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对照表.ppt
公差对照表

对未来公差领域发展的展望
智能化公差设计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未来有望实现智能化公差设计 ,通过算法自动优化公差分配,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高精度测量技术
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实现更高精度的测量和检测, 为公差控制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绿色环保理念
未来公差领域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理念,通过优化设计和生 产工艺,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典型零件公差配合实例分析
轴与孔的配合:轴与孔是机械中最常 见的配合之一。在选择公差配合时, 需要考虑轴与孔的使用要求、加工成 本以及装配工艺等因素。例如,对于 需要承受较大载荷或要求较高定位精 度的轴与孔配合,可以选择较紧的公 差配合,如H7/h6;而对于一般传动 或定位要求不高的场合,可以选择较 松的公差配合,如H8/f7。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公差定义及分类
详细解释了公差的含义,包括尺 寸公差、形位公差等,并介绍了 不同类型的公差及其应用场景。
公差与配合
阐述了公差与配合的关系,包括 基孔制、基轴制等配合制度,以 及公差带的概念和应用。
公差对照表的使用
介绍了如何查阅和使用公差对照 表,包括理解表中的符号、数值 及其含义,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 求选择合适的公差等级。
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公差数值,高级别公差等级对加工精度 和成本要求更高。
角度尺寸公差带形状和大小
形状
角度尺寸公差带通常为扇形,其形状由基本尺寸和公差值共同确定。
大小
公差带的大小取决于公差值,公差值越大,公差带越宽;公差值越小,公差带越窄。
角度尺寸公差标注方法
01
标注格式
一般采用“±公差数值”或“基 本尺寸±公差数值”的形式进行 标注。
公差带图(课堂PPT)

ES
Xmax
0
EI
+ _
孔公差 带
Xmin
es ei
基本尺寸
轴公差带
18
间隙配合的不同情况
+ —
19
Φd(ΦD)
过盈配合(interference fit):具有过盈(包括
最小过盈为零)的配合,此时孔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之 下。也有两个极限值(Ymax,Ymin )。
es 轴
ei Ymax
ES 孔
EI
4.在孔、轴上下偏差线左右两侧分别画垂直于偏线的线 段,将孔和轴公差带封闭呈矩形,两线距离没具体规定。 画剖面线,最后标上下偏线。
9
例题:绘出孔 2500.021 和轴 2500..002303的公差带图。
孔公差带
+
ES
0
EI
-
es
ei
轴公差带
10
练一练
1.绘出孔 5000.050
和轴
500.040 0.020
极限与配合 的示意图
公差带 图
6
极限与配合的示意图
零线:在公差带图中,表示公称尺寸的一条直线
7
公差带图
孔
300.051 0.021
和轴
3000..002503的公差带图。
公差带:在公差带图解中,由代表上偏差和下 偏差或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的两条直
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公差带图:一般将尺寸公差与基本尺寸的关系, 按放大比例画出简图。
1
§1.2公差带与配合
2
复习
1、互换性的概念、测量的概念以及种类
2、公差的相关术语
3
3.有关“公差与偏差”的总 结
方向公差及公差带PPT课件

提取(实际)中心线应 限定在间距等于0.08的两平 行平面之间。该两平行平面 按理论正确角度60°倾斜于 基准平面A。
3) 面对基准线的倾斜度公差
公差带:间距等于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该 两平行平面按给定角度倾斜于基 准直线。
a—基准轴线
提取(实际)表面应限 定在间距等于0.1的两平行 平面之间。该两平行平面按 理论正确角度75°倾斜于基 准直线A。
1)线对基准线的倾斜度公差
公差带: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 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该两 平行平面按给定角度倾斜于基准 轴线。
提取(实际)中心线应 限定在间距等于0.08的两平 行平面之间。该两平行平面 按理论正确角度60°倾斜于 基准轴线A—B。
a—基准轴线
2)线对基准面的倾斜度公差
公差带:间距等于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该两平行平面按给定角度倾斜 于基准平面。
4) 面对基准面的倾斜度公差
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该 两平行平面按给定角度倾斜于 基准平面。
a— 基准平面
提取(实际)表面应限定 在间距等于0.08的两平行平面 之间。该两平行平面按理论正 确角度40°倾斜于基准平面A。
温馨提示
