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进军泰国
“吉利汽车”案例-国际市场营销

吉利汽车一、东南亚汽车市场环境分析首先,让我们回顾下东南亚汽车行业现状。
东南亚地区,包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文莱十国。
东南亚人口约5亿,总面积46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750多万平方千米。
该地区盛产锡、稻米、天然橡胶、油棕、香料、木材等特产。
东盟各国经济差异较大:新加坡经济繁荣,马来西亚、泰国和文莱经济发展有一定基础,越南、菲律宾和印尼经济相对落后,缅甸、柬埔寨、老挝则经济落后。
2010年1月1日起,双方将相互开放市场,双方超过90%的产品贸易关税将降为零,这将形成一个拥有19亿消费者、接近6万亿美元GDP总值的大市场,市场潜力巨大。
2007年东盟汽车销量约为190多万辆,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菲律宾和新加坡销量分别为63万辆、49万辆、43万辆、13万辆、12万辆和10万辆,五国占据东盟汽车市场的90%以上。
此外,越南汽车市场增长迅速,2008年销量约为12万辆,柬埔寨和缅甸汽车市场也发展较快。
依靠东盟汽车市场的发展,2009年1-8月,中国出口东盟十国约为29244辆整车。
1.东盟汽车市场需求分析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汽车产业普遍出现产能过剩问题。
一方面,西欧、美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三大汽车消费市场,整体上已进入成熟期,增长乏力,其汽车需求的增长主要表现在原有车辆的更新;另一方面,西欧、美国和日本目前是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但制造业成本居高不下。
相比之下,东盟正在成为日渐重要的汽车市场。
东盟各国经济增长迅速,人均收入水平较高,汽车开始进入或是即将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再加上东盟各国政府针对汽车行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措施,具备了发展汽车产业的有利条件。
根据福特公司预计,东南亚市场的汽车需求将从 2004年的 170万辆增加到 2014年的 300万辆左右,增幅超过 76%。
目前东盟国家中汽车普及率最高的是马来西亚,每 1 000人中接近 300人拥有汽车。
中国海外并购成功案例

中国海外并购成功案例
那我得给你讲讲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个超酷的案例。
吉利啊,在以前可能就是汽车界的一个小老弟,但是人家有大志向。
沃尔沃呢,那可是汽车界的老牌贵族,就像那种出身名门的公子哥。
吉利当时决定要收购沃尔沃的时候,好多人都觉得这就像是小蚂蚁想吞大象,不靠谱。
可是吉利有自己的盘算。
他们做了超多的功课,对沃尔沃的品牌价值、技术实力、市场潜力都研究得透透的。
吉利的老板李书福那也是个很有魄力的人,他就像是一个勇敢的探险家,带着吉利踏上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征程。
在收购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就像打游戏里的一个个大怪兽,什么资金问题啦、文化差异啦、工会那边的担忧啦。
但是吉利没有退缩。
他们到处找钱,拉投资,就像到处化缘的小和尚一样,终于凑够了钱。
然后呢,在面对文化差异的时候,他们就像是很有耐心的老师,慢慢去了解沃尔沃的企业文化,同时也让沃尔沃的人了解吉利的文化。
吉利成功把沃尔沃收入囊中。
这一收购可不得了,吉利就像是得到了武林秘籍一样。
沃尔沃的那些高端技术,像安全技术啦,发动机技术啦,吉利都可以学习借鉴。
而且沃尔沃在国际上的高端品牌形象,也让吉利一下子站在了更高的舞台上。
吉利就从一个国内有点名气的汽车品牌,变成了一个在国际上都有很大影响力的汽车集团,就像一个小村姑一下子变成了国际巨星一样,简直是超级成功的海外并购案例。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十大方式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十大方式1.境外创牌。
1998年,海尔集团大张旗鼓地在海外建厂,它当时的说法是从欧美高端市场入手,通过在当地建厂创牌,走出一条跨国经营的路子。
8年过去了,海尔跨国经营的成效不明显。
同一时期,到海外创牌的华为公司,选择从非洲、亚洲、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入手,采用所谓“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在海外进行经贸活动,现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2005年,华为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全线突破,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已经超过50%,同时,华为品牌得到欧洲主流电信设备供应商认同,其产品相继被各国的主流电信商使用,跨国经营的成效显著。
