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屋面维修方案
岭南古建筑屋面修缮施工工法(2)

岭南古建筑屋面修缮施工工法岭南古建筑屋面修缮施工工法一、前言岭南地区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古建筑形式独特,屋面修缮是古建筑保护与修复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岭南古建筑屋面修缮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岭南古建筑屋面修缮施工工法主要有以下特点:1. 传承古法:岭南古建筑屋面修缮施工工法注重传统技艺的继承与保护,尊重古建筑的原始结构和建筑材料。
2. 整体修缮:采用整体修缮的方式,从屋面整体结构到瓦片细节都予以修复,保持古建筑的完整性和原汁原味。
3. 手工匠艺:工法强调人工修复,对瓦片、檐口、角瓦等进行手工细致修复,传承传统的匠人技艺。
4. 防水性能:注重修缮后屋面的防水性能,采用适合岭南特点的防水涂料和防水材料,确保屋面的使用寿命。
5. 美观性:修缮后的屋面不仅要具备防水功能,更要具备较高的装饰性,注重改善古建筑的美观效果。
三、适应范围岭南古建筑屋面修缮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岭南古建筑的屋面修缮,包括旧有古建筑的修复和新建古建筑的屋面施工。
四、工艺原理岭南古建筑屋面修缮施工工法的原理是基于以下几点:1. 材料选择:根据古建筑原始材料和结构特点,选择相应的修缮材料,如古建筑专用瓦片、古建筑专用草泥等。
2. 支撑结构加固:对于古建筑屋面的支撑结构,进行加固处理,以确保修缮后的屋面结构稳定可靠。
3. 屋面修复:对古建筑屋面的瓦片、檐口等进行细致修复和替换,补充缺失部分,保持古建筑原本的风貌。
4. 防水处理:采用防水材料和防水涂料,对屋面进行防水处理,确保屋面的防水性能。
5. 装饰修饰:对修缮后的屋面进行装饰修饰,还原古建筑原有的美观效果。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锚定支撑结构:根据屋面结构的需要,在支撑结构上进行锚定,确保修缮后的屋面结构稳定。
2. 清理旧材料:清理古建筑屋面上的旧瓦片、废弃材料等,并对受损部分进行清理。
古建筑外面修复工程施工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古建筑外面修复工程是保护古建筑的重要环节,旨在恢复古建筑的原貌,保护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本方案针对古建筑外面修复工程,提出以下施工方案。
二、施工目标1. 恢复古建筑外面原有的历史风貌;2. 保证修复工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3. 提高古建筑的使用寿命,延长其保护周期。
三、施工范围1. 古建筑墙体;2. 古建筑屋面;3. 古建筑门、窗、檐口等附属构件;4. 古建筑基础部分。
四、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古建筑的结构、构造、材料及工艺要求,确保施工方案的准确性。
(2)人员组织:成立施工项目组,明确各岗位责任,组织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3)材料准备:采购符合古建筑原材料的修复材料,确保材料质量。
2. 施工步骤(1)墙体修复1)拆除墙体上的松动部分,清理墙体表面;2)根据墙体损坏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方法,如:水泥砂浆、糯米砂浆、石材等;3)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墙体加固,确保墙体稳定性。
(2)屋面修复1)拆除损坏的屋面瓦片,清理屋面;2)根据屋面损坏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方法,如:琉璃瓦、青瓦、水泥砂浆等;3)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屋面防水处理,确保屋面防水效果。
(3)门、窗、檐口等附属构件修复1)拆除损坏的门、窗、檐口等构件;2)根据构件损坏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方法,如:木材、石材、铁艺等;3)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构件加固和修复。
