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第一学期月考数学试卷
鲁教版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3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D.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2.(3分)估计÷﹣1的值应在()A.4.5和5之间B.5和5.5之间C.5.5和6之间D.6和6.5之间3.(3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OA=OD,∠OAD=55°,则∠OCD的度数为()A.35°B.40°C.45°D.50°4.(3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ABC=∠CDA=90°,BE⊥AD于点E,且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6,则BE=()A.2B.3C.4D.55.(3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C=90°,BC=CD=8,过点B作EB ⊥AB,交CD于点E.若DE=6,则AD的长为()A.6B.8C.10D.无法确定6.(3分)将a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得()A.B.﹣C.﹣D.7.(3分)下列根式中,不能与合并的是()A.B.C.D.8.(3分)若x+1与x﹣1互为倒数,则实数x为()A.0B.C.±1D.±9.(3分)制造一种产品,原来的成本是每件200元,由于连续两次降低成本,现在每件产品的成本是162元,则平均每次降低成本()A.8%B.10%C.15%D.20%10.(3分)如图,剪两张对边平行且宽度相同的纸条随意交叉叠放在一起,转动其中一张,重合部分构成一个四边形,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A.∠ABC=∠ADC,∠BAD=∠BCD B.AB=BCC.AB=CD,AD=BC D.∠DAB+∠BCD=18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1.(4分)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12.(4分)方程(x﹣3)(x﹣9)=0的根是.13.(4分)已知(x2+y2)2+5(x2+y2)﹣6=0,则x2+y2的值为.14.(4分)若a是方程3x2+2x﹣1=0的解,则代数式3a2+2a﹣2019的值为.15.(4分)若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为16.(4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点P是AB的中点,PO=4,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17.(4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与BD相交于点O,AB=AD,添加一个条件:,可使它成为正方形.18.(4分)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了2cm,它的面积就增加44cm2,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19.(8分)(1);(2).20.(8分)解方程:(1)x2﹣7x﹣1=0;(2)x(2x﹣5)=4x﹣10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2.0分)21.(8分)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点E是菱形外一点,DE∥AC,CE∥BD.(1)求证:四边形DECO是矩形;(2)连接AE交BD于点F,当∠ADB=30°,DE=4时,求AF的长度.22.(8分)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邻边AB、AD的长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0的两个实数根.(1)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2)求出此时菱形的边长.23.(8分)阅读下面的例题:例:解方程x2﹣2|x|﹣3=0解:(1)当x≥0时,原方程可化为x2﹣2x﹣3=0,解得x1=﹣1(舍去),x2=3(2)当x<0时,原方程可化为x2+2x﹣3=0,解得x1=1(舍去),x2=﹣3.综上所述,原方程的根是x1=3,x2=﹣3.解答问题:(1)如果我们将原方程化为|x|2﹣2|x|﹣3=0求解可以吗?请你大胆试一下写出求解过程.(2)依照题目给出的例题解法,解方程x2+2|x﹣2|﹣4=024.(8分)如图,有长为30m的篱笆,一面利用墙(墙的最大可用长度为10m),围成中间隔有一道篱笆(平行于AB)的长方形花圃.(1)设花圃的一边AB为xm,则BC的长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为m;(2)当AB的长是多少米时,围成的花圃面积为63平方米?25.(10分)观察下列运算过程:…请运用上面的运算方法计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3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D.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一一判断即可.【解答】解: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此选项正确;B.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此选项错误;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此选项正确;D.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此选项正确.故选:B.2.(3分)估计÷﹣1的值应在()A.4.5和5之间B.5和5.5之间C.5.5和6之间D.6和6.5之间【分析】首先化简二次根式进而得出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1=﹣1,∵7<<7.5,∴6<﹣1<6.5,故选:D.3.(3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OA=OD,∠OAD=55°,则∠OCD的度数为()A.35°B.40°C.45°D.50°【分析】根据矩形的判定得到四边形ABCD是矩形,由矩形的性质求出∠DAB=90°,AB∥CD,求出∠OAB=∠DAB﹣∠OAD=35°,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OA=OD,∴AC=BD,∴四边形ABCD是矩形,∴∠DAB=90°,AB∥CD,∴∠OAB=∠DAB﹣∠OAD=90°﹣55°=35°,∠OCD=∠OAB=35°,故选:A.4.(3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ABC=∠CDA=90°,BE⊥AD于点E,且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6,则BE=()A.2B.3C.4D.5【分析】作BF⊥DC于F,如图,易得四边形BEDF为矩形,再证明△ABE≌△CBF得到BE=BF,S△ABE=S△CBF,则可判断四边形BEDF为正方形,四边形BEDF的面积=四边形ABCD的面积,然后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BE的长.【解答】解:作BF⊥DC于F,如图,∵∠CDA=90°,BE⊥AD,BF⊥DF,∴四边形BEDF为矩形,∴∠EBF=90°,即∠EBC+∠CBF=90°,∵∠ABC=90°,即∠EBC+∠ABE=90°,∴∠ABE=∠CBE,在△ABE和△CBF中,∴BE=BF,S△ABE=S△CBF,∴四边形BEDF为正方形,四边形BEDF的面积=四边形ABCD的面积,∴BE==4.故选:C.5.(3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C=90°,BC=CD=8,过点B作EB ⊥AB,交CD于点E.若DE=6,则AD的长为()A.6B.8C.10D.无法确定【分析】作BF⊥AD与F,就可以得出BF∥CD,就可以得出四边形BCDF是矩形,进而得出四边形BCDF是正方形,就有BF=BC,证明△BCE≌△BAF就可以得出AF=CE,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作BF⊥AD与F,∴∠AFB=BFD=90°,∵AD∥BC,∴∠FBC=∠AFB=90°,∵∠C=90°,∴∠C=∠AFB=∠BFD=∠FBC=90°.∴四边形BCDF是矩形.∵BC=CD,∴四边形BCDF是正方形,∴BC=BF=FD.∵EB⊥AB,∴∠ABE=∠FBC,∴∠ABE﹣∠FBE=∠FBC﹣∠FBE,∴∠CBE=∠FBA.在△BCE和△BAF中,∴△BCE≌△BAF(ASA),∴CE=F A.∵CD=BC=8,DE=6,∴DF=8,CE=2,∴F A=2,∴AD=8+2=10.故选C.6.(3分)将a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得()A.B.﹣C.﹣D.【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出a的符号,进而变形得出答案.【解答】解:a=﹣=﹣.故选:B.7.(3分)下列根式中,不能与合并的是()A.B.C.D.【分析】将各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A、,本选项不合题意;B、,本选项不合题意;C、,本选项合题意;D、,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8.(3分)若x+1与x﹣1互为倒数,则实数x为()A.0B.C.±1D.±【分析】首先根据倒数定义可得:(x+1)(x﹣1)=1,再去括号,两边同时开平方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1)(x﹣1)=1,去括号得:x2﹣1=1,移项得:x2=2,两边直接开平方得:x=±,故选:D.9.(3分)制造一种产品,原来的成本是每件200元,由于连续两次降低成本,现在每件产品的成本是162元,则平均每次降低成本()A.8%B.10%C.15%D.20%【分析】设平均每次降低成本的百分率为x的话,经过第一次下降,成本变为200(1﹣x)元,再经过一次下降后成本变为200(1﹣x)(1﹣x)元,根据两次降低后的成本是162元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平均每次降低成本的百分率为x,根据题意得:200(1﹣x)(1﹣x)=162,解得:x=0.1或1.9(不合题意,舍去)即:x=10%故选:B.10.(3分)如图,剪两张对边平行且宽度相同的纸条随意交叉叠放在一起,转动其中一张,重合部分构成一个四边形,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A.∠ABC=∠ADC,∠BAD=∠BCD B.AB=BCC.AB=CD,AD=BC D.∠DAB+∠BCD=180°【分析】首先可判断重叠部分为平行四边形,且两条纸条宽度相同;再由平行四边形的等积转换可得邻边相等,则四边形ABCD为菱形.所以根据菱形的性质进行判断.【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用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地放在一起而组成的图形,∴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对边相互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过点D分别作BC,CD边上的高为AE,AF.则AE=AF(两纸条相同,纸条宽度相同);∵平行四边形ABCD中,S△ABC=S△ACD,即BC×AE=CD×AF,∴BC=CD,即AB=BC.故B正确;∴平行四边形ABCD为菱形(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ABC=∠ADC,∠BAD=∠BCD(菱形的对角相等),故A正确;AB=CD,AD=B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故C正确;如果四边形ABCD是矩形时,该等式成立.故D不一定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1.(4分)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5.【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与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列方程求解.【解答】解:∵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3a=15,解得:a=5.故答案为:5.12.(4分)方程(x﹣3)(x﹣9)=0的根是x1=3,x2=9.【分析】先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答】解:(x﹣3)(x﹣9)=0,x﹣3=0,x﹣9=0,x1=3,x2=9,故答案为:x1=3,x2=9.13.(4分)已知(x2+y2)2+5(x2+y2)﹣6=0,则x2+y2的值为1.【分析】先设x2+y2=t,则方程即可变形为t2+5t﹣6=0,解方程即可求得t即x2+y2的值.【解答】解:设x2+y2=t,则原方程可化为:t2+5t﹣6=0即(t+6)(t﹣1)=0∴t=﹣6(舍去)或t=1,即x2+y2=1.故答案是:1.14.(4分)若a是方程3x2+2x﹣1=0的解,则代数式3a2+2a﹣2019的值为﹣2018.【分析】利用a是方程3x2+2x﹣1=0的解得到3a2+2a=1,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3a2+2a﹣2019的值.【解答】解:∵a是方程3x2+2x﹣1=0的解,∴3a2+2a﹣1=0,∴3a2+2a=1,∴3a2+2a﹣2019=1﹣2019=﹣2018.故答案为﹣2018.15.(4分)若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为a≤4且a≠﹣2【分析】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且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解答】解:依题意得:4﹣a≥0且a+2≠0,解得a≤4且a≠﹣2.故答案是:a≤4且a≠﹣2.16.(4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点P是AB的中点,PO=4,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32.【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C⊥BD,AB=BC=CD=AD,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2OP,进而得到AB长,然后可算出菱形ABCD的周长.【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AB=BC=CD=AD,∵点P是AB的中点,∴AB=2OP,∵PO=4,∴AB=8,∴菱形ABCD的周长是:4×8=32,故答案为:32.17.(4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与BD相交于点O,AB=AD,添加一个条件:∠BAD=90°,可使它成为正方形.【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即可得结论.【解答】解: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AD,所以▱ABCD是菱形,如果∠BAD=90°,那么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故答案为:∠BAD=90°.18.(4分)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了2cm,它的面积就增加44cm2,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cm.【分析】设正方形的边长是xcm,根据面积相应地增加了44cm2,即可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正方形的边长是xcm,根据题意得:(x+2)2﹣x2=44,解得:x=10.故答案为:10cm.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19.(8分)(1);(2).