的一大弱点,若想要有好的表现,那背鳍越宽大越好,且纹路色泽和尾鳍一致。

此品系代表鱼种有红马赛克、黄马赛克、白马赛克、蓝马赛克、蛇王马赛克、礼服马赛克等类。

3.礼服孔雀鱼(GuppyTuxedo)尾柄处发黑,那块黑色被称作“礼服斑”,是该品系的特徽。

此品系代表鱼种有黄尾礼服、蓝尾礼服、红尾礼服等(概述中的图就是黄尾礼服,此种鱼一般尾根发黄,当初改良的时候走了两条道路,一条是欧洲、亚洲玩家向白色方向改良,一条是美国玩家向黄色方向改良。

而如今的”黄尾礼服“,则指那种尾部白色且允许尾根发黄的礼服孔雀鱼,美国玩家改良的尾部全黄的礼服孔雀鱼称为“计程车黄尾礼服”(和计程车的黄色相近而得名)。

4.蛇纹孔雀鱼(GuppySnake Skin、King Cobra)也叫蛇王孔雀鱼,是孔雀鱼中的一个品系。

孔雀鱼的基本知识

孔雀鱼的基本知识

孔雀鱼的基本知识本帖最后由京苑于 2013-3-25 13:39 编辑最近我们CN孔雀鱼论坛有很多新手,对孔雀鱼的基本知识不是很了解,在这个帖子里给新手普及一下孔雀鱼的基本知识,我尽量用大白话,使大家能看明白。

孔雀鱼分品系孔雀鱼和非品系孔雀鱼,品系孔雀鱼即俗称的纯种孔雀鱼,有较稳定的遗传基因和统一的命名,价格较贵,如全红孔雀鱼、蓝草尾孔雀鱼、莫斯科蓝孔雀鱼、蛇王孔雀鱼等。

非品系孔雀鱼即俗称的杂孔雀鱼,价格很便宜。

孔雀鱼有11个品系,每个品系有N个品种,比如单色系,有全红孔雀鱼、莫斯科蓝孔雀鱼等品种,草尾系,有蓝草尾孔雀鱼、红草尾孔雀鱼等品种,蛇纹系,有蛇王孔雀鱼、蕾丝孔雀鱼等品种。

孔雀鱼的简称莫斯科蓝简称莫蓝、全红白子简称红白、黄礼服白子简称黄白、等等。

孔雀鱼根据体色主要分野生色、黄化、白子三种,比如:全红孔雀鱼有野生色全红、黄化全红、全红白子。

其中野生色和黄化是黑眼睛,白子是红眼睛。

孔雀鱼玩家指的是对孔雀鱼注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有很高的孔雀鱼养殖水平和遗传基因知识,有一定知名度的孔雀鱼发烧友,一般养孔雀鱼的新手不要称自己是玩家,以免闹笑话,一般人称为孔雀鱼爱好者。

缎带孔雀鱼指孔雀鱼的鱼鳍部分或全部拉长,分普通缎带、大C缎带、全型缎带三种,买卖缎带孔雀鱼按组,一长公、一短公、一长母是一组,长公、长母指的是缎带孔雀鱼,短公、短母指的是普通孔雀鱼,买缎带孔雀鱼时不要买一长公一长母,长公是不会繁殖的,鱼商说出大天来也不要买,以免上当。

孔雀鱼是卵胎生,也就是直接下小鱼,鱼的繁殖方式分卵生、胎生、卵胎生三种,胎生和卵胎生的区别,胎生靠母体提供营养,卵胎生靠卵黄素提供营养。

孔雀鱼的价格非品系孔雀鱼(杂鱼)一般一、二元一对。

品系孔雀鱼按国际标准每个品种分S级(比赛级)、A级、B级和C级(量产商品鱼),其中S级最贵,几百元到上千元一对,C级最便宜,几元到十几元一对。

品系孔雀鱼的评判孔雀鱼的评判,是全面衡量一条孔雀鱼的标准,包括鱼的尾鳍、背鳍、身体匀称度、色彩饱和度、泳姿、品系特征等,只说背鳍大就是好鱼、尾鳍大就是好鱼是不对的。