(4)基础部分修复1)拆除损坏的基础部分;2)根据基础部分损坏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方法,如:水泥砂浆、石材等;3)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加固和修复。
3. 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2)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修复效果;(3)对修复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材料质量。
4. 施工安全管理(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2)做好施工现场的防火、防盗、防坠落等工作;(3)严格执行施工现场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古建筑修缮方案

古建筑修缮方案古建筑修缮方案古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和历史遗产的珍贵代表,保护和修缮古建筑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
本方案旨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保留其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同时提升其安全性和实用性。
一、修缮原则1.保护原则:尊重古建筑的历史风貌和原有结构,保留和修复原建筑材料和构件。
2.稳定原则:加固古建筑的结构,确保其稳定和安全。
3.复原原则:恢复古建筑的原始功能和布局,还原其历史场景和空间感。
4.实用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对古建筑进行功能性改造,满足现代生活和文化活动的需要。
二、修缮内容1.外观修复:对古建筑的外墙、屋面等进行修复和保养,修复裂缝、渗漏等问题,保持建筑整体的完整性和美观。
2.结构加固:对古建筑的结构进行加固,修复已损坏的结构构件。
使用传统建筑材料和技术,尽量保持原有的结构风格和工艺。
3.防水处理:加强古建筑的防水功能,对地下室、墙体、屋面等进行防水处理,防止雨水渗漏和湿气侵蚀。
4.室内修缮:对古建筑的室内空间进行修缮,恢复原有的布局和装饰风格,修复古建筑内部的损坏等问题。
5. 设施更新:根据实际需要,在保护古建筑原貌的前提下,更新古建筑的设施和配套设备,提升其功能性和实用性,满足现代生活和文化活动的需求。
三、施工流程1. 执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对古建筑进行详细的勘测和评估,制定详细的修缮方案和施工计划,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和许可。
2. 进行外观修复工作,包括清理建筑表面的污染物和乱堆物,修复墙体和屋面的裂缝,对外立面进行彩绘修缮等。
3. 进行结构加固工作,包括对古建筑的梁、柱、墙等进行加固修复,使用传统建筑材料和工艺,确保修缮后的古建筑结构稳定和牢固。
4. 进行防水处理工作,包括对地下室、墙体、屋面等进行防水材料的涂刷和堵漏处理,以确保古建筑内部不受雨水渗漏和湿气侵蚀。
5. 进行室内修缮工作,根据古建筑的原始布局和装饰风格,进行室内空间的修复和装饰,修复古建筑内部的损坏等问题。
6. 进行设施更新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对古建筑的设施和配套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提升其功能性和实用性。
古建筑常见损坏及修复方法

古建筑常见损坏及修复方法古建筑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但由于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的侵蚀,古建筑常常会遭受各种损坏。
为了有效修复古建筑并保护其文化价值,我们需要了解古建筑常见的损坏类型以及相应的修复方法。
