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2

合集下载

奥鹏北语14秋《财政学》作业2满分答案

奥鹏北语14秋《财政学》作业2满分答案

14秋《财政学》作业2
一,单选题
1. 在效益分析中,对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采用()。

A.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B. 最低费用选择法
C. 公共劳务收费法
D. 零基预算法
正确答案:A
2. ()称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A. 农业
B. 工业
C. 商业
D. 建筑业
正确答案:A
3. ()是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所需的支出。

A. 购买性支出
B. 转移性支出
C. 经常性支出
D. 资本性支出
正确答案:D
4. 财政收入中,来源于M的收入,主要是通过____来实现的。

A. 发行公债
B. 征税
C. 上交利润
D. 罚没收入
正确答案:B
5. ()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A. 购买性支出
B. 转移性支出
C. 经常性支出
D. 资本性支出
正确答案:A
6. ()是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

A. 购买性支出
B. 转移性支出
C. 经常性支出
D. 资本性支出。

财政学第二章

财政学第二章

公共物品 Public Goods
由公共部门提供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公共物品特征:
一旦被提供,消费该物品的另一 个人的边际成本为零; 阻止任何人消费这种物品,要么代 价非常大,要么不可能。
◇非竞争性
nonrival
◇非排他性
nonexcludable
纯公共品 pure public goods: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 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包括三个层次: 1.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直接效益、间接效益 (1)财政支出总量效益 (2)财政支出结构效益 (3)财政支出项目效益 2.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评价 3.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评价

三、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一、公共品的有效提供
Efficient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私用品的有效提供 Efficient Provision of Private Goods 公共品的有效提供 Efficient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私人用品的有效提供
Efficient Provision of Private Goods
《法则的理由》(The Reason of Rules)与布瑞南合著;
《自由、市场与国家》(Liberty, Market,and State); 《经济学:在预测科学与道德哲学之间》 (Economics:Between Predictive Science and Moral Philosophy); 《宪法经济学探索》(Explorations into Constitutional Economics)。
(三)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采取国有国控模式

财政学(第2版)习题答案

财政学(第2版)习题答案

《财政学(第2版)》章节配套习题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章现代国家的经济职能一、重要概念1.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本身却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即所谓“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垄断、外部性与公共产品、收入分配不公平和经济波动。

2.垄断: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之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现象,这时就会形成垄断。

3.外部性: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

4.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5.公共需要: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要。

6.资源配置职能: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财政通过参与财力分配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职能。

7.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8.经济稳定: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对生产、消费、储蓄和投资发生影响,以达到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

9-10略。

二、单项选择题1.A2.D3.A4.C5.A6.D7.A8.A9.B 10.B三、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ACD4.ABD5.ABC6.ABCD7.CD8.BCD四、分析判断1.对2.错3.错4.对5.对6.错7.错8.错9.错 10.对五、简单分析1.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主要表现在: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垄断、外部性与公共产品、收入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与失衡。

2.垄断导致的效率损失表现在哪些方面?垄断导致效率损失:(1)产量受到限制,消费者福利受到额外损失;(2)垄断行业由于追求并事实存在垄断利润,缺乏尽可能降低成本的竞争压力;(3)垄断阻碍技术进步;(4)垄断者追求超额收入的寻租活动本身会造成资源浪费。

4.简述财政的基本特征。

第一,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第二,财政分配的对象是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

