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催化答案完整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工业催化试卷及答案

(完整word版)工业催化试卷及答案
31.简述X型分子筛的主要结构。
骨架:β笼中的四个六元环联结而成
形态:金刚石型结构(属立方晶系)
主晶穴:β笼和六方棱柱围成。孔道8~9Å最大孔径为12元环
32.简述用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时老化的作用。
发生晶型完善及晶型转变,使晶型沉淀形成均匀晶粒或减少非晶型沉淀中杂志的浓度形成稳定晶粒
33.简述沸石分
22.有机物的乙酰化要用L酸位催化。(t)
23.X型和Y型分子筛的结构是一样的。(f)
24.择形催化是分子筛的主要特征。(t)
25.金属的禁带宽度很大。(f)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26.催化剂
凡能加速化学反应趋向平衡,而在反应前后其化学组成和数量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40.按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列出本文出处。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为催化剂提供有效的表面和适宜孔结构的是()
A.活性组分B.载体
C.助剂D.助催化剂
2.BET等温式属于五种吸附等温线中的类型()
A. B. C. D.
3.能给出质子的称为()
A.B酸B.B碱
C.L酸D.L碱
4.工业上氧化乙烯制环氧乙烷的催化剂是()
A.Cu/γ-Al2O3B.Ag/α-Al2O3
C.Ag/γ-Al2O3D.Ni/γ-Al2O3
5.所有金属催化剂几乎都是过渡金属,主要是因为它们______()
A.易失去电子B.易得到电子
C.易强烈吸附反应物D.有着d电子结构
6.X型分子筛最大孔径约为()
A.0.4nm B.0.6nm
C.0.7nmD.0.8nm
7.金属在载体上的细微程度用()
27.超强酸
是一种酸性比100%硫酸还强的酸。H。<-11.9

工业催化答案完整版

工业催化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催化剂基本知识1、名词解释(1)活性:催化剂使原料转化的速率,工业生产上常以每单位容积(或质量)催化剂在单位时间内转化原料反应物的数量来表示,如每立方米催化剂在每小时内能使原料转化的千克数。

(2)选择性:目的产物在总产物中的比例,实质上是反应系统中目的反应与副反应间反应速度竞争的表现。

(3)寿命:指催化剂的有效使用期限。

(4)均相催化反应:催化剂与反应物同处于一均匀物相中的催化作用。

(5)氧化还原型机理的催化反应:催化剂与反应物分子间发生单个电子的转移,从而形成活性物种。

(6)络合催化机理的反应:反应物分子与催化剂间配位作用而使反应物分子活化。

(7)(额外补充)什么是络合催化剂?答:一般是过渡金属络合物、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

(8)反应途径: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产物的路径。

(9)催化循环:催化剂参与了反应过程,但经历了几个反应组成的循环过程后,催化剂又恢复到初始态,反应物变成产物,此循环过程为催化循环。

(10)线速度:反应气体在反应条件下,通过催化床层自由体积的的速率。

(11)空白试验:在反应条件下,不填充催化床,通入原料气,检查有无壁效应,是否存在非催化反应。

(12)催化剂颗粒的等价直径:催化剂颗粒是不规则的,如果把催化剂颗粒等效成球体,那么该球体的直径就是等价直径。

(13)接触时间:在反应条件下的反应气体,通过催化剂层中的自由空间所需要的时间。

(14)初级离子:内部具有紧密结构的原始粒子。

(15)次级粒子:初级粒子以较弱的附着力聚集而成-----造成固体催化剂的细孔。

2.叙述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催化剂参加反应后为什么会改变反应速度?①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无法进行的反应。

②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能改变平衡的位置(平衡常数)。

③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④催化剂的寿命。

催化剂之所以能够加速化学反应趋于热力学平衡点,是由于它为反应物分子提供了一条轻易进行的反应途径。

工业催化复习题及答案

工业催化复习题及答案

1、论述催化剂是如何加速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路线,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能的百分数增大,反应数率加快2、催化作用有哪些基本特征?1) 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无法进行的反应。