【分析】(1)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零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别化简,进而结合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1)原式=2﹣3×﹣2﹣1×=2﹣﹣2﹣=﹣2;(2)原式=[3+4×﹣(﹣)]×=(3+2﹣+)×=(2+3)×=6+3.20.(8分)解方程:(1)x2﹣7x﹣1=0;(2)x(2x﹣5)=4x﹣10【分析】(1)可用公式法进行求解;(2)观察原方程,方程的左右两边都含有2x﹣5,因此可先移项,然后用提取公因式法进行求解.【解答】解:(1)a=1,b=﹣7,c=﹣1;b2﹣4ac=53;x=;x1=,x2=;(2)原方程可化为:x(2x﹣5)﹣2(2x﹣5)=0;(2x﹣5)(x﹣2)=0,x﹣2=0或2x﹣5=0;解得:x1=2,x2=.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2.0分)21.(8分)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点E是菱形外一点,DE∥AC,CE∥BD.(1)求证:四边形DECO是矩形;(2)连接AE交BD于点F,当∠ADB=30°,DE=4时,求AF的长度.【分析】(1)先证四边形DECO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DOC=90°,即可得出结论;(2)证△AFO≌△EFD(AAS),得OF=DF,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OD=AO=4,则OF=OD=2,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F即可.【解答】(1)证明:∵DE∥AC,CE∥BD,∴四边形DECO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DOC=90°,∴四边形DECO是矩形;(2)解: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O=OC,AC⊥BD,∵四边形DECO是矩形,∴OC=DE=4,∴AO=4,∵DE∥AC,∴∠F AO=∠DEF,在△AFO和△EFD中,,∴△AFO≌△EFD(AAS),∴OF=DF,∵∠ADB=30°,∴OD=AO=4,∴OF=OD=2,∴AF===2.22.(8分)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邻边AB、AD的长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0的两个实数根.(1)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2)求出此时菱形的边长.【分析】(1)根据题意△=0,构建方程,解方程即可.(2)把m=1代入方程,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四边形ABCD为菱形,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2﹣4ac=(﹣m)2﹣4(﹣)=0,即m2﹣2m+1=0,解得m=1,所以当m=1时,四边形ABCD为菱形.(2)把m=1代入原方程得x2﹣x+=0,解得所以菱形的边长为.23.(8分)阅读下面的例题:例:解方程x2﹣2|x|﹣3=0解:(1)当x≥0时,原方程可化为x2﹣2x﹣3=0,解得x1=﹣1(舍去),x2=3(2)当x<0时,原方程可化为x2+2x﹣3=0,解得x1=1(舍去),x2=﹣3.综上所述,原方程的根是x1=3,x2=﹣3.解答问题:(1)如果我们将原方程化为|x|2﹣2|x|﹣3=0求解可以吗?请你大胆试一下写出求解过程.(2)依照题目给出的例题解法,解方程x2+2|x﹣2|﹣4=0【分析】当绝对值内的数不小于0时,可直接去掉绝对值,而当绝对值内的数为负数时,去绝对值时,绝对值内的数要变为原来的相反数.本题要求参照例题解题,要先对x的值进行讨论,再去除绝对值将原式化简.【解答】解:(1)当x≥0时,原方程可化为x2﹣2x﹣3=0,解得x1=﹣1(舍去),x2=3当x<0时,原方程可化为x2+2x﹣3=0,解得x1=1(舍去),x2=﹣3.综上所述,原方程的根是x1=3,x2=﹣3.(2)当x≥2时,原方程可可化为x2+2x﹣4﹣3=0,解得x1=﹣1+(舍去),x2=﹣1﹣(舍去).当x<2时,原方程化为x2﹣2x+4﹣3=0,解得x1=x2=1综上所述,原方程的根是x1=x2=1.24.(8分)如图,有长为30m的篱笆,一面利用墙(墙的最大可用长度为10m),围成中间隔有一道篱笆(平行于AB)的长方形花圃.(1)设花圃的一边AB为xm,则BC的长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为(30﹣3x)m;(2)当AB的长是多少米时,围成的花圃面积为63平方米?【分析】(1)设AB的长为xm,则平行一墙的一边长为(30﹣3x)m,该花圃的面积为x (30﹣x)m2;进而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BC即可;(2)令该面积等于63平方米,求出符合题意的x的值,即是所求AB的长.【解答】解:(1)BC的长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为(30﹣3x)m.故答案为:(30﹣3x);(2)依题意有x(30﹣3x)=63.解得x1=7,x2=3.当x=7时,30﹣3x=9<10,符合题意;当x=3时,30﹣3x=21>10,不符合题意,舍去.故当AB的长是7米时,围成的花圃面积为63平方米.25.(10分)观察下列运算过程:…请运用上面的运算方法计算:.【分析】先分母有理化,然后合并即可.【解答】解:原式=+++…++=.。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2.(3分)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6﹣2=4B.5+5=10C.4÷2=2D.4×2=83.(3分)直角三角形两边分别为5和12,则第三边为()A.13B.C.13或D.74.(3分)等式成立的条件是()A.x≥1B.x≥﹣1C.﹣1≤x≤1D.x≥1或x≤﹣15.(3分)下列三个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③如果两个实数是正数,它们的积是正数.它们的逆命题成立的个数是()A.0 个B.1 个C.2 个D.3 个6.(3分)如图,有一块Rt△ABC的纸片,∠ABC=90°,AB=6,BC=8,将△ABC沿AD折叠,使点B 落在AC上的E处,连接ED,则BD的长为()A.3B.4C.5D.6.7.(3分)如图是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1个小正方形镶嵌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49,小正方形面积为4,若用x,y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x>y),下列结论:①x2+y2=49;②x﹣y=2;③2xy+4=49.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②B.②C.①②③D.①③8.(3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CB=∠ADC=45°,若AD=4,CD=2,则BD的长为()A.6B.2C.5D.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3分)已知,那么(a+b)2023+1的值为.10.(3分)当x=+3时,代数式x2﹣6x﹣2的值是.11.(3分)已知,,则a2﹣b2=.12.(3分)若是正整数,则整数n的最小值为.13.(3分)在实数范围因式分解:a2﹣5=.14.(3分)观察下列各式:2×=;3×=;4×=,……依此规律,则第4个式子是.15.(3分)如图,∠AOB=40°,M、N分别在OA、OB上,且OM=2,ON=4,点P、Q分别在OB、OA上,则MP+PQ+QN的最小值是.16.(3分)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如图所示,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为2,5,1,2,则最大的正方形E的面积是.三、解答题(共72分)17.(8分)计算:(1);(2).18.(8分)已知x=+3,y=﹣3,求下列各式的值:(1)x2﹣2xy+y2(2)x2﹣y2.19.(6分)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a,b,c满足(a﹣6)2+(b﹣8)2+|c﹣10|=0.(1)求a,b,c的值;(2)△ABC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20.(6分)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一点,DE⊥AB,DF⊥AC,E,F分别为垂足.DE+DF=2,三角形ABC面积为3+2,求AB的长.21.(8分)一架方梯AB长25米,如图所示,斜靠在一面上:(1)若梯子底端离墙7米,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2)在(1)的条件下,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22.(6分)观察下列运算:由,得;由,得;由,得;…(1)通过观察得=;(2)利用(1)中你发现的规律计算:.23.(8分)小明在解决问题:已知a=,求2a2﹣8a+1的值,他是这样分析与解答的:∵a===2﹣,∴a﹣2=﹣,∴(a﹣2)2=3,a2﹣4a+4=3∴a2﹣4a=﹣1.∴2a2﹣8a+1=2(a2﹣4a)+1=2(﹣1)+1=﹣1.请你根据小明的分析过程,解决如下问题:若a=,求4a2﹣8a﹣3的值.24.(10分)已知,在等腰Rt△OAB中,∠OAB=90°,OA=AB,点A,B在第四象限.###(1)如图1,若A(1,﹣3),则①OA=;②求点B的坐标;(2)如图2,AD⊥y轴于点D,M为OB的中点,求证:DO+DA=DM.25.(12分)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1)如图1,△BDE也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D=CE;(2)如图2,点D是△ABC外一点,且∠BDC=30°,请探究线段DA、DB、D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3,点D是等边三角形△ABC外一点,若DA=13,DB=5,DC=7,试求∠BDC的度数.。
八年级下册 第一次月考(1-2章)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17)

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1-2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1.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70°,则它的底角度数为()A.45°B.55°C.65 D.70°2.若a>b,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A.a﹣5>b﹣5 B.<C.a+5>b+6 D.﹣a>﹣b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不等式x<5的整数解有无数多个B.不等式x>﹣5的负整数解集有限个C.不等式﹣2x<8的解集是x<﹣4D.﹣40是不等式2x<﹣8的一个解4.不等式ax+b>0(a<0)的解集是()A.x>﹣B.x<﹣C.x>D.x<5.如图,在△ABC中,∠ACB=90°,BE平分∠ABC,DE⊥AB于点D,如果AC=3cm,那么AE+DE 等于()A.2cm B.3cm C.4cm D.5cm6.如图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当y<﹣2时,x的取值范围是()A.x<3 B.x>3 C.x<﹣1 D.x>﹣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7.如图,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含有30°角的三角板拼接在一起,则拼接后的△ABD的形状是.8.在△ABC中,AB=4,AC=3,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ABD与△ACD的面积之比是.9.如图所示的不等式的解集是.10.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若AB=6,CD=4,则△ABC的周长是.11.当代数式﹣3x的值大于10时,x的取值范围是.12.如图,△ABC的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连接PB、PC,若∠A=70°,则∠PBC的度数是.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13.解不等式15﹣9x<10﹣4x,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4.已知:如图,点D是△ABC内一点,AB=AC,∠1=∠2.求证:AD平分∠BAC.15.已知不等式5﹣3x≤1的最小整数解是关于x的方程(a+9)x=4(x+1)的解,求a的值.16.已知y1=2x+4,y2=5x+10,当x取哪些值时,y1<y2?17.已知等腰三角形△ABC,AB=AC,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和15两部分,求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18.在某校班际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3分,负一场得1分,如果某班要在第一轮的28场比赛中至少得43分,那么这个班至少要胜多少场?19.如图,在△ABC中∠ABC=∠ACB,BO平分∠ABC,CO平分∠ACB.若过点O作直线EF和边BC 平行,与AB交于点E,与AC交于点F,则线段EF和EB,FC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0.如图,在Rt△ABC的斜边AB上取两点D,E,使AD=AC,BE=BC.当∠B=60°时,求∠DCE的度数.21.如图,C为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A,B重合),分别以AC,BC为一腰在AB的同侧作等腰三角形ACD和等腰三角形BCE,CA=CD,CB=CE,∠ACD与∠BCE都是锐角且∠ACD=∠BCE,连接AE交CD于点M,连接BD交CE于点N,AE与BD相交于点P,连接PC.求证:△ACE≌△DCB.五、解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22.如图,在Rt△ABC中,∠ACB=90°,∠A=22.5°,斜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点F在AC上,点E在BC的延长线上,CE=CF,连接BF,DE.线段DE和BF在数量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六、解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23.目前节能灯在城市已基本普及,今年山东省面向县级及农村地区推广,为响应号召,某商场计划购进甲,乙两种节能灯共1200只,这两种节能灯的进价、售价如下表:进价(元/只)售价(元/只)甲型2530乙型4560(1)如何进货,进货款恰好为46000元?(2)如何进货,商场销售完节能灯时获利最多且不超过进货价的30%,此时利润为多少元?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1-2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1.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70°,则它的底角度数为()A.45°B.55°C.65 D.7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已知顶角为7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它的一个底角的值.【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70°,∴它的一个底角为÷2=55°.故选:B.2.若a>b,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A.a﹣5>b﹣5 B.<C.a+5>b+6 D.﹣a>﹣b【考点】不等式的性质.【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可得答案.【解答】解:A、两边都减5,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故A符合题意;B、两边都除以5,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两边加不同的数,故C不符合题意;D、两边都乘以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不等式x<5的整数解有无数多个B.不等式x>﹣5的负整数解集有限个C.