首先,古建筑的漏水问题是常见的损坏现象之一、在古建筑的屋顶、墙壁和地面等部位,由于材料老化或结构问题,往往会导致漏水。
对于这种情况,修复方法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首先是修复受损的材料,比如更换破损的瓦片、砖块等。
其次是加固古建筑的屋面和墙体结构,以提高其防水性能。
最后是采取措施改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及时排出,避免积水导致古建筑发霉和腐烂。
古建筑的墙体开裂也是常见的问题。
墙体开裂可能是由于地基下沉、墙体材料的老化或结构设计的缺陷等原因引起的。
修复墙体开裂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是清理和修复裂缝,填充适当的材料,如石灰、砂浆等,以增强墙体的稳定性。
其次是加固墙体结构,可以在墙体内部加入钢筋等材料,以提高抗震性能。
最后是检查和修复地基问题,确保墙体稳定。
古建筑的木构件也容易受损。
由于木材的老化、虫蛀和湿度等问题,古建筑的木构件经常会出现腐朽、断裂和变形等情况。
修复木构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是清理和修复受损的木构件,可以用适当的材料填充裂缝,修补破损的部分。
其次是加固古建筑的木结构,可以采取加固梁柱等措施,以提升整体的稳定性。
最后是进行防腐处理,涂刷防腐剂,以延长木构件的使用寿命。
古建筑的表面装饰也容易受到损坏。
比如墙体的壁画、雕塑和彩绘等,经过时间长了,会出现脱落、褪色和剥落等问题。
修复古建筑的表面装饰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是对受损的部分进行清理,清除颜料残留和杂质。
其次是修复受损的部分,可以使用适当的材料进行粘贴和填充。
最后是进行保护性处理,如涂刷保护性涂料和防晒剂,以保护古建筑的外表面。
综上所述,古建筑的常见损坏类型包括漏水、墙体开裂、木构件受损和表面装饰受损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修复方法,如修复受损材料、加固结构、清理和填补裂缝、涂刷防护剂等。
古建筑修复施工方案

古建筑修复施工方案古建筑的修复施工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包括修复范围、修复原则、修复方法、修复材料等内容。
下面是一个关于古建筑修复施工方案的例子,供参考。
【修复范围】本次古建筑修复工程的范围为XX古建筑内外部墙体、屋面、木构件和石构件等。
【修复原则】1.保护原材料:尽量保留原有材料,避免大幅度更换和破坏原有结构。
2.符合古建筑特点:修复材料和方式应尽可能保持与原建筑一致,呈现出古建筑的历史风貌。
3.修复与加固结合:对于存在破损和脱落的构件,修复的同时进行加固,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修复方法】1.清理:对古建筑内外部墙体和屋面表面的污物进行清理,采用机械和手工清理相结合,避免对原材料造成二次伤害。
2.修复砌体:对部分破损严重的墙体进行局部修补,使用与原砌体相同材料进行修复,并保持与周围砌体的一致性。
3.修复木构件:对古建筑内部的木构件进行检查,对破损的木构件进行修补或更换,使用与原木构件相同材质的木材,并进行适当处理防腐。
4.修复石构件:对古建筑外部的石构件进行检查,对破损的石构件进行修补或更换,使用与原石构件相同材质的石材,并进行适当处理防腐。
5.屋面修复:检查古建筑的屋面,并对破损的瓦片进行修补或更换,使用与原瓦片相同材质的瓦片,并进行适当的防水处理。
【修复材料】1.砌体修复:采用传统的黄沙、石灰和水泥等材料进行砌体修复,保持与原有建筑材料的一致性。
2.木构件修复:选择与原木构件相同材质的木材进行修复,如紫檀、楠木等,并进行防腐处理。
3.石构件修复:选择与原石构件相同材质的石材进行修复,如花岗岩、青石等,并进行防腐处理。
4.屋面修复:选择与原瓦片相同材质的瓦片进行修复,如琉璃瓦、波形瓦等,并进行适当的防水处理。
【施工步骤】1.建立施工工地:设立施工安全标志,并划定施工范围,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与秩序。
2.清理工作:对古建筑的内外部墙面、屋面进行清理,清除杂物、涂料等,为修复工作做准备。
古建筑保护修缮方案范本

