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水质物联网监测管理系统范文
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水质实时监测系统

h t t p : / / w ww . c - S — a . o r g . c n
计 算 机 系 统 应 用
基于物联 网的水产养殖水质实时监测系统①
曾宝 国, 刘 美岑
( 四川信 息职 业技术学院, 广元 6 2 8 0 1 7 )
摘
要:为了实现 水产 养殖水质的实时监测 和信息化管控,以 Z i g B e e 、G P RS 、智 能水质监测传感器等物联 网核
Re a l - T i me Wa t e r Qu a l i t y o f Aq u a c u l t u r e Mo n i t o r i n g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t h e I n t e r n e t o f T h i n g s
报存 储 到服 务 器,并可 在养 殖 户家 用 电脑 或平 板 电
1 功 能需 求 分 析
在水产养殖 的过程 中,不适宜 的水环境将导致鱼类 发病率升高,甚至影响鱼类 的存活. 衡量养殖水质好坏 的指标主要有: 温度 、 P H值( 酸碱度) 、 D O ( 溶氧量) 等. 不 同鱼类对水温的要求不同,以鲢 、鳙、草 、鲤、团头鲂 等温水鱼类为例, 适宜生活的水温为 2 0 ℃~3 O ℃、 P H值 为7 . 5  ̄8 . 5 、溶氧值为 3毫克/ 升以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技术为手段,设计 了一套水产养殖水质实 时监测系统,能实时采集水产养殖用水 的水位 、溶解氧 、P H 值 、温
度 、视频等参数,并进 行分析 、展示和 反馈控制,从而 解决了水产养殖业水质 实时监测和 管理 问题.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质监 测; Z i g B e e ; G P R S
简析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监控系统

简析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监控系统
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各个行业带来了创新的机遇,水产养殖行业也不例外。
基于物
联网的水产养殖监控系统,利用传感器、智能控制、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水质、鱼体、水位等重要参数进行实时监控,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率,保障水产养殖的安全
与可持续发展。
首先,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监控系统中运用了多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等,不仅可精确测量养殖水域的各项指标,还可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与中心控
制系统的实时数据传输,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同时,系统可根据养殖物种的需求,调节
水质参数,确保养殖水域的水质平衡,防止水质污染。
其次,水产养殖监控系统还可利用智能识别技术,对养殖动态进行监控。
通过智能识
别系统,可实现对养殖物种、数量、成长状态等信息的快速捕捉,及时发现养殖异常,保
障鱼类健康成长。
而且,养殖场的管理人员也可随时获取相关数据,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掌握养殖概况,为管理养殖场提供有力保障。
再次,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监控系统经常用于养殖水位监控和控制。
系统可通过水位传
感器实时监测和记录水位数据,设计可自动控制水位,解决养殖场灌溉、水肥配比等问题,实现节水增产效果。
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监控系统设计

