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手法——正反对照式

合集下载

议论文写作:正反式结构方法指导(附写作模板、标题及范文)

议论文写作:正反式结构方法指导(附写作模板、标题及范文)

议论文写作:正反式结构方法指导(附写作模板、标题及范文)1概念正反对比法,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

对照式结构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做对比来发议论、抒发感情,记人叙事。

的结构形式。

这种方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

通过这样的对比,对错误的或者差的事物予以否定,对正确或者好的事物进行肯定。

这种对比叫做“横比”。

对比的另一种情况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

这种对比叫做“纵比”。

例如《纳谏与止谤》中,通篇都使用对比手法,把虚心纳谏的齐威王和粗暴止谤的周厉王进行对比,古人与今人进行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产生了强烈的效果。

2基本结构正反对比式是一种常见的横式结构,也是初学议论文者喜欢运用的一种结构模式。

众所周知,自然界事物无不处于矛盾之中,有成功就有失败,有高尚就有卑贱,有美好就有丑恶,有正面就有反面。

在议论文写作时,运用对比式,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就显得格外分明。

具体地说,就是在论证过程中既要正面说理,又要反面阐述;在对比分析中,表明正确的观点,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

正反对比式的结构,既可以体现在段内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体现在段与段之间。

简单地说,就是“正面说了反面说”或“反面说了正面说”,它对于议论的深入,论点的突出,说服力的增强,都是有莫大的裨益的。

1、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2、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和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

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者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是非和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3结构模式1、引论(提出中心论点)2、本论(证明论点)(1)正面论据1+分析论证(分论点)(2)正面论据2+分析论证(分论点)(3)反面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3、结论:通过正反对照进行总结,表明正确观点,照应全文4使用正反对比法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围绕中心论点选择比较材料,确定对比点。

议论文结构——对照式

议论文结构——对照式

议论文结构——对照式
二、对照式:在论证中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用另一种事物(或意思)来烘托某一事物(或意思)。

(一)正反对比: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或顺序相反)。

例一、《有感于五十年前的今天》
中心论点:不团结就要被欺侮。

正面:内耗惨重,一盘散沙,致使泱泱大国惨糟日寇蹂躏。

反面:全民族空前团结,打败了侵略者,使我们的民族获得了新生。

例二《苦难是一种财富》
中心论点:苦难是一种财富。

正面:人需要苦难,需要苦难的磨练。

(勾践卧薪尝胆)
反面:温室的幼苗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材料)
正面:苦难能磨练出坚强的毅力的超人的勇气。

(日本幼儿园教师的“残忍”,经历“上山下乡”的“老三届”的
忆苦思甜。


例三《增几分民族自尊——从鲁迅“弃医从文”谈起》
1、鲁迅为拯救国人思想,恢复民族自尊,毅然弃医从文。

2、(从那时的“国人”想到今天的)“国人”穿洋服,吃洋饭,用洋货,过洋节,如痴如狂,盲目追求。

(反)
3、韩国、印度、罗马尼亚国民却争相购买本国商品。

4、国人嗜洋货是“媚”字作怪。

(反)
5、呼吁国人增强民族自尊。

【练一练】
“百善孝为先”,何为孝?孝之为何物?行孝之法,孝在古人眼中,儒家思想中,生活中;首孝悌,次见闻;生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请以“孝道之我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正反对照式”议论文。

议论文写作:正反式结构方法指导(附写作模板、标题及范文)

议论文写作:正反式结构方法指导(附写作模板、标题及范文)

议论文写作:正反式结构方法指导(附写作模板、标题及范文)概念正反对比法,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

对照式结构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做对比来发议论、抒发感情,记人叙事。

的结构形式。

这种方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

通过这样的对比,对错误的或者差的事物予以否定,对正确或者好的事物进行肯定。

这种对比叫做“横比”。

对比的另一种情况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

这种对比叫做“纵比”。

例如《纳谏与止谤》中,通篇都使用对比手法,把虚心纳谏的齐威王和粗暴止谤的周厉王进行对比,古人与今人进行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产生了强烈的效果。

基本结构正反对比式是一种常见的横式结构,也是初学议论文者喜欢运用的一种结构模式。

众所周知,自然界事物无不处于矛盾之中,有成功就有失败,有高尚就有卑贱,有美好就有丑恶,有正面就有反面。

在议论文写作时,运用对比式,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就显得格外分明。

具体地说,就是在论证过程中既要正面说理,又要反面阐述;在对比分析中,表明正确的观点,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

