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科
中国的传统花卉

中国的传统花卉杜鹃——花中西施杜鹃学名:Rhododendronsimsii,英名:IndianAlaiea,别名: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科名:杜鹃花科。
形态特征:杜鹃花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由大乔木(高达200cm),主干直立或呈匍匐状,枝条互生或轮生。
叶革质或纸质,常绿,半落叶或落叶,披针开至卵圆形。
花顶生或腋生,单花或多花呈总状伞形花序,花冠漏状或钟状,有白、黄粉、红紫色及复色等。
花期3-7月,也有一年多次开花的品种。
梅花——君子(花魁)梅花学名:prlmusmume,英名:Mtmeplant.JapaneaeAprlcot,别名:春梅、干枝梅、红绿梅,科名:蔷薇科。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
树冠圆头形。
干紫褐色,有纵驳纹;小枝绿色,常具枝刺。
叶互生,卵圆形,边缘有细锯齿。
花1-3朵簇生,有淡粉、红、白等色,具芳香。
花期冬末至初春。
喜光,喜温暖,稍耐寒,喜潮湿,不耐涝,耐瘠薄,稍耐碱,但以排水良好,肥沃的壤圭为最好。
抗性较强,为长寿树种。
荷花——花中仙子荷花学名:Nelumbomucifera,英名:HinduLotus,别名: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科名:睡莲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植物。
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
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
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
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
花期6-9月,每日晨开暮闭。
果熟期9-10月。
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荷花作为滋补药用在中国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月季——花中皇后月季学名:ROSACHINENSIS,英名:CHINESEROSE,别名:长春花、月月红、斗雪红瘦客,科名:蔷薇科。
中国杜鹃花科树萝卜属一新记录种

接收日期:2023-04-07 接受日期:2023-04-28基金项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2B1111230001) *通信作者。
E-mail:***************.cn中国杜鹃花科树萝卜属一新记录种童毅华1,2*,王炳谋3,倪静波1,2(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中国科学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数字植物园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510650;2. 华南国家植物园,广东 广州 510650;3. 番禺中心医院,广东 广州 511402)摘 要:报道了中国杜鹃花科树萝卜属Agapetes D. Don ex G . Don 一新记录种——沃德树萝卜Agapetes wardii W. W. Sm.。
该种原先被认为是缅甸的特有种,最近在中国云南腾冲境内也发现有分布。
提供了该种的彩色照片及特征描述,并讨论其与近缘种的区别。
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
关键词:树萝卜属;分类学;形态学;新记录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3.02.011中图分类号:Q9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91(2023)02-0164-03A New Record of Agapetes (Ericaceae) from ChinaTONG Yi-hua 1,2*, WANG Bing-mou 3, NI Jing-bo 1,2(1.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Digital Botanical Garden, Guangzhou 510650, Guangdong China; 2. South China National Botanical Garden, Guangzhou 510650, Guangdong China; 3. Panyu Central Hospital, Guangzhou 511402, Guangdong China)Abstract: A newly recorded species, Agapetes wardii W. W. Sm. (Ericaceae), was reported. This species was previously known to endemic to Myanmar, which was recently found also distributed in Tengchong, Yunnan, China. The color photographs and description were provided. Differences between A. wardii and its similar species were also discussed. The voucher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and deposited in the herbarium of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BSC).Key words: Agapetes ; taxonomy; morphology; new record树萝卜属Agapetes D. Don ex G. Don 隶属于杜鹃花科越橘亚科越橘族Ericaceae-Vaccinioideae- Vaccinieae ,全世界约有112种,主要分布于东喜马拉雅至中南半岛并延伸至马来半岛[1—2]。
杜鹃花的研究报告

