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第四章答案

合集下载

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供参考)

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供参考)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答:从心理学出发,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来源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噪声源停止运行后,污染即消失。

声能再利用价值不大,回收尚未被重视噪声对人的健康危害有:引起耳聋、诱发疾病、影响生活、影响工作。

2. 真空中能否传播声波?为什么?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真空中不存在能够产生振动的弹性介质。

3.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试求出500 Hz 、5000 Hz 、10000 Hz 的声波波长。

解:4. 声压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声压级提高多少分贝?解:5.一声源放在刚性面上,若该声源向空间均匀辐射半球面波,计算该声源的指向性指数和指向性因数。

解:6.在一台机器半球辐射面上的5个测点,测得声压级如下表所示。

计算第5测点的指向0.18.58.78.68.48.91110lg(10)10lg (1010101010)86.6()510.110220.10.10.1(8986.6)01010 1.7420.1102010lg 10lg1.74 2.4L n pi L dB p n i L p L L I p p p p I L p p p DI Q θθθ==++++=∑=--=========. 7.已知某声源均匀辐射球面波,在距声源4m 处测得有效声压为2Pa ,空气密度1.23/kg m 。

使计算测点处的声强、质点振动速度有效值和声功率。

解:2222,,,000,0p p D V e e I Dc D W IS W S p u S p cu S e e e c c S t p u e u u e e c ρρρ=======∆==8.在半自由声场空间中离点声源2 m 处测得声压的平均值为88 dB ,(1)求其声功率级和声功率;(2)求距声源5m 处的声压级。

15春西交《物理性污染控制》在线作业答案

15春西交《物理性污染控制》在线作业答案

15春西交《物理性污染控制》在线作业答案
西交《物理性污染控制》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1. 评价放射性核素排放到环境后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其主要内容是估算关键居民组中的个人平均接受的()负荷,并与相应的剂量限值作比较
A. 有效剂量当量和总剂量当量
B. 总剂量当量和剂量当量
C. 有效剂量当量和剂量当量
D. 有效剂量当量和平均剂量当量
正确答案:C
2. 《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1989)中规定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30-300Hz)的容许限值及测试方法,当脉冲波,每日辐射时间分别为8h和4h,容许电场强度分别为()
A. 10V/m和15V/m
B. 9V/m和15V/m
C. 10V/m和14V/m
D. 9V/m和14V/m
正确答案:C
3. 将声信号(声压)转化为电信号(电压)的换能元件是()
A. 传声器
B. 衰减器
C. 指示器
D. 放大器
正确答案:A
4. 声级计读数直接给出(),测量范围大约为20~130dB
A. 声压级
B. 声压
C. 压强
D. 电压
正确答案:A
5. 空气动力性噪声按照发声机理可以分为喷射噪声、旋转气流噪声、燃烧噪声和()
A. 燃烧吼声
B. 涡流噪声
C. 电磁噪声
D. 振荡噪声
正确答案:B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应选在无雨、无雪、风力小于4级气候条件下进行。

