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主要人物及事迹

合集下载

《红岩》知识点全

《红岩》知识点全

《红岩》知识点全《红岩》是一部以中国抗日战争背景为故事背景的小说,作者是巫宁坤。

小说通过描写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发生的一系列英雄事迹,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敌人入侵时的坚决抵抗和不屈精神。

本文将详细介绍与《红岩》相关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以及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一、人物介绍1. 杨子荣:小说的主人公之一,是一个聪明、乐观、勇敢的青年学生。

他积极参与抗日斗争,最终牺牲在革命斗争中。

2. 白石头:杨子荣的好友,同样是一个有爱国情怀的学生。

他与杨子荣一起投身于抗日战斗,坚决捍卫祖国的尊严。

3. 苏小姐:杨子荣的未婚妻,是一个热爱艺术的女性。

她为了抗日事业放弃了自己的幸福,选择投身于战斗中。

4. 杨母:杨子荣的母亲,她是一个坚强的妇女。

面对儿子的牺牲,她没有崩溃,而是坚定地支持抗战斗争。

二、故事情节《红岩》以杨子荣的成长为主线,描绘了他从一个懵懂的学生到一个英勇的抗日斗士的转变过程。

小说通过一系列抗战事件,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背水一战中的顽强抵抗和反抗精神。

首先,小说描写了杨子荣和白石头的大学生活。

他们在学校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从而认识到中国社会的不公和压迫。

然后,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杨子荣和白石头决定参军入伍,为祖国抗击侵略者。

他们在军队中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战士。

接下来,杨子荣和白石头分别回到了家乡四川,开始了艰苦的游击战。

他们组织起了抵抗日军的游击队,并与当地的民众一起进行抗日斗争。

最后,在一次战斗中,杨子荣为了掩护战友的撤退,英勇牺牲。

他的牺牲激励了更多的人民加入到抗日斗争中。

三、小说的主题和意义1. 爱国主义:《红岩》通过主人公杨子荣和其他人物的形象塑造,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小说通过展现爱国情怀,激励读者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2. 革命精神:小说中的人物无论是杨子荣、白石头还是其他角色,都拥有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他们在抗战中牺牲,在革命事业中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体现了中国人民为了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拼搏奋斗的意志。

红岩主要人物事迹整理(海淀区统考专用)

红岩主要人物事迹整理(海淀区统考专用)
6
421后
渣滓洞
伪装进步记者套取地下党信息
7
渣滓洞
假装记者鼓励进步同学唱啦啦词
8
渣滓洞
被共产党识破身份后被徐鹏飞杀死
特务机关
被严刑拷打,但仍不说出实情
7
特务机关
写成《我的自白书》
8
中美合作所
在被注射药物,凭顽强的意志不说出党的秘密
9
白公馆
秘密出《挺进报》
10
白公馆
和华子良、齐晓轩开秘密会议
11
白公馆
被敌人处死
五、刘思扬
序号
时间
地点
事件
1
成为书店联络站的担保人
2
1948
家里
负责《挺进报》的收听工作3家里被甫志高出卖被捕
15
白公馆
被徐鹏飞秘密杀害
三、江姐
序号
时间
地点
事件
1
进行秘密地下工作
2
带领成岗进行工作;担任《挺进报》刻钢板工作
3
重庆
和华为到华蓥山工作
4
江边
和甫志高谈话,纠正甫志高的思想错误
5
城门口
发现丈夫的头挂在城楼上
6
华蓥山
被甫志高出卖被捕
7
被捕时掩护华为逃跑
8
渣滓洞
被敌人用竹签钉手指
9
渣滓洞
给其他同志写信
10
4
特务机关
被假枪毙,临危不惧
5
渣滓洞
和余新江等绝食抗议,为龙光华开追悼会
6
渣滓洞
被假释放
7
家里
识破郑克昌假扮共产党骗取情报的诡计
8
白公馆
取得成岗信任
9