不等式﹣2x<8的解集是x<﹣4D.﹣40是不等式2x<﹣8的一个解【考点】不等式的解集.【分析】正确解出不等式的解集,就可以进行判断.【解答】解:A、正确;B、不等式x>﹣5的负整数解集有﹣4,﹣3,﹣2,﹣1.C、不等式﹣2x<8的解集是x>﹣4D、不等式2x<﹣8的解集是x<﹣4包括﹣40,故正确;故选C.4.不等式ax+b>0(a<0)的解集是()A.x>﹣B.x<﹣C.x>D.x<【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移项、系数化成1即可求解.【解答】解:移项,得ax>﹣b,系数化成1得x<﹣.故选B.5.如图,在△ABC中,∠ACB=90°,BE平分∠ABC,DE⊥AB于点D,如果AC=3cm,那么AE+DE 等于()A.2cm B.3cm C.4cm D.5cm【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D=EC,计算即可.【解答】解:∵BE平分∠ABC,DE⊥AB,∠ACB=90°,∴ED=EC,∴AE+DE=AE+EC=AC=3cm,故选B.6.如图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当y<﹣2时,x的取值范围是()A.x<3 B.x>3 C.x<﹣1 D.x>﹣1【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分析】直接利用函数图象结合一次函数增减性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当y=﹣2时,x=﹣1,则当y<﹣2时,x的取值范围是:x<﹣1.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7.如图,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含有30°角的三角板拼接在一起,则拼接后的△ABD的形状是等边三角形.【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一内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进行答题.【解答】解:∵AB=AD,∴△ABD是等腰三角形;又∵∠BAC=∠CAD=30°,∴∠BAD=60°,∴△ABD是等边三角形;故答案是:等边三角形.8.在△ABC中,AB=4,AC=3,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ABD与△ACD的面积之比是4:3.【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ABD的边AB上的高与△ACD的AC上的高相等,估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ABD与△ACD的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边之比.【解答】解:∵AD是△ABC的角平分线,∴设△ABD的边AB上的高与△ACD的AC上的高分别为h1,h2,∴h1=h2,∴△ABD与△ACD的面积之比=AB:AC=4:3,故答案为4:3.9.如图所示的不等式的解集是x≤2.【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分析】该不等式的解集是指2及其左边的数,即小于等于2的数.【解答】解:由图示可看出,从2出发向左画出的线,且2处是实心圆,表示x≤2.所以这个不等式的解集为x≤2.故答案为:x≤2.10.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若AB=6,CD=4,则△ABC的周长是2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CD,再求出△ABC的周长.【解答】解:∵在△ABC中,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又∵AD⊥BC于点D∴BD=CD∵AB=6,CD=4∴△ABC的周长=6+4+4+6=20.故答案为:20.11.当代数式﹣3x的值大于10时,x的取值范围是x<﹣4.【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再依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可得.【解答】解:根据题意得:﹣3x>10,合并同类项,得:﹣x>10,系数化为1,得:x<﹣4,故答案为:x<﹣4.12.如图,△ABC的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连接PB、PC,若∠A=70°,则∠PBC的度数是20°.【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连接AP,由MP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P=BP,同理可得AP=CP,等量代换可得AP=BP=CP,然后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BP=∠BAP,∠PAC=∠ACP及∠PBC=∠PCB,由已知的∠BAC的度数求出∠BAP+∠CAP的度数,等量代换可得∠ABP+∠ACP的度数,同时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BP+∠PBC+∠PCB+∠ACP,进而得到∠PBC+∠PCB的度数,再根据两角相等,即可求出所求角的度数.【解答】解:连接AP,如图所示:∵MP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P=BP,∴∠ABP=∠BAP,又PN为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AP=CP,∴∠PAC=∠ACP,∴BP=CP,∴∠PBC=∠PCB,又∠BAC=∠BAP+∠CAP=70°,∴∠ABP+∠ACP=70°,且∠ABP+∠PBC+∠PCB+∠ACP=110°,∴∠PBC+∠PCB=40°,则∠PBC=∠PCB=20°.故答案为:20°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13.解不等式15﹣9x<10﹣4x,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可得.【解答】解:移项,得:﹣9x+4x<10﹣15,合并同类项,得:﹣5x<﹣5,系数化为1,得:x>1,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14.已知:如图,点D是△ABC内一点,AB=AC,∠1=∠2.求证:AD平分∠BA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先根据∠1=∠2得出BD=CD,再由SSS定理得出△ABD≌△ACD,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1=∠2,∴BD=CD,在△ABD与△ACD中,∵,∴△ABD≌△ACD(SSS),∴∠BAD=∠CAD,即AD平分∠BAC.15.已知不等式5﹣3x≤1的最小整数解是关于x的方程(a+9)x=4(x+1)的解,求a的值.【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分析】解不等式求得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把最小的整数代入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解答】解:解不等式5﹣3x≤1,得x≥,所以不等式的最小整数解是2.把x=2代入方程(a+9)x=4(x+1)得,(a+9)×2=4×(2+1),解得a=﹣3.16.已知y1=2x+4,y2=5x+10,当x取哪些值时,y1<y2?【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先根据题意得出关于x的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y1=2x+4,y2=5x+10,当y1<y2时,2x+4<5x+10,解得x>﹣2,当x>﹣2时,y1<y2.17.已知等腰三角形△ABC,AB=AC,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和15两部分,求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长.【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如图,在△ABC中,AB=AC,且AD=BD.设AB=x,BC=y,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如图,在△ABC中,AB=AC,且AD=BD.设AB=x,BC=y,(1)当AC+AD=15,BD+BC=12时,则+x=15,y=12,解得x=10,y=7.(2)当AC+AD=12,BC+BD=15时,则+x=12, +y=15,解得x=8,y=11,故得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0,10,7或8,8,11.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18.在某校班际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3分,负一场得1分,如果某班要在第一轮的28场比赛中至少得43分,那么这个班至少要胜多少场?【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分析】设这个班要胜x场,则负(28﹣x)场,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出至少要胜几场.【解答】解:设这个班要胜x场,则负(28﹣x)场,由题意得,3x+(28﹣x)≥43,2x≥15,解得:x≥7.5,∵场次x为正整数,∴x≥8.答:这个班至少要胜8场.19.如图,在△ABC中∠ABC=∠ACB,BO平分∠ABC,CO平分∠ACB.若过点O作直线EF和边BC 平行,与AB交于点E,与AC交于点F,则线段EF和EB,FC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BD为角平分线,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EF与BC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等量代换可得出∠EBD=∠EDB,利用等角对等边得到EB=ED,同理得到FC=FD,再由EF=ED+DF,等量代换可得证.【解答】解:EF=EB+FC.理由:∵BO,CO分别是∠ABC,∠ACB的平分线,∴∠EBO=∠OBC,∠FCO=∠OCB.又∵EF∥BC,∴∠OBC=∠BOE,∠OCB=∠COF,∴∠BOE=∠EBO,∠COF=∠FCO,即EB=EO,FC=FO,∴EF=EO+FO=EB+FC.20.如图,在Rt△ABC的斜边AB上取两点D,E,使AD=AC,BE=BC.当∠B=60°时,求∠DCE的度数.【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A=3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D=∠ADC==75°.推出△BCE是等边三角形,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ACB=90°,∠B=60°,∴∠A=30°.∵AD=AC,∴∠ACD=∠ADC==75°.∵BC=BE,∠B=60°,∴△BCE是等边三角形,∴∠BCE=60°,∴∠DCE=∠ACD+∠BCE﹣∠ACB=75°+60°﹣90°=45°.21.如图,C为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A,B重合),分别以AC,BC为一腰在AB的同侧作等腰三角形ACD和等腰三角形BCE,CA=CD,CB=CE,∠ACD与∠BCE都是锐角且∠ACD=∠BCE,连接AE交CD于点M,连接BD交CE于点N,AE与BD相交于点P,连接PC.求证:△ACE≌△DCB.【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已知可得∠ACE=∠DCB,然后根据SAS即可证明△ACE≌△DCB【解答】证明:∵∠ACD=∠BCE,∴∠ACD+∠DCE=∠BCE+∠DCE,∴∠ACE=∠DCB,又∵CA=CD,CE=CB,在△ACE和△DCB中,,∴△ACE≌△DCB(SAS).五、解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22.如图,在Rt△ABC中,∠ACB=90°,∠A=22.5°,斜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点F在AC上,点E在BC的延长线上,CE=CF,连接BF,DE.线段DE和BF在数量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连接BD,延长BF交DE于点G,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D=BD,求出∠CBD=45°,证明△ECD≌△FC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DE=BF,DE⊥BF.理由如下:连接BD,延长BF交DE于点G.∵点D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AD=BD,∴∠ABD=∠A=22.5°.在Rt△ABC中,∵∠ACB=90°,∠A=22.5°,∴∠ABC=67.5°,∴∠CBD=∠ABC﹣∠ABD=45°,∴△B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DC.在△ECD和△FCB中,,∴Rt△ECD≌Rt△FCB(SAS),∴DE=BF,∠CED=∠CFB.∵∠CFB+∠CBF=90°,∴∠CED+∠CBF=90°,∴∠EGB=90°,即DE⊥BF.六、解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23.目前节能灯在城市已基本普及,今年山东省面向县级及农村地区推广,为响应号召,某商场计划购进甲,乙两种节能灯共1200只,这两种节能灯的进价、售价如下表:进价(元/只)售价(元/只)甲型2530乙型4560(1)如何进货,进货款恰好为46000元?(2)如何进货,商场销售完节能灯时获利最多且不超过进货价的30%,此时利润为多少元?【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1)设商场购进甲型节能灯x只,则购进乙型节能灯只,根据两种节能灯的总价为46000元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2)设商场购进甲型节能灯a只,则购进乙型节能灯只,商场的获利为y元,由销售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y与a的解析式就可以求出结论.【解答】解:(1)设商场购进甲型节能灯x只,则购进乙型节能灯只,由题意,得25x+45=46000,解得:x=400.∴购进乙型节能灯1200﹣400=800(只).答:购进甲型节能灯400只,购进乙型节能灯800只进货款恰好为46000元;(2)设商场购进甲型节能灯a只,则购进乙型节能灯只,商场的获利为y元,由题意,得y=(30﹣25)a+(60﹣45),y=﹣10a+18000.∵商场销售完节能灯时获利最多且不超过进货价的30%,∴﹣10a+18000≤[25a+45]×30%,∴a≥450.∵y=﹣10a+18000,∴k=﹣10<0,∴y随a的增大而减小,∴a=450时,y最大=13500元.∴商场购进甲型节能灯450只,购进乙型节能灯750只时的最大利润为13500元.。
八年级数学下第一学期月考数学试卷

八年级数学(下)第一学期月考数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3分)1、“a 的平方是非负数”用式子表示为2、写出一个不等式,使它的解集是x >-13、不等式6-2x >0的解集是_ __ _____.4、24m 2n +18n 的公因式是__________;5、分解因式:2x 3-8x 2= , x 2-14x +49= ,6、观察图形,根据图形面积的关系,不需要连其他的线,便可以得到一个用来分解因式的公式,这个公式是 。
7、不等式x+52 -1>3x+23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
8、当x 时,分式1051+-x x 的值为零;当x 时,分式1051+-x x 有意义。
9、化简:ab bc a 2= ,12122+--x x x = 。
