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经过的时间

合集下载

三年级求经过时间计算题

三年级求经过时间计算题

三年级求经过时间计算题一、计算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

1. 计算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 方法: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

- 例如:上午8:00到上午10:00经过的时间,10时 - 8时 = 2小时。

2. 计算跨天经过的时间。

- 先计算第一天经过的时间(用24时减去开始时间),再加上第二天经过的时间。

- 例如:晚上9:00(21:00)到第二天早上6:00经过的时间,24时 - 21时=3小时,3小时+6小时 = 9小时。

二、题目及解析。

1. 小明早上7:30到校,下午4:30离校,小明在校多长时间?- 解析:先把下午4:30转化为16:30(因为下午的时间加上12就是24小时制的时间),然后用16时30分 - 7时30分 = 9小时。

2. 一场电影从上午10:00开始,12:3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解析:用结束时间12时30分减去开始时间10时,12时30分 - 10时 = 2小时30分。

3. 火车上午9:20出发,下午1:20到达目的地,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解析:把下午1:20转化为13:20,13时20分 - 9时20分 = 4小时。

4. 超市上午8:15开门营业,晚上9:00关门,超市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多少?- 解析:晚上9:00转化为21:00,21时 - 8时15分。

21时 = 20时60分,20时60分 - 8时15分 = 12小时45分。

5. 小红从晚上7:30开始做作业,到9:15做完,小红做作业用了多长时间?- 解析:9时15分 - 7时30分,9时15分 = 8时75分,8时75分 - 7时30分 = 1小时45分。

6. 一辆汽车上午11:40从甲地出发,下午2:40到达乙地,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多长时间?- 解析:下午2:40是14:40,14时40分 - 11时40分 = 3小时。

7. 学校组织看演出,8:30开始,11:10结束,演出持续了多长时间?- 解析:11时10分 - 8时30分,11时10分 = 10时70分,10时70分 - 8时30分 = 2小时40分。

用多种方法计算经过时间

用多种方法计算经过时间

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有以下几种题型 1、结束时刻分大于开始时刻; 例:小明早上7:30离家,7:45到校,他路上用了多长时 间? 计算方法: 第一种:看钟面数格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个大格,每个大格5分,3个大格 3×5=15(分) 第二种:用减法计算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45-30=15(分)
2、结束时刻分小于开始时刻; 例:一辆旅游车7:55出发,9:30到达景区,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计算方法: 第一种:画示意图,分段计算,再合起来。 7:55 (5分) 8:00 (1时) 9:00,(30分) 9:30。 5分+1时+30分=1时35分 第二种:借助钟面数大格,分针从11走到6,走过7个大格,每个大格5分,7 个大格35分。 第三种:用减法计算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分不够减,向9时借1时,结束时刻少1时,分加60,再相减
时间和我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有关 时间的数学问题有很多种,今天我着重介绍在 没有学习24小时计时法之前我在教学中如何引 导学生计算经过时间。
解决这类问题,我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 1、理清时间单位间的进率:1时=60分 、 1分=60 秒; 2、阅读理解找出开始时刻、结束时刻; 3、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4、算前先观察,看对应的分。
3、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分别在上午和下午; 例:小明早上9:00到幼儿园,下午4:50离园,他一天 在幼儿园多长时间? 计算方法:画示意图分段算,再相加 9:00(3时) 12:00 (4时) 4:00 (50分) 4:50 3时+4时+50分=7时50分
谢 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年级学生对于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学生对于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学生对于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首先要使学生学会区分“时刻”和时间。

“时刻”表示一天内某一特定的时间点,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的每一个位置都表示时刻。

比如:学校上课的时间是8:00,那么这个8:00就是时刻。

放学时间是11:30,这个也是时刻。

表示时刻就用“时”“分”等词。

“时间”是指从某一时刻(或日期)到另一个时刻(或日期)的间隔,也就是经过的时间。

比如我们上午上课的时间就是3个小时30分钟。

表示时间的用“小时”和“分”等词。

再比如:9时,表示时刻,9小时表示经过的一段时间。

总结:时刻指的是时间点。

时间指的是时间段。

计算同一天经过的时间例题:某超市,周一到周五营业时间9:00~20:00,周六日营业的时间是8:30~21:00。

(1)这个超市周一到周五每天营业多少时间?(2)这个超市周六日每天营业多少时间?分析:周一到周五都是从9点开始,到晚上的8点结束,那么经过的时间就是用终止的时间_起始的时间。

