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10课《齐白石

合集下载

浙美版七年级(上)第10课《齐白石》教学案例25

浙美版七年级(上)第10课《齐白石》教学案例25

课程作业二浙美版七年级(上)第10课《齐白石》教学案例之前的教学(第一次上这节课):1.提问导入:。

提问:中国画名家中,我们知道郑板桥画“兰竹”,徐悲鸿画马,那画虾最出名的是谁?学生:齐白石(教师板书:齐白石)2.简介齐白石。

提问:谁能介绍齐白石?让生回答。

师归纳:3.教师归纳,感受人格魅力。

(1)、人物简介: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

勤奋好学,木匠→艺术大师;有诗、书、画、印“四绝”;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1956年获得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金”;1963年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

(2)、思考并回答:齐白石为什么会从一个木匠成长为艺术大师?生回答后,师归纳:勤奋好学、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热爱生活。

4.出示齐白石的篆刻作品:(投影:“鲁班门下”、“白石”、“不贪为宝”、“天地正气”等作品)思考与讨论:齐白石为什么学篆刻呢?齐白石三十多岁时,有一年,他的家乡来了一位号称是篆刻名家的文人,求他刻印的人很多。

齐白石也拿了一方寿山石去求刻印。

过了几天去取,此人退还石章说:“磨磨平,再拿来刻!”白石见石章光滑平整,但人家既然这么说,也只好磨了再拿过去。

那人看也没看,随手搁在一边。

又过了几天去问,仍然退还石章,让齐白石回去再磨。

齐白石一气之下,收回石章,决心自己学篆刻,并当夜用修脚刀制成一方印章。

从此他不断向友人请教篆刻方法,并参用木匠的雕花手艺,学起篆刻来。

师:谁能解释“鲁班门下”的含义?5.齐白石的爱国情怀。

一个汉奸来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上面还题了一首诗:“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6.初步欣赏。

(1)结合《他日相呼》、《祖国万岁》等作品,观察、分析、讨论、探究齐白石绘画艺术的特点。

(提示:从构图、用笔、用墨、表现内容等方面观察、分析、讨论和探究)(板书:情感美、笔墨美、形式美、意象美)......至此,下课铃声响起,只好下课,剩余部分只好安排另一节上。

齐白石的简介和作品鉴赏

齐白石的简介和作品鉴赏

齐白石一、简介1.1 生平齐白石是中国现代画坛上最杰出的画家之一,被誉为“白石先生”。

他的真名是齐恩寿,字宗甫,别署铁冠山人,山水画人物画皆精,尤以花鸟为妙。

1899年生于湖南湘潭长沙县,幼年丧母,父亲经商有成,家境优渥。

1.2 画风齐白石一生致力于花鸟画创作,他的画作继承了古人丹青的优秀传统,注重写实的同时,又不忘提倡创新。

他的画风独特,形成了齐白石式的风格,包括丰富的色彩、鲜明的笔触等特点。

他追求的是“以写千里之外,以形万物之内”,精于用最简练的形式表现出最深刻的意境,常常运用写意结合工笔,擅长以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出花鸟的魅力。

二、作品鉴赏2.1 《百草图》《百草图》是齐白石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画中描绘了各式各样的草花。

在画面中,鲜艳的花朵绽放,栩栩如生,令人赏心悦目。

他的笔触表现出了草花的柔媚和生命力,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这幅画作展现了齐白石独特的创作风格,以及对花草的深刻观察和感悟。

2.2 《鸽》《鸽》是齐白石的另一幅精彩之作,画中的白鸽栩栩如生,展翅欲飞。

通过简洁的笔触和精准的构图,齐白石创造出了一种动态的感觉,令人仿佛能够听到鸽子翅膀拍打的声音。

这幅画作给人一种轻盈、自由的感觉,展现出齐白石善于捕捉物体动态的能力。

2.3 《葫芦瓢》《葫芦瓢》是齐白石花鸟画中的一幅代表作品。

画面中,葫芦和瓢瓜形态各异,生动活泼。

他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葫芦和瓢瓜的纹理和轮廓,使得整幅画作富有层次感。

这幅画作展现了齐白石对日常物品的独特审美观,以及对自然界物体的精确观察和捕捉。

2.4 《鸡鸣图》《鸡鸣图》是齐白石的一幅人物画作品。

画中,一只雄鸡昂首挺胸,发出嘹亮的鸣叫,鸡蹄踏着均匀的节奏。

鸡的形态栩栩如生,通过饱满的笔触和精细的表现,齐白石创造出了一种生动的氛围,使得整幅画作充满活力。

这幅画作展现了齐白石对动物生命力的敏锐感知,以及对自然界声音的表达。

三、齐白石的艺术影响齐白石对中国画坛的影响是深远的。

国画大师齐白石

国画大师齐白石

国画⼤师齐⽩⽯2019-08-05齐⽩⽯,现代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齐⽩⽯在绘画、诗⽂、书法、篆刻等⽅⾯成就卓越,他将诗、书、画、印融为⼀体,融⼊他的书画艺术之中,他是⼀位杰出的艺术家、我国唯⼀荣获世界和平奖的书画艺术家,世界⽂化名⼈,⼀位近现代的书画艺术⼤师。