10、当x ______ __时,代数式523--x 的值是非正数.? 11、不等式组⎩⎨⎧-<+<212m x m x 的解集是x <m -2,则m 的取值应为___ 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2、如果a >b ,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A 、a -3>b -3B 、2a >2b C 、-2a <-2b D 、-2a >-2b 13、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 、(a +3)(a -3)=a 2-9B 、x 2+x -5=(x -2)(x +3)+1C 、a 2b +ab 2=ab(a +b)D 、x 2+1=x(x +x1) 14、在x 1、21、212+x 、πxy 3、yx +3、m a 1+中分式的个数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15、如图,用不等式表示数轴上所示的解集,正确的是( )第6小题图A 、x <-1或x ≥-3B 、x ≤-1或x >3C 、-1≤x <3D 、-1<x ≤316、下列说法①x =0是2x -1<0的解;②x =31不是3x -1>0的解; ③-2x -1<0的解集是x >2;④不等式⎩⎨⎧>>21x x 的解集是x >1,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7、下列多项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的是( ) A 、a 2-b 2 B 、-x 2-y 2 C 、49x 2- y 2z 2 D 、16m 4n 2-25p 218、下列多项式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的是( )A 、x 2-2x -41B 、(a +b)(a -b)-4abC 、a 2+ab +42b D 、y 2+2y -1 19、分解因式b 2(x -3)+b(x -3)的正确结果是( )A 、(x -3) (b 2+b)B 、b (x -3) (b +1)C 、(x -3) (b 2-b)D 、b((x -3) (b -1)20、把分式ba a +2分子、分母中a 、b 都变成原来的2倍,则分式的值变为原分式值的( )A 、4倍B 、2倍C 、不变D 、21倍 三、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每小题5分,计20分)21. 7x 2-63= 22. 9-12t +4t 2 =23. -2x 3+4x 2-2x = 24. (a 2+4)2 -16a 2=四、解答题(每题8分,共24分,要写出解题过程,直接写答案不得分)25. 解不等式2-x ≥2(x -3),并写出非负整数解。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4)

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8题,总分24分)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C.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全等3.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摔碎成如图的四块(即图中标有1、2、3、4的四块),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块带去玻璃店,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玻璃.应该带()A.第1块B.第2块C.第3块D.第4块4.如图,AB=DB,BC=BE,欲证△ABE≌△DBC,则可增加的条件是()A.∠ABE=∠DBE B.∠A=∠D C.∠E=∠C D.∠1=∠25.如图所示,则下面图形中与图中△ABC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A. B.C.D.A.AB=A′B′,BC=B′C′,∠A=∠A′B.∠A=∠A′,∠B=∠B′,AC=B′C′C.∠A=∠A′,∠B=∠B′,∠C=∠C′D.AB=A′B′,BC=B′C′,△ABC的周长等于△A′B′C′的周长7.如图,如果△ABC≌△FED,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EC=BD B.EF∥AB C.DF=BD D.AC∥FD8.如图,△ABC≌△ADE,AB=AD,AC=AE,∠B=28°,∠E=95°,∠EAB=20°,则∠BAD等于()A.75°B.57°C.55°D.77°二、填空题题(3分×10=30分)9.我国国旗上的五角星有条对称轴.10.已知△ABC≌△DEF,∠A=80°,∠C=75°,则∠E=°.11.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2、5、x,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y、2、6,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y=.12.如图,∠ABC=∠DCB,要用SAS判断△ABC≌△DCB,需要增加一个条件:.13.把两根钢条A′B、AB′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工具(卡钳).如图,若测得AB=5厘米,则槽为厘米.14.已知:如图,AB=AC,AD⊥BC于D,点E在AD上,图中共有对全等三角形.15.如图:已知,∠C=90°,AD=AC,DE⊥AB交BC于点E.若∠B=40°,则∠EAC=°.16.如图:作∠AOB的角平分线OP的依据是.(填全等三角形的一种判定方法)17.如图,△ABC是不等边三角形,DE=BC,以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作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个.18.如图为6个边长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96分.)19.如图,在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0×10的网格中(我们把组成网格的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四边形ABCD在直线l的左侧,其四个顶点A,B,C,D分别在网格的格点上.(1)请你在所给的网格中画出四边形A1B1C1D1,使四边形A1B1C1D1和四边形ABCD关于直线l对称;(2)在(1)的条件下,结合你所画的图形,直接写出四边形A1B1C1D1的面积.20.沿网格线把正方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试一试.21.如图,△ABC≌△DEF,∠A=25°,∠B=65°,BF=3cm,求∠DFE的度数和EC的长.22.如图,AB、CD相交于点O,△AOB≌△DOC,且∠A=80°,∠DOC=30°,BO=23,AO=18,求∠DC0的度数和BD的长度.23.如图,AC=AD,BC=BD,求证:AB平分∠CAD.24.已知:如图,AB=DC,AB∥DC,求证:AD=BC.25.如图,已知: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C=DF.∠A=∠D=90°;求证:AB∥DE.26.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右图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DC.(1)求证:△ABE≌△ACD;(2)指出线段DC和线段B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7.如图,小明用三角尺画∠AOB的平分线,他先在∠AOB两边OA,OB上分别取OM=ON,OD=OE,然后,连接DN和EM,相交于点C,再作射线OC,此时他认为OC就是∠AOB的平分线,你认为他的做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28.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A=90°.操作:小明取直角梯形ABCD的非直角腰CD的中点P,过点P作PE∥AB,剪下△PEC(如图1),并将△PEC绕点P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到△PFD 的位置,拼成新的图形(如图2).(Ⅰ)思考与实践:(1)操作后小明发现,拼成的新图形是;(2)如图图3中,已知AB∥CD,类比图2的剪拼方法,画出图3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示意图.(Ⅱ)发现与运用:小白又发现:在一个四边形中,只要有一组对边平行,就可以剪拼成平行四边形.(1)如图4,在梯形ABCD中,AD∥BC,E是CD的中点,EF⊥AB于点F,AB=5,EF=4,求梯形ABCD的面积.(2)如图5的多边形中,AE=CD,AE∥CD,能否沿一条直线进行剪切,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若能,请你在图中画出剪拼的示意图并作必要的文字说明;若不能,简要说明理由.2016-2017学年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8题,总分24分)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C.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B、C、D都是轴对称图形,故选: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全等【考点】全等图形.【分析】根据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答案.【解答】解:A、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法错误,应该是形状相同且大小也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法错误;C、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法正确;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全等,说法错误;故选:C.3.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摔碎成如图的四块(即图中标有1、2、3、4的四块),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块带去玻璃店,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玻璃.应该带()A.第1块B.第2块C.第3块D.第4块【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应先假定选择哪块,再对应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条件进行验证.【解答】解:1、3、4块玻璃不同时具备包括一完整边在内的三个证明全等的要素,所以不能带它们去,只有第2块有完整的两角及夹边,符合ASA,满足题目要求的条件,是符合题意的.故选:B.4.如图,AB=DB,BC=BE,欲证△ABE≌△DBC,则可增加的条件是()A.∠ABE=∠DBE B.∠A=∠D C.∠E=∠C D.∠1=∠2【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以添加条件∠1=∠2.【解答】解:条件是∠1=∠2,∴∠ABE=∠DBC,理由是:在△ABE和△DBC中,,∴△ABE≌△DBC(SAS),故选D5.如图所示,则下面图形中与图中△ABC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A. B.C.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逐个验证,做题时要找准对应边,对应角.【解答】解:A图有两边相等,而夹角不一定相等,二者不一定全等;B图与三角形ABC有两边及其夹边相等,二者全等;C图有两边相等,而夹角不一定相等,二者不一定全等;D图与三角形ABC有两角相等,二者不一定全等;故选B6.根据下列条件,能判定△ABC≌△A′B′C′的是()A.AB=A′B′,BC=B′C′,∠A=∠A′B.∠A=∠A′,∠B=∠B′,AC=B′C′C.∠A=∠A′,∠B=∠B′,∠C=∠C′D.AB=A′B′,BC=B′C′,△ABC的周长等于△A′B′C′的周长【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可得当AB=DE,BC=EF,AC=DF可判定△ABC≌△DEF,做题时要对选项逐个验证.【解答】解:A、满足SSA,不能判定全等;B、不是一组对应边相等,不能判定全等;C、满足AAA,不能判定全等;D、符合SSS,能判定全等.故选D.7.如图,如果△ABC≌△FED,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EC=BD B.EF∥AB C.DF=BD D.AC∥F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F=AC,∠E=∠B,∠EDF=∠ACB,FD=AC,推出EF∥AB,AC ∥DF,EC=BD,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BC≌△EFD,∴DF=AC,∠E=∠B,∠EDF=∠ACB,ED=BC;∴EF∥AB,AC∥DF,FD﹣CD=BC﹣DC,∴EC=BD,故选项A、B、D正确,选项C错误;故选C.8.如图,△ABC≌△ADE,AB=AD,AC=AE,∠B=28°,∠E=95°,∠EAB=20°,则∠BAD等于()A.75°B.57°C.55°D.77°【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出∠B=∠D=28°,再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求出∠DAE=57°,然后根据∠BAD=∠DAE+∠EAB即可得出∠BAD的度数.【解答】解:∵△ABC≌△ADE,∴∠B=∠D=28°,又∵∠D+∠E+∠DAE=180°,∠E=95°,∴∠DAE=180°﹣28°﹣95°=57°,∴∠BAD=∠DAE+∠EAB=77°.故选D.二、填空题题(3分×10=30分)9.我国国旗上的五角星有5条对称轴.【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直接求得结果.【解答】解:过五角星的五个顶点中任意一个,与所对的两边的交点可作一条对称轴,∴五角星有5条对称轴.故答案为:5.10.已知△ABC≌△DEF,∠A=80°,∠C=75°,则∠E=25°.【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和∠F,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ABC≌△DEF,∠A=80°,∠C=75°,∴∠D=∠A=80°,∠F=∠C=75°,∴∠E=180°﹣∠D﹣∠F=25°.故答案为:25.11.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2、5、x,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y、2、6,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y= 11.【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分清对应边,结合全的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两个三角形中都有2∴长度为2的是对应边,x应是另一个三角形中的边6.同理可得y=5∴x+y=11.故填11.12.如图,∠ABC=∠DCB,要用SAS判断△ABC≌△DCB,需要增加一个条件:AB=D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条件是AB=DC,根据SAS推出即可.【解答】解:添加的条件是:AB=DC,理由是:∵在△ABC和△DCB中∴△ABC≌△DCB(SAS),故答案为:AB=DC.13.把两根钢条A′B、AB′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工具(卡钳).如图,若测得AB=5厘米,则槽为5厘米.【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首先利用SAS定理判定△AOB≌△A′OB′,然后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B′=AB=5cm.【解答】解:连接AB,∵把两根钢条A′B、AB′的中点连在一起,∴AO=A′O,BO=B′O,在△ABO和△A′B′O中,∴△AOB≌△A′OB′(SAS),∴A′B′=AB=5cm,故答案为:5.14.已知:如图,AB=AC,AD⊥BC于D,点E在AD上,图中共有3对全等三角形.【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由已知易得△ABD≌△ACD,从而运用全等三角形性质及判定方法证明△BDE≌△CDE,△ABE≌△ACE.【解答】解: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3对.∵AD⊥BC,∴∠ADB=∠ADC=90°,在Rt△ABD与Rt△ACD中,,∴Rt△ABD≌Rt△ACD(HL),∴BD=CD,∠BAD=∠CAD,在△BDE与△CDE中,,∴△BDE≌△CDE(SAS),∴BE=CE,在△ABE与△ACE中,,∴△ABE≌△ACE(SSS).故答案为:3.15.如图:已知,∠C=90°,AD=AC,DE⊥AB交BC于点E.若∠B=40°,则∠EAC=1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C=90°AD=AC,求证△CAE≌△DAE,∠CAE=∠DAE=∠CAB,再由∠C=90°,∠B=40°,求出∠EAC的度数,然后即可求出∠AEC的度数.