(3)增强水产品品质:通过监控系统对水质的精细管理,有助于提高水产 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为验证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监控系统的可行性和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 实验。实验中,我们将系统安装在一个大型淡水鱼养殖场,对水温、pH值、溶解 氧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通过一个养殖周期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监 测水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同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提示,有效提高了养殖户的管 理效率和鱼产量。
数据传输方面,需要优化数据传输协议以提高通信效率和稳定性。可以采用 Zigbee、WiFi或4G/5G等无线通信技术,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功能特点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具有以下功能特点:
1、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水质、温度、溶氧量等关键参数,以及养 殖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参数,为养殖提供准确的环境数据。
参考内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正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为行业的智能化、 高效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中,水产养殖业也不例外。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存 在着管理效率低下、水质监控困难、疾病预防控制不足等问题,而基于物联网的 水产养殖智能化监控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开启新 的篇章。
4、应用领域和优势
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监控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水产养殖场,如湖泊、水 库、海洋等。系统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实时监控水环境参数,有助于养殖户及时调整养 殖方案,提高水产品产量。
(2)降低成本:系统可减少人工监测的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同时通 过对水质的实时监控,可减少因水质问题导致的损失。
水产养殖监控系统设计
1、架构和功能
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监控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无线传输设备 和云平台组成。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实时监测水环境参数、数据存储与分析、报 警提示等。
水产养殖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水产养殖水质自动监测系统The water quality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used in aquaculture分析、概述Analysis and Overview就水产养殖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To carry on an analysis of the aquacultural situation and to propose solutions现状分析Status Analysis水质监测是保证健康养殖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监测养殖水体温度、DO(溶解氧)、pH、深度、电导率(盐度)、浊度、叶绿素、氨氮等对水产品生长有重大影响的水质参数,根据需要进行水质调节,为水产品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
目前大多数的水产养殖业基本上仍采用人工取样、化学分析的监测方式,耗时费力、精度不高、即时性差,并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一些企业配备了便携式水质监测仪或水质在线监测仪,但由于技术和产品不过关,价格昂贵且维护成本高。
随着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模式的推广,目前水产养殖业迫切需要高精度、高稳定性和可靠性、低成本、适合水产养殖模式水质监测设备和远程无线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is the key link to ensure healthy aquaculture. It is intended for monitoring the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including aquatic water temperature, DO, PH, depth, conductivity (salinity), turbidity, chlorophyll, ammonia nitrogen and so on, which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of aquatic products, taking water quality regulation as needed and providing the best growing environment for the aquatic products. Until now, most of the aquaculture industries are basically still using the monitoring ways of manual sampling and chemical analysis, which is time-consuming and laboursome, lack of accuracy, bad in immediacy and also require for professionals to operate it. Some companies are equipped with portable water quality monitor or onlinemonitor, but due to unqualified techniques and products, it’s expensive and costs too much to maintain. With the promotion of intensive and factory aquaculture model, the aquaculture industry cries for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equipment and long-distance and wireless water quality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which are high in accuracy,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low in cost, and suitable for aquaculture system.系统架构拓扑图The topological graph of system architecture远程无线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主要由智能水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无线传感网)、网关/控制器、软件系统、视频监控和监控中心组成。
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尝试按照通过物联网(IoT)实现水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的格式撰写文章:标题: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物联网(IoT)在各个领域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介绍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并阐述其在水产养殖行业中的潜在优势和发展前景。
1. 引言水产养殖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养殖方式存在着监控困难、人力成本高、环境调控不灵活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物联网技术为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2. 系统构成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主要由传感器节点、数据传输网络、云平台和终端设备组成。
2.1 传感器节点:通过温度、湿度、水质等传感器感知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数据传输网络。
2.2 数据传输网络:将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云平台,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有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和蓝牙等。
2.3 云平台:接收传感器节点上传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提供实时监控和预警功能。
2.4 终端设备: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实时查看监控数据、控制环境参数。
3. 工作原理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工作流程如下:3.1 传感器感知:传感器节点通过感知环境参数,例如温度、湿度、氧浓度等,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
3.2 数据存储和处理:云平台接收传感器上传的数据,并进行存储和处理。
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环境参数的变化,并根据预设条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3.3 数据展示和控制: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终端设备访问云平台,实时查看水产养殖环境的监控数据,并进行远程控制,例如调节水温、湿度等环境参数。
3.4 预警和报告:系统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异常预警,并及时发送报警信息给用户。
同时,系统也可以生成环境参数变化的报告,用于数据分析和决策参考。
4. 潜在优势和发展前景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具有以下优势:4.1 实时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并及时进行调控,减少生产风险。
简析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监控系统

简析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监控系统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监控系统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系统可以通过智能传感器、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养殖环境和养殖过程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和收益。
智能传感器是物联网水产养殖监控系统的基础,其可以实时采集和传输养殖环境的温度、湿度、氧气含量、酸碱度等参数,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数据中心或养殖户。
借助于云计算技术,系统能够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测和决策。
水产养殖监控系统可以通过监测水质变化、温度波动、水流速度等因素,对养殖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例如在养殖水域内选择合适的水深和水温可以促进水产物的生长,同时也可以防止水暴、病毒感染等因素的发生和扩散。
数据中心可以通过分类和分析不同养殖区域、不同时间段的数据,为养殖户提供详细的监测报告,帮助其快速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除了智能传感器和云计算,物联网水产养殖监控系统还可以应用无人机、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手段进一步实现突出的效果。
例如无人机可以通过载荷传输和智能识别技术,来监测养殖区域的水体状况、测定水深、检测鱼儿数量和品种等。
机器学习则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建立模型并预测未来的养殖趋势,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养殖方案。
总的来说,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监控系统是一种高效且节能的养殖管理方式,可以帮助养殖户掌握养殖环境的变化,及时监测水产物健康情况,提高养殖效率和收益,并促进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针对人手不足,饲养控制模糊等突出的问题,最大限度的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存活率,和养殖户的收益,在水产养殖加入更多的科技元素,我们开发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水产养殖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传感器节点、协调器节点、WIFI、服务器以及监测后台组成,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标签:水产养殖;zigbee;物联网;传感器网络智能水产养殖最终是希望能够为一线的渔户提供一个简单、直观、高效的监测和管理系统,系统核心目标在于对鱼塘中与鱼类生长密切相关的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当终端设备监测到鱼塘的环境参数偏离了鱼类的最佳生长要素时,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可下达控制命令,自动打开或关闭相应的环境调节,从而使水产养殖环境参数恢复正常,达到增加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从而实现水产养殖的信息化。
1 水产养殖终端的设计与实现基于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水产养殖监控终端的设计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模块是传感器节点,使用温度、浑浊度、PH、水位等传感器来采集鱼塘环境中的数据;第二部分是协调器节点,使用Arduino UNO单片机作为监测终端的处理器,接收并处理数据;第三部分是WIFI,使用WIFI模块与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第四部分是服务器部分,负责执行管理者的调节指令。
第五部分是监测后台,负责对主控cpu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在移动端[1]。
2 水产养殖设备的特点水产养殖环境的关键参数中有水中的温度、水位的高度、水中的PH值、水中的浊度大小等,而这些信息我们用手也摸不到,眼睛也看不到,只有通过无线传感器技术,将这些数据进行收集,所以需要通过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养殖的环境中去是很有必要的。
本系统的设计主要是监测水产养殖的环境的变化状态,同时控制环境的变化,使其适合水产品的生长。
而水产养殖的养殖环境的面积是很大的。
所以采用了无线传输网络的方式,在传感器节点采集环境的参数时通过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自动组网进行传递到这个网络的“协调器”中,在通过串口WI-FI技术将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器,在远程使用监测中心时就可以通过云服务器读取到数据,養殖人员便可以及时的实时的对养殖环境进行监控、调节水产养殖的各个环境的参数变量,可以大大的减少了养殖者的人力精力的投入,并可以对采集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有效的预防可能会发生的各种病情,从而实现了成本低廉,收入高的优点[2]。
浅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渔业管理系统设计的论文(共11篇)

