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基础题
平面向量题目及详细答案.doc

A + 2 = 2mA2一cos2 a = m +22,设± = k代入方程组可得<mkm 4-2 = 2mk2m2 - cos2a = m + 2sina 平面向量高考经典试一、选择题1.(全国1文理)已知向量方=(-5,6),方= (6,5),则Z与方A.垂直B.不垂直也不平行C.平行且同向D.平行且反向解.己知向量a = (-5,6), & = (6,5), = —30 + 30 = 0,则U与片垂直,2、(山东文5)已知向量G = (1, 〃),b = (—1, 〃),若2a -b与b垂直,则a =( )A. 1B. y/2C. 2D. 4【分析】:2a-b = (3,n),由2a-b^jb垂直可得:(3,〃)・(—1,〃) = -3 + 〃2 =o=> 〃 = ±右,a = 2 o3、(广东文4理10)若向量履满足修|=|方|二1 3,5的夹角为60。
,则溢+混=解析:aa + a-b= l + lxlx—=—,2 24、(天津理10)设两个向量。
=(A + 2, /i? 一cos2Q)和方=(m, y + sin a),其中人,a为一一人实数.若。
=2上则-的取值范围是mA. [-6,1]B. [4,8]C. (-oo,l]D. [-1,6][分析】由« = (/! +2, A2 - cos2a) ,h = (tn,— + sin a = 2片,可得2去〃7化简得2k ] - cos2a = + 2sin cr,再化简得{2-kJ 2-k2 + 4 ] 一cos2a + ------ 2 sin。
= 0 再令一— = t代入上式得、k - 2) k — 2 k — 2(sin2。
一顶 + (16产 +18/ + 2) = 0 可得一(16产 +18, + 2)c [0,4]解不等式得Z G[-1,--]8(B)\bc^ = ba-bc则入= 2 (A)-■) 1 (B)- ■) (号2 (D)-- ■)解.在左ABC 中,己知D 是AB 边上一点,若AD=2DB , cB=-G5 + XCB,则3CD = CA + AD = CA+-^B = CA + -(CB-CA)=-CA^-CB , 4X=-,选 A 。
平面向量专题练习(带答案详解)

平面向量专题练习(带答案详解) 平面向量专题练(附答案详解)一、单选题1.已知向量 $a=(-1,2)$,$b=(1,1)$,则 $a\cdot b$ 等于()A。
3 B。
2 C。
1 D。
02.已知向量 $a=(1,-2)$,$b=(2,x)$,若 $a//b$,则 $x$ 的值是()A。
-4 B。
-1 C。
1 D。
43.已知向量 $a=(1,1,0)$,$b=(-1,0,2)$,且 $ka+b$ 与 $2a-b$ 互相垂直,则 $k$ 的值是()A。
1 B。
5/3 C。
3/5 D。
7/54.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中,$\angle ACB=\frac{\pi}{2}$,$AC=BC=2$,点 $P$ 是斜边 $AB$ 上一点,且 $BP=2PA$,那么 $CP\cdot CA+CP\cdot CB$ 等于()A。
-4 B。
-2 C。
2 D。
45.设 $a,b$ 是非零向量,则 $a=2b$ 是成立的()A。
充分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不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在 $\triangle ABC$ 中 $A=\frac{\pi}{3}$,$b+c=4$,$E,F$ 为边 $BC$ 的三等分点,则 $AE\cdot AF$ 的最小值为()A。
$\frac{8}{3}$ B。
$\frac{26}{9}$ C。
$\frac{2}{3}$ D。
$3$7.若 $a=2$,$b=2$,且 $a-b\perp a$,则 $a$ 与 $b$ 的夹角是()A。
$\frac{\pi}{6}$ B。
$\frac{\pi}{4}$ C。
$\frac{\pi}{3}$ D。
$\frac{\pi}{2}$8.已知非零向量 $a,b$ 满足 $|a|=6|b|$,$a,b$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frac{1}{3}$,且 $a\perp (a-kb)$,则实数 $k$ 的值为()A。
18 B。
高中数学6.4《平面向量的应用》基础过关练习题

第六章 6.4 6.4.1 6.4.2A 级——基础过关练1.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 1,F 2,当它们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 N ,则当它们的夹角为120°时,合力大小为( )A .40 NB .10 2 NC .20 2 ND .10 3 N【答案】B 【解析】|F 1|=|F 2|=|F |cos 45°=102,当θ=120°时,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知|F 合|=|F 1|=|F 2|=10 2 N.2.(2020年北京期末)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设AB →=a ,BC →=b ,AC →=c ,则|a -b +c|等于( )A .0B .2C .2D .22【答案】C 【解析】如图,a +b =c ,则|a -b +c|=|2a|.又|a|=1,∴|a -b +c|=2.故选C .3.点O 是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满足OA →·OB →=OB →·OC →=OC →·OA →,则点O 是△ABC 的( )A .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B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C .三条中线的交点D .三条高的交点【答案】D 【解析】∵OA →·OB →=OB →·OC →,∴(OA →-OC →)·OB →=0.∴OB →·CA →=0.∴OB ⊥AC .同理OA ⊥BC ,OC ⊥AB ,∴O 为三条高的交点.4.