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22--26课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优秀课件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豸 笔画:10 组词:豹子 猎豹 海豹 熊心豹胆 造句:雪豹是生活在高寒地带的凶猛
动物。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氵 笔画:9 组词:分派 气派 帮派 拉帮结派 造句:爸爸被派到外地出差了。
笔顺:
结构:上下 部首:女 笔画:11 组词:娶亲 迎娶 嫁娶 明媒正娶 造句:听说孙子要娶媳妇了,老奶奶
找出第10~14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 说说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
他的办法好在:(1)安排周密;(2)不动 声色;(3)假戏真做;(4)讲究策略,区 别对待。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西门豹 战国时期魏国安邑 (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安邑一
带)人。魏文侯时任邺令,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 功勋。初到邺城 (今河南安阳北一带)时,看到这里人烟稀少,田 地荒芜萧条,一片冷清,百业待兴,于是立志改善现状。后来趁 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随后颁布律令,禁止巫 风。教育了广大的百姓。原先出走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同 时,他又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开围挖掘了12渠, 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 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 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
很高兴。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女 笔画:13 组词:媳妇 儿媳 婆媳 造句:邻居李阿姨是个孝顺的好儿媳。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女 笔画:6 组词:妇女 夫妇 孕妇 夫唱妇随 造句:雷锋的故事流传广泛,妇孺皆
知。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氵 笔画:11 组词:淹没 淹留 淹水 造句:一场洪水将所有的庄稼都淹没
反对迷信尊重科学西门豹起因故事发生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故事发展调查原因掌握证据思考计策成竹在胸经过故事高潮惩治恶人教育百姓结果故事结局兴修水利改变面貌将计就计将计就计为民除害为民除害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巨人的花园》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巨人的花园》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想象画面,通过对比阅读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故事情节写得跌宕起伏,揭示“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二、作者简介王尔德(1854—1900)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 世纪英国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
主要作品: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诗歌《瑞丁监狱之歌》,童话《快乐王子》《少年国王》《夜莺与玫瑰》等。
本文改编自他的童话《自私的巨人》。
三、我会写注音及组词硕:shuò(丰硕、硕果、硕大无朋)允:yǔn(允许、允诺、应允)砌:qì(砌墙、堆砌、雕栏玉砌)牌:pái(门牌、招牌、木牌)禁:jìn(禁止、禁令、禁闭)惩:chěng(惩罚、惩治、惩办)踪:zōng(踪迹、踪影、追踪)啸:xiào(呼啸、海啸、尖啸)私:sī(自私、私自、私人)颊:jiá(脸颊、面颊、两颊)拆:chāi(拆何、拆除、拆开)四、我会认注音及组词覆:fù(覆盖、覆没、翻天覆地)缕:lǚ(一缕、缕缕、千丝万缕)搂:lǒu(搂着、搂住、搂腰)五、多音字禁:jìn(禁止)jīn(不禁)尽:jìn(尽力)jǐn(尽管)六、近义词允许——同意凝视——注视训斥——斥责凋谢——凋落覆盖——遮盖冷酷——冷漠盛开——绽放玩耍——嬉戏孤独——孤单荒凉——僻静喧闹——吵闹增添——增加七、反义词荒凉——繁荣冷酷——热情允许——禁止斥责——夸奖激动——冷静盛开——枯萎漫长——短暂任性——约束漂亮——丑陋喧闹——寂静增添——减少温暖——寒冷八、理解词语洋溢:指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喧闹:喧哗热闹。
训斥:训诫、斥责。
叱责:用严厉的言语指出别人的错误或罪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课文预习和知识总结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知识点总结中小学金牌教师第26课《西门豹治邺》知识点生字组词:豹:豹子猎豹雪豹豹子胆管中窥豹派:指派派送气派派别派头十足娶:迎娶嫁娶娶亲娶妻生子媳:孙媳媳妇婆媳儿媳弟媳妇:少妇夫妇妇女妇人夫唱妇随f淹:淹水淹死淹没淹留淹博逼:威逼逼迫逼近逼真逼不得已浮:悬浮漂浮浮现浮夸浮出水面旱:耐旱旱灾旱情旱涝干旱徒:师徒徒弟学徒徒手徒劳无功扔:扔砖扔球扔掉扔垃圾饶:饶命饶恕求饶富饶不依不饶骗:蒙骗骗人受骗骗取骗钱灌:灌注浇灌灌溉灌木醍醐灌顶溉:灌溉浇溉多音字:提:tí提心吊胆dī提防血:xiě血淋淋xuè鲜血形近字:猎(猎豹)貌(礼貌)派(指派)旅(旅行)妇(妇女)扫(打扫)旱(旱灾)早(早晨)徒(徒弟)陡(陡峭)饶(富饶)绕(围绕)词语解释: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官绅:官吏和绅士。
指古代有权有势的官。
眼睁睁:睁着眼睛,多形容发呆、没有办法或无动于衷。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形容极端惊恐。
开凿:挖掘(河道、隧道等)。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
收成:庄稼、蔬菜、果品等收获的成绩,有时也指鱼虾等捕捞的成绩。
