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课件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节能措施》ppt课件

节能材料的应用
高效节能材料
这类材料具有高热阻、低传热、 高反射等特性,如保温隔热材料 、真空绝热材料等,可有效提高 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能源
消耗。
可再生能源材料
如太阳能电池板、风能发电设备 等,这些材料可利用可再生能源 为建筑提供电力,减少对化石能
源的依赖。
绿色建材
如生态水泥、生物质建材等,这 些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节能性能 ,还可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绿色建筑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促 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
绿色建筑的分类
根据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的不同,绿色建筑可以分为住宅 、办公楼、商业建筑、文化设施、教育设施、医疗设施等 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会根据其特定 的使用功能和环境条件,采用不同的节能措施和绿色建材 等手段,以达到最佳的节能减排效果。
。
绿色建筑节能产业将带动相关产 业链的发展,如绿色建材、可再
生能源等领域。
THANKS
感观看
智能化、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 用于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和 运营管理过程中。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与其他领域 的交叉融合,产生了许多具有 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未来绿色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前景
绿色建筑节能产业将迎来更为广 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全球建筑行
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 对绿色建筑的推广,绿色建筑节 能产业将获得更多的投资和支持
社会效益的评估
要点一
总结词
绿色建筑节能措施在社会效益方面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提高居住品质、促进绿色就业以及提升 城市形象。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绿色建筑通过采用无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能够 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性 。此外,绿色建筑通常会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和太阳能 热水器等节能设备,这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 ,这些设备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也符合环保要求,有利 于促进绿色就业。最后,绿色建筑的形象也提升了城 市的整体形象,使城市更具吸引力。
绿色建筑ppt课件完整版(2024)

2024/1/28
6
0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体系
2024/1/28
7
国内外评价标准介绍
2024/1/28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 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类指标。
LEED(领先能效环境设计)标准
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建立并推行,综合考虑建筑的位置、交通、用水效率、能源与大气、 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等多方面因素。
03
22
05
水资源管理与节约在绿色建筑中 实践
2024/1/28
23
雨水收集、处理和回用系统
01
02
03
雨水收集
通过合理设计雨水收集系 统,将建筑物屋顶、道路 等区域的雨水进行收集。
2024/1/28
雨水处理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 法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 ,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 物。
雨水回用
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冲厕 、绿化浇灌、道路清洗等 非饮用用途,减少自来水 的用量。
特点:高强度、高耐久性、高体积稳定性 等。
02
05