正反对比式的结构,既可以体现在段内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体现在段与段之间。

简单地说,就是“正面说了反面说”或“反面说了正面说”,它对于议论的深入,论点的突出,说服力的增强,都是有莫大的裨益的。

1、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2、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和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

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者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是非和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结构模式1、引论(提出中心论点)2、本论(证明论点)(1)正面论据1+分析论证(分论点)(2)正面论据2+分析论证(分论点)(3)反面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3、结论:通过正反对照进行总结,表明正确观点,照应全文✍使用正反对比法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围绕中心论点选择比较材料,确定对比点。

议论文结构模式之三——对照式(定龙2020)

议论文结构模式之三——对照式(定龙2020)

议论文结构模式之三——正反对照式一、对照式结构(一)概念“正反对比论述结构”也叫对照式,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

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注意:1.对比必须鲜明、强烈,通过是与非、功与过、荣与辱等的对照,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凸显自己的观点。

2.在字里行间要渗透作者的褒贬、爱憎之情。

常见结构模式引论(提出论点)本论论点正+论据(事实、论据)+分析+小结(对照)论点反+论据(事实、论据)+分析+小结结论(评析照应)二、例文赏析1、学然后知不足雄鹰只有当它搏击蓝天时,才知道天空是多么辽阔,而自己又是多么的渺小;小溪只有在奔入大海时,才知道海洋是多么宽广,而自己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同样,一个人只有当他学得愈多时,才知道学海无涯,而自己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罢了,他才懂得要永无止境地进取,用句古人的话说,就是“学然后知不足”。

有些人往往不愿意学习,不愿学习当然就与未知领域接触得少,也就不知道未知领域是多么深远奥妙,自然不会感到自己的不足,反而以为自己还很有知识。

这正如井底之蛙,不愿跳出井口,不知天高地厚而自鸣得意。

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早年以文章著名,被誉为“江南才子”,后来他不思进取,不愿继续学习,最后留下了“江郎才尽”的笑话。

我国古代还有这样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学习驾船的故事。

起初他的师傅在平静的水面教他,不几日,他便能操舟自如。

于是他以为自己“尽操舟之术”,不愿继续学习,就辞别了师傅。

后来他驾舟到江里去,江里浪涛翻滚,他只落得“四顾胆落,坠桨失舵”。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深入学习就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

相反,学习就能使人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学得愈多,就愈感到不足。

著名科学家芝诺曾经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

他用一个圆的内部来表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而用圆的外部表示未知的知识,他说一个人知识越多,这个圆就越大,这个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与未知域的接触也越大。

议论文结构模式——正反对照式

议论文结构模式——正反对照式

就是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请以“人要有自知之明”为话题,列一篇正反对照式议论文的提纲。
中心论点:人要有自知之明
论证过程:反面论据——狂妄自大的马谡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落得兵败身亡
的下场。分论点:自以为是,没有自知之明,误国害己
正面论据——勾践卧薪尝胆,知道自己能力不足,通过励精图治,储藏实力,
④学然后知不足,首先必须学,而且要不断地学,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多 的知识,才能更感到自己的不足,也只有永不满足,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进取。鲁迅先生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列宁说:“最有害的,就 是自以为我们总还懂得一点什么。”巴甫 洛夫说:“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以 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管别人怎样器重你们,你们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没有 知识’” 。这些教诲,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要不断进取,永不满足。
4
议论文写作指导——结构模式篇
正反对照式
1、概念:所谓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
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剖析、论证,从而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
的的一种论证模式。
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
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一、了解对照式结构
四、素材积累
一位登山运动员在登珠峰时,登到 8000 米时体力不支放弃了继续攀登,他
说:“8000 米就是我的生命极限。”
一个人在掘井,掘了很久,这时距离水层只有一墙之隔,然而他却半途而
废了。
请以“坚持还是放弃”为话题列一篇正反对照式议论文的提纲。
参考:
《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 提纲
中心论点:遇上任何困难都不应该轻易放弃,而应该坚持到底。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正反对比式相关作文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正反对比式相关作文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正反对比式相关作文一、知识概述正反对比法,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

这种方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

通过这样的对比,对错误的或者差的事物予以否定,对正确或者好的事物进行肯定。

这种对比叫做“横比”。

对比的另一种情况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

这种对比叫做“纵比”。

例如《纳谏与止谤》中,通篇都使用对比手法,把虚心纳谏的齐威王和粗暴止谤的周厉王进行对比,古人与今人进行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产生了强烈的效果。

