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建筑学 严栋 碧山宏茂桥与加冷河道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城市公园经典案例分析

城市公园经典案例分析
人们和水的亲密接触提高了公民对于环境的责任心?左侧新近修复的自然式河道与后侧老旧的混凝土沟渠形成鲜明对比?公园位于新加坡一处成熟居民社区之中附近居民成为了公园的常客?河流公园增强了人与自然的亲近程度安全考虑?在许多发达城市儿童锻炼的机会很少建成环境是决定孩子娱乐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城 市 公 园 经 典 案 例 分 析
案例分析一: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设计背景

新加坡从2006年开始推出活跃,美丽,和干净的水计划(ABC计划),除了改造国家的水体排放功能和供 水到美丽和干净的溪流,河流,和湖泊之外,还为市民提供了新的休闲娱乐空间。同时,提出了一个新 的水敏城市设计方法(也被称为ABC在新加坡水域设计的亮点)来管理可持续雨水的应用。作为一项长期 的举措,截止2030年,将有超过100多个项目被确立阶段性实施,与已经竣工完成的20个项目一道,拉近 了人与水的距离。

左侧新近 修复的自 然式河道 与后侧老 旧的混凝 土沟渠形 成鲜明对 比

公园位于新加坡一处成熟居民社区之中 附近居民成为了公园的常客

河流公园增强了人与自然的亲近程度
安全考虑

在许多发达城市,儿童锻炼的机会很少, 建成环境是决定孩子娱乐活动的关键因素 之一。园区内的安全是最重要的设计内容, 但同时也需兼顾考虑引导孩子们去主动探 索和积极实践的重要性。不可否认的是, 走进大自然、养成积极的日常生活习惯一 定比懒洋洋地窝在沙发里更加有利于孩子 们的身心健康。在碧山公园,安装了全面 的河道检测和水位传感器预警系统、警告 灯、警笛和语音通告设备,提供出现大雨 或水位升高的预警。沿着河岸也设置了一 些警告标志、红色标记和浮标。在大雨将 要来临前或者水位上升时,水位到达安全 节点,河流检测系统将触发警告灯、警报 器和语音通报设备,提醒公园游客远离红 色标记区。即使在遭遇特大暴雨时,河里 的水也是慢慢填充,所以人们可以轻松地 从河边转移至更高的地面。此外,在选定 的地方还设置了带浮标的安全线、闭路电 视和24小时巡逻侦察队。

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

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

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
迪特尔·格劳;吕焕来
【期刊名称】《中国园林》
【年(卷),期】2012(000)010
【摘要】世界各地因迅速城市化及气候变化,正急速面临水资源开发的挑战.各个国家和城市都想方设法地确保水资源充足,并力求以可持续的方式提供给人们.如何创造可持续性的水资源解决方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加坡在这方面分享了他们的心得与经验.德国戴水道景观设计公司(Atelier Dreiseitl)在此背景下设计了新加坡最大和最有名的公园之一——碧山—宏茂桥公园.
【总页数】5页(P88-92)
【作者】迪特尔·格劳;吕焕来
【作者单位】德国戴水道景观设计公司,北京100022;德国戴水道景观设计公司,北京10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
【相关文献】
1.海绵城市景观建设如何与城市快速发展协调--以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与加冷河修复为例 [J], 梁永祥
2.春谷古韵桥河新姿--安徽南陵县市桥河公园景观规划 [J], 梅江涛
3.城市水利景观基础设施的研究与设计——以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为例 [J], 顾晶;应君;张一奇;王丹
4.通过水生态修复弹性应对雨洪的公园设计研究——以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为例 [J], 吴漫;陈东田;郭春君;王洪涛;范雯雯
5.自然教育视角下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景观构建——以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景观设计调研为例 [J], 周莹;曾晓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筑学中的建筑技术案例解析

建筑学中的建筑技术案例解析

建筑学中的建筑技术案例解析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

其中,建筑技术是建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材料、结构、施工工艺、节能等方面的技术。

本文将着眼于建筑技术,通过解析若干建筑技术案例,探讨建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案例一:厦门市火车站厦门市火车站是一座集交通换乘、商业、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节点建筑。

其建筑面积达8.9万平方米,是福建省面积最大、功能最全、最为繁忙的火车站之一。

该站采用了大跨度、大空间、大屋面的设计理念,通过先进的建筑技术,实现了建筑结构的超大跨度和优美的形态。

厦门市火车站的钢结构采用了特殊的桁架结构,既满足了大跨度、大空间的要求,又使建筑形态简洁流畅,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

同时,该站的屋面采用了高性能金属板材,既确保了建筑的防水性能,又保证了建筑的美观度和气候适应性。

从厦门市火车站的建筑技术应用中可以看出,大跨度、大空间、大屋面是当前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趋势,而结构设计和屋面材料的选择是关键。

