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熔点

合集下载

灰熔点4个特征温度

灰熔点4个特征温度

灰熔点4个特征温度灰熔点是指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开始软化、融化的温度,是衡量材料耐高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材料的灰熔点特征温度对于材料选择和工艺设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介绍灰熔点的特征温度。

一、初熔点初熔点是指物质开始软化、变形并出现小凹坑或小孔洞的温度。

初熔点通常比软化点低5℃左右,是判断材料是否适合进行加工和制造的重要参数之一。

例如,在铸造过程中,若铸造材料的初熔点比铸型材料低,则会导致铸型损坏或者无法成型。

二、软化点软化点是指物质开始变得柔软并失去原有形态稳定性的温度。

在此温度下,物质分子已经具有足够大的动能,可以克服分子间吸引力而发生形变。

软化点通常比初熔点高5℃左右,是判断材料是否具备耐高温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若材料的软化点低于工作温度,则会导致材料失去原有的强度和刚性,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三、半流动点半流动点是指物质开始呈现流动状态并且形成一定形状的温度。

在此温度下,物质分子已经具有足够大的能量,可以克服分子间吸引力并形成流动状态。

半流动点通常比软化点高5℃左右,是判断材料是否适合进行注塑、挤出等加工工艺的重要参数之一。

例如,在注塑过程中,若材料的半流动点低于注塑温度,则无法形成完整的零件结构。

四、完全熔融点完全熔融点是指物质完全变为液态状态并且没有固态残留物的温度。

在此温度下,物质分子已经克服了所有吸引力,并呈现出液态特征。

完全熔融点通常比半流动点高5℃左右,是判断材料是否适合进行熔模铸造等加工工艺的重要参数之一。

例如,在熔模铸造过程中,若材料的完全熔融点低于熔模温度,则无法形成完整的铸件结构。

总结:灰熔点是材料耐高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特征温度包括初熔点、软化点、半流动点和完全熔融点。

初熔点是判断材料是否适合进行加工和制造的重要参数,软化点是判断材料是否具备耐高温性能的重要参数,半流动点是判断材料是否适合进行注塑、挤出等加工工艺的重要参数,完全熔融点是判断材料是否适合进行熔模铸造等加工工艺的重要参数。

灰熔点测定

灰熔点测定

灰熔点测定
灰熔点是指材料在高温下开始熔化的温度。

灰熔点测定是一种常
见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各种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特别是在制造
陶瓷、玻璃和金属制品时,其测定意义尤为重要。

灰熔点测定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光学显微镜法和
热差示法。

光学显微镜法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样品受热后变化的过程,
从而确定灰熔点。

而热差示法是一种通过记录材料在温度梯度下的热
反应情况来确定灰熔点的方法。

在进行灰熔点测定前,需要准备好试样。

试样的制备方法会影响
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需要根据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

一般来说,制备的试样应该具有一定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在尺寸
和形状上也要符合测定方法的要求。

在实验过程中,控制试样的加热速度和温度梯度是非常关键的。

加热速度过慢会导致试样的温度分布不均,从而影响到测定结果的准
确性;而加热速度过快则容易造成试样损坏。

同时,在进行灰熔点测
定时需要注意加热时间和稳定时间的区分,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可信性。

总之,灰熔点测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方法,在材料的研究和
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充分了解测定方法和注意实验细节,
可以更好地利用该方法来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进一步推动科
学研究和技术发展。

煤炭灰熔点

煤炭灰熔点

怎样判断煤的灰熔点高低关键词:煤炭化验仪器,煤炭化验设备,煤质化验仪器,量热仪、测硫仪、煤灰熔点,煤炭灰熔点,什么是灰熔点,灰熔点高好还是低好DT(变形温度),ST(软化温度)和FT(流动温度),HT半球温度。