正反对比式是一种常见的横式结构,也是初学议论文者喜欢运用的一种结构模式。

众所周知,自然界事物无不处于矛盾之中,有成功就有失败,有高尚就有卑贱,有美好就有丑恶,有正面就有反面。

在议论文写作时,运用对比式,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就显得格外分明。

具体地说,就是在论证过程中既要正面说理,又要反面阐述;在对比分析中,表明正确的观点,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

正反对比式的结构,既可以体现在段内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体现在段与段之间。

简单地说,就是“正面说了反面说”或“反面说了正面说”,它对于议论的深入,论点的突出,说服力的增强,都是有莫大的裨益的。

下面谈谈使用正反对比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围绕中心论点选择比较材料,确定对比点。

所选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论证时要紧扣文章的中心。

第二、正反论证应有主有次。

若文章从正面立论,主体部分则以正面论述为主,以反面论述为辅;若文章从反面立论,则以反面论述为主,以正面论述为辅。

二、例文借鉴例文1:爱,走向未来每当我们翻开厚厚的历史年册,不难发现,人类社会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历史的车轮越转越快,但终究是由我们来推动。

人永远是未来世界的主宰。

不知从哪本杂志上看过这么一篇文章,说是未来世界的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是会使用计算机,至少精通一门外语,会开车。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正反对比论证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正反对比论证

如何写好高考正反对比式议论文(学案)一、知识概述正反对比法,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

这种方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

通过这样的对比,对错误的或者差的事物予以否定,对正确或者好的事物进行肯定。

这种对比叫做“横比”。

对比的另一种情况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

这种对比叫做“纵比”。

例如《纳谏与止谤》中,通篇都使用对比手法,把虚心纳谏的齐威王和粗暴止谤的周厉王进行对比,古人与今人进行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产生了强烈的效果。

正反对比式是一种常见的横式结构,也是初学议论文者喜欢运用的一种结构模式。

众所周知,自然界事物无不处于矛盾之中,有成功就有失败,有高尚就有卑贱,有美好就有丑恶,有正面就有反面。

在议论文写作时,运用对比式,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就显得格外分明。

具体地说,就是在论证过程中既要正面说理,又要反面阐述;在对比分析中,表明正确的观点,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

正反对比式的结构,既可以体现在段内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体现在段与段之间。

简单地说,就是“正面说了反面说”或“反面说了正面说”,它对于议论的深入,论点的突出,说服力的增强,都是有莫大的裨益的。

下面谈谈使用正反对比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围绕中心论点选择比较材料,确定对比点。