《红岩》中的英雄人物事迹简短概括

《红岩》中的英雄人物事迹简短概括

《红岩》中的英雄人物事迹简短概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炼成的,无惧枪林弹雨,英勇斗敌、舍己为人的许云峰,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的江姐......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接过革命先辈手中的旗帜,让红岩精神,世世代代,永放光芒。

下面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红岩》中的英雄人物事迹简短概括,方便大家学习。

1、江姐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人,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共产党追认的女烈士。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任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

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

1948年,彭咏梧在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任上战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

2、许云峰1938年5月,许云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刊物《青年生活》的编辑和发行工作。

1939年春,许云峰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

1940年,调任重庆新市区区委书记,在他的组织发动下,新市区党的工作有了很大起色。

3、刘思扬:刘思扬,小说《红岩》中的人物,1927年8月9日出生于安徽,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他却投身革命,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财,为信仰劳碌奔波。

刘思扬以真实人物刘国志为原型,他是革命者中一面别样的旗帜,他是知识分子中的楷模。

4、小萝卜头:(宋振中)宋振中(1941-1949年9月6日) ,乳名森森,别名小萝卜头,江苏邳县(今江苏省邳州市)人,为宋绮云和徐林侠的幼子。

1949年9月6日,宋振中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歌乐山下的松林坡,年仅8岁,为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

重庆解放后,宋振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江苏省邳州市八路镇建有"小萝卜头'纪念馆。

5、齐晓轩白公馆党组织负责人,平时学习成岗的笔迹以防万一,在胡浩被冤枉时挺身而出,领导越狱,为了掩护战友自甘成为靶子,吸引敌人火力,最后牺牲。

(完整版)红岩故事梗概及人物介绍

(完整版)红岩故事梗概及人物介绍

《红岩》主要内容及人物介绍主要内容: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

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

一天,区委书记江姐要去华蓥山根据地,甫志高到码头为江姐送行,江姐嘱咐他要注意隐蔽,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

江姐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

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强忍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

甫志高又自作主张吸收一名叫郑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许云峰知道情况后大吃一惊,几经分析发现郑克昌形迹可疑,便让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

甫志高却根本不听劝告,反认为许云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绩,结果被捕并成了可耻的叛徒。

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和刘思扬等人很快相继被捕。

特务头子徐鹏飞得意忘形,妄图借此将重庆地下党一网打尽。

然而,他使尽各种伎俩,都没能从许云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东西。

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口供,疯狂地折磨政治犯。

他们给犯人食用霉烂的食物,而且在炎热的夏天限制饮水数量,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

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狱中难友乘放风时在墙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护泉水的斗争中,龙光华英勇牺牲,全狱难友绝食抗议敌人的暴行,敌人不得不妥协让步。

叛徒甫志高带领特务窜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关押在渣滓洞里。

在狱中,她受尽了折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

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秋去冬来,转眼到了年底。

全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国民党当局在受到沉重打击后开始放出和谈空气。

阴历年三十,渣滓洞全体难友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联欢会。

更令人高兴的是,地下党派人与他们取得了联系。

敌人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假意释放了一些政治犯,来自资本家家庭的共产党员刘思扬是其中之一。

《红岩》的主要人物及事迹

《红岩》的主要人物及事迹

《红岩》的主要人物及事迹说起《红岩》这本经典小说,那可真是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啊。

里面的人物个个都是铁骨铮铮的硬汉,事迹让人感慨万千。

首先得说说江姐,江雪琴,那可是位了不起的女中豪杰。

她不仅长得漂亮,关键是心比天高,志比海深。

江姐在革命斗争中,那可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她被捕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愣是一声不吭,硬是把牙咬得咯咯响,就是不吐半个字。

敌人用竹签扎她的手指,想着用这招来逼她招供,可江姐呢,疼得满头是汗,可眼里却闪烁着不屈的光芒,嘴里还喊着:“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句话,至今读起来都让人热血沸腾,心里头那个敬佩劲儿,别提了!再来说说许云峰,那可是条响当当的汉子。