⽂化部授予他“⼈民艺术家”的称号。

齐⽩⽯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央⽂史馆馆员,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齐⽩⽯以⽂⼈画为根基,挖掘民间传统,探讨雅俗结合,为传统花鸟画注⼊了蓬勃之⽣机。

他善画花鸟鱼⾍。

他作画善长将阔笔⼤写的花卉与⼯细草⾍合于⼀图,⽤笔雄浑健拔,⽤墨滋润淋漓,⽤⾊浓艳泼辣,极为简括传神。

他除了绘画,在诗、书、画印⽅⾯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传世作品有《虾趣图》、《千帆过尽图》、《鳞桥烟柳图》等,并著有《⽩⽯诗草》、《⽩⽯印草》等。

齐⽩⽯⼀⽣勤奋,⾃⾷其⼒,品格⾼洁,留下画作三万余幅,诗词三千余⾸,⾃述及其它之稿和⼿卷多卷。

齐⽩⽯,1864年1⽉1⽇(清同治三年癸亥冬⽉廿⼆)出⽣于湖南湘潭县⽩⽯铺杏⼦坞,1957年9⽉16⽇(丁⾣年⼋⽉⼆⼗三⽇)病逝于北京,终年94岁。

齐⽩⽯宗族派名纯芝,⼩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别号⽩⽯⼭⼈,遂以齐⽩⽯名⾏世,并有齐⼤、⽊⼈、⽊居⼠、红⾖⽣、借⼭翁、借⼭吟馆王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龙⼭社长、三百⽯印富翁、百树梨花主⼈等⼤量笔名与⾃号。

齐⽩⽯家道贫寒,少时读书⼀年,作过农活,学过⽊匠,后改学雕花⽊⼯,习摹《芥⼦园画传》并据此以作雕花新样。

⾃1888年起开始学画。

1890年⼆⼗六岁时转从萧芗陔、⽂少可学画像,⼆⼗七岁开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书画。

三⼗七岁拜硕儒王闽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黎松庵、杨度等结为诗友。

⾃四⼗岁起,他离乡出游,五出五归,游遍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等地,饱览名⼭⼤川,取法⾃然,汲取素材,作下⼤量写⽣画稿。

随着视野的开阔,他的技艺精进,创作的诗、书、画、印更为可观,已由民间画⼯进⼊⽂⼈画家的⾏列。

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

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

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一、导入新课1、自我介绍2、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想象师:同学们,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一副风景(多媒体:蛙声):春天到了,一条小溪潺潺的流着,小溪里游着一群蝌蚪,还有几只悠闲的小虾,小溪旁边的树上垂下一个葫芦,一切是那么的生机盎然……好,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我想大家都已经有了这样一副美丽的风景画印在头脑中了。

现在,老师把我脑中的这幅风景画给画到黑板上好不好?(教师重新描述场景并做齐白石的漫画)3、学生观察漫画,猜漫画的人物是谁?(生:齐白石)师:从哪里看出是齐白石的肖像?生:虾、蝌蚪、葫芦等。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大师。

二、讲授新课(一)齐白石简介在认识大师之前,我先讲个真实的故事:我国的著名画家张大千在法国会晤了毕加索。

毕加索从房间里抱出5本画册来,每册有三四十幅毕加索用毛笔水墨作的中国画,且都是仿齐白石老人的笔触和画风。

毕加索很认真地对张大千说:“这么多年来,我常常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国人乃至东方人来巴黎学艺术?在这个世界谈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为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源自你们中国。

中国画真神奇,齐先生画水中的鱼儿没有一点儿色,一根线去画水,却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

”我国曾邀请毕加索访问中国,毕加索风趣地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是什么使这位世界级的大师对齐白石先生赞赏有加呢?今天我就来聊聊齐白石,认识一下这位胡子上游蝌蚪的艺术家吧!(多媒体)齐白石(1864~1957),现代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原名纯芝,字渭青、号白石、濒生、阿芝、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

湖南湘潭人。

十二岁学粗木工,后做雕花木匠,兼习画。

亦习诗文,书法、篆刻,初为乡里人画衣冠像。

六十岁后定居北京,以卖画、刻印为职业。

曾任中国美协主席。

1953年文化部授予“人民的艺术家”称号。

(板书: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在诗、书、画、印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造诣,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大师。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国画艺术——齐白石的绘画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而举办的中国艺术大展,包括了“齐白石画展”,由这些作品虽难以窥其全貌和最高水准,但也可以看出齐白石艺术之一斑。