2) 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能改变平衡的位置(平衡常数)。

3)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4) 催化剂的寿命3、说明催化剂为什么不能改变平衡反应的平衡位置?化学平衡是由热力学决定的,DG0=RTlnKP,其中KP为反应的平衡常数,DG0是产物与反应物的标准自由焓之差,是状态函数,只决定于过程的始终态,而与过程无关,催化剂的存在不影响DG0值,它只能加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而不能移动平衡点4、具有加氢功能的催化剂往往对脱氢反应也有活性。

试给予解释。

根据Kf=K1/K2,催化剂可以以相同的比例加速正、逆反应速率常数。

因此,对于可逆反应,能够催化正方向反应的催化剂,就应该能催化逆方向反应。

5、通常固体催化剂有哪几个部分组成的?活性组分、助催化剂、载体6、试说明催化剂稳定性与寿命的区别与联系。

稳定性:是指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寿命:是指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能够达到装置生产能力和原料消耗定额的允许使用时间。

区别:前者指的是变化情况,后者指的是时间长短。

联系:催化剂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了其寿命,稳定性好的催化剂的寿命长,稳定性不好的则短。

7、多相催化反应通常包括哪个连续的步骤?(1)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向催化剂表面和孔内扩散;(2)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内表面上吸附;(3)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相互作用或与气相分子作用进行化学反应;(4)反应产物自催化剂内表面脱附;(5)反应产物在孔内扩散并扩散到反应气流中去。

8、试比较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是借助分子间力,吸附力弱,吸附热小(8-20kJ/mol),且是可逆的,无选择性,分子量越大物理吸附越容易发生。

工业催化试卷答案整理

工业催化试卷答案整理

工业催化试卷答案整理一,催化剂载体的功能?1.提供有效的表面和适宜的孔结构2增强催化剂的机械强度3改善催化剂的传导性4减少活性组分的含量5载体提供附加的活性中心6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溢流现象和强相互作用。

二,工业催化剂的一般要求是什么?1具有高活性和选择性2稳定性好3环境友好和自然界的相容性。

三,络合催化剂有几个关键的基元反应?1配位不饱和与氧化加成反应2穿插反应3,B—氢转移反应4配位体解离和配位体交换反应四,工业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沉淀法,浸渍法,混捏法,离子交换法,熔融法等。

常用是沉淀法,浸渍法,混捏法。

五,酶催化的特征为: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⑴酶具有化学催化的一般特征①不变性,催化剂只能加速催化剂反应的进行,但在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保持不变②可逆性,催化剂能以相同的效果加速正逆反应的进行,即催化剂只能加速化学平衡的到达,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常数,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实现的反应③选择性,催化剂能有选择的加速某个反应,从而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

⑵酶与一般催化剂比较具有以下特点①催化活性极高,对同一反应酶催化比一般化学催化效率高10~6-10~13倍②极高的催化专一性,酶只能加速一种底物或一些结构相似的底物的化学反应。

③催化反应条件很温和。

酶催化可在常温常压和中性PH介质环境下进行。

㈠催化作用的定义及特征?催化作用: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加速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焓变化。

这种作用称为催化作用。

涉及催化剂的反应称为催化反应。

催化作用的特征:①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无法进行的反应,②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能改变平衡的位置③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④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寿命㈡催化助剂的种类?催化助剂是催化剂中具有提高催化剂活性、选择性、改善催化剂耐热性、抗毒性、机械强度和寿命等性能的组分。