(2020年深圳期中)已知两个力F 1,F 2的夹角为90°,它们的合力大小为10 N ,合力与F 1的夹角为60°,那么F 2的大小为( )A .5 3 NB .5 NC .10 ND .5 2 N【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对应向量如图.由于α=60°,∴F 2的大小为|F 合|·sin60°=10×32=5 3 N .故选A .5.已知直角梯形ABCD 中,AB ⊥AD ,AB =2,DC =1,AB ∥DC ,则当AC ⊥BC 时,AD =( )A .1B .2C .3D .4【答案】A 【解析】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AD =t (t >0),则A (0,0),C (1,t ),B (2,0),则AC →=(1,t ),BC →=(-1,t ).由AC ⊥BC 知AC →·BC →=-1+t 2=0,解得t =1,故AD =1.6.一纤夫用牵绳拉船沿直线方向前进60 m ,若牵绳与行进方向夹角为30°,纤夫的拉力为50 N ,则纤夫对船所做的功为________J.【答案】1 5003 【解析】所做的功W =60×50×cos 30°=1 5003(J).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定点A (1,2)与动点P (x ,y )满足OP →·OA →=4,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答案】y =-12x +2 【解析】OP →·OA →=(x ,y )·(1,2)=x +2y =4,∴x +2y -4=0,则y=-12x +2.8.在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 →=(4,-2),AC →=(7,4),AD →=(3,6),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________.【答案】30 【解析】BC →=AC →-AB →=(3,6)=AD →,又因为AB →·BC →=(4,-2)·(3,6)=0,所以四边形ABCD 为矩形.又|AB →|=42+(-2)2=25,|BC →|=32+62=35,所以S =|AB→||BC →|=25×35=30.9.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AD =1,AB =2,对角线BD =2,求对角线AC 的长.解:设AD →=a ,AB →=b ,则BD →=a -b ,AC →=a +b ,而|BD →|=|a -b|=a 2-2a·b +b 2=1+4-2a·b =5-2a·b =2,所以5-2a·b =4.所以a·b =12.又|AC →|2=|a +b|2=a 2+2a·b +b 2=1+4+2a·b =6,所以|AC →|=6,即AC = 6.10.质量m =2.0 kg 的木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10 N 的作用下,沿倾斜角θ=30°的光滑斜面向上滑行|s |=2.0 m 的距离(g 取9.8 N/kg).(1)分别求物体所受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2)在这个过程中,物体所受各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是多少?解:(1)木块受三个力的作用,重力G ,拉力F 和支持力F N ,如图所示.拉力F 与位移s 方向相同,所以拉力对木块所做的功为W F =F·s =|F|·|s |cos 0°=20(J).支持力F N 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不做功,所以W N =F N ·s =0.重力G 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 G =G·s =|G||s |cos(90°+θ)=-19.6(J).(2)物体所受各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为W =W F +W N +W G =0.4(J).B 级——能力提升练11.△ABC 中,若动点D 满足CA →2-CB →2+2AB →·CD →=0,则点D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垂心D .重心【答案】A 【解析】取AB 的中点E ,则CA →2-CB →2+2AB →·CD →=(CA →+CB →)·(CA →-CB →)+2AB →·CD →=2CE →·BA →+2AB →·CD →=2AB →·(CD →-CE →)=2AB →·ED →=0,∴AB ⊥ED ,即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点D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外心.12.如图,用两根分别长52米和10米的绳子,将100 N 的物体吊在水平屋顶AB 上,平衡后,G 点距屋顶距离恰好为5米,绳子的重量忽略不计,则A 处所受力的大小为( )A .1202-50 6 NB .1502-50 6 NC .1203-50 2 ND .1503-50 2 N【答案】B 【解析】如图,由已知条件可知AG 与垂直方向成45°角,BG 与垂直方向成60°角.设A 处所受力为F a ,B 处所受力为F b ,物体的重力为G ,∠EGC =60°,∠EGD =45°,则有|F a |·cos 45°+|F b |cos 60°=G =100①,且|F a |·sin 45°=|F b |sin 60°②.由①②解得|F a |=1502-50 6.故选B .13.(2020年太原月考)在△ABC 中,若AD →=13AB →+12AC →,记S 1=S △ABD ,S 2=S △ACD ,S 3=S △BCD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S 3S 1=23B .S 2S 3=12C .S 2S 1=23D .S 1+S 2S 3=163【答案】C 【解析】如图,作AE →=13AB →,AF →=12AC →,则AD →=AE →+AF →,∴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S △ADE =S △ADF .