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及其防范措施研究
电磁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电磁辐射与防护研究实验室电磁辐射的强度与国家标准通信基站越建越多,手机信号覆盖加强,人们疑虑通信基站发射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
由电磁辐射概念可知,电磁辐射其实是一种能量,它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能量的强弱,用来表量其强度大小的单位主要有:◆功率:辐射功率越大,辐射出来的电、磁场强度越高,反之那么小,单位是瓦〔W〕。
◆功率密度: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所接收或发射的高频电磁能量,单位是瓦/米2〔W/m2〕,在高频电磁辐射环境评估时功率密度常用mW/cm2表示。
◆电场强度:用来表示空间各处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间隔带电体近的地方电场强,远的地方电场弱。
电场强度的单位是伏/米〔V/m〕,在输电线和高压电器设备附近的工频电场强度通常用kV/m表示。
◆磁场强度:用来表示空间各处磁场的强弱与方向的物理量,单位是安/米〔A/m〕。
◆磁感应强度:表示单位体积、面积里的磁通量,用于描绘磁场的能量的强度,单位是特斯拉或高斯〔T或Gs〕。
如何衡量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大小呢?电磁辐射能量要大到什么程度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呢?我们先来理解一下“SAR〞这个名词,SAR的中文意思是“比吸收率〞,SAR定义为生物体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辐射功率,即吸收计量率,它的单位是W/kg。
SAR的测定:SAR值测量系统由人体模型、测量仪表、探针、机械臂等组成。
测量时,在人体模型内部倒入专用测试液体,液体的电磁性与人体的一致;将发射源紧贴模型放置,设置好发射源的发射功率,由机械臂带动探针在液体内运动,自动测量场强E,由以下公式可计算出SAR的值:SAR=E2〔δ/p〕其中,E为场强,δ为介电常数,p为液体密度。
为了确定入射电磁场是否平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SAR的平安电平时多少?国际上,FCC、ICNIRP〔国际非电离性照射保护委员会〕、IEEE等机构先后制定了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衡量技术标准。
目前通用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欧洲使用的2W/kg,另一个是美国使用的1.6W/kg。
论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

论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潘欣珏(辽宁辐洁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沈阳110032)【关键词1电磁辐射;环境污染;防护措施一、电磁辐射的产生电磁波的产生原理是由于电荷和电流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场效应,在场地作用下会引起波。
电磁波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会传递_定的电磁能,而这个过程就是能量传播的过程。
如果这个能量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对人体或者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电磁波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来源主要可以分为天然电磁辐射和人工电磁辐射两种。
天然电磁能辐射一般是由于强烈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后果(比如,火山喷发、太阳黑子运动等)。
而人工电磁辐射主要是来自人造的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比如电力设备、医疗电磁辐射设备、交通系统设备等。
一般来说电子设备都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但是很多设备由于产生的电磁能量很小,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但是一些功率大的设备或者一些高频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大的电磁能量,主要是将电能转换为了电磁能量,在发生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于电流和电荷的变换就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能与电流强度和电力变化的频率有关,理论上电流或者电荷的强度越大、变化频率越快,就越容易产生电磁辐射危害。
相对于人工电磁辐射来说,天然电磁辐射对于环境的影响程度很小。
但是一些人工电磁辐射往往需要加以防范,尤其是一些大型的电力设备,如广播电视发射台就是产生电磁危害的重要源头。
二、电磁辐射的危害如果电磁辐射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对于人体来说,电磁波能够产生制热效应,会导致人体出现发热现象的出现,电磁波辐射的强度越大或者振动变化频率越大,就会加大人体产热作用,从而对于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如果电磁波能量超过人体所承受的范围,轻则或造成神经衰弱,重则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因此强电磁辐射会对人体组织产生很大的破坏。
此外,强电磁辐射也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比如电磁强度能量密度很高时,就会导致附近地区的电子设备或者指示设备出现失灵的现象。
电磁辐射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电磁辐射的危害和防范措施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而电子设备的普及更是如日中天。
