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传感器(大学物理)

合集下载

西安科技大学电阻压力传感器物理实验报告

西安科技大学电阻压力传感器物理实验报告

西安科技大学电阻压力传感器物理实验报告西安科技大学电阻压力传感器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的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在单晶硅的基片上扩散出P 型或N 型电阻条,接成电桥。

在压力作用下根据半导体的压阻效应,基片产生应力,电阻条的电阻率产生很大变化,引起电阻的变化,我们把这一变化引入测量电路,则其输出电压的变化反映了所受到的压力变化。

三、实验器材主机箱、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实验模板、引压胶管。

四、实验步骤1、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实验模板的支架上,根据图4-1 连接管路和电路(主机箱内的气源部分,压缩泵、贮气箱、流量计已接好)。

引压胶管一端插入主机箱面板上气源的快速接口中(注意管子拆卸时请用双指按住气源快速接口边缘往内压,则可轻松拉出),另一端口与压力传感器相连。

压力传感器引线为4芯线:1端接地线,2端为U0+,3端接+4V电源,4端为Uo-。

图4-1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压实验安装、接线图2、实验模板上RW2用于调节放大器零位,RW1调节放大器增益。

按图4-1将实验模板的放大器输出V02 接到主机箱电压表的Vin插孔,将主机箱中的显示选择开关拨到2V 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RW1 旋到满度的1/3 位置(即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2圈),仔细调节RW2使主机箱电压表显示为零。

3、合上主机箱上的气源开关,启动压缩泵,逆时针旋转转子流量计下端调压阀的旋钮,此时可看到流量计中的滚珠向上浮起悬于玻璃管中,同时观察气压表和电压表的变化。

4、调节流量计旋钮,使气压表显示某一值,观察电压表显示的数值。

5、仔细地逐步调节流量计旋钮,使压力在2~18KPa之间变化,每上升1KPa 气压分别读取电压表读数,将数值列于表4-1。

表4-1P(KPa)2345678910Vo(p-p)P(KPa)1112131415161718Vo(p-p)6、画出实验曲线计算本系统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大学传感器试题及答案

大学传感器试题及答案

大学传感器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常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A. 模拟信号B. 数字信号C. 既不是模拟信号也不是数字信号D. 无法确定答案:A2. 温度传感器通常用于测量物体的什么物理量?A. 压力B. 温度C. 湿度D. 速度答案:B3. 下列哪种传感器不是基于光电效应工作的?A. 光电二极管B. 光电三极管C. 热电偶D. 光电倍增管答案:C4. 应变片通常用于测量物体的哪种物理变化?A. 温度变化B. 压力变化C. 形变D. 湿度变化答案:C5. 霍尔效应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哪种物理量?A. 温度B. 压力C. 磁场D. 速度答案:C6. 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A. 光电效应B. 霍尔效应C. 光纤干涉D. 光纤布拉格光栅答案:C7.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什么?A. 传感器对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B. 传感器对输入信号的响应程度C. 传感器的稳定性D. 传感器的耐用性答案:B8. 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什么?A. 传感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线性关系B. 传感器的灵敏度C. 传感器的稳定性D. 传感器的耐用性答案:A9. 哪种传感器通常用于测量液体的流量?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流量传感器D. 湿度传感器答案:C10.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什么?A. 传感器在静态条件下的性能B. 传感器在动态条件下的性能C. 传感器的稳定性D. 传感器的耐用性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传感器属于物理量传感器?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湿度传感器D. 流量传感器E. 化学传感器答案:A, B, C, D2. 传感器的误差来源可能包括哪些?A. 传感器本身的不准确性B. 环境因素C. 测量方法的不恰当D. 操作人员的失误E. 传感器的老化答案:A, B, C, D, E3. 传感器的分类方式有哪些?A. 按工作原理分类B. 按输出信号类型分类C. 按测量对象分类D. 按使用环境分类E. 按制造材料分类答案:A, B, C, D4.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传感器的性能?A. 温度B. 湿度C. 压力D. 电磁干扰E. 机械振动答案:A, B, C, D, E5. 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包括哪些?A. 标准物质校准B. 比较校准C. 零点校准D. 多点校准E. 自校准答案:A, B, C, D, 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总是线性的。