设△ABD 的边AB 上的高为h 1,△ACD 的边AC 上的高为h 2,则12|AE →|h 1=12|AF →|h 2,∴13·⎝⎛⎭⎫12|AB →|h 1=12·⎝⎛⎭⎫12|AC →|h 2.∴13S 1=12S 2.∴S 2S 1=1312=23.故选C .14.如图所示,已知点A (4,0),B (4,4),C (2,6),则AC 和OB 的交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3,3) 【解析】设P (x ,y ),OB →=(4,4),OP →=(x ,y ),由于OB →∥OP →,所以x -y =0.AC →=(-2,6),AP →=(x -4,y ),由于AP →∥AC →,所以6(x -4)+2y =0.可得x =3,y =3,故P 的坐标是(3,3).15.已知P ,Q 为△ABC 内的两点,且AQ →=14AC →+12AB →,AP →=12AC →+14AB →,则△APQ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答案】316 【解析】如图,根据题意,P ,Q 为△ABC 中位线DE ,DF 的中点,PQ =12EF =14BC ,而A 到PQ 的距离是到BC 距离的34,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知,S △APQ =316S △ABC .16.若a ,b 是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t ∈R .(1)t 为何值时,共起点的三个向量a ,t b ,13(a +b )的终点在一条直线上?(2)若|a|=|b|且a 与b 的夹角为60°,t 为何值时,|a -t b |最小?解:(1)由题意得a -t b 与a -13(a +b )共线,则设a -t b =m ⎣⎡⎦⎤a -13(a +b ),m ∈R ,化简得⎝⎛⎭⎫23m -1a =⎝⎛⎭⎫m 3-t b .因为a 与b 不共线,所以⎩⎨⎧23m -1=0,m 3-t =0,解得⎩⎨⎧m =32,t =12.所以当t =12时,a ,t b ,13(a +b )三个向量的终点在一条直线上.(2)因为|a|=|b|,所以|a -t b |2=(a -t b )2=|a |2+t 2|b |2-2t |a||b |cos 60°=(1+t 2-t )|a |2=⎣⎡⎦⎤⎝⎛⎭⎫t -122+34·|a |2.所以当t =12时,|a -t b |有最小值32|a |.17.某人骑车以每小时a 千米的速度向东行驶,感到风从正北方向吹来;而当速度为每小时2a 千米时,感到风从东北方向吹来,试求实际风速和方向.解:设a 表示此人以每小时a 千米的速度向东行驶的向量,无风时此人感到风速为-a .设实际风速为v ,那么此时人感到风速为v -a ,设OA →=-a ,OB →=-2a ,PO →=v .因为PO →+OA →=P A →,所以P A →=v -a ,这就是感到由正北方向吹来的风速.因为PO →+OB →=PB →,所以PB →=v -2a .于是当此人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时所感受到由东北方向吹来的风速就是PB →.由题意∠PBO =45°,P A ⊥BO ,BA =AO ,从而,△P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PO =PB =2a ,即|v |=2a .所以实际风速是每小时2a 千米的西北风.C 级——探索创新练18.在△ABC 中,AC =BC =33AB =1,且CE →=xCA →,CF →=yCB →,其中x ,y ∈(0,1),且x +4y =1.若M ,N 分别为线段EF ,AB 中点,则线段M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77【解析】如图,连接CM ,CN ,∵等腰三角形ABC 中,AC =BC =1,AB =3,∴∠ACB =120°.∴CA →·CB →=|CA →|·|CB →|cos 120°=-12.又CM 是△CEF 的中线,∴CM →=12(CE→+CF →)=12(xCA →+yCB →).同理可得CN →=12(CA →+CB →),∴MN →=CN →-CM →=1-x 2CA →+1-y 2CB →.∴MN→2=(1-x )24+(1-x )(1-y )2×⎝⎛⎭⎫-12+(1-y )24.由x +4y =1,得1-x =4y ,代入上式得MN →2=214y 2-32y +14.又x ,y ∈(0,1),∴当y =17时,MN →2取得最小值17,此时|MN →|的最小值为77,即线段MN 的最小值为77.。
(完整版)平面向量练习题(附答案)

平面向量练习题一.填空题。
1.AC DB CD BA 等于________.2.若向量a=( 3,2), b=(0,-1),则向量2b-a的坐标是________.3.平面上有三个点A( 1,3),B( 2,2),C( 7,x),若∠ ABC =90°,则 x 的值为 ________.4.向量 a、b 知足 |a|=1,|b|= 2 ,(a+b)⊥(2a-b),则向量a与b的夹角为________.5.已知向量 a=( 1, 2), b=( 3, 1),那么向量 2a-1b 的坐标是 _________.26.已知 A(- 1, 2),B( 2, 4), C(4,- 3), D ( x,1),若AB与CD共线,则 | BD |的值等于 ________.7.将点 A( 2, 4)按向量 a=(- 5,- 2)平移后,所获得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______.8.已知 a=(1, -2), b =(1,x), 若 a⊥b,则 x 等于 ______9.已知向量 a, b 的夹角为120,且 |a|=2,| b |=5,则( 2a- b)· a=______10.设 a=(2, - 3), b =(x,2x), 且 3a· b =4, 则 x 等于 _____11.已知 AB( 6,1), BC ( x, y), CD ( 2, 3), 且 BC ∥DA,则x+2y的值为_ ____12.已知向量a+3 b, a-4 b 分别与 7a-5 b,7a-2 b 垂直,且 |a|≠ 0,| b |≠ 0,则 a 与 b 的夹角为 ____uuur uuur uuur13.在△ ABC中, O 为中线 AM 上的一个动点,若AM=2 ,则OA OB OC 的最小值是.14.将圆x2y 2 2 按向量v=(2,1)平移后,与直线 x y0 相切,则λ的值为.二.解答题。