三个角度鉴赏孔雀鱼的品相,孔雀鱼

三个角度鉴赏孔雀鱼的品相,孔雀鱼

三个角度鉴赏孔雀鱼的品相,孔雀鱼三个角度鉴赏孔雀鱼的品相孔雀鱼颜色、鳍、均衡度,是孔雀鱼品评的三大要点。

1、颜色的要求:孔雀鱼对颜色的要求有两点:颜色要匀称:色差要分明。

而色彩浓度的薄与厚并非要求的重点,因色系若不均匀,将会形成有色块的图腾,也就是所谓的杂斑。

色块若无法再散开来,将扼杀此尾孔雀鱼的“前途”。

之所以不在乎孔雀鱼颜色的厚与薄,主要是因其各具美感、各有特色。

因此若将所谓的蓝尾礼服共同比较时,您将发现有数十种之多,这当然包含了体色、尾色、尾型的排列组合了。

孔雀鱼的色彩虽不若锵鱼多变,但在爱好者的不断改良下也增色不少。

在孔雀鱼的基本品系中亦不乏媲美锵鱼的品种,如马赛克、银河、草尾等等。

2、鳍的要求:“鳍”,几乎是孔雀鱼的品评重心!先人将此鱼种命名为“孔雀鱼”,不仅道出人们对其喜好的程度,更表现出中国文字特有的意境。

孔雀鱼,顾名思义就是鱼鳍犹如孔雀开屏,鱼鳍大而有生命力,常引起人们赞叹之声。

正因如此,特殊尾型如剑尾、矛尾、针尾等品种则较乏人问津,也因为少人重视,使得此类品种较难寻获,更镗论优良品种,因而大大增加了此类特殊鱼种改良的困难度。

人们一味的要求大背鳍、大尾鳍的同时,也不忘加些调味料,连鳍的形状及颜色甚至於图案都要求进去了。

所以就“鳍”而言,要做到无从挑剔实在太难了。

目前国内甚至於国际上,孔雀鱼审美的重心几乎集中在背鳍和尾鳍上,且主要以雄性的孔雀鱼为中心;雌鱼只是做为评审的参考。

在孔雀鱼的生活史上,雄性孔雀鱼又挑起了遗传及品种分类的重担,所以大大增加了其价值感。

因此,就比赛举行久远的国家而言,雄性孔雀鱼几乎占了一对孔雀鱼十分之七的份量。

通俗的说就是,雄性孔雀鱼较雌性孔雀鱼贵;这与国内的价值观不一样,国人认为雌性孔雀鱼会不断的生小鱼,所以其价格较雄性的孔雀鱼高。

而国外则认为高品质的公鱼获得率远低於雌性孔雀鱼,有时一胎挑到满意的没有几只,所以国外有时会只卖公鱼。

不知您认为何者有理呢?3、均衡度的要求:均衡度包括身体与尾鳍、体色与尾色的搭配,甚至於尾纹与尾色的搭配,考量如此多的因素是为寻求一个平衡点,就是所谓的均衡度,若体大尾小、纹路不分明、颜色搭配不鲜明,都将严重破坏孔雀鱼的美感。

孔雀鱼按名贵排名

孔雀鱼按名贵排名

孔雀鱼按名贵排名1、马赛克孔雀鱼:马赛克孔雀是尾部有像马赛克纹路而得名的,是孔雀鱼里面比较普遍的一种,相比其他小型热带鱼不难养。

马赛克孔雀鱼主要有红马赛克孔雀鱼、白马赛克孔雀鱼、蓝马赛克孔雀鱼等。

2、草尾孔雀鱼:草尾孔雀鱼是由水族专家人工改良出来的品种,该种类的花纹在所有孔雀鱼种类中最为纤细,代表的鱼类有黄草尾孔雀鱼、红草尾孔雀鱼、蓝草尾孔雀鱼,其中蓝草尾孔雀鱼尤其受人欢迎,也比较常见。

