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预防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疾病及其预防策略

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疾病及其预防策略

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疾病及其预防策略学前儿童的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还未完全发育,在幼儿园和其他儿童接触的环境中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为了保证学前儿童的健康,家长、教师和保育员需要了解一些最常见的疾病以及相应的预防策略。

1.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流鼻涕、发热和喉咙痛。

为了预防呼吸道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教育孩子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的方式,用纸巾或肘部遮盖口鼻。

- 经常清洗双手,尤其是在接触口鼻分泌物、前往公共场所或使用洗手间后。

-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2. 肠道疾病肠道疾病是学前儿童常见的感染病,包括腹泻和呕吐。

这些症状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

以下是预防肠道疾病的策略:- 饮用干净安全的水源,避免生水或未经消毒的水源。

- 饮食卫生,避免生食和不新鲜的食物。

- 鼓励孩子勤洗双手,特别是在使用厕所后和进食前。

- 定期清洁和消毒玩具、餐具和其他常用物品。

3.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口腔分泌物和粪便传播。

学前儿童容易感染手足口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

以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注重个人卫生,经常洗手。

- 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亲密接触,特别是在症状出现期间。

- 经常清洁和消毒玩具、餐具和其他常用物品。

- 增加室内通风,保持室内清洁。

4.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学前儿童很容易感染。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和小水泡疹子。

以下是预防水痘的策略:-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双手。

- 避免与感染水痘的儿童亲密接触。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洁室内环境。

- 孩子满一岁时,可以接种水痘疫苗,迅速建立免疫力。

5. 结膜炎结膜炎是结膜发炎引起的常见眼部感染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眼红、眼痒、流泪和分泌物增多。

以下是预防结膜炎的策略:- 不与患有结膜炎的儿童共用毛巾、枕头和眼镜等个人用品。

- 学习和教育孩子正确洗手和眼睛清洁的方法。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预防措施讲解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预防措施讲解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预防措施讲解学前儿童是指3-6岁的儿童,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免疫系统还未完全发育,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

因此,学前儿童的健康保护和疾病预防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详细讲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1. 感冒与流感感冒和流感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预防感冒和流感的方法如下:- 注重个人卫生:教导孩子养成勤洗手、勤换衣的良好习惯,并且不与感冒患者分享食物、饮料,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 加强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和病毒滋生的机会。

- 保持合理营养: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增强学前儿童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 注意孩子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免疫力。

- 定期接种疫苗: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以增强孩子的免疫能力。

2. 肺炎肺炎是学前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

下面是预防肺炎的一些措施:- 避免受凉:学前儿童要穿暖和的衣服,特别是在寒冷的天气里。

- 避免过度疲劳:过度疲劳会削弱儿童的免疫力,容易导致肺炎发生。

因此,要注意控制孩子的活动时间和休息时间。

- 定期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学前儿童的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的机会。

- 饮食合理:饮食中要注意摄入足够的营养素,增强儿童的免疫力。

- 定期体检:每年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包括儿童的肺部检查,以及必要的疫苗接种。

3. 腹泻腹泻是学前儿童常见的胃肠道疾病。

以下是预防腹泻的一些建议:- 提倡饮食卫生:饮食中要注意食材的清洁和熟透度,避免生食,特别是海鲜等容易感染细菌的食物。

- 勤洗手:教育孩子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饭前、饭后和上厕所后。

- 饮水卫生:给孩子饮用安全可靠的水,避免喝生水或者不干净的水。

- 注意孩子的饮食均衡:饮食中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 做好户外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外的卫生环境,避免儿童接触致病细菌。

4.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学前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容易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中传播。

第七章 学前儿童疾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第七章 学前儿童疾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病因:


1.感染——感染性腹泻
因吃了被细菌、病毒、霉菌污染的食物,或食具被 污染,引起胃肠道感染,夏秋季多见。秋季,由病 毒引起的腹泻,可在托幼园所流行。肠道外感染, 如感冒、中耳炎、肺炎等也可发生腹泻。