古建筑保护修缮方案范本古建筑保护修缮方案范本一、背景介绍古建筑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许多古建筑面临着严重的破损和损毁。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产,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古建筑保护修缮方案。
二、修缮目标1. 保护古建筑原有的历史风貌和建筑特色;2. 提升古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3. 提高古建筑的整体形象和公共价值;4. 注重修缮工程的可持续性,延长古建筑的使用寿命。
三、修缮原则1. 精准还原:保持原貌,尽量保留古建筑的原始材料、构造和装饰,避免过度修复和改动;2. 修旧如旧:在修复过程中,采用原材料和传统工艺,为古建筑赋予历史的痕迹和岁月的韵味;3. 兼顾实用与观赏:在修缮过程中,兼顾古建筑的实用性和观赏性,使其成为可持续利用的文化空间;4. 安全至上:修缮过程中,关注古建筑的结构安全和火灾防范,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5. 古今结合:在古建筑的修缮中,合理融入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理念,既保护传统文化,又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四、修缮措施1. 文物保护:清理古建筑周围的杂物,设立警示牌并加强监管,修建围墙和栏杆,制定严格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2. 结构修复:首先对古建筑的结构进行全面评估,修复和强化古建筑的基础、墙体和梁柱等主要承重部位;3. 屋面修缮:修复古建筑的屋面,采用符合历史风貌的传统材料和工艺,修复破损的瓦片和木构件;4. 门窗修复:修复古建筑的门窗,保留原有的材料和形制,修复破损的门窗框架和玻璃;5. 壁画保护:对古建筑内外的壁画进行清洗和修复,采用专业技术保护壁画的色彩和纹饰;6. 灯光照明:合理布置灯光照明系统,突出古建筑的特色和美感,并注重照明的节能环保;7. 环境整治:美化古建筑周围的环境,清理垃圾和杂草,种植适合古建筑环境的植物,改善周边的交通和照明设施;8. 定期维护:制定古建筑的定期维护计划,定期检查和维修古建筑的破损和老化部位。
古建筑屋面维修方案

古建筑屋面维修方案古建筑屋面维修一直是保护和维护古建筑本身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古建筑屋面往往会出现脱落、老化、漏水等问题,如果在维修过程中不得体地用新材料替代,就会破坏古建筑的原有风貌。
因此,制定一个古建筑屋面维修方案十分必要,以确保古建筑的完整性和保护价值。
首先,需要进行屋面修复的现场调查和评估。
通过观察古建筑的屋面现状、材料的损坏程度以及可能存在的结构问题,制定修复策略。
在调查的过程中,需要对屋面上的瓦片、木构件和防水层进行详细检查,并记录下每个部分的状况和损坏程度。
其次,根据调查的结果,对不同的修复工作进行分类。
对于古建筑屋面的维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瓦片修复、木构件修复、防水层修复和屋面结构加固。
在制定维修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修复工作,确保各个部分的修复相互协调,不破坏整体的一致性。
瓦片修复是古建筑屋面维修的重要环节。
对于破损或脱落的瓦片,可以选择修复或替换。
修复时,可以使用专业的瓦片切割工具将破损的瓦片切割下来,并使用胶水或胶泥将其固定到原位。
替换时,要注意选择与原有瓦片材质和风格相近的新瓦片,以确保整体的一致性。
木构件的修复主要包括修复破损的木梁、木柱等。
对于破损的木构件,可以使用木胶水进行修复,将破损的部分粘贴在一起。
如果破损的程度较重,可以考虑更换整个木构件。
在进行修复和替换时,要尽量保持原有的木材质和工艺特点,以保持古建筑的历史风貌。
防水层的修复是确保古建筑屋面不漏水的重要环节。
对于老化或破损的防水层,可以选择使用专业的防水材料进行修复。
修复时,要注意将防水材料与古建筑的材料和风格相协调,避免对古建筑的原貌产生不良影响。
屋面结构加固是确保古建筑屋面稳固性的关键。
对于有结构问题的古建筑屋面,可以使用加固材料或调整结构进行修复。
加固材料可以是钢筋、钢板等,可以使用专业的工具和设备进行加固。
在进行古建筑屋面维修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尽量保持原有的材料和工艺特点,避免使用新材料和技术影响古建筑的历史风貌。