3、礼服孔雀鱼:礼服孔雀鱼,指孔雀鱼的后半身为黑色、深蓝色或其他的纯色调,而尾鳍上应该没有任何杂色斑点或花纹,整体感觉素雅大方,如穿着晚礼服的美人雍荣华贵。

礼服孔雀鱼主要有黄尾礼服孔雀鱼、红尾巴礼服孔雀鱼、蓝尾巴礼服孔雀鱼。

4、蛇王孔雀鱼:蛇王孔雀鱼也叫蛇纹孔雀鱼,连名字都会让人听起来紧张,与充满野生气氛的花纹十分相配,值得注意的是该种类的特征表现稳定,适合初学者饲养。

蛇王孔雀鱼全身布满如蛇形般的长条纹,它是一种粗细大小介于马赛克与草尾之间的纹路。

5、金属孔雀鱼:金属孔雀鱼是由俄国水族专家人工改良出来的迷人品种。

金属孔雀的特色是鱼身前半部分呈现出特殊的金属蓝。

在水质状况不佳或者鱼体不适的时候,这块金属蓝的色块会转变成为黑色提醒饲养者引起注意。

6、豹纹孔雀鱼:豹纹孔雀鱼是从草尾孔雀中分划出来的品系,和草尾孔雀的差别在于尾鳍底色一般呈黄色,鱼体与尾鳍交界部分的纹路为“三”之类的流水纹。

其次,豹纹孔雀的起源为德系黄尾礼服孔雀,因而它们的吻部呈黄色。

7、剑尾孔雀鱼:剑尾孔雀鱼最大的特征在于尾鳍中央内缩,而上下两边的鳍条则往后延伸如同锐利的剑,也因此得名剑尾。

剑尾孔雀鱼常见的有顶剑、底剑、以及双剑,其中以双剑为剑尾系在市场上的主流。

8、白金孔雀鱼:白金孔雀鱼是按照孔雀鱼身体纹理所分化出来的品系,属于孔雀鱼类别里受众面较广的品系之一。

白金品系孔雀鱼一种极具有观赏价值的孔雀鱼,其最为亮眼的地方在于鱼体的金属光泽覆盖于鱼只的身上,背部鳞片表现出金属的亮泽。

孔雀鱼的命名及分级方法

孔雀鱼的命名及分级方法

孔雀鱼的命名及分级方法孔雀鱼(详情介绍)是目前我国比较普及的热带观赏鱼,最早我国引进孔雀鱼是台湾为了预防登革热,并且一开始孔雀鱼的名字为“大肚鱼”,日本称为“古比鱼”,但当人们看见其尾巴绚丽如孔雀,便亲切的称它们为孔雀鱼。

如今,经过不断的人工育种及改良,孔雀鱼可以分为好几类,并且也有了等级之分,小编就为你整理了几种孔雀鱼的命名法以及分级的方法。

孔雀鱼(详情介绍)一、孔雀鱼的命名:孔雀鱼现今有几百种品系,依比赛中的规定,大致尚可分为下列几大类:1、草尾(GRASS)尾巴上有细点,每一点之间没有连接2、马赛克(MOSAIC)尾巴上有粗点,每一点之间相互连接3、礼服(TUXEDO)腰身与头部之间有明显以颜色区隔开来的礼服腰身4、单色(SOLID)整只孔雀鱼的颜色单一色5、蛇纹(KINGCOBRA)鱼只身上具有蛇或豹的纹路6、剑尾(SWORD)尾巴呈现单剑、双剑或底剑7、白子眼睛为红眼或酒红眼八特殊尾型鳍型及尾型较为特殊的鱼种孔雀鱼在命名上大致上可以依照鱼只头的颜色、身体腰身的颜色、尾巴的颜色以及尾巴及鳍的型态来加以命名。