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考试资料和答案【物理考试与环境】

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考试资料和答案【物理考试与环境】

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考试资料和答案【物理考试与环境】人口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是当今社会的四大危机.其中与初中物理联系比拟严密的主要有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 在苏科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材中,能源与环境是一条重要线索.教材中消失了噪声问题、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水循环和资源问题、关于光污染的问题、紫外线和臭氧层、海陆风的形成、热机的进展与环境、废干电池的污染和处理、能源与可持续进展等.命题中以这些具有时代性的问题为背景,突出了物理学科的人文性,表达了物理学科的特点和价值,不仅能较好地考察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更能促使同学们关怀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同学们应当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多关注环境问题,培育良好的环境意识,很好地去领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含义.例 1 削减噪声主要在消声、吸声和隔声三个方面实行措施.生活中常见的:①在录音室的墙面上贴泡沫材料;②给汽车的排气管加装消音管;③在道路两旁加装玻璃墙.上述例子对应削减噪声措施分别是①;②;③.解析削减噪声的三个方面,消声实际上就是在噪声的发源地减弱它,吸声和隔声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即在传播路径上汲取或隔离声波,在录音室贴泡沫材料,是汲取声波,以免产生回声而影响录制效果,属于吸声;给汽车的排气管加装消音管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属于消声;在道路两旁加装玻璃墙,是利用了玻璃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来隔离噪声,属于隔声.说明噪声被称之为当今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它严峻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削减和防止噪声污染,已经成为环境爱护的重要讨论课题之一.因此,有关噪声的考题也成为各地中考的热点素材.此类试题能够严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敏捷多变,但难度并不高,主要是要把握好减弱噪声的三大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例2 冬季的吉林市有一种奇怪的自然景象吸引着游人,那就是雾凇.冬天的吉林气温零下20℃以下的天数到达60至70天,奇异的是穿越而过的松花江在冬日里同样奔腾不息,水面会形成大量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上升遇冷之后会形成雾,遇到极冷的树木和草丛后快速成小冰块,但也有水蒸气遇到树木和草丛后直接成小冰晶.(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解析冬天吉林市的气温到达零下20℃,为什么松花江水不会结冰呢?原来在松花江吉林段上游15千米处就是闻名的饱满水电站,水电站大坝将江水拦腰截断,形成人工湖泊——松花湖,近百亿立方米的水容量使得冬季的松花湖尽管外表结冰,水下温度却保持在零摄氏度以上.特殊是湖水经过水电站发电机组后,温度有所上升,再顺流而下,就形成几十千米江面临寒不冻的奇怪景观,同时也具备了形成雾凇的两个必要而又相互冲突的自然条件:足够的低温柔充分的水汽.江水与空气之间巨大的温差,将松花江源源不断释放出的水蒸气凝聚在两岸的树木和草丛之间,形成厚度到达40至60毫米的树挂.分析后不难发觉,松花江水的温度远高于四周的环境温度,必定会快速蒸发,形成大量水蒸气,上升后,又突然变冷,一局部会液化形成大量的雾,由于气温太低,这些雾称为过冷却雾,遇到极冷的树木和草丛后快速凝固成粒状的小冰块.但也有一局部水蒸气直接遇到了树木和草丛,从而直接凝华形成小冰晶.说明“凇”是一个科学性很强的词语,这一现象在很多地方很难见到,很多人对它缺乏熟悉.我们所说的雾凇只是属于“凇”的一员,除雾凇外,还有水凇、雨凇、雪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载雾凇的国家,“雾凇”一词最早消失于南北朝时期宋·吕忱所编的《字林》里,有“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在民间雾凇又叫“树挂”“冰花”“傲霜花”“琼花”“雪柳”“梦送”等.依据其形成特点,雾凇有两种:一种是水蒸气液化成雾再凝固成粒状小冰块形成叫粒状雾凇,它的构造较严密,不易脱落;另一种是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晶状雾凇,构造较松散,稍有震惊就会脱落.此类物态变化题简单结合自然环境中的现象命题,是中考命题中的又一热点素材,考生在答题时要从变化发生的起始状态和结果状态两种状况综合进展分析,很快就能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例3 目前,全球气候渐渐变暖这是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受此影响,两极冰山不断,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没入水中.解析温室效应是指太阳短波辐射穿透大气层射向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都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汲取.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燃料,随着工业现代化的进程,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导致全球气温不断上升,受温室效应的影响,南极冰山溶化速度逐年增加.说明温室效应导致温度上升随之产生相应的吸热的物态变化,而物态变化学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科技前沿等诸多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这也正好为中考命题者供应了良好的素材,使其成为中考中的重点和高频考点.例4 人类正面临能源危机,为选用节能交通信号灯的灯源,试验室通过试验发觉下表中的LED灯和白炽灯在正常工作时间照强度根本一样,有关数据如下表:请依据以上材料说明,推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在光照强度一样的状况下,LED灯不必要到达很高的温度就能发光,电能根本上不转化为内能,几乎全部转化为光能,因而发光效率高B.LED灯的额定电压低,人直接接触不会触电C.LED灯反响时间短,也就是从开头发光到正常发光所用时间短D.LED灯额定功率小,消耗的电能确定比白炽灯少解析此题属于结合节能降耗热点考察电能、电功率的图表信息题.解答这类问题应首先认真审题,对材料中的关键字词、语句、数据反复推敲,快速、精确地捕获到有用的信息,结合所学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电能等学问,快速、精确地解决问题.LED灯额定功率小,节省能源,环保经济,但是依据公式W=Pt可知,由于不能确定通电时间,就无法比拟LED灯与白炽灯消耗电能的多少.选D.。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复题课程代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1-30题为单选,31-45题为多选)1.传声介质的质点振动方向和声波传播方向相同的波称为()A.纵波B.横波C.相干波D.不相干波参考答案:A2.传声介质的质点振动方向和声波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称为()A.纵波B.横波C.相干波D.不相干波参考答案:B3.波阵面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称为()A.纵波B.横波C.球面声波D.平面声波参考答案:D4.在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平均声能量,称为()A.声压B.声强C.声波D.声功率参考答案:B5.下列哪项不属于声波的类型()A.平面波B.球面波C.柱面波D.相干波参考答案:D6.如果室内各处的声压级几乎相等,声能密度也处处相等,那么这样的声场叫做()A.自由声场B.半自由声场C.扩散声场D.其它参考答案:C7.两列波频率、振动方向相同且具有恒定相位差的声波,合成声仍是同一频率的振动,在空间某一些位置的振动始终加强,在另外一些位置的振动始终减弱,这类现象称为声波的()A.衍射现象B.干涉现象C.散射现象D.其它参考答案:B8.空气分子转动或振动时存在固有频率,当声波的频率接近这些频率时要发生能量交换。