【解答】解:∵在△ABC中,∠C=90°,AD=AC,DE⊥AB交BC于点E,在Rt△CAE与△RtDAE中,,∴Rt△CAE≌Rt△DAE(HL),∴∠CAE=∠DAE=∠CAB,∵∠B+∠CAB=90°,∠B=40°,∴∠CAB=90°﹣40°=50°,∴∠EAC=10°.故答案为:10.16.如图:作∠AOB的角平分线OP的依据是SSS.(填全等三角形的一种判定方法)【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作法可知OC=OD,PC=PD,OP=OP,故可得出△OPC≌△OPD,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在△OPC与△OPD中,∵,∴△OPC≌△OPD(SSS),∴OP是∠AOB的平分线.故答案为:SSS.17.如图,△ABC是不等边三角形,DE=BC,以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作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4个.【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分析】能画4个,分别是:以D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以E为圆心,AC为半径画圆.两圆相交于两点(DE上下各一个),分别于D,E连接后,可得到两个三角形.以D为圆心,AC为半径画圆;以E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两圆相交于两点(DE上下各一个),分别于D,E连接后,可得到两个三角形.因此最多能画出4个【解答】解:如图,可以作出这样的三角形4个.18.如图为6个边长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135°.【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观察图形可知∠1与∠3互余,∠2是直角的一半,利用这些关系可解此题.【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ABC≌△BDE,∴∠1=∠DBE,又∵∠DBE+∠3=90°,∴∠1+∠3=90°.∵∠2=45°,∴∠1+∠2+∠3=∠1+∠3+∠2=90°+45°=135°.故填13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96分.)19.如图,在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0×10的网格中(我们把组成网格的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四边形ABCD在直线l的左侧,其四个顶点A,B,C,D分别在网格的格点上.(1)请你在所给的网格中画出四边形A1B1C1D1,使四边形A1B1C1D1和四边形ABCD关于直线l对称;(2)在(1)的条件下,结合你所画的图形,直接写出四边形A1B1C1D1的面积.【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图形即可;(2)利用矩形的面积减去四个顶点上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3×4﹣×2×1﹣×2×1﹣×3×1﹣×2×2(2)S四边形A1B1C1D1=12﹣1﹣1﹣﹣2=.20.沿网格线把正方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试一试.【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全等图形.【分析】观察图形发现:这个正方形网格的总面积为16,因此只要将面积分为8,即占8个方格,并且图形要保证为相同即可.【解答】解:如下图所示:21.如图,△ABC≌△DEF,∠A=25°,∠B=65°,BF=3cm,求∠DFE的度数和EC的长.【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已知条件,△ABC≌△DEF,可知∠E=∠B=65°,BF=BC,可证EC=BF=3cm,做题时要正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解答】解:△ABC中∠A=25°,∠B=65°,∴∠BCA=180°﹣∠A﹣∠B=180°﹣25°﹣65°=90°,∵△ABC≌△DEF,∴∠BCA=∠DFE,BC=EF,∴EC=BF=3cm.∴∠DFE=90°,EC=3cm.22.如图,AB、CD相交于点O,△AOB≌△DOC,且∠A=80°,∠DOC=30°,BO=23,AO=18,求∠DC0的度数和BD的长度.【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D=∠A,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DO=AO,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求出∠DCO,BD=BO+DO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OB≌△DOC,∴∠D=∠A=80°,DO=AO=18,在△COD中,∠DCO=180°﹣∠D﹣∠DOC=180°﹣80°﹣30°=70°,BD=BO+DO=23+18=41.23.如图,AC=AD,BC=BD,求证:AB平分∠CA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已知两对边相等,加上公共边AB=AB,利用SSS得到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BD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CAB=∠DAB,即可得证.【解答】证明:在△ABC与△ABD中,,∴△ABC≌△ABD(SSS),∴∠CAB=∠DAB,∴AB平分∠CAD.24.已知:如图,AB=DC,AB∥DC,求证:AD=B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欲证明AD=BC,只要证明△ACB≌△CAD即可.【解答】证明:∵AB∥CD,∴∠BAC=∠ACD,在△ACB和△CAD中,,∴△ACB≌△CAD(SAS),∴AD=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5.如图,已知: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C=DF.∠A=∠D=90°;求证:AB∥D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分析】欲证明AB∥DE,只需证得∠B=∠FED.由Rt△ABC≌Rt△D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推知该结论即可.【解答】证明:如图,∵FB=CE,∴FB+FC=CE+FC,即BC=EF.又∵∠A=∠D=90°,在Rt△ABC与Rt△DEF中,,∴Rt△ABC≌Rt△DEF(HL),∴∠B=∠FED,∴AB∥DE.26.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右图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DC.(1)求证:△ABE≌△ACD;(2)指出线段DC和线段B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1)根据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AB=AC,AD=AE,∠BAC=∠EAD=90°,由等式性质得:∠BAE=∠CAD,根据SAS证明两三角形全等;(2)由等腰直角三角形得两锐角为45°,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CD=∠B=45°,所以∠BCD=90°,则CD⊥BE.【解答】证明:(1)∵△ABC和△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AD=AE,∠BAC=∠EAD=90°,∴∠BAC+∠CAE=∠EAD+∠CAE,即∠BAE=∠CAD,在△ABE和△ACD中,∵,∴△ABE≌△ACD(SAS);(2)CD⊥BE,理由是:∵△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ACB=45°,∵△ABE≌△ACD,∴∠ACD=∠ABC=45°,∴∠BCD=∠ACB+∠ACD=45°+45°=90°,∴CD⊥BE.27.如图,小明用三角尺画∠AOB的平分线,他先在∠AOB两边OA,OB上分别取OM=ON,OD=OE,然后,连接DN和EM,相交于点C,再作射线OC,此时他认为OC就是∠AOB的平分线,你认为他的做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别得出△MOE≌△NOD(SAS),△MDC≌△NEC(AAS),△DOC≌△EOC(SSS),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他的做法正确;理由:在△MOE和△NOD中∵,∴△MOE≌△NOD(SAS),∴∠OME=∠DNO,∵OM=ON,OD=OE,∴DM=EN,∴在△MDC和△NEC中,∴△MDC≌△NEC(AAS),∴DC=EC,在△DOC和△EOC中,∴△DOC≌△EOC(SSS),∴∠DOC=∠EOC,∴OC就是∠AOB的平分线.28.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A=90°.操作:小明取直角梯形ABCD的非直角腰CD的中点P,过点P作PE∥AB,剪下△PEC(如图1),并将△PEC绕点P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到△PFD 的位置,拼成新的图形(如图2).(Ⅰ)思考与实践:(1)操作后小明发现,拼成的新图形是矩形;(2)如图图3中,已知AB∥CD,类比图2的剪拼方法,画出图3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示意图.(Ⅱ)发现与运用:小白又发现:在一个四边形中,只要有一组对边平行,就可以剪拼成平行四边形.(1)如图4,在梯形ABCD中,AD∥BC,E是CD的中点,EF⊥AB于点F,AB=5,EF=4,求梯形ABCD的面积.(2)如图5的多边形中,AE=CD,AE∥CD,能否沿一条直线进行剪切,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若能,请你在图中画出剪拼的示意图并作必要的文字说明;若不能,简要说明理由.【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旋转的性质.【分析】思考与实践:(1)根据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进行判断即可;(2)取AD的中点P,过点P做PE∥BC交AB于E,交CD的延长线于F,根据旋转后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四边形的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构成平行四边形.发现与运用:=S□ABGH即可;(1)过点E作AB的平行线,交BC于点G,交AD的延长线于点H,得出S梯形ABCD(2)分别取AB、BC的中点F、H,作直线FH,分别交AE、CD于点M、N,将△AMF与△CNH一起拼接到△FBH位置即可.【解答】解:(Ⅰ)(1)如图2所示,△PEC绕点P逆时针旋转180°到△PFD的位置,易知PE与PF在同一条直线上,∴EF∥AB,又∵在梯形ABCD中,AD∥BC,∠C+∠ADP=180°,∴∠FDP+∠ADP=180°,∴AD和DF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构成的新图形是一个四边形,又∵AD∥BC,∴四边形ABEF是一个平行四边形,∵∠A=90°,∴拼成的新图形是矩形.故答案为:矩形;(2)如图所示,取AD的中点P,过点P做PE∥BC交AB于E,交CD的延长线于F,△PEA绕点P逆时针旋转180°到△PFD的位置,易知PE与PF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EF∥BC,由于图中AB∥CD所以图中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Ⅱ)(1)如下图所示,过点E作AB的平行线,交BC于点G,交AD的延长线于点H,∵AH∥CG,∴∠H=∠CGE,∵E是CD的中点,∴DE=CE,又∵∠DEH=∠CEG,∴△DEH≌△CEG(AAS),∴S△DEH =S△CEG,∵AH∥BC,AB∥HC,∴四边形ABGH是平行四边形,∵EF⊥AB于点F,AB=5,EF=4,∴平行四边形ABGH的面积=AB×EF=5×4=20,∴梯形ABCD的面积=五边形ABGEDD的面积+△CEG的面积=五边形ABGEDD的面积+△DEH的面积=平行四边形ABGH的面积=20;(2)能.如图5,分别取AB、BC的中点F、H,作直线FH,分别交AE、CD于点M、N,将△AMF与△CNH 一起拼接到△FBH位置即可.。
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范围: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涂满)1.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角的距离为0.7米,顶端距离地面2.4米.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端距离地面2米,则小巷的宽度为()A. 0.7米B. 1.5米C. 2.2米D. 2.4米2.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b|,则化简√a2+|a+b|的结果为()A. 2a+bB. −2a−bC. bD. 2a−b3.若式子√x−1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x−2A. x≥1且x≠2B. x≤1C. x>1且x≠2D. x<14.关于√8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数轴上不存在表示√8的点B. √8=√2+√6C. √8=±2√2D. 与√8最接近的整数是35.已知△ABC中,∠C=90°,若a+b=14cm,c=10cm,则△ABC的面积是().A. 24cm2B. 36cm2C. 48cm2D. 60cm26.如图,点D在△ABC的边AC上,将△ABC沿BD翻折后,点A恰好能与点C重合.若BC=5,AC=6,则BD的长为()A. 1B. 2C. 3D. 47.若a=√7+√6,b=√7−√6,则a2021⋅b2022的值等于()A. √7−√6B. √6−√7C. 1D. −18.若√45n是整数,则正整数n的最小值是().A. 4B. 5C. 6D. 79.如图,小亮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到地面,然后将绳子末端拉到距离旗杆8m处,发现此时绳子末端距离地面2m,则旗杆的高度为(滑轮上方的部分忽略不计)()A. 12mB. 13mC. 16mD. 17m10.如图,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A. 12cm2B. 15cm2C. 144cm2D. 306cm211.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若为二次根式,则m的取值为()A.m≤3 B.m<3 C.m≥3 D.m>32.下列式子中二次根式的个数有()(1);(2);(3);(4);(5);(6);(7).A.2个B.3个C.4个D.5个3.当有意义时,a的取值范围是()A.a≥2 B.a>2 C.a≠2 D.a≠﹣24.对于二次根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一个正数B.是一个无理数C.是最简二次根式D.它的最小值是35.要登上某建筑物,靠墙有一架梯子,底端离建筑物5m,顶端离地面12m,则梯子的长度为()A.12m B.13m C.14m D.15m6.如图,AB=BC=CD=DE=1,且BC⊥AB,CD⊥AC,DE⊥AD,则线段AE的长为()A.1.5 B.2 C.2.5 D.37.下列几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A.1.5,2,2.5 B.3,4,5 C.5,12,13 D.20,30,408.如果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则对角线AC的长度为()A.B.C.D.9.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则CD等于()A.2cm B.3cm C.4cm D.5cm10.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A.6cm2B.8cm2C.10cm2D.12cm2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11.当x时,式子有意义;当x时,式子有意义.12.已知:,则x2﹣xy=.13.当x时,.15.如图是北京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合而成,若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52和4,则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16.