特点:轻质高强、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 快等。
应用:大跨度桥梁、高层建筑、海洋工程 等。
03
2024/1/28
06
应用:厂房、仓库、体育馆、展览馆等。
19
室内环境优化措施探讨
通风设计
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2024/1/28
合理设置进风口和排风口,避免气流短路和死角。
20
室内环境优化措施探讨
采光设计
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能耗。
合理设置窗户位置和大小,避免眩光和直射阳光 。
绿色建筑课件-绿色建筑设计

• 5、技术体系相似度高,被动技术少。这一阶段的绿色建 筑缺乏特点,除少量优秀项目外相似度极高,并且主动节 能技术使用较多,被动节能技术采用较少。
• 6、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不断下降。在深绿阶段,随着绿色 建筑评价体系以及技术体系应用的不断成熟,建造绿色建 筑增量成本呈下降趋势,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等设备价 格开始逐步下降,太阳能热水系统开始广泛强制使用,减 少了技术过度运用。
四、绿色建筑的缘起与发展
•我国绿色建筑发 展阶段
2021/1/23
• 浅绿阶段(2004年—2008年)
• 深绿阶段(2008年始至今后数年)
• 泛绿阶段(2011年起)
4、设计标识多,全过程标识少。截止2011年2月,全国总计 140个绿色建筑(含公示),其中129个为设计标识,11个 位全过程的运营标识。其中绿色建筑开始增加多重认证。 2010年起,全国绿色建筑增长极快,中、西部地区开始迅 速增长。
2021/1/23
• 浅绿阶段(2004年—2008年)
• 深绿阶段(2008年始至今后数年)
• 泛绿阶段(2011年起)
• 此阶段的绿色建筑以试点为主,有技术堆砌
现象,增量成本较高,部分带有试点性质的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达到500-2000元/m2。在 这一阶段,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沿海地区绿色建筑数量多。到2008年末, 中国仅有的10个绿色建筑分布在江苏、上海 、浙江、广东、湖北以及北京,东西部地区 发展不均衡。同时由于此时国内绿色建筑评 价体系尚未普及,而LEED评价体系已经比 较成熟,因此LEED评价体系应用较多,截 止 2008 年 底 , 国 内 有 10 个 绿 标 项 目 , 23 个 LEED项目。
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 6、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不断下降。在深绿阶段,随着绿色 建筑评价体系以及技术体系应用的不断成熟,建造绿色建 筑增量成本呈下降趋势,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等设备价 格开始逐步下降,太阳能热水系统开始广泛强制使用,减 少了技术过度运用。
四、绿色建筑的缘起与发展
•我国绿色建筑发 展阶段
2021/1/23
• 浅绿阶段(2004年—2008年)
• 深绿阶段(2008年始至今后数年)
• 泛绿阶段(2011年起)
4、设计标识多,全过程标识少。截止2011年2月,全国总计 140个绿色建筑(含公示),其中129个为设计标识,11个 位全过程的运营标识。其中绿色建筑开始增加多重认证。 2010年起,全国绿色建筑增长极快,中、西部地区开始迅 速增长。
2021/1/23
• 浅绿阶段(2004年—2008年)
• 深绿阶段(2008年始至今后数年)
• 泛绿阶段(2011年起)
• 此阶段的绿色建筑以试点为主,有技术堆砌
现象,增量成本较高,部分带有试点性质的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达到500-2000元/m2。在 这一阶段,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沿海地区绿色建筑数量多。到2008年末, 中国仅有的10个绿色建筑分布在江苏、上海 、浙江、广东、湖北以及北京,东西部地区 发展不均衡。同时由于此时国内绿色建筑评 价体系尚未普及,而LEED评价体系已经比 较成熟,因此LEED评价体系应用较多,截 止 2008 年 底 , 国 内 有 10 个 绿 标 项 目 , 23 个 LEED项目。
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课件

4.4 应用效果
l 通过解放南路文体中心项目的设计实践,综合利用BIM技术和建筑 能耗分析进行可持续性设计, 创建了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绿色建筑 项目应用BIM技术的工作流程、各专业协作模式;
l 研究了BIM应用的成果输出方式,以及BIM应用过程中各种仿真软 件工具所需的数据交互方式, 探索了适合天津地区绿色建筑项目 的 BIM 技术应用的标准和规范;
16
4.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4.3 应用模式
l 方案验证——成果模型 在此阶段已经可以集成完整的建筑数字信息,Autodesk Revit系
列软件的协同工作模式让各专业在设计过程中及时地交流,并直观发 现问题。为了获得最终优化后的设计方案节能效果,天津院对项目的 整体综合能耗及热舒适度进行了模拟验证,得出了结论,也闭合了绿 色建筑研究的过程,并指导了后期的零能耗运营方案。