财政学第2章

财政学第2章

3.具有更强的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公共财政
思考题: 1.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相比有何不同? 2.简述市场失灵的涵义及其表现。 3.简述政府失灵。 4.简述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 5.什么是混合产品?混合产品如何供给? 6.什么是公共财政?
三、市场失灵(失效、失败)
(一)市场失灵的涵义
1.市场失灵的概念
市场不能配置资源,或虽然可以配置资源,但是配 置资源的结果不符合社会所能接受的公平和效率标准 的现象,称之为市场失灵。
2.如何理解市场失灵的概念 (1)市场失灵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时 出现的。 (2)市场失灵是自发的,政府干预导致的市场失灵不 是严格意义的市场失灵。 (3)市场失灵是在市场机制健全的条件下出现的。
成就
尊重 发展
安全 生存
(四)按照需要的主体的性质及满足需要的途径和手 段不同,分为私人需要和公共需要。——对财政学的
研究而言,最为重要的分类方法
1.私人需要——是指作为个体的社会成员的物质、
文化、精神生活的需要。
其主要特征:
主体:个体的社会成员
客体:私人产品(服务)
满足形式:分别消费、单独受益
五、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是不同的概念 (一)产品的生产——是指把产品制造出来的过 程,有私人生产和公共生产之分。 (二)产品的提供——是指产品消费的费用由谁承 担,有市场提供和公共提供之分。 (三)在现实生活中,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方式有四 种组合。
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的四种组合公共生产私人生产公共提供
1
(二)公共产品的特征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2.消费的非竞争性
3.消费的非排他性
(三)公共产品的分类
1.按是否具有“三性”,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 共

东北大学《财政学Ⅱ》

东北大学《财政学Ⅱ》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财政学ⅡX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国家政治权力在经济上实现自己的形式是( C )。

A.公债B.上缴国有资产C.税收D.工资2、财政分配属于社会再生产的( B )。

A.生产环节B.分配环节C.交换环节D.消费环节3、财政支出所强调的公平原则是( B )。

A.经济公平B.社会公平C.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D.社会的绝对公平4、下列项目中,属于购买支出的有( C )。

A.社会保障支出与行政管理支出B.财政补贴C.政府投资、国防与行政支出D.政府投资与债务利息支出5、对农业科学研究承担主要责任的应当是( B )。

A.农民B.政府C.社会D.农业企业6、最早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 B )。

A.英国B.德国C.美国D.瑞典7、( C )是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缴费义务,职工个人不缴费。

A.养老保险B.失业保险C.工伤保险D.医疗保险8、( D )是税法规定有义务从持有征税对象的纳税人手中扣除其应纳税额并代为缴纳的企业或单位。

A.纳税人B.负税人C.纳税行为人D.扣缴义务人9、大多数国家采用( C )来消除国际重复征税。

A.扣税法B.免税法C.抵免法D.税收饶让10、那些基本上能够准确测定受益者和受益程度的项目最适合采用( A )的方式。

A.专项收费B.特许权收费C.行政性收费D.事业性收费11、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实现政府职能,满足( C )。

A.个人需求B.集体需求C.社会公共需求D.大众需求12、“拉弗曲线”是由美国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弗提出来的,用来说明税率与( B )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

A.财政收入B.税收收入C.国债收入D.税收支出13、消费税的税率通常采用比例税率和( D )。

A.差额税率B.累进税率C.边际税率D.定额税率14、国家预算的编制程序一般采用( C ),逐级汇编的方式。

A.自下而上B.自上而下C.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D.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15、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需要采取( A )。

财政学第二刘怡课后习题解答

财政学第二刘怡课后习题解答

《财政学》第二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刘怡第一章1.为什么不同国家的财政收入支出结构会有很大的差异?答: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政治关系密切,同时也受文化、历史及社会风俗等因素的影响。

比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在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当中,以所得税为主。

因为居民和企业的所得比较高,且居民个人收入大都来源于企业,其收入可以统计。

而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还没有完全进入商品经济,个人收入无法统计,税收征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小的差距,而商品税收征收流程简单便于监管,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税种。

政治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政策上的倾斜,出于安全考虑,有的国家的军费开支比重会比较大。

2.财政学研究的内容有何变化?答:(1)早期财政思想(详细内容见书本)(2)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详细内容见书本)(3)现代财政理论(详细内容见书本)第二章1.帕累托效率的定义是什么?社会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效率需要什么条件? 答:帕累托效率指的是任何政策的改变都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

帕累托效率所要的条件:A B RF RF RF MRS MRS MRT ==,即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