能量交换的进程都有滞后现象,这类现象称为()A.空气接收B.经典接收C.弛豫接收D.别的参考答案:C9.声波入射会引起墙板弯曲振动,若入射声波的波长在墙板上的投影恰好等于墙板的固有弯曲波长,墙板弯曲波振动的振幅达到最大,会导致向墙板另外一侧辐射声波,此时墙板的隔声量明显下降,这种现象为()A.空气吸收B.吻合效应C.弛豫接收D.经典接收参考答案:B10.对各个频率的声音作试听比较,以频率为横坐标,声压级为纵坐标,得到的响度相同的等值线,通常称为()A.等响曲线B.噪声标准(NC)曲线C.线状谱D.更佳噪声标准曲线(PNC)参考谜底:A11.任一个物理量在某一定值附近作周期性的变化均称为()A.振动B.动摇C.跳动D.振荡参考答案:A12.物体运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或角位移)按余弦(或正弦)规律随时间变化称作()A.振动B.阻尼振动C.简谐振动D.受迫振动参考答案:C13.当振动物体不受任何阻力的影响,只在回复力作用下作振动时,称为()BA.阻尼振动B.无阻尼自由振动C.简谐振动D.受迫振动参考答案:B14.在回复力和阻力作用下的振动称为()A.阻尼振动B.无阻尼自在振动C.简谐振动D.受迫振动参考谜底:A15.物体在周期性外力持续作用下发生的振动称为()A.阻尼振动B.无阻尼自由振动C.简谐振动D.受迫振动参考答案:D16.针对职业照射,在8h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A.0.01W/kgB。

物理性污染控制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江苏大学

物理性污染控制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江苏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自然环境按环境要素分不包括()。

A:噪声环境B:土壤环境C:水环境D:大气环境答案:A2.天然物理环境不包括()。

A:自然光环境B:音响室C:自然电磁环境D:自然声环境答案:B3.下列属于天然光环境的是()。

A:太阳光B:星光C:极光D:月光答案:ABCD4.物理性污染属于能量型污染。

()A:对B:错答案:A5.环境污染可以分为()。

A:化学性污染B:生物性污染C:物理性污染D:光污染答案:ABC第一章测试1.甲地区白天的等效A声级为60 dB,夜间为50 dB;乙地区白天的等效A声级为64 dB,夜间为45 dB,()的环境对人们的影响更大。