助催化剂本身并无催化活性,但只要在催化剂中添加少量的助催化剂即可显著改善催化剂的性能。

工业催化试卷及答案

工业催化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为催化剂提供有效的表面和适宜孔结构的是()A.活性组分B.载体C.助剂 D.助催化剂2.BET等温式属于五种吸附等温线中的类型()A.I B.II C.III D.IV 3.能给出质子的称为()A.B酸 B.B碱C.L酸 D.L碱4.工业上氧化乙烯制环氧乙烷的催化剂是()A.Cu/γ-Al2O3 B.Ag/α-Al2O3C.Ag/γ-Al2O3 D.Ni/γ-Al2O35.所有金属催化剂几乎都是过渡金属,主要是因为它们______()A.易失去电子 B.易得到电子C.易强烈吸附反应物D.有着d电子结构6.X型分子筛最大孔径约为()A. B.C.D.7.金属在载体上的细微程度用()A.分散度表示 B.单层分布表示C.粒度表示 D.比表面表示8.Ziegler-Natta催化属于()A.酸催化 B.金属催化C.金属氧化物催化 D.络合催化9.下面属于n型半导体的是()A.ZnO B.NiOC.Cu2O D.CuO10.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称为()A.燃料电池 B.蓄电池C.发电机 D.燃烧反应器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1.一种良好的工业实用催化剂,应该具有三方面的要求,即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12.能给出电子对的固体称为L碱。

13.对固体表面酸的描述包括酸的类型、酸强度和酸量。

14.吸附的逆过程称为脱附。

15.在分子筛结构中,相邻的四面体由氧桥联结成环。

16.研究金属化学键的理论有能带理论、价键理论和配位场理论。

17.Cu的加入使Ni的d带空穴变少。

18.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直接承担氧化功能的是晶格氧。

19.三效催化剂中Pt能有效的促进一氧化碳和HC的催化氧化。

20.催化剂的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分为成熟期、稳定期和衰老期。

三、判断改错,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21.对于工业催化剂来说,活性越高越好。

工业催化试题答案

工业催化试题答案

催化科学与技术八大领域:1.多相催化科学与技术2.均相催化科学与技术(包括负载络合催化, 均相过程多相化).3.光、电催化科学与技术(光催化与电极催化过程).4.酶催化科学与技术(酶的结构与性能,酶改性,酶浓集和固定化,酶的分离和负载以及仿酶催化).5.催化分离科学与技术(催化蒸馏,催化膜反应,催化萃取)6.催化材料科学与技术7.催化剂制造科学与技术(沉淀法,浸渍法,沉淀沉积法,溶胶凝胶法,超临界反应法, 等离子体法,生物法制酶等).8.催化剂性能表征和催化研究方法☐特征:(1)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2)只能加速到达反应平衡的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平衡位置.(3)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4)催化剂活性有一定寿命☐催化剂组成①活性组分:提供改变反应历程的组分,多为金属、氧化物、酸碱②载体组分:是或活性组分的分散剂、粘合剂、或支撑体。

多数为硅和铝的氧化物③助催化剂组分:催化剂的辅助组分,本身没有活性或者活性很低,用于改善催化剂的各种性能☐载体功能:①提供适宜的比表面和孔结构②维持催化的形状和机械强度③改善催化剂热传导性④提高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分散度⑤提供附加活性中心⑥活性组分和载体的溢流现象和强相互作用活性组分与载体的溢流现象(Spillover)和强相互作用所谓溢流现象,是指固体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原有的活性中心)经吸附产生出一种离子的或者自由基的活性物种,它们迁移到别的活性中心处(次级活性中心)的现象。

它们可以化学吸附诱导出新的活性或进行某种化学反应。

如果没有原有活性中心,这种次级活性中心不可能产生出有意义的活性物种,这就是溢流现象。

它的发生至少两个必要的条件:(A)溢流物种发生的主源;(B)接受新物种的受体,它是次级活性中心。

☐工业催化剂的要求1、催化剂的活性:2、催化剂的选择性:3、催化剂的稳定性4、环境相容性催化剂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耐热稳定性、抗毒稳定性、机械稳定性螺型位错:在切应力τ的作用下,晶体右端上下两部分沿滑移面ABCD发生了一个原子间距的局部位移,而右半部分未发生位移,其边界线bb’就是一条位错线,平行于滑移方向。