杜鹃花的研究报告杜鹃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属于杜鹃科植物。
它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尤其在亚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广泛种植。
杜鹃花色彩丰富,有红色、粉色、白色、黄色等多种颜色,花朵形态也各异,有漏斗形、钟形、筒形等,花期长达数月,给人极大的观赏价值。
杜鹃花的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它在土壤的养分、湿度和温度等方面都有特殊要求。
为了探究这些特殊的生长环境对杜鹃花的生长影响,我们从选址、土壤、养分、水分和温度等角度进行了研究。
选址是杜鹃花生长的关键。
我们选择了多个种植区域,包括海拔高度、气候等环境不同的地方,发现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杜鹃花的生长情况也有很大的变化。
在温度适宜、有充足阳光和湿度适中的环境下,杜鹃花的生长最为旺盛,开花量也最大。
但在过于干燥、或者湿度过大、阳光不足的环境下,杜鹃花的生长明显受到了影响,花色变得苍白无华,数量也明显减少。
杜鹃花对土壤的要求也非常高。
我们选用了各种不同的土壤类型,包括酸性和碱性的土壤,但发现杜鹃花最适宜的土壤为酸性土壤,PH值在4.5-5之间。
而在碱性土壤中,杜鹃花的生长明显受到了限制,甚至某些植株无法生长。
杜鹃花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摄入多种养分。
我们对不同的养分种类和摄入量进行研究,发现钾、磷、铁等养分对杜鹃花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
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杜鹃花,其养分需求也不同。
在萌芽期和花期,杜鹃花对磷的需求量明显增加。
第四,水分也是影响杜鹃花生长的重要因素。
过度或者不足的灌溉都会对花卉生长造成影响,我们通过不同水分处理,得出了杜鹃花的最适宜灌溉量。
在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在60%-80%之间,以保证杜鹃花正常生长。
温度对杜鹃花的影响也需要注意。
根据不同的品种和生长习惯,杜鹃花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有所不同。
对于大部分杜鹃花品种来说,温度在15-25℃之间时,生长最为旺盛。
杜鹃花是一种具有较高要求的花卉,它对环境要求十分敏感。
我们对杜鹃花的选址、土壤、养分、水分和温度等要素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其合理种植、生长提供理论基础和操作指导。
30杜鹃花目

杜鹃花目包含8个科,即山柳科,鹿蹄草科,杜鹃花 科,尖苞树科,岩梅科,水晶兰科,盖裂寄生科和乌饭树 科。
哈钦松系统和柯朗奎斯特系统认为,杜鹃花目来自山 茶目。杜鹃花目雄蕊定数,比山茶目进化。塔赫他间系统 认为杜鹃花目不直接来源于山茶目,而是与山茶目有共同 祖先,共同祖先来自五桠果目。但杜鹃花目仍比山茶目更 进化。
杜鹃花科Ericaceae
特征: 冬芽有芽鳞,花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
花萼4-5裂,宿存,花冠4-5裂;雄蕊为花冠裂片的2倍,花 药常有尾状附属物;中轴胎座,花柱1。
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inn.
特征:叶全缘,常革质;伞形总状花序顶生,少数
腋生,稀花单生;花萼5裂、花冠轮状,钟状或漏斗状。
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
越橘 Vaccinium vitis-idaea
Vaccinium angustifolium
Vaccinium macrocarpon
第九次作业:
1.山茶科植物有何主要特征及用途? 2.编检索表区别下列树木:油桐、乌桕、余甘子、茶树、 油茶、银木荷 、贵州毛柃、秋枫、柄翅果、木棉。
越桔属Vaccinium Linn.(乌饭树属)
特征:常绿或落叶灌木,稀半灌木,单叶互生,无托
叶,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辐射对称,萼 管与子房贴生,顶部4-5裂,花冠坛状、圆柱状或钟状,先 端4-5浅裂,花药具芒状附属物(距),子房下位,中轴胎 座,浆果或浆果状核果,顶端冠以宿存的萼裂片。
白雪杜鹃 Rhododendron aganniphum
怒江杜鹃rhododendron saluenense forest
马缨杜鹃 杜鹃花科杜鹃属植物