由电子设备所带来的电磁辐射也就越来越成为了大众所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会阐述电磁辐射的危害以及防范措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电磁辐射的危害1. 肉眼无法观测电磁辐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物质,往往被忽视。
但红外、紫外线等都是电磁波,直接接触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2. 电磁辐射会对视力造成伤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接触到电子屏幕,看电视、玩电脑、使用智能手机等等。
这些电子设备显然都会散发出电磁波。
无论是充电一边看电影,还是充电一边打游戏,都会对视力造成损害。
3. 引发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处于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导致神经系统的受损,引发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疾病。
头疼、嗜睡、失眠等都是常见的症状。
此外,还有一种名叫“电磁过敏症”的疾病,这种症状通常是因为过多的电磁辐射引起的。
4. 对儿童的危害儿童身体娇嫩、免疫系统不够完善,更加容易受到电磁波的影响。
长期接触电磁波会对儿童的身体产生巨大的负担,并且可能会产生潜在的健康隐患。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电磁辐射对于儿童的威胁。
二、防范措施1. 减少接触电子设备显然,如果我们能够减少接触电子设备,就可以降低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损害。
比如,可以尽量不使用电子设备来消磨时间,可以去户外运动、读书、看电影等等。
2. 远离高辐射区域有些地方,比如辐射治疗室、雷达站等等,其辐射程度是非常高的。
长时间待在这些地方,一定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远离这些高辐射区域。
3. 贴上防辐射贴科技发展的今天,防辐射贴可以说是防护电磁辐射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贴上防辐射贴,可以减少电子设备所散发出的电磁波对身体的威胁。
4. 合理使用电子设备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电子设备时,也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比如减少使用电脑、智能手机等等,同时可以采用一些软件来减少辐射。
此外,在使用电子设备时,也应该合理安排坐姿、距离等等。
如何防范电磁辐射

如何防范电磁辐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磁辐射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电视、微波炉等,都会产生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防范电磁辐射。
1. 减少接触电子设备的时间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是与时间有关的,所以减少接触电子设备的时间是防范电磁辐射的一个有效方法。
特别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减少时间。
由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尚不成熟,对电磁辐射的抵抗力比成年人要弱,因此应该特别注意减少儿童的接触时间。
2. 使用专门的防辐射器市面上有很多专门用于防辐射的产品,如防辐射电脑屏幕贴膜、防辐射眼镜、防辐射头罩等。
这些产品的原理都是通过减少电磁波的传播距离来降低电磁辐射的强度。
选择合适的产品,可以有效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3. 加强室内通风室内的电器设备是电磁辐射的主要源头之一,因此室内通风也是防范电磁辐射的一个重要措施。
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电磁辐射浓度,减少对人体的影响。
此外,室内使用绿色植物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净化空气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室内电磁辐射的水平。
4. 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尽可能减少接触电子设备。
例如,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应该保持距离,避免长时间近距离使用;不使用辐射比较高的电器,如微波炉等;尽量选择低辐射的电器,如低辐射手机、电视等。
总之,电磁辐射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然而,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认识和掌握有效的防范措施,就可以有效地降低电磁辐射的危害。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电磁辐射的认识和了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电磁辐射的危害研究及防护

电磁辐射的危害研究及防护一、电磁辐射的定义和来源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时,向外扩散的一种物理现象。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电磁辐射来自很多方面,如电话、电视、微波炉和电脑等电器设备发出的辐射,以及无线电、电磁波等等。
二、电磁辐射的危害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人们对电磁辐射的危害越来越关注。
电磁辐射会影响人体健康,常见的影响包括以下几点:1.影响神经系统: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电磁辐射环境中,会导致人体神经紊乱,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的神经系统功能。