2.境外买牌。
2003年,TCL通过重组汤姆逊公司的全球彩电业务,获得了汤姆逊、RCA等品牌,几乎在一夜之间,使集团的国际市场销售额大于国内市场销售额,迅速形成了跨国经营经营的格局。
当然,这次TCL重组汤姆逊、阿尔卡特等,也是付出了巨额代价的。
2004年11月,联想集团以17亿美元的代价收购IBM的PC业务,掌控了IBM的全球PC业务,促使其主营收入迅速突破1000亿人民币大关。
同时,也使联想海外市场的销售额首次超过国内市场的销售额,获得了IBM品牌在全球市场5年的经营授权,其跨国经营经营大大的上了一个台阶。
3.境外设厂。
这是多数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经营的重要选择。
因为,美国和欧盟利用各种方式,通过升反倾销等方式,极力地压制中国制造企业的出口优势。
对彩电业来说,厦华在欧洲设有两个OEM加工厂,分别位于德国和法国。
海信在意大利、法国拥有工厂,海信彩电已转变为以生产PDP、LCD等平板为主。
长虹、创维、海尔、TCL集团等也在墨西哥、俄罗斯、匈牙利、捷克、波兰、比利时等国建立众多的海外彩电生产基地和合资公司。
对于汽车业来说,2004年,长期汽车控股公司、东风汽车集团、奇瑞汽车公司和广州华南摩托车工业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共同在非洲加纳与当地大型企业Sneda汽车有限公司合资建立汽车生产基地,以CKD形式生产卡车、摩托车、奇瑞轿车、皮卡、旅行车,创下国内汽车企业首次集团在国外设厂的记录。
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化策略研究

THE BUSINESS CIRCULATE| 商业流通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8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化策略研究谭书旺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产出国。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走出国门谋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本文通过对比亚迪、吉利、长城等中国代表性汽车品牌国际化市场行为的研究,总结出了中国汽车品牌国际化的九大策略,供正在实施或准备实施品牌国际化的我国汽车企业借鉴。
一、本地化策略本地化策略是指品牌商在目标市场本地独资或合资合作建立生产、研发(设计)基地,以及终端销售渠道或售后服务网点的策略。
通过本地化生产、研发、销售或服务,实现绕过关税壁垒、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客户服务质量、近距离了解用户需求、拉动目标市场所在地就业进而增加品牌亲和力等目的。
这一策略是中国汽车品牌国际化过程中最常用也最有效的策略。
在这一策略的运用上,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品牌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比亚迪的本地化策略应用从2012年开始,比亚迪充分运用本地化策略中的本地化生产和本地化研发策略,在广大的海外目标市场广泛建设生产工厂和研发中心,为提升品牌竞争力、增加品牌亲和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2年12月,比亚迪与保加利亚能源公司Bulmineral以合资的形式在保加利亚建设了组装生产电动公交大巴的工厂。
2013年5月至2017年10月,比亚迪位于美国兰卡斯特的工厂从一期工程到三期工程相继竣工投产,为当地创造了上千个就业岗位。
2014年7月,比亚迪在巴西投资设立首座电动大巴工厂,并成立研发中心。
这家工厂可年产500~1000台大巴,直接创造450个就业岗位。
2015年10月,比亚迪与英国亚历山大丹尼斯有限公司(ADL)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在英国生产比亚迪牌纯电动大巴。
2017年3月,比亚迪宣布,在法国投资1000万欧元建设纯电动大巴生产工厂。
吉利的发展历程

吉利的发展历程吉利汽车是中国的一家知名汽车制造商,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需求的增加,吉利汽车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经历了全面的发展和壮大,成为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一、公司成立和初期发展吉利汽车是由李书福创建的,起初只是一个小规模的机械制造厂。
李书福看准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于是开始涉足汽车制造业。
1997年吉利汽车公司成立,开始生产“金刚”系列小轿车。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吉利汽车开始不断地改进和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逐渐拓展了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