所选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论证时要紧扣文章的中心。

第二、正反论证应有主有次。

若文章从正面立论,主体部分则以正面论述为主,以反面论述为辅;若文章从反面立论,则以反面论述为主,以正面论述为辅。

二、例文借鉴例文1:清流与活源每当你来到一条清澈的溪流旁,你一定会赞叹这河水明亮,清澈见底。

可你想过没有,这河水为什么会如此清澈,如此令人心旷神怡?若它是死水潭,还会如此赏心悦目吗?决不会的。

议论文写作手法正反对照式

议论文写作手法正反对照式

THANKS
感谢观看
05
正反对照式的写作技巧与 注意事项
选题策略
01
选择具有争议性或两面性的主题,确保主题存在明显的正反 两面,以便进行对比分析。
02
确定自己的立场和观点,选择支持或反对某一方面的论据。
03
考虑读者的背景和立场,选择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和思考的主 题。
论据选择
01 选择真实、可靠、有代表性的论据,避免使用虚 假或片面的信息。
驳斥论敌型议论文
指出论敌观点
在驳斥论敌型议论文中,作者需要明确指出论敌的观点, 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驳斥。
01
揭露论敌谬误
通过揭露论敌观点中的逻辑错误、事实 错误等谬误,来削弱其观点的可信度。
02
03
提出自己观点
在驳斥论敌的同时,作者也需要提出 自己的观点,并通过正面论述和反面 论述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分析对比型议论文
分析问题本质
在分析对比型议论文中,作者需要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通过对比 分析不同观点或方案的优缺点,来揭示问题的真相。
列举事实数据
通过列举相关的事实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分析结论,同时也可以 用反面的事实数据来揭示对立观点的不足之处。
逻辑推理
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不同的观点或方案进行推理分析,从而得 出更加客观、理性的结论。
逻辑严密
正反对照式在对比分析中,需要遵循 严密的逻辑关系,确保论点的合理性 和可信度。
对比鲜明
正反对照式通过对比事物的正反两面, 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使读者更容易 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灵活多变
正反对照式可以灵活运用在各类议论 文中,既可以用于立论也可以用于驳 论,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作出错误决定,贸
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
悲可悲!
(反面论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作出太 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日 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 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反面小结)
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
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基本结构之
——正反对照式
一、高考作文评分要求: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结构”项列出 了四个等级:
一、结构严谨 二、结构完整 三、结构基本完整 四、结构混乱
考场写作议论文,其结构一定要保证“完整”,立求做到“严谨”
可编辑版
2
二、正反对照式
概念:所谓正反对照式,就是在中心论 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 行剖析、论证,从而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 立正确论点的目的的一种论证模式。
(正面论据2)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深陷于 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拨;面对挫折,我们不应 终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 ,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了方向。遭遇挫折 ,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 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
(正面小结)
可编辑版
7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结义之情无法释
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
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激起惊涛巨波;遭遇挫折
,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就
足以将它淹没。
可编辑版 (结论)
8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 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 总有一天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 草,还有你嘴角边甜甜的笑……
(结尾点题)
可编辑版
9
中心论点: 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
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
正面论据:(直面挫折与痛苦)(1)直面挫折的王勃;
(2)笑对痛苦的李白 小结: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
反面论据:(放大痛苦) 刘备做出错误决定,造成“白
帝托孤”的悲剧 小结: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
一个人在掘井,掘了很久,这时距离水 层只有一墙之隔,然而他却半途而废了。
请以“坚持还是放弃”为话题写一篇正反 对照式议论文。
要求:标准的议论文结构,有中心论点,每个论 据前要用相似的句式或段落构成分论点。( 不按照要求写的一律重写)
可编辑版
13
参考提纲:
《不要一味地坚持 》 提纲
中心论点:不要一味地坚持,有时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坚 持下去。
总结全文: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
可编辑版
10
参考提纲:
《人要有自知之明 》 提纲
中心论点:人要有自知之明
论证过程:反面论据——狂妄自大的马谡看不到自 己的不足,落得兵败身亡的下场。
分论点:自以为是,没有自知之明,误国害己
正面论据——勾践卧薪尝胆,知道自己能力不足, 通过励精图治,储藏实力,终于打败夫差,成就 霸业。
例文1: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安逸的人生旅途 中布满了种种坎坷和荆棘,往往使人困难重重,甚至痛 不欲生。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 放大痛苦而一厥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 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 知有多少内心懦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 不复的深渊……因此,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 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中心论点)
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 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 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 用。
可编辑版
3
三、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正面论证(论点、论据、分析论证、小结)
(分论点)
本论(证明论点)
反面论证(论点、论据、分析论证、小结)
(分论点)
结论(通过正反对照进行总结,表明正确观点,照应全文)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要求:标准的议论文结构,有中心论点,每个论
据前要用相似的句式或段落构成分论点。(不
按照要求写的一律重可编写辑版)
12
课堂练习:
一位登山运动员在登珠峰时,登到8000米 时体力不支放弃了继续攀登,他说:“8000 米就是我的生命极限。”
可编辑版
4
辩证分解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事 物,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透过事物的本 质看到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缺点,即事物的反面, 防止“一叶障目”或“过犹不及”,进行客观 公正的评价,方能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对中心论点进行对比展开。如作文《说 “安”》可以分解为:
①我们喜欢安,渴望安;(正面论点) ②我们又要提防安,不要以一晌贪安而蒙蔽了双 眼;(反面论点) ③人生、国家定要将可编“辑版安”字慎选。(总结) 5
分论点:自知才能自明,只有客观地省视自己的不 足,才能弥补缺陷,臻于完美。
总结:自高必危,自满必溢,人必须要有自知之明
可编辑版
11
本次作文: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天,有人找到一位传说 有移山大法的大师,求其当众表演一下。大师 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 另一面,然后说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 师说,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移山大法,唯一能够 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 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 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 想,如果王勃没有开朗豁达的胸襟,他哪能吟出“海内 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正面论得开心颜”的浪 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挫折重重后,他沉 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 对挫折他拂袖而去,笑对痛苦,并遍访名山,终于 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杯 。
论证过程:正面论据(适时放弃)——
(1)鲁迅弃医从文,以自己的笔为武器,从内心深处唤 醒沉睡的中国人。
(2)比尔·盖茨放弃学业,创办微软,改变了世界
分论点: 有时放弃,并不是放弃追求,相反,我们在放 弃的同时酝酿着精华,让我们更加有精力去追求更高 的目标。
反面论据(固执地坚持)——马谡固执己见,不听别人 的劝谏,坚持只在山顶上屯兵,最终街亭失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