案例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一座高度达632米的摩天大楼,是目前世界第二高的建筑。

该楼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建筑技术,实现了世界顶尖的建筑高度和安全标准。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结构采用了上海钢结构研究院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其抗震性能和高度安全水平达到了顶尖水平。

同时,为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该楼整体采用了最新一代超高层建筑异形筏基设计,通过强化地基的支撑能力和抗震性能,实现了摩天大楼的安全运行。

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建筑技术应用中可以看出,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而强化地基的支撑能力和异形筏基设计是重要的技术手段。

案例三:北京大兴机场北京大兴机场是中国建设的首个超大型现代机场,其建筑总面积达80万平方米,飞行区等级为4F,可满足20年内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的需求。

该机场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建筑技术,实现了高效、节能和环保的设计理念。

通过水生态修复弹性应对雨洪的公园设计研究——以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为例

通过水生态修复弹性应对雨洪的公园设计研究——以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为例

通过水生态修复弹性应对雨洪的公园设计研究——以新加坡加冷河一碧山宏茂桥公园为例The Park Design of Resilient Response to Flooding Through Wat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A Case Study of Bishan-Ang Mo Kio Park Along Kallang River昊漫I Wu Man陈东田I Chen Dongtian郭春君I Guo Chunjun王洪涛I Wang Hongtao范雯雯I Fan Wenwen中图分类号TU98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739X(2020)07—0073—04收稿日期2019-02-27摘要水生态修复是构建弹性海绵城市的重要环节。

在分析新加坡加冷河一碧山宏茂桥公园改造背景的基础上,从修复性的工程技术手段应用、清洁性的生态群落营造、可持续性的水文循环过程构建、循环性的废弃材料利用和公众参与性的管理机制建立等多个层面,剖析公园在应对城市雨洪和水资源管理上的巧妙构思和修复策略。

对公园无雨期、降雨期和降雨后的三种不同状态进行解析,阐述三种状态下公园的弹性运作过程。

归纳总结其经验,提出我国海绵城市背景下公园绿地建设的设计思路,丰富海绵型绿地内容的研究。

关键词水生态修复弹性应对海绵型绿地加冷河一碧山宏茂桥公园Abstract Wat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silient sponge cit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construction background of the Bishan-Ang Mo Kio Park along Kallang River,the ingenious conception and restoration strategies of park in dealing with urban rainstorms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restorative engineering techniques, clean ecological communities,sustainable hydrological cycle process,renewable waste materials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In this paper we decompose three different states of the park in rainless period,rainy period and after raining,then we expound the park's elastic operation process under three states.Finally we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and put forward the design idea of park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ponge city,so as to enrich the research of sponge green spaces.Keywords Wat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Resilient response,Sponge green spaces,Kallang River and Bishan-Ang Mo Kio Park“海绵城市”是基于我国城市内涝、水质污染、水资源匮乏等背景下提出的可持续性雨水管治理念,强化城市在应对暴雨引发的自然灾害和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弹性能力。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景观考察分析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景观考察分析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景观考察分析摘要:城市一直以来被认为与大自然站在对立面。

而 21 世纪的今天,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需要被正确对待。

2006 年新加坡水务局发起了一项“A(active)B(beautiful)C(clean)” 计划。

碧ft宏茂桥公园作为ABC 计划下的重点项目之一,提倡在解决城市排水功能的同时,创造供居民享用的活力空间。

A landscape survey analysis of Bishan-Ang Mo Kio Park ,in SingaporeSHEN xuliChengBang Design Group Co,LtdAbstract:The city has always been considered to be opposite to nature 。

Todayin the 21st century,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getting wors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also needs to be treated correctly.In 2006, the Singapore Water Authority launched an A(active) B(beautiful) C (clean) program.As one of the key projects under the ABC program, Bishan-Ang Mo Kio Park promotes the vitality space for residents while solving the urban drainage function.海岛城市的新加坡,年降雨量约 2400mm,但国土面积的限制使得城市用来收集和储存雨水的土地特别有限。