古建筑建筑修复方案

古建筑建筑修复方案一、前言。
咱这古建筑就像一位年迈的长者,有着无数的故事和回忆。
但岁月这把杀猪刀,让它变得伤痕累累。
所以呢,咱们得好好给它来个大变身,让它重新焕发光彩,继续在时光里傲娇地矗立着。
二、古建筑基本情况。
1. 身份鉴定。
先得搞清楚这古建筑是啥来历,就像查户口一样。
是明清时期的民居呀,还是唐宋的寺庙之类的。
这决定了咱们修复的时候该遵循啥风格,总不能把明清风格的建筑修成现代简约风吧,那可就乱套了。
2. 现状勘查。
这一步就像给古建筑做个体检。
瞅瞅屋顶,是不是瓦片都七零八落了,像掉了头发似的。
再看看墙壁,有没有裂缝,就像人脸上的皱纹,不过这裂缝可不能忽视,可能是结构出问题的信号。
还有门窗,是不是腐朽得都快散架了,就像老人摇摇欲坠的牙齿。
三、修复原则。
1. 修旧如旧。
这可是基本原则,咱可不是要把古建筑变成一个崭新的仿古建筑。
要保留它的沧桑感,就像给老奶奶做美容,不能整成个小姑娘,只是把脸上的污渍去掉,皱纹还得在那儿,那才是岁月的痕迹。
2. 最小干预。
能不动的地方就别动,能小修的绝不大改。
古建筑就像一个脆弱的病人,手术做得越大风险就越高。
所以咱们要像个温柔的医生,轻轻地下手。
四、修复步骤。
1. 结构加固。
如果古建筑的骨架不稳,那可不行。
就像人要是骨质疏松,得给它打个“钙针”。
如果是柱子歪了或者梁断了,就得用传统的木工工艺,加上现代的加固技术。
不过要注意,加固的材料要尽可能隐蔽,不能破坏建筑的外观。
2. 屋面修复。
屋顶的瓦片就像古建筑的帽子。
要是帽子破破烂烂的,可不好看。
先把那些碎瓦片小心地清理掉,然后按照原来的样式,一块一块地把新瓦片补上。
如果是脊兽之类的装饰掉了,还得找能工巧匠重新雕刻,要雕得跟原来的一模一样,那才叫本事。
3. 墙体修复。
墙上的裂缝得先研究研究,是地基沉降引起的,还是单纯的风吹雨打造成的。
如果是小裂缝,就用传统的勾缝材料把它补上。
要是裂缝大了,可能就得拆了重新砌,不过拆的时候要小心翼翼,把每一块砖都编号,就像给它们每个人都发个身份证,这样重新砌的时候就不会乱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 **概述………………………………………………….二 ***概述……………………………………………….三工期及质量要求………………………………………….四勘察报告………………………………………………….五维护保养方案设计……………………………………….六图纸……………………………………………………….七附件一:白蚁防治施工方案…………………………….(1)屋面白蚁防治处理……………………………………….(2)天棚板白蚁防治处理……………………………………….八附件二:脚手架搭设方案………………………………(一)脚手架总体方案…………………………………………(二)杆件与扣件的选材………………………………………(三)脚手架的高度、步距和纵距…………………………………(四)脚手架的稳固保护措施………………………………………(五)基础施工要求………………………………………………(六)搭设工艺…………………………………………………(七)验收与保养…………………………………………………(八)拆除工艺…………………………………………………九附件三:屋面维修方案………………………………………. (一)腐朽的木梁枋加固……………………………………………(二)对梁枋的干缩裂缝的处理要求……………………………………(三)梁头下垂和腐朽的凹角梁加固……………………………………(四)腐朽的椽子、飞椽、檩条、望板修缮………………………………(五)屋顶的修缮…………………………………………………(六)修缮时应遵守的规定…………………………………………十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措施…………………………………(一)质量保证措施………………………………………………(二)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成品保护措施………………………………十一施工进度计划表………………………………………………****屋面维护保养(一)**概述***坐落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20个重点公园之一。
建于清光绪9年,雅号“寄啸山庄”,意取自陶令“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情”之意。
又因主人姓何,故俗称**。
主人何芷舠曾任清朝汉黄德道台。