齐白石是大器晚成的艺术家,约65到95岁(1927-1957),是他最成熟、最富创造力的30年:题材、体裁、形式、表现手段高度成熟与稳定,作品不仅数量多,且精气弥满。

(1)本文从作品的选材、精神意义、创作机制与风格特色诸方面,对其盛期作品略加分析。

经验世界古往今来的中国画家,所画农村题材之丰富,未有超过齐白石者。

根据远不完全的统计,其作品中,具名花草约80种,蔬果约40种,树木约15种,鱼虫50余种,禽鸟30余种,家畜走兽约15种,工具什物约30种,具名人物鬼神(不算肖像等)50余种,具名山水风景约40种。

上述题材,画家经验过的占绝对多数。

到盛期,现实题材几乎占百分之百。

因此,齐白石画中的世界,基本是一个“经验的世界”(2)。

齐白石一生为家庭生计奔波劳碌,从来就着眼于现实,不沉湎于幻想和虚妄。

晚年画题多源自回忆。

重视直觉经验,是他和临摹画家的根本区别。

有意思的是,这一特色也拉开了他与写生画家的距离;后者常常只强调对景描绘,脱离了直观对象(模特儿)就手足无措。

临摹家和写生家虽然很对立,但在轻视直接经验这点上,却是一致的;他们不是缺乏经验,而是缺乏将昔日经验化为视觉图像和艺术形态的能力或努力。

齐白石画一草一木也联系着自己的经历。

“拟画借山老梅树,呼儿同看故园花”,“隔院黄鹂声不断,暮烟晨露百梅祠”,“借山馆”和“百梅祠”都是他在家乡时的居所,画梅引起的是乡情和“故园”之思,这和“梦绕清溪三百曲,满天风雪一人孤”(边寿民题画梅)的情致是大不同的。

画荷亦如此。

齐白石的家乡多水塘,盛产莲子,种荷、采莲是农家劳动生活的重要内容。

他晚年画荷莲的冲动,大多与这些劳动记忆有关。

画藤亦如此。

齐白石画瓜果菜蔬,相伴随的更是对乡村生活的怀念。

如《题画扁豆》:“篱豆棚阴蟋蟀鸣,一年容易又秋风。

(完整版)《齐白石》教学设计详案

(完整版)《齐白石》教学设计详案

《齐白石》教学设计详案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以齐白石最受人称道的绘画题材——花、鸟、鱼、虫,最令人折服的艺术修养——诗、书、画、印,最使人着迷的气韵品格——画简意深、笔墨率真为切入点,展现齐白石一生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引导学生从艺术作品入手,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体验画家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对中国画的艺术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学生分析: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薄弱,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美术作品,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更是单纯。

所以除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外,选择接受性学习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感受体会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2.知识目标:了解齐白石一生的转变3.技能目标: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

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含义。

欣赏传统中国画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

难点: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体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收集资料学生准备:分组收集资料教学构思与设计:本节课是属于欣赏课,为了不使学生没有兴趣,课堂氛围沉闷,教师采取课前让学生分成四小组:简介组,绘画图片组,篆刻组和诗歌组,这样充分发扬新课标中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探究中来的要求。

也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能力,拓展了学习目标。

其次,让学生比一比,画一画,做一做的游戏方式让他们完全能的融入课堂中,充分地参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讲讲齐白石的典故,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的氛围,并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齐白石。

教学流程一导入(2分钟)师:有位漫画家何君华先生画了这样的漫画,我们来看看它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讨论:(眼睛:嘴-虾,胡子:蝌蚪、山泉,鼻子:葫芦帽子,山)(以漫画人物图片欣赏的形式展开英气学生的兴趣)师:那同学们想不想这个奇怪的人是谁呢?(想)这个人就是齐白石,那何君华为什么这样画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下齐白石。

浙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10课《齐白石》优秀教案1(重点资料).docx

浙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10课《齐白石》优秀教案1(重点资料).docx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

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涵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了解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特点。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体会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2学情分析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薄弱,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美术作品,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更是单纯。

所以除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外,选择接受性学习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3重点难点重点:欣赏齐白石作品,了解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和内涵。

难点:提高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4教学过程4.1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猜谜的方式介绍齐白石,导入新课。

二欣赏体会1、齐白石的虾。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艺术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2、齐白石的国画种类介绍,了解齐白石国画领域广泛。