反义词:稀少——稠密年轻——衰老明白——糊涂漂亮——丑陋提心吊胆——处之泰然面如土色——面不改色近义词:荒芜——荒凉急忙——赶忙满意——满足麻烦——劳驾提心吊胆——胆战心惊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写西门豹用巧妙手段,将计就计,惩治了为谋取钱财而欺骗百姓、残害少女的巫婆和官绅们,从而破除迷信、教化百姓的故事,赞颂了西门豹为民着想、敢于破除迷信、除暴安良的可贵品质。
课内问题:1、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答:( 1)巫婆和当地官绅假借给河神娶媳妇,搜刮百姓钱财,伤害年轻的女孩子,致使有女孩的人家外逃。
(2)此地年年闹旱灾。
2、为什么西门豹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抓起来?答:(1)只有当场拆穿河神娶媳妇的阴谋,广大百姓才会明白真相。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知识点部编版四班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知识点一、我会写组词二、我会认组词巫:wū(巫婆、女巫、巫蛊之祸)绅:shēn(绅士、官绅、土豪劣绅)吊:diào(吊兰、吊车、提心吊胆)淌:tǎng(流淌、淌血、淌水)凿:záo(开凿、凿墙、凿井)三、多音字分:fēn (分离)fèn(成分)提:tí(提取)dī(提防)打:dǎ(装扮)dá(一打)四、近义词管理一一管制荒芜一一荒凉旱灾一一干旱装扮一一装扮急忙一一仓促求饶一一告饶面如土色一一大惊失色人烟稀少一一荒无人烟五、反义词荒芜一一繁华官绅一一布衣人烟稀少一一车水马龙急忙一一悠闲满意一一失望面如土色一一面不改色六、理解词语管理: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
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人烟稀少:指人家或住户非常少。
烟,指炊烟。
装扮:使容貌和衣着好看;装饰。
急忙:急速匆忙。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本文形容官绅非常害怕的样子。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形容极端惊恐。
求饶:请求饶恕。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
七、句子解析1.老大爷说:“都是河神娶媳妇给闹的。
”一个“闹” 字反映了“河神娶媳妇” 的危害之大,也表明了当地人对此事的无可奈何。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地百姓很迷信,对河神娶媳妇的事并没有怀疑。
2.有钱的人家花点儿钱就过去了,没钱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被他们拉走。
“眼睁睁”一词写出了当地老百姓在迷信思想的蒙蔽下和巫婆、官绅的欺压下的无奈处境。
3.西门豹说: “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
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这句话是反语。
实际上是说河神不灵。
西门豹表面上假装相信,实际上已经识破了巫婆和官绅愚弄百姓、骗取钱财的把戏。
4.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
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十八课十九课22课23课26课27课的词语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十八课十九课22课23课26课27课的词语18课词语:囊萤夜读: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上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地学习着。
铁杵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间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
过了这条小溪,(李白)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
(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
”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到山上完成学业。
19课词语:1.风靡:形容事物很风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
2.足以乱真:完全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3.恍惚:(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
本文指眼神不真切。
4.嘱咐: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5.潦草:形容做事不细致,不认真。
6.沮丧:灰心丧气。
7.拘束:过分约束自己而显得不自然。
8.不约而同:大家事先并没有月底,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相同。
9.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10.轮廓:构成图形或物体外缘的线条。
11.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12.嘹亮:(声音)清晰而响亮。
22课词语:寒雨送客亲友冰心玉壶满弓刀墨痕清气23课词语:弥漫距离山脉鱼腹剖开(pōu)哭泣混乱隔墙维持秩序可卑(bēi)岗位主宰考虑惊慌失措小心翼翼势不可当井然有序镇定自若相提并论26课词语:介绍妖怪每逢规矩脚丫撑上乖孩子葫芦向日葵瘦长溜开幸福拽住27课词语:丰硕欣赏尽情凄凉踪迹呼啸训斥脸颊叱责奇特覆盖装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6课《巨人的花园》课文知识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6课《巨人的花园》课文知识点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6课《巨人的花园》课文知识点一、多音字禁:jìn(禁止)jīn(禁受)尽:jǐn(尽管)jìn(尽情)二、近义词丰硕—硕大允许—批准禁止—阻挡呼啸—咆哮自私—自利踪迹—足迹柔嫩—柔软凶狠—残忍悦耳—动听叱责—责问欣赏—赏识三、反义词允许—反对凶狠—和蔼柔嫩—粗壮禁止—许可自私—大方覆盖—揭开拆除—安装凄凉—欢乐四、词语解释柔嫩:软而嫩。
丰硕:(果实、成绩等)大而多。
允许:答应;许可。
禁止:不许可;严加制止。
呼啸:发出又高又长的声音。
叱责:怒骂。
踪迹:行动所留下可觉察的形迹。
覆盖:遮盖。
自私: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和集体。
脸颊:脸的两侧。
拆除:拆掉(建筑物等)。
五、句子解析。