电阻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实验报告

电阻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实验报告

电阻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实验报告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实验报告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实验报告院系:管理学院姓名:胡阳学号:PB12214074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内容1、自己设法确认各传感器的受力是拉伸还是压缩力,并用图示说明。

2、利用所提供的元件连接单臂电桥,桥电压由万用表给出,记下零点电压。

3、依次增加砝码,测量单臂电桥的m~U定标曲线。

有了定标曲线后,就作成了一台简易的电子秤。

提示:电子秤的量程约2公斤,请勿加载过重的物体,以免损坏应变片。

4、测量待测物体的质量。

5、连接全桥电路,重复1~3步。

6、比较电路的灵敏度。

7、实验总结数据处理:1.单臂,全桥的定标线(一)单臂电桥-52.6-52.7U/mV-52.9-53.0-53.1-53.20100200300400500m/gLinear Regression for Data1_B:Y = A + B * XParameter Value Error------------------------------------------------------------A -53.17155 0.00501B 0.00107 1.65553E-5------------------------------------------------------------ R SD N P------------------------------------------------------------ 0.99952 0.00692 6 0.0001(二)全桥:0.0530.0520.051U/V0.0490.0480100200300400500600m/gLinear Regression for Data1_B:Y = A + B * XParameter Value Error------------------------------------------------------------A 0.05271 2.06453E-5B -7.33992E-6 5.71108E-8------------------------------------------------------------R SD N P-------------------------------------------------------------0.99985 3.02908E-5 7 0.0001------------------------------------------------------------2、待测物体质量,比较两种电路灵敏度:单臂电桥:U= -53.17155 +0.00107 * m ; 待测物体电压:-52.57mV代入式子求得待测物体质量:m=562.20g全桥电路:U=0.05271 +(-7.33992E-6)* m;待测物体电压:0.0493V代入式子求得待测物体质量:m=464.58g单臂电桥S1=0.00107(mV/g)全桥电路S2=0.00734(mV/g)可知S3S2S1,即全桥电路的灵敏度高,单臂电桥的灵敏度低。

压力传感器(大学物理)

压力传感器(大学物理)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应变压力传感器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参数。

2. 了解非电量的转换及测量方法——电桥法。

3. 掌握非平衡电桥的测量技术。

4. 掌握应变压力传感器灵敏度及物体重量的测量。

5. 了解多个应变压力传感器的线性组成、调整与定标。

二、实验原理压力传感器是把一种非电量转换成电信号的传感器。

弹性体在压力(重量)作用下产生形变(应变),导致(按电桥方式联接)粘贴于弹性体中的应变片,产生电阻变化的过程。

压力传感器的主要指标是它的最大载重(压力)、灵敏度、输出输入电阻值、工作电压(激励电压)(VIN)、输出电压(VOUT)范围。

压力传感器是由特殊工艺材料制成的弹性体、电阻应变片、温度补偿电路组成;并采用非平衡电桥方式联接,最后密封在弹性体中。

弹性体:一般由合金材料冶炼制成,加工成S 型、长条形、圆柱型等。

为了产生一定弹性,挖空或部分挖空其内部。

电阻应变片:金属导体的电阻R 与其电阻率ρ、长度L 、截面A 的大小有关。

A LR ρ= (1)导体在承受机械形变过程中,电阻率、长度、截面都要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其电阻变化。

A A L L R R ∆-∆+∆=∆ρρ (2)这样就把所承爱的应力转变成应变,进而转换成电阻的变化。

因此电阻应变片能将弹性体上应力的变化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电阻应变片的结构:电阻应变片一般由基底片、敏感栅、引线及履盖片用粘合剂粘合而成。

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如图1所示:1-敏感栅(金属电阻丝) 2-基底片 3-覆盖层 4-引出线图1 电阻丝应变片结构示意图敏感栅:是感应弹性应变的敏感部分。