解答:20-9=11(小时)21:00-8:30=12小时30分,这个在计算的时候,可以先用21-8=13(小时)13小时里拿出1小时还剩12小时。

用1小时-30分钟=30分钟。

那么加在一起就是12小时30分钟。

总结:计算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起始时刻。

反馈练习:(1)从0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小时。

(2)从中午12时再到0时,经过了()小时。

(3)某学校组织春游。

早上8:30到达目的地,中午休息2小时,下午4:30结束,一共游玩了多长时间?(去掉中午休息的时间)(4)王叔叔每天工作的时间情况:上午8:30~12:00 下午2:30~6:30,王叔叔每天工作多长时间?答案:(1)12 (2)12 (3)下午4:30=16时30分用16时30分-8时30分-2小时=6小时(4)12:00-8:30=3小时30分,6:30-2:30=4小时3小时30分+4小时=7小时30分。

孩子对于这样的题掌握起来比较快,比较难的是下面这种不是同一天的计算时间问题。

《计算经过的时间》精品教案

《计算经过的时间》精品教案

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P53《年月日》例3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自主尝试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完成某件事情经过的时间。

2)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初步体会“时刻”和“时间”的不同。

3)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经过的时间的含义,知道“时刻”和“时间”的不同。

教学难点:会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具准备:时钟、多媒体课件一、导入1、(出示客车时间运行表或者若干张火车票)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这是一张火车票。

这上面的印着6:40——8:40,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表示6点40分出发,8点40分到达。

)对啊,那么这中间经过了多少时间呢? (2个小时)你是怎么知道的?(8点40分与6点40分的40分都一样,所以可以抵消,8点减去6点等于2个小时)对,6:40——8:40中间经过了2个小时。

这个2小时就是经过的时间。

师:火车在下午2时到达,火车经过了2小时到达,这里的2时和2小时意思一样吗?(生:火车在下午2时到达,这里的2是表示到达的具体时间,火车经过了2小时到达,这里的2小时是指经过的时间的长短。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经过时间。

二.新授:探究一媒体出示P53主题图(火车上的场景)1、师:这是一张火车上的图片。

你们看懂了什么?(广播里在播报时间:列车17时45分正点到达石家庄,旁边的旅客在说:我们是下午2点40分从北京出发的。

最后,问我们: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2、出示2个时间的钟面图。

你是怎么想的?(这两个时间表示得不一样。

)那么,怎么可以让他们一样呢?(A、把17时45分转化成下午5时45分,从下午2点40分到下午5时45分。

B、把下午2点40分转化成14点40分,14点40分到17时45分。

)。

师:那么,现在让我们动手在钟面上拨一下,看看到底经过了多少时间?(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并进行交流)汇报:从下午2点40分到5点40分经过了3个小时,5点40分再过5分钟就是5点45分了,所以经过了3个小时零5分。

小学经过时间的计算

小学经过时间的计算

一、经过时间的计算1、6:30~14:00 8:30~14:459:50~16:20 14:30~21:15 2、上午8:40~下午2:45 中午12:20~晚上7:10下午3:25~晚上10:10 上午7:40~晚上9:00 3、经过两天的经过时间计算第一天13:30~第二天7:00 晚上8时30分~第二天早上9时40分4、一艘轮船晚上10:50从上海出发,行了1小时20分,这艘轮船()时到达目的地。

5、一节课40分钟,从上午9:50开始上课,()结束。

6、早训练上午8:05结束,训练40分钟,早训练是从()开始的。

7、妈妈8:00上班,路上要花25分钟,她至少应在()从家里出发。

8、小明早上7:05分从家里出发,路上需花15分钟,他()能到学校。

9、一场排球赛从19:30开始,进行了155分钟。

结束的时间是()10、刷牙洗脸需要5分钟,烧水需要10分钟,完成这些事最少需要的时间是()11、小明的学校8:15开始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