1、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大花园。
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草丛中的花朵比作天空中的星星,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花的数量多,花开得鲜艳。
3、小鸟们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歌声是那么动听,孩子们都停止了游戏来听他们唱歌。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小鸟动听的歌声,并通过对孩子停止游戏的侧面描写,衬托出小鸟叫声的悦耳、动人。
4、“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巨人自言自语道,“这是随便什么人都懂得的。
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玩。
”这句话是语言描写,从巨人的自言自语中可以看出巨人是个自私的人,他认为花园是自己的,不允许别人来花园玩。
5、春天来了,乡下到处开着小花,到处有小鸟歌唱。
单单在巨人的'花园里,仍旧是冬天的景象。
两个“到处”说明乡下是生机盎然的春天,“单单”强调了春天到来时只有巨人的花园里还是冬天,这两句话写出了巨人的花园的内外景象的强烈反差,形成对比。
6、小鸟不肯在他的花园唱歌,因为那里没有孩子们的踪迹;桃树也忘了开花;偶尔有一朵美丽的花从草丛中伸出头来,可是一看见那块布告牌,就马上缩回到地里睡觉去了。
四年级语文22--26课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8个,会写“峡、桂、移”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海峡、桂树、移植、台湾、彼岸、袭击余震、满怀、空旷、暂停、同胞、血脉”等12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
课前准备1、收集两岸同胞互相关爱帮助的故事。
2、一张中国地图(或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谈话:《搭石》的作者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了人间的真情。
今天要学习的却是从挽救生命的大事中去赞美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
2、揭题。
出示地图(或课件),引导学生理解“台湾海峡”,适当讲解一些两岸现状,突出两岸同胞的亲情。
指导写“湾、峡”。
整体感知1、自由读,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注意时、地、人、事这四要素)2、从地图上找出“杭州市”和“台湾花莲”,理解“跨越”。
3、思考:“生命桥”在课文中指什么?自学生字词1、自学,互教互帮,借助拼音读准确。
2、分类检查读音:a,8个生字词;L其他注音的字词。
注意区分:平舌音与翘舌音,如:暂(zan)、髓(sui)、绽(zhan)、辗(zhan);U的拼读:躯(qu)、腥lv);多音字读法:间(jian、jian)。
3、写字指导。
9个左右结构的字归一类,以“峡、湾、脉”为重点;2个上下结构的字,以“暂”为重点;另一个为一类。
4、指名分段试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
学习一、二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出示重点句,与课文原句对比阅读: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如果不尽快移植骨髓,将面临死亡。
3、讨论:你觉得哪句写得更好?为什么?(师引导从“含苞的花朵…“凋零”“惟有……才能”等词句理解小钱病情严重,急需救助,体会生命的宝贵。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原句。
作业1、抄写生字。
2、收集两岸同胞骨肉亲情的故事。
小学四年级语文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小学四年级语文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对于爬山虎这样的,你喜欢吗?下面是学习啦网络的小学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内容以供大家学习。
1963年,我上,写了一篇作文叫《一张画像》,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jiàn),在北京市少年征文比赛中获了奖。
一天,语文老师拿着一个厚厚的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了眼睛,有些莫名其妙。
“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老先生修改得多么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20篇作文。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
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shān)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cí),使得干净了也规范了。
而且“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
肖(xiāo)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
”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
”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那午,天气很好。
我来到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
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四年级语文22--26课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8个,会写“峡、桂、移”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海峡、桂树、移植、台湾、彼岸、袭击余震、满怀、空旷、暂停、同胞、血脉”等12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
课前准备1、收集两岸同胞互相关爱帮助的故事。
2、一张中国地图(或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谈话:《搭石》的作者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了人间的真情。
今天要学习的却是从挽救生命的大事中去赞美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