7
3.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四个阶段 3.2 初步设计阶段
l 根据方案设计的各专业图纸, 建立扩初模型。协助项目公司进一 步确认设计的建筑空间和各系统关系,对设计进行初步检验。
l 进行各专业间的碰撞检查,把检查报告和相应优化建议提交给项 目公司及相关设计单位。
l 在拿到设计方修改的图纸后, 更新复合模型并规避错误、优化项 目设计,减少后期更改带来的浪费。
l 天津院的BIM团队建立了具有动态的完备性、关联性、一致性的建 筑数字信息模型,并以之为核心平台载体,进行能耗分析、碰撞 检测、 4D施工模拟等可持续设计,对于目前主流BIM工具和软件 分析工的应用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并为后续类似项目的应用提高 打下了基础。
20
5. 结论
l BIM技术与绿色建筑都是当前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l 通过解放南路文体中心项目的设计实践,综合利用BIM技术和建筑 能耗分析进行可持续性设计, 创建了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绿色建筑 项目应用BIM技术的工作流程、各专业协作模式;
l 研究了BIM应用的成果输出方式,以及BIM应用过程中各种仿真软 件工具所需的数据交互方式, 探索了适合天津地区绿色建筑项目 的 BIM 技术应用的标准和规范;
16
4.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4.3 应用模式
l 方案验证——成果模型 在此阶段已经可以集成完整的建筑数字信息,Autodesk Revit系
列软件的协同工作模式让各专业在设计过程中及时地交流,并直观发 现问题。为了获得最终优化后的设计方案节能效果,天津院对项目的 整体综合能耗及热舒适度进行了模拟验证,得出了结论,也闭合了绿 色建筑研究的过程,并指导了后期的零能耗运营方案。
7
3.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四个阶段 3.2 初步设计阶段
l 根据方案设计的各专业图纸, 建立扩初模型。协助项目公司进一 步确认设计的建筑空间和各系统关系,对设计进行初步检验。
l 进行各专业间的碰撞检查,把检查报告和相应优化建议提交给项 目公司及相关设计单位。
l 在拿到设计方修改的图纸后, 更新复合模型并规避错误、优化项 目设计,减少后期更改带来的浪费。
l 天津院的BIM团队建立了具有动态的完备性、关联性、一致性的建 筑数字信息模型,并以之为核心平台载体,进行能耗分析、碰撞 检测、 4D施工模拟等可持续设计,对于目前主流BIM工具和软件 分析工的应用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并为后续类似项目的应用提高 打下了基础。
20
5. 结论
l BIM技术与绿色建筑都是当前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绿色建筑课件

绿色建筑节水设计与技术、绿色建筑声环境设计与技术、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与技术、绿色建筑景观系统及技术、绿色建 筑光环境及技术、绿色建筑材料系统及技术、健康安全型绿色 建筑材料、绿色建筑环境调控系统及技术、绿色建筑能源系统 及技术、既有建筑旳绿色生态改造设计
绿色建筑
以目前我国实际情况看,被动式建筑技术在实 现零排放低能耗建筑旳过程中,增量成本最低, 最合适大力推广。
项目简介
统一旳铝合金百叶幕墙肌理赋予园内体量不同旳建筑整体感。竖 向旳百叶犹如垂地旳帘幕,这一体现手法也被利用在设备间和外部绿 化平台以及首层柱廊旳设计上。建筑内部前厅区域设计回应了同一主 题。办公楼层可开启窗扇则设置在铝合金百叶构造之内,可实现室内 旳自然通风。
阿卜杜拉国王石油研发中心
项目简介
项目简介
设计旳主要策略是构成一种蜂窝状构造,部分模块化旳 系统,将不同旳部门建筑整合为一种整体,并将公共空间连接 在一起。
这些六角棱柱形旳蜂窝构造能够使用至少旳材料就能在 指定旳容积内体积创建单元晶格。这种构造和布局理念拟定了 KAPSARC旳组合就是沙漠景观和晶格形式旳结合,而且能够 最佳地应对环境条件和室内设计旳要求。 这些蜂窝晶格朝着 中心轴线压缩,并作为向西方河道旳自然延伸。
最终再跳出以上所说优缺陷旳框框,外遮阳不一定意味 着深屋檐大构造,Porous wall(多孔墙面)不是什么高新 技术,早在诸多伊朗(干热),锡兰(斯里兰卡,湿热 )地域老式建筑中出现,当代也有不少有意思旳作法( 例如巴西这个:BT House / Studio Guilherme Torres) 。这么旳外遮阳一样能够做到不影响立面效果,与此同 步副产品是便于通风。
内遮阳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外遮阳考虑不周时旳替代做法, 窗帘,百叶就能够算成是内遮阳。内遮阳减小了设计师设 计外观旳压力,但正如说外遮阳利弊提到旳,内遮阳意味 着阳光以及辐射是先穿过玻璃进入室内后再考虑旳遮挡, 在能耗上肯定会影响大某些(伴随材料进步,玻璃旳隔热 能力越来越强,但内外遮阳毕竟有辐射总量上旳不同)。
《绿色建筑评价》课件

《绿色建筑评价》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绿色建筑概述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体系 • 绿色建筑技术与实践 •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 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CHAPTER