马缨杜鹃杜鹃花科杜鹃属植物杜鹃的拉丁名称是为了纪念约翰·西姆斯(John Sims 1749-1831),他是英国物理学者及植物分类学者,英国《植物学杂志》(Magazine Botanique)的第一任编辑。
中国杜鹃花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书中将“羊踯躅”列为有毒植物。
杜鹃花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唐代,出现了观赏的杜鹃花,此时杜鹃花就已移栽入庭园栽培,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年)对杜鹃花情有独钟,不但写下了许多赞美杜鹃花的诗句,而且还亲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写下了“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820年终于移植成活,诗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
”据记载,唐贞观元年(627年)已有人收集杜鹃品种栽培,最有名的是镇江鹤林寺所栽培的杜鹃花。
宋代对杜鹃花的栽培又有新的发展,诗人王十朋曾移植杜鹃花于庭院:“造物私我小园林,此花大胜金腰带。
”南宋《咸淳临安志》:“杜鹃,钱塘门处菩提寺有此花,甚盛,苏东坡有南漪堂杜鹃诗,今堂基存,此花所在山多有之。
”说明杜鹃花在杭州庭院已多见。
明代,对杜鹃花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如志凉《水昌二芳记》,1563年《大理府志》、1587年李时珍《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等刻本中都有不同程度关于杜鹃花的品种、习性、分布、应用、育种、盆栽等记载。
如1563年《大理府记》中,记载杜鹃花谱有47个品种,大理的崇圣寺、感通寺等寺院已栽种杜鹃,并育成五色复瓣品种,《草花谱》记有“杜鹃花出蜀中者佳,谓之川鹃,花内十数层,色红甚;出四明(今浙江四明山)者,花可二、三层,色淡”。
清代,已经有了杜鹃花的盆景造型,朱国桢《涌幢小品》记有“杜鹃花以二、三月杜鹃鸟鸣时开,有两种,其一先敷叶后著花(先叶后花)色丹如血;其二先著花后敷叶(先花后叶)色淡,人多结缚力盘盂翔凤之状”之名。
而且,对杜鹃花的栽培已有一整套的经验,记载也多,如《花镜》《广群芳谱》《滇南新语》《盆玩偶录》等。
杜鹃花科-报春花科-龙胆科-木犀科-萝夹竹桃科-藦科

头花杜鹃
灌木或乔木或攀援灌木,稀藤本 或亚草本,有的为藤本。单叶互 生,稀对生或近轮生,通常具腺
点或脉状腺条纹,稀无,全缘或
具各式齿,齿间有时具边缘腺点 ;无托叶。
青海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杨仕兵
总状花序、伞房花序
、伞形花序及聚伞花
序,或由这类花序组
成的圆锥花序,或花
簇生;
伞形着生;花芽鳞早落或宿存;花梗长2-8毫 米;花萼长不及1毫米,5裂,密被鳞片;花冠 宽漏斗状,长1.3-2.3厘米,粉红色或紫红色, 外面无鳞片,通常有柔毛;雄蕊10,短于花冠, 花药紫红色,花丝下部有柔毛;子房5室,密 被鳞片,花柱紫红色,光滑,长于花冠。
蒴果长圆形,长1-1.5厘米,径约5毫米,先端
点地梅
灌木或乔木。叶对生。 花常两性,辐射对称; 花萼花冠常4裂。
雄蕊常2枚;子房上位, 2室,每室常2胚珠。
果实为浆果、蒴果、 核果。
有29属600余种,广
泛分布在全球各地
,我国有12属约200
余种,其中具有药
用价值的植物80多
种。
主要特征:
连翘Forsythia suapensa:
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而对 生,着生花冠管上;
子房上位,1室,特立中 央胎座。蒴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报春花科28属1000种,广布全球,但主产于北半球温带和 较寒冷地区,还有不少种生活于北极和高山地区。中国产 12属约500种,药用119种,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但以西南
山区为多,西北、华北平原及沿海地区较少。四川、云南
5瓣开裂。
杜鹃花科常见十属介绍