3、结合齐白石作品《白菜辣椒》、《蛙声十里出山泉》、《祖国万岁》等,探讨齐白石的画美在哪儿?了解齐白石绘画的特色。

a\笔墨美。

用笔用墨或苍雄、粗犷,或纤美、细腻。

笔酣墨饱,力健有锋。

一丝不苟,极为精细。

b\情感美。

作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透露对农民的尊重,对家乡的思念。

这与其出身有关。

c\意境美。

无声中听有声,无声胜有声。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形式美。

密不透风、疏可跑马。

诗书画印。

齐白石印章作品欣赏。

e\色彩美。

衰年变法,红花墨叶。

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4、齐白石的爱国情怀,对和平的向往欣赏作品《不倒翁》、《和平》。

简述作品背景,了解齐白石身怀赤子之心、爱国、爱和平情怀。

引导学生认识一个人即便水平再高,没了爱国情怀,他的作品就是空洞的,没有灵魂的。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一个人的画品。

而世界和平正是齐老心胸开阔,又上一个境界的表现。

三课堂小试小组讨论,谈体会。

第10课 齐白石 课件(共32张PPT) 浙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10课 齐白石 课件(共32张PPT) 浙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齐 白 石
猜一猜:他是中国哪位著名人物呢?
绘画四“品” 粗看
看:题材内容
请同学们用10秒,找一找, 齐白石老先生的画中主要画了什么内容?
牵牛花蜻蜓 中国画 齐白石 芋魁青蛙 中国画 齐
中国
白石 中国
秋瓜秋虫 中国画 齐白石 中国
题材
动物类
蔬果类
生活静物
花鸟类
动 物 题 材
蔬果题材
生 活 静 物 类
第 一 章
毕加索
“中国画很神奇,齐先生画中的鱼,没有一 点色一根线去画水,却使人看到了江河,嗅 到了水的清香。”
“我不敢去你们中国, 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感 谢 聆 听 !
花 鸟 题 材
想一想:齐白石老先生的作品内容主要来源于 哪里呢?
他画的题材源于农村生活,他对生活非常地 热爱,他的作品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他用最朴实 的东西表达最真挚的情感,以农民的心境歌咏农 民。
艺术来源于生活
这体现了齐白石作品的情感美
绘画四“品” 细读
读:空间布局
连一连:左边这 三幅图分别与哪 幅作品的空间布 置相同?

尽 精 微
笔墨美致 广 大

绘画四“品” 再品
品:意境立情
《蛙声十里出山泉》
看到这个题目你能联想到怎 样的画面?
画面中为什么没有青蛙?
画面上没有蛙,而 观者却能从眼前这个小 生命产生丰富的联想, 有如闻蛙声之感。而这 蛙声也不是即时可“听” 见的,而是在数周后, 十里山泉出山的溪水中, 由此进而感受到仿佛有 阵阵蛙声从山后随渊渊 流泉隐隐传来,这是绝 妙之至的构思。
情不自禁地要用手中的画笔来倾注对昆虫这 种大自然的生灵的关爱,使之与人类共享美餐, 是生活情趣,是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

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涵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了解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特点。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体会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薄弱,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美术作品,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更是单纯。

所以除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外,选择接受性学习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3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齐白石作品,了解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和内涵。

难点:提高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4教学过程
4.1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猜谜的方式介绍齐白石,导入新课。

二欣赏体会
1、齐白石的虾。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艺术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2、齐白石的国画种类介绍,了解齐白石国画领域广泛。

3、结合齐白石作品《白菜辣椒》、《蛙声十里出山泉》、《祖国万岁》等,探讨齐白石的画美在哪儿?了解齐白石绘画的特色。

a\笔墨美。

用笔用墨或苍雄、粗犷,或纤美、细腻。

笔酣墨饱,力健有锋。

一丝不苟,极为精细。

b\情感美。

作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透露对农民的尊重,对家乡的思念。

这与其出身有关。

c\意境美。

无声中听有声,无声胜有声。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形式美。

密不透风、疏可跑马。

诗书画印。

齐白石印章作品欣赏。

e\色彩美。

衰年变法,红花墨叶。

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4、齐白石的爱国情怀,对和平的向往欣赏作品《不倒翁》、《和平》。

简述作品背景,了解齐白石身怀赤子之心、爱国、爱和平情怀。

引导学生认识一个人即便水平再高,没了爱国情怀,他的作品就是空洞的,没有灵魂的。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一个人的画品。

而世界和平正是齐老心胸开阔,又上一个境界的表现。

三课堂小试
小组讨论,谈体会。

教师引导:以毕加索的话和漫画的形式谈齐白石的高度。

眼睛、嘴------虾
xx----蝌蚪、xx
鼻子-------葫芦
帽子-------山
四课堂小结。

我眼中的齐白石:扎根生活、技术精湛贵在创新、红花墨叶人品贵重、不附权贵爱国爱家、热爱和平五教师寄语。

希望同学们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用一颗童心在生活中处处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

做一个人品贵重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