2.为什么说帕累托效率准则不足以对可供选择的资源配置方案进行排序?答:效率并不是对资源配置方案进行排序的唯一标准,社会同时还要考虑公平问题。

帕累托效率并没有考虑收入分配的问题,即没有将公平纳入评判标准内,是有缺陷的,仅用帕累托效率标准进行方案排序存在不合理。

3.“对个人来说,相对福利比绝对生活水平更重要”,有理由做出这样的推断吗?答:这一说法是否有理,应分具体情况讨论。

公平应有两个不同层次的标准,一是绝对公平,而是相对公平。

绝对公平是指社会全体成员的生活水平都达到了维持基本生存所需要的条件;相对公平是指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相对合理,通常谈到的“公平”都指相对公平而言。

当个人生活水平处于基本生存条件之下时,他会觉得绝对生活水平比相对福利更重要。

财政学2_财政模式与职能

财政学2_财政模式与职能

三 双重财政
市场有效领域 市场失效领域
市场机制作用 企业和个人
计划机制作用 政府和财政 非赢利性活动

西方市场经济的总体运行状态
市场有效领域
市场失效领域
市场机制作用 资本所有者政府及其 财政.企业和个人 赢利性活动
计划机制作用
社会经济管理者 政府及其财政
非赢利性活动 提供公共服务
如果A = 0,基尼系数 = 0,则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如果B = 0,基尼系数 = 1,收入绝对不平均。可见 ,事实上基尼系数在零和1之间。基尼系数数值越 小,越接近于收入平均;基尼系数数值越大,则 收入越不平均。 0----------0.2收入高度平均 0.2---------0.3 比较 平均 0.3------0.4 相对合理 0.4------0.5 收入差距较大 0.5以上 收入差距 悬殊
洛伦茨曲线的形状可看出:实际收入分配线越靠近 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反之, 实际收入分配线越远离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 配越不平均。 A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 ;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的 面积,则基尼系数=A/(A+B) 如果A = 0,基尼系数 = 0,则表示收入绝对平均;如 果B = 0,基尼系数 = 1,收入绝对不平均。可见,事 实上基尼系数在零和1之间。基尼系数数值越小,越 接近于收入平均;基尼系数数值越大,则 收入越不 平均。
仅要确保财政与企业之间分配关系的正常.稳定和
调节手段: :1、社会供应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2、通过制度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 作用机制。例如累进税制、失业救济金制 度。 3、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 4、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 。

财政学2公共产品理论

财政学2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及其他相关话题
二是非排他性。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 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 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 利益是不可能的。例如,消除空气中的污染是一 项能为人们带来好处的服务,它使所有人能够生 活在新鲜的空气中,要让某些人不能享受到新鲜 空气的好处是不可能的。
这里是您书写历史的战场!
从踏进校园的那一天开始,我们的历史 就与广西财经学院紧密相连。有言道: 文凭水平不能空口无凭,学历能力全靠 自己努力!有付出必有回报!让我们在 春天里挥洒汗水,待秋天来临,必定是 硕果累累! 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到! 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第二章 公共产品理论
[内容提要]公共产品理论是公共财政的基 础理论。在本章中,主要介绍公共产品的 性质,包括公共产品的内涵、特征、分类 以及公共产品的界定;运用西方财政学理 论分析了公共产品的供给与需求,让读者 理解公共产品供给的最优化以及如何有效 地提供公共产品问题;对公共产品理论与 供给制度的变迁进行了归纳分析。
昌火车站出口一公厕拍得62.15万元的天价最
Hale Waihona Puke 为轰动。通过市场激励机制进行公共管理经营,政府既能大 大降低公共管理的投入成本,又能给公众提供更多、 更好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应该说这是由有限政府向 无限政府变革过程的必然要求。从这一方面看,通 过拍卖等方式出让城市公厕经营管理权,尽管当前 还存在不少争议,但客观地说,这种尝试符合政府 管理与社会公众两者的共同利益诉求。
改革都是如此。
公共产品及其他相关话题
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 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不完全 具有这两种特征的称为“准公共产品”,如公园、 电影院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财政政策的目标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C2、C3、A4、B5、B6、A7、A8、A 9、D 10、D 11、B 12、C 13、B1、交换效率的含义是: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产品结构能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当某个消费者的效用给定时其他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2、产品组合效率要求满足()条件。