1、头的颜色可分为:黑色(野生色)、黄色(黄化)、白色(白子)等三种。

2、身体的颜色可分为:黑色(礼服)、纹路(蛇纹、豹纹)、亮蓝色(日本蓝)、白金、黄金、银河、黄色、红色、蓝色、橘色、紫色、白色、绿色等十三种。

3、尾巴的颜色可分为:细点(红草尾、蓝草尾、黄草尾、紫草尾、橘草尾、绿草尾)、粗点(红马赛克、蓝马赛克、黄马赛克、紫马赛克、橘马赛克、绿马赛克)、蕾丝、黄色、红色、蓝色、橘色、紫色、白色、绿色等廿种。

4、尾巴的型态可分为:三角尾、燕尾、琴尾、剑尾、底剑尾、双剑尾、旗尾、火焰尾、针尾、圆尾、矛尾等十一种。

5、鳍的型态可分为:小缎带、缎带、大缎带、C型大缎带、蝶翼、国旗背、延长背、大帆背等八种。

6、另外还有一些是依据产地、人名或是人为命名的,例如:安德拉斯、委内瑞拉、马特利、黑金刚、维也纳绿宝石、莫斯科蓝(红)、美国全红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鱼品系介绍
第一种礼服系,礼服系的特点是鱼的腰身有一块深蓝色或其它纯色的礼服斑,而尾鳍、背鳍上没有任何杂斑或花纹。

