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1 口算乘法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

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

四年级数学同步学案(1期)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笔算乘法知识网络图:一、学习要点(一)口算乘法【课前预习】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10×5= 100×7= 20×3= 200×4=解析: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口算时可以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者两个0。

【典例分析】例1、你会口算吗?用什么方法口算?16×3= 18×4= 25×2= 解析:以第一个为例,有以下几种不同算法:<1>10×3=30 <2>20×3=60 <3>16+16+16=486×3=18 4×3=12 30+18=48 60-12=48答案:48、72、50例2、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你的方法。

160×3= 2×360= 150×6= 解析:以第一个为例,有以下几种不同算法:<1>100×3=300 <2>200×3=600 <3> 16×3=48 支撑的知识点:乘法口诀 加法 位值 数值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乘法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300+180=480 600-120=480答案: 480;720;900。

例3、黑兔260只,白兔是黑兔的3倍,白兔有多少只?解析:抓住关键句:白兔是黑兔的3倍,列出数量关系式:白兔=黑兔×3答案:780只。

变式1:每盆紫罗兰20元,买3盆送1盆。

小红一次买了3盆,每盆便宜多少钱?解析:20÷4=5(元)买3盆送1盆,相当于买4盆少收20元钱,则平均每盆少收5元。

答案:5元【自主探究】【归纳小结:比较学习】1、比较下面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60×3= 180×3= 240×3=相同:其中一个因数不变不同: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6篇】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6篇】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精选6篇】在教学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小编为您带来了6篇《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优秀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33、34页,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提示本部分的教学是口算乘法,包括:整百数乘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

这些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有关整数口算乘法的教学目标,它是作为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口算乘法技能的基本要求。

教学时,要注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教学目标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

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过程与方法经历过口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人参与口算,是学生养成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课前小研究,学习用品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回顾,谈话导入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出得数。

教师随机选两题,说一说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帮助学生回忆口算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信息窗,找出数学信息。

出示情境图信息窗一,让学生欣赏图片,搜集数学信息谈话:请大家仔细欣赏图片,并要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看你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谁能发表你的看法?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我们得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把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究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在“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课件出示以下题目:(1)直接写出得数。

12×3=205×3=25×2=一⑦0×5=壹伍0×3=125×2=(2)用竖式计算:26×47=说一说,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什么?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探究和计算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让学生阅读例题1,和同桌说说自己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读题得出:(1)已知条件: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28户。

(2)所求问题: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2、解决问题,探究计算方法。

(1)列出算式。

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指名口述算式,教师同时板书:128×16=(2)尝试计算。

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较高的学生,注意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小组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内把计算的过程互相说一说。

(4)全班交流并集体反馈。

提问:先算什么?(先算128×6)再算什么?(再算128×10)最后算什么?(6个128与10个128的和)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算式:提问: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提醒学生注意:用竖式计算时,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要对齐。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9篇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一、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探索乘法竖式运算法则。

三、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当时,正是我国神州六号载人航天卫星发射升空的时候)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最近发生的一件大事吗?神州六号载人航天卫星升空了,两名宇航员所乘坐航天卫星上绕着地球转了21圈,他们只知道转一圈需要14分钟,请问他们要在太空上飞行了多少时间?2.独立估算,交流探索(1)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114×21=(2)请你估计一下,需要飞行多少时间?把你估计的数字写下来,然后请四人小组交流,你是怎么估计。

指名让学生汇报,你是怎么估计的?和小组成员交流之后,你有什么收获?(3人)(3)到底他们飞行了多少时间呢?你们想知道吗?自己算算看。

指名让学生汇报:比如: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

他说的有没有道理?比如:114×7×3=789×3=2394。

你觉得如何?比如:114×21───114…………114×1228 …………114×2───2394我们发现他的答案肯定是正确的。

那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么根据什么这样竖式计算的?请大家仔细观察计算的过程,你能说出114表示什么?(114×1)228又表示什么呢?(114×2)再仔细观察这个计算的格式,需要注意哪些地方?(注意数字的位置要一致)3.巩固练习(1)出示例题:135×45先别忙着做,以很快的速度估计一下他们的积是多少?把它写下来。