他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多次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化险为夷。

记得有一次,他被敌人抓住,关进了阴森恐怖的地牢里。

那地牢暗无天日,阴森森的,一般人进去都得吓得腿软。

可许云峰呢,硬是挺直了腰杆,脸上毫无惧色。

他在地牢里,还想方设法地给狱友们传递消息,鼓舞大家的斗志。

这种精神,真是让人打心底里佩服。

还有华子良,这家伙可是个“疯子”。

他整天疯疯癫癫的,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走起路来东倒西歪,嘴里还哼哼唧唧的。

不知情的人,还真以为他是个疯子呢。

可实际上,他这是装的,是为了麻痹敌人,好找机会为革命做贡献。

他这一装,就是好多年,直到最后成功地把敌人给耍得团团转,为革命立下了大功。

你说,这家伙是不是聪明绝顶,让人不得不服?当然,还有陈然、成岗这些英雄,他们的事迹也是感人至深。

陈然在狱中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我的“自白”书》,里面那句“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真是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成岗呢,他在敌人的酷刑下,也是宁死不屈,硬是把党的机密保护得严严实实的。

这些英雄们,他们的精神真是比山高,比海深,让人永远铭记在心。

说起《红岩》里的这些人物,那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他们的事迹,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他们那种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就像一股股强大的力量,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关于《红岩》人物形象特点及具体事例

关于《红岩》人物形象特点及具体事例

关于《红岩》人物形象特点及具体事例《红岩》是一部反映中国革命的重要题材之一的文艺作品,小说中所呈现的人物形象非常生动、鲜明,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能够让读者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心理状态和命运历程,还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体会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以及社会和政治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小说中几位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探讨其形象特点及具体事例。

一、谢若水——毅力与坚定的代表谢若水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之一,他是革命的先驱者,也是红岩精神的代表。

他在大家眼中是一个信仰坚定、志存高远、不甘受辱的革命者,可以说,谢若水的形象展现了中国革命者对于自由、平等、正义的不懈追求和反抗精神。

首先,谢若水是一个奋斗不息,不屈不挠的代表。

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参加革命斗争中,他都展现出了超越常人、不屈不挠的品质。

例如,在小说开头,因为杨立新的嘲讽,谢若水曾一度沉寂,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信仰和理想。

后来,在与杨立新的决斗中,谢若水一步步展示出坚强的意志,并最终打败了杨立新,展现出了他的毅力和坚定。

其次,谢若水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代表。

在革命斗争中,他面对种种困难,从未妥协,总是用乐观和豁达的心态面对路上的艰辛。

比如,在红旗湖三次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谢若水总是第一个嗅到了危险并及时采取行动,与同伴一同逃脱。

尤其是在游击队战斗遭遇失败的情况下,谢若水不仅将失败看作是胜利的一部分,还对战友进行了鼓舞,士气大振,最终在红旗湖上演出英勇抗击敌人的战斗。

二、龚道安——困难中的明星龚道安是小说中的另一位主人公,他是一名小学教师,他的精神故事中蕴含着红岩人们开创革命历程的不屈不挠。

首先,龚道安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代表。

他在加入革命以前是一名小学老师,他对于困难的面对和奋斗展现出了非常坚韧的性格。

比如,当他到红岩参加革命后,他受到各种困难的挑战,包括环境的恶劣,食物的缺乏和生存的难度,他从未因此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一直不断地寻找机会,在各种困境中寻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并最终成为了红岩的教育工作者和工作人员。