01 越 桔 属 Va c c i n i u m
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
03 树 萝 卜 属 A g a p e t e s
附生常绿灌木,或稀为陆生乔木。 茎具刚毛或腺柔毛,或无毛,基部通常增大成粗肥的块茎,根亦多为纺锤状。 叶互生、近对生或假轮生、散生或2列,无柄或有短柄,革质,全缘或有细锯齿, 羽状脉,通常至边缘内网结。 花总状花序或伞房状花序,腋生,少有顶生,少或多花,稀单花,或数花簇生叶腋 或老枝上;花梗裸露,或基部有苞片及2枚小苞片,花梗先端通常扩大成棒状,或有 时成浅杯状,以关节着生花萼基部;花萼圆筒状、坛状或陀螺状,萼筒全部或部分 与子房合生,有时萼筒具棱或翅,萼檐5浅裂或深裂,裂片通常三角状卵形,或披针 形,通常宿存。花冠圆筒形、狭漏斗形或钟形,通常伸长,冠筒圆柱形,或具5棱, 5浅裂或深裂,裂片三角形或披针形,少有线形,直立或外弯;雄蕊10枚,上位,与 花冠等长或稍长,有时与花冠基部稍合生;花丝通常极短,稀伸长,扁平,被短柔 毛或长柔毛,或无毛,分离或稍合生。
02 杜 鹃 属 R h o d o d e n d r o n
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花2-3(-6)朵簇生枝顶;花梗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5深裂,裂片三角状长卵 形,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冠阔漏斗形,玫瑰色、鲜红色或暗红色,裂片5, 倒卵形,长2.5-3厘米,上部裂片具深红色斑点;雄蕊10,长约与花冠相等,花 丝线状,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 出花冠外,无毛。蒴果卵球形,密被糙伏毛;花萼宿存。
杜鹃花科植物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的扦插 生 根 率, 生 根 率 达 75.
6% . 陈 怡 超 等 29 研
茎尖 [34],也 有 利 用 杜 鹃 属 新 萌 发 的 嫩 芽, 取 得 杜
鹃试管苗植 株 [35], 对 于 叶 片 作 为 外 植 体 也 有 部 分
报 道. 对 于 基 本 培 养 基, 研 究 者 多 选 用 MS、1/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5)
摘 要:杜鹃花科植物种类繁多,许多种是著 名 的 观 赏 植 物, 具 有 观 赏、 药 用、 工 业、 科 研、 食 用 等 多 方
面的利用价值.本文从播种、扦插、组培等方面 综 述 了 近 年 来 国 内 杜 鹃 花 科 植 物 的 繁 殖 技 术 研 究 概 况, 并 指 出
鹃等.高山常绿杜鹃中研究 较 多 的 有 马 樱 杜 鹃、大
白杜鹃、百合花杜鹃 Rl
i
l
l
i
ifl
o
rum .
大多数杜鹃在扦插繁 殖 时 多 以 枝 插 为 主,很 少
多.大量研究表明采用赤霉素处 理 能 够 不 同 程 度 提
使用芽插,以 当 年 生 的 半 木 质 化 枝 条 生 根 率 较 高.
ch
l
ippenbach
i
i 最适宜的播种基质为腐
殖土 + 河沙, 比 例 为 2∶1, 再 覆 盖 1cm 厚 粉 碎 的
苔藓 [24];云锦杜 鹃 Rfo
r
t
une
i 种子在单纯的腐殖
土萌发率较低,腐殖土与苔 藓 或 锯 末 的 组 合,因 保
水性能较好,更适合种子萌发 [25].
2 扦插繁殖技术
末等都是常用的播种基质.许多 研 究 表 明 腐 殖 土 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木或亚灌木,少乔木。单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萼5裂; 合瓣花常5裂;雄蕊10或5,花药2室,顶孔开裂。花柱1,蒴 果。
50属1300种,分布极广,主要分布于南非及我国西南部。我 国14属,700多种。
本科多生长在高山或低山山顶,构成山顶灌丛。多花大而美丽, 在园林中广为种植和开发,是世界著名的木本花卉资源。
杜鹃花属植物因花大而美丽,多数为优良的园林观花植物,多 数野生资源常遭受采挖,应立法保护。
白雪杜鹃+凝毛杜鹃山顶灌丛
怒江杜鹃灌丛
云锦杜鹃
杜鹃属Rhododendron:常绿或落叶灌木,少乔木。叶全缘, 常集生小枝顶部。花有梗,通常排成顶生伞形总状或聚伞状花 序。花萼5裂,宿存,花冠鲜艳,钟状、管状或漏斗状,5裂, 雄蕊5或10,花药顶孔开裂;试过,室间开裂为5瓣,种子多 数,细小。
800种,分布北温带,我国650种,全国均产,西南部及西部 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