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合集下载

文言文常见固定格式

文言文常见固定格式

文言文常见固定格式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凝固结构。

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在高考中经常考到的固定结构。

1、“以为”、“以……为”“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相当。

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石钟山记》)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过秦论》)更多的场合,“以为”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1)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

如: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新唐书·魏征传》)(2)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

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

如:(满座宾客)以为妙绝。

(《口技》)注意:“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2、“所以”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

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1)“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

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2)“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2.“孰与”、“孰若”。用在表示比较和 选择的疑问句中。“孰”是疑问代词,可译 作“谁”“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哪”,它们就在名词或 代词前,可译为“……与……相比,谁(哪 一个)……”;放在动词前,可译为“怎 如”、“何如”、“怎比得上”等。例如: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与其杀是僮,孰若 卖之?
3.“谁……者”中,“谁”是疑问代词, 作谓语;“……者”是“者”字结构,作 主语,“谁……者“等于”“…… 者谁”。 例如: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4.用否定词表示疑问句的有:“有(可、 能、愿)……否”、“不……乎”等。
例如:①秦王以十五城易寡人璧,可予不? ②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003年高考文言文不考与现代汉语不 同的句式,不等于文言文的固定句式不需 要掌握,文言文语段阅读理解和句子翻译 都需要同学们掌握文言文固定句式,切不 可以大意!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 办)、何如(怎么样)、如......休 (把......怎么样)、得无......耶(大 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 (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 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 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 (不是......吗)、得无......乎(难 道......吗)、孰与、孰若(跟...... 相......)何......为(为什么......呢
文言文疑问句里的固定结构:
1、“如何”(何如)、“奈何”(何若)。 “如”“奈”“若”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 它们组成固定格式,相当于现代汉语“怎么样 ”“为什么”“什么样”等。例如:①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②奈何取之尽滋铢,用之如 泥沙?③此为何若人? 还可以将上述固定形式扩展,变成“如…… 何”、“奈……何”、“若……何”等句式,相 当于现代汉语“对(把)……怎么样(怎么办)” 。例如: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巫妪、三老不 来还,奈之何?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3/(3)奈何……?(……怎么办?/为 什么……?) ○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阿 房宫赋》) 4/(4)如……何?奈……何?(拿…… 怎么样呢?) ○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5/(5)孰与……?(与……相比,哪 个……?)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 谏》)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 颇蔺相如列传》) 6/(6)何为……?(为什么……?) ○君何为生我家?
10/(3)何……为?(……为什么呢? /……干什么呢?)/奚……为?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为:为,wéi,语气词,表示反诘 或感叹。奚以:为什么。 ○何辞为?(《鸿门宴》) 11/(4)何……之有?(有什么…… 呢?) ○宋何罪之有()○夫晋何厌之有? (《左传〃僖公三十年》)
12/(5)安……哉(乎)?(哪里/怎 么……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13/(6)不亦……乎?(不也是…… 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 语》)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察今》) 14/(7)……非……欤?(……不 是……吗?) ○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解读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 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 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 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 不变。 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 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 种。
1、表示疑问
1/(1)何以……?(根据什么……?凭什 么……?) ○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 传》)(“以何”)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论语》) 2/(2)何所……?(所……的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所思/所忆的是什么?) ○卖炭得钱何所营? (《卖炭翁》)

文言文固定句式

文言文固定句式

先生在军中,是否确凿知道原扬州阁部史公果真死了,还是没有死呢? 求之欤,抑与之欤? 这是夫子自己求来的呢?还是诸候自己带着问题来找夫子的?
三、表感叹和揣度的固定结构
1、何其……也。译为“多么……啊”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 虞卿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山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那么,(生离乊苦)比死更为痛苦,我们对这样情况该怎么办呢? 寇深矣,若之何?《左传》敌人已经深入了,我们对他们怎么办?
独不怜公子姊乎? 难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祸与患常常是从微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并且智勇的人大多被他们所溺爱的事物困住,难道仅仅
是溺爱伶人才会造成祸患吗?
二、表示选择的固定句式
1、"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 (这样),就是(那样)"。
虞卿预料事情(的结果),揣测揆度情理,为赵国出谋划策,这是多么工于智谋机巧啊!
2、
“一何……”译为“多么……啊”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拔剑割肉,壹何壮也!《汉书·东方朔传》
赠从弟 刘祯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8、“岂……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一、表示疑问:1.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②“求,尔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3.何以……?(可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4.何所……?(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5.奈……何、若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6.孰与……,与……孰。

(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7.何故(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

)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洁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二.表示反问1.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怎么能说得完呢!)2.何……为?(可译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正像屠宰用的刀砧,我们就像砧上待人宰割的鱼肉,还要告辞什么呢?)3.何……之有?(兼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怎么能……呢?”)①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4\.安……哉(乎)?(可译为“哪里……呢?”“怎么……呢?”)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5\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6\.顾……哉?(可译为“难道……吗?”)①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7\.独……耶(乎、哉)?(可译为“难道……吗?”)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吗?《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乎?《信陵君窃符救赵》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难道仅是溺爱伶人才会造成祸患吗?)三、表示感叹1.何其(可译为“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2.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①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②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3\ 一何(可译为何等、多么、为什么……那么……)①吏呼一何怒四、表示揣度1.无乃……乎? (可译为“恐怕……吧?、只怕……吧?”等)①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②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2.得无......耶,得无……乎,(可译为“大概......吧、恐怕......吧、该不是……吧?能......吗?(兼表反问)”等)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②曰:“日食饮得无衰乎?③“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3.其……欤?(兼表反问)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庶几……欤?(可译为……或许……吧?)①吾王庶几无疾病欤?(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五、表示选择1.与其……孰若……?(可译为与其……,不如……?)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完整版)常见文言固定句式