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3,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B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17.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cm2.18.已知,则=.三、计算:(16分)19.计算下列各题:(1);(2)(4+)(4﹣);(3)(3﹣2+)÷2;(4).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20.已知:x=+1,y=﹣1,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x2﹣xy+y2(2)x2﹣y2.21.已知:如图,Rt△ABC中,∠C=90°,AC=,BC=,求(1)Rt△ABC的面积;(2)斜边AB的长.22.如图,四边形ABCD中,AB=3,BC=4,CD=12,AD=13,且∠B=90°.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23.如图所示,有一条等宽的小路穿过长方形的草地ABCD,若AB=60m,BC=84m,AE=100m,则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24.如图,折叠长方形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BC=10cm,AB=8cm,求:(1)FC的长;(2)EF的长.25.观察下列等式:①=+1;②=+;③=+;…,(1)请用字母表示你所发现的律:即=.化简计算:(+++…+).-湖北省黄石市慧德学校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若为二次根式,则m的取值为()A.m≤3 B.m<3 C.m≥3 D.m>3【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解答】解: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得3﹣m≥0,解得m≤3.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2.下列式子中二次根式的个数有()(1);(2);(3);(4);(5);(6);(7).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二次根式的定义.【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概念“形如(a≥0)的式子,即为二次根式”,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二次根式的概念,知(2)(6)中的被开方数都不会恒大于等于0,故不是二次根式;(4)中的根指数是3,故不是二次根式;故二次根式是(1)(3)(5)(7),共4个.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概念,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3.当有意义时,a的取值范围是()A.a≥2 B.a>2 C.a≠2 D.a≠﹣2【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代数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代数式中主要有二次根式和分式两部分.【解答】解: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被开方数a﹣2≥0,解得a≥2;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a﹣2≠0,解得a≠2.∴a>2.故选B.【点评】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数.4.对于二次根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一个正数B.是一个无理数C.是最简二次根式D.它的最小值是3【考点】最简二次根式.【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根据非负数的性质,逐一判断.【解答】解:∵x2+9总是正数,∴当x=0时,二次根式==3,是个有理数,∴B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两个非负数的性质:≥0(a≥0),a2≥0.5.要登上某建筑物,靠墙有一架梯子,底端离建筑物5m,顶端离地面12m,则梯子的长度为()A.12m B.13m C.14m D.15m【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如(解答)图,AB为梯子长,AC为底端离建筑物的长5m,BC为顶端离地面的长12m;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解答】解:如图:∵AC=5m,BC=12m,∠C=90°∴AB==13m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6.如图,AB=BC=CD=DE=1,且BC⊥AB,CD⊥AC,DE⊥AD,则线段AE的长为()A.1.5 B.2 C.2.5 D.3【考点】勾股定理.【分析】由AB垂直于BC,得到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进而由AB及B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由AC垂直于CD,得到三角形ACD为直角三角形,由AC及CD 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由DE垂直于AD,得到三角形ADE为直角三角形,由AD及DE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E的长.【解答】解:∵BC⊥AB,CD⊥AC,AC⊥DE,∴∠B=∠ACD=∠ADE=90°,∵AB=BC=CD=DE=1,∴由勾股定理得:AC==;AD==;AE==2.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7.下列几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A.1.5,2,2.5 B.3,4,5 C.5,12,13 D.20,30,40【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没有这种关系,这个三角形就不是直角三角形.【解答】解:A、1.52+22=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错误;B、32+4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错误;C、52+122=13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错误;D、202+302≠40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8.如果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则对角线AC的长度为()A.B.C.D.【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得出AC的长即可.【解答】解:∵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AC=BD,∴AC×BD=,则AC2=,故AC=,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利用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得出是解题关键.9.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则CD等于()A.2cm B.3cm C.4cm D.5cm【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翻折的性质可知:AC=AE=6,CD=DE,设CD=DE=x,在RT△DEB中利用勾股定理解决.【解答】解:在RT△ABC中,∵AC=6,BC=8,∴AB===10,△ADE是由△ACD翻折,∴AC=AE=6,EB=AB﹣AE=10﹣6=4,设CD=DE=x,在RT△DEB中,∵DEDE2+EB2=DB2,∴x2+42=(8﹣x)2∴x=3,∴CD=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翻折的性质、勾股定理,利用翻折不变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会转化的思想去思考问题.10.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A.6cm2B.8cm2C.10cm2D.12cm2【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首先根据翻折的性质得到ED=BE,再设出未知数,分别表示出线段AE,ED,BE 的长度,然后在Rt△ABE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长度,进而求出AE的长度,就可以利用面积公式求得△ABE的面积了.【解答】解:∵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ED=BE,设AE=,在Rt△ABE中,AB2+AE2=BE2,∴32+x2=(9﹣x)2,解得:x=4,∴△ABE的面积为:3×4×=6(cm2).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翻折变换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后哪些线段是重合的,相等的,如果想象不出哪些线段相等,可以动手折叠一下即可.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11.当x≥﹣1时,式子有意义;当x>2时,式子有意义.【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1≥0,再解即可;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再解不等式组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1≥0,解得:x≥﹣1;由题意得:,解得:x>2,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12.已知:,则x2﹣xy=8.【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首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解答】解:∵,∴,解得,∴x2﹣xy=4+4=8.【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3.当x≤时,.【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专题】计算题.【分析】因为=|2x﹣1|,结合二次根式以及绝对值的性质求解.【解答】解:∵=1﹣2x根据算术平方根的结果为非负数,可知1﹣2x≥0,解得x≤,故当x≤时,=1﹣2x.【点评】根据算术平方根的结果为非负数,列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5.如图是北京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合而成,若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52和4,则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6和4.【考点】勾股定理.【分析】设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a>b),则根据已知条件和勾股定理得到a2+b2=52,(a﹣b)2=4,根据这两个等式可以求出a,b的长.【解答】解:设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a>b>0),∵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52和4,∴a2+b2=52,(a﹣b)2=4,∴a﹣b=2,∴a=b+2,代入a2+b2=52中得:(b+2)2+b2=52,整理得(x﹣4)(x+6)=0∴b1=4,b2=﹣6(不合题意舍去),∴a=4+2=6,∴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4,6,故答案为:6和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和三角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题关键在于找出各边关系列出方程.16.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3,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B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10.【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将点A和点B所在的两个面进行展开,展开为矩形,则AB为矩形的对角线,即蚂蚁所行的最短路线为AB.【解答】解:将点A和点B所在的两个面展开,则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6和8,故矩形对角线长AB==10,即蚂蚁所行的最短路线长是10.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将点A和点B所在的面展开,运用勾股定理求出矩形的对角线.17.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49cm2.【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连续运用勾股定理,发现: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最大正方形的面积.【解答】解:由图形可知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最大正方形的面积,故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49cm2.故答案为:49cm2.【点评】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进行面积的转换.18.已知,则=.【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求出满足两个被开方数条件的x的值.【解答】解:依题意有x﹣2≥0且2﹣x≥0,解得x=2,此时y=,则=.【点评】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概念:式子(a≥0)叫二次根式,此时≥0;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三、计算:(16分)19.计算下列各题:(1);(2)(4+)(4﹣);(3)(3﹣2+)÷2;(4).【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运算;(2)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3)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把括号内合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4)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解答】解:(1)原式=﹣=﹣=﹣46=﹣24;(2)原式=16﹣5=11;(3)原式=(6﹣+4)÷2=÷2=;(4)原式=++=.【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20.已知:x=+1,y=﹣1,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x2﹣xy+y2(2)x2﹣y2.【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分析】(1)把式子写成(x﹣y)2﹣xy的形式,然后代入求值即可;(2)把式子写成(x+y)(x﹣y)的形式,然后代入求解即可.【解答】解:(1)原式=(x﹣y)2+xy=22+(+1)(﹣1)=4+2=6;(2)原式=(x+y)(x﹣y)=2×2=4.【点评】本题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正确对代数式进行变形可以简化运算过程.21.