2、揭题。
出示地图(或课件),引导学生理解“台湾海峡”,适当讲解一些两岸现状,突出两岸同胞的亲情。
指导写“湾、峡”。
整体感知1、自由读,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注意时、地、人、事这四要素)2、从地图上找出“××市”和“台湾花莲”,理解“跨越”。
3、思考:“生命桥”在课文中指什么?自学生字词1、自学,互教互帮,借助拼音读准确。
2、分类检查读音:a,8个生字词;L其他注音的字词。
注意区分:平舌音与翘舌音,如:暂(zan)、髓(sui)、绽(zhan)、辗(zhan);U的拼读:躯(qu)、腥lv);多音字读法:间(jian、jian)。
3、写字指导。
9个左右结构的字归一类,以“峡、湾、脉”为重点;2个上下结构的字,以“暂”为重点;另一个为一类。
4、指名分段试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
学习一、二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出示重点句,与课文原句对比阅读: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如果不尽快移植骨髓,将面临死亡。
3、讨论:你觉得哪句写得更好?为什么?(师引导从“含苞的花朵…“凋零”“惟有……才能”等词句理解小钱病情严重,急需救助,体会生命的宝贵。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原句。
作业1、抄写生字。
2、收集两岸同胞骨肉亲情的故事。
板书设计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杭州爱心台湾钱畅血肉亲情青年李博士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情境导入1、出示课文插图。
谈话:两岸同胞怎样全力抢救小钱的?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2、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至六自然段。
3、教师的引导策略:可以从正面引导,如:a.面对地震,这位青年躺在病床上,想到的是什么?b.面对余震,李博士和这位青年是怎么做的?(仍沉着地站、仍静静地躺)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做?c、李博士怎样将骨髓带到杭州?也可以从侧面引导,如:a、这位青年难道不想念家人是否平安?b.李博士和青年难道不怕余震吗?c、李博士是怎样“奔波”的?(想象“奔波”的情景)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升华情感1、有感情地朗读第七自然段。
2、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a、小练笔(或口头填空):联系课文内容,用“终于”写(说)一句话。
小钱几经辗转,终于。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终于经过两岸同胞的全力救助,小钱终于,终于·b.完成练笔(或填空)之后,说说自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3、理解结句的含义。
(“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a.想象: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b.4人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材料,再向班上汇报,畅谈两岸的血脉亲情。
4、朗读背诵全段。
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作文:以小钱的名义,给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李博士写一封感谢信,表达你对李博士和那位青年的感激之情,表达两岸骨肉的血脉亲情。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8个,会写“峡、桂、移”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海峡、桂树、移植、台湾、彼岸、袭击余震、满怀、空旷、暂停、同胞、血脉”等12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
课前准备1、收集两岸同胞互相关爱帮助的故事。
2、一张中国地图(或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谈话:《搭石》的作者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了人间的真情。
今天要学习的却是从挽救生命的大事中去赞美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
2、揭题。
出示地图(或课件),引导学生理解“台湾海峡”,适当讲解一些两岸现状,突出两岸同胞的亲情。
指导写“湾、峡”。
整体感知1、自由读,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注意时、地、人、事这四要素)2、从地图上找出“××市”和“台湾花莲”,理解“跨越”。
3、思考:“生命桥”在课文中指什么?自学生字词1、自学,互教互帮,借助拼音读准确。
2、分类检查读音:a,8个生字词;L其他注音的字词。
注意区分:平舌音与翘舌音,如:暂(zan)、髓(sui)、绽(zhan)、辗(zhan);U的拼读:躯(qu)、腥lv);多音字读法:间(jian、jian)。
3、写字指导。
9个左右结构的字归一类,以“峡、湾、脉”为重点;2个上下结构的字,以“暂”为重点;另一个为一类。
4、指名分段试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
学习一、二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出示重点句,与课文原句对比阅读: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如果不尽快移植骨髓,将面临死亡。
3、讨论:你觉得哪句写得更好?为什么?(师引导从“含苞的花朵…“凋零”“惟有……才能”等词句理解小钱病情严重,急需救助,体会生命的宝贵。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原句。
作业1、抄写生字。
2、收集两岸同胞骨肉亲情的故事。
第二课时情境导入1、出示课文插图。
谈话:两岸同胞怎样全力抢救小钱的?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2、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至六自然段。