敏感栅由直径约0.01~0.05毫米高电阻系数的细丝弯曲成栅状,它实际上是一个电阻元件,是电阻应变片感受构件应变的敏感部分.敏感栅用粘合剂固定在基底片上。

b ×l 称为应变片的使用面积(应变片工作宽度,应变片标距(工作基长)l ),应变片的规格一般以使用面积和电阻值来表示,如3×10平方毫米,350欧姆。

压力传感器特性测量实验的智能化设计

压力传感器特性测量实验的智能化设计

压力传感器特性测量实验的智能化设计贺长伟;刘增良;王宝林;刘桂媛【摘要】The original experimental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the pressure transducer s characteristicshave some problems,such as lowaccuracy,complexity and poor description.Based onsingle chipmicrocomputer and computer analysis, a system for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ssuretransducer is designed.The main circuit consists of precision instrument amplifier AD620,ADC0809,MCS51 SCM and MAX232 etc.By collecting the voltage of non balanced electric bridge andanalyzing the data by computer,characteristic results such as sensitivity,linearity and hysteresis errorwill show up in the computer interface which is compiled by VB.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give higher accuracy and more intuitive characteristic curve.%针对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压力传感器特性测量实验存在测量精确度低、计算复杂、特性描述差等问题,文章基于单片机控制与计算机分析相结合的方案,设计了压力传感器特性测量实验系统。

大学物理空气比热容的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空气比热容的测量实验报告

大物实验报告撰写模板2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在热学中比热容比是一个基本物理量。

过去,由于实验测量手段的原因使得对它的测量误差较大。

现在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使得测量便得简单而准确。

本实验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来测量空气的比热容比。

一、实验目的1. 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

2. 观察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 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理想气体定压摩尔热容量和定体摩尔热容量之间的关系由下式表示R C C v p =- (4-6-1)其中, R 为普适气体常数。

气体的比热容比γ定义为vp C C =γ(4-6-2)气体的比热容比也称气体的绝热系数,它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其值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

测量仪器如图4-6-1所示。

1为进气活塞C 1,2 为放气活塞C 2,3为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4为气体压力传感器探头。

实验时先关闭活塞C 2,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为P 0、室温为T 0的空气经活塞C 1送入贮气瓶B 内,这时瓶内空气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关闭活塞C 1,待瓶内空气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Ⅰ(101,,V T P ),V 1为贮气瓶容积。

然后突然打开阀门C 2,使瓶内空气与周围大气相通,到达状态Ⅱ(),,220V T P 后,迅速关闭活塞C 2。

由于放气过程很短,可认为气体经历了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

绝热膨胀过程应满足下述方程γγ2011V P V P =(4-6-3)在关闭活塞C 2之后,贮气瓶内气体温度将升高,当升到温度T 0时,原气体的状态为Ⅰ(101,,V T P )改变为状态Ⅲ(202,,V T P ),两个状态应满足如下关系:2211V P V P =(4-6-4)由(4-6-3)式和(4-6-4)式,可得)lg /(lg )lg (lg 1210P P P P --=γ (4-6-5)利用(4-6-5)式可以通过测量P 0、P 1和P 2值,求得空气的比热容比γ值。

大学物理实验 题

大学物理实验  题

1、下列不可以直接测量的量有(D)A、长度B、温度C、电流D、重力加速度2、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个物理量时,其符号和绝对值保持不变的是(B)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粗大误差D、相对误差3、精密度是表示测量结果中(A)大小的程度。

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粗大误差D、相对误差4、对实验测量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低C、精密度、准确度都高,精确度才高D、准确度高,精确度一定高5、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量,用统计学方法估算出的是(A)A、A类不确定度B、B类不确定度C、相对不确定度D、总不确定度6、关于随机误差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D)A、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不变B、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其大小的分布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C、随机误差可以被消除D、随机误差由于随机性不可估算7、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B)A、只要仔细认真就可以消除测量误差B、测量误差的定义是测量值和真值之差C、测量误差的定义是算术平均值和真值之差D、测量误差的定义是测量结果和算术平均值之差8、不是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是(A)A、实验态度不认真而产生的误差B、由于人的感官灵敏程度不同C、偶然因素的影响D、周围环境的干扰9、对于评定测量结果正确的说法是(C)A、精密度是表示测量结果中的系统误差的大小B、准确度是表示测量结果中的随机误差的大小C、精确度是对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描述D、精密度高是说明测量仪器的准确度高10、若用天平进行质量的测量,发现天平不等臂则某同学采取的方法合适的是(D)A、换一架天平B、用尺测一下两臂的长度,用杠杆原理计算一下,加以修正C、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中分别进行称衡D、估计一下差值,取反号加到测量结果中即可11、系统误差的来源错误的是(D)A、仪器误差B、理论公式C、测量者心理或生理原因D、人的感官灵敏程度或仪器精密程度有限12、对系统误差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B)A、尽量消除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B、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的方法C、对测量结果加以修正D、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13、按照误差的性质不同,测量误差一般可分为(D)A、绝对误差、人为误差、仪器误差和引入误差B、环境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C、标准误差和算术平均误差D、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14、对一物理量进行等精度多次测量,其算术平均值是(B)A、真值B、最接近真值的值C、误差最大的值D、误差为零的值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多次测量可以减小随机误差B、多次测量可以消除随机误差C、多次测量可以减小系统误差D、多次测量可以消除系统误差16、几位同学关于误差作了如下讨论:甲:误差就是出了差错,只不过是误差可以计算,而差错是日常用语,两者没有质的区别乙:误差和差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误差是无法避免的,而差错是可以避免的。