A、每一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B、每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C、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D、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3、生产效率的含义是: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使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4、产品组合效率的含义是: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5、交换效率要求满足()条件。

A、每一产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B、每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C、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D、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6、生产效率要满足下述( )条件。

A、每一种产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B、每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C、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D、产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7、下列哪种情况实现了帕累托最优?A、要使A的处境改善必然会使B的处境恶化。

B、若使A的处境变好,B的处境可以至少不变坏。

C、当B的处境给定时,A目前的处境不是他可以得到的最好的状况。

D、A可以来改善自己的处境,而且对B的福利没有影响。

8、以下哪一命题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都能接受。

A、只有在无知的面纱后面才能判断什么是公正的社会福利函数。

B、社会福利是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

C、社会福利是由社会上境况最好的那个人的效用状况决定的。

D、社会福利是由社会上境况最糟的那个人的效用状况决定的。

9、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A、资源配置效率B、收入分配公平C、经济稳定发展D、财政监督10、吉尼系数以()作为公平的含义。

A、规则公平B、起点公平C、经济公平D、结果公平11、吉尼系数取值范围:A、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1。

B、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

C、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0。

D、在-1到1之间。

12、如果每个人的收入都增加一倍,吉尼系数:A、扩大一倍。

B、会扩大,但不到一倍。

C、不会发生变化。

D、会缩小。

13、如果向一个社会中的高收入群体征税,并将取得的收入转移给低收入群体,吉尼系数会:A、变大B、变小C、不会发生变化D、上述都有可能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1、A、C2、A、C3、A、D 4 、A、B、C、D 5、A、B、C 6、A、C 7、A、B、C1、下述()问题研究的是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A、如果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对产品的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B、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补贴使哪些社会群体受益?C、政府规定农产品的价格会对农业的产出量产生怎样的影响?D、政府税收最终是如何为社会不同群体承担的?2、下述()研究的是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A、降低进出口关税对我国产品结构的影响。

B、对某种产品的价格补贴对社会上哪些群体较为有利。

C、区域间的差别税收政策会使投资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布产生怎样的变化?D、消费税的税负归宿。

3、下述()问题研究的是财政对收入分配的影响?A、农产品补贴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社会群体?B、政府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会使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C、所得税的累进性会对劳动供给产生怎样的影响?D、政府若征收物业税最终会由谁来承担税负?4、下述哪些政策手段会影响社会的资源配置:A、价格补贴B、税收C、政府购买D、公共管制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从结果公平来看,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就越公平。

B、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水平取决于境况最糟糕的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

C、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水平等于社会所有成员的效用之和,一个社会应追求社会总效用的最大化D、如果每个人的收入都按同一个比例增长,吉尼系数也会同比例增长。

6、在一个两人社会中,如果甲的效用从原来的10单位增加到20单位,乙的效用从原来的5单位增加到7单位:A、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增加了。

B、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减少了。

C、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增加了。

D、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减少了。

7、如果一个两人社会中甲乙各自的效用分配存在下述几种可供选择的状态:(1)甲有5单位效用,乙有3单位效用;(2)甲有7单位效用,乙有2单位效用;(3)甲有10单位效用,乙有3单位效用;(4)甲有3单位效用,乙有6单位效用。

下述( )是不正确的。

A、从状态(1)调整到状态(2),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都认为社会福利提高了。

B、从状态(2)调整到状态(3),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提高了,但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下降了。

C、从状态(3)调整到状态(4),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提高了,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没有变。

D、从状态(4)调整到状态(1),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下降了,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没有变。

第三部分判断题1、当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能够通过调整,使得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所有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时,这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处在帕累托效率状态。