建筑认识实习——实例分析

建筑认识实习——实例分析

泉城济南的水环境分析
济南老民居与泉水环境
泉城概况 济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素有“泉城”之称。众多甘冽清甜的
泉水,从城市当中涌出,汇成河流、 湖泊。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更 是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 风光。 目前,古城区内有趵突泉、黑 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自然泉群 及由泉水汇集而成的大明湖与护城河。
池沼
池沼是中国园林水环境中最为普及重要 的一种。 图中可以看到一条小桥横于池沼之上。 这条小桥便源于古典园林的桥。只不过采用了
现代的材料与现代的手法。但他依然保留着古
典的空间。在现代建筑中。池沼如一面镜子。 烘托着建筑的氛围。显得幽静典雅。
泉源
在泉乐坊中泉源仅为点缀作用。
溪涧
在古典园林中溪涧随处可见,又 是如壁立万仞,有时又如远离人事的仙人, 拒人千里之外。当环境优美,安静时溪涧 就会被匠人们用假山修饰,宛如山峡。当 环境热闹。如门前屋后,溪涧就变得和蔼 可亲。吸引着人们前去溪水,但气氛紧张。
顺应地势地形:护城河沿岸的建筑顺应
地形,沿护城河河堤的坡向,高度前后都有
了一个明确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整个护 城河周边的环境就与建筑紧密结合在一起, 并相互形成一种非常完整的景观背景面。 建筑高低有序:护城河周边建筑在横向 上保持统一的轮廓线,并有高低层次关系。 同一层次上的建筑高度基本统一,使得建筑 与护城河线性特点得到了统一。
水之教堂位于北海道夕张山脉东北部 群山环抱之中的一块平地上。从每年 的12月到来年4月这里都覆盖着雪, 这是一块美丽的白色的开阔地。安藤 忠雄和他的助手们在场里挖出了一个 90m×45m的人工水池,从周围的一 条河中引来了水。水池的深度是经过 精心设计的,以使水面能微妙地表现 出风的存在,甚至一阵小风都能兴起 涟漪。

城市水利景观基础设施的研究与设计——以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为例

城市水利景观基础设施的研究与设计——以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为例
Ab s t r a c t :T h e f a s t a n d d e n s e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h a s w e a k e n e d t h e n o r ma l f u n c t i o n s o f u r b a n w 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i n — f r a s t nc r t u r e .T h i s p a p e r p r e s e n t e d t h e c o mb i n a t i o n l a n d s c a p e s a n d u r b a n w a t e r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i n ra f s t r u c t u r e a s a me a n t o
第l 2卷 第 1 期 2 0 1 4年 2月


城. 1 2 No . 1 Fe b .2 0l 4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e s e Ur b a n F o r e s t r y
城 市 水 利 景 观 基 础 设 施 的 研 究 与 设 计
础设 施相结合作为缓解现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问题 的一种 手段 ,对现有 城市水利基 础设施进行模 式改进和 功能拓展 ;以新加坡碧 山宏茂桥公 园为例 ,阐述 了景 观手段在 实践 中的具体运 用,进 一步 强调 景观 的引入 有益于城 市水利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也 为城 市的可持 续发展 奠定 了基础 。
e a s e t he e x i s t i ng s t a g n a nt s t a t e o f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d e v e l o pme n t S O a s t o i mp r o v e t he e x i s t i n g p a t t e r n a nd e x p a n s e t h e f un c t i on s o f t h e s e u r b a n wa t e r c o n s e va r nc y i n f r a s t r uc t u r e s .Wi t h S i n g a p o r e ’ S Ka l l a ng Ri v e r—Bi s ha n An g Mo Ki o p a r k a s a n e x a mp l e,t h e p a pe r d es c r i b e d t h e s pe c i f i c a pp l i c a t i o n f o l a n ds c a p i n g me a n s i n p r a c t i c e s ,whi c h f u r t he r e mph a s i — z e s t h e i n t r o du c t i o n o f l a n ds c a p e i s g o o d f o r t h e s u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me n t o f wa t e r c o ns e r v a n c y i n f r a s t r uc t ur e s a n d a l s o or f l a y i n g f o u n da t i o ns or f t he s u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me n t o f c i t i e s .

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一、项目背景新加坡地处热带地区,拥有接近500万人口,没有天然的地下蓄水层和广阔的土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世界倒数第二位,年降雨量大约为2400毫米,降雨持续时间短、分布面积小,收集和储存雨水的土地特别有限,超过50%的淡水都来自马来西亚。

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过度的城市开发和显著的人口增长,使得城市面临着干旱、洪涝灾害和水源污染问题,因此建造了包括碧山公园附近的加冷河混凝土河道在内的很多沟渠和排水沟,以减轻洪水泛滥。

加冷河碧山公园建成于1988年,作为新加坡最受欢迎的大型城市公园,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但园内的设施并不能满足市民,随着公园附近的住宅区人口密度持续增加,公园本身的生物多样性相当单调,植被稀少,存在安全隐患和缺少休闲娱乐空间。

因此,为了满足市民和游客的不同需求,它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造和修葺。

新加坡人口及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示意图二、项目目标(一)ABC计划新加坡从2006年开始推出“ABC计划”——活跃,美丽和干净的水计划(Active Beautiful and Clean Waters Programe,ABC),除了改善国家的水体和保护水资源之外,还能为市民提供更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