1. 什么是灰熔点煤的灰溶点:是煤燃烧后余下的灰份,组成,即灰在高温情况下开始软化变形的温度,是一个温度区间。

它与气氛有很大关系,气氛不同,温度相差很大。

尤其是灰中氧化铁含量高时。

灰熔点又称煤灰熔融性,煤灰熔点即煤灰熔融性是动力和气化用煤的重要指标。

煤灰是由各种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没有一个固定的熔点,只有一个熔化温度的范围。

煤的矿物质成分不同,煤的灰熔点比其某一单个成分灰熔点低。

这些组分在一定温度下还会形成一种共熔体,这种共熔体在熔化状态时,有熔解煤灰中其他高熔点物质的性能,从而改变了熔体的成及其熔化温度,灰熔点的测定方法常用角锥法、见GB219-74。

将煤灰与糊精混合塑成三角锥体,放在高温炉中加热,根据灰锥形态变化确定四个特征温度:①变形温度,符号DT,原称T1;②软化温度,符号:ST,原称T2;③半球温度,符号HT;④流动温度,符号:FT,原称T3。

在灰熔融性的四个指标中,最常用的是软化温度,即ST(T2)。

一般用ST评定煤灰熔融性。

2. 灰熔点高好还是低好1050度,是煤炭的灰熔点,煤质不同,灰熔点会不会也有高低各种不同的煤,灰份熔点是不一样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数值,即便是同一种煤其熔点也不是固定的,影响灰熔点的因素有: 1、成分因素:灰分中各种不同成分的物质含量及比例变化时,灰的熔点就不同,如灰中含二氧化硅和氧化铝越多,灰的熔点就越高。

2、介质因素:与周边介质性质改变有关,如当灰份与一氧化碳、氢等还原性气体相遇时,其熔点会降低。

3、浓度因素:当煤中含灰量不同时,熔点也会发生变化一般灰越多越低,这是由于各物质之间有助熔作用。

燃烧多灰的煤,因为灰中各成份在加热过程中相互接触频繁,则产生化合、分解、助熔等作用的机会就增多,所以分浓度也是影响灰熔点的因素。

灰熔点四个温度及判断标准

灰熔点四个温度及判断标准

灰熔点四个温度及判断标准
熔点是衡量一种物质稳定性以及其生成物质之间的反应活性的重要指标。

灰熔点是指物质以熔融物形式存在,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表现出融化的反应
的温度。

灰熔点的温度不同于物质的其他特性,因此需要单独测试。

灰熔点的温度包括四个温度:过渡温度(也称为刚熔温度、蜗层温度)、软化温度、顺变温度和硬化温度。

过渡温度是指物质开始融化的最低温度,
该温度下物质一部分液化,但另一部分仍然是固态。

软化温度指物质完全液
化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最稳定的温度,在此温度时物质表现出最大的流动
性和最大的变形能力。

顺变温度指物质以固体形式液化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这种温度下物质会变软并慢慢变成液体。

硬化温度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
态的最低温度,这种温度下高分子结构会变得越来越紧密,物质会变硬。

灰熔点的判定标准主要通过采用热重法、滴定量法、发射光谱法等来检
测判断。

热重法是保持或加热样品,随着温度的增加,对样品的溶解率不断
检测,在温度变化范围内,并观察它的改变,然后根据改变程度判断样品的
熔点。

滴定量法是用不断加热的样品,检测样品融化滴定率,然后与温度做
出曲线图,依据该曲线来确定样品的熔点。

发射光谱法是检测时用谱图的位
移来检测,来确定样品的熔点。

总之,灰熔点是熔融物温度范围,有四个温度:过渡温度,软化温度,
顺变温度和硬化温度。

判断标准则有热重法、滴定量法和发射光谱法。

焦煤的热强度指标

焦煤的热强度指标

焦煤的热强度指标
焦煤的热强度指标包括灰熔点、挥发分、固定碳和发热量等。

1. 灰熔点:焦煤的灰熔点是指焦煤中的灰分在加热过程中开始熔化的温度。

较低的灰熔点通常代表着较高的热强度,因为低灰熔点意味着煤中的灰分能够更好地熔化,减少了煤块之间的阻力,有利于燃烧和炉渣排出。

2. 挥发分:焦煤的挥发分是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能够从焦煤中溢发出的可挥发气体和液体的总量。