为方便回顾和学习本章节内容,本课 件可在PowerPoint软件里进行编辑, 请下载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
2)线对基准体系的垂直度公差
公差带:间距等于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该 两平行平面垂直于基准平面A且 平行于基准平面B。
a —基准平面A b—基准平面B
圆柱面的提取(实际)中心 线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1的两平 行平面之间。该两平行平面垂直 于基准平面A且平行于基准平面B。
(完整版)公差与配合标准表

公差与配合(摘自GB1800 ~1804- 79)免费1.基本偏差系列及配合种类.2.标准公差值及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值标准公差值 ( 基本尺寸大于6 至 500mm)基本尺寸公差等级mm IT5IT6IT7IT8IT9IT10IT11IT12 >6~ 10691522365890150 >10~1881118274370110180 >18~3091321335284130210 >30~501116253962100160250 >50~801319304674120190300 >80~1201522355487140220350 >120~18018254063100160250400 >180~25020294672115185290460 >250~31523325281130210320520 >315~40025365789140230360570 >400~50027406397155250400630孔的极限差值(基本尺寸由大于10 至 315mm)μm 等基本尺寸m m公差带级>0~18>18~30>30~50>50~80>80~120>120~180>180~250>250~315+77+98+119+146+174+208+242+271 8+50+65+80+100+120+145+170+190+93+117+142+174+207+245+285+320▼ 9+50+65+80+100+120+145+170+190 D+120+149+180+220+260+305+355+400 10+50+65+80+100+120+145+170+190+160+195+240+290+340+395+460+510 11+50+65+80+100+120+145+170+190等基本尺寸m m公差带级>0~18>18~30>30~50>50~80>80~120>120~180 >180~250>250~315+43+53+66+79+94+110+129+142 6+32+40+50+60+72+85+100+110+50+61+75+90+107+125+146+162 7+32+40+50+60+72+85+100+110+59+73+89+106+126+148+172+191 E8+32+40+50+60+72+85+100+110+75+92+112+134+159+185+215+240 9+32+40+50+60+72+85+100+110+102+124+150+180+212+245+285+320 10+32+40+50+60+72+85+100+110+27+33+41+49+58+68+79+88 6+16+20+25+30+36+43+50+56+34+41+50+60+71+83+96+108 7+16+20+25+30+36+43+50+56 F+43+53+64+76+90+106+122+137▼8+16+20+25+30+36+43+50+56+59+72+87+104+123+143+165+186 9+16+20+25+30+36+43+50+56+11+13+16+19+22+25+29+32 600000000+18+21+25+30+35+40+46+52▼7H00000000 +27+33+39+46+54+63+72+81▼800000000+43+52+62+74+ 87+100+115+130▼ 900000000公差带KNP 公差带等基本尺寸m m级>0~18>18~30>30~50>50~80>80~120>120~180 >180~250>250~315+70+84+100+120+140+160+185+2101000000000+110+130+160+190+220+250+290+320▼ 1100000000+2+2+3+4+4+4+5+56-9- 11-13- 15- 18-21- 24- 27+6+6+7+9+10+12+13+16▼ 7- 12-15-18- 21- 25-28- 33- 36+8+10+12+14+16+20+22+258- 19-23-27- 32- 38-43- 50- 56-9- 11-12- 14- 16-20- 22- 256- 20-28-24- 33- 38-45- 51- 57-5- 7- 8-9- 10-12- 14- 14▼ 7- 23-28-33- 39- 45-52- 60- 66-3- 3- 3-4- 4- 4-5-58- 30-36-42- 50- 58-67- 77- 86- 15-18-21- 26- 30-36- 41- 476- 26-31-37- 45- 52-61- 70- 79-11-14-17- 21- 24-28- 33- 36▼ 7- 29-35-42- 51- 59-68- 79- 88轴的极限偏差(基本尺寸由于大于10 至 315mm)等基本尺寸m m级>10~18>18~30>30~50>50~80>80~120>120~180>180~250>250~315等公差带级>10~18 d6-50- 617- 50- 688- 50- 77▼ 9-50- 9310- 50- 120 f▼ 7-16- 348- 16- 439- 16- 59g5-6- 14▼ 6-6- 177- 6- 24h05—8▼6—11基本尺寸m