同时,提出了一个新的水敏城市设计方法(也被称为ABC在新加坡水域设计的亮点)来管理可持续雨水的应用。

ABC水域项目范围图(红点为ABC计划项目位置,大红点为碧山公园加冷河)流域示意图ABC水域理念实施之前与之后对比图(二)ABC计划的目标⏹将原有运河、排水渠和湖泊改造成明快流动、清澈的溪流、小河和湖。

⏹市民可以在清澈的水边嬉戏、玩耍,充分利用水的自然特质。

⏹连续流畅的蓝色水域和绿色种植带互相交织,与城市建筑融合在一起。

新加坡国家生态水系改造规划图三、项目概况20世纪60到70年代,随着新加坡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排水渠道和运河存在普遍的洪涝灾害,新加坡的加冷河也是其中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冷河从笔直的混凝
土排水道改造为蜿蜒 的天然河流。这是第 一个在热带地区利用 土壤生物工程技术 (植被、天然材料和 土木工程技术的组合) 来巩固河岸和防止土 壤被侵蚀的工程。通 过这些技术的应用, 还为动植物创造了栖 息地。新的河流孕育 了很多生物,公园里 的生物多样性也增加 了约30%

公园和河流的动 态整合,为碧山公园 打造了一个全新的、 独特的标识。崭新、 美丽的河岸景观培养 了人们对河流的归属 感,人们对河流不再 有障碍,恐惧和距离, 他们能够更加近距离 的接触水体、河流, 他们开始享受和保护 河流,

在管理河流和雨水、自然
与城市相结合、提供市民 休息娱乐场所等方面。它 能够有效地对于雨水进行 处理、有助于净化市民的 饮用水;能让植物和动物 种群回归城市;它还能够 为市民创造更多娱乐休闲 的场所,并提供更多亲近 大自然的机会。
该项目是一个具有启发性
的案例,他展示了如何使 城市公园作为生态基础设 施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巧 妙融合在一起,起到管理 洪水、增加生物多样性和 提供娱乐空间等多重公用 人们在与水接触的过程中, 提高了对于环境保护的认 知。
式河道与后侧老旧的 混凝土沟渠形成鲜明 对比
生态工法技术包括梢捆,石笼、土工布、芦苇卷、筐、
土工布和植物,是指将植物、天然材料(如岩石)和 工程技术相结合,稳定河岸和防止水土流失。在建造 之前,使用河床测试了多种生态方法。
植物不仅仅起到美观的
作用,在生态工法技术 中更是起到了重要的结 构支撑的作用。而植物 形成的生态净化植物群 落可以将周围池塘中的 水体循环净化。生态工 法结构的特点是能够适 应环境的变化,并且能 够通过日益增加的坚固 性和稳定性进行自身的 修复。并且从长远利益 看,比僵硬的混凝土河 道更具有可持续性和园的陆地,可以兼
作输送通道,将水排到下游。碧山公园是一个启发性 的案例,它展示了如何使城市公园作为生态基础设施, 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巧妙融合在一起,起到洪水管理、 增加生物多样性和提供娱乐空间等多重功用。人们和 水的亲密接触,提高了公民对于环境的责任心
左侧新近修复的自然
推出活跃,美丽,和干净的水计划(ABC计划),除了改 造国家的水体排放功能和供水到美丽和干净的溪流,河流, 和湖泊之外,还为市民提供了新的休闲娱乐空间。并提出 了一个新的管理可持续雨水管理的水敏城市设计方法
碧山宏茂桥公园周围(包括加冷河在内)的混凝土河 道和运河等最初都是为了缓解洪涝灾害而建,在当时 确实缓解了问题,但在30年后的今天,简简单单的一 条笔直河道已经不能满足新加坡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 和景观需求,另外,这些河道和运河的安全问题也值 得考虑,每年都有市民在此遭遇危险。
该项目占地62公顷,花费4500万欧元,于2012年2月建
成。由于公园需要翻新,公园旁边的加冷河混凝土渠 道需要升级来满足由于城市化发展而增加的雨水径流 的排放,因此这些计划被综合在一起,进行此项重建工 程。该设计获得了2012新加坡游憩场地设计奖,和 2012世界建筑节年度最佳景观设计项目奖。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与加冷河道修复
姓名:严栋 学号:2014312002 班级:14建筑学
背景介绍 项目介绍 项目方案改造 项目经验
新加坡没有足够的淡水资源,由于缺乏天然的地下蓄
水层,目前60%的淡水都依赖于从马来西亚调入,由 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新加坡面临着 干旱、洪涝、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新加坡从2006年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