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的概念及其特点

合集下载

寓言故事的特点

寓言故事的特点
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一个自以为巧妙的办法。 他在一张纸上写下“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醒目大字 ,然后将纸贴在埋银子那个地方的墙上。他以为这样 才算安全,于是放心地去睡大觉了。
张三的一举一动,都被邻居王二看得清清楚楚。到 了半夜,张三睡熟以后,王二就去屋后悄悄地把三百两 银子挖出来,偷走了。
这王二也是个笨蛋。他怕张三怀疑自己偷了银子, 于是灵机一动,也在埋银子那个地方的墙上,贴了一张 纸,上面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七个醒目大字。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什么道理?
“此地无银三百两”,本来的意思就是这 个地方没有三百两银子,后来比喻想要把事 情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试着用“此地无银三百两”造句
五、随堂练习 (一)叶公好龙
(二)刻舟求剑
学习回顾:
1.什么是寓言故事? 2.寓言故事的特点是什么? 3.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4常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4常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5简单的故事揭示深奥的道理5简单的故事揭示深奥的道理三例题解析三例题解析传说古时候有个人名叫张三
寓言故事
猜猜 图片的故事
四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 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 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 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
二、寓言的特点
(1)篇幅短小,语言精练
(2)具有讽刺性与教育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4)常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
(5)简单的故事揭示深奥的道理
三、例题解析
此地无银三百两
传说,古时候有个人,名叫张三。他好不容易攒了 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但是,他又很苦恼,总担心 别人把银子偷去,不知藏到哪里才保险。

寓言故事的种类及特点

寓言故事的种类及特点

寓言故事的种类及特点
寓言故事是一种通过象征和隐喻手法传达深刻思想的教育形式,寓言故事不仅是对抽象概念的形象演绎,也是对实际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思考和反映,它们通过精炼的故事形式传递深刻的智慧和警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它们通常包含以下三类:
1.哲学观念的形象阐述:这类寓言在庄子的作品中占据较大比例,例如“鲲鹏互化”用以展示宇宙人生的无限,“养生解牛”则是为了宣扬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2.生活学习和记忆的哲理性表达:这些寓言以记语的形式讲述具体的哲理,如“不均手之药”讨论了大小不同的应用,而“大树之树”则是关于无用的价值的探讨。

其他例子包括“望阳兴叹”、“邯郸学步”、“运金成风”和“才与不才”,这些都是用来阐释处理事务和学习的方法。

3.对人现实处境和社会状况的描写:这类寓言具有强烈的社会针对性和批判精神,揭示了虚伪狡诈和唯利是图的社会关系对人类心灵的影响。

例如“神龟羡梦”、“曹山使秦”和“朝三暮四”等作品,都描绘了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

童话、寓言和神话的异同点

童话、寓言和神话的异同点

童话、寓言和神话的异同点导读:童话、寓言和神话的异同点儿童文学中常用到的三种文学样式童话、寓言和神话,到底什么是童话,什么是寓言,什么是神话,也许大家都不太清楚。

早期的一些儿童文学的书籍中,对这三种文学样式也常相提并论,不加区分。

其实,这三者是有区别的。

一、概念。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常采用对自然物作拟人化描写的手法,情节曲折神奇、生动浅显,以适应儿童心理爱好和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用简单的事实表现较深刻的道理的带有劝喻、讽刺意义的小故事。

它大多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和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马克思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它反映出的是远古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性的理解。

二、产生的时间、起源不同。

童话最初也是群众集体创作,在民间流传。

而成为文学的童话,中国始于辛亥革命时期。

其时有孙毓修等编纂的童话集多种。

当时对于童话的概念还是模糊的,认为它无非“儿童的话”。

真正赋予童话新的内容,培植、鼓励童话创作使它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的是现代作家郑振铎。

西方童话比中国略早。

十九世纪中期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颇受读者的青睐。

寓言的产生比神话略晚。

它是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对社会的认识已逐渐深化时产生的。

它是人类自觉的以自己的认识对社会种种形态进行艺术加工。

最初它来自于群众的集体创作,后经过文人收集,提炼形成优美的文学作品。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寓言发展最为兴盛,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著名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群文阅读-读读寓言故事