m>18~30>30~50>50~80>80~120>120~180 >180~250>250~315-65- 80- 100- 120- 145- 170-190-78- 96- 119- 142- 170- 199-222-65- 80- 100- 120- 145- 170-190-86- 105- 130- 155- 185- 216-242-65- 80- 100- 120- 145- 170-190-98- 119- 146- 174- 208- 242-271-65- 80- 100- 120- 145- 170-190-117- 142- 174- 207- 245- 285-320-65- 80- 100- 120- 145- 170-190-149- 180- 220- 260- 305- 355-400-20- 25- 30- 36- 43- 50-56-41- 50- 60- 71- 83- 96-108-20- 25- 30- 36- 43- 50-56-53- 64- 76- 90- 106- 122-137-20- 25- 30- 36- 43- 50-56-72- 87- 104- 123- 143- 165-186-7- 9- 10- 12- 14- 15-17-16- 20- 23- 27- 32- 35-40-7- 9- 10- 12- 14- 15-17-20- 25- 29- 34- 39- 44-49-7- 9- 10- 12- 14- 15-17-28- 34- 40- 47- 54- 61-69 0000000— 9—11— 13— 15—18— 20— 23 0000000—13—16— 19— 22—25— 29— 32等基本尺寸m m公差带级>10~18>18~30>30~50>50~80>80~120>120~180>180~250>250~31500000000▼7— 18—21—25— 30— 35—40— 46— 5200000000 8— 27—33—39— 46— 54—63— 72— 8100000000▼9— 43—52—62— 74— 87— 100— 115—130K+9+11+13+15+18+21+24+27 5+1+2+2+2+3+3+4+4+12+15+18+21+25+28+33+36▼6+1+2+2+2+3+3+3+4+19+23+27+32+38+43+50+56 7+1+2+2+2+3+3+4+4M+15+17+20+24+28+33+37+43 5+7+8+9+11+13+15+17+20+18+21+25+30+35+40+46+52 6+7+8+9+11+13+15+17+20+25+29+34+41+48+55+63+72 7+7+8+9+11+13+15+17+20N+20+24+28+33+38+45+51+57 5+12+15+17+22+23+27+31+34+23+28+33+39+45+52+60+66▼6+12+15+17+20+23+27+31+34+30+36+42+50+58+67+77+86 7+12+15+17+20+23+27+31+34p+26+31+37+45+52+61+70+79 5+18+22+26+32+37+43+50+56等基本尺寸m m公差带级>10~18>18~30>30~50>50~80>80~120>120~180 >180~250>250~315+29+35+42+51+59+68+79+88▼6+18+22+26+32+37+43+50+56+36+43+51+62+72+83+96+108 7+18+22+26+32+37+43+50+56注:注明▼者为优先公差等级,应优先采纳。
公差与配合ppt课件

3、配合公差
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称为配合公差。 间隙配合:配合公差=最大间隙—最小间隙 过盈配合:配合公差=最大过盈—最小过盈 过渡配合:配合公差=最大间隙—最大过盈
配合公差=轴公差+孔公差
四、标准公差系列与基本偏差系列
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表面粗糙度
例:一根轴的直径为 500.008 基本尺寸: 50 最大极限尺寸: 50.008 最小极限尺寸: 49.992 上偏差 = 50.008 - 50 =+ 0.008
下偏差 = 49.992 – 50 = -0.008 公差 = 50.008-49.992 = 0.016
φ0.01mm
0.05mm
例2、识读阶梯轴所注的形位公差的含义。
圆锥体任一截面的圆 度公差为0.04mm
0.04
A
0.05
φ18圆柱面的圆柱 度公差为0.05mm
C
60ο
60ο
φ22
+0.003
φ18 -0.001 M10
两端面
0.01 A
直径为φ22圆锥的大、小两 端面对该段轴的轴心线跳动 度公差为0.01mm
二、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y ★ 轮廓最大高度——Rz 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三、表面粗糙度的代号(符)号及其标注
1、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b
a1
a2
C(f)
ed
a1、a2——粗糙度高度参数代号及其数 值( μm );
b——加工要求、镀覆、表面处理或其它 说明等;
公差等级及配合表

公差等级及配合表自由尺寸公差公差等于上下偏差的绝对值旧国标(HG 159-59中,在基准件公差上,把精度等级分成 12级。
取自其中 8、 9两级精度基准件公差,称为自由尺寸公差。
将偏差分为;单向(+或(- 、双向(±二种。
在自由尺寸公差的注解中提示;①自由尺寸公差仅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
②自由尺寸公差在工作图上不标注。