15.设平面三点A( 1, 0), B( 0,1), C( 2, 5).(1)试求向量 2 AB+AC的模;(2)试求向量AB 与 AC 的夹角;(3)试求与BC垂直的单位向量的坐标.16.已知向量a=( sin,cos)(R ),b=(3,3 )(1)当为什么值时,向量a、b 不可以作为平面向量的一组基底1(2)求 |a -b|的取值范围17.已知向量 a 、 b 是两个非零向量,当 a+tb(t ∈R)的模取最小值时,(1)求 t 的值(2)已知 a 、 b 共线同向时,求证b 与 a+tb 垂直18. 设向量 OA (3,1), OB ( 1,2) ,向量 OC 垂直于向量 OB ,向量 BC 平行于 OA ,试求 OD OA OC 时,OD 的坐标 .19.将函数 y= - x 2 进行平移, 使获得的图形与函数 y=x 2- x - 2 的图象的两个交点对于原点 对称 .(如图 )求平移向量 a 及平移后的函数分析式 .20.已知平面向量 a( 3, 1), b (1, 3).若存在不一样时为零的实数k 和 t,使2 2x a (t 23)b, y ka t b, 且 x y.( 1)试求函数关系式 k=f ( t )( 2)求使 f ( t )>0 的 t 的取值范围 .21 11. 02.(- 3,- 4)3.74.90°5.( 2 , 3 2 ).6.73 . 7.(- 3, 2).8.- 29.12110. 311.012. 90 ° 13.214.1或 515. ( 1)∵AB =( 0- 1, 1-0)=(- 1, 1), AC =( 2- 1, 5- 0)=( 1,5).∴ 2 AB + AC = 2(- 1, 1)+( 1, 5)=(- 1, 7).∴ |2AB + AC |= ( 1)2 72 = 50.(2)∵ | AB |=( 1)212= 2 .|AC |= 12 52 = 26 ,AB ·AC =(- 1)× 1+ 1×5= 4.AB AC4 2 13∴ cos = | AB | | AC | = 226= 13 .(3)设所求向量为m =( x , y ),则 x 2+ y 2= 1. ①又 BC =( 2- 0, 5- 1)=( 2,4),由 BC ⊥ m ,得 2 x + 4 y = 0.②x 2 5x -2555y5 . y5 .2 55 2 555 55)或(- 55)即由①、②,得 5 或 ∴ ( ,-,为所求.16.【解】(1)要使向量 a 、 b 不可以作为平面向量的一组基底,则向量 a 、 b 共线3sin3 cos30 tan∴3k(k Z ) k(kZ ) 故6,即当6基底时,向量 a 、b 不可以作为平面向量的一组(2) | a b | (sin 3) 2 (cos 3)2 13 2( 3 sin3cos )而 2 33 sin3cos2 3∴ 2 3 1 | a b | 2 3 1317.【解】(1)由 ( a tb) 2| b |2 t 22a bt| a |2t2a b| a |cos(是a与b的夹角)当2 | b |2| b |时 a+tb(t ∈ R)的模取最小值| a |t(2)当 a、 b共线同向时,则0,此时| b |∴ b (a tb) b a tb2b a | a ||b | | b || a | | a || b | 0∴b⊥ (a+tb)18.解:设OC(x, y),OC OB OCOB 0 2 y x0①又BC // OA,BC(x1, y2)3( y 2)( x 1) 0即:3y x7②x14,联立①、②得y710分OC(14,7),于是 OD OC OA(11,6) .19.解法一:设平移公式为x x hy y k 代入 y x2,获得y k( x h) 2 .即 y x22hx h 2k ,把它与 y x 2x2联立,y x 22hx h 2k得yx 2x 2设图形的交点为(x1, y1),( x2, y2),由已知它们对于原点对称,x1x2即有:y1y2 由方程组消去y得:2x2(12h) x 2 h 2k 0.4x 1 x 21 2h且x 1x 20得h1 . 由22又将(x 1, y1 ),( x 2, y 2 )分别代入①②两式并相加,得: y 1 y 2x 12 x 22 2hx 1 x 2 h 2 k 2.0 (x 2x 1 )( x 2x 1 ) (x 1x 2 ) 1 k 2k9.a ( 1 , 9)4. 解得42 4 .xx12y y9x2得: yx 2平移公式为:4 代入 yx2 .解法二:由题意和平移后的图形与y x 2x2交点对于原点对称,可知该图形上全部点都能够找到对于原点的对称点在另一图形上,所以只需找到特点点即可.y x2x2的极点为(1, 9)1 , 924 ,它对于原点的对称点为 ( 2 4 ),即是新图形的极点 .因为新图形由 yx 2h1 0 1, k 99平移获得, 所以平移向量为22 44 以下同解法一 .20.解:( 1)xy, x y 0.即[( at 2 3)b]( k a tb)0.a b0, a 221,4k t(t23) 0,即k1t(t 23).4,b1t (t 24( 2)由 f(t)>0, 得3) 0,即t (t3)(t3)0,则3t 0或t3.45。
平面向量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平面向量经典练习题【编著】黄勇权一、填空题1、向量a=(2,4),b=(-1,-3),则向量3a-2b的坐标是。
2、已知向量a与b的夹角为60°,a=(3,4),|b | =1,则|a+5b | = 。
3、已知点A(1,2),B(2,1),若→AP=(3,4),则→BP= 。
4、已知A(-1,2),B(1,3),C(2,0),D(x,1),若AB与CD共线,则|BD|的值等于________。
5、向量a、b满足|a|=1,|b|= 2 ,(a+b)⊥(2a-b),则向量a与b的夹角为________。
6、设向量a,b满足|a+b|= 10,|a-b|= 6 ,则a·b=。
7、已知a、b是非零向量且满足(a-2b)⊥a,(b-2a)⊥b,则a与b的夹角是。
8、在△ABC中,D为AB边上一点,→AD =12→DB,→CD =23→CA + m→CB,则m= 。