群文阅读-读读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中的角色通常会面临各 种挑战和压力,通过阅读这些故 事,可以帮助孩子学会面对挑战 和压力的方法,增强抗压能力。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寓言故事中的人物通常需要适应 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的变化,通 过阅读这些故事,可以帮助孩子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融入 社会。
04
寓言故事的阅读方法
选择合适的寓言故事
激发想象力
寓言故事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情节,可以激发孩子的创 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增进亲子关系
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寓言故事,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 进彼此的感情。
在学校教育中应用寓言故事
辅助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将寓言故事作为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特点:抽象概念寓言通常具有思辨性强、寓意抽象、语言 简练的特点,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中深入思考抽象概念的意 义和价值。
03
寓言故事的教育意义
道德教育
培养良好品德
寓言故事通常蕴含着道德观念,通过阅读寓言故事,可以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如诚实、 勇敢、善良等。
增强责任感
寓言故事中的角色通常会承担某种责任或义务,通过阅读 这些故事,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责任感的重要性,增强他们 的责任感。
教育意义
寓言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深刻 的寓意,向读者传递了丰富的道德、 伦理和人生哲理,对于培养人们的品 德、修养和处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02
寓言故事的分以动物为主角,通过 动物的言行和遭遇来传达人类社 会的道德、伦理和智慧。例如《 乌鸦喝水》、《狼和小羊》等。
情境模拟
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孩子扮演寓言故事中的角 色,体验角色的行为和心理,加深对寓言故事的理 解和运用。

寓言的特点

寓言的特点

寓言的特点寓言的特点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寓言的特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寓言的概念和特征(一)什么是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和劝诫的作用。

(《现代汉语词典》第1544页) 我国古代的寓言,起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具有用故事来帮助说理文体元素。

《揠苗助长》、《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都是出自先秦散文。

《伊索寓言》是外国文学中早期寓言的代表作,大部分是拟人化的动物寓言,少部分是以普通人或神为主人公。

(二)寓言的特征寓言一般篇幅短小,语言凝练,常常蕴深刻哲理于浅显语言和生动故事中。

寓言结构简单却富有表现力,一般具有明显的讽喻性和教育性,常用比喻、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法。

它的故事情节多为虚构,主角多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者自然界的其他事物。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2个角度理解文体特点。

1、浅与深寓言故事浅显,道理深刻,它是“穿着外衣的真理”(俄国寓言作家陀罗雪维夫语),这个“外衣”就是故事,“真理”就是蕴涵在故事中的道理和生活经验,为了让一些生活经验和道理能让人明白,寓言常借用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和情节,用讲故事和谈话的风格娓娓道来,故事浅显,但道理深刻。

2、趣与理著名作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个怪物,当他向你走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他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寓言中,生动活泼的故事与深刻的道理和谐统一,它的趣为理服务,它的理通过趣来表现。

二、寓言的解读要点与方法(一)解读要点:寓意,方法:通过分析内容和形象来完成。

寓言是寄托着深刻思想意义的一种简短故事。

“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童话、寓言和神话的区别

童话、寓言和神话的区别

童话、寓言和神话的区别童话和神话的区别在初中语文(人民教育版)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童话、寓言、神话的概念模糊不清,有时指鹿为马,有时混淆不清。

在一些早期的儿童文学书籍中,这三种文学风格经常被不加区分地进行比较。

为了澄清概念,我在这里就来说说它们的区别。

第一,概念不同。

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

这类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刻画形象、反映生活,往往采用对自然物象进行拟人化描写的方法。

剧情曲折、神奇、生动、简单,以适应孩子的心理爱好,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

寓言是一个有比喻意义的故事。

一个具有说服力和讽刺意味的短篇故事,用简单的事实表达深刻的真理。

他们大多用短小的结构、生动的形象、夸张而富有想象力的艺术手法来阐明某种真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

神话是古代人对自然和文化现象的理解和想象的故事。

它是人类早期无意识的艺术创作,是一种具有艺术阐释和艺术描写的想象性集体口头创作。

马克思说,神话是“通过人们的幻想,以无意识的艺术方式处理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原始性的认识。

第二,时间和起源不同。

(圣诞作文)童话最初也是由群众创作,在民间流传。

作为一个文学童话,中国始于辛亥革命。

当时,有许多由孙等人编著的童话。

当时童话的概念还比较模糊,认为无非是“小孩子的话”。

真正赋予童话内容,培育和鼓励童话创作,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的,是现代作家郑振铎。

西方的童话比中国的早一点。

19世纪中叶,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故事,受到读者的青睐。

寓言的产生比神话晚一点。

它是在历史不断发展,人类对社会的认识逐渐加深的时候产生的。

它是人类对各种社会形态有意识的艺术加工,有自己的理解。

*最初来自于群众的集体创作,后来被学者收集提炼,形成优美的文学作品。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寓言兴盛,百家争鸣中流传下来许多寓言。