③单向偏差对于轴用(-号,对于孔、孔深、槽宽、螬深及槽长用(+号,其余均用双向正负偏差(±。
④不能纳入上述明确原则的自由尺寸,且有单向偏差要求时,设计者应在工图中注出,否则按双向偏差制造。
修定后国标(GB 1800-79中,标准公差分 20级。
即; IT01、 IT0、 IT1至 IT18。
IT 表示标准公差,公差等级的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 IT01至 IT18等级依次降低。
并制定(GB 1804-79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规定有三条;①规定的极限偏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可用于非切削加工的尺寸,②图样上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按本标准规定的系列,由相应的技术文件作出具体规定。
③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 IT12至 IT18。
一般孔用 H (+ ;轴用 h (- ;长度用 (± ? IT(即 Js 或 js 。
必要时,可不分孔、轴或长度,均采用 ? IT(即 Js 或js 。
50~80mmIT1 0.002mm, IT2 0.003mm, IT3 0.005mm, IT4 0.008mm, IT5 0.013mm, IT60.019mm , IT7 0.030mm, IT8 0.046mm, IT9 0.074mm, IT10 0.12mm, IT11 0.19mm,IT12 0.3mm, IT13 0.46mm, IT14 0.74mm, IT15 1.2mm, IT16 1.9mm, IT17 3mm, IT18 4.6mm80~120mmIT1 0.0025mm, IT2 0.004mm, IT3 0.006mm, IT4 0.01mm, IT5 0.015mm, IT60.022mm , IT7 0.035mm, IT8 0.054mm, IT9 0.087mm, IT10 0.14mm, IT11 0.22mm,IT12 0.35mm , IT13 0.54mm , IT14 0.87mm , IT15 1.4mm , IT16 2.2mm , IT17 3.5mm , IT18 5.4mm一、 GB/T1804-2000 线形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0.5~3 >3~6 >6~30 >30~120 >120~400 >400~1000 >1000~2000 >2000~ 4000精密 f ±0.05 ±0.05 ±0.1 ±0.15 ±0.2 ±0.3 ±0.5中等 m ±0.1 ±0.1 ±0.2 ±0.3 ±0.5 ±0.8 ±1.2 ±2粗糙 c ±0.2 ±0.3 ±0.5 ±0.8 ±1.2 ±2 ±3 ±4最粗 v ±0.5 ±1 ±1.5 ±2.5 ±4 ±6 ±8二、 (GB/T1804-2000 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0.5~3 >3~6 >6~30 >30精密 f ±0.2 ±0.5 ±1 ±2中等 m粗糙 c ±0.4 ±1 ±2 ±4最粗 v注 :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的含义参见 GB/T6403.4三、 (GB/1804-2000 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公差等级长度分段~10 >10~50 >50~120 >120~400 >400精密f ±1°±30′ ±20′ ±10′ ±5′中等 m粗糙c ±1°30′ ±1°±30′ ±15′ ±10′最粗v ±3°±2°±1°±30′ ±20′四、 (GB/T1184-1996 直线度和平面度的未注公差值公差等级基本长度范围≤ 10 >10~30 >30~100 >100~300 >300~1000 >1000~3000 H 0.02 0.05 0.1 0.2 0.3 0.4K 0.05 0.1 0.2 0.4 0.6 0.8L 0.1 0.2 0.4 0.8 1.2 1.6五、 (GB/T1184-1996 垂直度未注公差值公差等级基本长度范围≤ 100 >100~300 >300~1000 >1000~3000H 0.2 0.3 0.4 0.5K 0.4 0.6 0.8 1L 0.6 1 1.5 2六、 (GB/T1184-1996 对称度未注公差值公差等级基本长度范围≤ 100 >100~300 >300~1000 >1000~3000H 0.5K 0.6 0.8 1L 0.6 1 1.5 2七、 (GB/T1184-1996 圆跳动的未注公差值公差等级圆跳动公差值H 0.1K 0.2L 0.5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公差对照表-d11公差对照表

b c d e f g h js k m n p r s t u v x y z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盈配合
H 6 H 6 H 6 H6 H6 H6 H6 H6 H6 H6 H6
f 5 g 5 h 5 js5 k5 m5 n5 p5 r5 s5 t5
H 6 H 7 H 7 H7 H7 H7 H7 H7 H7 H7 H7 H7 H7 H7 H7 H7
第九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 公差与配合简介 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
.