(1)第二节课()下课;(2)9:10分小明在()12、妈妈早上7:30上班,中午12:00~1:30午餐和午休,下午5:00下班。

妈妈一天共工作()小时。

13、一辆汽车9:10从无锡开往南京,11:30到达,途中行驶了()。

一列火车11:25发车,路上行驶了4小时45分,到达时刻是 ( )14、李明每天上午7:50到校,11:30离校;下午2:00到校,下午4:40放学。

李明一天在校的时间是()小时()分。

15、小明上写字课,从下午2点开始,40分钟一节课,应该在()下课。

16、今天的0时也是昨天的()时,也可以说是昨天夜里的()时。

17、一列火车20点30分从甲站出发,次日12点30分到达乙城,火车共行驶了多少小时()18、王军晚上9是睡觉,次日6点起床,他睡了多长时间()19、王达晚上7时20分到8时40分做作业,他做了多长时间()20、一节课40分钟,第一节从8时50分开始上课,课间休息10分钟,第三节课几点下课()二、时间经过的题目14:00—晚上8:00经过(6 )时计算:8+12-14=6(时)。

6.4《计算经过时间》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6.4《计算经过时间》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年、月、日第4课时计算经过时间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经过时间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

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教材提供了多种思路,有从钟面上数的,也有列式计算的,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本课内容是为了后面运用今天所学的计算经过时间方法来解决较难的计算时间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时间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2.在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时间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亮亮一共睡了多长时间?师:除了拨钟面,再想一想用计算的方法可以算出来呢?师:同学们好聪明啊,一学就会运用了,下面我们来做一做下面的练习题,看看你们都能通关吗?1.选一选。

3.(1)春风饭馆晚上的营业时间是从下午到晚上。

(2)一天共营业多长时间?3.根据下边表完成各题。

(1)两个剧场12:00以前共放映()场,12:00以后共放映()场。

(2)下午最晚结束放映的节目是()。

(3)小龙下午3时买的票,他可以看哪几个节目?4.同学们看表演。

表演从上午9时开始,预计需要1小时45分钟。

带队老师决定11时带同学们乘车离开剧场,合适吗?。

计算时间的公式

计算时间的公式

计算时间的公式
算时间的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历的时间。

先用整点相减,再用分相减,如分钟数不够就在小时中拿出一小时作60分加上原来的再减。

对应分钟后者小于前者的应向后者的小时借1小时,即60分钟。

一般的数学都是10进制,也就是到10就进一位,但时间中小时-分-秒都是60进制,也就是60进一位。

结束时间和开始时间必须是用24时计时法。

时间换算关系如下:1小时hr(h)=60分钟min(m)=3600秒sec(s)。

物理上的时间计算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求路程的字母公式是:S=VT。

求速度的字母公式是:V=S÷T。

求时间字母公式是:T=S÷V。

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

小学经过时间的计算

小学经过时间的计算

一、经过时间的计算1、6:30~14:00 8:30~14:459:50~16:20 14:30~21:15 2、上午8:40~下午2:45 中午12:20~晚上7:10下午3:25~晚上10:10 上午7:40~晚上9:003、经过两天的经过时间计算第一天13:30~第二天7:00 晚上8时30分~第二天早上9时40分4、一艘轮船晚上10:50从上海出发,行了1小时20分,这艘轮船()时到达目的地。

5、一节课40分钟,从上午9:50开始上课,()结束。

6、早训练上午8:05结束,训练40分钟,早训练是从()开始的。

7、妈妈8:00上班,路上要花25分钟,她至少应在()从家里出发。

8、小明早上7:05分从家里出发,路上需花15分钟,他()能到学校。

9、一场排球赛从19:30开始,进行了155分钟。

结束的时间是()10、刷牙洗脸需要5分钟,烧水需要10分钟,完成这些事最少需要的时间是()11、小明的学校8:15开始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