二、积极与海外企业合作吉利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上获得了成功,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为了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吉利汽车积极地与国际知名汽车企业进行合作。
最具代表性的是2010年吉利汽车收购了沃尔沃汽车,成为了沃尔沃的母公司。
收购沃尔沃汽车的背后是吉利汽车不断提升品牌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结果,这种合作不仅让吉利汽车拥有了更多的技术资源,也将中国汽车制造业提升到了世界舞台。
三、品牌自主创新和科技发展吉利汽车一贯注重品牌形象和产品的技术创新。
自2007年以来,吉利汽车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在车身、底盘、动力系统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创新。
吉利汽车先后开发出了全球首款水平缸、直喷氢气发动机,以及全球首款双离合变速器等技术创新产品,不断推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升级。
在品牌形象方面,吉利汽车先后推出了“金刚”、“远景”、“帝豪”、“缤瑞”等多个品牌,形成了产品线的体系。
四、绿色能源和智能出行的布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吉利汽车也开始布局绿色能源和智能出行领域。
2015年,吉利汽车推出了纯电动车型——“博越”,并开拓了混合动力汽车市场。
同时,吉利汽车也加入了智能出行的竞赛,推出了基于云计算的车辆智能出行方案,并提供全面的个性化出行及维修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总之,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充满着跨越式的飞跃。
国产电动车在海外形成品牌聚合力

41过去的2023年12月,第40届泰国国际汽车博览会上,中国电动车品牌销量持续领先。
在中国品牌带动下,参展电动车订单首次超越燃油车。
泰国汽车媒体kun racing 在其车展评述节目中说,“本届车展销量前十的品牌里,中国电动车占六家。
”这家汽车媒体在节目中提到,中国电动车正逐渐改变泰国汽车市场格局,将泰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越做越大。
据车展主办方提供的数据,自2023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比亚迪以2627辆的订单量排名第二。
稍早布局泰国市场的上汽名爵、长城等品牌保持销量优势,再加上最近两年进入泰国市场的广汽埃安、长安和哪吒汽车,六大品牌在本届车展销量前十榜单中形成中国品牌矩阵。
同样也是在2023年12月,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核心地段,蔚来汽车在步行商业街的旗舰店正紧锣密鼓筹备开张。
在丹麦,越来越多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正以参加车展、开设直营店或与当地经销商合作等方式进入丹麦及北欧市场,其中既有小鹏、蔚来这样的造车“新势力”,也有东风汽车这样的传统车企。
作为燃油车的发源地,欧洲市场对汽车产品最为挑剔。
在这一轮品牌出海的过程中,中国电动汽车各自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
无论是换电模□ 吕天骄国产电动车在海外形成品牌聚合力式,还是众多零部件与解决方案,供应商与国外公司的全方位合作,都使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能够快速融入当地市场,并形成了集群效应。
曾几何时,海外顾客多是因为中国电动车的价格优势选择购买,如今更具吸引力的是中国电动汽车带来的全方位体验。
中国电动车品牌集体出海的集群效应,正在形成更大的品牌聚合力和影响力。
品牌的强大聚力,也让中国电动车企在海外的投资与合作不断加深。
完备的产业链、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及稳定可靠的品质使中国新能源车在海外市场颇具竞争力。
截至2023年8月,蔚来已在欧洲启用了25座换电站,并仍在不断建设新的换电设施。
为了进一步推动本地化发展,蔚来、比亚迪和吉利等车企纷纷在欧洲投资兴建新能源汽车工厂。
吉利集团发展史

吉利集团发展史1. 创业与初期发展(1986年-2003年)吉利集团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创始人李书福先生以其敏锐的商业眼光和创新精神,带领吉利集团从一个小型机械厂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
在创业初期,吉利集团主要从事农用车辆的生产和销售。
然而,李书福意识到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并决定将公司的战略方向转向乘用车领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着手推动吉利汽车品牌的建设。