9、已知非零向量a,b满足|b|=4|a|,a⊥(2a+b),则a与b的夹角是。
10、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3,1),B(4,-2),点P(1,-1)在中线AD上,且→AP= 2→PD,则点C的坐标是()。
二、选择题1、设向量→OA=(6,2),→OB=(-2,4),向量→OC垂直于向量→OB,向量→BC平行于→OA,若→OD +→OA=→OC,则→OD坐标=()。
A、(11,6)B、(22,12)C、(28,14)D、(14,7)2、把A(3,4)按向量a(1,-2)平移到A',则点A'的坐标()A、(4 , 2)B、(3,1)C、(2,1)D、(1,0)3、已知向量a,b,若a为单位向量, 且 | a| = | 2b| ,则(2a+ b)⊥(a-2b),则向量a与b的夹角是()。
A、90°B、60°C、30°D、0°4、已知向量ab的夹角60°,| a|= 2,b=(-1,0),则| 2a-3b|=()A、 15B、 14C、 13D、 115、在菱形ABCD中,∠DAB=60°,|2·→0C +→CD|=4,则,|→BC+→CD|=______.A、12B、8C、4D、26题、7题、8、若向量a=(3,4),向量b=(2,1),则a在b方向上的投影为________.A、2B、4C、8D、169题、10、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CD的中点,则→AE·→BD=.A、-1B、1C、-2D、2三、解答题1、在△ABC中,M是BC的中点,AM=3,BC=10,求→AB·→AC的值。
新版高中数学必修二:6.1平面向量的概念——精选题目练习

6.1平面向量的概念——精选题目练习1.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①单位向量都共线; ②长度相等的向量都相等; ③共线的单位向量必相等;④与非零向量a 共线的单位向量是a|a|. A .3 B .2 C .1D .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与b 平行,b 与c 平行,则a 与c 一定平行B .终点相同的两个向量不共线C .若|a|>|b|,则a>bD .单位向量的长度为13.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 中,点O 为其中心,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B→=OC → B.AB →∥DE → C .|AD→|=|BE →| D.AD→=FC → 4.设O 是△ABC 的外心,则AO →,BO →,CO →是( )A .相等向量B .模相等的向量C .平行向量D .起点相同的向量5.若a 是任一非零向量,b 是单位向量,下列各式:①|a |>|b |;②a ∥b ;③|a |>0;④|b |=±1;⑤a|a |=b ,其中正确的有( )A .①④⑤B .③C .①②③⑤D .②③⑤6.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O 为其中心,则|OA →|=________.7.如果在一个边长为5的正△ABC 中,一个向量所对应的有向线段为AD →(其中D 在边BC 上运动),则向量AD→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_. 8.已知A ,B ,C 是不共线的三点,向量m 与向量AB →是平行向量,与BC →是共线向量,则m =________.9.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为边AD ,BC 的中点,如图.(1)在每两点所确定的向量中,写出与向量FC →共线的向量;(2)求证:BE→=FD →. 10.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求AD →与BC →分别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BCD 满足下列情况.(1)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答案:DDDBB 2 532 0⃗ 9.(1)由共线向量满足的条件得与向量FC →共线的向量有:CF →,BC →,CB →,BF →,FB→,ED →,DE →,AE →,EA →,AD →,DA →. 在▱ABCD 中,AD //BC 且.AD =BC 又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 所以ED //BF ,ED =BF所以四边形BFDE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BE //FD ,BE =FD 所以BE→=FD →.10.解:(1)|AD →|=|BC →|,且AD →与BC →不平行.因为AB→∥CD →,所以四边形ABCD 为梯形或平行四边形.若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则|AD→|=|BC →|,同时两向量不平行.(2)AD→=BC →(或AD →∥BC →). 若AD →=BC →,即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此时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平面向量基础题(含解析)

12
0
,解得
m
4
.
故选:C.
3.A
【分析】运用向量的共线定理求解.
【详解】解:因为 a / /b ,
所以
b
a
,
R
,
2 故 (2,m,n) (1,1,2) ,即 m ,
n 2
m 2
解得
n4
, mn 2 .
故选:A.
4.C
【分析】由已知先求出
b
,然后利用
cos
a, b
a b ab
)
A. 0,1,0
B.
0,
1 2
,
1 2
C.1
18.已知向量
a
1,
x
,
b
2,
y
,若
a
/
/b
,则(
)
D. 2 2
A.
x y
1 2
B.
x y
1 2
C. 2x y 0
D. 2x y 0
19.如图所示,在
ABC
中,
BD
6DC
,则
AD
(
)
A.
1 7
AB
6 7
AC
B.
6 7
AB
1 7
a
与
b
共线,则(
)
D. 3
A.
2
B.
