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 三步计算式题第四课时教案 沪教版
沪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2《三步计算式题》课件(共21张ppt)

先求:小亚30天练的道数 再求:小巧30天练的道数 最后求:小巧平均每天练的道数
解决问题
小巧和小亚一个月(按30天计算)共练1650道口算题, 小亚平均每天练25道,小巧平均每天练多少道题?
(1650-30×25)÷30 =(1650-750)÷30 =900÷30 =30(道)
先求:一共分成的小组个数 再求:每组人数 最后求:第一批去的人数
180÷(5+4)×5
=180÷9×5
=20×5 =100(名)
✔
答:第一批去了100名学生.
解决问题
小巧和小亚一个月(按30天计算)共练1650道口算题, 小亚平均每天练25道,小巧平均每天练多少道题?
(1650-30×25)÷30 =(1650-750)÷30 =900÷30 =30(道)
下面算式中的划线部分能同时计算吗?
(330-60)÷(15×6)
600-520÷(200÷25)
用递等式计算
(330-60)÷(15×6)
=270÷90
=3✔Biblioteka 600-520÷(200÷25)
=600-520÷8
=600-65
=535
✔
用递等式计算 276+224-(170-78)
用递等式计算
选一选
把三个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最合理的是( A ).
(2)3+8 =11
A. 3+8+2×6
2×6 =12 11+12 = 23
B. (3+8)+2×6
根据要求在“72×72+72÷24”中合理地添括号,再写出算式.
运算顺序依次是“先算乘、再算加、最后算除”,
算式是: (72×72+72)÷24
沪教版2021年四年级上册数学 4.2 整数的四则运算(三步计算式题)教案

《三步计算式题》教案【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第48、49页【教学目标】1、知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用递等式正确地计算三步式题。
3、能将分步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4、能结合树状算图,体会计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能用递等式正确地计算三步式题。
【教学难点】结合树状算图,将分步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教学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旧知迁移1、从上一课时《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的简单文字题引入两步计算的综合算式。
2、旧知迁移:结合树状算图进行两步计算的综合列式和递等式计算。
小结并板书: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揭示课题: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都是两步计算。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三步计算式题。
(板书:三步计算式题)(二)讨论交流,探求新知1、出示学习任务单一(合作完成):结合树状算图交流结果: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
列综合算式时逐步写出新出现的数字和运算。
2、讨论:用递等式计算三步式题时要注意些什么?小结:先明确计算的顺序,没有计算的部分,数与运算符号,都要照抄下来。
3、出示学习任务单二(独立完成):结合树状算图交流结果。
3、讨论:哪种算法更好,为什么?2×6+42÷3 2×6+42÷3=12+42÷3 =12+14=12+14 =26=26小结:明确计算的顺序,这里的乘法和除法互不影响,可以同时计算。
没有计算的部分,数与运算符号,都要照抄下来。
(三)专项训练,巩固总结1、判断对错:对的出“√”,错的出“×”(1)45+55÷5-20 (2)20-15×4+40=100÷5-20 =320-60+40=20-20 =200-100=0 () =200 ()(3)48+20÷4×5 (4)945÷45×0+1=48+20÷20 =0+1=48+1 =1 ()=49 ()小结:只有同级运算的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沪教版数学四《三步计算式题》PPT课件

探究二
探究二
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吗?
[9- (2 +3)]×6
(9- 2 +3)×6=60 =[9- 5]×6 =4×6 =24 小丁丁列的综合算式不正确! 在列综合算式时,还要使用方括号。 他应该先算2加上3的和, 再算9减去5的差, 最后算4乘6的积。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圆括号,又有方括号, 探究一 探究二 要先算圆括号里的,再算方括号里的。 9
121524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a先把下面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再用递等式进行计算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三步计算式题, 同学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知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用递等式正确地计算三步式题。 3.能将分步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引入:
上节课我们还有一部分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先来回 忆一下:
探究二
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 96÷8÷4×2 (2) 96÷(8÷4)×2
(3) 96÷(8÷4×2)
(4) 96÷[ 8÷(4×2)]
练习一
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用递等式进行计算: (1) 96-[(43 -27)×2 ] = 96-[ 16×2 ] = 96-32 = 64 (2) 1015÷[75 ÷ (60÷4)] = 1015÷[ 75 ÷ 15 ] = 1015÷5 =203
2
+
3 5
?4
-
6
×
24
探究一
试一试 a、 先把小亚编的算式合成一道综合算式, 再用递等式进行计算:
2
+
6 8× 24ຫໍສະໝຸດ 9÷3 3
2+6 - 9÷3 = 8× 3 = 24
探究一
三步计算式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三步计算式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三步计算式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三步计算式题的计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三步计算式题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 正确、迅速地进行三步计算式题的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三步计算式题的概念、特点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新课: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向学生详细介绍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新课:通过让学生进行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4. 总结新课:通过总结、讲解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对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板书设计:1. 三步计算式题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2. 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 三步计算式题的练习题。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三步计算式题的学习心得,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后反思:1. 学生对三步计算式题的掌握情况如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如何改进。
2. 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亮点和不足,如何改进。
3. 如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或技能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即理解并掌握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及正确、迅速地进行三步计算式题的计算,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三步计算式题(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三步计算式题(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1. 学习目标•掌握三步计算式的概念。
•学会求解三步计算式题。
•提高学生口算速度和准确度。
2. 学习内容2.1 三步计算式的概念三步计算式是指:两个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别进行三步计算,即先进行第一个数的运算,再进行第二个数的运算,最后将两次运算的结果进行运算求解。
例如:$$ 23 \\times 4 + 17 \\div 5 $$我们首先需要计算 $23 \\times 4$,计算结果为92;然后计算 $17 \\div5$,计算结果为3;最后将92和3进行加法运算,得到最终的答案为95。
2.2 求解三步计算式题求解三步计算式题的基本步骤:1.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每一个运算符两侧的数值。
2.将运算符的结果替换掉原来的式子,继续进行计算。
3.重复以上两步,直到整个式子被计算完毕,并得到最终的答案。
例如:请计算下面的三步计算式题:$$ 45 \\div 9 \\times 3 - 8 + 17 $$按照求解三步计算式题的基本步骤,我们可以先计算 $45 \\div 9$,得到计算结果5,然后将原来的式子转化为:$$ 5 \\times 3 - 8 + 17 $$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计算 $5 \\times 3$,得到计算结果15,然后将原来的式子转化为:15−8+17最后,我们可以进行减法和加法运算,得到最终的答案为24。
3. 课堂练习3.1 练习题1请计算下面的三步计算式题:$$ 27 - 15 \\div 5 + 4 \\times 2 $$3.2 练习题2请计算下面的三步计算式题:$$ 16 + 26 \\div 13 - 5 \\times 2 + 3^2 $$4. 课后拓展4.1 拓展题1请计算下面的三步计算式题:$$ 56 \\div 7 + 32 \\times 4 - 112 \\div 14 $$4.2 拓展题2请计算下面的三步计算式题:$$ 64 - 25 + 9 \\times 2 + 15 \\div 5 + (16 - 7) $$5.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三步计算式的概念,并学会了如何求解三步计算式题。
最新沪教版四年级上册《三步计算式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三步计算式题
教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方括号
2、知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能用递等式正确的计算三步算式。
4、能将分步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5、能结合树状算图,体会计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
1、知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用递等式正确的计算三步算式。
三、教学难点:
能将分步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
独立尝试
交流想法
学生归纳
小组合作: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小结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
在计算前先进行审题的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出课题
1、投影演示:
小朋友们,这是小丁丁用2、3、6、9四张牌算24的算法。请你将这个树状图填写完整。小丁丁根据树状图写成的综合算式是:(9-2+3)×6
2+3=5
9-5=4
4×6=24
师:小丁丁的综合算式正确吗?
1、出示课题:三步计算式题
仔细观察
首先,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进行思考。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整数的四则运算(三步计算式题)