82 气体压力传感器的特性

82 气体压力传感器的特性
医学物验
大连大学物理系 戚非
实验目的

了解气体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气体压力传感 器的特性。 了解人体心率、血压测量原理,并利用压阻脉搏传感 器测量心率,用自己组装的数字压力表采用柯氏音法 测量人体血压。

实验仪器

FD-HRBP-A压力传感器特性及人体心律血 压试验仪由八部分组成:1.指针式压力表;2、 MPS3100气体压力传感器;3、数字电压表;4、 压阻脉搏传感器;5、智能脉搏计数器;6、血 压袖套和听诊器血压测量装置;7、实验接插 线;8、100ml注射器输入装置
实验仪器示意图
实验原理

非电量测量系统一般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 显示记录三部分组成,他们的关系如图所示, 即通过压力传感器将“非电量”的测量转变为 “电压”测量的电测系统。
MPS3100气体压力传感器电原理图
1、压力是一种非电量的物理量,它可以用指针式气体压力表
来测量,也可以用压力传感器把压力转换成电量,用数字电压 表测量和监控。本仪器所用气体压力传感器为MPS3100,他是 一种压阻原件组成的桥,其原理图如下:
4、实 验 内 容--------注意事项


本实验仪器所用气体压力表为精密微压表, 测量压强范围为全范围的4/5,即32kPa。 微压表的0-4kPa为精度不确定范围,故实 际测量范围为4-32kPa。 实验时压气球只能在测量血压时应用,不 能直接接入进气口。
4、实 验 内 容
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仪器实验前开机5min,待仪器稳定后才能开始做 实验。注意实验时严禁加压超过32kPa。 2、气体压力传感器的特性测量 (1)按照图连接电路图。 (2)测量气体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电压(4-32kPa测8 点)。 (3)画出气体压力传感器的压强P与输出电压U的关 系曲线,计算出气体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U 0 F (伏/千克)
(13)
4.用压力传感器测量任意物体的重量
(1)将一个未知重量的物体放置于加载平台上,测出电压U 0 ,同一物体测量三次求出
平均值U 0 。
(2)物体的重量
W
U 0
1 S
(1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共测三个未知重量的物体,样品由实验室提供或学生自己提供被测物体。
5.测量传感器电源电压 E 与电桥输出电压 U0 的关系,保持加载砝码的质量为 1 千克。
弹性梁受载荷作用而弯曲,梁的上表面受拉,电阻片 R1、R3 亦受拉伸作用电阻增大, 梁的下表面受压,R2、R4 电阻减小。这样外力的作用通过梁的形变而使四个电阻值发生变 化,这就是压力传感器。 应变片可以把应变的变化转换为电阻的变化,为了显示和记录应变的大小,还需把电阻的变 化再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最常用的测量电路为电桥电路。
电桥的输出电压灵敏度为
V0 R VAB = 2R0
V0
S = 2R0
可见,半桥差动电路的输出电压灵敏度比单臂输入时的最大电桥电压灵敏度提高了一倍。 3) 四臂输入时电桥的电压输出特性 若电桥的四个臂均采用可变电阻,即将两个变化量符号相反的可变电阻接入相邻桥臂
内,而将两个变化量符号相同的可变电阻接入相对桥臂内,这样构成的电桥电路称为全桥差 动电路,如图 5 所示。
(1)改变 HC-IPF 压力传感特性测试仪的电源电压,使其由 2.0 伏变至 10.0 伏,每隔
1.0 伏记录一个输出电压值 U0。
(2)作 E-U0 关系曲线,分析是否为线性关系。
6.测出本实验系统的最小分辨重量。
用实验室提供的砝码 1 克至 9 克,由 1 克加载,每加 1 克记录传感器输出电压值 U0。
R
项 R0 ,有
K V0 VAB= (1 K ) 2 (R0 / R)
V0
当 K=1 时,电桥输出电压灵敏度最大;且为 Smax= 4R0 。
2) 双臂差动输入电桥的电压输出特性。
图 4 双臂原理
若在相邻臂内接入两个变化量的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可变电阻,这种电桥电路称为 半桥差动电路,如图 4 所示。 则半桥差动电路输出电压为