然后按照竖式计算的方法,把它算好。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演示。

(分析,并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2)森林医生例一请你用手中是手术刀,把“病人”的病根找出来,然后,进行动手术(看谁的医术高明)121×14───484121───605例二304×28───27268───952(3)练习三同学们,现在请你自己编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并进行计算,试试看。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 因数末尾、中间没有0的笔算乘法教案 新人教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 因数末尾、中间没有0的笔算乘法教案 新人教

4 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乘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算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1.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2.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应写在什么位置上。

【教学指导】1.注意让学生自主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学习的乘法运算,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估算还是用计算器算,其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学生是不陌生的。

因为在第一学段,在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后,学生已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

从这个角度上说,本单元所学知识,属于旧知。

所不同的,仅仅是运算数据由万以内扩充到了亿以内。

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个知识基础,在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出口算、笔算、估算的一般方法。

如,口算乘法中例1,笔算乘法中例1、例2、例5的学习,都应让学生在思考、自主运算的基础上,概括出一般性的方法。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不同算法中的特点,尽可能选择多种算法中较优化的一种,采用合理、简洁、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具有实际背景的常见数量关系,并且能够用关系式或数学符号去表达它们。

本单元学习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一种,刻画这三者关系的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将三者简明逻辑地连成一体。

教学时,应注重让全体学生通过解决例3中的具体问题,感悟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课题及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课题及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旧知,让学生迁移类推,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建立模型化的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课时安排:9课时
第1课时口算乘法
第2课时因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的笔算乘法
第3课时笔算乘法练习
第4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第5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第6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第8课时笔算乘法练习。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1教材说明本节教材主要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它是在学生已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教材内容共分为四部分: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共编排2个例题。

例1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例2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

通过这两个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和一般方法,并能将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运算中去。

2.“速度”概念和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

先介绍“速度”概念,再安排含两个小题的例3,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并自主概括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3.积的变化规律。

“探索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要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本小节根据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安排了一个例题──例4。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说理、交流等活动,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并会用数学语言刻画这个规律,感悟函数的思想方法。

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本节单列一个例题──例5教学估算,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所学乘法知识通过估算的手段解决具体问题。

估算没有固定的法则,应依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策略,使估算结果尽可能接近实际。

所以,例5中围绕“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的问题,教材提供了两种方案,引导学生对比:“谁的估算比较合适?为什么?”这是教学估算最精要之处。

它让学生明白,估算时,在什么情况下应估大些,什么情况下应估小些,才能使估算结果既接近准确数又符合实际需求。

通过让学生经历用估算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灵活的估算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教学建议1.放手让学生自主建构笔算乘法的认知结构。

本学段所学内容,是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

因此,教学时,应密切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发展水平,应为学生提供由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广阔背景。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精品教案范文三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精品教案范文三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精品教案范文三篇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精品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精品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7页及相应练习教材分析该课内容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第一课时,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本节课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其乘法算理是一样的。

该课也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知识的迁移,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的笔算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体验知识迁移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并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

教具准备学生用计算器教学过程课前2分钟口算练习一、情境导入播放北京标志性景点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暑假你们都去哪里玩了呢?王叔叔、李叔叔暑假去了首都北京旅游,他们乘车所用的时间都是12小时,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王叔叔旅游大巴平均78千米/时李叔叔火车平均145千米/时教师:他们是从同一个城市去的么?教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算出王叔叔所在城市到北京多少千米么?指明学生列出算式:78×12学生列竖式计算,交流、汇报。

二、探究新知李叔叔所在的城市离北京又有多少千米呢?如何计算呢?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45×121.运用估算能不能估一估李叔叔住的城市离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说一说估得方法。