A:甲地区B:无法比较C:乙地D:甲地区=乙地区答案:C2.共振式消声器是一种()消声器。

A:抗性B:阻性C:阻抗复合式D:干涉式答案:A3.噪声污染是一种感觉公害,具有以下特点()。

A:具有局限性和分散性B:具有危害潜伏性弱酸性药物在胃中容易被吸收C:具有能量性D:具有波动性和难避性答案:ABCD4.噪声控制的一般原则包括()。

A:科学性B:长效性C:先进性D:经济性答案:ACD5.噪声对人的干扰程度的评价涉及到心理因素,一般认为,低频噪声比同样响的高频噪声更“吵闹”。

()A:错B:对答案:A第二章测试1.在外力反复作用下的振动称为()。

A:受迫振动B:自由振动C:随机振动D:临界振动答案:A2.空气弹簧的主要优点是()。

A:固有频率低B:结构简单C:价格便宜D:具有剪切性能答案:A3.人为振动污染源主要包括()。

A:工程振动源B:低频空气振动源C:工厂振动源D:道路交通振动源答案:ABCD4.振动评价常用的评价指标有()。

A:阻尼比B:振动级C:振动加速度及D: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答案:BCD5.如果隔振设施设计不合理,有可能放大振动的干扰,乃至发生共振。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α、β、γ、X射线中,穿透能力最弱的是()。

A:β射线B:γ射线C:X射线D:α射线答案:D2.放射性废物中含有放射性物质,一般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不能使其含量减少,只能利用()的方法,使它们消失掉。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第四章答案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第四章答案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四章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1.什么是电磁辐射污染?电磁污染源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性?答:是指人类使用产生电磁辐射的器具而泄露的电磁能量流传播到室内外空间中,其量超出环境本底值,且其性质、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综合影响而引起周围人群的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生态环境受到损害。

电磁污染源可分为自然电磁场源,人工电磁场源二类自然电磁场源分为大气与空气污染源自然界的火花放电、雷电、台风、寒冷雪飘、火山喷烟太阳电磁场源太阳的黑点活动与黑体放射宇宙电磁场源银河系恒星的爆发、宇宙间电子移动人工电磁场源分为核爆炸对环境的污染工业和核动力对环境的污染核事故对环境的污染其他辐射污染来源放电所致场源电晕放电,电力线(送配电线)高电压、大电流而引起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大地漏泄电流所造成辉光放电,放电管白炽灯、高压水银灯及其他放电管弧光放电,开关、电气铁道、放电管点火系统、发电机、整流装置……火花放电,电气设备、发动机、冷藏车、汽车整流器、发电机、放电管、点火系统……工频感应场源,大功率输电线、电气设备、电气铁道、无线电发射机、雷达……高电压、大电流的电力线场、电气设备、广播、电视与通风设备的振荡与发射系统射频辐射场源,高频加热设备、热合机、微波干燥机……工业用射频利用设备的工作电路与振荡系统理疗机、治疗机医学用射频利用设备的工作电路与振荡系统家用电器,微波炉、电脑、电磁灶、电热毯……功率源为主……移动通信设备,手机、对讲机天线为主……建筑物反射,高层楼群以及大的金属构件墙壁、钢筋、吊车……2.电力系统、电气化铁道、电磁发射系统、电磁冶炼和电磁加热设备产生电磁污染的机理及特性是什么?试总结说明并加以比较。

(演讲)3.电磁波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天然辐射源的正常照射,由于技术发展是天然辐射源的照射增加,消费品的辐射,核工业造成的辐射,核爆炸沉降物对人群造成的辐射,医疗照射。

4.电磁辐射评价包括哪些内容?评价的具体方法有哪些?评价电磁辐射环境的指标(1)关键居民组所接受的平均有效剂量当量方法:在广大群体中选择从某一给定的实践中受到的照射剂量高于群体中其他成员组成特征组。

《物理性污染控制》试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性污染控制》试题及参考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学院2014年秋季离线作业《物理性污染控制》试卷3一选择题(60分)1.从人耳的听阈到痛阈,声压级分别为(D )A、0dB和50dBB、5dB和20dBC、10dB和20dBD、0dB和120dB2.任一频带都有它的上限频率、下限频率和中心频率。

上、下限频率之间的频率范围称为( A )A、频带宽度B、倍频带C、倍频程D、截止频率3.( A)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绝大多数国家噪声标准中的主要指标,实际工作中,人们也常用它来评价噪声。