已知:如图,Rt△ABC中,∠C=90°,AC=,BC=,求(1)Rt△ABC的面积;(2)斜边AB的长.【考点】二次根式的应用.【分析】(1)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公式直接求出即可;(2)利用勾股定理和完全平方公式求出AB即可.【解答】解:(1)Rt△ABC的面积=AC×BC=×(+)(﹣)=;(2)斜边AB的长==.答:斜边AB的长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应用,正确利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求出是解题关键.22.如图,四边形ABCD中,AB=3,BC=4,CD=12,AD=13,且∠B=90°.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考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连接AC,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度,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CD 的形状,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连接AC,如下图所示:∵∠ABC=90°,AB=3,BC=4,∴AC==5,在△ACD中,AC2+CD2=25+144=169=AD2,∴△ACD是直角三角形,∴S=ABBC+ACCD=×3×4+×5×12=36.四边形ABC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CD的形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难度适中.23.如图所示,有一条等宽的小路穿过长方形的草地ABCD,若AB=60m,BC=84m,AE=100m,则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考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勾股定理.【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E的长,再根据路等宽,可得FD,根据矩形的面积减去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可得路的面积.【解答】解;路等宽,得BE=DF,△ABE≌△CDF,由勾股定理,得BE==80(m)S△ABE=60×80÷2=2400(m2)路的面积=矩形的面积﹣两个三角形的面积=84×60﹣2400×2=240(m2).答:这条小路的面积是240m2.【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先求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边长,再求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用矩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24.如图,折叠长方形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BC=10cm,AB=8cm,求:(1)FC的长;(2)EF的长.【考点】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专题】应用题.【分析】(1)由于△ADE翻折得到△AEF,所以可得AF=AD,则在Rt△ABF中,第一问可求解;(2)由于EF=DE,可设EF的长为x,进而在Rt△EF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直角三角形即可.【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AF=AD=10cm,在Rt△ABF中,∵AB=8,∴BF=6cm,∴FC=BC﹣BF=10﹣6=4cm.(2)由题意可得EF=DE,可设DE的长为x,则在Rt△EFC中,(8﹣x)2+42=x2,解得.【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翻折的问题,能够熟练运用矩形的性质求解一些简答的问题.25.观察下列等式:①=+1;②=+;③=+;…,(1)请用字母表示你所发现的律:即=﹣.化简计算:(+++…+).【考点】分母有理化.【专题】规律型.【分析】(1)根据观察,发现:连续两个正整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和乘以这两个算术平方根的差积是1,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可得答案;(2)根据上述规律,可得答案.【解答】解:(1)请用字母表示你所发现的律:即=﹣(n为正整数),故答案为:﹣;(2)原式=﹣1+﹣+﹣+…+﹣+﹣=﹣1=2﹣1.【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认真观察等式,发现规律是解题关键.。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各式﹣3x ,,,﹣,,,中,分式的个数为()A.4B.3C.2D.12.下列函数关系式:①y=﹣2x,②,③y=﹣2x2,④y=2,⑤y=2x﹣1.其中是一次函数的是()A.①⑤B.①④⑤C.②⑤D.②④⑤3.分式无意义,则x的值()A.1B.﹣1 C.0D.±14.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A.24a2b2c2B.24a6b4c3C.24a3b2c3D.24a2b3c35.如果把分式的x和y都扩大k倍,那么分式的值应()A.扩大k倍B.不变C.扩大k2倍D.缩小k倍6.方程=﹣的解是()A.1B.﹣1 C.2D.无解7.若分式方程=2+有增根,则a的值为()A.4B.2C.1D.08.(2011•曲靖)点P(m﹣1,2m+1)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B.C.m<1 D.9.A,B两地相距48千米,一艘轮船从A地顺流航行至B地,又立即从B地逆流返回A地,共用去9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4千米/时,若设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可列方程()A.B.C.+4=9 D.10.(2004•万州区)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2006•永州)当x=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0.12.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分式的分子、分母的系数都化为整数的结果是_________.13.科学记数法得N=﹣3.25×10﹣5,则原数N=_________.14.若点P(2x﹣2,﹣x+4)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15.若函数y﹦(m﹣1)x+m2﹣1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_________.16.(2009•鸡西)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无解,则a=_________.三、解答题(17题每小题4分,18,19,每小题6分,)17.(16分)计算(1)(﹣)0﹣(﹣)2÷2﹣2﹣(﹣1)3 (2)+﹣(3)+÷(4)(2mn2)﹣2(m﹣2n﹣1)﹣3(结果化为只含有正指数幂的形式)18.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2.(2)先化简,然后从1、、﹣1中选取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作为a的值代入求值.(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9.(6分)暑假期间,明明进行爬山锻炼,某时,从山脚出发,1小时后回到了山脚,他离开山脚的距离s(米)与爬山时间t(分)的关系可用下图的曲线表示,根据这个图象回答:(1)明明离开山脚多长时间爬得最高?爬了多少米?(2)爬山多长时间进行休息?休息了几分钟?(3)爬山第30分钟到第40分钟,爬了多少米?(4)下山时,平均速度是多少?(6分)直线y=(3﹣a)x+b﹣2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化简求值:四、解答题(20,21,22,每小题8分,23题10分,24题12分)20.(8分)要使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正数,求a的取值范围.21.(8分)某校组织学生到距离6km的少年科技馆参观,学生小李因有事没有赶上学校的包车,于是准备在学校门口改坐出租车去少年科技馆,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里程收费(元)3km以下(含3km)8.003km以上,每增加1km 1.80(1)写出坐出租车的里程数为xkm(x>3)时,所付车费的代数式.(2)小李同学身上只有14元钱,坐出租车到少年科技馆的车费够不够?请说明理由.22.(8分)已知函数y=﹣2x+3,(1)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2)写出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与y轴的交点坐标;(3)求此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3.(10分)甲、乙两地相距828千米,一列普通列车与一列直快列车都由甲地开往乙地,直快列车的平均速度是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的1.5倍,直快列车比普通列车晚出发2小时,比普通列车早到4小时,求两列火车的平均速度.24.(12分)(2012•岳阳二模)我市花石镇组织10辆汽车装运完A、B、C三种不同品质的湘莲共100吨到外地销售,按计划10辆汽车都要装满,且每辆汽车只能装同一种湘莲,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①设装运A种湘莲的车辆数为x,装运B种湘莲的车辆数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如果装运每种湘莲的车辆数都不少于2辆,那么车辆的安排方案有几种?并写出每种安排方案;③若要使此次销售获利最大,应采用哪种安排方案?并求出最大利润的值.湘莲品种 A B C每辆汽车运载量(吨)12 10 8每吨湘莲获利(万元) 3 4 2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各式﹣3x,,,﹣,,,中,分式的个数为()A.4B.3C.2D.1考点:分式的定义.分析:判断分式的依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解答:解:下列各式﹣3x,,,﹣,,,中,分式有:,,,,∴分式的个数为4个.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定义,注意π不是字母,是常数,所以不是分式,是整式.2.下列函数关系式:①y=﹣2x,②,③y=﹣2x2,④y=2,⑤y=2x﹣1.其中是一次函数的是()A.①⑤B.①④⑤C.②⑤D.②④⑤考点:一次函数的定义.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条件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①y=﹣2x是一次函数;②自变量次数不为1,故不是一次函数;③y=﹣2x2自变量次数不为1,故不是一次函数;④y=2是常数;⑤y=2x﹣1是一次函数.所以一次函数是①⑤.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y=kx+b的定义条件是:k、b为常数,k≠0,自变量次数为1.3.分式无意义,则x的值()A.1B.﹣1 C.0D.±1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分母为零,分式无意义;分母不为零,分式有意义,即|x|﹣1=0,解得x的取值.解答:解:当分母|x|﹣1=0,即x=±1时,分式无意义.故选D.点评:从以下三个方面透彻理解分式的概念:(1)分式无意义⇔分母为零;(2)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3)分式值为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4.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A.24a2b2c2B.24a6b4c3C.24a3b2c3D.24a2b3c3考点:最简公分母.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求出三个分式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即是分式的最简公分母.解答:解:3,2,8的最小公倍数为24,a2b,ab2,a3bc3的最小公倍数为a3b2c3,∴分式的最简公分母为24a3b2c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最简公分母的知识,比较简单,同学们要熟练掌握.5.如果把分式的x和y都扩大k倍,那么分式的值应()A.扩大k倍B.不变C.扩大k2倍D.缩小k倍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析:依题意分别用kx和ky去代换原分式中的x和y,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解答:解:分别用kx和ky去代换原分式中的x和y,得===,可见新分式是原分式的k倍.故选A.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分子、分母变化的倍数,解此类题首先把字母变化后的值代入式子中,然后约分,再与原式比较,最终得出结论.6.方程=﹣的解是()A.1B.﹣1 C.2D.无解考点:解分式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去分母得:2=x+1﹣3(x﹣1),去括号得:2=x+1﹣3x+3,移项合并得:2x=2,解得:x=1,经检验x=1是增根,分式方程无解.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7.若分式方程=2+有增根,则a的值为()A.4B.2C.1D.0考点:分式方程的增根.专题:计算题.分析:已知方程两边都乘以x﹣4去分母后,求出x的值,由方程有增根,得到x=4,即可求出a的值.解答:解:已知方程去分母得:x=2(x﹣4)+a,解得:x=8﹣a,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到x=4,即8﹣a=4,则a=4.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分式方程的增根即为最简公分母为0时x的值.8.(2011•曲靖)点P(m﹣1,2m+1)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B.C.m<1 D.考点:点的坐标;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专题:证明题.分析:让点P的横坐标小于0,纵坐标大于0列不等式求值即可.解答:解:∵点P(m﹣1,2m+1)在第二象限,∴m﹣1<0,2m+1>0,解得:﹣<m<1.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9.A,B两地相距48千米,一艘轮船从A地顺流航行至B地,又立即从B地逆流返回A地,共用去9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4千米/时,若设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可列方程()A.B.C.+4=9 D.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专题:应用题.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为:顺流时间+逆流时间=9小时.解答:解:顺流时间为:;逆流时间为:.所列方程为:+=9.故选A.点评:未知量是速度,有速度,一定是根据时间来列等量关系的.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2004•万州区)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A.B.C.D.考点:函数的图象.专题:压轴题.分析:首先看图可知,蓄水池的下部分比上部分的体积小,故h与t的关系变为先快后慢.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形的形状,可知水的最大深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分为两段,先快后慢.