要想知道准确结果,还得用笔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板书课题)2.探究算理学生尝试笔算,教师巡视,挑选出几种不同思路的算法到黑板板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 口算乘法堂清检测题二、又快又准,我能行。

13×4= 130×5= 18×2= 16×5= 4×25= 130×7= 140×6= 45×6= 15×6= 28×3= 120×7= 310×3= 240×2= 18×5= 12×7= 三、算一算,你有什么发现?(一)(二)你也能写出这样一组算式吗?6 ×3 = 30 ×5=12 ×3= 60 ×5=24 ×3= 90 ×5=30 ×3= 150 ×5=42 ×3 = 210 ×5=四、比一比,我最准。

20×5○24×4 210×2○200×3 8×30○8×10×2 48×12○12×96 83×55○77×55 96×30○30×96 五、找规律,数我行。

(1)24 + 25 + 26 =()×()=()(2)11 + 13 + 15 + 17 + 19 =()×()=()(3)130 + 140 + 150 + 160 + 170=()×()=()(4)210 + 230 + 250 + 270 + 290=()×()=()(5)300 + 320 + 340 + 360 + 380=()×()=()六、解决问题小能手。

1、小老虎的体重是26千克,大老虎的体重是小老虎的5倍,大老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一枝钢笔45元,张老师要买4枝,带200元钱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钱?2、张老师带了100元钱,需要买5个球,有几种买法?请分别写在下面。

足 球 28元篮 球 18元拓展提高七、智力冲浪!保康药店益智口服液每瓶25元,买4瓶送1瓶一次买4瓶,每瓶便宜多少钱?2 笔算乘法堂清检测题一、我会填。

3 52 7这是求( )个35这是求( )个35这是求( )个35二、我会算。

1 5 3 32 6 43 2 1 3 5 × 1 5 × 1 7 × 5 7 × 3 72 7 23 8 6 6 1 9 1 14 × 8 6 ×5 5 × 2 7 × 2 9 三、我会列竖式计算。

223×66= 135×58= 455×19=18×315= 417×34= 245×26=四、病题门诊部。

2 3 8 2 4 3× 2 4 改正 × 2 5 改正9 2 2 1 2 1 5 4 7 6 4 4 65 6 8 2 1 6 6 1五、解决问题小能手。

1、一箱货物重256千克,38箱这样的货物,共重多少千克?2、实验小学发作业本,每班发146本,有33个班,学校还需要留40本备用,共要买多少本作业本?拓展提高六、智力冲浪!1、填□。

2 613112 49 ( )个图1 图22、 数一数,图2中共有多少个平行四边形。

3 笔算乘法堂清检测题一、填一填,我最棒。

1、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60千米,可写作( )。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100千米,可以写作( )。

3、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亿米,可写作( )。

4、计算420×40时,可以先算( )×( ),再在积的末尾添上( )个0,最后得数是( )。

5、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乘1都得()。

6、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二、算一算,我最强。

2 3 0 1 8 0 8 4 0 4 4 0× 4 0 × 2 5 × 5 0 × 7 05 8 0 3 06 6 0 9 2 0 5× 1 4 × 7 5 × 5 7 × 8 71、上半年每种物品各卖了多少钱?2、上半年一共卖了多少钱?四、我会列竖式计算。

230×50= 607×36= 34×270=拓展提高五、教你一招。

计算1、63×67 2、85×85观察这两道算式可以看出:十位上的数字相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0”,这就是所谓“头同尾合十”的乘法。

计算时,可以把尾数相乘的积作为后两位数,把十位上的数乘本身加1的和作为前两位数。

例如:(1) 63×67 (2)85×85=(6 7)(3 7) = 4 2 2 1=(8 9)(5 5) = 7 2 2 5你会用这种方法计算下面的题吗?试试吧!38×32 89×8176×74 55×5542×48 65×654 笔算乘法堂清检测题一、填一填,我最棒。