**于一九八八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林古建界泰斗罗哲文先生称其为“晚清第一园”。
**吸取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精华,又融入了西洋建筑的格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全园空间有东西花园、住宅庭院和片石山房三部分组成,建筑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厅堂98间,主体建筑前后三进,全部用水磨砖砌成。
《扬州揽胜录》一书,称其为“咸(丰)同(治)后城内第一名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
**“南宅北园”,南为住宅,有楠木厅、牡丹厅、船厅、玉绣楼等建筑。
楠木厅体量宏大,做工精细;船厅则以厅为船,厅外四周的铺地以瓦片、卵石为波,意寓水上行舟,其构思绝妙。
廊柱上有“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的楹联。
北为花园,园中最佳景观,曲池假山,飞桥凌波,中建有水心亭,可供演戏之用。
周围建有桂花厅、**厅、赏月楼环绕,均为二层楼廊。
池面西南建有雄浑假山一座,池南有赏月楼。
**整体布局严谨,疏密有度,不仅在平面上达到移步换景的境界,更在高低不同的视点中,园景产生不同变化。
此为江南园林中的孤例。
(二)***概述***因中楼的三间稍突,两侧的两间稍敛,屋角微翘,形若**,故而俗称“**厅”。
原为园主何芷舠宴请宾客令其一饱口福之处,亦称“宴厅”,厅内木壁上刻着历代名碑字画刻,均为名家手笔:如苏东坡的竹,郑板桥的兰,唐寅的花鸟,曹操的诗等,雕刻面积达140平方米,从这些书画作品美术工艺中,可以看出画家飞逸的翰墨,雕刻家明快的刀刃,流畅的线条,都得到了极为细致的体现,人们在此可一饱眼福。
(三)工期及质量目标工期目标为25个有效工作日,施工进度计划见附表;质量目标为合格工程。
(四)勘查报告(1)二层走廊:走廊地板外沿长年雨淋日晒,板面翘曲、开裂(图一);栏杆油漆剥落(图二);(2)室内天棚:天棚表面完好,但因长期封闭及屋面雨水渗漏,造成天棚内部局部腐烂;屋顶桁条及木椽部分也出现腐坏、旺砖生霉斑、腐蚀(图三);图一(3)屋面:**厅年代久远、长年失修,屋面瓦旺变形、防水层破坏,造成雨水渗漏,旺砖生霉斑,椽与檐枋局部有腐烂;屋脊损坏、断裂(图四-八);(五)维护保养方案设计1.维修目的:通过维修排除险情隐患,恢复建筑原貌,保存建筑原有风格;此次工程性质为“维护保养”工程。
此次维修工程将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古建筑消防管理原则》之规定,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做到修旧如旧。
2.工程施工:1)白蚁防治:屋面桁条、椽等木构件白蚁防治,其方案见附件一。
2)二层走廊:对有安全隐患的损坏地板进行更换,松动的地板进行加固;对影响美观的栏杆油漆出新;3)室内天棚:方案一:拟拆除天棚板,恢复古建筑屋面原样;方案二:根据业主要求,若仍需恢复天棚,则将天棚板拆除后,对背面进行清理、防腐,对屋面桁条、梁、椽等有腐坏的进行更换,全部做防腐处理后恢复天棚;4)屋面:瓦旺落地,更换损坏的桁条、木椽。
对新旧桁条、椽进行白蚁图二图三防治,做国漆,更换腐蚀的旺砖,将原旺砖浇刷披线,增强美观效果;屋面做法:旺砖上做SBS防水层,防水层上做钢丝网水泥砂浆薄型糙望,盖瓦;遵照屋脊原样式,重新砌筑;详见附件二。
图四图五图六图七图八附件一白蚁防治施工方案为积极配合**对**厅屋面的整修,积极有效地控制白蚁危害,现将**厅屋面在整修过程中进行白蚁防治的施工方案制订如下:(1)屋面白蚁防治处理屋面揭顶,瓦望下地后,所有的椽、梁等用3-5%乐斯苯药液进行全面喷洒处理,所有需要更换的木料在制作成半成品后,都必须在地面用3-5%乐斯苯药液全面处理后,方可使用。
(2)天棚板白蚁防治处理天棚如仍需恢复原样,在拆除后用2%乐斯苯药液对板条和木龙骨进行全面的喷洒处理。
并在沿墙部位全面注入2%乐斯苯药液,如有需更换新的天棚板,需在安装前,用2%乐斯苯药液对板条进行全面的喷洒处理后方可安装。
附件二脚手架搭设方案1、脚手架总体方案根据**厅结构的特点和脚手架构架设置和使用要求的一般规定,外架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
因施工地点位于景区内,为避免给游客带来影响,脚手架搭设将超出屋面2m高度,外围使用密目网围护,并在复道回廊与**厅交接部位设置挡栏,不影响游客对其他景点的观赏。