1997年,吉利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轿车——吉利美日。
虽然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和技术落后等挑战,但吉利凭借着实惠的价格和良好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2. 转型与国际化发展(2004年-2010年)进入21世纪后,吉利集团加速了转型和国际化的步伐。
2004年,吉利成功收购了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并成为中国首家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汽车制造商。
这次收购使吉利集团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市场的地位。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吉利集团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
2006年,吉利汽车首次出口到欧洲,并在英国成立了自己的销售分公司。
此后几年间,吉利相继进军北美、南美等地区,并取得了一定的销售业绩。
3. 创新与品牌建设(2011年-至今)进入2011年后,吉利集团开始注重创新和品牌建设。
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吉利加大了研发投入,并与全球顶尖供应商合作,引入先进的技术和零部件。
2017年,吉利推出了全新品牌“Lynk & Co”,旨在打造高端智能互联汽车。
Lynk & Co以其前卫的设计、智能化的功能和卓越的性能,吸引了全球消费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此外,吉利集团还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早在2008年,吉利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电动车型。
如今,吉利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应用。
4.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吉利集团一直致力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自主品牌竞逐全球市场

2024年第一季度,吉利汽车通过贵州中欧班列的运输,把汽车卖到了白俄罗斯;小鹏汽车宣布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建立第一家直营店;岚图汽车预计在6月份在挪威建立品牌直营店……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国际上一路高歌猛进,实现了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随着世界对中国智造的认知再次被刷新,世界新能源制造业的游戏规则正在被中国品牌重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中国汽车出口延续去年的强劲增长势头,主要是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市场布局等方面,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走通新能源国际路在去年12月举办的第40届泰国国际汽车博览会上,泰国人帕瓦带着家人在一辆绿色比亚迪ATTO 3里体验良久。
帕瓦说自己正准备告别燃油车、改用电动车,心仪已久的中国品牌是他的首选。
在泰国,外形炫酷、车型多样的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泰国消费者的首选。
泰国陆路交通厅数据显示,2023年泰国新上牌纯电动车超过80%为中国品牌。
上汽名爵、广汽埃安、长安汽车和哪吒汽车等中国品牌均在泰国市场推出电动车,受到消费者欢迎。
在政策支持以及海外市场需求提升等因素驱动下,自主品牌竞逐全球市场本刊记者/吕天骄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已从第三世界国家拓展到欧美主流汽车市场,以及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技术变革。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分析,中国新能源出口爆发式增长,是中国技术、综合产品竞争力等提升的表现,中国车企在汽车外观、座驾体验、智能驾驶等多方面共同进步,实现了中国新能源品牌的向上发展。
因产业链和地理优势,泰国一直是东南亚主要汽车生产基地。
为了更好地将产业链融入泰国本土,早早出海的上汽集团就与正大集团于2014年合资建厂和研发中心,2023年4月在泰国建成新能源产业园区;2022年9月,比亚迪汽车与泰国WHA伟华工业园区签署购地协议,在泰国建设电动汽车工厂,计划年产量达15万辆。