(完整word版)专科《工业催化》_试卷_答案

(完整word版)专科《工业催化》_试卷_答案

专科《工业催化》一、(共50题,共100分)1. 关于催化剂描述不正确的是 ( ) (2分)A.催化剂量与化学计量方程式无关B.反应速度通常与催化剂量成正比C.加速反应但不参加反应者也是催化剂D.参加反应后催化剂会有变化但很微小.标准答案:C2. 工业上用于空气氧化乙烯制环氧乙烷的催化剂中和分别作为( ) (2分)A.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B.主催化剂和载体C.载体和主催化剂D.助催化剂和主催化剂.标准答案:B3. MgO载体是( ) (2分)A.酸性载体B.两性载体C.中性载体D.碱性载体.标准答案:D4. 在过渡金属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化学吸附最弱( ) (2分)A.乙烷B.乙烯C.乙炔D.苯.标准答案:A5. 孔半径范围在1.5~15nm的孔称为()(2分)A.微孔B.中间孔C.中大孔D.大孔.标准答案:B6. 下列催化剂制备方法中,只能制备低含量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是( ) (2分)A.沉淀法B.机械混合法C.离子交换法D.浸渍法.标准答案:C7. B.E.T.方程式的导出是基于( ) (2分)A.化学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B.物理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C.物理吸附的单分子层理论,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D.物理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用Freundlich的非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标准答案:B8. 两种反应物参加的多相催化反应中( ) (2分)A.两种反应物都必须发生化学吸咐B.至少一种反应物发生化学吸附C.至少一种反应物发生物理吸附D.以上都可以.标准答案:B9. 在催化剂的煅烧过程中,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 (2分)A.失去化学键合的水或二氧化碳B.不改变孔径分布C.形成活性相D.稳定机械性质.标准答案:B10. 助催化剂()(2分)A.本身对某一反应有很好的活性B.加入的量一般小于催化剂总量的10%C.对载体没有帮助D.对催化活性组分无影响.标准答案:B11. 下列哪种制备方法是控制均匀沉淀的有效方法( ) (2分)A.在金属盐溶液中加NaOH作沉淀剂B.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尿素作沉淀剂并加热C.在金属盐溶液中加Na2CO3作沉淀剂D.在金属盐溶液中加醋酸作沉淀剂.标准答案:B12. 在用压汞法测孔结构时( ) (2分)A.样品孔半径越大,所需汞压越大B.样品孔半径越小,所需汞压越小C.样品孔半径越大,所需汞压越小D.样品孔半径与所需汞压无关.标准答案:C13. 下列金属催化剂中,加氢反应活性最高的是( ) (2分)A.PtB.PdC.NiD.Cu.标准答案:A14. 在过渡金属催化加氢催化剂中,一般其“d带空穴”和“d特征百分数”范围在 ( ) (2分)A.0~2,40~50%B.2~4,40~50%C.0~2,80~90%D.2~4,80~90%.标准答案:A15. 下列哪些气体在型半导体上吸附,会使其电导率增大,溢出功下降。

工业催化的25题答案

工业催化的25题答案

1.多相催化的反应步骤 1.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向催化剂表面和孔内扩散.2.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吸附.3.被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相互作用或与气相分子进行化学反应.4.反应产物自催化剂表面脱附.5.反应产物离开催化剂表面像催化剂周围的介质扩散2.生物催化反应的特征 催化效率极高(传统化工催化剂用量0.1-1%,酶用量%.2.选择性极高(相对/绝对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绝对专一性)一种酶能催化一类结构相似的底物.3.催化条件极温和常温,常压,PH=5-89(通常在7)3选择性催化还原 是对下游工质的一项处理工艺.其原理就是在含有的尾气中喷入氨,尿素或者其他含氮化合物,使其中的还原成和水4.三效催化剂载体涂层及其要求 涂层: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无机氧化涂层(20-100 ) 也叫第二载体(真正的核心技术所在)常用 等及复合物。

对涂层的要求 1.有较高的热稳定性.2.增强涂层中某个重要组分的热稳定性 如3.协助或改善催化剂组分的功能5.酶抑制剂作用及机理 失活作用: 次级键被破坏,导致空间构相变化,酶蛋白变质 抑制作用: 酶的必需基因受某种化学物质影响,导致火性降低。

去激活作用: 用螯合剂可去除能激活酶的金属离子6.催化剂失活的主要种类及原因 中毒 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由于受到少数杂质作用而显著下降的现象。