(1)第二节课()下课;(2)9:10分小明在()12、妈妈早上7:30上班,中午12:00~1:30午餐和午休,下午5:00下班。

妈妈一天共工作()小时。

13、一辆汽车9:10从无锡开往南京,11:30到达,途中行驶了()。

一列火车11:25发车,路上行驶了4小时45分,到达时刻是 ( ) 14、李明每天上午7:50到校,11:30离校;下午2:00到校,下午4:40放学。

李明一天在校的时间是()小时()分。

15、小明上写字课,从下午2点开始,40分钟一节课,应该在()下课。

16、今天的0时也是昨天的()时,也可以说是昨天夜里的()时。

17、一列火车20点30分从甲站出发,次日12点30分到达乙城,火车共行驶了多少小时()18、王军晚上9是睡觉,次日6点起床,他睡了多长时间()19、王达晚上7时20分到8时40分做作业,他做了多长时间()20、一节课40分钟,第一节从8时50分开始上课,课间休息10分钟,第三节课几点下课()二、时间经过的题目14:00—晚上8:00经过(6 )时计算:8+12-14=6(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24 时计时法,你能说说什么是 24 时计时法吗?
学生回顾 24 时计时法。

出示教材第 53 页的节目预告表,并提问:你能把这些时刻改成普通计时法吗?指名汇报后引入课题: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 24 时计时法,24 时计时法还能帮我们解决
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交流共享
1.计算整时到整时经过的时间。

(1)出示例 4,提出问题。

提问:这张预告表上的节目你喜欢吗?最喜欢哪一个节目?根据你的观察,你觉得哪个节
目播放的时间会长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播放的时间是这个节目从开始到下个节目开始的时间,《动画剧场》从什么时候开
始?(14:00)什么时候结束?(16:00)一共播放了多长时间?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里交流算法。

师:钟面上是从 2:00 到3:00 经过几小时?(1小时)从 3:00 到4:00 经过几小时?(1
小时)一共就是经过几个小时?(2小时)
指名上台拨一拨,并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表示。

提示:画线段图时只要画出经过的时间的开始和结束部分。

明确:从 14:00 到16:00 经过的时间,还可以用减法计算,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经过的时间”可算出播放时间。

16-14=2(时)
2.计算非整时经过的时间。

谈话:刚才我们计算了《动画剧场》播放的时间,现在我们再来算一算《智慧树》播放的
时间。

(出示教材第 53 页“试一试”问题)仔细观察,《智慧树》从什么时刻开始播出,什么
时刻结束?(8:10 播出,8:40 结束)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思路,
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线段图:说说线段图的起点和终点。

追问:8:10 应该怎样表示?中间的这段线应该平均分成几份?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开始时 8:10,应该把 8时和 9时这一段平均分成 6份,表示 60 分
钟。

教师演示从 8:10 到8:40,用不同颜色的线段表示出来。

提问:现在你能计算从 8:10 到8:40 这段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计算,指名汇报,说说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40-10=30(分)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54 页“想想做做”第 1题。

出示情境图,提问:根据这个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这个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应如何解答?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引导:先分别算出两个时段的时间,再把两段的时间相加,就是每天借书的时间。

用减法算:13-12=1(时) 17-15=2(时) 1+2=3(时)
2.完成教材第 54 页“想想做做”第 2题。

出示题目,指导学生看题,理解题意。

让学生具体说说题中有哪几个商店,它们的营业时
间分别是怎样安排的。

提问:算一算每个商店每天各营业多少小时?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

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
的解题思路,最后师生共讲评。

3.完成教材第 54 页“想想做做”第 3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指名说说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提问:能直接用下午 5时减上午 9时吗?怎么办?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学生交流讨论,进行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如果两个时刻不在同一时段,可以将普通计时法时间转换成 24 时计时法再计算。

4.完成教材第 54 页“想想做做”第 5题。

(1)引导:小明是几时睡觉的?什么时候起床的?这个时间从第一天晚上的 8时跨越到
第二天的早上的 6时。

能不能用我们之前学习的方法计算?应该怎样计算?(2)指名交流,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学生可能会用以下计算方法:
方法一:先想第一天 24 时前睡了多少小时,再和第二天睡觉的时间加起来,即24-20=4
(时),4+6=10(时)。

方法二:先想晚上 8时到第二天上午 8时经过了 12 小时,再减去 2小时,即12-2=10(时)。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他们继续往前走。

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

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过来了。

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问到:
“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另一个笑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
相反的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的深处,任何风都抹不去的。


朋友之间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

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最要好的朋友也会有摩擦,也会因为这些摩擦产生误会,以至于成为陌路。

友情的深浅,不仅在于朋友对你的才能钦佩到什么程度,更在于他对你的弱点容忍到什么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