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三次科技革命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练习: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

中考复习专题训练:第三次科技革命一、选择题1.(·成都)3月,围棋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大胜韩国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轰动一时。
与“阿尔法狗”直接相关的技术是()A. 生物技术B. 原子能技术C. 信息技术D. 航天技术【答案】C【解析】【分析】“阿尔法狗”是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由位于英国伦敦的谷歌旗下的公司开发,这个程序利用“价值网络”去计算局面,用“策略网络”去选择下子。
是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新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列生活场景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有关的是()A. 坐火车旅行B. 开汽车上班C. 用电灯照明D. 在太空授课【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太空授课”判断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代计算机技术与先进通信技术的结晶,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技术以电子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与不断升级为前提,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应重点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本题把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注意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3.我们在上网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病毒,请问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A. 破坏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程序B. 人为制造的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程序C. 由操作者传递给计算机的病毒D. 由计算机本身产生的破坏程序【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制造的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程序。
【点评】掌握计算机病毒。
4.世界上第一台能够实际运用的数字是电子计算机,它占地面积170平方米,重约30余吨,是个庞然大物,它诞生于()A. 1935年B. 1945年C. 1955年D. 1965年【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45年。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人教新课标版

专题复习: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是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知识、对社会生产力(世界经济发展)、生产关系、世界面貌及对中国产生的重要影响。
抓好基础知识、知识的整合、理论联系实际,让历史回归现实,形成真正的框架结构和深刻感悟。
考点详解:1.时间、发源地、标志、主要成就等(复习看课文明确)2.对生产力的影响:(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第一次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第二次科技革命:(1)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2)生产力有了巨大飞跃;(3)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提高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稳定高速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3.对生产关系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
第二次科技革命: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4.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世界面貌)的影响第一次:主要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5.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军事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主要是两次鸦片战争)。
政治上: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第二次:军事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中国的掠夺进一步加强,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争。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三次科技革命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三次科技革命教师寄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复习目标:1、熟练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开始国家、主要标志、重要发明、影响等基础知识2、能够归纳出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
3、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复习重、难点:1、熟记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基础知识2、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趋利避害。
复习过程:一、基础知识梳理(不看课本,自行查阅以下知识掌握如何)二、典型例题剖析1、18世纪以来,人类历史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了很多负面效应:全球变暖、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三次科技革命各以什么为标志?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任选其中一项科技成果,说明科技革命是如何改善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的?(2)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共同影响是什么?这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3)针对材料中所列举的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谈谈你的看法。
(4)生活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准备将来?三、达标检测1、目前,信息技术已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山东省中小学。
这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一项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A.航天技术B.原子能C.生物工程D.计算机2、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A.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3、20XX年10月1日这一天,国庆阅兵使央视网创造了全球互联网发展史上视频直播在线观众最高的历史记录,这充分表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A.航天技术B.自动化技术C.计算机技术D.新材料技术4、下列哪一幅图片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A B C D5、许多职业的出现与科技发明密切相关,因第三次科技革命而出现的职业是()A.火车司机飞行员B.网络管理员航天工程师C.汽车司机空姐D.铁路工程师电工6、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这表明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A.多元化和信息化B.信息化和全球化C.一体化和多元化D.全球化和多元化7、下面是我给大家组织的一次活动,主题是《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请你参加。
中考历史笔记(中考必备)

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和整体世界(一)一、整体世界的形成过程(3步)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15---16世纪②、工业革命后------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地球变“小”了③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地球村”形成 20世纪末(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整体世界形成的原因或动力:科技革命的推动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必要条件: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地球村”形成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二、20世纪初,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表现:世界一体化 P581、经济上,19世纪末,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2、交通上,铁轨与港口城市普遍出现;3、人口上,洲际移民大规模流动,欧洲移民半数来到美国;4、文化上,工业文明的科技、思想与生活方式全球传播;5、体育上,奥运会开始成为世界性的体育盛会三、20世纪初,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影响:P60工业文明的传播与野蛮的殖民掠夺相交织1、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快殖民侵略步伐,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头号殖民帝国:英国殖民地是本土面积100倍2、对亚非拉:传播工业文明的同时,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更加落后。
如英属印度 p61(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P181、时间:15---16世纪2、在海上探险走在最前面:葡萄牙和西班牙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或资本主义的萌芽4、探险家: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从西班牙出发,向西横渡大西洋②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圆学说5、新航路的开辟意义:P21A 、正面影响:①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②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③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成新的民族产生,如美利坚民族④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⑤促进物种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发展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工业文明的来临提供广阔的市场B、负面影响:欧洲国家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导致亚非拉长期落后。
中考历史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三次科技革命4(1)