脱胎于国企混改的广汽埃安,从独立品牌诞生之初就承接整合集团的新能源技术,作为品牌的探索先锋,出海计划也涉及了东南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辆整车、 万台发动机 万台发动机、 万台 ,已形成年产60万辆整车、60万台发动机、60万台 已形成年产 万辆整车 变速器的生产能力。 变速器的生产能力。
收购VOLVO:吉利的国际化之梦
• 2009年10月28日,福特汽车公司对外正式发表声明称, 2009年10月28日 福特汽车公司对外正式发表声明称, 吉利汽车在沃尔沃收购谈判中为首选竞购方。 吉利汽车在沃尔沃收购谈判中为首选竞购方。 • 李书福对沃尔沃的设想是借助中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 李书福对沃尔沃的设想是借助中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 大幅度削减沃尔沃一些重要环节的成本, 大幅度削减沃尔沃一些重要环节的成本,例如产品研 发和制造。 发和制造。
进军泰国的营销战略
15
进军泰国的战术
1:质量是生存之本,走国际化道路,进军泰国市场必须提高 :质量是生存之本,走国际化道路, 吉利的整车质和性能
2:基于泰国营销环境分析,不宜在泰国当地直接投资设厂, :基于泰国营销环境分析,不宜在泰国当地直接投资设厂, 可利用沃尔沃旧有的销售网络, 可利用沃尔沃旧有的销售网络,直接出口
•
7
第二部分 Thailand's marketing environment analysis
1泰国的政治环境分析 泰国的政治环境分析 2泰国的经济环境分析 泰国的经济环境分析 3泰国的文化环境分析 泰国的文化环境分析 4泰国的法律环境分析 泰国的法律环境分析 5泰国的地理环境分析 泰国的地理环境分析
9 9
(4)华侨和华人的政治影响力较大,以民族品牌进军泰国市场,容易 )华侨和华人的政治影响力较大,以民族品牌进军泰国市场, 激起华人的爱国情绪,支持吉利, 激起华人的爱国情绪,支持吉利,购买吉利 (5)除了对缅甸和柬埔寨有敌意外,对外国及外国产品没有明显的 )除了对缅甸和柬埔寨有敌意外, 排斥倾向,且国内民众对中国的印象较好,因此, 排斥倾向,且国内民众对中国的印象较好,因此,吉利进军泰 国受国内民众的抵触可能性不大
泰国的文化环境分析
(1)佛教国家,居民绝大多数信仰佛教,吉利进军泰国市场必须利用 )佛教国家,居民绝大多数信仰佛教, 泰民对佛教的虔诚开展吉利汽车的设计和销售, 泰民对佛教的虔诚开展吉利汽车的设计和销售,广告和产品不得 损害佛教文化的肃穆性 (2)汽车为右舵,与中国车舵方向不同,吉利汽车必须重新涉及汽车 )汽车为右舵,与中国车舵方向不同,
22
泰国的经济环境分析
(1) 泰国经济结构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没有健全的工业体系,不利于 泰国经济结构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没有健全的工业体系, 吉利在当地投资设厂 (2) 国内贫富差距较大,普通百姓收入较低,这有利于吉利旗下中低 国内贫富差距较大,普通百姓收入较低, 端品牌全球鹰,帝豪, 端品牌全球鹰,帝豪,英伦等凭借质优价廉的优势获得市场认可 (3) 国内普通汽车消费市场被日本企业丰田,本田,日产等占据,会 国内普通汽车消费市场被日本企业丰田,本田,日产等占据, 对吉利的进入起到阻碍作用 (4) 财富相对集中 和 沃尔沃在当地有较好的口碑,以及广阔的销售网 沃尔沃在当地有较好的口碑, 有利于旗下高端品牌沃尔沃的扩张。 络,有利于旗下高端品牌沃尔沃的扩张。 (5) 因为农业占有较大比重,居民喜好运输和载人兼具的皮卡 因为农业占有较大比重,
3
第一部分
Geely's basic situation
4
Geely automobile
(1)Established :1997 ) (2)Headquarters :HangZhou China ) (3)Chairman of the board :LI SHU FU ) (4)Honors:@one of the top ten company of China's auto ) : industry @8 years into the top 500 Chinese enterprises @6 years into the top ten enterprises of China’s auto @Annex volvo in 2010
帝豪:主打大众化车型, 帝豪:主打大众化车型,旗下产品将以中高端公商 务用车和家用轿车为主
全球鹰:涵盖代表个性、时尚、年轻、 全球鹰:涵盖代表个性、时尚、年轻、梦想的车型
19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1 提高汽车的空调制冷性能 2提高汽车的防水性能和通过能力 提高汽车的防水性能和通过能力 3提高汽车的细节决定成败:1越野性能 提高汽车的细节决定成败: 越野性能 提高汽车的细节决定成败 4增加汽车内饰的文化色彩,液晶导航屏幕 增加汽车内饰的文化色彩, 增加汽车内饰的文化色彩 开机界面换为泰皇, 开机界面换为泰皇,其他内饰增添佛教氛 围
泰国的地理环境分析
(1)热带国家,气温一年四季较高,对汽车空调的制冷性要求较高, )热带国家,气温一年四季较高,对汽车空调的制冷性要求较高, 吉利汽车必须提高空调的制冷性能 (2)雨季多暴雨,容易爆发洪水,吉利汽车的防水性和通过性必须 )雨季多暴雨,容易爆发洪水, 提高 (3)处于中南半岛,地形崎岖不平,对车的越野性和运动性要求较 )处于中南半岛,地形崎岖不平, 高
我们要到哪里去?