01
绿色建筑概述
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节 能、环保、经济、适应性等方面,旨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同时为人类提供健康、高效、舒适的生活空间的建筑。
案例三:某公共设施绿色建筑实践
总结词
公共设施绿色建筑的实践者
详细描述
该公共设施在建设过程中,注重节能 、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采用了多项 绿色建筑技术,如自然采光、地源热 泵等,为其他公共设施建设提供了有 益的参考。
CHAPTER
05
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进步,绿色建筑在 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不断 创新,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
总结词
办公楼绿色改造典范
详细描述
该办公楼通过采用节能材料、优化建筑布局、安装太阳能板等方式,实现了节能减排和资源高效利用 ,为其他办公楼改造提供了借鉴。
案例二:某住宅小区绿色建筑设计
总结词
绿色住宅小区的典范
详细描述
该住宅小区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节能 、环保、生态等因素,通过绿化植被 、雨水收集、垃圾分类等方式,打造 了一个宜居、健康的居住环境。
CHAPTER
0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体系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国内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文 件,对绿色建筑的定义、评价标准和程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CONTENTS
目录
• 绿色建筑概述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体系 • 绿色建筑技术与实践 •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 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CHAPTER
01
绿色建筑概述
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节 能、环保、经济、适应性等方面,旨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同时为人类提供健康、高效、舒适的生活空间的建筑。
案例三:某公共设施绿色建筑实践
总结词
公共设施绿色建筑的实践者
详细描述
该公共设施在建设过程中,注重节能 、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采用了多项 绿色建筑技术,如自然采光、地源热 泵等,为其他公共设施建设提供了有 益的参考。
CHAPTER
05
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进步,绿色建筑在 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不断 创新,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
总结词
办公楼绿色改造典范
详细描述
该办公楼通过采用节能材料、优化建筑布局、安装太阳能板等方式,实现了节能减排和资源高效利用 ,为其他办公楼改造提供了借鉴。
案例二:某住宅小区绿色建筑设计
总结词
绿色住宅小区的典范
详细描述
该住宅小区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节能 、环保、生态等因素,通过绿化植被 、雨水收集、垃圾分类等方式,打造 了一个宜居、健康的居住环境。
CHAPTER
0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体系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国内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文 件,对绿色建筑的定义、评价标准和程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绿色建筑概述ppt课件.ppt

2 减少污染
8
?据欧洲建筑师协会测算,50%的空气污染、42%的温室气体效应、50%的水污染、
48%的固体废弃物和50%的氟氯化物均来自于建筑。
?我国城镇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建筑活动造成的噪声、灰尘、光污染,以及
室内环境污染等直接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同时,我国居民过于注重个性化装修,
由此产生的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十分严重。降低建筑温室气体排放,对我国实
节能
节地
绿色建筑
环保
节水
节材
4