中考语文复习:《红岩》知识点归纳

中考语文复习:《红岩》知识点归纳

中考语文复习:《红岩》知识点归纳
《红岩》是一部反映抗日战争年代中国领导的游击战争的小说。

它以岷山游击队的活动为背景,描写了员钱百万在游击队中坚定、
勇敢斗争的故事。

下面是《红岩》的知识点归纳:
1. 人物形象
- 钱百万:小说主人公,坚定的员和抗日斗士。

- 黄三姐:钱百万的恋人,后来成为游击队员。

- 老拱:岷山游击队队长。

- 柳云龙:叛徒,出卖了钱百万等游击队员,最后被处决。

2. 主要情节
- 钱百万投身于革命,成为员。

- 钱百万加入岷山游击队,同游击队员一起斗争。

- 钱百万等游击队员被柳云龙出卖,遭到围剿。

- 钱百万等游击队员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不断前进,最终击退
了敌人。

- 钱百万等游击队员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3. 代表意义
- 《红岩》描写了中国领导下的游击战争,弘扬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光荣传统。

- 他们的革命理想和,以及他们为之奋斗的精神风貌,树立了青少年崇高的志向和追求,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英勇奋斗。

以上就是《红岩》的知识点归纳。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复并掌握相关的考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详细内容请以教材为准。

)。

红岩13个主要人物及事件介绍

红岩13个主要人物及事件介绍

红岩13个主要人物及事件介绍
1. 张亮:红岩创始人之一,参与了红岩创始的筹备工作,并在红岩的发展过程中担任重要职务。

2. 张洪武:红岩创始人之一,曾任红岩的总指挥,领导了红岩的抗战斗争。

3. 邓颖超:红岩创始人之一,曾任红岩的总政委,是红岩中的政治骨干。

4. 谢晋元:红岩创始人之一,是红岩中的组织骨干,负责组织红岩的各项活动。

5. 刘伯承:红岩创始人之一,曾任红岩的作战指导员,领导了红岩的军事行动。

6. 陈毅:红岩创始人之一,曾任红岩的总后勤部长,负责红岩的后勤保障工作。

7. 王若飞:红岩创始人之一,是红岩中的军事骨干,领导了红岩的军事训练和战斗行动。

8. 红岩会议:红岩会议是红岩创始人在重庆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讨论了红岩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9. 麻痹战术:红岩采用的一种战术,即利用敌人的麻痹和漏洞进行
袭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10. 红岩宣言:红岩创始人发表的一份宣言,宣布了红岩的成立和抗战的目标。

11. 红岩报:红岩创办的一份地下报纸,宣传红岩的理念和抗战的信息。

12. 红岩歌:红岩的一首抗战歌曲,成为了红岩的代表歌曲。

13. 红岩精神:红岩创始人及其参与者体现的一种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抗战精神,激励着整个中国人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岩主要人物及事迹篇一:红岩人物介绍文在所有的书中,《红岩》是最能够反映我国解放之前的情况的书了。

复杂而易懂的情节,更为这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增加了几分色彩。

故事是以革命老区重庆红岩村附近的地下党和叛徒、特务、国名党作斗争的事迹为主线,来描述共产党是通过如何艰苦的革命斗争从而换来现在幸福的生活的。

故事中的革命正面人物--江姐、许云峰、刘思扬、成岗等,都是意志坚定,勇敢而不鲁莽,为了革命不怕受苦受累的老实淳朴的人物;而反面的特务、叛徒--甫志刚、郑克昌之类,都是老奸巨猾心术不正狗仗人势的人物。

看过这本书的人,没有人不被共产党员们在国民党质问下的坚定态度而感动;看过这本书的人,没有人不被虽在监狱里却顽强为革命作斗争的伟大精神而触动;看过这本书的人,没有人不被书中精彩的内容、曲折的故事而大为震撼~篇二:红岩故事反映的主题及主要任务评价《红岩》一、故事反映的主题红岩,这一史诗般的称号,是重庆的光荣象征。

《红岩》这一神品般的小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最高度的概括。

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我们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红岩》小说中的很多素材都是取自真人真事。

我们不能否认,艺术的东西有些可能要比生活的真实更完美一些,但当真实地接触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史实材料时,不能不承认没有夸大的真实很多时候要比加工过的艺术更具冲击力量。