§ 9--1 表面粗糙度
零件图中除了视图和尺寸之外,还应具备加工和检验零 件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主要有: ➢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 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 对零件的材料、热处理和表面修饰的说明。 ➢ 对于特殊加工和检验的说明。
★ 同一表面上有不同表 面粗糙度要求时,应用细 实线分界,并注出尺寸与 表面粗糙度代号。
φ
RY2.5 RY2.5
0.8 6.3
.
§9—2 公差与配合简介
一、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1、零件的互换性
● 互换性: 同一批零件,不经挑选和辅助加工,任取一个就可
顺利地装到机器上去,并满足机器的性能要求。 ● 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措施:
M
φ
φ 1.6
3.2
.
★ 在不同方向的
表面上标注时,代
3.2
号中的数字及符号
的方向必须按图中
的规定标注。
★ 代号中的数字
方向应与 尺寸数 字的方向 一致。
3.2
★ 符号的尖端必 须从材料 外指向 表面。
30° 3.2
3.2 3.2
30° 3.2
公差对照表-d11公差对照表

最小极限尺寸: 49.992
.
上偏差 = 最大极限尺寸 – 基本尺寸 代号:孔为 ES ,轴为 es 。 下偏差 = 最不极限尺寸 – 基本尺寸 代号:孔为EI,轴为ei 。
❖ 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 = 最大极限尺寸 – 最小极限尺寸 = 上偏差 – 下偏差
一、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
表示零件表面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 状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
.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配合性质、耐磨性、强度、抗腐性 密封性、外观要求等影响很大,因此,零件表面的粗糙度的 要求也有不同。一般说来,凡零件上有配合要求或有相对运 动的表面,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小。
二、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间隙
-0.020 +0.041
+0.053 +0.020
φ30
φ30
最大间隙
孔公差带 轴公差带
最小间隙
最大间隙
孔的公差 带在轴的公 差带之上。
孔公差带
最小间隙为零
轴公差带
.
➢ 过盈配合:孔和轴配合时,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轴的 尺寸,其代数差为负值为过盈。具有过盈 的配合称为过盈配合。
过盈 轴径
轴公差带
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 数和说明。
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 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
2、表面粗糙度参数: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单位是m。
注写Ra时,只写数值; 注写Rz、Ry时,应同时注出Rz、 Ry和数值。
只注一个值时,表示为上限值;注两个值时,表示为 上限值和下限值。
★ 对不连续的同一表面, 可用细实线相连,其表 面粗糙度代号可注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 公差与配合简介
一、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1、零件的互换性
● 互换性: 同一批零件,不经挑选和辅助加工,任取一个就可
顺利地装到机器上去,并满足机器的性能要求。 ● 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措施:
由设计者确定合理的配合要求和尺寸公差大小。 ● 公差: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规定零件实际 尺寸允许的变动量。
6.2
抛光 12.5 1.6
★ 齿轮、渐开线花键的 工作表面,在图中没有表 示出齿形时,其粗糙度代 号可注在分度线上。螺纹 表面需要标注表面粗糙度 时,标注在螺纹尺寸线上。
★ 同一表面上有不同表 面粗糙度要求时,应用细 实线分界,并注出尺寸与 表面粗糙度代号。
φ
RY2.5 RY2.5
0.8 6.3
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 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未冶金等,或者是用 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
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 数和说明。
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 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2、表面粗糙度参数:
3.2
★ 符号的尖端必 须从材料 外指向 表面。
30° 3.2
3.2 3.2
30° 3.2
★ 当零件所有表面都有 相同表面粗糙度要求时, 可在图样右上角统一标注 代号。
★ 对不连续的同一表面, 可用细实线相连,其表 面粗糙度代号可注一次。
★ 零件上连续要素 及重复要素(孔、槽、 齿等)的表面,其表 面粗糙度代号只注一 次。
d——加工纹理方向符号;
e——加工余量(mm)
f——粗糙度间距参数值(mm)或轮廓支
承长度率。
符号
意 义及说 明
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当不加注粗糙度 参数值或有关说明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
