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沉淀池计算公式(高版本格式)
平流沉淀池

3.4.1 平流式沉淀池尺寸平流式沉淀池分设2座,每组设计流量:s m h m Q 33429.0=8.1545=74200= ; 沉淀时间T=2.0h ,沉淀池容积:W=QT=1545.8×2=3091.6m 3;考虑絮凝池尺寸,沉淀池池宽B=3.4×3+0.2×2=10.6m ;取沉淀池的有效水深:H=3.5m ,超高0.5m ,则池子总高度为4.0m ;沉淀池长:L=W/Bh=3091.6/(10.6×3.5)=83.3m ,取L=85m ;此时,沉淀池水平流速:v=L/3600T=85/(3600×2)=0.0118m/s=11.8mm/s在10~25mm/s 范围内。
沉淀池长宽比:L/B=85/10.6=8.02>4,长深比:L/h=85/3.5=24.28>10满足设计要求。
沉淀池放空时间以2小时计算,则放空管直径为:m T B L Hd 40.0=3600×25.3×85×6.10×7.0=7.0=5.05.0; 采用钢制DN500mm ,排泥管也采用同样的管径。
3.4.2 沉淀池水力条件复核每池中间设两道200mm 的隔墙将沉淀池分成三格,每格宽3.4m 。
水力半径:R=ω/χ=3.5×3.4/(3.5×2+3.4)=1.14m弗劳德数:F r =v 2/2g=0.01182/(2×9.81)=1.24×10-5 (在1×10-5~1×10-4之间)雷诺数:Re=vR/γ=0.0118×1.14/(1.007×10-6)=1.33×104 (在4000~15000之间) 沉淀池示意见下图:图3-3 平流沉淀池示意图3.4.3 沉淀池的进水设计进水采用穿孔墙布置,尽量做到在进水断面上水流的均匀分布,避免已形成的絮体破碎。
平流沉淀池设计计算

平流沉淀池设计计算⑴ 沉淀池分2组,每组设计流量:Q=Q/2=120000 /2=60000(m 3/d)=2500(m 3/h)=0.694(m 3/s)⑵设计数据的选用:沉淀池平均水平流速V=14mm/s沉淀时间T1=1.5h沉淀池表面负荷Q/A=q=0.6(mm/s)⑶计算沉淀池表面积A=Q/q=0.694×1000/0.6=1156.66( m 2)⑷沉淀池长L=3.6×V ×T=3.6×14×1.5=75.6(m)池宽B =A/L=1156.66/75.6=15.3( m)由于宽度较大,沿纵向设置一道导流墙,分为两格,导流墙砖砌,宽为240mm,每格池宽为(15.3-0.24)/2=7.53(m)。
(5)沉淀池有效水深H 水=QT/RL=2500×1.5/(15.3×75.6)=3.24(m)采用3.6m ,包括保护高。
絮凝池与沉淀池之间采用穿孔布水墙。
穿孔布水墙上的孔口流速采用0.2m/s ,则孔口总面积为0.694 /0.2=3.47(m 2), 每个孔口尺寸定为15cm ×8cm ,则孔口数为3.47/0.15/0.08≈289个。
(6)沉淀池放空时间按3h 计,放空管直径:3600324.36.753.157.07.05.05.0⨯⨯⨯⨯==T BLH d =0.367m 采用DN400mm ,排泥管亦采用DN400mm 。
出水渠断面宽度采用1m ,则出水渠起端水深633.0181.9694.073.173.132322=⨯==gBQ H ,加上出水堰保护高,则出水渠深度为1.0m 。
(7)水力条件校核过水断面面积w=B H 水/2=15.3×3.24/2=24.79m 2湿周x=7.53+2×3.24=14.01m水力半径R=w/x=24.79/14.01=1.77m弗劳德数Fr=V 2/Rg=1.42/177/981=0.1×10-44610~10--在之间,符合要求雷诺数Re=VR/v=1.4×177/0.01=24780(按20t C = 计,水的运动黏度0.0101cm 2/s)(8)集水系统采用两侧孔口出流式集水槽集水①集水槽个数N=8②集水槽中心距 a=B/N=7.53/4=1.88m③槽中流量q 0′=Q/N=0.694/8=0.087 m 3/s考虑到池子的超载系数为20%,故槽中流量q 0=1.2q 0′=1.2×0.087=0.1044 m 3/s ④槽的尺寸槽宽b=0.9 q 00.4=0.9×0.10440.4=0.365m 为便于施工取0.4m.槽长L=60000/500/8/2=7.5m 取10m ,则堰上负荷为375281060000=⨯⨯<500 m 3/(d ·m)起点槽中水深H 1=0.75b=0.75×0.4=0.3m终点槽中水深H 2=1.25b=1.25×0.4=0.5m为便于施工,槽中水深统一取H 2=0.5m⑤ 槽的高度H 3集水方法采用孔口出自由出流,孔口深度取0.07m ,跌落高度取0.05m ,槽超高取0.15m ,则集水槽总高度H 3=H 2+0.07+0.05+0.15=0.77m⑥孔眼计算A 、所需孔眼总面积 20144.007.081.9262.01044.02m gh q =⨯⨯==νωB 、单孔面积 孔眼直径采用10mm ,22520 3.140.017.851044w d m π-==⨯=⨯C 、孔眼个数4.18341085.7144.050=⨯==-ωωn 取1834个。