2.非感染性腹泻:
饮食不当,多发生于人工喂养的婴儿。如饮食过多、 过少、突然改变饮食,个别婴儿对牛奶过敏,也可 发生腹泻;腹部受凉,贪吃冷食冷饮,可引起腹泻。


2.多运动是促进肥胖儿体内脂肪消耗的有效途径。
每次运动应坚持一定时间,从15分钟左右到1小时左右以跳绳、 慢跑等不剧烈的活动为宜。
四、常见五官疾病

(一)斜视 (二)弱视 (三)龋齿 (四)急性结膜炎
(一)斜视 210
幼儿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斜视是指两眼 不能同时注视目标。斜视不是视网膜和晶状体出了 问题,而是眼周的肌肉出现问题导致的。疾病的症 状明显,也就是说可以明显看出眼球无法定于眼眶 中间。
3、预防与护理 应避免腹泻,尤其是秋季腹泻,家长应高度 警惕此病的发生。 平时要注意科学喂养,不要过饥过饱、随意 更换食品,添加辅助食品要循序渐进,不要 操之过急。 要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 各种容易诱发肠蠕动紊乱的不良因素。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三)肥胖症




长期少量失血,如钩虫病、鼻蛆等,使体内铁丢失过多,也 可造成贫血。


症状:
病儿表现为面色、口唇、结膜、指甲床苍白少血色 因缺氧,呼吸、脉搏较快,活动后感到心慌、气促 严重贫血可有食欲不振或异食癣。 长期贫血使机体缺氧,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 育,还由于脑长期缺氧,而影响幼儿的智力发展。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管理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管理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管理学前儿童是指3岁到6岁之间的儿童,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免疫系统还不完善,易受感染。

学前儿童常见的疾病包括感冒、咳嗽、腹泻、手足口病、麻疹等。

为了保护学前儿童的健康,家长和老师需要重视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管理。

首先,学前儿童的预防工作十分重要。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方法。

1. 感冒和咳嗽预防:感冒和咳嗽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为了预防感冒和咳嗽,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教育孩子洗手的重要性,并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

- 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避免与患有感冒或咳嗽的人近距离接触。

- 增强儿童的免疫力,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来增强儿童的抵抗力。

- 常规打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腹泻预防和管理:腹泻是学前儿童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主要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

为了预防腹泻,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和管理措施:- 保持儿童的个人卫生,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特别是在饭前和上厕所后。

- 饮食卫生要注意,食品要煮熟,避免生食,尽量避免外出就餐。

- 注意给儿童补充足够的水分,避免脱水。

- 如出现腹泻症状,家长应第一时间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3.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管理: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在夏秋季节流行。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和管理措施:- 加强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保持室内通风。

- 定期清洗卫生间和门把手等易受污染的物品。

- 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减少传播机会。

- 鼓励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口腔接触陌生物品等。

- 如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立即就医,并注意隔离患儿,避免传染给他人。

4. 麻疹的预防和管理: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感染病,易在学前儿童中传播。

为了预防麻疹,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和管理措施:-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应按照国家免疫程序规定进行疫苗接种。

- 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减少传播机会。

学前儿童最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方法研究

学前儿童最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方法研究

学前儿童最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方法研究学前儿童是指年龄在3至6岁之间的儿童,他们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免疫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

了解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疾病,并掌握相应的预防方法,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疾病及其预防方法。

1. 感冒和流感感冒和流感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这些疾病通常由呼吸道病毒引起,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

学前儿童尤其容易感染,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

预防感冒和流感的方法包括:- 注射流感疫苗:请咨询儿科医生关于年龄适宜的流感疫苗。

- 经常洗手:教导孩子正确洗手的方法,并经常提醒他们洗手,特别是在进食和接触公共场所后。

- 避免与患病儿童接触:尽量避免接触感冒或流感症状的儿童。

- 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孩子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用手肘遮住。

2. 腹泻腹泻是学前儿童常见的肠道感染疾病,主要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

腹泻的预防方法包括:-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给儿童提供干净、新鲜的食物和水,避免吃生的、污染的食物。

- 手部卫生:教导孩子正确洗手的方法,并确保他们在进食前后洗手。

- 打扫卫生:保持居住环境的卫生,定期清洁儿童使用的玩具、床铺等。

- 饮食多样化: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蛋白质、蔬菜、水果等,以增强免疫系统。

3.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包括咳嗽、鼻塞、喉咙痛等症状,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