积碳 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在表面沉积一层炭质化合物,减少了可利用的表面积,引起催化剂活性衰退的现象。

烧结,挥发和剥落。

烧结 催化剂长期处于高温下操作,融结而导致晶粒长大,减少了活性金属的比表面积,使活性降低。

7.简述载体的功能 提供适宜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 维持催化剂的形状和机械强度 改善催化剂热传导性 提高催化剂活性组分分散度减少含量 提供附加活性中心 活性组分和载体的溢流现象和强相互作用9.d带穴玉催化剂活性金属能带模型提供了d带穴概念,并将它与催化剂活性关联起来。

D空穴越多,d能带中未占用的d电子或空轨道越多,磁化率越大,磁化率与金属催化剂活性有一定的关系,随金属和合金的结构以及负载情况而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催化剂基本知识1、名词解释(1)活性:催化剂使原料转化的速率,工业生产上常以每单位容积(或质量)催化剂在单位时间内转化原料反应物的数量来表示,如每立方米催化剂在每小时内能使原料转化的千克数。

(2)选择性:目的产物在总产物中的比例,实质上是反应系统中目的反应与副反应间反应速度竞争的表现。

(3)寿命:指催化剂的有效使用期限。

(4)均相催化反应:催化剂与反应物同处于一均匀物相中的催化作用。

(5)氧化还原型机理的催化反应:催化剂与反应物分子间发生单个电子的转移,从而形成活性物种。

(6)络合催化机理的反应:反应物分子与催化剂间配位作用而使反应物分子活化。

(7)(额外补充)什么是络合催化剂?答:一般是过渡金属络合物、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

(8)反应途径: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产物的路径。

(9)催化循环:催化剂参与了反应过程,但经历了几个反应组成的循环过程后,催化剂又恢复到初始态,反应物变成产物,此循环过程为催化循环。

(10)线速度:反应气体在反应条件下,通过催化床层自由体积的的速率。

(11)空白试验:在反应条件下,不填充催化床,通入原料气,检查有无壁效应,是否存在非催化反应。

(12)催化剂颗粒的等价直径:催化剂颗粒是不规则的,如果把催化剂颗粒等效成球体,那么该球体的直径就是等价直径。

(13)接触时间:在反应条件下的反应气体,通过催化剂层中的自由空间所需要的时间。

(14)初级离子:内部具有紧密结构的原始粒子。

(15)次级粒子:初级粒子以较弱的附着力聚集而成-----造成固体催化剂的细孔。

2.叙述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催化剂参加反应后为什么会改变反应速度?①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无法进行的反应。

②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能改变平衡的位置(平衡常数)。

③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④催化剂的寿命。

催化剂之所以能够加速化学反应趋于热力学平衡点,是由于它为反应物分子提供了一条轻易进行的反应途径。

3.从反应途径说明什么是催化循环?催化剂是一种化学物质,他借助于反应物间的相互作用而起催化作用,在完成催化的一次反应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化学状态,因而能循环不断地起催化作用。

催化剂暂时的介入反应,在反应物系的始态和终态间架起了新的通道,从而改变了反应的某种不稳定的活性中间络合物,后者再继续反应生成产物和恢复成原来的催化剂。

这样不断循环起作用。

4.说明催化科学的特点和催化剂和催化过程在化工生产中的效果?应用催化的方法,既能提高反应速率,又能对反应方向进行控制,且催化剂原则上是不消耗的。

效果:更新原料路线,采用更廉价原料,革新工艺流程,促进新工艺过程的开发;缓和工艺操作条件,打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收率,改善产品质量;消除环境污染或开发从原料到产品的整个化工过程,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污染控制的环境有友好的“绿色催化工艺”等。

5.说明均相催化反应和非均相催化反应各有何优缺点?均相催化优点:反应性能单一,具有特定的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有利于节能;因其作用机理较清楚明晰,易于精心设计调配研究和把握。