故选C.点评:考查根据几何图形的性质确定函数的图象和函数图象的作图能力.要能根据几何图形和图形上的数据分析得出所对应的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画出正确的图象.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2006•永州)当x=﹣2时,分式的值为0.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专题:计算题.分析:要使分式的值为0,必须分式分子的值为0,并且分母的值不为0.解答:解:由分子x+2=0,解得x=﹣2,而x=﹣2时,分母x﹣2=﹣2﹣2=﹣4≠0.所以x=﹣2.点评:要注意分母的值一定不能为0,分母的值是0时分式没有意义.12.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分式的分子、分母的系数都化为整数的结果是.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析:不改变分式的值就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化,分子分母上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0的数或式子,分式的值不变.解答:解:分子分母上同时乘以100得到,故分式的分子、分母的系数都化为整数的结果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是一个基础题.13.科学记数法得N=﹣3.25×10﹣5,则原数N=﹣0.0000325.考点:科学记数法—原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标准形式为a×10n(1≤|a|<10,n为整数).本题把数据“﹣3.25×10﹣5中﹣3.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5位就可以得到.解答:解:﹣3.25×10﹣5=﹣0.0000325,故答案为:﹣0.000032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写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原数.将科学记数法a×10﹣n表示的数,“还原”成通常表示的数,就是把a的小数点向左移动n位所得到的数.把一个数表示成科学记数法的形式及把科学记数法还原是两个互逆的过程,这也可以作为检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是否正确的方法.14.若点P(2x﹣2,﹣x+4)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为(2,2)或(﹣6,6).考点:点的坐标.分析:由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得到(2x﹣2)=±(﹣x+4),解得x的值,从而得到点P的坐标.解答:解:∵点P到两轴的距离相等,∴2x﹣2=﹣x+4或2x﹣2=﹣(﹣x+4),即x=2或x=﹣2,代入点P坐标(2,2)或(﹣6,6).故答案为:(2,2)或(﹣6,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点的坐标的几何意义,横坐标的绝对值就是点到y轴的距离,纵坐标的绝对值就是点到x轴的距离.15.若函数y﹦(m﹣1)x+m2﹣1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1.考点: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m2﹣1=0且m﹣1≠0,解得m=±1且m≠1,所以m=﹣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解题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条件:正比例函数y=kx的定义条件是:k为常数且k≠0,自变量次数为1.16.(2009•鸡西)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无解,则a=1或﹣2.考点:分式方程的解.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分式方程无解,即化成整式方程时无解,或者求得的x能令最简公分母为0,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x(x﹣1)得,x(x﹣a)﹣3(x﹣1)=x(x﹣1),整理得,(a+2)x=3,当整式方程无解时,a+2=0即a=﹣2,当分式方程无解时:①x=0时,a无解,②x=1时,a=1,所以a=1或﹣2时,原方程无解.点评:分式方程无解分两种情况:整式方程本身无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三、解答题(17题每小题16分,18,19,20题每小题16分,)17.(16分)计算(1)(﹣)0﹣(﹣)2÷2﹣2﹣(﹣1)3(2)+﹣(3)+÷(4)(2mn2)﹣2(m﹣2n﹣1)﹣3(结果化为只含有正指数幂的形式)解答:解:(1)原式=1﹣÷﹣(﹣1)=1﹣1+1=1;(2)原式==﹣=﹣1;(3)原式=+•=﹣=;(4)原式=m﹣2n﹣4•m6n3=m4n﹣1=.18.(6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考点:分析:解解:,答:=,=,=x+1,当x=﹣2时,原式=﹣2+1,=﹣1.(2)先化简,然后从1、、﹣1中选取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作为a 的值代入求值.(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解答:解:=×=﹣==,由于a≠±1,所以当a=时,原式==.解答:解:原式=+•=+=,当a=1+时,原式===.19.(6分)暑假期间,明明进行爬山锻炼,某时,从山脚出发,1小时后回到了山脚,他离开山脚的距离s(米)与爬山时间t(分)的关系可用下图的曲线表示,根据这个图象回答:(1)明明离开山脚多长时间爬得最高?爬了多少米?(2)爬山多长时间进行休息?休息了几分钟?(3)爬山第30分钟到第40分钟,爬了多少米?(4)下山时,平均速度是多少?解答:解;(1)根据图象得出:明明离开山脚时间为40分钟爬得最高,爬了600米;(2)爬山8分钟和30分钟时进行休息,分别休息了(10﹣8)=2(分钟)和35﹣30=5(分钟);(3)爬山第30分钟到第40分钟,爬了600﹣400=200(米);(4)下山时,平均速度是:=30米/秒.(6分)直线y=(3﹣a)x+b﹣2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化简求值:根据图象可知直线y=(3﹣a)x+b﹣2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所以3﹣a<0,b﹣2<0,所以a>3,b<2,所以b﹣a<0,a﹣3>0,2﹣b>0,所以=a﹣b﹣|a﹣3|﹣(2﹣b)=a﹣b﹣a+3﹣2+b=1.四、解答题(21,22,23每小题8分,24题10分,25题12分)20.(8分)要使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正数,求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去分母,得(x+1)(x﹣1)﹣x(x+2)=a,解得x=﹣因为这个解是正数,所以﹣>0,即a<﹣1.又因为分式方程的分母不能为零,即﹣≠1且﹣≠﹣2,所以a≠±3.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a<﹣1且a≠﹣3.21.(8分)某校组织学生到距离6km的少年科技馆参观,学生小李因有事没有赶上学校的包车,于是准备在学校门口改坐出租车去少年科技馆,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里程收费(元)3km以下(含3km)8.003km以上,每增加1km 1.80(1)写出坐出租车的里程数为xkm(x>3)时,所付车费的代数式.(2)小李同学身上只有14元钱,坐出租车到少年科技馆的车费够不够?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8+1.8(x﹣3)=1.8x+2.6;(2)1.8x+2.6=14,x=6.∴坐出租车到少年科技馆距离大于6公里,车费够.22.(8分)已知函数y=﹣2x+3,(1)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2)写出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与y轴的交点坐标;(3)求此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专题:计算题.分析:(1)利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2)根据图象写出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3)根据三角形面积根式计算.解答:解:(1)当x=0时,y=3;当y=0时,x=,描点如图:(2)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3)此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3×=.23.(10分)甲、乙两地相距828千米,一列普通列车与一列直快列车都由甲地开往乙地,直快列车的平均速度是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的1.5倍,直快列车比普通列车晚出发2小时,比普通列车早到4小时,求两列火车的平均速度.解答:解:设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则直快列车的平均速度为1.5x千米∕时,由题意得解得x=46经检验,x=46是原分式方程的解1.5x=1.5×46=69(千米∕时)答: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为46千米∕时,直快列车的平均速度为69千米∕时.24.(12分)(2012•岳阳二模)我市花石镇组织10辆汽车装运完A、B、C三种不同品质的湘莲共100吨到外地销售,按计划10辆汽车都要装满,且每辆汽车只能装同一种湘莲,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①设装运A种湘莲的车辆数为x,装运B种湘莲的车辆数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如果装运每种湘莲的车辆数都不少于2辆,那么车辆的安排方案有几种?并写出每种安排方案;③若要使此次销售获利最大,应采用哪种安排方案?并求出最大利润的值.湘莲品种 A B C每辆汽车运载量(吨)12 10 8每吨湘莲获利(万元) 3 4 2解答:解:(1)设装A种为x辆,装B种为y辆,则装C种为10﹣x﹣y辆,由题意得:12x+10y+8(10﹣x﹣y)=100∴y=10﹣2x.(2)10﹣x﹣y=10﹣x﹣(10﹣2x)=x故装C种车也为x 辆.∴解得2≤x≤4.x为整数,∴x=2,3,4故车辆有3种安排方案,方案如下:方案一:装A种2辆车,装B种6辆车,装C种2辆车;方案二:装A种3辆车,装B种4辆车,装C种3辆车;方案三:装A种4辆车,装B种2辆车,装C种4辆车.(3)设销售利润为W(万元),则W=3×12x+4×10×(10﹣2x)+2×8x=﹣28x+400∴W是x的一次函数,且x增大时,W减少,∴x=2时,W max=400﹣28×2=344(万元).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sks;lanchong;星期八;HJJ;zhjh;weibo;gsls;438011;Liuzhx;gbl210;lk;137-hui;孙廷茂;wdxwwzy;马兴田;733599;sd2011;lanyan;csiya;蓝月梦;nhx600;lantin(排名不分先后)菁优网2014年3月17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下)第一学期月考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2005.4.3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3分)
1、“a 的平方是非负数”用式子表示为
2、写出一个不等式,使它的解集是x >-1
3、不等式6-2x >0的解集是_ __ _____.
4、24m 2n +18n 的公因式是__________;
5、分解因式:2x 3-8x 2= , x 2-14x +49= ,
6、观察图形,根据图形面积的关系,不需要连其他的线,便可以得到一个用来分解因式的公式,这个公式是 。
7、不等式x+52 -1>3x+2
3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
8、当x 时,分式10
51+-x x 的值为零;当x 时,分式
10
51+-x x 有意义。
9、化简:
ab
bc a 2
= ,1
212
2
+--x x x = 。
10、当x ______ __时,代数式5
23--x 的值是非正数.?
11、不等式组⎩
⎨⎧-<+<21
2m x m x 的解集是x <m -2,则m 的取值应为___
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2、如果a >b ,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a -3>b -3
B 、2
a
>2b
C 、-2a <-2b
D 、-2a >-2b
13、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a +3)(a -3)=a 2-9
B 、x 2+x -5=(x -2)(x +3)+1
C 、a 2b +ab 2=ab(a +b)
D 、x 2+1=x(x +x 1
)
14、在x
1、2
1、
2
12
+x 、
π
xy
3、
y
x +3、m
a 1+
中分式的个数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5、如图,用不等式表示数轴上所示的解集,正确的是( )
第6小题图
A 、x <-1或x ≥-3
B 、x ≤-1或x >3
C 、-1≤x <3
D 、-1<x ≤3 16、下列说法①x =0是2x -1<0的解;②x =31
不是3x -1>0的解;
③-2x -1<0的解集是x >2;④不等式⎩⎨
⎧>>2
1x x 的解集是x >1,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7、下列多项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的是( ) A 、a 2-b 2 B 、-x 2-y 2 C 、49x 2- y 2z 2 D 、16m 4n 2
-25p 2 18、下列多项式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的是( )
A 、x 2
-2x -4
1
B 、(a +b)(a -b)-4ab
C 、a 2
+ab +
4
2
b
D 、y 2+2y -1
19、分解因式b 2
(x -3)+b(x -3)的正确结果是( )
A 、(x -3) (b 2+b)
B 、b (x -3) (b +1)
C 、(x -3) (b 2
-b) D 、b((x -3) (b -1) 20、把分式b
a a +2分子、分母中a 、
b 都变成原来的2倍,则分式的值变为原分式值的
( )
A 、4倍
B 、2倍
C 、不变
D 、21
倍
三、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每小题5分,计20分)
21. 7x 2-63= 22. 9-12t +4t 2 = 23. -2x 3+4x 2-2x = 24. (a 2+4)2 -16a 2= 四、解答题(每题8分,共24分,要写出解题过程,直接写答案不得分) 25. 解不等式2-x ≥2(x -3),并写出非负整数解。
101
23
26. 解下列不等式组,⎪⎩⎪
⎨⎧-≤->+22
1
152x x x 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7. 先化简再求值:2
244
412
2
--⨯
+--a a a a a ,其中a=-1
五、应用题(共16分)
28、(7分) 某商场文具部的某种毛笔每支售价25元,书法练习本每本售价5元。
该商场为促销制定了如下两种优惠方式:第一种:买一支毛笔附赠一本书法练习本;第二种:按购买金额打九折付款。
八年级(5)班的小明想为本班书法兴趣小组购买这种毛笔10支,书法练习本 x (x ≥10)本。
试问小明应该选择哪一种优惠方式才更省钱?
29. (9分) 如图表示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线从甲港出发到乙港行驶过程中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
(1)在轮船快艇中,哪一个的速度较大?
(2)当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时,快艇在轮船的后面?当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时,快艇在轮船的前面?
(3)问快艇出发多长时间赶上轮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