平流沉淀池计算公式

3 3 2
2 3.333333333 4 1 1.2 0.96 1.2 1.5 5.4 5.4 1 1.5 2.25 1.8 1.8 2.7 2 0.37037037 0.05 7.407407407 0 0 0.6 40 0 3 0.02 98 1000 1.8 0.028 0.028
f1(m2) f2(m2) h4''(m) 7 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容积 V2(m3) l1(m) l2(m) h'4(m) 8 池总高 H(m) H(m) h1(m) h3(m) h4(m)
0.5
方斗上口面积 方斗下口面积 泥斗高度 0.5*(l1+l2)*h4'*b 梯形上底边长 梯形下底边长 梯形的高度 H=h1+h2+h3+h4初沉池 H=h1+h2+h3+h4二沉池 超高,不小于0.3 缓冲层高,非机械排泥0.5,机械排泥 时,缓冲层上缘高出刮泥板0.3 污泥层高
0.16 0.04 0.3 0.0175 0.0175 1 0.4 0.5 2.8 3.4 0.3 0.5 0.2
平流沉淀池计算公式

1、设计进水水质参数设计流量(Q)5000m3/d设计水温(T)25℃COD(C0)500mg/L SS(S0)400mg/LNH3-N(N0)25mg/L TN(TN0)40mg/L2、设计去除率%COD20%SS(S0)40%NH3-N0%TN(TN0)5%3、设计出水水质参数COD(C e)400mg/L SS(S e)240mg/LNH3-N(N e)25mg/L TN(TN e)38mg/L4、沉淀池相关参数及一些基本要求对于城市污水,初沉池表面负荷一般取值1.2-表面负荷(q) 1.2m3/(m2.h)二次沉淀池,活性污泥法后,表面负荷一般取沉淀时间(t) 1.5h生物膜法后,表面负荷一般取值水平流速(v)5mm/s4.1、静压排泥管的直径不应小于200mm4.2、初次沉淀池的静压排泥水头不应小于1.5m;二次沉淀池的静压水头:生物膜法不应小于1.2m,活性4.3、平流沉淀池的长宽比不小于4,一般取值4-54.4、平流沉淀池的长深比不小于8,一般取值8-124.5、池底纵坡:采用机械刮泥时,不小于0.005,一般取值0.01-0.024.6、最大水平流速:初次沉淀池7mm/s,二次沉淀池5mm/s4.7、进出口处应设置挡板,高出池内水面0.1-0.15m。
挡板淹没深度:进口处不应小于0.25m,一般为0.5-1.0m;出口处一般为0.3-0.4m。
挡板位置:距进水口0.5-1.0m,距出水口0.25-0.5m。
5、沉淀池设计计算5.1、池子的表面积(A)173.6111111m25.2、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2) 1.8m5.3、沉淀部分有效容积(V´)312.5m35.4、沉淀池的池长(L´)27m5.5、沉淀池的总宽度(B)6.430041152m复核长宽比:四舍五入得6m复核长深比:5.6、设池子个(格)数(n)2个(格)则每个(格)的宽度(b)3m5.7、污泥部分所需的总容积(V)两次清除污泥间隔时间(T)0.5d污泥密度(γ)1t/m3污泥含水率(ρ0)98%V=Q*(S0-S e)*10^(-6)*100*T/(γ(100-ρ0) ) =20m35.8、池体总高度(H) 2.72m沉淀池超高(h1)0.3m缓冲层高度(h3)0.5m一般取值0.3-0.5污泥区高度(h4)0.12m5.9、污泥斗容积(V1)设污泥斗高度(h4")0.75m7.875四舍五入得8BOD(B0)300mg/LTP(TP0)15mg/LBOD(B0)15%TP(TP0)7.5%BOD(B e)255mg/LTP(TP e)13.875mg/L面负荷一般取值1.2-2.0之间,堰口负荷≤2.9l/(s.m)性污泥法后,表面负荷一般取值0.6-1.0之间 ,堰口负荷≤1.7l/(s.m)物膜法后,表面负荷一般取值1.0-1.5之间,堰口负荷≤1.7l/(s.m)生物膜法不应小于1.2m,活性污泥法不应小于0.9m。