@3、4、教师的引导策略:可以从正面引导,如:a.面对地震,这位青年躺在病床上,想到的是什么?b.面对余震,李博士和这位青年是怎么做的?(仍沉着地站、仍静静地躺)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做?c、李博士怎样将骨髓带到杭州?也可以从侧面引导,如:a、这位青年难道不想念家人是否平安?b.李博士和青年难道不怕余震吗?c、李博士是怎样“奔波”的?(想象“奔波”的情景)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升华情感1、有感情地朗读第七自然段。
2、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a、小练笔(或口头填空):联系课文内容,用“终于”写(说)一句话。
小钱几经辗转,终于。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终于。
经过两岸同胞的全力救助,小钱终于。
终于·b.完成练笔(或填空)之后,说说自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3、理解结句的含义。
(“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a.想象: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b.4人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材料,再向班上汇报,畅谈两岸的血脉亲情。
4、朗读背诵全段。
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作文:以小钱的名义,给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李博士写一封感谢信,表达你对李博士和那位青年的感激之情,表达两岸骨肉的血脉亲情。
作业23* 卡罗纳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2、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3、能在这篇课文的引领下,自觉阅读《爱的教育》,接受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课前准备1、课文插页的挂图。
2、写有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小黑板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推介新书,揭示课题导语:同学们,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永恒的,令人百读不厌。
今天,老师特地带来了一本书,该书曾在19世纪轰动了意大利文坛,并且先后被译成了许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你们想知道这书叫什么名字吗?《爱的教育》真的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里边的一篇故事(板书课题)。
初步阅读,读通课文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比较长的句子,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小黑板,读准9个词语。
(遭到不幸、怜悯、屏息凝神、俯下身来、千叮咛万嘱咐、号啕大哭、目不转睛、端详、恍然大悟)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出现的问题,同学互相帮助纠正。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提纲导读,感悟理解1、出示“导读提纲”,学生自读课文。
a、当知道卡罗纳所遭遇的不幸时,老师是怎么做的?b.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万分伤心的?c、“我”和同学们是怎样传达对卡罗纳的关爱的?d.当“我”跑过来扑进母亲的怀抱时,她为什么把“我”推开了?“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你从母亲的“目不转睛”里读懂了什么?“我”恍然大悟了什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2、学生读读、画画、议议。
3、提供范例,指导交流。
(以第2个问题为例)小黑板出示三个句子,理解卡罗纳的伤心。
a、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脚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b.他的脑海里一下子闪现出往日的情景。
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
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c、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起来。
4、学生交流。
(要求: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评议。
)欣赏评价,延伸教育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一种相同的关爱,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样去宽慰卡罗纳呢?2、你对卡罗纳身边的人们是怎么看的,请选择一个作一番评价。
3、师小结: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我们相信,卡罗纳在这么多爱的笼罩下,心头的悲伤会渐渐消褪的。
爱,让人间充满温馨。
同学们,让我们有空多读读《爱的教育》D巴,她将提升我们每个人爱的浓度。
布置作业1、积累9个词语。
2、摘抄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
3、谈谈自己对本课课题的理解,这个标题好吗?若不好,你能给它换一个更好的课题吗?并用文字将自己的想法记述下来。
作业1.<100分>23的作业2.抄生字词板书设计23、卡罗纳语言动作神情老师的爱痛失母爱得到同学的爱(我)长辈的爱教学反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在教学中,我给足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通过深入研读,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然后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和交流的机会,通过鼓励和诱导,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教学略读课文重在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读自悟,教学时应紧抓文章精要部分,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实践中感悟和思考。
通过反复地读,感动自己,感动他人,将“爱”的内涵在心里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