2
C. 2
7.已知向量
a
3,1
,
b
3,
2
,
c
1,
4
,则
cos
a,
b
c
(
D. 2 )
A. 5
B. 5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的概念练习题(解析版)

练习11 平面向量的概念一、单选题1.给出下列物理量:①质量;②速度;③位移;④力;⑤路程;⑥功;⑦加速度.其中是向量的有()A.4个B.5个C.6个D.7个【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向量的定义即可判断;【详解】解:速度、位移、力、加速度4个物理量是向量,它们都有大小和方向.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定义的理解,属于基础题.2.下列各说法:①有向线段就是向量,向量就是有向线段;②向量的大小与方向有关;③任意两个零向量方向相同;④模相等的两个平行向量是相等向量.其中正确的有( )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A【分析】根据向量的基本概念分析即可.【详解】有向线段是向量的几何表示,二者并不相同,故①错误;②向量不能比较大小,故②错误;③由零向量方向的任意性知③错误;④向量相等是向量模相等,且方向相同,故④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中的基本概念,属于基础题型.3.如图,在O中,向量,,OB OC AO是()A.有相同起点的向量B.共线向量C.模相等的向量D.相等向量【答案】C【分析】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通过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OB OC AO起点并不全相同,故A错误;,,OB OC AO的方向均不相同,也不相反,故BD 错误;||||||OB OC AO===圆的半径,故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概念,是基础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向线段AB与BA表示同一向量B.两条有公共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的向量是平行向量C.零向量与单位向量是平行向量D.对任一向量a,aa是一个单位向量【答案】C【分析】由平面向量的定义、平行向量及单位向量的可依次对选项判断.【详解】对于选项A,向量AB与BA方向相反,不是同一向量,故选项A错误;对于选项B ,有公共终点的有向线段的方向不一定相同或相反,故B 错误;对于选项C ,零向量与任意向量都是平行向量,故C 正确;对于选项D ,当0a =时,a a 无意义,故D 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定义与平行向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二、多选题5.如图所示,梯形ABCD 为等腰梯形,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AB DC =B .AB DC = C .AB DC >D .BC AD ∥【答案】BD【分析】 根据向量的模及共线向量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AB 与DC 显然方向不相同,故不是相等向量,故A 错误;AB 与DC 表示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所以AB DC =,故B 正确;向量无法比较大小,只能比较向量模的大小,故C 错误;等腰梯形的上底BC 与下底AD 平行,所以//BC AD ,故D 正确;故选:BD .【点睛】本题考查共线向量、相等向量、向量的模的理解,属于基础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长度相等的向量是相等向量B .若a b =,b c =,则a c =C.共线向量是在一条直线上的向量D.向量AB与CD共线是A,B,C,D四点共线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答案】BD【分析】根据向量的相关概念判断可得.【详解】解:相等向量不仅要求长度相等,还要求方向相同,故A说法错误;B说法显然正确;共线向量可以是在一条直线上的向量,也可以是所在直线互相平行的向量,故C说法错误;A,B,C,D四点共线⇒向量AB与CD共线,反之不成立,所以向量AB与CD共线是A,B,C,D四点共线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D说法正确.故选:BD【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相关概念的理解,相等向量、共线向量,属于基础题.三、填空题7.下列结论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①若a,b都是单位向量,则a b②物理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共线向量;③方向为南偏西60°的向量与北偏东60°的向量是共线向量;④直角坐标平面上的x轴,y轴都是向量.【答案】②③【分析】根据题意,对题目中的命题进行分析、判断正误即可.【详解】解:对于①,a,b都是单位向量,则不一定有a b=,①错误;对于②,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共线向量,②正确;对于③,如图所示,方向为南偏西60︒的向量与北偏东60︒的向量在一条直线上,是共线向量,③正确;对于④,直角坐标平面上的x 轴、y 轴只有方向,没有大小,不是向量,④错误;综上,正确的命题序号是②③.故答案为:②③.【点睛】本题通过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概念与应用问题,属于基础题.8.把同一平面内所有模不小于1,不大于2的向量的起点,移到同一点O ,则这些向量的终点构成的图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答案】3π【解析】【分析】本题首先可以通过题意确定向量的终点构成的图形的形状,然后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果.【详解】由题意可知,这些向量的终点构成的图形是一个圆环,圆环的小圆半径为1,圆环的大圆半径为2,所以圆环的面积为22213πππ⨯-⨯=,故答案为3π.【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定义的应用,考查圆的面积公式的使用,向量是有方向和大小的量,考查推理能力与运算能力,是简单题.四、解答题9.如图的方格由若干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方格中有定点A ,点C 为小正方形的顶点,且5AC =,画出所有的向量AC.