平流沉淀池计算公式

平流沉淀池计算公式平流沉淀池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设施,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和部分有机物。
其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参数和应用场景有所差异。
以下将介绍平流沉淀池的一些基本计算公式:1.水力停留时间(HRT)水力停留时间是指污水在沉淀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其大小会影响沉淀效果。
一般可根据经验公式计算:HRT =容积/流量即V/Q其中,V表示沉淀池的容积(m³),Q表示流量(m³/d)。
一般HRT在1-5小时范围内。
2.悬浮物去除效率(E)悬浮物去除效率是评价沉淀池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可根据实际运行数据或经验公式计算:E = (初始浓度 - 最终浓度) / 初始浓度× 100%其中,初始浓度和最终浓度分别表示进入沉淀池的悬浮物浓度和出水的悬浮物浓度。
3.表面负荷率(q)表面负荷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沉淀池表面的污水流量,其大小会影响沉淀效果。
一般可根据经验公式计算:q = Q/A其中,Q表示流量(m³/d),A表示沉淀池的表面积(m²)。
一般表面负荷率在1-10m³/(m²·h)范围内。
4.水深(h)水深是影响沉淀池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
一般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和经验公式计算:h = V/(A × t)其中,V表示沉淀池的容积(m³),A表示沉淀池的表面积(m²),t表示沉淀时间(h)。
一般水深在1-3m范围内。
5.斜板间距(L)斜板间距是指平流沉淀池中斜板的间距。
其大小会影响过水负荷和排泥效果。
一般可根据经验公式计算:L=√2Hh/(tanθ-tanβ) [L]。
其中,H表示斜板区高度(m),h表示水平板以下的高度(m),θ表示斜板的倾角,β表示斜板波纹的倾角。
一般情况下,斜板的倾角θ采用45°或60°,波纹的倾角β一般采用8~12°。
当已知平流沉淀池的进口流速、沉淀时间、池的平面尺寸及形状系数后,可按计算公式求得池内水流的最大深度、水位波动深度及悬浮物的去除效率等各项指标。
平流沉淀池

一、平流沉淀池污水通过絮凝反应后生成的沉淀物在此处实现泥水分离,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泥,选择平流沉淀池,采用挂吸泥机进行排泥。
按照近期规模10000m3/d进行设计,设置一座沉淀池,并满足截留倍数n0=1时的工况,远期20000m3/d增加一座沉淀池。
*设计参数:有效水深3.0m表面负荷为1.34m3/(m2·h)水平流速:3.8mm/s水力停留时间:2.2 h单格尺寸:L×B×H=29.5m×3.5m×4.0m结构形式:地上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处理后的污水中1万m3/d的流量进入人工快渗池进行二级处理。
*主要附属设备:PHX型刮吸泥机:1台,驱动功率N=0.74 kW吸泥泵:3台,Q=20~30m3/h,N=0.75KW当截流倍数n0=1时,瞬间流量达到833.34m3/h,沉淀池表面负荷为2.68m3/(m2·h),水平流速:7.6mm/s,水力停留时间:1.1 h。
二、5.3.14 综合楼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化验室、宿舍等。
尺寸:L×B=11.7m×9.6m;结构形式:框架二层。