礼服系的母鱼比其它品系的母鱼要更漂亮。

代表品种:德系黄尾礼服、黑礼服、粉红礼服。

礼服系早期是中欧的深色系统。

但后来广为流传的德系黄尾礼服,乃是60年代出自法兰克福的吉哈德?格瑞奇之手,而后德国人将黄尾礼服的鳍色改良为白色,美国人则在黄尾礼服的基础上推出了计程车黄。

现在有人将黄尾礼服的白子误称为象牙白,而实际上象牙白乃是黄尾礼服黄化体的白子。

它是维持黄尾礼服系统的重要角色。

同样的,天空蓝也不仅仅是蓝尾礼服的白子,而是蓝尾礼服黄化体的白子。

亚洲的新加坡培育出了红尾礼服,而红苹果即是红尾礼服的黄化体。

粉红礼服则是美国人培育的,也可以用来维持普通礼服。

用蓝化体改良粉红白得到的熊猫,有时被归类到单色系中,但笔者认为它也是属于礼服系的。

德系豹纹,通常是被单独划作一个种系的,但是它实际上是黄尾礼服的一个另类分支。

表现为尾鳍上有浓黑色的斑点。

东南亚的礼服马赛克系统,实际上也是这样的一个分支系统。

第二种马赛克系,马赛克系的特点是尾鳍和背鳍都是由橙红和青黑两色镶嵌成珊瑚树枝状的纹路,不过也有其它颜色的,比如:蓝马赛克。

马赛克的身体是野生色,但尾柄处颜色较深,因为该品种最初是有礼服血缘的。

马赛克这个词是指欧洲一种细致镶嵌的工艺,类似于中国的景泰蓝。

有些资料称这个品系起源于日本,但也有资料称马赛克是日本60年代从德国引进的。

考虑到这个系统名字十
分的欧化,起源地还是在欧洲的可能性较大。

马赛克系统如果维持不力,尾鳍的纹路会退化成一圈一圈环状的,不过也有很多人喜欢这种环状纹,总比退化成杂斑强。

第三种草尾系,草尾系的通常特点是身体上有菱形斑,而尾鳍上有细致的喷点。

代表品种:蓝草尾、红草尾、黄草尾。

草尾系对应的英文名是Glass(琉璃),但是翻译成日文再翻译到中文后却变成了草皮(Grass),这其中可能存在着一些误会。

日本是1970年从新加坡引进的琉璃尾,然后和蓝马赛克杂交做成的原始蓝草尾。

但是1980年日本又从新加坡引进蓝化体,85年后由新井做成另一种蓝草尾。

另外蓝草尾大师木岛丰的蓝草尾据说又是用蓝马赛克定向培育得到的。

改良过程本身就有点混乱,日本观赏鱼杂志的编辑筒井良树的纪录又不是很清楚。

而同期欧美人也在做改良。

我们晚到的中国人怕是永远搞不清楚琉璃和草尾的渊源了,只知道草尾里面有尾鳍比较透明的一类。

草尾系中的蓝草尾乃是高人气、高难度的品种,蓝草尾的母鱼经常能长出巨大的体形。

蓝草尾在繁殖中会产生红蓝草尾和蓝化体这两种副产品。

不过红蓝草尾的红色纯正度远远不如真正的红草尾。

黄草尾则是少见品种,其体色往往是自由色而没有标准的菱形斑。

蓝草尾的难度并不在于繁殖中会产生副产品,而是菱形斑散乱、尾柄发黄这些问题。

可以利用银蓝草尾进行去黄斑的维持,不过也有人往蓝草尾的基因里注入日本蓝。

第四种古典系,古典系或者称古老系孔雀鱼,并不是指早期的原始孔雀鱼,跟野生色是两个概念。

古典系是人工改良的,看上去比较古朴的一个平系。

特点是身上有模糊的眼斑,
有类似早期蛇王的模糊纹路,尾鳍花纹类似马赛克,但是深色的部分比较浅,有照相底片的感觉。

这个品种的杂交种不太好定义。

并且古典系孔雀鱼通常发色比较晚,饲养的人不太多。

第五种单色系,单色系的特点当然就是全身及鳍,都是单一不含杂斑的颜色。

代表品种:全红、莫斯科蓝。

尽管现代的孔雀鱼大多数源于中欧的礼服和蛇王系统,但是源于东南亚的单色系统历史要更为久远。

其中全红起源于东南亚的新加坡。

后来输入到南亚,改良为斯里兰卡红。

然后经由以色列输入到中欧,由德国和荷兰改良为佛郎明戈和荷线全红。

再由中欧分别输入到美国和俄罗斯。

美国将全红改良为美式全红,又输入到日本和中国南方地区。

而中国北方地区则经由俄罗斯得到全红改良为高帆火炬。

尽管中国和东南亚本身地理相隔不远,但是新加坡的全红之所以未能在早期直接输入中国,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新加坡产的孔雀鱼受到“孔雀鱼艾滋病”的困扰,另一方面是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制约。