1、速度×时间=()。

2、一列火车的速度是160千米∕时,表示()。

3、一种超音速飞机每秒钟可以飞行350米,可写作()。

4、路程=速度×时间。

请将这个关系式改写成两道除法关系式:5、200×40的积的末尾有()个0。

6、计算520×50要先算()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个0,积是()位数。

二、我是小法官。

1、从A地到B地,若甲车比乙车所用的时间少,则甲车比乙车速度慢。

()2、280×50的结果一共有2个0。

()3、从6300里面减去30个210结果等于0。

()4、15个63比20个48小。

()三、我会列竖式计算。

408×40= 204×23= 210×53= 302×19= 703×36= 560×20= 45×450= 365×24=四、列式计算。

1、60个24的和是多少?2、62的45倍是多少?3、两个因数分别是45和80,积是多少?五、解决问题小能手。

1、两座城市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一座城市驶向另一座城市,去时用了6小时,返回时少用了1小时。

(1)去的时候这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2)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2、张强一家“十·一”期间驾车从扶余到济南旅游。

扶余到济南的路程约1400千米。

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110千米,如果他们一家早上7时出发,中间不停歇,晚上7时能到达济南吗?拓展提高六、智力冲浪!小璐在计算一道题时,把其中一个因数28看成了82,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多5508,那么正确的积是多少?5积的变化规律堂清检测题一、我会填。

1、两个因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

2、两个数相乘,积是150,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为()。

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的倍数。

4、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倍,它的周长扩大()倍。

二、算一算,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9×5= 6000×7= 3600×8=9×50= 600×7= 360×8=9×500= 60×7= 36×8=9×5000= 6×7= 36×80=三、解决问题小能手。

1、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77千米,照这样的速度,9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2、水果店2千克苹果售价5元,3千克葡萄售价18元,张阿姨想买6千克苹果和9千克葡萄,需要多少钱?3、下图中长方形地的长增加到56米,宽不变,扩建后的面积是多少?252平方米28米6 乘法估算堂清检测题一、填一填,我最棒。

1、一本故事书有298页,大约是()页。

2、实验小学有学生2911人,大约是()人。

3、北京到南京的路程是1187千米,大约是()千米。

4、估算390×19约等于()。

5、估算92×29时,先把92的()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得到近似数(),再把29的()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得到近似数(),再用()和()相乘,得()。

二、估算下面各题。

421×98 ≈ 810×48 ≈ 809×38 ≈79×22 ≈ 213×92 ≈ 502×78 ≈三、填一填,括号里最大能填几?400×()<1500 ()×200 <1300500×()<3700 300×()<2200四、解决问题小能手。

鸿博超市今年3月1日的营业额是895元,照这样估算一下,这个店7月份的营业额大约是多少钱?拓展提高五、智力冲浪!小青的座位票是28看台的22排32座,这是体育场最后一个看台,也是最后一排最末尾的座位。

如果每个看台的座位数相同,你能估计出这个体育场座位的总数吗?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 垂直与平行堂清检测题一、填一填,我最棒。

1、在一张纸上,画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有()种情况,分别是()、()。

2、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3、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相交成()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

二、火眼金睛。

(下面每组线是平行还是垂直?互相平行的在括号里画“√”,互相垂直的画“○”,其余的画“×”)( )( )( )( )( )( )( )( )三、我是小法官。

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就是平行线。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垂直。

()3、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所得的折痕一定互相平行。

()4、两条直线相交的交点叫做垂足。

()5、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四、选一选,我最准。

1、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一定是()。

A、相交的B、平行的C、不相交就平行2、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其中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

A、垂直B、平行C、互相垂直3、有两条直线都与同一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

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C、相交4、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相对的两条边()。

A、互相平行B、互相垂直C、相交5、直线行驶的汽车车轮留下的两行印迹()。

A、互相平行B、互相垂直C、相交五、我的发现。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垂直或平行的例子,写下来。

1、2、3、拓展提高六、智力冲浪!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先按要求折,再把折痕画在下图中)122 画垂线堂清检测题一、画一画,填一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