第二节 6.1 项目管理一、6.1.1 实施原则与步骤✧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实施首先应符合国内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设和审批程序,同时积极配合有关单位,为工程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建立专门的机构作为项目执行单位负责项目的实施、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由有关部门委派或指定专人担任项目的法人代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决策、指挥执行等均由项目实施负责人全权负责;✧项目的设计、供货、施工、安装等履行单位应与项目执行单位履行必要的法律手续、违约责任应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执行;✧项目执行单位(用户)应与项目履行单位协商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表,并于履行前提前通知各有关方面;✧项目执行单位应积极为履行单位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项目履行单位也应服从项目执行单位的指挥和调度。
平流沉淀池计算公式

设计流量 (Q)
5000 m3/d
COD(C0)
500 mg/L
NH3-N(N0)
25 mg/L
设计水温 (T) SS(S0)
TN(TN0)
25 ℃ 400 mg/L 40 mg/L
2、设计去除率%
COD
20 %
SS(S0)
40 %
NH3-N
0%
TN(TN0)
5%
3、设计出水水质参数 COD(Ce) NH3-N(Ne)
复核长宽 比复:核长深 比:
0.5 d 1 t/m3 98 % 20 m3
2.72 m 0.3 m 0.5 m 0.12 m
一般取值 0.3-0.5
0.75 m
7.875 四舍五入得
8
BOD(B0) TP(TP0)
BOD(B0) TP(TP0)
BOD(Be) TP(TPe)
300 mg/L 15 mg/L
V=Q*(S0S5e.)8、*1池0^体(-总 高度(H)
5.9、污泥斗 容积(V1)
则每个 (格)的宽
两次清除污 泥污间泥隔密时度间 (污γ泥)含水率 (ρ0)
沉淀池超高 (缓h冲1)层高度 (污h泥3)区高度 (h4)
设污泥斗高 度(h4")
四舍五入得
312.5 m3 27 m
6.430041152 m 6m 2 个(格) 3m
度挡:板进位口置处: 距进水口
对于城市污 水二,次初沉沉淀池 沉淀池设计计算 5.1、池子的 表 5.面2、积沉(淀A)部 分有效水深
173.6111111 m2 1.8 m
5.3、沉淀部 分 5.有4、效沉容淀积池 的 5.池5、长沉(淀L池 的总宽度
平流沉淀池计算公式

平流沉淀池计算公式
首先,需要确定平流沉淀池的设计参数,包括:
1.水流量:即进水流量,单位为m3/h。
2.水质状况:水中悬浮物或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3.药剂投加量:使用的药剂种类和投加量。
4.水流速度:决定水中悬浮物在沉淀池中停留时间的重要参数。
计算公式如下:
1. 确定污水中悬浮物或污染物的浓度,单位为 mg/L。
2.根据污水流量和浓度计算出污水中悬浮物或污染物的负荷,单位为g/h:负荷=流量×浓度。
3.确定药剂的计算公式:不同的药剂种类有不同的计算公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4.根据水流速度和污水负荷计算出药剂投加量,单位为g/h:投加量=负荷×比例系数。
5.根据污水流量计算出污水在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单位为小时:停留时间=沉淀池容积/流量。
6.根据停留时间和药剂投加量计算出药剂总投加量,单位为g:总投加量=投加量×停留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设计中,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可能需要对上述公式进行调整和改变,例如添加一些修正系数或根据既定标准进行修正。
总结起来,平流沉淀池设计需要根据水质状况、流量、药剂投加量和停留时间等参数进行计算。
注意,设计公式只是提供了一个方法,具体的设计需要根据实践和工程要求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 d
(γ)
污泥含水率
(ρ0)
98 %
V=Q*(S0-Se)*10^(6)*100*T/(γ(100-ρ
0) ) =
污泥部分所需容积计算方法
(一)
1 t/m3
211.2 m3
一般采
0.5 用0.3-