二、对文中主要人物的评价江姐江姐是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员。

她稳重精细安详深沉坚强,处处表现出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深受同志们的爱戴。

就义前,她从容地向同志们告别,庄严地实践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这一人物是无产阶级真善美的化身。

许云峰许云峰是一个工人出身,长期从事地下党工运领导工作,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党的领导人形象。

果断,沉着冷静,有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机智。

以顽强的意志在潮湿阴森的地窖里用手指挖通了石壁,把越狱的通道留给了同志们。

自己则带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从容就义。

成岗成岗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编辑、印刷和发行工作,在工作间被捕,关押于渣滓洞、白公馆看守所,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坚持自己的气节,在狱中坚持出版《挺进报》。

后被枪杀。

刘思扬刘思扬是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他却投身革命,为信仰劳碌奔波。

是知识分子中的楷模。

他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坚定的革命信仰,至死没有玷污党的荣誉。

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在敌人的监狱里长大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

6岁时在黄将军的帮助下学习。

学习非常刻苦,记忆力很强,,非常尊敬老师,经常帮助大人做秘密工作。

遇害时不满9岁但在监狱中关了八年。

甫志高甫志高原为重庆地下党员,后因被捕不堪严刑拷打而叛变,交出了许云峰、江雪琴等人对地下党网络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是贪图享乐,没有革命精神的典型。

华子良华子良,潜伏最深的共产党员,忍辱负重、忠贞不屈。

因装疯卖傻而被特务称为“疯老头”,被关押在白公馆。

特务对他比较放心,常让他去磁器口卖菜。

得知“提前分批密裁”的罪恶计划后逃到了解放区,为越狱的计划作了巨大的贡献。

篇三:2021感动中国人物及事迹吴锦泉--高节卓不群【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

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

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

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人物事迹】2021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2021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自2021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

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张宝艳--秦艳友阳春布德泽【颁奖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

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

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

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人物事迹】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

2021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

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

2021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

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21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郎平--雄心志四海【颁奖词】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

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

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

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人物事迹】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中美巅峰对决,身高1米84的中国女排主攻手郎平击溃了美国女排的防线,帮助中国女排登上了冠军的宝座,赛后诞生了一个流行词——“铁榔头”。

“铁榔头”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第一次是1995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际,她毅然归国,担任女排主帅,累倒在工作当中;第二次是2021年中国女排伦敦奥运会被日本队淘汰,2021年同年龄队友陈招娣撒手人寰,这一系列的悲痛触动了郎平内心深处的女排情结,于是她冒着“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的风险再次走马上任,仅仅一年半时间,郎平就带领中国队于2021年时隔16年重返世锦赛决赛舞台,最终夺得亚军,并于2021年重夺世界杯冠军。

30年来,从担任主攻手时的“五连冠”到任教练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铁榔头”似乎已经是奇迹的代名词。

屠呦呦--春草鹿呦呦【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人物事迹】2021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

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

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

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

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

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阎肃--弦歌感人肠【颁奖词】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

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

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

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人物事迹】《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团结就是力量》……这些被置于艺术殿堂宝座的艺术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之手。

1950年,20岁的阎肃来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

自那时起,阎肃就常常跑基层,慰问广大官兵,把官兵们的生活点滴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连队的马扎上完成的。

为了创作歌剧《江姐》,阎肃来到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反铐双手,戴上脚镣,并坐上老虎凳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

2021年2月12日与世长辞,阎肃的夫人说,昏迷期间,阎肃只有听到自己写的歌时才有反应,甚至会流泪。

在阎肃心中,他的作品里饱含着的对兵、对民的深情,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即使昏迷,也依旧共鸣不绝。

他永远是一个兵,一个人民的优秀子弟兵。

徐立平--大国多良材【颁奖词】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

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

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

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人物事迹】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

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

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

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

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

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

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

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莫振高--化作光明烛【颁奖词】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

你走了,你没有离开。

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

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

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人物事迹】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

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

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

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

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

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