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如车、铣、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割等。
2、基本术语 ❖ 基本尺寸: 它是设计给定的尺寸; ❖ 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它是
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 ❖ 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
所得的代数差,分别称为上偏差和下 偏差。 例:一根轴的直径为 500.008 基本尺寸: 50
最大极限尺寸: 50.008
最小极限尺寸: 49.992
上偏差 = 最大极限尺寸 – 基本尺寸 代号:孔为 ES ,轴为 es 。 下偏差 = 最不极限尺寸 – 基本尺寸 代号:孔为EI,轴为ei 。
❖ 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 = 最大极限尺寸 – 最小极限尺寸 = 上偏差 – 下偏差
例:一根轴的直径为 500.008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最大值 为3.2m,最小值为1.6m。
铣 3.2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上限值为 3.2m,加工方法为铣制。
四、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
★ 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只注一次粗糙度代号,且应注 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并 尽可能靠近有关尺寸线。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单位是m。
注写Ra时,只写数值; 注写Rz、Ry时,应同时注出Rz、 Ry和数值。
只注一个值时,表示为上限值;注两个值时,表示为 上限值和下限值。
例如:
3.2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上限值为3.2m。
3.2 1.6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上限值为3.2m,
下限值为1.6m。
★ 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要求时,对其
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号,可统一注在图纸的右上
角。加注 “其余”二字。 例如:
C×45ο
其余 25
φ φ M φ
★ 在不同方向的
表面上标注时,代
3.2
号中的数字及符号
的方向必须按图中
的规定标注。
★ 代号中的数字
方向应与 尺寸数 字的方向 一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a
1 l
l
0
y(
x)dx
轮廓峰顶线
Ra y
y Yv
Ry
中线
l
轮廓谷底线
三、表面粗糙度的代号(符)号及其标注
1、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a1、a2——粗糙度高度参数代号及其 数
值( μm );
a1 a2
b
b——加工要求、镀覆、表面处理或其它
c(f)
说明等;
ed
c——样长度(mm)或波纹度( μm );
上偏差 = 50.008 - 50 = 0.008 下偏差 = 49.992 – 50 = -0.008 公差 = 50.008-49.992 = 0.016 或 = 0.008-(-0.008) =0.016
❖ 零线:在公差带图(公差与配合图解)中确定偏差的 一条基准直线,即零偏差线。通常以零线表示 基本尺寸。
★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 轮廓最大高度——Ry
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在零件表面一段取样长度L(用于判断表面粗糙度特
征的段中线长度)内,轮廓的偏距y是轮廓线上的点到中线
的距离中线以上,y为正值;反之y为负值。Ra是轮廓偏差
绝对值,用公式表示为:
或:
n Ra=1/n ∑i=1|yi |
Ry3.2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 Ry的上限值为3.2m。
说明:
1)、标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时,可省略符号Ra。
2)、 当标注上限值或上限值与下限值时,允许实测值中 有 16%的测值超差。
3)、 当不允许任何实测值超差时,应在参数值的右侧加 注max或同时标注max和min。
3.2max 1.6min
一、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
表示零件表面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 状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配合性质、耐磨性、强度、抗腐性 密封性、外观要求等影响很大,因此,零件表面的粗糙度的 要求也有不同。一般说来,凡零件上有配合要求或有相对运 动的表面,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小。
二、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第九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 公差与配合简介 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
§ 9--1 表面粗糙度
零件图中除了视图和尺寸之外,还应具备加工和检验零 件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主要有: ➢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 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 对零件的材料、热处理和表面修饰的说明。 ➢ 对于特殊加工和检验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