所谓“绿色建筑” 的“绿色”,并不 是指一般意义的立 体绿化、屋顶花园, 而是代表一种概念 或象征,指建筑对 环境无害,能充分
4
利用环境自然资源, 并且在不破坏环境 基本生态平衡条件 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又可称为可持续发 展建筑、生态建筑、 回归大自然建筑、 节能环保建7
绿色建筑的社会意义
绿色建筑的经济意义
7
绿色建筑的社会意义
1 节能减资
?据欧洲建筑师协会测算,建筑能耗占用了整个社会中能耗的50%。消耗了50%的 水资源,40%的原材料,并对80%的农地减少量负责。 ?我国已成为全球城市化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我国城市化率自2000 年以来, 每年约新建18亿~20亿m2建筑。建筑活动造成的污染约占全部污染的三分之一。 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比率已从1978年的10%发展到当前的27.5%, 若综合建材生产和建造过程,建筑业相关能耗比例超过40%。因此,从能源、物 质消耗来看,建筑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的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
8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民生发展的重要任务。
绿色建筑的经济意义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PPT课件

东立面
19
南立面有 5 个高 13m,直 径 1.4m 的喷淋塔,塔之间的 纵向平行槽是可活动的,夜间 窗户自动开启,使冷空气进入 室内, 为建筑内部空间换气通风。 喷淋塔是透明封装的水塔,它 们演示了由重力驱动的水和空 气的蒸冷却过程
南立面
20
在建筑的南立面设置了由轻质面料制造的直径为 1.4 米的“淋浴塔”。外边街道上的空气进入“淋 浴塔” 受到塔内较冷水蒸气的降温,然后进入各楼层底 部的送风管道,为室内提供凉爽的空气,受热后的 水分返回冷冻水板,经冷却后再次重复利用。数据 表明,从屋顶吸进的空气经过“淋浴塔”后温度可 以降低4 至13 摄氏度。
津巴布韦东门中心
ZIMBABWE EASTGATE CENTER
1
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 南纬18° 海拔1480M 热带草原气候 昼夜温差10°C
是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
为了降低造价和运行费用,开发商决定 不使用昂贵的进口空调设备。
2
白蚁从低于地下水位的土壤 深处,将阴冷的湿泥浆搬运 上来,作为冷源 同时丘体下半部分的开口将 新鲜空气捕捉进来,通过途径 众多的外围空间下沉至底部, 被湿泥浆所冷却 冷却后的空气在吸收丘体内的 热量后通过中央通道上升,高耸 的丘体变成了烟囱,起到拔风 作用,最后热空气通过丘体上半 部分的开口排出
无论外界气温如何频繁变化,白蚁丘内的温 度出奇的稳定。
干阑居
夜间,当外界温度下降、巢内需要保温时, 土丘良好的蓄热能力能够为丘体内部提供 足够的热辐射
பைடு நூலகம்
仿生蓝本——白蚁丘
3
空间仿生——通风空间组织
楼板中央设有双层风井,内层用于排出热空气,外层用于输送 冷空气。中庭下部设有天桥并种植了绿色植物,起到遮荫降温的效 果,通风系统的进风口就设于该处。 以风机抽取凉爽空气,并通过踢脚板处的风口,到达每个办公室。 被加热后的空气通过天花板的排风口被吸入中央内层排风井,并上 升进入双层通风屋顶,最后由48个烟囱排至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建筑普遍存在问题
高能耗
浪费水
建筑材料不能循环利用,室内材料影响 空气质量
高能耗带来的问题
资源消耗大 石油、煤等矿石燃料,地球上的的储量是有限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
温室效应 导致全球升温,带来灾难性气候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空调病 依赖空调,耗电多又不利于身体健康
装修材料含有甲醛、苯等对人体有害气体
3)参与式设计方法
参与式设计,是指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 鼓励建筑的管理者、使用者、投资者及一些利益 团体、周边邻里单位参加到设计的过程中,因为 他们可以提供带有本地知识和需求的专业建议。
第二章 室外环境分析与设计
2.1 概述 在现代建筑学与环境科学概念中,环境是指构成人类活动空间范围
的所有自然、人工景物的完整系统。 广义的环境包含自然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艺术环境与心理
(2)注意与地域自然环境的结合,适应场地的自然过程; (3)当地材料的使用,包括植物和建材。
1.2.2 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与设计方法
1)“集成设计”的过程
集成设计是一种强调不同学科专家的合作的设 计方式,通过专家的集体工作,达到解决设计问 题的目标。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命周期设计方法
建筑的绿色度体现在建筑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 阶段。
(1)设计成果来自环境; (2)生态开支应为评价标准; (3)设计结合自然; (4)公众参与设计; (5)为自然增辉。