2.诱发癌症:电磁辐射会影响人体DNA的稳定性,从而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3.影响生殖系统:一些研究表明,电磁辐射会影响人体生殖系统,包括男性精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和女性卵巢功能的受损。
4.影响睡眠质量:电磁辐射会干扰大脑的正常运作,导致人们的睡眠质量下降,影响身体健康。
三、电磁辐射防护的方法为了保护人体免受电磁辐射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护方法:1.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不仅会增加电磁辐射的暴露量,也会对人体眼睛、颈部和手部等部位造成负担。
2.离电器设备远一点:尽量与电器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有效降低电磁辐射的暴露量。
3.使用辐射低的电子产品:选择辐射低的电子产品使用,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护措施。
4.使用辐射防护材料:市面上有很多电磁辐射防护材料,如电磁波屏蔽布、电磁辐射防护器等,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损害。
四、结论电磁辐射的危害,人们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为了保护人体健康,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电磁辐射对我们身体的伤害。
同时,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也应该注重电磁辐射的防护,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辐射防护与电磁辐射防范

辐射防护与电磁辐射防范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
例如,手机、电视、电脑和微波炉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然而,这些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我们的健康可能构成潜在的风险。
因此,辐射防护和电磁辐射防范变得越来越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辐射防护以及电磁辐射。
辐射防护是一项涉及保护人们免受辐射伤害的科学和技术。
辐射可以来自于不同的源头,包括核能、医疗设备和电子设备。
而电磁辐射是其中一种常见的辐射类型,它由电子设备和通信技术所产生的电磁波构成。
尽管电磁辐射在信息传输和通信方面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过度暴露于电磁辐射可能导致一些健康问题,如头痛、失眠、疲劳以及潜在的癌症风险。
针对辐射防护和电磁辐射防范,有一些实际措施可以采取。
首先,使用电子设备时,将设备远离自己的身体是重要的。
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可以有效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另外,使用耳机或免提设备进行通话也是一个好的习惯,这样可以减少手机对头部的辐射暴露。
此外,注意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避免长时间频繁使用可以减少辐射的累积。
另一方面,对于辐射防护和电磁辐射防范,科技创新也在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例如,市面上已经有一些可以减少电磁波辐射的手机辐射防护贴膜和附件。
这些产品利用特殊的材料和技术来吸收和减少辐射量。
除此之外,科研人员也在研究和开发其他类型的防护装置或策略,以提供更好的辐射防护。
此外,教育和意识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人们需要了解电磁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以便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辐射暴露。
政府和教育机构可以通过组织宣传活动或提供相关的教育材料来帮助公众了解辐射防护和电磁辐射防范的重要性。
此外,媒体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利用不同的渠道向大众传播关于辐射防护的知识和建议。
综上所述,辐射防护和电磁辐射防范是我们现代生活中需要关注和采取措施的重要议题。
通过合理使用电子设备、采取科技创新的防护装置和增强公众意识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电磁辐射的潜在危害,确保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电磁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范

电磁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范电磁场是指周围空间内存在电荷或电流的区域所携带的能量。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磁场已经渗透进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电视机、电脑、手机、微波炉等所有电子设备都会产生电磁场。
虽然电磁场是不可见的,但是它确实对人体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
本文将探讨电磁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一、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辐射是电磁波向空间传播的一种形式,电磁波分为高频电磁波和低频电磁波。
高频电磁波主要包括电视信号、手机信号等,而低频电磁波则主要来自家用电器。
低频电磁波会干扰人体的正常神经系统功能,影响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正常运行,还会导致贫血、头痛等身体症状。
而高频电磁波则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视力、听力及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高剂量的电磁辐射下,还会引发癌症、产生遗传异常等严重问题。