( 0 )2、甲每月的收入是2500元,乙每月的收入只有500元。

有人认为这种收入分配状态是公平的,因为甲对生产所做的贡献是乙的5倍。

持这一观点的人所说的公平是指起点公平。

( 0 )3、生产效率只取决于现有的资源和技术,而与消费者的偏好无关。

( 1 )4、假定甲有10个单位的效用,乙有3个单位的效用。

如果通过调整可以使得甲减少为7个单位的效用,乙增加到5个单位的效用。

功利主义认为这种改变是不值得的。

( 1)5、甲的收入是乙的收入的5倍。

有人认为二者收入的差距太大,因此在分配上是不公平的,持这一观点的人所说的公平是结果公平。

(1 )6、假定甲有10个单位的效用,乙有3个单位的效用。

如果通过调整可以使得甲减少为7个单位效用,乙增加到5个单位效用。

罗尔斯主义认为这种改变是不值得的。

( 0 )7、如果改变资源配置后,A的处境更好了,而其他人的处境都没有变化,那么改变后的状态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0 )8、当生产实现帕累托效率时,生产化妆品的资本与劳动边际技术替代率必须与生产航天飞机的资本与劳动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 1 )9、边际转换率表示增加一单位A的产量必须放弃的B的产量。

(1 )10、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就越公平。

(0 )11、罗尔斯主义的选择结果必定是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0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福利经济学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埃奇沃思盒状图生产效率交换效率产品组合效率规则公平起点公平结果公平贫困指数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社会福利潜在的帕累托改进社会福利函数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折衷主义平均主义最小者最大化原则无知的面纱第五部分问答题1、什么是效率,在理论上它需要满足哪些条件?2、什么是公平?有哪些不同的公平观念?3、功利主义与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目标有什么区别?4、什么是无知的面纱?它对社会福利函数有什么影响?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C2、C3、A4、B5、B6、A7、A8、A 9、D 10、D 11、B 12、C 13、B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1、A、C2、A、C3、A、D 4 、A、B、C、D 5、A、B、C 6、A、C 7、A、B、C第三部分是非判断题1、错2、错3、对4、对5、对6、错7、错8、对9、对10、错11、错第四部分名词解释1、福利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研究什么是社会最佳状态的理论,它为评价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提供了分析方法。

2、资源配置:是指社会使用现有资源的方式。

3、收入分配:是指社会产品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以及各经济实体之间的归属。

4、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

这种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又被称为帕累托效率。

5、帕累托改进:如果对某种资源配置状态进行调整,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符合这一性质的调整被称为帕累托改进。

6、生产效率:在资源和技术给定的条件下,一种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任何其他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符合这一条件的资源配置状态就具有生产效率。

它在现实中的含义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7、交换效率:在产品品种和数量给定的条件下,满足某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他任何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的配置状态称为交换效率。

交换效率要求产品在不同消费者之间的配置能使效用大到最大化。

8、产品组合效率:生产方面的产品边际转换率(即生产曲线在某一点的斜率)与消费方面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符合这一条件的资源配置状态被称为产品组合效率。

产品组合效率要求在产出水平给定的情况下产品的品种结构能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9、规则公平:以市场竞争规则来定义的公平,即每个人用自己提供的生产要素通过交换取得生产成果。

公平取决于各人的收入是否与他对生产所做的贡献成比例,而不在于他们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

10、起点公平:主张所有社会成员在竞争的起点应该是公平的,即个人所拥有的天然禀赋相同,机会均等,在此基础上按市场交换规则取得各自的收入份额。

起点公平承认通过市场竞争和交换所形成的收入分配,只是增加了一个限定条件。

11、结果公平:是指生产成果在分配上的均等性,个人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就越不公平,反之就越公平。

结果公平强调社会成员之间收入份额的相对关系。

12、贫困指数:是一种常用的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它是指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13、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平等线围成的面积与绝对平等线与绝对不平等线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的比例被称为基尼系数。

它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数值的大小反映了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性程度。

14、洛伦茨曲线:是衡量一个经济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工具。

将社会成员按收入从低到高排列,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与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所呈现之间的函数构成了洛伦茨曲线。

15、社会福利:是指社会整体的满意程度。

16、潜在的帕累托改进:如果一种调整使得一些人的境况有所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变坏,只要得到改善的人所增加的效用大于受损人所减少的效用,社会总福利通过调整有所增加,这种调整就被称为潜在的帕累托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