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方法包括:-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孩子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用手肘遮住。

- 避免接触疾病源:尽量避免与感染呼吸道病毒的人密切接触。

-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室内通风,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浓度。

- 注重儿童营养:提供均衡的饮食,增强免疫系统。

4.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

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包括:- 保持个人卫生:指导儿童勤洗手、勤剪指甲,避免将手放入口中。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与预防措施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与预防措施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与预防措施学前儿童是指三岁至六岁的儿童,这个时期的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免疫系统发育的关键阶段,容易受到各种感染的侵袭。

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措施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学前儿童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1. 感冒感冒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学前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易受到感冒病毒的感染。

预防感冒的关键是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掩盖口鼻,避免与患有感冒的儿童过度接触。

2. 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学前儿童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内的糜烂和溃疡。

常见原因包括口腔卫生不佳、感染、营养不良等。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口腔溃疡的关键,如定期刷牙、漱口、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3.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通过经口传播。

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口腔疱疹、手脚有疹或溃疡、发热等症状。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患病儿童接触,勤洗手,注意儿童的日常消毒。

4.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学前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喷嚏、流涕等症状。

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关键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被褥和玩具,避免孩子在高风险时段户外活动也是预防措施之一。

5. 腹泻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

预防腹泻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食用生食或未洗净的水果蔬菜,饮用干净的水源,煮熟食物,勤洗手,以及避免接触已患有腹泻的儿童。

6. 麻疹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麻疹的症状包括高热、食欲不振、皮疹等。

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方法,建议按照国家规定的疫苗接种时间表进行接种。

总体而言,预防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关键是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卫生和各类疫苗接种。

家长应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空气流通,定期清洁玩具、被褥等物品,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4、护理: (1)适当休息。 (2)注意保暖。 (3)多饮开水,注意饮食要富开营养、清淡 且易消化。 (4)如有发热,可采用药物或物理降温。
抗生素
物理降温 (1)头部冷敷:
(2)温水擦浴: (3)酒精擦浴:
(三)肺炎
1.病因 (1)病毒或细菌
感染引起,3岁以 下幼儿冬春季常 见病;
少数可有高热,39℃以上者可致惊厥。
4、 预防:
(1)空气流通:房内要保持空气流通,保持 适当温度、湿度,进行合理的开窗通气。
(2) 注意保暖:季节变换之时,应注意小儿 随时增减衣服,要注意腹部保暖,足部受 凉,有汗要及时擦干。
(3)注意饮食:要清淡,多吃一些容易消化且富有 营养的食物,多喝水。 (4)注意卫生:要勤换衣服,勤洗手。 (5)公共场所:冬春季要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6)加强锻炼:体弱儿、佝偻病患儿易患上感冒, 应加强锻炼和护理。 (7)注意睡眠:多休息。 (8)准备药物。
(3)幼儿出现拒食、流涎、烦躁,所 属淋巴结肿大可持续2-3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预防 (1)宝妈 (2)奶瓶 (3)宝宝 (4)饮食 (5)睡眠
4、护理
(1)经常保持新生儿的口腔卫生,多 饮水,禁用刺激性药物,预防口腔炎症。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溃疡疼痛严重者,可局部止痛。
(4)应注意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 清洁,以修复创面,缓解疼痛。
婴幼儿腹泻
2、症状 病情轻:一天腹泻几次,大便呈蛋花
汤样,体温、食欲尚正常。 病情重:一天腹泻十几次或几十次,
大便里水分多,尿量减少,眼窝凹陷, 口唇发干,皮肤弹性差,甚至会发生 昏迷而危及生命。 .
3.防治
(1)注意饮食和饮食卫生; (2)注意腹部保暖; (3)注意个人卫生,如每次大便后用温水 洗屁股; (4)按医嘱服药(ors),早治疗、彻底治 疗; (5)隔离消毒

学前儿童疾病的类型及预防措施

学前儿童疾病的类型及预防措施

学前儿童疾病的类型及预防措施学前阶段是儿童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然而,学前儿童往往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