A、A声级B、B声级C、C声级D、D声级4.声源辐射噪声时,由于扩散引起衰减。

声能的衰减量与传播距离有关外,还与声波( A )有关。

A、频率B、声压C、温度D、湿度5.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会产生(B )现象。

A、干涉和衍射B、反射和折射C、干涉和反射D、折射和透射6.若两波源( A)、振动方向相同、相差恒定,由这两个波源发出的波在空间相遇产生干涉现象。

A、频率相同B、传播方向相同C、传播速度相同D、声压相同7.空气动力性噪声按照发声机理可以分为喷射噪声、旋转气流噪声、燃烧噪声和( B)A、燃烧吼声B、涡流噪声C、电磁噪声D、振荡噪声8.噪声测量常用的测量仪器有( D)A、声级计B、声级频谱仪C、录音机D、以上都是9.声级计按用途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 A);另一类是用于测量不稳态噪声和脉冲噪声。

A、用于测量稳态噪声B、积分声级计C、脉冲声级计D、台式声级计10.将声信号(声压)转化为电信号(电压)的换能元件是(A)A、传声器B、衰减器C、指示器D、放大器11.声级计读数直接给出( A),测量范围大约为20~130dB。

A、声压级B、声压C、压强D、电压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A、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应选在无雨、无雪、风力小于4级气候条件下进行;B、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测量时,测点应选在两路口之间,路边人行道上,离车行道的路沿20cm处,离路口应大于50cm;C、铁路边界噪声测量中,铁路边界指距离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50m处;D、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应满足无雨、无雪,地面上10m高处的风速不大于5m/s,相对湿度为30%~90%的气候条件。

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资料讲解

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资料讲解

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资料讲解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物理性污染?答:物理运动的强度超过人的耐受限度,就形成了物理污染。

2、物理性污染的特点,及与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相比有何不同?答:物理性污染的特点是:(1)在环境中不会有残余物质存在。

(2)引起物理性污染的声、光、热、电磁场等在环境中永远存在,它们本身对人无害,只是在环境中的量过高或过低才会造成污染或异常。

而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随时间增长而累积,即使污染源停止排放,污染物仍存在,并且可以扩散。

物理性污染是能量的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是物质的污染。

3、物理性污染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几方面?答:物理性污染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物理性污染机理及规律(2)物理性污染的评价与标准(3)物理性污染测试与监测(4)物理性污染环境影响评价(5)物理性污染控制基本方法与技术第二章噪声污染及控制1、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答:当声波入射到多孔的吸声材料表面,一部分声波被反射,另一部分声波透入多孔材料衍射到内部的孔隙,激起孔内空气与筋络振动,由于空气分子间的粘滞阻力及空气与筋络间的摩擦阻力,使声能不断转化为热能而消耗,此外,空气与筋络之间的热交换也消耗部分声能,从而达到吸声的效果。

2、影响材料吸声的因素有哪些?答:a. 材料厚度的影响,厚度增加,提高低频声的吸收效果;对高频音影响不大。

b. 材料的密度或孔隙率。

c. 材料中空腔的影响。

d. 护面层的影响。

e. 温度、湿度的影响。

3、吸声结构的吸声机理:(亥姆霍兹共振原理)当共振吸声结构的固有频率与入射声波的频率一致时,产生共振,将部分振动转化为热能,达到吸声效果。

4、隔声的概念答:由于声能被反射和吸收,穿透障碍物传出来的声能总是或多或少地小于入射声波的能量,这种由屏障物引起的声能降低的现象称为隔声。

5、隔声结构的类型:隔声墙、隔声罩、隔声间、隔声屏障。

6、吻合效应:声波入射会引起墙板弯曲振动,若入射声波的波长在墙板上的投影恰好等于墙板的固有弯曲波长,墙板弯曲波振动的振幅达到最大,会导致向墙板另一侧辐射声波,此时墙板的隔声量明显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吻合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
第四章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
1.什么是电磁辐射污染?电磁污染源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性?
答:是指人类使用产生电磁辐射的器具而泄露的电磁能量流传播到室内外空间中,其量超出环境本底值,且其性质、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综合影响而引起周围人群的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生态环境受到损害。