较高的挥发分通常代表着较高的热强度,因为挥发分的增加可以提供更多的可燃物质,有利于煤炭燃烧和热量释放。

3. 固定碳:焦煤的固定碳是指在焦炭加热过程中不挥发的碳含量。

较高的固定碳含量通常代表着较高的热强度,因为固定碳是焦炭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更多的热能。

4. 发热量:焦煤的发热量是指每单位质量的焦煤在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发热量是衡量焦煤热强度的重要指标,较高的发热量表示单位质量焦煤具有更高的能量输出能力。

一般以低位发热量(低位发热值)来表示,单位为千卡/千克或兆焦耳/千克。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实验室分析和测试来确定,用于评估焦煤的燃烧特性和热能价值,对于选择和使用焦煤具有重要意义。

煤的灰熔点的四个特征温度

煤的灰熔点的四个特征温度

煤的灰熔点的四个特征温度煤炭,这个我们每天都能听到的词,可是它的世界可深得很呢!尤其是说到煤的灰熔点,这可是个门道!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煤的灰熔点的四个特征温度,让你对煤的理解更上一层楼,保准你以后见到煤炭,心里会想:“这小子可不简单!”1. 灰熔点的概念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什么是灰熔点。

简单来说,灰熔点就是煤燃烧后留下的灰分在高温下变成熔融状态的温度。

想象一下,就像冰淇淋在烈日下融化,最后流成一滩水。

不过,煤的灰熔点可不是随随便便的,这里面可是有讲究的。

1.1 煤种的差异煤的种类多得很,从褐煤到无烟煤,千差万别。

不同类型的煤,灰熔点自然也各有千秋。

比如,褐煤的灰熔点就比较低,像个小孩子,容易就“融化”了。

而无烟煤的灰熔点高得多,简直像个顽固的老头,非得熬上一阵才能见到它的真身。

所以,煤种的选择对熔点影响可不小,选错了,可真是“自讨苦吃”。

1.2 矿物成分说到煤的灰熔点,矿物成分也是个大问题。

煤的灰分里常常包含硅、铝、钙等元素,这些元素的比例就像调味料,调得好,熔点高,调得差,那可就麻烦了!有些煤的灰里含有丰富的石英,那熔点就像火山一样高;而如果是以钙为主的矿物,那熔点就会低得多,真是各有千秋,谁都不服谁。