——吉利的国际化之梦之进军泰国
1
Advance in Thailand
——Geely Automobile expansion
名字
2011.12.10
演讲结构
第一部分——Geely's profile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Thailand's marketing environment analysis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Marketing Strategy 第三部分
3:实行多品牌战略:以沃尔沃主攻高端市场,以原有品牌英 :实行多品牌战略:以沃尔沃主攻高端市场, 帝豪,全球鹰主攻中低端市场, 伦,帝豪,全球鹰主攻中低端市场,开发满足地域及消费 者偏好的皮卡, 者偏好的皮卡,越野车
吉利的多品牌战略
上海英伦:向经典、豪华发展,主要是高端汽车。 上海英伦:向经典、豪华发展,主要是高端汽车。
(1)2007年,吉利CK-1 CKD组装项目正式落户印尼,使该项目成 年 吉利 组装项目正式落户印尼, 组装项目正式落户印尼 为吉利进军东南亚右舵汽车市场的跳板, 为吉利进军东南亚右舵汽车市场的跳板,随后又在乌克兰和俄罗斯建 立了CKD装配基地 立了 装配基地 个系列产品, (2)收购沃尔沃成功后,吉利拥有了沃尔沃轿车的 个系列产品, )收购沃尔沃成功后,吉利拥有了沃尔沃轿车的9个系列产品 3个最新平台的知识产权,接近 万辆产能,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 个最新平台的知识产权, 万辆产能, 个最新平台的知识产权 接近60万辆产能 以及2000多个全球网络及相关的人才和重要的供应商体系。 多个全球网络及相关的人才和重要的供应商体系。 线,以及 多个全球网络及相关的人才和重要的供应商体系 (3)在澳大利亚拥有 )在澳大利亚拥有DSI自动变速器研发中心和生产厂 自动变速器研发中心和生产厂
5
Why Geely choose to expansion internationally ,鼓励企业 走出去“ 1:中国深化改革开放 鼓励企业’’走出去 走出去“ :中国深化改革开放,
2:走国际化道路,实施国家化的发展战略是吉利汽车的既定 :走国际化道路, 方针。 方针。 3:吉利有能力走出去 :
吉利的战略转型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成本优势→ 成本优势→技术优势 研发和制造的方向 : 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 造最安全、最节能、最环保” “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造最安全、最节能、最环保” 的 好车
21
完!
谢谢观看! 谢谢观看!
A life of chasing butterfly
泰国的政治环境分析
(1)君主立宪制国家,皇帝统而不治,但依旧有很大的权威,泰国人 民非常尊重和爱戴泰皇,为了入乡随俗,以表对泰皇尊重,可 把中控台液晶屏幕启动画面换成泰皇 (2)国内政治腐败,政局动荡,工会权力庞大,有工人阶层和农民 阶层组成的红衫军,经常罢工,游行,示威,吉利进军泰国市 场不宜在当地直接设厂 (3)跟邻国缅甸和柬埔寨的关系紧张,但和日本,中国,美国等大 大国的关系较好,中泰外交,因为无摩擦,被称为世界外交的 楷模,因此身为中国企业的吉利有较好的政治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