浅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渔业管理系统设计的论文(共11篇)篇1:浅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渔业管理系统设计的论文浅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渔业管理系统设计的论文本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优势,对传统渔业管理中的水温测量、氧浓度检测、pH 值测量以及网箱监控等管理过程进行智能系统设计。
1 系统结构系统结构自底向上依次包括监控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数据通信网络、数据库及Web 客户端等。
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的优势,采用适合渔业实践的各类传感器、控制设备对各种养殖参数进行精确的、实时的检测及控制。
系统利用传感器网络路由管理协议,进行各类监控单元的自适应组网,以及渔业管理子网络内部的数据互联。
在人工交互方面,系统利用GIS 技术,可以将管理过程做到高度可视化。
系统实时显示各个渔业管理子网络的地理信息,以及网络内部监控单元的相关数据。
同时,系统利用B/ S 网络结构,允许管理人员登陆Web 页面进行远程控制。
2 系统设计2.1 渔业管理子网络:渔业管理子网络作为独立工作的局域网,通过一个数据传输单元按照星形拓展结构进行网络组织,通信方式采用ZigBee技术。
ZigBee 技术是稳定的点对点通信方式,有效传输距离为2km,单个区域的覆盖面积理论为12km2,因此,完全能够满足传感器子网络的通信需求。
渔业管理子网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功能的监控单元:GPS定位单元,ZigBee 通信单元、传感器单元(包括:水温测量单元、氧浓度检测单元、pH 值测量单元、网箱监控单元等)。
数据传输单元负责渔业管理系统路由协议管理,完成与上层数据库及Web 客户端进行有效数据互联。
2.2 渔业管理系统路由管理协议:在无线局域网络路由管理的应用中,普遍采用“多跳”的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
该方式将每个子网络分成sensor 节点、sink 节点、manager 节点三个层级,分别负责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汇总与存储、指令数据与数据库的交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养殖水质物联网监测管理系统
鱼类养殖水质监测管理系统
鱼
类
养
殖
水
质
监
测
管
理
系
统
设计单位:广州莱安智能化系统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建中路11号103
欢迎来电索取详细方案或来电洽谈机房、机房监控、机房建设、楼宇智能化等各类机房设备业务,免费提供设计方案,价格实惠
目录:
一、鱼类养殖管理监测系统背景 (4)
二、鱼类养殖管理监测系统概述 (4)
三、建设鱼类养殖水质监测系统目的 (4)
四、鱼类养殖水质监测管理系统构成 (5)
五、鱼类养殖水质监测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5)
六、信息化水产养殖系统的优点 (6)
七、水产养殖智能检测系统 (7)
八、鱼类养殖中需要监测的几个方面 (10)
九、鱼类养殖需要的环境 (11)
一、鱼类养殖管理监测系统背景
由于鱼塘的地理位置偏僻,经常出现一些偷钓、偷捕的情况,甚至出现了不少鱼塘遭到投毒的恶意事件,不但给鱼塘养殖户带来的重大损失,而且对当地治安管理来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鱼类养殖已经是十分普遍的养殖项目,但因其肉类鲜美,营养丰富,种类繁多,养鱼业不但没被众多水产养殖业淘汰,反而呈现出发展上升的态势。
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很多珍惜鱼类濒临灭绝,如:娃娃鱼、中华鲟鱼……人工养殖渔业不但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做法,更是保存物种多样性的最佳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联网养殖的出现,传统的养殖模式开始向这一新型养殖方式靠拢。
物联网采用无线传感技术、网络化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对养殖环境、水质、鱼类生长状况、药物使用、废水处理等进行全方位管理、监测,具有数据实时采集分析、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