学习资料专题三次科技革命聚焦考点☆巩固基础一、工业革命:1.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2. 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3.主要国家:英国。
4. 主要成就:(1)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_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2)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成果,改进了蒸汽机_。
1785年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受到广泛的欢迎。
(3)英国机械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1825年年,这列“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4)美国的富尔顿发明轮船。
5.新能源:煤炭6.动力:蒸汽机7.特征:人类迈入“蒸汽时代”。
8.结束的时间和标志:19世纪世纪上半期,英国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
此后法国、美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9.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 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2. 主要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3.主要国家:美德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
4. 主要成就:(1)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碳丝灯泡。
(2)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
(3)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
(4)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研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5.新能源:电力和石油6.动力:电力和内燃机7. 特征: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8.影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1. 开始时间: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2. 主要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人教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科技发展

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科技发展一、选择题1.科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下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B.电子计算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D.三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
”其中的“中国开始奋起”指的是()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寻求救国之路B.《马关条约》的签订使维新人士变法图强C.陈独秀等激进的民主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D.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二、非选择题1.科技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崛起后的大国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
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而不是更多。
”英国是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键几秒钟。
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庚申之变”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和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了30多年的“自强运动”。
——郑家馨《中华文明同西欧工业文明的融会和碰撞》(1)材料一所说的三项发明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三项发明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的“5分钟事件”指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5分钟事件”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自强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2.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中考历史压轴题全揭秘之预测题 专题08 三次科技革命(解析版)

中考历史压轴题全揭秘之预测题专题08 三次科技革命一、选择题1.“变革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一种能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原先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工作被分解为专门的工序……”材料强调工业革命A.大大地提升了社会的生产力水平B.使大工厂取代手工工场C.推动汽船和火车等交通工具发明D.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阶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一种能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原先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工作被分解为专门的工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使用提供了更有效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
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因此材料强调工业革命使大工厂取代手工工场;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选B。
2.这一发明打破了风力、畜力、水力等限制,解决了工业革命发展的动力问题,推动了工业革命向纵深方向发展,使人类社会初步迈入工业化时代。
材料描述的是哪一发明带来的影响?A.珍妮机B.蒸汽机C.内燃机D.发电机【答案】B【解析】【详解】分析材料“这一发明打破了风力、畜力、水力等限制,解决了工业革命发展的动力问题,推动了工业革命向纵深方向发展,使人类社会初步迈入工业化时代。
”可知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促使机器大工业的形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
珍妮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A不符合题意。
CD均与蒸汽机没有关系,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综上所述,故选B。
3.“当法国革命……在欧洲大陆造成血腥和爆烈的悲剧时,在英国发生了一个变化。
这个变化,归根结底使得围攻巴士底狱和滑铁卢战役在相形之下似乎无足轻重了。
”这一变化是指()A.思想解放运动B.“光荣革命”C.社会立法的出台D.工业革命的进行【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法国革命在18世纪末(1789年)可知,这个时期英国发生的变化主要是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
河北省中考历史 专题 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点归纳

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核心成就蒸汽机 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 电子计算机 时代特征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代表人物瓦特 卡尔·本茨 比尔·盖茨 科学指导理论牛顿力学定律 电磁学 爱因斯坦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 交通工具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 航天飞机 新能源煤 电力、石油 原子能(核能) 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地位,,东方从属于西方 1、生产力迅猛发展2、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3、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3、引起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从而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注:(一)特点:第一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首先从英国的轻工业部门开始,然后波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从发明和使用(棉纺织业)机器开始到机器生产机器;以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为完成标志。
2、发明机器者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几乎同时在几个先进国家发生,规模广泛,发展迅速;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而告终。
2、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二)共同点1、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极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导教学书
率先在前两次科技革命中获得了财富(举出两例)?在中国,与图中F、G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分别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图中E、H两处成果是哪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的?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4)历史上中国错失了前两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新中国成立后,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末班车,科技飞速发展。
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或认识?
六、课后作业:综合训练卷四23题
七、教学反思:
指导教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