外国寓言包括来自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来自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来自俄罗斯的《克雷洛夫寓言》。

3、儿童文学阅读指导——寓言(王东凯)

3、儿童文学阅读指导——寓言(王东凯)

船夫又划了一程,浑身热得淌汗,他索性把
自己仅穿的一件单衣也脱掉了。
“呵,太热了!太热了!”他又走进船舱,
把孩子的衣服也脱得精光。
船夫划得多有劲呀,身上冒着热气,淌着汗。
然而他可怜的孩子,在船舱里已经冻僵了。
赏析:
这是一篇直接写人的寓言。显然那位船夫因为自 己热而以为孩子也热,为其脱衣服的事在生活中 不可能出现,但这种主观主义的思维方式却处处 可见。尽管船夫的行为没有造成人亡船翻,但那 个冻僵的孩子身上,不就是主观主义的危害吗? 寓言中的故事,旨在说明哲理,为了使寓意能警 示读者,作者凭借想象,或将生活中不存在的事 情巧妙的组合在一起;或将生活中人们可能有的 行为推向极端化,给你辛辣的讽刺,使读者在这 种夸张和变形中受到教育。
揭示寓意
(一)引导儿童对故事作出评价 (二)引导儿童揭示寓意
蝉与狐狸
伊索
蝉在大树顶上鸣唱。狐狸想要吃掉他,便想 出了一个诡计。他站在树下,一会儿赞美蝉的歌 声悦耳动听,一会儿羡慕地看着蝉,认真欣赏他 的歌声,并劝蝉下来,说他想要看一看是什么样 的动物才能发出这么悦耳的声音。蝉识破了他的 诡计,便摘了一片树叶抛下去。狐狸以为是蝉, 猛扑过去,抓住它。蝉说道:“喂,坏家伙,你 若以为我会飞下来,那就大错特错。我自从见到 狐狸的粪便里有蝉的翅膀之后,就时刻警惕狐 狸。”

(二)形象性
“立象以尽意”是寓言创作的重要手法。黑 格尔在《美学》一书中就把寓言归为: “比喻的艺术形式:自觉的象征。”寓言 是借助设譬立喻的艺术手法来表达寓意的, 是一种譬喻故事。寓言的创作,就是作者 选用某种现实生活的形象,通过联想,连 类比附, 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阐明道理。
(三)简洁性
这个故事是说:美好的东西在质不在量。

寓言诗的特点

寓言诗的特点

寓言诗的特点
寓言诗是一种融合了故事性和抒情性的文学形式,它通过语言和
意象的运用来传达寓意和启示。

下面是关于寓言诗的一些特点:
1.包含故事情节:寓言诗通常以故事的形式展现,通过
描写一个或多个角色的遭遇和经历来传达寓意。

2.反映社会现实:寓言诗常常借助动物、植物或非人物
的形象来投射出人类社会的缺点和问题,进而引发读者的思考。

3.隐含哲理和道德:寓言诗的目的在于通过短小精悍的
故事,传达丰富的哲理和道德观念,帮助人们寻找人生的真理和
价值。

4.使用象征和隐喻:寓言诗经常使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
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其中的寓意。

5.简洁而有力:寓言诗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用词精准,
情节紧凑,使读者在短时间内领悟到主题和寓意。

以下是一篇关于寓言诗特点的文章,采用了markdown格式和标题副标题形式:
寓言诗的特点
故事情节
•寓言诗以故事为形式,通过情节和角色的描写,向读者传达理念和寓意。

社会现实
•寓言诗常常以动物、植物或非人的形象来反映人类社会的缺点和问题。

哲理与道德
•寓言诗通过简短的故事,传达丰富的哲理和道德观念,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真理和价值。

象征与隐喻
•寓言诗经常使用象征和隐喻,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帮助读者理解其中的寓意。

简洁而有力
•寓言诗的语言简洁明了,用词精准,情节紧凑,使读者能够迅速领悟到主题和寓意。

通过以上的列表形式,文中遵守了规则,没有出现HTML字符、网址、图片及电话号码等内容。

采用markdown格式,并使用了标题和副标题的形式,使得文章的结构清晰易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的概念及其特点
寓言:“寓”,寄托;“言”,讲道理。

寓言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

它是人民的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

来源于古代人民的口头创作,借助某种自然物(动物、植物、无生物)或人的活动现象,表达对某种人或社会现象的评价、赞扬、批判或讽刺的作品。

寓言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它的主要特点是:
(1)一般用一个假托的故事来隐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大量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3)具有强烈的夸张和讽刺的意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