了解学前儿童疾病的类型以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保障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步骤。

一、常见的学前儿童疾病类型1. 呼吸道感染:学前儿童由于抵抗力较弱,常易感染呼吸道病毒,如感冒、咳嗽、流行性感冒等。

2.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儿童易受感染。

病程中会出现水疱、发热、瘙痒等症状。

3. 肠道传染病:如手足口病、腹泻、肠胃炎等,由肠道病毒引起,易在学前儿童中传播。

4. 传染性眼炎:结膜炎是学前阶段常见的眼部感染,具有高度传染性。

5. 皮肤病:如湿疹、疱疹、痱子等,学前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更易受到刺激而患上皮肤病。

6. 营养不良疾病:学前儿童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若饮食不均衡,易导致营养不良,引发相关疾病,如佝偻病、贫血等。

二、学前儿童疾病的预防措施1. 提高儿童自身免疫力:合理饮食、充足休息、适度运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都有助于增强学前儿童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2. 充分预防接种: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及时给儿童接种疫苗,如麻疹、水痘、腮腺炎等,以预防相关传染病的发生。

3.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并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减少细菌和病毒滋生的机会。

4. 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防止疾病通过接触传播。

5.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减少油腻和垃圾食品的摄入,以增强抵抗力和预防营养不良疾病。

6. 定期体检和儿童健康管理:定期带孩子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进行治疗。

7. 避免过度接触传染源:避免让学前儿童与已经患病的孩子近距离接触或共用个人物品,以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