电阻应变片: 金属导体的电阻 R 与其电阻率 ρ、长度 L、截面 A 的大小有关。
R L A
(1)
导体在承受机械形变过程中,电阻率、长度、截面都要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其电阻变化。
R L A R LA
(2)
这样就把所承爱的应力转变成应变,进而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因此电阻应变片能将弹性体上
应力的变化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五、实验内容
实验(1) 1.测定单臂输入时电桥的电压输出特性
(1)(1)按实验电路接好测量电路。其中 R1 和 R2 在实验板上为固定电阻,Rx1 和 Rx2 用电阻箱,调节供电电源电压 E0=6.00 伏。
(2)R1=R2=1M,即 K=1;再调节 Rx1= Rx2=10K,即使 UAB=0。但由于电阻箱存在一 定误差,以及接触电阻等因素的影响,此时电桥未必能平衡,即 UAB0;为此需要微调电压 表,使 UAB=0。
七、思考题
1.分析给出本系统的最小分辨重量。 2.分析此种压力传感器是否线性传感元件? 3.设计由四个压力传感器组成的汽车称原理连接图,如何调整称平面各处称重的一致 性。 4.写出此种压力传感器的主要参数及其含义是什么。
一、实验介绍
图 1 实验电路
图 1 是惠斯登电桥的基本电路。电桥是将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参数变化量变换成电 压或电流值的一种电路。电桥电路在检测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根据激励电源的性质不 同,可把电桥分为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两种。根据桥臂阻抗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电阻电
四、实验仪器
交直流电组箱 2 个、压力传感特性测试仪 1 台、压力传感器 1 个、三个固定电阻实验板 1 块、砝码 1 套、导线 4 根。
五、实验专题
1. 测定单臂输入时电桥的电压输出特性。 1) 测定单臂电桥平衡时或近似平衡时,电阻箱的阻值 R。记录电阻箱的参数。实验测量 电路见图 1。检查无误后,调节电源电压到 10 伏。调节 Rx 使输出电压为零。注意电阻箱的 参数。 2) 估测仪表饱和时的电压及刚饱和时的电组箱的电阻值。 3) 测定单臂输入时电桥的电压输出特性(电源电压 10 伏)逐差法求关系曲线函数,灵 敏度。 4) 测定单臂输入(升、降)时电桥的电压输出特性(电源电压 6 伏)最小二乘法求关系 曲线函数。求出传感器的灵敏度。作输出电压~电阻箱 Rx 值曲线。(10 伏、6 伏作在一张图 中)。 2. 测定双臂差动输入时电桥的电压输出特性。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应变压力传感器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参数。 2. 了解非电量的转换及测量方法——电桥法。 3. 掌握非平衡电桥的测量技术。 4. 掌握应变压力传感器灵敏度及物体重量的测量。 5. 了解多个应变压力传感器的线性组成、调整与定标。
二、实验原理
压力传感器是把一种非电量转换成电信号的传感器。弹性体在压力(重量)作用下产生形 变(应变),导致(按电桥方式联接)粘贴于弹性体中的应变片,产生电阻变化的过程。
图 6 实验板
图 7 实验电路
(3)使 Rx1 每次增大 200,用电压表测出电桥相应的输出电压 UAB,直到 Rx1 增大 1.200K。
2.测定双臂输入时电桥的电压输出特性
(1)调节 Rx1 Rx2 10k ,使电桥平衡。
(2)使 Rx1 每次增大 200,而 Rx2 相应每次减少 200,测出电桥的相应输出电压U AB 。
二、参考资料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2007,西南交大出版社,姜向东主审)4.3 节、3.5 节。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个性化专题实验参考》讲义。
三、实验目的