全红系统看似简单,其实是相当复杂的一个系统,其中含有红珊瑚等好几个不同的红色基因。

莫斯科蓝系统,是苏联在冷战时期改良出来的,身上有金属的光泽。

因为铁幕时期,欧美日本并不了解苏联孔雀鱼的状况,因此莫斯科蓝的生世迷离。

日本的岩崎登大师根据推断认为是蓝化体和金属品系杂交改良得到。

但德国方面和筒井良树均通过实验,大胆的认为是黑茉莉和孔雀鱼异种基因组合得到。

这个系列下还有莫斯科绿、莫斯科红和莫斯科焰火等品种。

单色系还有全鳞黄金,也叫纯金,是德国人的改良结果,但其中也可能含有其他不同胎鳉物种的血缘。

全鳞黄金不同于白金全黄的马特利。

另外,看上去并不像单色系的米卡利夫,一般也是被归类在单色系里的。

第六种蛇王系,蛇王系的特点是体色为金银色,全身及鳍覆盖有纵横交错有如蛇皮般的纹路。

尾鳍上的纹路通常要比马赛克更细致,但是比草尾要粗。

代表品种:眼镜蛇王、蕾丝蛇王。

蛇王系源于中欧,但是现代蛇王定型于美国。

蛇王身体上的纹路以纵横纹皆有为佳。

雌、
雄鱼的胸部都有可能会出现斑点,斑点会随情绪变化浓淡。

斑点显著的品种被称为眼镜蛇王。

蛇王品系的改良种非常多,比如蕾丝,这是一种比草尾更为细致的尾部纹路,但是蕾丝基因往往和尾鳍的中落基因关联,而影响到尾鳍的形状。

由蛇王系衍生而来的金属系,通常是被单列为一个品系的。

但是笔者个人还是觉得金属系跟蛇王系的亲缘太近。

金属系是60年代苏联在德国的眼镜蛇王基础上改良出来的品系,不过是由专业机构在生化实验室里进行改良的试验鱼,而非一般爱好者所为。

因此只到90年代以后,金属孔雀才正式流入到观赏鱼领域。

早期的金属孔雀,仅仅是胸部有一块金属蓝色的斑块。

而现在,已经有金属斑蔓延到整个身体两侧的全金属孔雀出现。

第七种白金系,白金系的特点是鱼身上有成片白金色泽的鳞片覆盖。

代表品种:美杜莎、银河、白金矛尾。

白金系的孔雀鱼,观赏价值是相当高的。

其中的美杜莎和银河都是日本玩家从蛇王系统改良而来的,从蛇发女妖美杜莎的名字也能看出这点渊源。

美杜莎带蕾丝基因,所以有很多尾鳍都是中落的,而银河带蛇王基因,所以尾鳍的斑纹要粗一些。

这两种鱼的命名,有点天马行空的感觉,不太像一贯严谨的日本人的风格,可能是日本人改良出了这两种高难度、高观赏价值的品种后比较得意吧。

第八种日本蓝系,日本蓝系的特点是孔雀鱼的腰部有一段宝石般明快的蓝色,并且身体中部两侧有一个黑色的小圆点眼斑。

没有眼斑的日本蓝比较容易和圣塔玛丽亚混淆,但圣塔的胸部有明显的黄绿色。

圣塔玛丽亚通常也被单独划分为一个品系,但在国内并不流行,笔者就不单列了。

原种的日本蓝是吉田直司所培育的,虽然腰身颜色的遗传性很强,但是背鳍和尾鳍小而透明。

现在已经被改良出了日本蓝马赛克、日本蓝草尾等品种。

日本蓝被改良为白子时,腰身的蓝色是不变的,而圣塔则不行。

第九种剑尾系,剑尾系的特点和其它品系截然不同,并非是以身上和鳍上的颜色来做区分,而是以鳍型来区分的。

剑尾的雄鱼尾鳍上下有特殊的剑状延伸。

代表品种:安德拉斯双剑、维也纳绿宝石双剑。

安德拉斯双剑,身体是典型的野生色,非常艳丽。

这个品种是原产于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交界带的野生虹鳉,跟原产于西印度群岛中小安吉鲁群岛的普通孔雀鱼的祖先,并不完全是同一个物种。

而维也纳绿宝石双剑是奥地利的人工改良品种,有比较久的历史。

其实安德拉斯也是一个匈牙利地区常用的人名。

奥、匈两国以前是一个国家,两种孔雀鱼应该有不小的渊源。

不过维绿双剑的体形通常比安德拉斯要强壮得多。

现在人工改良出的剑尾品种已经比较多,比如日本蓝双剑、蛇王双剑以及斯威夫特等。

第十种其它,有一些孔雀鱼品种不适合归到任何一个品系里,比如肚子透明的玻璃,身材变形的茶壶,没有鳍膜的冠尾,以及一些较新的品种和拥有多个系统特征的杂交品种等,这些另类暂时全部都划归在其它类里面。

孔雀鱼的十个系统大致介绍至此,还有很多像虎斑、薰衣草等品种,没有能够穿插介绍进去。

有一些品种的介绍则过于简略或者有疏漏,有待将来补充。

想必很多读者已经发现,孔雀鱼的大多数原种都是中欧,尤其是德国改良的。

新加坡领衔的东南亚也是孔雀鱼改良的先行者,但是后期衰落。

日本在孔雀鱼领域可以说是一个后来居上的国家。

两个超级大国苏联、美国自然也不乏佳作。

可以说种类繁多的孔雀鱼是全世界爱好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