2×6=12 先算 2×6 的积 3+12=15 再算 3+12 的和
3 + 2×6 + 9 6×9÷2–3 9×3-6÷2
三步计算式题 学习单
一、把分步算式合成一道综合算式
小胖的三步计算式 :
综合算式:
2×6=12
3+12=15
15+9=24
小巧的三步计算式:
综合算式:
6×9=54
54÷2=27
27–3=24
54÷2=27
6×9÷2–3
27–3=24 小组合作完成,填、拼树状算图,写出综合算式。 用一句话叙述综合算式,并用递等式计算。 3.把小丁丁的分步算式合成一道综合算式 (1)独立思考,写出综合算式,用一句话叙述综合算式,并用递等式计算
3×9=27
6÷2=3
9×3-6÷2
27–3=24
(2)递等式计算的两种算法比较
小亚的三步计算式:
综合算式:
9 × 3=27
6÷2=3
27-3=24
二、先说说运算顺序,再用递等式计算
① 190–90÷18–97
② 60÷15 + 85×2
三、动脑筋
在下面的数之间填上+、-、×、÷,使所得的综合算式的运算结果为 24
(1)3 3 3 3 (2)5 5 5 5
(3)6 6 6 6
小组合作提示:①填一填:根据小胖的三个算式填写三个树状算图 ②拼一拼:把填好的三个树状算图合并成一个树状算图 ③写一写:根据拼好的树状算图写出综合算式
(3)用一句话叙述这个综合算式:3 + 2×6 + 9 3 加上 2 乘 6 的积,再加上 9 的和 (4)用递等式计算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整数的四则运算(三步计算式题)(3)

三步计算式题教学内容:P58、59教学目标:1、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题。
2、根据文字计算题,选择正确的算式。
3、结合树状算图,用逆推的思想探索文字计算题的结构。
4、运用树状算图,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时,采用树状算图来展示逆推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文字题的问题出发,用逆推的思想分析文字题的结构,提高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口答一步计算文字题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自主探究(1)出示例题:90乘90加上90,结果是多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题意)(可以先讨论找到等量关系)(2)反馈:先想什么?再想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板书:90☓和=积或积+ 90=和)(3)问:积怎么求,和怎么求?根据题意你能画出树状算图,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吗??(汇报出示:(4)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2、小结,揭示课题3、试一试:(口答)(1)650减去34乘15的积,差是多少?(2)320减去68的差除以4,是多少?二、继续探索1、出示:先比较下面两题的区别,再画树状算图。
①23除1058的商减去46,差是多少?②23除1058减去46的差,商是多少?(1)问:这两题要注意哪个字?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讨论)(2)在练习纸上可以先画出树状算图,再列综合式(不计算)。
(集体练习)2、汇报出示:1058÷46-23问:第二题为什么加括号?3、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讨论了两步计算文字题的计算方法,在解答两步计算文字题时,可以从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通过逆推的方法用树状图表示出计算顺序,然后列出综合式,最后还要再检查,先将所列的算式用数学的语言读一读,与原题比较一下,计算顺序是否一致。
三、课内练习1、选择题(1) 400除以23减去15的差,商是多少?算式是( B )A、400÷25-15B、400÷(25-15)C、(25-15)÷400(2) 40个25的和比45乘8的积大多少?算式是( A )A、40×25-45×8B、(40+25)-45×8C、45×8-40×25问:为什么这样选?2、(1)说出下列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60÷(20-2)×5360÷(20-2×5)360÷20-2×5(2)找朋友,他们的朋友分别是谁?用线连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