缺点:稳定性差,与产物分离困难。

非均相催化剂的最大优点是容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这是相对于均相催化剂而言的.缺点则是催化效率不如均相催化剂,反应也不如均相催化剂容易控制.6.催化剂的作用有几个方面?①提高反应速率②控制反应方向7·典型催化反应分哪几种类型?工业催化剂是如何分类的?1)按催化体系分均相、非均相和酶催化反应2)按催化反应类型分类分为加氢反应,氧化反应,裂解反应,聚合反应,水合反应等等。

3)按催化反应机理分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工业催化剂:化肥催化剂,炼油催化剂,石油催化剂8·固体催化剂的组成成分主要有哪些?固体催化剂的组成包括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和载体.9.分别说明什么是助催化剂和载体?他们各自有哪些类型?1)助催化剂是加入到催化剂中的少量物质,是催化剂的辅助成分,其本身没有活性或者活性很小。

载体是催化活性组分的分散剂、黏合物和支撑体,使负载活性组分的骨架。

2)助催化剂类型:结构性助催化剂电子型助催化剂调变型助催化剂扩散型助催化剂毒化型助催化剂载体的类型:低比表面积载体有刚玉、碳化硅、浮石、硅藻土、石棉等高比表面积载体有氧化铝、铁矾土、白土、氧化镁、硅胶、活性炭等10.简述载体的功能,如何理解其中的助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功能:1.提供有效的表面和孔结构2.维持活性组分高度分散是载体最重要的功能之一3.增强催化剂的机械强度4.改善催化剂的传导性5.减少活性组分含量6.载体提供附加的活性中心7.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溢流现象和强相互作用11.催化剂的纹理构造即表面积和孔结构与反应系统的特征有关。

表面积与孔结构通过什么途径来调节?催化剂的表面积与孔结构可由制备方法与条件来调节12.催化剂的物理性状有哪些?催化剂的密度定义有几种?怎样测定? 孔结构机械强度比表面积:指每克催化剂的表面积空隙率:指催化剂床层的空隙体积与催化剂床层总体积之比表观密度:即包括催化剂颗粒中的孔隙容积时,该颗粒的密度堆积密度:是对催化剂反应床层而言。

即当催化剂自由地进入反应器中时,包括床层中的自由空间,每单位体积反应器中催化剂得到质量。

13简述多相催化的反应步骤,说明外、内扩散与内、外扩散的系数1)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向催化剂表面和孔内扩散2)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内表面上吸附3)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相互作用或与气相分子作用进行化学反应4)反应产物自催化剂内表面脱附5)反应产物在孔内扩散并扩散到反应气流中去外扩散与外扩散系数扩散阻力:催化剂颗粒周围的滞留层 扩散动力:催化剂颗粒外表面和气流层之间的浓度梯度Fick 定律:通量=D E (C H -C S )通量----反应物3分子通过滞留层的通量;D E ----外扩散系数;C H ----气流层中反应物浓度;Cs----催化剂颗粒外表面处的反应物浓度。

外扩散速率的大小与流体的流速、催化剂颗粒粒径及传质介质的密度、粘度等有关。

内扩散与内扩散系数D扩散动力:催化剂颗粒外表面和孔内之间的浓度梯度Fick定律:通量=DI (Cs-CI)DI --内扩散系数;CI--催化剂颗粒孔内的反应物浓度;Cs---催化剂颗粒外表面处的反应物浓度。

14.说明宏观动力学与本征动力学方程的区别?有扩散影响的动力学方程,称为宏观动力学方程无扩散影响的动力学方程,成为本征动力学方程第二章吸附与催化1、名词解释(1)定位吸附:吸附物从一个吸附中心向另一吸附中心转移需克服能垒。

当吸附物不具有此能垒能量时不能向另一吸附中心转移,即为定位吸附。

(2)解离吸附:吸附质分子在吸附剂上吸附时解离成原子或自由基的吸附。

(3)活化吸附与非活化吸附:非活化吸附,没有活化能或者活化能很小,是“快化学吸附”活化吸附,有活化能,“慢化学吸附”(4)均匀吸附与非均匀吸附:均匀吸附,催化剂表面上的原子或者分子能量相同,形成相同吸附键能的吸附活性位。