总结起来,学前儿童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能力。

因此,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的疾病类型和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龋齿
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牙病。
1)牙齿结构的缺陷 牙齿矿化程度低 牙齿排列不整齐 2)食物残渣滞留 3)口腔中细菌的破坏
1、病因
2、症状
龋齿的危害: 1)是牙齿产生不适感或疼痛
2)影响食欲和咀嚼,进行影响消化,吸收和生长 发育
3)乳牙被破坏,致恒牙萌出异常
4)影响美观和正确发音,造成心理障碍
多汗与气候无关,并且由于汗液剌激,患儿经常 摩擦枕部,形成枕秃或环形脱发。
骨髂表现。 1、头部。 (1)颅骨软化:这是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多见于3~6月婴儿。 (2)头颅畸形:“方颅”、 “鞍状头”或“十字头” (3)前囟大,闭合迟,可迟至2-3岁才闭合。 (4)出牙晚,可延至1岁出牙,或3岁才出齐。严重者牙齿排
细菌、病毒或某些疾病引起肺部炎症 2、症状
发烧 咳嗽 口唇青紫、面色发灰、呼吸困难、精神状态差、 抽风、昏迷
3、预防与护理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室内空气新鲜、日照充足,温度,湿度适宜 3)预防感冒 4)若患病,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5)穿衣盖被不可过厚,防过热加重气喘 6)及时将患儿送医就诊
儿童肥胖可影响他的心理、生理正常发育。肥胖 儿参加体育性游戏不受小朋友欢迎,且常被嘲笑, 难免产生心理障碍。儿时肥胖增加心血管的负担, 为成年后形成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埋下隐 患。
男性:(身高cm-80)×70﹪=标准体重 女性: (身高cm-70)×60﹪=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 20﹪为体重过重或过轻 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 超重计算公式 超重%=[(实际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
肺炎等) 4)其他因素,如机体的防御能力差、气候因素等
2、症状
1)腹泻症状轻的,一日泻数次至十余次,大便 稀糊状或蛋花汤样,体温正常或低热,不影响食 欲。
2)腹泻严重者多因肠道内感染所致。起病急, 一日泻十至数十次,呈水样便,尿量减少或无尿, 食欲减退,伴有频繁呕吐。因大量失水,使机体 脱水,表现为精神萎靡、眼窝凹陷、口唇及皮肤 干燥等,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学前儿童常见病的一般检查
1、神情及行动表现 病儿往往烦躁不安、嗜睡、疲倦、表情呆滞、哭声异常。
2、体温 正常儿童腋下体温36—37℃。低烧为37.5—38℃.高烧
39℃以上。 儿童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腋下测、额测、直肠测
3、肺部 婴儿为腹式呼吸,啼哭、深呼吸时可见腹壁起落。
一、常见疾病与预防 (一)肺炎(冬春季,多为支气管肺炎) 1、病因
第七章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预 防
1、预防疾病有利于提高 学前儿童的健康水平
第一节 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2、有利于增强保教人员 对学前儿童疾病的防范意 识和应对能力
3、有利于更好的服务家 长,提高托幼机构的保教 质量
小儿“四病”
肺炎 佝偻病 腹泻 缺铁性贫血
第二节 学前儿童常见 疾病与预防
疾病是指由于某些 原因使得人体正常形态 与功能发生偏离的一种 状态。
列不齐,釉质发育不良。
2、胸部。 (1)肋骨患珠。 (2)胸廓畸形:胸型呈鸡胸;漏斗胸。
3、四肢及脊柱。 (1)腕、踝部膨大,形成佝偻病“手镯”与“足镯”。 (2) 下肢畸形“O”形腿(膝内翻),或“X”形 腿(膝外翻)。 (3)脊柱弯曲:可有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严重者也可见骨
盆畸形(髋外翻),女性严重患儿成年后可因骨盆畸形而致 难产。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简称佝偻病,俗称软骨 病。指由于儿童体内缺 乏维生素D,引起全身 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ຫໍສະໝຸດ 慢性营养性疾病。3岁以下常见。
(二)佝偻病
1、病因 1)接触日光不足
2)生长过快
3)疾病的影响
4)饮食不合理
2、症状
1)、精神神经症状: 精神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多汗、夜惊、好哭等。
重)]×100%
危害: ①肥胖除了使人行动笨拙、体型不美观外,还会影
响健康; ②儿童期肥胖易致扁平足;还会造成高血脂,是动
脉硬化发病的基础; ③肥胖延续到成人,更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心
脏病等疾患; ④肥胖还会带来种种心理问题。
1、病因 1)遗传 2)多食少动 3)内分泌失调 4)药物因素 5)心理因素
3、预防及护理 1)多晒太阳 2)预防先天性佝偻病 3)早产儿、低体重儿、双胞胎应补充维D 4)及时治疗易导致佝偻病的疾病 5)合理饮食
(三)缺铁性贫血(3岁以下发病率高)
1、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 2)饮食中铁的摄入量不足 3)生长发育过快 4)疾病的影响(腹泻、胃肠炎、寄生虫等)
2、症状
2、症状
食欲佳、多食且喜食含糖、油脂、淀粉类食物; 皮下脂肪堆积过多; 不爱活动,行动迟缓,怕热,多汗; 常有疲乏、气短、腿痛的感觉等
3、预防与护理 1)适当的运动量 2)注意饮食结构 3)解除心理负担 4)定期进行体重监测 5)不可乱用药物
俗称“虫牙、蛀牙”,是
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
一种疾病。
3、预防与护理
1)合理喂养 2)适宜锻炼,增强免疫力 3)及时治疗 4)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5)发生腹泻时,应为期提供适宜营养 6)注意保暖,每次腹泻后用温水洗屁股
(五)肥胖症
肥胖症是指皮下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正常体 重的20%以上。 20%- 30%轻度; 30%- 50%中度; 50%以上高度肥胖症。
病儿表现为面色、口唇、结膜、指甲床苍白少血 色因缺氧,呼吸、脉搏较快,活动后感到心慌、 气促严重贫血可有食欲不振或异食癣。
长期贫血使机体缺氧,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 发育,还由于脑长期缺氧,而影响幼儿的智力发 展。
3、预防与护理
1)注意孕母的营养,多吃含铁丰富食物 2)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 3)合理安排饮食,不偏食,不挑食,多吃含铁丰
富食物 4)早产儿、双胞胎儿应补充铁剂 5)及时治疗各种肠道疾病和寄生虫病 6)合理安排患儿休息和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俗称“拉肚子”,指学前儿 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 薄,可有粘液,脓血等。
(四)腹泻(夏秋季)
1、病因 1)喂养不当 2)食物或食具被病菌污染 3)某些疾病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感冒、中耳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