【答案】见解析【分析】利用向量模长的几何意义,即可画出图形.【详解】AC ,∴C点落在以A为圆心,以5为半径的圆上,又∵点C为小正方形的顶点,∵||5根据该条件不难找出满足条件的点C,解析所有的向量AC,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模长的几何意义,轨迹问题,属于基础题.10.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 中,O 是两对角线AC ,BD 的交点,设点集{}S A B C D O =,,,,,向量集合{|,,}T MN M N S M N =∈且,不重合,试求集合T 中元素的个数.【答案】12【分析】本题首先可根据题意明确集合T 中所包含的元素,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找出其中的相等向量,最后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即可得出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向量基础题一、高考真题体验1.(2015新课标卷I)已知点(0,1),(3,2)A B ,向量(4,3)AC =--,则向量BC =( ) (A ) (7,4)-- (B)(7,4) (C)(1,4)- (D)(1,4) 2.(2015新课标卷II)已知()1,1=-a ,()1,2=-b ,则(2)+⋅=a b a ( )A.1- B .0 C.1 D .23.(2014新课标卷I )设F E D ,,分别为ABC ∆的三边AB CA BC ,,的中点,则=+FC EB A. B.21 C. 21D. BC 二、知识清单训练 【平面向量概念】1、定义:大小、方向 2、几何表示:有向线段AB ,a 、 3、基本概念:单位向量、相等向量、相反向量、共线(平行)向量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向量AB 与CD 是共线向量,则A,B,C,D 四点共线; B.单位向量都相等;C.共线的向量,若起点不同,则终点一定不同;D.模为0的向量的方向是不确定的。
5.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ﻩA .单位向量都相等 ﻩﻩﻩB.若a 与b 共线,b 与c 共线,则a 与c 共线 ﻩC.若||||a b a b +=-,则0a b ⋅=ﻩD .若a 与b 都是单位向量,则1a b ⋅= 6.已知非零向量与反向,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ﻩ ( )A .||||||b a b a -=-B .||||b a b a -=+ C.||||||b a b a -=+ D.||||||b a b a +=+【线性运算】1、 加法:首尾相连,起点到终点ACBC AB =+2、 减法:同起点、连终点、指向被减 CB AC AB =-3、数乘:⎪⎩⎪⎨⎧=<>=a a a a a a a λλλλλλλ方向相反方向与方向相同;方向与,0,07.空间任意四个点A、B、C 、D,则等于 ( ) A .B.C .D .8.设四边形ABCD 中,有DC =21AB ,且|AD |=|BC |,则这个四边形是 A .平行四边形 B.等腰梯形C . 矩形D .菱形9.设D,E,F 分别为∆ABC 的三边BC ,CA ,AB 的中点,则EB FC += A .BC B .AD C .12BC D .12AD 10.设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2,则( )A.+= B.+= C .+= D .++=11.如图.点M 是ABC ∆的重心,则MC MB MA -+为( )A .0B.4 C.4 D .4【平面向量基本定理】b a c μλ+=,基底12.如图所示,已知2AB BC =,OA a =,OB b =,OC c =,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A)3122c b a =- (B )2c b a =- (C )2c a b =- (D)3122c a b =- 13.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a =,AC b =,AD c =,M ,N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则MN 可表示为( )A .1()2a b c +- ﻩ B.1()2a b c -+ C .1()2a b c -++ ﻩD.1()2a b c -++14.在ABC ∆中,已知D 是AB 边上一点,若12,3AD DB CD CA CB λ==+,则λ=( )A.23-B .13ﻩC .13- ﻩﻩD .23【共线定理】1221//y x y x a b b a -==⇒λ15.已知1232a e e =+,则与a 共线的向量为(A) 1223e e -- (B ) 1264e e - (C) 1264e e + (D) 1232e e -+ 16.平面向量(1,2)=-a ,(2,)n =-b ,若a // b ,则n 等于A.4 B .4- C.1- D.2【坐标运算】1、已知()()2211,,,y x B y x A ==,则()1212,y y x x AB --=2、已知()()2211,,,y x b y x a == 则()2121,y y x x b a ++=+,()2121,y y x x b a --=-,),(11y x a λλλ=,2121y y x x b a +=•17.已知向量()()2,1,3,4==-a b ,则+=a bA.()1,5- B .()1,5 C.()1,3-- D.()1,318.若向量(2,4)AB =,(1,3)AC =,则BC =( )A .(1,1) B.(1,1)-- C .(3,7) D .(3,7)-- 19.已知向量(2,4)a =,(1,1)b =-,则2a b -=A. (5,7) B . (5,9) C . (3,7) D . (3,9)【数量积】 1、 定义2、3、模: 2121y x +==4、 夹角5、垂直:02121=+⇒=⋅⇒⊥y y x x b a b a20.已知||6a =,||3b =,12a b ⋅=-,则向量a 在向量b 方向上的投影是( ) A.-4 B .4 C.-2 D.2 21.3a =,23b =,3a b =-,则a 与b 的夹角是A. 30︒ B. 60︒ C. 120︒ D. 150︒ 22.设(1,2)a =,(2,)b k =,若(2)a b a +⊥,则实数k 的值为( )A.2- B .4- C .6- D .8- 23.已知,a b 是平面向量,若(2)a a b⊥-,(2)b b a ⊥-,则a 与b 的夹角是 A B 24.空间四边形OABC 中,OB OC =,3AOB AOC π∠=∠=,则cos <,OA BC >的值是( )A.21B.22C.-21D.025.设向量,a b 满足||1,||3,()0a a b a a b =-=⋅-=,则|2|a b +=( )A.2 B. C.4 D. 26.