非均匀吸附,催化剂表面上的原子或者分子能量不同,形成不同吸附键能的吸附活性位。

(5)吸附态:在催化荆表面上吸附的分子,与其表面分子间形成吸附键,构成分子的吸附态。

2.根据氧的几种吸附态说明催化剂的选择性?A .在过渡金属上,氧以分子态吸附,使之生锈 M+O2-----MO2B.在过渡金属氧化物上(+e ) (+e ) (2e-)O 2(g )------O 2(吸附)--------(02-)------2(O-)-----2(O 2-)(1)O 2(吸附)为分子吸附态,(2)02- 为分子离子或离子基吸附态(3)O-为离子吸附态, (4)02-为晶格氧O 2在催化剂表面化学吸附后的形状、电极、几构不同而形成四种。

吸附态,得到不同产物,因此催化剂具有选择性3.什么是σ-π配键,形成需要什么条件,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条件:A .金属具有空的d 轨道(接受π电子)B .金属有可供反馈的d 电子提供给π轨道C .金属与被吸附分子对称性匹配作用:双键活化。

一般的单键σ键,双键和三键中分别有一个和两个π键。

二键和三键与单键相比,除了σ键外,多出的都是π键4.双键活化主要靠什么途径,需要什么条件?双键的活化可以通过端点碳原子的σ键型活化,也可以通过大π键型活化。

条件:烯烃分子中有一个满的成键π轨道,还有一个空的π*反键轨道5.氢在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表面上有几种吸附态,有何特征(无论何种吸附,都有负氢离子)?6、何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者有哪些主要区别?写出氧的物理吸附态和化学吸附态。

物理吸附也称范德华吸附,它是由吸附质和吸附剂分子间作用力所引起,此力也称作范德华力。

由于范德华力存在于任何两分子间,所以物理吸附可以发生在任何固体表面上。

化学吸附是吸附质分子与固体表面原子(或分子)发生电子的转移、交换或共有,形成吸附化学键的吸附。

区别:物理吸附是借助分子间力。

吸附力弱,吸附热小,且是可逆的,无选择性,分子量越大越容易发生。

化学吸附与一般的化学反应相似,是借助于化学键力,遵从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传统定律,具有选择性特征,吸附热大,一般是不可逆的。

氧的化学吸附态:7、吸附等温线有6种类型。

给出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

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写作或8、说明BET关系式在催化剂的比表面的测试中的应用,简述表面积测定的原理。

第三章酸碱催化剂1.超强酸:固体酸的强度若超过100%硫酸的酸强度,则称为超强酸。

B酸:能够给出质子的物质。

L酸:能够接受电子对的物质H:酸强度(给出质子的能力或者接受电子对的能力)函数正碳离子:是带有正电荷的含碳离子。

一类重要的活性中间体,可用R3C+表示(R为烷基)。

润载型固体酸:由液体酸附与固体载体构成。

静电场学说:静电场模型认为:阳离子在分子筛晶体表面会引起静电场,能够促进烃类分子极化冰造成半离子对,从而利于正碳离子性反应。

2.完整描述催化剂酸碱性质包括哪几方面,分别对催化剂活性、选择性有哪些影响?三方面:1.类型:属于B酸、B碱、还是L酸、L碱。

2.浓度:酸中心的数量,以单位重量催化剂所含酸的毫摩尔数或单位表面积上酸中心数目表示。

3.强度:酸强度对B酸来说是给出质子的能力,对L酸来说是接受电子对的能力。

影响:1.随催化剂脱水程度的增加,L酸中心数目增加,但脱水到一定程度活性开始下降。

2.酸强度增加,反应活性提高3.大多数酸催化反应活性与酸浓度呈线性关系。

3.酸碱的定义有几种,酸碱的种类对催化作用有何影响?如何检验酸的种类?四种定义:1.酸碱电离理论2.酸碱质子理论3.软硬酸碱理论4.酸碱电子理论酸碱种类不同,酸碱中心类型、强度、浓度都不同,对催化剂的活性有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