(完整版)常见文言固定句式

常见固定句式及其翻译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袭,约定俗称,经久不变。

这些固定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表示某种语气的固定结构1.表判断语气。

(1)常见的有“无以”“所以”或“者…也”等。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李密《陈情表》“无以”相当于“没有用来…的办法”。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所以”相当于“是用来…的”。

④亚父者,范增也。

——司马迁《鸿门宴》⑤非我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师说》“者…也”表判断是常见的,还有“者也”连用等,例句很多,不再赘述。

(2)“……之谓也”(用在句末,表示总结性判断的固定结构,又是宾语前置的结构。

)—般译为:“说的就是……”或“大概说的就是……吧”。

“……之谓……”(用在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里的“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叫作……”、“……称作……”、“……认为……”、“……说……”。

①“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译文:“《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

’——(这话)说的就是夫子您这样的人。

②“野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文:"俗语说:'知道了很多道理,自以为没人能赶上自已了。

'这说的就是我呀。

”③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译文:百姓认为我吝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了。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译文:这叫作失去了他的羞耻之心。

2. 表疑问语气。

表疑问语气的固定句式比较多,常见的有:(1)如……何、若……何、奈……何;中间可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例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译文: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2)“如何(何如)”、“若何”、“奈何”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怎么样”“为什么”“怎么”等。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一、表示疑问:1.奈何(可译为“如何办、怎么、什么缘故”等)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如何办”等)①以五十步笑百步,那么何如?《寡人之于国也》②“求,尔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3.何以……?(可译为“依照什么……?凭什么……?什么缘故?怎么会?”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什么缘故要讨伐它呢?)4.何所……?(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5.奈……何、假设①虞兮虞兮奈假设何?《垓下歌》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6.孰与……,与……孰。

(可译为“跟……比较,哪个……”)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7.何故(可译为“什么缘故,什么缘故,怎么”。

)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什么缘故要维持美玉一样的高洁道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二.表示反问1.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怎么能说得完呢!)2.何……为?(可译为“什么缘故要……呢?“还要……干什么呢?”)①现在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此刻人家正像屠宰用的刀砧,咱们就像砧上待人宰割的鱼肉,还要告辞什么呢?)3.何……之有?(兼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怎么能……呢?”)①勾践曰:“苟得闻子医生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医生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4\.安……哉(乎)?(可译为“哪里……呢?”“怎么……呢?”)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然豫州新败以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5\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②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察今》6\.顾……哉?(可译为“莫非……吗?”)①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7\.独……耶(乎、哉)?(可译为“莫非……吗?”)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吗?《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乎?《信陵君窃符救赵》③夫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莫非仅是溺爱伶人材会造成祸害吗?)三、表示感叹1.何其(可译为“什么缘故那么”“怎么如此”“何等”“怎么那么……啊”)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2.直……耳!(可译为“只只是……算了”)①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②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3\ 一何(可译为何等、何等、什么缘故……那么……)①吏呼一何怒四、表示揣度1.无乃……乎? (可译为“恐怕……吧?、只怕……吧?”等)①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②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2.得无......耶,得无……乎,(可译为“可能......吧、恐怕......吧、该不是……吧?能......吗?(兼表反问)”等)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②曰:“日食饮得无衰乎?③“今民生擅长齐不盗,入楚那么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3.其……欤?(兼表反问)①巫医、乐工、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庶几……欤?(可译为……或许……吧?)①吾王庶几无疾病欤?(咱们的国君可能没有生病吧?五、表示选择1.与其……孰假设……?(可译为与其……,不如……?)与其有誉于前,孰假设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假设无忧于其心。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一、表陈述语气1.虽然1)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2)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班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2.然则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3.然而1)谨庠序之教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于是1)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5.可以1)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6.有以、无以1) 吾终当有以活汝。

2) 信喜,谓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3)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4) 河曲智叟无以应。

7.是以1)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8.所以1)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3) 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9.以……为……1)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3)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二、表示疑问:1.何以(为)1)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也2)不然,籍何以至此?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2.孰与(若)1)沛公曰:“(项伯)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3.如(若、奈)何1)与不谷同好,如何?2)使归就戮于秦,以遂寡君之志,若何?3)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4.如(若、奈)……何1)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2)年饥,用不足,如之何?3)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5.何……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三.表示反问1.独……乎(哉、邪)1)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2)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2.其……乎3)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不亦……乎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何(奚)以……为7)匈奴未灭,何以家为?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四、表感叹语气1.何其1)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2)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2.一何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3.何……之……4)亡一羊,何追者之众也!5)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五、表揣度语气1.无乃……乎?1)劳师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2.得无……乎(耶)2)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3)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六、其他1.何……之有?(兼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怎么能……呢?”)2.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3.与其……孰若……?(可译为与其……,不如……?)4.向使:(可译为“假如,如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导读: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

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