2. 灰熔点的测试方法说完了灰熔点的概念,咱们再来聊聊怎么测试这个灰熔点。

可别以为这是一件简单的事儿,科学家们可都是费尽心思,才搞出来的。

2.1 实验室测试一般来说,实验室会用到一个叫“灰熔点测试仪”的东西,听起来就高大上!把煤样放进去,慢慢加热,观察它的变化。

就像在看一场火灾秀,等到煤灰开始软化、熔融,测出那个温度,嘿,这就是灰熔点了!不过,这过程可得细心,不能掉以轻心,要不然结果就像黄连一样苦,根本不想碰。

2.2 现场测试有时候,在实际应用中,科学家们还会用现场测试的方法。

这种方法就像一场大冒险,直接去煤矿现场,看看煤在真实环境中的表现。

这样的测试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煤的灰熔点对燃烧的影响。

毕竟,实际情况和实验室可是不一样的,现实总是比理论更复杂呀!3. 灰熔点对燃烧的影响好了,咱们聊了那么多灰熔点的知识,接下来得说说它对燃烧的影响。

煤炭灰熔点

煤炭灰熔点

煤炭灰熔点煤炭灰熔点的定义煤炭灰熔点是指煤炭中的无机成分在高温下熔化的温度。

煤炭燃烧产生的灰分是煤炭的主要无机成分,其中包括碳酸盐、硫酸盐、氧化物等物质。

煤炭灰熔点的高低对煤炭的燃烧过程和污染物的排放有重要影响。

影响煤炭灰熔点的因素1. 煤种不同种类的煤炭灰分的组成和含量各不相同,因此其灰熔点也不同。

例如,具有较高灰熔点的煤炭被称为高灰熔煤,而具有较低灰熔点的煤炭被称为低灰熔煤。

煤种对灰熔点的影响主要是由煤中无机物质的类型和比例所决定的。

2. 煤炭中的无机成分煤炭中的无机成分主要包括灰分、硫分、氧化物等。

这些无机成分在高温下会发生熔化反应,从而导致灰渣的形成。

不同成分的含量和比例会影响灰熔点的高低。

例如,含有较高硫分的煤炭通常具有较低的灰熔点,因为硫的化合物会降低灰熔点。

3. 燃烧条件燃烧温度和气氛对煤炭灰熔点也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燃烧温度越高,灰熔点也越高;而还原性气氛可以降低灰熔点。

因此,在煤炭燃烧过程中的控制温度和气氛对减少灰熔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灰熔点的影响1. 燃烧特性煤炭灰熔点的高低直接影响燃烧过程中的渣化和灰渣的物理性质。

当灰熔点较低时,煤炭燃烧生成的灰渣在锅炉或燃烧设备中容易粘结和堵塞,影响燃烧效率和正常运行;而灰熔点较高的煤炭燃烧产生的灰渣较少粘结,对设备的磨损也较小。

2. 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煤炭燃烧产生的灰分中含有大量的有害元素,如重金属、氮氧化物等。

灰熔点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这些有害元素的释放方式和排放浓度。

当灰熔点较低时,有害元素更容易以气态形式释放,增加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而灰熔点较高时,有害元素更容易以固态形式存在,减少对大气污染的贡献。

3. 项目决策和工程设计煤炭灰熔点的高低对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的项目决策和工程设计有重要影响。

对于燃煤电厂来说,选择灰熔点较高的煤炭可以降低设备的磨损、延长设备的寿命,并减少排放物的排放;而对于冶金和化工行业来说,灰熔点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工艺流程和设备的选择。

灰熔点和粘温特性对气化的影响

灰熔点和粘温特性对气化的影响

灰熔点和粘温特性对气化的影响灰熔点和粘温特性对气化来讲是很重要的指标。

灰熔点是煤灰达到熔融时的温度,一般分软化、熔融、流淌几个温度点,我们一般关怀的是流淌时的温度, 灰熔点越低对德士古气化来讲越好,但还有一种状况有的煤种灰熔点较低,但煤灰达到灰熔点时流淌性并不好,也不相宜于气化,于是就引进了粘温特性这个词, 也就是说,不仅煤质的灰熔点较低,而且煤灰到灰熔点温度时的粘度也要低,简洁流淌,这样的煤才是适合于德士古气化的煤种。

煤灰熔融性是动力和气化用煤的重要指标。

煤灰是由各种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没有一个固定的熔点,只有一个熔化温度的范围。

煤灰熔融性又称灰熔点。

煤的矿物质成分不同,煤的灰熔点比其某一单个成分灰熔点低。

灰熔点的测定方法常用角锥法、见GB219-74。

将煤灰与糊精混合塑成三角锥体,放在高温炉中加热,依据灰锥形态变化确定DT (变形温度)、ST (软化温度)和FT (熔化温度)。

一般用ST评定煤灰熔融性。

粘温特性是指煤的灰分在不同温度下熔融时,液态灰所表现的流淌性。

灰渣粘温特性差对装置的影响1)激冷室积灰由于粘温特性差,液态渣在流淌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黏度直线提升、灰渣流淌性减弱,形成挂渣,堵塞了降管。