压力传感器内部应变片的电路采用了非平衡电桥方式连接,这种技术在传感和非电量测 量中用作测量信号的转换,可用电阻电桥来演示这种技术。
通过实验掌握非平衡电桥的测量及信号转换技术,理解差动调节的作用。了解应变压力 传感器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参数。掌握应变压力传感器灵敏度及物体重量的测量。了解多个 应变压力传感器的线性组成、调整与定标。
直到 Rx1、Rx2 的最大改变量为 1.2000K。 实验(2) 1.仪器连接 仪器的连接如图 8 所示,电源电压接压力传感特性测试仪的电源输出端,为传感器提供
工作电源,传感器输出端接压力传感器特性测试仪的信号输入端,从而对不平衡电桥(即压
力传感器)的输出电压进行放大、测量和显示。
图 8 仪器连接
电阻应变片的结构:电阻应变片一般由基底片、敏感栅、引线及履盖片用粘合剂粘合而
成。 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如图 1 所示:
1-敏感栅(金属电阻丝) 2-基底片 3-覆盖层 图 1 电阻丝应变片结构示意图
4-引出线
敏感栅:是感应弹性应变的敏感部分。敏感栅由直径约 0.01~0.05 毫米高电阻系数的细 丝弯曲成栅状,它实际上是一个电阻元件,是电阻应变片感受构件应变的敏感部分.敏感栅 用粘合剂固定在基底片上。b×l 称为应变片的使用面积(应变片工作宽度,应变片标距(工 作基长)l),应变片的规格一般以使用面积和电阻值来表示,如 3×10 平方毫米,350 欧姆。
图 5 全桥差动电路
V0
=
E
R1
R1
R2
R4 R3 R4
E R V0 = R
可见电桥输出电压 V0 与电阻的变化 R 成正比,电源电压不稳定将给测量结果带来误 差。另外若要获得较大的输出电压 V0,可以采用较高的电源电压,但电源电压的提高受两 方面的限制,一是应变片的允许温度,二是应变电桥电阻的温度误差。
分析测量结果,给出实验系统所能测出的最小重量以及能分辨的最小重量。
六、实验操作中的重点、难点、注意事项
操作中的重点、难点:非平衡电桥 注意事项: 1.仔细检查电路有否接错,否则会烧坏电阻箱、压力传感特性测试仪。检查后方可通 电。 2.根据电源电压的大小、电阻大小,估算流经电阻箱的电流,是否超过其额定电流。 3.实验完毕,关闭电源。才能离开。清理导线、整理清洁实验桌面、桌凳。 4. 本次实验做完后,申报仪器状态,经老师检查签字后方可离开。
2.仪器调节 先将仪器电源打开,预热十五分钟以上,调节电源电压为 10.0 伏。再旋转调零旋钮,使 压力电压显示值为 0.000 伏。 3.测量 (1)按顺序增加砝码的数量(每次增加 1 千克,共 9 次),记录每次加载时的输出电压 值 U0。 (2)再按相反次序将砝码逐一取下,记录输出电压值 U0。 (3)用逐差法求出传感器的灵敏度 S。
2. 压力传感器
图 6 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是把一种非电量转换成电信号的传感器。其组成由特殊工艺材料制成的弹 性体、电阻应变片、温度补偿电路,并采用非平衡电桥方式连接,最后密封在弹性体中。
弹性体在压力(重量)作用下产生形变(应变),导致(按电桥方式连接)粘贴于弹性 体中的应变片产生电阻变化。它主要指标是它的最大载重(压力)、灵敏度、输出输入电阻 值、工作电压(激励电压)(VIN)范围、输出电压(VOUT)范围。如图 6 所示。
粘合剂:将应变片用粘合剂牢固地粘贴在被测试件的表面上,随着试件受力形变应变 片的敏感栅也获得同样的形变,从而使其电阻随之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 反映出外力作用的大小.
图 2 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是将四片电阻片分别粘贴在弹性平行粱 A 的上下两表面适当的位置,如图 2 所示.R1、R2、R3、R4 是四片电阻片,粱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用于加载荷(如外力 F)。
压力传感器的主要指标是它的最大载重(压力)、灵敏度、输出输入电阻值、工作电压(激 励电压)(VIN)、输出电压(VOUT)范围。
压力传感器是由特殊工艺材料制成的弹性体、电阻应变片、温度补偿电路组成;并采用 非平衡电桥方式联接,最后密封在弹性体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