每人每日污泥量,L/(人*d)
设计人口,人
330000
两次清出污泥的间隔时间,d
0.166666667
´)
5.4、沉淀池的池长(L)
3m
3300 m3
32.4 m
5.5、沉淀池的总宽度(B)
沉淀池的总宽度取整
(B)
5.6、设池子个(格)数(n)
5.7、污泥部分所需的总容积
(V)
污泥部分所需容积计算方法
(二)
33.95061728 m
34 m
10 个(格)
则每个
(格)的宽
3.4 m
两次清除污
泥间隔时间
4.8、在出水堰前应设置收集 距进水口
与排出浮渣浮渣的设施,一般
4.9、当沉淀池采用多斗排泥
时,污泥斗平面呈正方形或近
4.10、沉淀时间初次沉淀池
1.0-2.5h,二次沉淀池,生物
5、沉淀池设计计算
2
5.1、池子的表面积(A)
1100 m2
5.2、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2)
5.3、沉淀部分有效容积(V
说明: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输
入的数据采用蓝色字体表示。
1、设计进水水质参数
设计流量(Q)
500 mg/L
设计水温
(T)
SS(S0)
400
25 mg/L
TN(TN0)
40
20 %
SS(S0)
40
0%
TN(TN0)
5
400 mg/L
SS(Se)
240
25 mg/L
TN(TNe)
38
52800 m3/d
COD(C0)
NH3-N(N0)
25
2、设计去除率%
COD
NH3-N
3、设计出水水质参数
COD(Ce)
NH3-N(Ne)
4、沉淀池相关参数及一些基
本要求
沉淀时间(t)
m3/
(m2.h
1.5 h
水平流速(v)
6 mm/s
表面负荷(q)
4.1、静压排泥管的直径不应
小于200mm
4.2、初次沉淀池的静压排泥
水头不应小于1.5m;二次沉淀
沉淀部分所需容积,m3
5.8、池体总高度(H)
2.75 m3
沉淀池超高
(h1)
缓冲层高度
(h3)
0.3 m
0.5 m
5.9、单个污泥斗容积(V1)
l2
3.4 m
b
设污泥斗高
度(h
4")
污泥斗容积
0.5 m
(V1)
1
3
1 = h4"(A1+A2+A1A20.5)
式中,A1为上口面积,m2;A2
为下口面积,m2;h4"为高
求
初沉池
2.9
二沉池,活性污泥后
1.7
二沉池,生物膜法后
对于城市污水,初沉池
表面负荷一般取值1.2二次沉淀池,活性污泥
1.7
法后,表面负荷一般取 生物膜法
后,表面负
l/(s.m)
l/(s.m)
l/(s.m)
m
m
m
m
m
33.2 m
18.23
29.54 >需要值
1+2 '
h4 b
2
式中,l1为上底长,m;l2为
下底长,m;h4'为高度,m。
5.11、池子总高度。
缓冲层h3
超高h1
H=h1+h2+h3+h4
h4为污泥部分高度
0.5 m
0.3 m
6.6045 m
℃
mg/L
BOD(B0)
300 mg/L
mg/L
TP(TP0)
15 mg/L
%
BOD(B0)
15 %
%
TP(TP0)
7.5 %
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
BOD(Be)
255 mg/L
mg/L
TP(TPe)
14 mg/L
堰负荷
多采用2-4m
计算堰长L
复核长宽
比:
复核长深
比:
一般取值
0.3-0.5
210.7279693 211 m
要
9.529411765
求
要
10.8
度,m。
2.511473671 m
11.3100031 m3
5.10、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
泥容积V2。设梯形部分高度:
池底坡度为
进水挡板至池壁距离c
出水挡板至池壁距离d
L
下底长
h4'
l1=L+c+d
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
V2
污泥斗和梯形部分污泥容积
2 =
0.01
0.5
0.3
32.4
3.4
0.293
4.3、平流沉淀池的长宽比不
小于4,一般取值4-5
4.4、平流沉淀池的长深比不
小于8,一般取值8-12
4.5、池底纵坡:采用机械刮
泥时,不小于0.005,一般取
4.6、按表面负荷计算时,应
对水平流速进行校核。最大水
4.7、进出口处应设置挡板,
高出池内水面0.1-0.15m。
挡板淹没深
度:进口处
挡板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