再之渣口处气流速度快,将黏度高的液态灰渣拉成玻璃丝状,这种玻璃丝起着粘结剂作用,使细灰易粘结在激冷室内,给停炉后的清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使激冷室液位正常掌握受到影响,严峻时甚至导致串气停车。

2)灰水管线磨蚀加快粗渣细且有大量的玻璃丝,灰水中固含量增加,管线、阀门磨蚀加快,灰水界区频繁磨漏,渣斗循环泵出口管线多次磨穿,有时不得不停车处理,严峻影响生产稳定运行。

3)炉砖损耗快渣口处渣黏度大,不易流淌,需提高炉温来降低黏度。

炉膛温度高,炉壁渣黏度低,炉砖剥落快;渣口下渣黏度大,渣口或下降管易堵渣。

4)有效工艺气含量低在灰渣从炉内到渣口排出过程中,温度降低,渣黏度增大,导致渣口或下降管堵塞,为了熔渣不得不提高0/C,以提高炉温来达到熔渣的目的,这样就需要更多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CO2来提高热量,导致工艺气中CO2含量高,相应的有效气成分CO+上含量降低,而且由于CO含量降低及热负荷高,水气比高,使变换反应温度难以维持,不利于变换工段高负荷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灰熔点
煤的灰熔点又叫煤杰熔融性,是在规定条件下得到的随加热温度而变的煤灰(试样)变形、软化和流动特征物理状态,是动力用煤和气化用煤的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可以反映煤中矿物质在锅炉中的动态,根据它可以预计锅炉中的结渣和沾污作用。

灰熔点与热量没有任何关系,它的高低与煤灰中钙、镁、铁的含量高低有关,根据锅炉的设计,有的根据灰熔点越高了越好,有的根据灰熔点越低了越高。

易熔灰分ST<1100℃
中等熔融灰分ST=1100-1250℃
难熔灰分ST=1250-1500℃
耐熔灰分ST>1500℃
煤炭的灰分的熔点与煤灰里的氧化铁,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的含量有关,氧化铁(1565℃)的含量越高,煤灰的熔点就越低,氧化铝(2050℃)和二氧化硅(1670℃)的含量越高,煤灰的熔点就越高。

在我国13个大型的煤炭生产基地(基本涵盖我国大部分的煤田)中,出产的煤灰的熔点大于1250度的有:
1)晋北煤炭基地的平朔矿区出产的煤,煤灰中的氧化铝含量较高,在40%-48%之间,因此煤灰熔点为1450度以上。

2)晋东基地的阳泉矿区出产的无烟煤,煤灰中的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含量均很高,因此煤灰熔点在1500度以上。

3)蒙东基地的霍林河矿区的深部煤层的煤,此处的煤炭的煤灰熔点为1250度-1450度之间,霍林河矿区比较特别,浅部煤层的煤炭煤灰熔点较低,在1100度-1250度之间,而该基地的另一矿区铁法,煤灰熔点为平均1340度。

双鸭山矿区的气煤,熔点为1350-1450度之间。

4)河南基地的郑州矿区,煤炭煤灰的熔点多在1450度以上。

5)鲁西基地的允州矿区,该矿区的西山组煤灰中的氧化铝含量较高,因此煤灰的熔点ST一般在1300度以上,而且有不少大于1500度。

6)晋中基地的西山矿区,该矿区的煤炭的氧化铝含量非常高,在40%左右,因此煤灰的熔点一般大于1500度。

7)两淮基地的淮南矿区和淮北矿区,淮南矿区的煤灰熔点ST多在1500度以上,而淮北矿区的煤灰熔点平均在1450度以上。

8)冀中基地的开滦矿区,煤灰的熔点一般平均为1500度以上。

而另一矿区峰峰,煤灰熔点多为1400-1500度之间。

灰熔点的测定方法常用角锥法、见GB219-74。

将煤灰与糊精混合塑成三角锥体,放在高温炉中加热,根据灰锥形态变化确定DT(变形温度)、ST(软化温度)和FT(熔化温度)。

一般用ST评定煤灰熔融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