二、电磁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电磁场辐射下,人体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如头痛、眼痛、失眠等。
由于电磁辐射会干扰人体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这些症状大多与神经系统失调有关。
此外,大剂量的长期电磁辐射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和癌症。
除此之外,电磁辐射还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负面影响。
电磁辐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胎盘和胎儿本身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在孕期长期暴露于较高剂量的电磁辐射下,胎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将面临很大的风险。
此外,电磁辐射还会对产妇的产后恢复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生育问题和生育后的各种不适症状。
三、电磁场环境防范措施为了避免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常见的电磁辐射防范方法。
1.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减少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时间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辐射的暴露量。
特别是对于孕妇和儿童来说,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这些电子设备。
2.电子设备远离身体平时使用电子设备时,应尽量将其远离身体。
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都应离人体尽可能远的距离,这样能够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电磁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电磁辐射与防护研究实验室电磁辐射的强度与国家标准1.7.1电磁辐射的强度通信基站越建越多,手机信号覆盖加强,人们疑虑通信基站发射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
由电磁辐射概念可知,电磁辐射其实是一种能量,它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能量的强弱,用来表量其强度大小的单位主要有:◆功率:辐射功率越大,辐射出来的电、磁场强度越高,反之则小,单位是瓦(W)。
◆功率密度: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所接收或发射的高频电磁能量,单位是瓦/米2(W/m2),在高频电磁辐射环境评估时功率密度常用mW/cm2表示。
◆电场强度:用来表示空间各处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距离带电体近的地方电场强,远的地方电场弱。
电场强度的单位是伏/米(V/m),在输电线和高压电器设备附近的工频电场强度通常用kV/m表示。
◆磁场强度:用来表示空间各处磁场的强弱与方向的物理量,单位是安/米(A/m)。
◆磁感应强度:表示单位体积、面积里的磁通量,用于描述磁场的能量的强度,单位是特斯拉或高斯(T或Gs)。
如何衡量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大小呢?电磁辐射能量要大到什么程度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SAR”这个名词,SAR的中文意思是“比吸收率”,SAR定义为生物体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辐射功率,即吸收计量率,它的单位是W/kg。
SAR的测定:SAR值测量系统由人体模型、测量仪表、探针、机械臂等组成。
测量时,在人体模型内部倒入专用测试液体,液体的电磁性与人体的一致;将发射源紧贴模型放置,设置好发射源的发射功率,由机械臂带动探针在液体内运动,自动测量场强E,由以下公式可计算出SAR的值:SAR=E2(δ/p)其中,E为场强,δ为介电常数,p为液体密度。
1.7.2电磁辐射的国家标准为了确定入射电磁场是否安全,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SAR的安全电平时多少?国际上,FCC、ICNIRP(国际非电离性照射保护委员会)、IEEE等机构先后制定了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衡量技术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辐射及其防范措施研究
摘要:电磁辐射是指用电磁波的方式且以光的速度在空中或者其他介质中,所传播能量的物质现象。
天然及人造的电磁辐射是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电磁辐射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可能产生电磁干扰、泄密风险。
所以提高人们在电磁辐射上的认识、强化电磁辐射管理以及做好宣传,对防范电磁辐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电磁辐射防范措施危害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电视及电脑等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某种方面来说,电磁波不仅使我们进入信息时代,更重要的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电磁辐射对人身造成的伤害及对信息安全带来的威胁。
本研究以电磁辐射为切入点,探讨电磁辐射及其防范措施的研究,从这个层面来讲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 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与危害
1.1 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
总的来说,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天然电磁辐射及人造的电磁辐射。