2、杆件与扣件的选材2.1杆件的规格与要求2.1.1杆件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2.1.2选材要求:管件无凹凸状,无疵点裂纹和变形,无锈蚀。
2.2扣件的规格与要求2.2.1扣件规格: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
2.2.2扣件要求: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规定。
不得有裂缝、变形、缩松等缺陷,铆合处活动应良好。
2.3附件:竹笆、密目网。
3、脚手架的高度、步距和纵距3.1外脚手架高度:根据**厅高度设置,在15m以下;3.2步距:步距均按1800mm施工。
3.3里立杆与墙距离:为保证操作者有活动空间,里立杆距墙500mm。
3.4里、外立杆横距:根据竹笆宽度确定为:中心杆距1500mm。
3.5纵距:按照常规施工纵距为1800mm4、脚手架的稳固保护措施4.1斜杆的设置:斜杆杆件采用4500mm规格钢管,从地面直至顶部,全立面覆盖。
外观立面目测要求:图形大小一致,杆件挺直,交合高度一致。
4.1.1斜杆距离:按立杆纵向距,30m以上高层脚手架每隔7200mm设置不同方向一付;30mm以下脚手架每隔9000mm设置不同方向一付。
如果,脚手架一个立面纵向距离小于7200mm时,设置单跨之字形斜杆。
4.1.2斜杆角度:斜杆设置的角度,应与地面成45°——60°夹角。
纵向总距较长的脚手架立面,应取60°夹角为宜。
4.1.3斜杆接长:斜杆接长不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应采用搭接连接。
搭接距离不小于1000mm,并用两只旋转扣件牢固连接,扣件距接头位置不小于100mm。
接长方向的杆件在被接长的杆件下方叠起。
4.2连墙杆件:采用硬拉接,用钢管扣件与框架柱或框架梁拉接。
拉接点按二步三跨设一拉接点。
5、基础施工要求:5.1脚手架基础:基础周边地面平整。
5.2脚手架施工的同时,做好排水措施,防止积水引起脚手架下沉。
6、搭设工艺6.1脚手架基础施工完毕后,就进行脚手架的整体搭设施工。
搭设的标准是:外观必须整体平整,横平竖直、几何图形一致。
内侧连接牢固,平坦通顺。
6.2所有起步立杆,应采用1800mm和3600mm按纵向交错设立。
避开水平方向的立杆接长,增加脚手架的整体稳固,顶部不足部分,用1800mm钢管补齐。
6.3起步立杆先竖里立杆、后竖外立杆程序设立。
里立杆保持与建筑物500mm净空距离。
平行里立杆向外伸展1000 mm净距取外立杆位置。
以后,按脚手架设计规格,等距离设里外立杆。
6.4第一步施工应沿建筑物周围延伸,最后重合于第一立面。
立杆竖起后,应有临时的拉结或斜撑保护,切勿单独操作,引起脚手架倒塌伤人。
6.5 第一步完成后,应同时完成搁栅铺设。
搁栅在里、外大横杆中间等距离安放二根,与小横杆牢固连接。
同时铺设竹笆。
竹笆搭接应足,并分别用18#铅丝单根双圈绑于大横杆上。
6.6脚手架完成二高后,进行连墙杆件连接。
连接时应仔细校正立杆的垂直以后方可固定。
从第一步向上2步,左右三跨,设置拉接点。
6.7 在进行连墙杆连接以后,同时进行外立杆与斜杆的固定,拆除临时拉结与斜撑杆件。
6.8为了保证脚手架每一立杆均匀受力,立杆与小横杆应作对称设置。
6.9二步高度完成后,根据高处作业规定,应外立杆内侧设防护栏杆和挡脚杆措施。
防护栏杆可选择4500mm规格长杆,距步面1000mm高度,用直角扣件紧固,不允许用铅丝绑扎。
6.10接杆工作包括斜杆接长和立杆接长,都必须二人配合操作,不允许单独操作,否则易引起事故。
6.11所有扣件的紧固力矩应保持在力矩扳手实测的39.2—19N/m范围内。
同时要求要求扣件的开口处(即螺栓的拧合处)朝外。
里立杆、里大横杆的对接扣件闭合口朝墙内侧方向;外立杆、外大横杆扣件闭合口朝脚手架外侧方向。
避免在操作中钩挂作业人员衣裤,酿成事故。
6.12上述工序完成后,应在脚手架外围绑扎密目网,防止人员坠落或上面物体坠落对下面人员造成伤害。
6.13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如须留有施工出入口,需要除去部分落地立杆,原则上可挑空1-2付里外立杆。
但需在开口两侧设置人字形斜杆,交合于悬空上部。
斜杆应里外各设一付。
斜杆的起步应从开口处第二立杆底部设立。
6.14脚手架施工过程中及时校正立杆的垂直度和步层大横杆的水平度。
保持始终如一的步距、纵距和横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