结合现代建筑的要求,我们综合归纳出绿色建筑设计三项原则:
(1)资源利用的3R原则 (2)环境友好原则; (3)地域性原则。
1)资源利用的3R原则
3R原则,即减量(Reducing)、重用(Reusing)、循环(Recycling)
有关绿色设计或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的叙述很多,1991 年Brenda Robert Vale在其合著的《绿色建筑: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 中提出的:
(1)节约能源;
(2)设计结合气候;
(3)材料与能源的循环利用;
(4)尊重用户;
(5)尊重基地环境;
(6)整体设计观。
另一个影响力的观点是1995年Sim Van der Ryn 和Stuart Cowan 在《生 态设计》中提出的五种设计原则和方法:
“风土建筑”与“生态建筑”两大思想脉动
“增长的极限”牵动了建筑两大思潮的脉动。“风土建筑”与“生态建 筑”
所谓“风土建筑”的脉动,是因能源危及的冲击而不满于现代建筑一 味追求巨型化、设备化、人工化的思潮,并反对国际建筑形式完全不考虑 气候风土、地方建材,而产生无个性、无文化的建筑风格。毕竟“节能建 筑”的最高境界在于师法自然、顺应风土。
第一次能源危机之翌年1974 年,美国明尼苏达州建造了一座 标榜“生态建筑”的住宅,以 Ouroboros命名,顾名思义,就 是希望能达到完全与环境共生而 自给自足的住宅设计。它设有太 阳能热水系统、风力发电、废弃 物及废水再利用系统等生态设计, 也采用了草皮覆土屋顶、温室、 浮力通风等自然诱导式设计。
2)环境友好原则
在建筑领域的环境包含两层含义:其一,设计区域内的环境,即建筑 空间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其二是设计区域的周围环境。(1)室 内环境品质;
(2)室外环境品质;
(3)周围环境影响。
3)地域性原则 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1)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经验,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应注意传承和发扬 地方历史文化。
环境等。
绿色建筑室外环境是以建筑外部空间为基础,保护性利用自然资源, 合理调节与处理建筑室外物理、化学、生物环境,节约土地并追求室 外空间多功能的完美结合,充分满足人们生活、工作中的适居性需求 的设计活动。
2.2.1 室外环境设计的特征
1)保护环境 保护自然是绿色建筑室外环境设计的基础,也是建造绿色建筑的核
生态设计---功能、美学、环境设计的完美结合
环境设计
生态设计
美学设计
功能设计
以绿色建筑来建立可持续家园。这绝非赶时髦或沽名 钓誉的口号,而是地球号太空船中永远的建筑哲学, 也是我们得以留给子孙的一丝希望。
1.2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1.2.1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的设计包含两个要点:一是针对建筑物本身,要求有效地 利用资源,同时使用环境友好的建筑材料;二是要考虑建筑物周边的 环境,要让建筑物适应本地的气候、自然地理条件。
可
持 技术 生态技术:环保技术、节能技术等
续
发
展
科学规划 生态规划 生态景观
理
念
绿色建筑单体
建筑
建筑外部生态景观 绿色建筑 生态室内 ……
绿色建筑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 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 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 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建筑。
1970年之前,全球经济空前繁荣, 市场一片鼓励消费以刺激建设之声,甚 至打出“消费就是美德”的口号。那时 正是建筑现代主义盛行的时候,建筑设 计朝向全面机械化、设备化的模式,例 如全天候的中央空调、全玻璃的建筑外 观、24小时供应的热水系统、夜不熄灯 的全面人工照明设计充斥全世界,糟蹋 着地球资源。
绿色建筑与生态景观
第一章 绿色建筑概述
1.1 绿色建筑的概念 关于绿色建筑,大卫和鲁希尔·帕卡德基金会曾经给出过一个直接的
定义:“任何一座建筑,如果其对周围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要小于 传统的建筑”。
绿色建筑概念的发展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政府
政治、法律
社会 各类组织推动可持续理念的落实
经济
循环经济、绿色GDP
中国黔东南侗族民居
印尼苏门答腊 Batak Toba民居
另外一股所谓“生态建筑”脉动,
可说是对机械文明提出严重控诉的环境 设计理论。“生态建筑”萌芽于1960年 代的生态学,受到生物链、生态共生思 想的影响,对过分人工化、设备化环境 提出彻底的质疑。“生态建筑”强调使 用当地自然建材,尽量不使用近代能源 及电化设备,一些采用覆土、温室、蓄 热墙、草皮屋顶、风车、太阳能热水器 等外形的节能建筑设计纷纷出现,甚至 在温室种植水耕植物、以厨余和动物粪 便制造堆肥与沼气、以回收雨水充当家 庭用水、以人工湿地来处理污水并养鱼 等生态技术,均成为“生态建筑”的设 计重点。这波“生态建筑”的脉动,正 是主宰着日后“绿色建筑”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