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1,则=⋅ A .21-B .23- C.21 D.2327.在Rt ABC ∆中,D 为BC 的中点,且AB 6AC 8==,,则AD BC ⋅的值为 A 、28- B 、28 C 、14- D 、1428.若同一平面内向量a ,b ,c 两两所成的角相等,且1a =,1b =,3c =,则a b c ++等于( ) A.2 B .5 C.2或5 D.2或5【课后练习】29.已知和点满足.若存在实数使得成立,则=( )A.2 B.3 C.4 D. 30.设向量12,e e 是夹角为23π的单位向量,若13a e =,12b e e =-,则向量b 在a 方向的投影为( ) A.32 B.12 C .12- D.131.已知平面向量a ,b 满足3a =,2b =,3a b ⋅=-,则2a b +=( )A.1C.4 D .32.已知1,2,()a b a a b ==⊥-且,则向量a 与向量b 的夹角为( ).(A)30 (B)45 (C ) 90 (D)135 33.在平行四边形A BCD 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AB DC = B .AD AB AC += C .AB AD BD -= D.AD CD BD +=3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为一条对角线,(2,4)AB =,(1,3)AC =,则DA =( ) A .(2,4) B.(3,5) C .(1,1) D .(-1,-1)ABC M 0=++MC MB MA m AM m AC AB =+m 3235.如下图,在△OAB 中,P 为线段AB 上的一点,OP =xOA +y OB ,且BP =3PA ,则( ).A 、x=23,y =13 B 、x=13,y=23 C 、x=14,y =34 D、x=34,y=1436.已知向量(1,2),(4,)a b m ==-,若2a b +与a 垂直,则m =( ) A .-3 B .3 C.-8 D .8 37.已知平面向量,a b 满足()=3a a +b ⋅,且2,1ab ,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 )A.6π B.3π C .32π D.65π38.已知向量(2,1),(5,3)a b →→==-,则a b →→⋅的值为A .-1 B.7 C .13 D.1139.已知平面向量(1,2),(2,)a b m ==-,且//a b ,则实数m 的值为 ( ) A.1 B .4 C.1- D.4-40.已知平面向量AB ()1,2=,AC ()3,4=,则向量CB =( ) A.(4,6)-- B.(4,6) C .(2,2)-- D.(2,2)41.已知向量()21=,a ,()2x =-,b ,若a ∥b ,则a +b 等于( ) A .()2,1-- B.()2,1 C .()3,1- D .()3,1-42. 已知两点A(4,1),B(7,-3),则与向量AB 同向的单位向量是( ) A.(53,-54) B.(-53,54) C.(-54,53) D.(54,-53) 43.若向量,满足条件,则x=( )A.6B.5 C.4 D.344.设R y x ∈,,向量()()(),4,2,,1,1,-===y x 且//,⊥,=+b a ( )A5 10 C.5 D.10 45.已知向量(1,2),(2,1)a b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a b ﻩ B .a b ⊥ C.||||a b = ﻩD.||||a b a b +=-平面向量基础题参考答案1.A 【解析】试题分析:∵AB OB OA =-=(3,1),∴BC =AC AB -=(-7,-4),故选A. 考点:向量运算 2.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2112=+=a ,123,⋅=--=-a b 所以()222431+⋅=+⋅=-=a b a a a b .故选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 3.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和向量的加减运算可得:在BEF ∆中,12EB EF FB EF AB =+=+,同理12FC FE EC FE AC =+=+,则11111()()()()22222EB FC EF AB FE AC AB AC AB AC AD+=+++=+=+=. 考点:向量的运算 4.D【解析】解:因为A.若向量AB 与CD 是共线向量,则A,B,C,D四点共线;可能构成四边形。
B .单位向量都相等;方向不一样。
C.共线的向量,若起点不同,则终点一定不同;不一定。
D.模为0的向量的方向是不确定的,成立 5.C 【解析】对于A,单位向量模长都为1,但方向不确定,所以不一定相等;对于B ,若0=b ,此时若a 与b 共线,b 与c 共线,但a 与c 不一定共线; 对于C,若|-a b |=|a +b |,则两边平方,化简可得0=⋅b a ,C 正确; 对于D ,若a 与b 都是单位向量,θcos 11⨯⨯=⋅. 6.C【解析】解:因为非零向量b a 与反向,所以则有根据向量的加法法则可知,||||||-=+,选C. 7.C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BA CB CD CA DC DA +-=+=,故选:B.考点:向量加减混合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8.B【解析】解:因为四边形ABCD 中,有DC =21AB ,且|AD |=|BC |,,因此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为等腰梯形,选B 9.B【解析】试题分析:由向量加法法则得()12BE BA BC =+,()12CF CB CA =+,因此()12EB FC BA BC +=-+ ()12CB CA -+()()1112222BA CA AB AC AD AD =-+=+=⋅=,故答案为B . 考点:向量加法法则的应用. 10.A 【解析】∵+=2,∴﹣=﹣,∴=, ∴﹣=, ∴+=故选A. 11.D 【解析】试题分析:点M 是ABC ∆的重心,所以有F 点是中点,1132MF CF CM ==2MA MB MF +=24MA MB MC MF CM MF ∴+-=+=考点:向量的加减法点评:向量的加减法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加法:将两向量首尾相接由起点指向中点;减法:将两向量起点放在一起,连接终点,方向指向被减向量 12.A 【解析】试题分析:()OB OC OA BC OA AC OA OC -+=+=+=33,所以2123-=. 考点:向量的三角形法则. 13.C 【解析】试题分析:取A C的中点E ,连接M E,NE,则()1111=2222MN ME EN BC AD AC AB AD +=+=-+=1()2a b c -++. 考点:向量的加减运算;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