其中雷电、光及电磁场是天然的电磁现象,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磁场,雷电、各种矿物质时时刻刻向我们发射电磁波。
天然的电磁辐射伴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说如果没有天然的电磁辐射,人类将
无法生存,比如方向感丧失、生长受限等。
人造的电磁辐射主要是由电能转化而来的,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射频电磁场与工频电磁场。
冰箱、彩电、空调及电脑是家庭与工作场所中工频电磁场的主要发射源,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是公共环境中工频电磁场的主要发射源。
人工电磁辐射源依据辐射特征又能够分为广播电视发射设备、通信导航发射设备、工业科研高频设备、电力系统电磁辐射及交通系统电磁辐射等几类。
根据我们所查的资料,无线电波是通过多种传输方式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
主要有自由空间波,对流层反射波,电离层波和地波。
表面波传播,就是电波沿着地球表面到达接收点的传播方式;电波在地球表面上传播,以绕射方式可以到达视线范围以外。
地面对表面波有吸收作用,吸收的强弱与带电波的频率,地面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天波传播,就是自发射天线发出的电磁波,在高空被电离层反射回来到达接收点的传播方式。
1.2 电磁辐射的主要危害
1.2.1 危害人身健康
一般来说,电磁辐射对人身健康的影响主要和其所受到辐射积累的时间、辐射强度有关联,目前对电磁辐射对人身健康危害的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国内外专家都认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有着潜在的威胁。
如果在超过安全辐射剂量的环境下工作过久,人体细胞可能会
被大面积杀伤或者杀死。
今年日本大地震所造成的福岛核电站泄露,暴露在这种超过标准剂量的环境下工作人员,他们很多人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具体来说,超标准的电磁辐射是癌突变的主要诱因,是流产、畸胎及不育等病变的诱发因素,是神经系统、人体生殖系统及免疫系统元凶。
此外过量的电磁辐射还能够直接影响到骨髓、大脑组织的发育,影响男性性功能,导致女性内分泌紊乱。
1.2.2 产生电磁干扰与泄密风险
过多的人工电磁辐射源能够使空中电磁环境变得日益恶化,产生各种形式的干扰,无线电设备的广泛使用,虽然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使电磁干扰变得越发严重,这些电磁辐射的干扰不仅使一些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在特殊的条件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可以说电磁干扰已经成为一种潜在的威胁。
例如:微波炉,吸尘器等。
于是,我们又萌发了防止这一类辐射的念头。
最后,经过研究和不断的实验,我们发现例如纱窗的钢丝网状的东西,对防护辐射效果很好,于是我们制作成阁板状,粘贴在微波炉的门上,就能使辐射降至趋于0。
从而有效的防护了较大型的有辐射的电器设备。
电磁辐射还可能泄露个人或者组织的机密,现在一些国家机关、科研机构及个人都在使用电脑,且接入计算机网路,所以一些重要的机密资料也处于潜在的泄密风险中。
利用水的防辐射性。
经我们实验测得,水对辐射的防护作用较好,而且并不影响通讯信号的强弱,于是我们设计出了一种类似与手机透明塑料外套的防护套,就是在套中注入
一定量的水,但由于操作的不便,及水的更换,听力受到一定影响等一系列因素的考虑,我们于是寻找更好的防护方法。
2 电磁辐射的防范措施
2.1 提高认识,采取防护措施
对电磁辐射所产生的危害,需要客观认识,既不能过于害怕,又不能视而不见。
要尽量避开较强电磁辐射源的“危险”区域,了解关于电磁辐射方面的常识,比如电脑主机及显示器的背后辐射量较大、眼睛与电视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电视屏宽度的五倍、小孩及孕妇要尽可能远离微波炉、尽量睡觉时避免将手机放在头部。
在超剂量辐射环境下工作的人员,要穿戴有防辐射功能的屏蔽衣等个人防护用具,此外注意自身饮食健康,增强体育锻炼,增加维生素的摄入,进而提高人体抗辐射的能力。
对于电磁干扰,一方面加强管理;另一方面要采取技术措施,加强电磁环境监测,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为了防止电磁辐射所带来的泄密,可以从技术上通过加密保护及电磁屏蔽保护等多重措施来防范。
2.2 强化管理,保护电磁环境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电磁环境,需要从源头上治理那些有危害的电磁辐射源,比如采取电磁屏蔽、吸收防护、隔离与滤波防护、距离
防护等措施,我们经常在购买计算机器件的时候,发现它的包装袋,与众不同。
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能防辐射。
经我们的研究调查发现它是一种金属涂层的塑料袋,能有效的减少手机的辐射量,同时不影响通讯信号的强弱。
而且,其制作过程十分的简便,只需在天线上进行防护,不影响到听力。
于是此方法成为本课题寻找到的行之有效的防护对策。
强化电磁辐射立法,统一电磁辐射相关的国家标准;积极开展部门之间的协作,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强化环保队伍自身专业素养,运用科学来建立电磁辐射监测网络。
2.3 做好电磁辐射宣传教育
宣传普及电磁辐射相关的知识是电磁辐射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由于缺乏必要的防护知识,在面对着突如其来的电磁辐射,显得惊慌失措,比如今年日本大地震所引起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导致疯狂抢购食盐。
所以需要媒体的正确引导,消除对电磁辐射方面的不正确认识。
3 结语
总之,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向空中发射的现象,天然与人造的电磁辐射是其主要来源,当电磁辐射超过标准的电磁辐射就会产生污染,能够导致机体发生功能紊乱及机能障碍。
此外电磁辐射还能产生电磁干扰与泄密风险。
因此要提高人们在电磁辐射方面的常识、强化管理,
保护电磁环境及做好电磁辐射宣传教育等。
参考文献
[1]李丽.电磁辐射污染探析[J].机床电器,2011.
[2]刘婷婷.电磁辐射与电磁污染[J].现代物理知识,2006.
[3]郑大伟,杨军.电磁辐射的危害及其防护[J].科技信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