电磁污染源可分为自然电磁场源,人工电磁场源二类
自然电磁场源分为
大气与空气污染源自然界的火花放电、雷电、台风、寒冷雪飘、火山喷烟
太阳电磁场源太阳的黑点活动与黑体放射
宇宙电磁场源银河系恒星的爆发、宇宙间电子移动
人工电磁场源分为
核爆炸对环境的污染
工业和核动力对环境的污染
核事故对环境的污染
其他辐射污染来源
放电所致场源电晕放电,电力线(送配电线)高电压、大电流而引起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大地漏泄电流所造成
辉光放电,放电管白炽灯、高压水银灯及其他放电管
弧光放电,开关、电气铁道、放电管点火系统、发电机、整流装置……
火花放电,电气设备、发动机、冷藏车、汽车整流器、发电机、放电管、点火系统……
工频感应场源,大功率输电线、电气设备、电气铁道、无线电发射机、雷达……高电压、大电流的电力线场、电气设备、广播、电视与通风设备的振荡与发射系统
射频辐射场源,高频加热设备、热合机、微波干燥机……工业用射频利用设备的工作电路与振荡系统
理疗机、治疗机医学用射频利用设备的工作电路与振荡系统
家用电器,微波炉、电脑、电磁灶、电热毯……功率源为主……
移动通信设备,手机、对讲机天线为主……
建筑物反射,高层楼群以及大的金属构件墙壁、钢筋、吊车……
2.电力系统、电气化铁道、电磁发射系统、电磁冶炼和电磁加热设备产生电磁污染的机理及特性是什么?试总结说明并加以比较。

(演讲)
3.电磁波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天然辐射源的正常照射,由于技术发展是天然辐射源的照射增加,消费品的辐射,核工业造成的辐射,核爆炸沉降物对人群造成的辐射,医疗照射。

4.电磁辐射评价包括哪些内容?评价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评价电磁辐射环境的指标
(1)关键居民组所接受的平均有效剂量当量
方法:在广大群体中选择从某一给定的实践中受到的照射剂量高于群体中其他成员组成特征组。

(2)集体剂量当量
方法:某一给定的辐射实践施加给整个群体的剂量当量总和。

(3)剂量当量负担和集体剂量当量负担
方法:是把整个受照群体所接受的平均有效剂量当量或集体剂量当量
率对全部时间进行积分求得。

两种平均剂量当量是规定(一般在一年内)进行某一实践造成。

(4)每基本单元所产生的集体剂量当量
方法:通常以每兆瓦年(电)所产生的集体剂量当量来比较和衡量获得一定经济利益所产生的危害。

5. 电磁辐射防治有哪些措施?各自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1)屏蔽;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将电磁辐射的作用与影响限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

主动场屏蔽;场源位于屏蔽体之内限制场源对外部空间的影响。

被动场屏蔽;场源位于屏蔽体之外用于防治外界电磁场对屏蔽室内的影响。

(2)接地技术
射频接地;将场源屏蔽体或屏蔽体部件内感应电流加以迅速引
流以形成等电势分布,避免屏蔽体产生二次辐射。

是实践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高频接地;将设备屏蔽体和大地之间,或者与大地上可视为公共点的某些构件之间,采用低电阻导体连接起来,形成电气通路,使屏蔽系统与大地之间形成一个等电势分布。

(3)滤波
在电磁波的所有频谱中分离出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有用波段。

作用:保证有用信号通过的同时阻截无用信号通过,是抑制电磁干扰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4)其他措施
①采用电磁辐射阻波抑制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无用的电磁辐射;
②新产品和新设备的设计制造时,尽可能使用低辐射产品;
③从规划着手,对各种电磁辐射设备进行合理安排和布局,并采用机械化或
自动化作业,减少作业人员直接进入强电磁辐射区的次数或工作时间。

6.若一线工人每天工作6小时,其接触连续波和脉冲波的容许辐射平均功率密度分别是多少?(以《工作地点微波辐射强度卫生限值》标准(GB 10346-89)要
求计算。


解:接触连续波容许辐射平均功率密度脉冲波的容许辐射平均功率密度
4004002
66.67/
6
P uw cm d t
===
2002002
33.33/
6
P uw cm d t
===
填充图案代码查询一、编码查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